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健康管理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工人职业健康的一种系统性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制定并实施的一套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健康评估、职业病预防、职业病治疗、职业病康复和职业病监测等环节。

职业病防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估: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别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源。

2. 职业病预防措施: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变工艺、改进设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

3. 职业健康监测:对从事特定职业的工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

4. 职业病治疗和康复:对已经患有职业病的工人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职业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

2. 进行职业健康评估:对工作岗位进行评估,发现和评估职业危害因素,确定合理的控制措施。

3.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个人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疾病的发生情况。

4.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预防职业病的能力。

5. 建立职业健康监测和反馈机制:监测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职业病的扩散和流行。

通过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对工人的损害。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2)摘要: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某些特定物质或受到特定工作条件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健康损害,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职业病预防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1、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本单位各级工会安排应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地方职业病防治法规的有关规定拟定,按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员工职业健康检查。

2、职业健康档案管理2、1各分本单位工会设立健全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对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记录与存档。

2、2职业健康体检档案由专人承担,并做好分类、登记、查阅、保管工作。

2、3本单位工会每年对各单位职业健康档案进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3、职业病防治3、1本单位各级工会安排承担对本单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落实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与维持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2分本单位安全科安排本单位员工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

3、3本单位各级安排实行职业健康安全承担制,设立相应的劳动卫生管理安排与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

3、4本单位各级安排协助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根据规定做好员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并进行抽查测定。

3、5分本单位对有职业禁忌的员工调离其所禁忌的工作岗位;对职业病人调离原有害工作岗位。

3、6本单位各级安排对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治疗、康复与按期复查;对疑似职业病的员工,要及时安排复查与治疗。

4、职业病防治监管与督查检查4、1检测人员务必落实国家的卫生标准,检测技术应科学、规范,结果务必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4、2根据国家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的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向员工公布。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三篇)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三篇)

2024年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培训1、什么是(法定)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可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2、如何认定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或者是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中可以参照《职业病防治法》执行的其他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必须是因职业活动引起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列入的。

3、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大类。

4、职业危害的后果①对人体的危害:如果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粉尘,在此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呼吸时会吸入大量粉尘,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组织发生纤维性病变,引发尘肺。

②对生产的危害:空气的粉尘可使高级、精密仪器精确度下降;使油漆,胶片,微型仪器,电容器等的产品质量下降;使机器,设备的磨损增快,工作寿命减少;使人的操作视线受影响,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③对大气的危害:大量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可使其它有害物质附着于其上,人呼吸时吸入可引起各种相应疾病;有关文物,古迹会被腐蚀,污染;降低大气的可见度,促使烟雾的形成,使太阳辐射和传递受到不同影响。

3、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①接触机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断接触或使用某些有毒害因素。

②接触方式,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途径可进入人体内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

如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尘肺病。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环境或特殊工作条件下,导致工人身体或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职业病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肺功能障碍、肝肾损伤等。

1.2 职业病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或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人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1.3 职业病对社会的危害职业病不仅对工人个人造成危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职业病还可能导致工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源,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的机会。

2.2 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工作场所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屏障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同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2.3 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向工人普及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工人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病预防的重点领域3.1 尘肺病的预防加强对尘肺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控制尘肺病的危害源。

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对尘肺病的认识。

3.2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加强对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评估,控制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接触。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3篇)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3篇)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⑴协助领导小组推动公司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

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⑵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⑶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⑷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⑸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⑹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⑺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⑻负责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2)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对职业危害防治负有相应责任和义务。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方案: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方案,并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目标和措施。

2. 实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和指导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包括职业危害源的评估、作业环境的监测与控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选择和使用等。

3. 提供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负责向职工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包括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职业危害的认识与防护方法等。

4. 组织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组织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职业危害的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护措施。

5. 执行职业健康法规和标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职业健康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职工的健康。

6. 进行职业健康管理培训: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职业健康管理培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7. 监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监督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一、引言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部 -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 指挥部成员包括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

2. 应急救援办公室 - 设立应急救援办公室,作为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

- 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

3. 应急救援小组 - 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类型和特点,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小组,包括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 各小组应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 -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确定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2.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护。

- 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性能良好。

3.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 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 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防护效果。

4. 职业健康监护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 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职业危害预防、健康体检制度模版

职业危害预防、健康体检制度模版

职业危害预防、健康体检制度模版职业危害预防和健康体检制度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关于职业危害预防和健康体检制度的模版。

1.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1.1 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对职工进行危害因素的评估和监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个人防护措施等。

1.2 岗位培训和教育:为职工提供相关的岗位培训和教育,确保职工了解和掌握有关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知识,培养其预防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

1.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工作环境、劳动者体检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排除或降低危害因素,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1.4 事故应急处理: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指导职工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正确的紧急救援措施,减少事故对职工健康造成的伤害。

1.5 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防护服、面具、手套等,确保职工在工作环境中的身体安全。

1.6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报告: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报告有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1.7 健康档案和台账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和台账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健康信息和体检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相关数据和依据。

2. 健康体检制度2.1 体检范围和内容:明确健康体检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常规的身体检查、职业病筛查、心脏、肝功能等方面的检查项目。

2.2 体检周期和频率:根据职工的工作状况和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确定体检周期和频率,确保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3 体检结果处理:对体检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及时跟进异常情况,提供相应的医疗指导和健康建议。

2.4 体检记录和档案管理:建立健康体检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体检情况和结果,为职工健康管理和预防职业病提供依据。

2.5 追踪和跟进:对于发现的职业病高危人群或异常体检结果,进行追踪和跟进,保证职工及时得到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2.6 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健康体检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职工的健康意识。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特殊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简述。

1.噪声危害: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和其他听力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危害,可以从源头减轻噪声产生,例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或采取隔声措施。

工作环境中也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离设备或隔音隔振设备。

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重要的,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轻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2.化学物质危害:化学物质是许多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源之一,例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和农药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等多个系统受损。

为了控制化学物质危害,可以使用替代品、封闭化学物质源头和提高通风效果等工程控制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护服。

3.粉尘危害:粉尘是建筑、矿山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

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如尘肺病。

为了控制粉尘危害,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使用湿法清理和减少粉尘产生等。

个人防护也很重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和防护服来减少粉尘吸入。

4.辐射危害: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如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微波等。

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会导致皮肤损伤、白血病等疾病。

为了控制辐射危害,可以采取屏蔽和遮挡等工程控制措施,以减少辐射的传播。

合理使用辐射源,减少接触时间和距离也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5.心理危害: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因素也会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心理危害,可以进行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鼓励员工参与身心健康的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等。

总之,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煤矿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篇)

煤矿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篇)

煤矿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为对生产过程中职工职业健康的控制、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保证该瑞土公司所有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劳动法中规定的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和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1、职工职业健康检查该矿山各级负责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地方职业病防治法规的有关规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职工职业健康检查。

2、职业健康档案管理(1)各部门负责人应建立健全该部门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对该部门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

(2)职业健康体检档案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分类、登记、查阅、保管工作。

(3)矿山负责人每年对各部门职业健康档案进行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3、职业病防治(1)该矿山各级负责人负责对该部门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矿山安全科组织该矿山所有职工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

(3)矿山各负责人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配备相应的卫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

(4)矿山负责人协同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按规定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并进行抽查测定。

(5)该矿山对有职业禁忌的职工调离其所禁忌的工作岗位;对职业病人调离原有害工作岗位。

(6)该矿山对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防治、康复和定期复查;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要及时组织复查和治疗。

4、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1)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的卫生标准,检测技术应科学、规范,结果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2)按照国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的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向职工公布。

(3)该矿山应协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病情况。

5、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和保护劳动管理部门应依据劳动法对女职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点所承担的社会特殊责任而规定的应享有的权益给以保护。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容易引发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上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指针对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通过对职业人群进行有效管理,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和安全的一种管理方式。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包括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安全管理两大方面。

2. 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主要指从职业病的预防、保护和救治三个方面出发,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岗位适应性评估岗位适应性评估是指对新任职人员进行的一种健康检查和体检,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从事该岗位的工作。

通过岗位适应性评估可以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2) 职工健康监护职工健康监护是通过对职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医疗康复服务和职业病防护措施,以及进行职业病防治和管理,从而全面掌握职工健康状况的一种全面的健康管理方式。

(3) 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是指通过对职业人群进行类似职业病检测、职业卫生培训等方案,使职工掌握职业病的发生与防治知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疾病发生。

(4) 心理卫生管理心理卫生管理是指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并通过心理疏导、心理调整等有效手段,维护职工的心理健康,提高职工工作能力。

3. 职业安全管理职业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采取措施,避免各种职业中损伤和疾病的发生,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以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和控制是通过对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2) 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是指对职业人群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使职工能够建立安全意识,正确了解职业危害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养和能力。

(3) 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估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估是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发现和纠正工作场所隐患,完善生产安全措施,从而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生产。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肺部疾病:如尘肺、矽肺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所致,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2. 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肝肾损害等。

3. 职业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发炎、瘙痒、红肿等症状。

4. 职业性听力损失:如噪音性聋。

这种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5. 骨骼疾病:如振动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振动、重物搬运等工作,导致关节疼痛、骨折等症状。

二、职业病的预防1. 完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的产生和积聚。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2. 健康监测与筛查: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3. 健康教育与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告知工人有关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醒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疲劳程度,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防护工作。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6.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向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手套等,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保护自己。

2024年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引言: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效率、科学性和公正性,制定了2024年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制定目的和背景目的:为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推动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就业环境的变化,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制定新的管理制度。

二、主要内容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责设立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设立地方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

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职业卫生政策、规划和标准;组织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指导和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等。

2. 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各类职业卫生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将监测结果用于制定职业卫生政策和采取职业病防治措施。

3. 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价加大对职业危害的识别和评价力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清单和评价方法。

通过职业危害评价结果,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工作重点,为有效防控职业病提供依据。

4. 职业卫生监督和检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检查工作,对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将违法行为列入社会信用体系。

同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各单位落实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并及时纠正问题。

5. 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加大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劳动者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服务体系,提高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加强对职业病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职业健康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模式,旨在通过预防和管理职业病、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将逐一介绍。

1. 职业病防护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职业病的防护。

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例如,对于工作中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的员工,可以通过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2. 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管理还包括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例如,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员工,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以减少工作伤害和疾病的发生。

3. 心理健康管理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职业健康管理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例如,对于因工作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员工,可以提供心理治疗、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提高工作幸福感。

4. 职业康复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身体损伤或职业病的员工,职业健康管理需要提供职业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旨在通过医疗、康复训练和职业适应等手段,帮助员工恢复工作能力和生活功能。

例如,对于因长时间久坐工作导致腰椎损伤的员工,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工作环境改善来减轻疼痛,提高工作效率。

5. 健康教育和培训职业健康管理还需要提供健康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行为。

例如,对于长期面对电脑的员工,可以开展眼部保健知识的培训,教授正确的用眼方法和眼部保健操,减少视觉疲劳和眼部疾病的发生。

6. 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职业健康管理需要建立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员工健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为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3篇)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3篇)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进行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监测评估、预防控制、医疗保健的一项专门工作。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是指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职责和义务,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减少、消除或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领导责任:企业的领导必须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确立和贯彻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

领导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应起到示范、推动和保障作用,确保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

2.管理人员责任: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职业健康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治。

他们应根据职业危害防治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管理人员还要负责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3.从业人员责任:从业人员是企业内部接触职业危害最直接的群体,他们应当严格遵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规定,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教育,并主动参与职业健康管理活动。

从业人员还要积极参与企业职业危害的控制工作,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4.职业卫生专业机构责任:职业卫生专业机构是企业或行业内部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和技术支持的机构,他们应负责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评估监测和控制措施的制订,并向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职业卫生专业机构还负责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责任: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是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对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追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监督管理部门还负责对职业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扩散,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是职业健康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它涉及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职业卫生专业机构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等多个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2
三、职业病的特点
• (1) 职业相关性:职业病的起因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性活动过 程中或长期受到来自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的侵蚀,或长期受不良的作业方法、恶劣的作业条件的影响。 病因明确,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 (2) 缓发性:职业病不同于突发的事故或疾病,其病症要经过 一个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后才能显现,属于缓发性伤残。
•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4月24日在我国保护农民工健康高 层论坛会上指出: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 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 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死亡14万多例。近几年, 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 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估计,在今后 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农民工职 业病危害问题突出。
四是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8
1.2 职业病分类及特点
一、职业病的概念
•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 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
职业危害 及职业健康管理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
主要内容
• 1 职业危害管理概论 • 2 职业卫生国家法律法规 • 3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 • 4 企业职业危害管理 • 5 国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统计分析系统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2
1 职业危害管理概论
2 1.1 职业病危害的现状 3 1.2 职业病分类及特点 4 1.3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5 1.4 职业危害监管的最新动态
• (6)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 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剂 量)—反应关系;
• (7) 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 只出现个别病人;
• (8)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愈后较好,康复较易
•近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三个特点: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发病居高不下,工龄缩短,表明粉尘作业场所卫生条件没有得 到根本改善;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行业集中趋势明显, 职业病病例数名列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 行业。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6
• 传统职业病尚未消除,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职业 危害模式持续转移,由境外向境内转移,由发达地区向 落后地区转移,由企业正式职工向流动工人转移。
毒等56种); •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高原病、振动病等5种); •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1
• ⑥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等8种); • ⑦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等3种); •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等3种); • ⑨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8种); • ⑩其他职业病(5种)。
二是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职业卫生法规不完备,监督力度不 够。有些企业不执行工伤保险制度,既不给职工投保,职工患上 了职业病,又不付医治费,让职工回家休养了事。
三是监管体制不顺,监管观念有偏差,监管依据不明确。企业 职业安全卫生监管人员也应转变过去只重视“一针见血”的硬工 伤,不重视职业病软工伤管理。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3) 内在性:虽然同属职业伤害,但职业病不同于一般的突发 性的工业事故伤害,职业病多表现为体内生理器官或生理功能 的损伤,因而是只见“疾病”,不见“外伤”。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3
• (4) 不可逆性:职业病属于不可逆性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
• (5)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 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状 一、国际职业危害现状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容 忽视,国际劳工局呼吁 关注!
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 病每年掠走200万人 生命。
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 4%。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4
二、我国职业病危害的现状
•职业病分布在30多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 属、机械、化工行业等最为严重,电力行业也存在。接触职 业危害的劳动者达到2亿多。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5
•职业危害面大,损失严重。目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 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 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 害群体。我国每年由于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约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元。
• 企业劳动者体检率低,报告不全,估计实际发病数要 比报告多10倍,尘肺实际发病数可能不少于100万例。
• 全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危害的人 数超过2亿。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7
三、我国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原因
一是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主题责任不能落实,造成对职 业危害的忽视。全国近2000万家乡镇企业中,有82℅的企业存 在有害作业问题,其中60℅没有任何尘毒防护措施。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0
二、职业病的分类
• 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 业病为10大类115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
• ①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石棉肺等13种); •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等11种); • ③职业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氯气中毒、氨中
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

(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9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 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 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有的国家对患职业病的工人, 给予经济上的补偿,故也称为需赔偿的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