人教社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思维导图

人教社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思维导图

最新九年级英语思维导图框架

九年级英语思维导图框架 Unit 1 一、现在完成时 1.结构 2. Alreay等词的用法 3.for和since的用法 4.非延续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及口诀 5.易混淆的短语6、出现的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的单词有哪些? 二、数词的表达:基数词的表达、小数的表达、分数的表达 三、让步状语从句(though引导的句子) 四、有关so 的两个句子 Unit 2 一、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 二、不定代词 1、有哪些? 2、用法/考点是哪些? 三、并列句(由and, while, so, but, or 引导的句子) 1、表并列关系的 2、转折关系 3、选择关系 4、因果关系 5.考点:就近原则是哪些? Unit 3 一、被动语态 2.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2. 考点:主动句中宾语补足语是不带to的不定式,怎么变被动句?3、出现的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的单词有哪些? 二、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三、“疑问词+不定式短语”的用法

四、构词法 1、派生(前缀和后缀) 2、合成 3、转化(词性变化) 4、缩略 五、dare的用法 1、作实义动词 2、作情态动词 Unit 4 一、被动语态 1、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2、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3.出现的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的单词有哪些? 3、定语从句 4、宾语补足语 建议:也可以把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的单词统一整理,分成几个类型:AAA,ABA,ABB,ABC,都不符合的就归纳为其他。 (一) 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 )。 (A) 感染 (B) 外伤及手术 (C) 妊娠及分娩 (D) 胰岛素过量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2. 威尔逊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哪号染色体的长臂( )。 (A) 10号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精心整理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章溶液 第十 第十章酸碱盐 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氨水 1 2 3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3 / 6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CaSO 4(Ag 2SO 4(MgCO 3(4123、KNO 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 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

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 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为中性; 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六、离子的检验 Cl-( SO42-( CO32- 1.( 2.( 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初三物理思维导图

初三物理思维导图 也许,你仍似懂非懂地踌躇在物理世界的大门口;也许,还为概念、公式、计算、推导、比较、归纳而犯愁;也许,对于有些物理题目,你一做就错,老师一讲就懂,可是再做还是错。千万别着急,只要你掌握了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就像初三物理思维导图,就如同找到了金钥匙,物理殿堂的大门会向你轰然打开。 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讲解。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知识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小学时那样“热烈”,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的简洁美、逻辑美、对称美、统一美等更高层次的魅力就会吸引你欲罢不能,对这一过程同学们应该有思想准备,同时自己要尽快养成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习是个苦差事,三分钟热度人人都有,难在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经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原因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例如“浮力”的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样计算”“为什么物体会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对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记住和说出他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思维导图(不含二十二章)

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 (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480 r/(kW · h )” 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kW · h 的电能,电能 数转过 480 转。 U 实U 额;P 实>P 额. U 实=U 额;P 实=P 额.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并画出电路图 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②滑片右移等变亮; 利用电能表计算电功率的方法: 当一个电能表上标有“1200r/kW ·h ”而 10 秒 ③小灯泡铭牌“2.5V 3W ” 内其圆盘转过 120 圈,此段时间内的电功率大 120r 小:W= 1200r/kW ·h =0.1kW ·h=3.6×105J 3.6×105J P=W/t= 10s =3.6×104W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 A =I B =I C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 流之和I A +I B =I C 典型电路故障分析 正常通路,无故障 两灯均亮,两表均有示数 电路断路,有故障 两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示等于电源电压 电路断路,有故障 两灯不亮,两表均无示数 电路短路,有故障 有灯亮(左),电流表有示数 电压表无示数 电路短路,有故障 电压表示等于电源电压 电源短路,有故障 电压表无示数,电源发热

2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的攻 100%转化为内能。 此时: Q = W = UIt = I 2 Rt = U t R Q=I 2Rt 四种触电类型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接地,接线时其金属外 壳接地线,是为了防止其在过程中金属外壳带上电 荷引发触电事故。 (练一练) 要用手按住笔尾金属处 最帅的物理老师祝大家期末顺利,过个好年!客官点个赞可好? --MISS 许? 常见的家庭电路连接 保险丝接在火线上 螺口灯泡的顶端一定接火线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要想在不一年的时间里认识并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绘制初三化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习,初三化学思维导图可以在初三化学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它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才开设的一门科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事化学,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还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并且利用网络来学习,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

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一.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口诀)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 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 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 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 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 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 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 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上册) 思维导图 1、中考分值15分左右,中考常见题型为填空题,综合题。【考纲要求】 (1)掌握比例的性质,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 (2)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

(3)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掌握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4)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基本方法(5)掌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以及对应的角平分线比、对应的中线比、对应的高的比的性质。 (6)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7)知道三角形的中心及其性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难点是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相似三角形承接全等三角形,从特殊的相等到一般的成比例予以深化,学好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及及固有关的比例线段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中考24题(压轴)中常结合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点考察。建议课时6次。 第二十五章锐角三角比(上册)

思维导图 1、中考分值12~16分,常考题型填空题和综合题(21或22题)【考纲要求】 (1)理解锐角三角比的概念。 (2)会求特殊锐角(30°、45°、60°)的三角比的值。 (3)会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能根据锐角三角比的值,利用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4)会解直角三角形。 (5)理解仰角、俯角、坡度、坡角等概念,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

题。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应用锐角三角比的意义及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进行有关几何计算。 难点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3、《锐角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九年级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测量、建筑、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角度、高度的计算,这些都归结到直角三角形中边角的关系问题。锐角三角函数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所以对于这些备战中考的学生们来说是必须要掌握好的内容,上海中考综合题部分21题或22题必考一道锐角三角比。建议课时4次。

九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1.一元一次方程 1.1.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 1.1.1.一元二次方程解析式的识别 1.1. 2.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的识别 1.1.3.利用解析式求字母的值 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2.1.直接代入求值 1.2.2.整体代入求值 1.2.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的处理 1.2.4.一元二次方程整数根的处理 1.2.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3.1.直接开平方法 1.3. 2.配方法 1.3.3.公式法 1.3.4.因式分解法 1.4.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1.4.1.平均变化率问题 1.4. 2.销售问题 1.4.3.握手问题 1.4.4.几何问题 2.二次函数 2.1.二次函数的认识 2.1.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识别 2.1.2.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求字母的取值

2.1. 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互化 2.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2.2.2.二次函数的对称性 2.2. 3.二次函数的最值 2.2.4.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2.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3.1.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解析式的求法 2.3.2.具有特殊位置的解析式的求法 2.3.3.利用几何性质求函数解析式 2.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2.4.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4.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2.5.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5.1.拱桥问题 2.5.2.几何最值问题 2.5. 3.利润问题 2.5.4.抛物问题 2.6.二次函数的代几综合问题 3.旋转 3.1.图形的旋转 3.1.1.定义 3.1.2.性质 3.1.3.作图 3.2.中心对称 3.2.1.中心对称 3.2.2.中心对称性质

思维导图软件教程完整版

思维导图软件教程完整版 导语: 初次认识思维导图,就会感觉这个东西真是太神奇了,的的确确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维、记忆知识。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刚接触思维导图人来说,会选择用纸笔手绘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长期使用、需要大量绘图的人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一起来看完整教程。 绘制思维导图选对方式很重要! 想要简单、又高效的绘制出漂亮专业的思维导图,靠纸笔是远远不够的,用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才是王道!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使用思维导图软件,能够让你事半功倍! MindMaster,是一款国产优秀的思维导图软件,支持各种常用的平台,Windows、Mac和Linux系统够支持。软件中提供大量的思维导图模板,涉及各个领域,再加上简洁的操作界面,强大的绘图功能,使得它能够带领初学者一路过关斩将,不断晋升,成为思维导图大师!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5e11432427.html,/mindmaster/ 如何使用MindMaster绘制思维导图?

1、首先当然需要在电脑上下载安装好MindMaster,这个可以直接去亿图官网下载,软件很小,几分钟就可以下载安装完成。 2、然后打开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点击“新建”,选择任意模板开启绘图之旅,也可以点击右侧“创建”一个空白模板进入画布。 3、进入之后会出现一个中心主题,双击即可进行编辑,之后便是添加子主题了。你可以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子主题进行添加,也可以点击中心主题右侧的+进行添加,还可以使用超级方便的快捷键Ctrl+Enter进行添加。注意的是,如果你想添加同级主体的话,只需要按Enter即可。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细节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初三知识点思维导图

九年级物理期中必刷题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典型例题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解析】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错误,因为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故A不正确.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 不正确.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 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错误,

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体积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 【知识点】(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2)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中,只能说吸 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本题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考点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热传递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要特别注意: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例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降低15℃时,甲、乙两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 2:3 B. 3:2 C.4:9 D. 9:4 【解析】由题知,m甲:m乙=2:3,△t甲=10℃,△t乙=15℃, ∵Q吸=c甲m甲△t甲,Q放=c乙m乙△t乙, 【知识点】知道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和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关系,根据热量公式、乙物体吸收热量和甲物体放出热量的关系,求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关系。 【本题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考点点评】本题采用公式法求比值,学生要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有关热机的计算】 【例3】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5×10-3m2,一个冲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8×105Pa,飞轮1min转动1800r,当汽油机满负荷

(完整word版)八种基本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叫Mind Map,也称 Thinking Map ,就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今天介绍的都是思维图的基本款,体现了基础的思维框架。但是每种图都能有无限的延伸,甚至不同种图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可以变得非常复杂。常见的思维图有这八种:Circle Map 圆圈图、Tree Map 树状图、Bubble Map 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Flow Map 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Brace Map 括号图,和Bridge Map 桥型图。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 Circle map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下面是国外一个幼儿园孩子做的圆圈图练习。左边是一个典型的联想型圆圈图;主题是海滩,可以联想到螃蟹、鱼、遮阳伞、海草、游泳衣、海豚,等等。而右边的图,反过来,从现象、特征(details)让孩子去推断相关的主题是什么?思维练习的开始就是这么简单!

还可以用圆圈图帮孩子理解数学概念,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10以下数字,也可以让孩子展开很多思考和联想呢! 2、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 国外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在用Bubble Map 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描述事物,因为这个真的比较简单和管用,最基本的气泡图是这样的:

初中化学 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 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B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 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 ---直流电 B.----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2↑+O 2↑ D.体积比:2:1(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1: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 E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 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水的化学性质(可溶性碱),例如:H 2O+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CO 2==H 2CO 3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电解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