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8.1认识亚洲 第1课时《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e419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a.png)
- ⑦东北亚:包括蒙古等国家,地处内陆,草原广阔。
3.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 ①政治地位: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拥有多个政治大国,对世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 ②经济地位:亚洲拥有多个经济大国,如中国、日本、印度等,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亚洲地理分区的掌握:学生容易混淆各分区的范围和特点,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突破方法: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各分区的地理特征,形成直观的认识。
-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学生需要从宏观角度理解亚洲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这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和实例进行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展示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事例,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亚洲地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如“亚洲最大的国家是哪个?”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顾上节课学习的世界地理概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亚洲新课打下基础。
-视频:播放介绍亚洲地理特色的纪录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
-在线工具:利用地理信息在线查询工具、地图软件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实时查找、分析亚洲地理信息。
-教辅资料:提供亚洲地理相关的书籍、地图、图表等,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拓展学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和分区,为后续学习亚洲各国的地理特点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亚洲地理空间的整体认识,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析和判断能力。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891b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9.png)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地理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将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具备观察、分析、比较等基本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亚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亚洲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实例分析: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图、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亚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674be3a21614791611284f.png)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限。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比照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板书:第一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讲授新课]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答复)课件: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答复)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答复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把全班分成假设干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地理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地理位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1dc7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b.png)
2.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激发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亚洲的地理位置》。
3.教师简要介绍亚洲的基本情况,如面积、人口、主要国家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亚洲在全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理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亚洲的地理范围、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结合地图和实例,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2.针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复杂性,教师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其相互关系。
3.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强调亚洲地理位置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问题。
3.课堂讲解,突破难点
-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复杂性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实践活动,如绘制亚洲地图、制作亚洲地理知识卡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1.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亚洲地理知识。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205a186bec0975f465e2f5.png)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自学内容: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自学目标:1 、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自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大洲。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及气候等方面。
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地形图?2、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A组:青藏高原、海拔在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米,及主峰、海拔在米。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9ba7aeb4daa58da1114a3f.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及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归纳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播放课件素材《课前导入:亚洲雄风》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同学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阅读材料: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任务1 以亚洲为例,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及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列活动。
1.半球位置(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练习:半球位置: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和大洲?(2)读图,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
练习:海陆位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观察计算亚洲所跨经纬度。
练习:经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26°E ~170°E, 10°S~80°N之间,是南北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B4.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B4.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84488336137ee06eef91844.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八章认识亚洲导学案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运用世界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指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大洲以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2、利用亚洲地理分区图找出亚洲几个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几个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亚洲的地形图和阅读材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亚洲的地势特点。
二、重点难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结合亚洲地图分析地形和河流特点三、知识链接: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洲是什么?四大洋的分布?2、世界气候分布图四、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与学生共同认知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亚洲濒临的大洋和大洲是什么,亚洲与邻州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2、想一想,你可以从那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找出亚洲分为那几个地理分区,各分区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三)合作交流先独立完成P2 一3图上所得,再与同伴交流4、地形和河流湖泊在图上指出亚洲著名的高原和平原亚洲著名的半岛、岛:河流湖泊:5、亚洲的地势特点与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关系?(四)达标检测1.从东西半球分析,亚洲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分析,亚洲位于—半球2.从海陆位置分析,亚洲东临—,北临—洋,南临—洋,西与—洲接壤。
3.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B、纬度C、气候D、海陆3、亚欧两洲分界线处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C、土耳其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4、亚洲的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和山地B、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丘陵D、平原和盆地5、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A、乌拉尔山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土耳其海峡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运用亚洲的气候类型图,说明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说明亚洲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知道南亚和东亚是旱涝灾害十分严重的地区,并说明旱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9.2认识地区 第2课时《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晋教版)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9.2认识地区 第2课时《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2c0422ee06eff9aef807fa.png)
9.2认识地区: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1.了解和掌握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其特点。
2.知道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的宗教特色以及热点问题。
【重点难点】1.西亚的石油资源以及西亚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一、世界石油宝库X|k |B| 1 . c|O |m1、西亚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的称号。
2、读图9.21,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石油输出的三条线路,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等地区或国家。
二、阿拉伯国家1、西亚是世界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是教、教和教的发源地。
这三个教的共同圣城是。
2、西亚主要是人种,讲语言。
【合作学习】中东地区堪称是现代世界的“火药桶”,除了石油资源丰富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至少两点)?【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1.被伊斯兰和、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的是()A.开罗 B.耶路撒冷C.麦加D.佛教2、西亚国家与我国陆上领土接壤的国家是__________。
3.西亚是世界上________人的聚居区之一;是_____、______和_____教的发源地。
4.西亚是世界上____储量最为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主要输往____、_____和______。
【知识扩展】读图9.22,完成课本29页的“图上所得”,填注石油海上运输的路线。
【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
【学习评价与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亚洲: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pptx课件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亚洲: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pptx课件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171c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d.png)
一、位置和范围
读图说出欧洲的地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1)我们从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去表 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半球位置:欧洲位于北半球的西 北部,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 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 海与非洲相望。
一、位置和范围
B
南②亚 ③
东南亚
C
亚洲的区域划分
⑵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填注六大分区的名称。
二、地形与河流
1.读图指出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名称。 2.根据地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 3.在地形图上找到主要的河流,总结亚洲 的水系特点。
读图概括亚洲的地形特征。
二、地形与河流
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表起伏很大;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方法总结】
课堂小结
位置和范围
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的东北部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北极圈穿过北部地区 赤道穿过南部地区
北:北冰洋 东:太平洋 南:印度洋 东北:北美洲 西南:非洲 西:欧洲
范围 六大分区:东亚、东南亚、北亚、 中亚、西亚、南亚
一、位置和范围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C )
A.南极洲
第八章 认识亚洲
第八章 认识亚洲
第一节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 位置和范围 2 地形与河流 3 复杂多样的气候
一、位置和范围
1.了解亚洲的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2.知道亚洲的六大分区名称和位置。
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的东 北部。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越过北 极圈,南部延伸至赤道以南,是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 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 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 洲相邻。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99309c281e53a5802ff88.png)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巩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高低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大,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
七年级地理下亚洲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亚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a3e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d.png)
七年级地理下亚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了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掌握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其地理位置、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亚洲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其地理位置、特点。
2. 教学难点:(1)亚洲地理特征的分布及其成因。
(2)亚洲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亚洲的地理特征。
(3)案例分析法:分析亚洲的主要国家及其地理位置、特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
(2)地图:提供亚洲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单元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情况。
(2)提问:你们对亚洲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亚洲的地理特征。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分析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介绍亚洲的主要国家及其地理位置、特点。
3. 课堂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亚洲的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2)思考题:请结合实例,说明亚洲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2)布置作业:绘制亚洲地图,标注主要地理特征;写一篇关于亚洲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短文。
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课《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导学案
![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课《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c40ceb9f3f90f76c61b6d.png)
C.东邻北美洲、西邻大西洋D.西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河与非洲相望
5.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巴拿马运河
【培辅期望】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日反思)
知识盘点:
2.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和相应的国家有哪些?
等级评定:☆
知识链接: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6%(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约66.67%。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东经103度31分,北纬1度16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到13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3.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赤道穿过亚洲的。
4.从纬度看,亚洲地跨五带中的带、带、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大约跨了。从经度看,亚洲东西地跨的经度约度,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洲是。
5.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人们通常按照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_1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b40659c9336c1eb91b375d04.png)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谈收获做小结 7 ′
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位置海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
印度洋
经纬度:跨寒、温、热三带
雄踞东方
的大洲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
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
美洲为界
达
标
测
评 8 ′选择题(共10分;8分达标)
1.【目标1】亚洲是亚洲人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邻居”,说法正确的是( ) (3分)
A.东临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C.东临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2.【目标1】下列重要经、纬线中,不穿过亚洲的是( )(2分)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
3.【目标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5分)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课后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3c737d336c1eb91a375d8b.png)
第一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8.1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练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练](https://img.taocdn.com/s3/m/d332c2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1.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练一、综述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啦!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神奇的亚洲大陆,了解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洲的位置和范围。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充满了丰富的地理特色和人文历史。
我们每天都会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地方生活、学习和玩耍,但是你们知道亚洲到底在哪里,它有多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首先我们可以想象成一次寻宝之旅,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亚洲的宝藏——它的地理位置和宽广的范围。
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宝藏需要知道方向一样,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也是我们探索之旅的第一步。
我们将一起探索亚洲的四面八方,看看它与世界的相对位置是如何的,它包括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和我一同踏上这次寻宝之旅了吗?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探索吧!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练》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上课之初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片广袤的大地,它就是亚洲。
你们知道吗?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有着众多国家、城市和美丽的风景。
它横跨东西半球,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热带马来群岛,包含了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特色。
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故事和魅力,你们想不想了解这片大地呢?让我们一起揭开亚洲的神秘面纱吧!2. 简要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重要性啦。
首先呢你得知道,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洲,咱们这里不仅有广阔的陆地,还有众多的海域。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啊,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地图一样重要,它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地方在哪里,有哪些特色。
亚洲的地理位置独特,决定了它与其他大洲的交流方式和特色景观。
了解亚洲的范围,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怎样的。
所以啊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我们认识这个美丽的大洲可是非常重要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吧。
二、教学目标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带领七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走进神秘的亚洲大陆,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认识亚洲: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以及亚洲的区域划分。
2.看图分析理解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点。
【重点难点】
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一、亚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
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
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
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半球,它同时跨四个半球。
3、读图8.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东隔海峡与洲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
二、亚洲的地形特征(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
1、读图8.5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
②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
2.读图8.5分析亚洲的河流特点
亚洲河流,顺地势呈向四周分流,注入、、和。
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是亚洲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亚洲境内著名的内流河有、。
【合作学习】
一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结合课本第5页图“南美洲的地形”,分析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
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2、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东非大裂谷
C 安第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3、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分为东亚、、、、
和中亚6个地区。
3、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
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
4、亚洲面积约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洲。
【知识扩展】
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
着气候
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
A B C D 而广大的内陆则为气候
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