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的。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通过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 断其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疟原虫。
奎宁
通过与疟原虫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复合物,抑制疟原虫的呼吸 作用,导致其死亡。
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原则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疟原 虫种类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应首选静 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迅速达到 有效浓度。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流行特点 我国疟疾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海南、广西等。
发病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 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挑战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疟疾传播。
流动人口增多,加大了防控难度。 耐药性的出现对治疗提出了新挑战。
、蚊香等。
宣传教育
02
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疫苗接种
03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政策,适时接种疟疾疫苗,提高个人
免疫力。
06
社会参与和全球合作
政府部门在疟疾防治中的作用
1 2
制定和执行疟疾防治政策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疟疾防治政策,并确保其有效 执行,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02
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疟疾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03
动员全球资源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积极动员全球资源,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
资金和支持。
THANK YOU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 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等。
预防性用药策略和注意事项

疟疾防治讲座

疟疾防治讲座

疟疾防治讲座一,概述:疟疾是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性疟等凶险发作。

二,病原学(疟原虫的生活史):1,人体内阶段(无性繁殖期):出现临床症状:(雌性按蚊体内的)感染性孢子-——在叮咬人体时,随着唾液腺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繁殖,导致肝细胞破裂(此时无临床症状、即潜伏期、又叫原发性红外期,进入血液——侵犯红细胞,繁殖,导致红细胞破裂(此时有临床症状即红内期),释放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周期性发作:释放的裂殖子再侵犯未被感染的红细胞,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无性繁殖,形成临床上周期性发作。

间日疟与卵形疟于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为48小时。

三日疟为72小时。

恶性疟为36至48小时,且发育先后不一,故临床发作也不规则。

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既有速发性孢子(在肝细胞内只需12-20天就发育成熟的裂殖子),又有迟发性孢子(休眠子、需要6到11个月才能发育为成熟的裂殖子、又称为继发性红外期),是间日疟与卵开疟复发的根源。

三日疟与恶性疟无迟发性孢子,故无复发。

传播根源:部分疟原虫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经过3--6代的增殖后发育为雌性配子体与雄性配子体。

配子体在人体内存活的时间为1到2个月。

2,按蚊体内阶段(有性繁殖期):当雌性按蚊吸血时(叮患者),配子体被吸入人体内,开始有性繁殖,雌雄配子体在按蚊体内分别发育为雌雄配子,再者再结合后形成合子、动合子、囊合子,最后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子孢子。

这些子孢子再主动地移行于按蚊唾液腺中。

当按蚊再次叮人(包括健康人)吸血时,子孢子进入人体,并继续其无性繁殖。

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与带疟原虫者(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此时仍有小量疟原虫增殖,却无临床症状,成为带疟原虫者)。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模版____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对疟疾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疟疾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疟疾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并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本次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旨在向观众介绍最新的疟疾防治进展和措施,以及强调个体和社区在预防和缓解疟疾方面的重要性。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总结:1. 疟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感染者的血液中,通过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蚊子主要通过叮咬感染者及感染者的血液接触传播疟疾。

2. 症状和诊断: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和贫血。

诊断疟疾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测,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疟原虫或检测其DNA进行确认。

3. 预防措施:个人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包括使用虫媒控制措施,如驱蚊剂和蚊帐;服用预防性药物;避免在疟疾高发区外出活动;并尽早就医以接受适当的治疗。

4. 疫苗:疫苗是预防疟疾的关键工具之一。

最近的研究表明,疟疾疫苗研发取得了一些进展,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更有效的疫苗。

5.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疟疾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疟疾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疟药物的使用,如氯喹和磷酸氯喹。

然而,随着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应对抗药性的发展。

6.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疟疾防治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教育和宣传,鼓励个体和社区采取行动来消除蚊子滋生地,使用虫媒控制措施,及时就医等,可以显著减少疟疾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7. 国际合作:疟疾是跨国界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才能有效应对。

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应加强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疟疾防治计划,并共享信息和资源。

本次疟疾防治知识讲座为观众提供了最新的疟疾防治知识和措施。

通过提高观众对疟疾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个体和社区参与疟疾防治,可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最终达到消灭疟疾的目标。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咬人 体传播。
地域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 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流动,传播范 围也在不断扩大。
疟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危害
疟疾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疟疾的 流行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政策与执行障碍
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导致防治政策难以统一和执 行,影响国际合作的成效。
国际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加强全球领导与合作
创新融资机制
国际社会应加强全球领导和合作,推动更 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疟疾防治工作,形成 更加广泛的共识和行动。
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疟疾防治工作,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创新 融资工具等。
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对疟疾防治的 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疟疾防治相关的科研合作,加速新药、新疗法和新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全球疟疾防治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01
资金短缺
疟疾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防治资金主要依赖国际援助。然而,由于
各种原因,国际援助资金常常不足,影响防治工作的开展。
02 03
技术转移困难
虽然发达国家在疟疾防治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将这些技术和 经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不容易,涉及到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等多方面 的问题。
疗效果并降低抗药性风险。
新型抗疟复方制剂
通过多药联合作用机制,开发出新 型抗疟复方制剂,以提高治愈率并 减少复发的可能。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2篇)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2篇)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以及与会的各位,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有幸能够为大家总结本次关于疟疾防治的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疟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于本次讲座的总结。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首先了解了疟疾的基本概况。

疟疾是由寄生虫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疟疾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接着,我们从疟疾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关于疟疾的传播途径,我们了解到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按蚊传播疟原虫。

不同种类的按蚊传播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因此了解不同蚊虫的习性和生态特点对于针对性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疟疾的防治措施方面,我们了解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是预防蚊虫叮咬,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和穿长袖长裤等。

同时,要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例如及时清除水源和消灭蚊虫的繁殖地。

此外,疫苗研究也是重要的防治手段之一。

最近的研究表明,新的疫苗在预防疟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对疟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疟疾最新的研究进展。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蚊虫基因从而抑制其传播能力的研究,以及利用遗传学方法追踪疟原虫的传播路径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控制和根除疟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想总结几点对于疟疾防治非常重要的观点。

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

疟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应对。

只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更好地应对疟疾的挑战。

其次,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疟疾的防治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保持与疾病的同步发展。

只有不断地提高我们对疟疾的认识和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

最后,要加强宣教和宣传工作。

对于公众来说,了解疟疾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疟疾(疾控讲课)PPT

疟疾(疾控讲课)PPT
欧洲地区
欧洲地区的疟疾主要分布在南 欧和东欧地区,如意大利、希
腊、土耳其等国家。
流行因素与风险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蚊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疟疾的传播。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森林、沼泽、湖泊等,这些地 方容易滋生蚊虫,增加疟疾传播的风险。
疫苗研究
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工作,目前 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疫苗在非洲 地区的试验效果显著。
疫苗开发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疟疾疫苗的开发进程也在加速, 多个疫苗生产商正在积极推进疫苗的生产和注册工作,以期 早日实现疫苗的普及接种。
流行病学研究与现场调查
提高资金投入
保障防控工作的经费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与合作
参与持
分享防控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 供支持。
资源共享
共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和技术,提高 防控效果。
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 防控水平。
05 疟疾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 咬人体传播。
人体传播
感染疟疾的人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 等方式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 力、厌食等。
体征
面色苍白、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咳血、呼吸衰竭 等。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防治工作,我国疟疾发病率已显 著降低。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我国部分地区 仍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2024/3/24
5
疟疾危害与防控意义
2024/3/24
疟疾危害
疟疾可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 贫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孕妇感染疟疾还可导致流产、早 产等严重后果。
2024/3/24
联合治疗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疟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 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足量足疗程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 避免复发。
17
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2024/3/24
孕妇
首选青蒿素类药物,避 免使用奎宁等可能引起
胎儿畸形的药物。
儿童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 物剂量,注意监测药物
疗方法和药物使用。
疟疾现场工作技能
培训了学员如何进行疟疾的病例 调查、疫情处置、数据分析和报
告撰写等实用技能。
2024/3/24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3/24
知识收获
01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疟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
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应用
02
学员们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知识的经验和成果,
形态结构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
生活史及繁殖过程
2024/3/24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内发育阶段和在按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 阶段。
繁殖过程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通用12篇)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通用12篇)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通用12篇)篇1: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一、概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易流行。

导致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是一种非常小的寄生虫。

它由蚊子传播。

蚊子叮咬吸血时,将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造成疫情传播。

寄生在人体上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在中国最常见。

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

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

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

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二、疟疾的临床表现:间日疟多急起,复发者尤然。

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

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

随后转为典型发作。

分为三期。

在寒冷期,我会突然感到发冷,首先是四肢末端,然后是全身。

皮肤起鸡皮疙瘩,嘴唇和指甲发绀,脸色苍白,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

然后全身颤抖,牙齿格格作响。

有的人盖了好几床被子都止不住,持续了10分钟左右,甚至一个小时。

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

这一时期的患者往往会感到病情严重。

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高热患者痛苦难忍。

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

患者面红.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

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

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

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2024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本次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以及____年全球疟疾防治的最新进展。

首先,我将向大家介绍疟疾的基本知识。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数十万人死于疟疾。

因此,预防和控制疟疾对于全球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疟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防蚊措施:蚊子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防蚊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蚊帐进行室内保护,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驱蚊剂,避免蚊子多聚集的地方,如水塘、河流等。

此外,疫苗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手段,应尽快接种相关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 早期诊断和治疗:疟疾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疟疾扩散的关键。

当出现发热、头痛、寒战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测。

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针对疟疾的药物治疗。

3. 环境管理:改善卫生环境也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

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避免积水,清除蚊子的滋生地,如池塘、水沟等,可以有效减少蚊虫的滋生。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____年全球疟疾防治的最新进展。

在____年,全球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亮点:1. 疫苗研发:在____年,疟疾疫苗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的疫苗候选物已经经过临床试验,并且显示出很高的效果。

这些疫苗将为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治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疟疾研究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研究了疟原虫的基因组和生物学特性,并发现了许多潜在的抗疟疾靶点。

这些研究为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3. 多部门合作:在____年,疟疾防治的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强。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知,并加强疟疾的防控措施,我们举办了一场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以下是此次讲座的总结:首先,讲座给出了疟疾的基本概述。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疾病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

疟原虫主要通过感染了种蚊叮咬人传播。

目前,全球主要有四种疟疾病原体,分别是疟原虫的四个不同种属。

其中,恶性疟疾是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症状较为明显。

然后,讲座详细介绍了疟疾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蚊虫是疟疾的传播媒介,而感染了种蚊则成为了传播疟疾的媒介。

因此,预防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的关键。

讲座提到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 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可以有效地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在疟疾流行区域。

2. 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可以减少裸露的皮肤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3. 使用蚊虫驱避剂:使用蚊虫驱避剂可以帮助预防蚊虫叮咬。

特别是含有DEET成分的驱虫喷雾剂,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4. 避免清晨和傍晚时分在户外活动:蚊虫在清晨和傍晚时分较为活跃,因此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在户外活动。

除了个人预防措施,社区和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控制蚊虫的繁殖和传播。

讲座提到了以下措施:1. 疟疾疫苗接种: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疟疾疫苗,但有一些疫苗正在研发中,期望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手段。

2. 环境整治:社区和政府应该加强对水源的管理,消灭孳生蚊虫的源头,例如清除积水和垃圾。

3. 蚊虫控制:使用害虫灭杀剂、化学药剂和生物控制方法来控制蚊虫的繁殖和传播。

最后,讲座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如果出现发热等疟疾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疟疾检测。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防止疟疾的进一步传播和严重症状的发展。

总结起来,疟疾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个人、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疟疾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目前正在研发的疟疾疫苗有望为预防提供新的解 决方案。
疫苗的上市将是抗击疟疾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防控知识,有助于减少 传播。
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是基础性工作。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疟疾?
如何预防疟疾?
使用蚊帐
使用经过处理的蚊帐可以有效阻止蚊子叮咬,减 少感染风险。
尤其在夜间睡眠时,蚊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防 护措施。
如何预防疟疾?
喷洒杀虫剂
在居住和活动场所喷洒杀虫剂可以减少蚊子滋生 和叮咬。
定期喷洒可以显著降低蚊虫数量。
如何预防疟疾?
服用预防药物
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可以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什么是疟疾?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偶尔 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
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别是在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
什么是疟疾?
病因
疟疾是由于感染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后会导致发 热、寒战等一系列症状。
不同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症状和病程可能有所不 同。
疟疾的危害?
疟疾的危害? 健康影响
疟疾? 2. 疟疾的危害? 3. 如何预防疟疾? 4. 疟疾的治疗方法 5.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什么是疟疾?
什么是疟疾?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 子叮咬传播。
疟疾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疟疾的治疗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可帮助早发现疟疾,及 早进行治疗。
特别是有过疟疾暴露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 检。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国际合作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96 82 65 64 58 52 48 47 43 43 35 32 18 11 9 7 6 4 3 1 14140
4995 2019 1551 483 538 251 241 174
89 57 37 38 27 24 40 31 20 2 29 8 8 9 8 4 2 3 2 1 10691
18 567 33
目标宣言》,正式做出承诺的八项目标之一。 4、2007年5月: 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
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目作为“世界疟疾 日”
行动
2005年6月30日,美 国总统布什说:“疟疾 (malaria)问题是非常 悲剧性的,因为该疾病 本身是高度可治、可防 的。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范志成
2010.9.3
对防治疟疾的认识
1. “瘴气” 2. 1847年,Mockel观察到血中有黑色碎片状物; 3. 1884年,法国军医拉弗兰Laveran最早在病人血细
胞中发现疟原虫;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 学奖。
4. 1891年,罗曼诺夫期基RO manowskv创用多染性 染剂对疟原虫染色,疟原虫的形态才被人们认识
东南亚地区
1. 有8个国家流行疟疾: 2. 孟加拉、不丹、印度、印尼、缅甸、
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 3. 总人口中有86%(12.12亿)受疟疾威
胁,报告337万例镜检确诊疟疾患者, 41%为恶性疟,其中84%来自印度, 其次为斯里兰卡(8%)
西太区
有9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
柬埔寨、中国部分地区、老挝、马来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 瓦努阿图和越南
全球91%的疟疾病例为恶性疟,75%的恶性疟 病例分布在非洲,而91%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发生在 非洲,85%为5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非洲多数流行 区,孕妇、5岁以下儿童均是疟疾的高危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6
西太区
❖ 有9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 ➢ 柬埔寨、中国部分地区、老挝、马来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 瓦努阿图和越南
精选课件
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7
Dr. Alphonse Laveran (1845-1922)
精选课件
3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2
Ronald Ross
(1857-1932)
精选课件
12
国际疟疾流行概况
在热带和亚热带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 很严重。除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外,在中南 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 尤甚。全球约有33亿人口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 其中21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低度风险地区(即 每千人口报告病例数少于1例),主要分布在非洲 以外地区,分布广泛、人口较多、但病例发生较 少。另有12亿人口居住在疟疾传播高度风险的地 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
精选课件
4
什么是疟疾?
疟疾,又叫 “冷热病”、“打摆 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寒 战、高热、出汗以及贫血和脾肿大 为特点。因疟原虫种株、感染程度、 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发 作规律及表现不尽相同。
精选课件
5
疟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疟疾是由人体疟原虫引起并经蚊子传播的的一种常见 的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疟原虫 共有150多种,它们是一类无运动器且具有完整生理功能 的有核单细胞动物,可寄生于人、哺乳动物、鸟、爬行动 物。疟原虫对宿主细胞的寄生有严格的特异性,寄生于人 体的疟原虫只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Pv. )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ciparum, Pf.) 三日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 Pm.)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Po. )
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它二种 少见。
➢ 贝宁每年约68.5万病例;
➢ 布隆迪每年约179.4万病例;
➢ 喀麦隆每年约63.7万病例;
➢ 乌干达每年约198.2万病例。
精选课件
15
东南亚地区
1. 有8个国家流行疟疾: 2. 孟加拉、不丹、印度、印尼、缅甸、
尼泊尔、斯里兰卡和泰国
3. 总人口中有86%(12.12亿)受疟疾威 胁,报告337万例镜检确诊疟疾患者, 41%为恶性疟,其中84%来自印度, 其次为斯里兰卡(8%)
染剂对疟原虫染色,疟原虫的形态才被人们认识
5. 5. 1897年,英国军医罗斯 Ronald Ross发现疟疾的
传播媒介;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6. 6. 20世纪初,基本弄清能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

7. 1949—1960年间,Shortt等相继证实了人体几种疟
原虫的红细胞外期(肝细胞期)。
10
卵形疟原虫1000x
Plasmodium ovale
薄血膜镜下观
环状体
Ring stage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精选课件
配子体
Gametocyte
11
国际疟疾流行概况
疟疾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全球每年发 病人数约1.5亿-2亿(多数在非洲撒哈拉沙 漠以南的国家), 死亡人数约150万-270 万,仅非洲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且 70%为儿童 。进几年来,随着我国援外人 员的增加,疟疾的危害不断显现,中国公 民感染恶性疟的病人越来越多。不仅严重 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导致从境外 输入恶性疟病例和感染恶性疟死亡人数逐 年增加。

精选课件
13
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 发生在东南亚,全球其他地区仅占5%。而非洲80% 的病例则集中分布在13个国家,超过50%的病例集 中于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 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肯尼亚等国。
在非洲以外的疟疾病例中,80%集中于印度、 苏丹、缅甸、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 亚以及巴基斯坦等国。
精选课件
6
P.v
P.m
P.f
P.o
精选课件
薄 血 膜
上( 疟模 原式 虫图 各)
期 形 态
7
间日疟原虫1000x
Plasmodium vivax
薄血膜镜下观
环状体
Ring stage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精选课件
配子体
Gametocyte
8
恶性疟原虫1000x
Plasmodium falciparum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范志成
2010.9.3
精选课件
1
对防治疟疾的认识
1. “瘴气”
2. 1847年,Mockel观察到血中有黑色碎片状物;
3. 1884年,法国军医拉弗兰Laveran最早在病人血细
胞中发现疟原虫;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
学奖。
4. 1891年,罗曼诺夫期基RO manowskv创用多染性
薄血膜镜下观
环状体
Ring stage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选课件
配子体
Gametocyte
9
三日疟原虫1000x
Plasmodium malariae
薄血膜镜下观
环状体
Ring stage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精选课件
配子体
Gametocyte
全球91%的疟疾病例为恶性疟,75%的恶性疟 病例分布在非洲,而91%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发生在 非洲,85%为5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非洲多数流行 区,孕妇、5岁以下儿童均精选课是件 疟疾的高危人群。 14
非洲地区
非洲大部是高疟区,80%以上为恶性疟
➢ 肯尼亚每年约30.7万病例
➢ 马达加斯加每年约35.4万病例;
for his work on malaria, by which he has shown how it enters the organism and thereb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and methods of combating 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