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小语》合集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小语》合集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
可见,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一周有5天在幼儿度过,每天与老师度过5-8个小时,而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见教师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游戏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是面向一线教师而编写的一本学前教育教材。
主要涉及游戏的概念、观点、操作的原则和方法等,解决学习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通过案例解决学习中的“怎么做”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困恼是: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本书的第四章明确了游戏中教师的角色、讨论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与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实践中常见的感觉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到底教师该不该介入游戏?答案是肯定的,但何时介入?最要紧的是向儿童要答案,一般来说,当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应该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关于教师介入的策略主要有参与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言语指引。
在自选游戏时,中班的语言角已经多次无人光顾,即使有光顾者也是逗留几分钟便离开了,桌面上的塑料小动物和一些画有故事背景的图板被冷落在一边。
这天教师在这里投放了一些橡皮泥,红红来到这里,用橡皮泥造了一座假山,山洞里躲着小动物,加上原来的背景图案,红红津津有味地玩了半天。
磊磊则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大恐龙,肚子里装了一只小恐龙,说恐龙妈妈要生小恐龙了。
结果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恐龙宝宝是从蛋里出来的?还是从恐龙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以后,孩子们围绕这个话题谈开了。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许多人认为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游戏似乎只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
然而,《学前儿童游戏》这本书深入了解到游戏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书通过对游戏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家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
这本书揭示了游戏对于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从认知和智力发展到社交和情感成长,游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书中详细讲解了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培养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儿童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社交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他们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和建立友谊。
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亲子游戏。
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加强家庭间的联系,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情感发展。
例如,亲子游戏可以通过玩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此外,这种游戏还能够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通过阅读本书,我还了解到了游戏所具有的不同类型和阶段。
电子游戏、户外游戏、拼图游戏等各种类型的游戏都有助于儿童的发展。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游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书中提供了丰富的游戏建议,使家长能够了解适合儿童年龄的游戏,并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进行游戏。
除了对游戏的研究和介绍,本书还提供了许多游戏教育的实践指导。
通过与儿童一起玩游戏,家长可以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
这本书还强调了家长的参与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成为孩子游戏中的合作伙伴,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与儿童互动,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过程。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游戏,并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交技巧和情感发展。
通过与儿童一起玩游戏,我们能够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并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近年来,学前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到了引导与促进的作用。
在我研究了多本与学前儿童游戏相关的书籍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游戏的魅力和教育意义。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我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通过学前儿童游戏,孩子们可以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我曾读到一本关于学龄前儿童阅读游戏的书籍,其中介绍了很多趣味性十足的游戏,例如通过玩具匹配游戏来学习字母、数字、颜色等基本知识。
这些游戏通过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我还了解到了一些互动电子游戏,这些游戏充满了趣味和刺激,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游戏,儿童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学前儿童游戏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人际交往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学前儿童游戏正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让孩子们与其他孩子互动。
我读到的一本书里,介绍了一种叫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沟通方式,从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及解决冲突。
这样的游戏有助于孩子们培养友谊,在与他人合作和互动中学会分享、关心和尊重。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在娱乐中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还能够学到如何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等社交技巧,这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前儿童游戏还能够帮助儿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我阅读的一本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些启发创造力的游戏。
例如,通过搭建积木来构建自己的世界,或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
而且,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发现未知领域的兴趣。
读《学前儿童游戏》有感
读《学前儿童游戏》有感戴安曾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
可见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游戏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从小至年幼的孩子玩耍打闹,到成人的各种娱乐,甚至古稀之年的笑谈,无不诠释着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其独具的魅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掌握一定的游戏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我阅读了《学前儿童游戏》这本颇具指导意义的书籍,看完之后,感受良多。
也开始将书中提到的一些知识与自己平时组织区域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教育行为联系并加以比较。
以下就是我看书后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区域活动是促使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并使每一个幼儿在已有经验、原有水平上有不同程度成长的一个有效平台。
我园活动区空间设置存在空间小、靠边站、形式化及与集体教学空间有明显分割的现状,本书第九章在游戏环境创设方面帮助我解决了一些关于小空间环境设置的问题。
本章提出创设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是保护幼儿行使游戏权利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们班级游戏环境的创设,不管是空间上的布局、安排还是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时间的长短等,大多数都是由教师包办代替的,迫切需要去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满足幼儿全面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班级在小空间区域环境设置方面的一些困惑与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
一、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1.巧妙的利用隔断书中第九章第三节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提到将室内游戏活动区域之间的过道清晰、明确地划分出来使其大小合宜,给儿童以视觉清晰的过道,能促进儿童投入适当的活动。
我认为每个区域活动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防止区与区之间的干扰。
空间的划分则需要借助隔断实现。
以前,班级区域活动开展很长时间内都走不出桌面游戏的范畴。
没有明显的区域环境,孩子没有放松自由地空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一)最近在线阅读了《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章第三节自主性游戏,系统地了解了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概念与含义、特征与关系,深有感触。
我们经常说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什么时间段的活动都是以自由游戏活动为主。
难免有老师会质疑这样的问题:难道连幼儿上厕所、吃饭、睡觉也要以游戏来进行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幼儿园可能就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地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了起码的行为规则和要求,培养出来的人也许会不适应小学的正规学习。
而我们的这本书中提到自主有两个尺度:一是相对于客观状况、生活环境等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活动的权利与可能;二是相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
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理解的几大误区,比如给任何活动都冠以游戏的名称,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这也是我自己经常会走的误区。
其实这样是与理论相违背的,因为从自主性游戏的特征来说,它又具有游戏计划的生成性;游戏环境的多样性;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而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自主性游戏教师是不能指导的,当儿童有了问题教师不敢去介入,惟恐别人指责又在“导演”,无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这样势必就会削减游戏的教育作用。
对于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在这一章节中也有明确的解说,在自主游戏的几对关系中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
许多研究表明: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师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儿童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而且能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来总结我的感想: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班级:教师:
记录时间:
书籍或文章名称:《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
值得品味的片断摘录: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学前期是特殊的游戏期。
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与创造性等基本特征与学前儿童好动,好奇,好模仿的天性相吻合,可以有效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健康发展。
陈鹤琴先生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与研究》中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由此可见,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我的思考与困惑(质疑):如何设计有效的幼儿游戏?
需要在我的实践中做的尝试倾听的要求:1、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这方面的相关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上网或者看书查阅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尝试之后我的观点:看完这本书和观看了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我学到了很多有趣好玩的游戏,并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设计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的特点的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在玩耍中得到锻炼和练习。
幼儿的游戏真的有很多种不同的玩法,也分成很多种类: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是一本关于幼儿游戏的书籍,作者是美国教育学家安德森·彼得森。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游戏建议。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首先,我要感叹作者对幼儿游戏的深入研究和洞察力。
在书中,作者深入分析了儿童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指出,游戏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社交技巧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同时,他还提醒父母和教育者,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挥主动性,自己去探索和实践。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些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其次,我要赞赏作者列举了一些优秀的学前儿童游戏例子,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游戏对幼儿的益处。
通过这些例子,作者不仅给父母和教育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游戏建议,还告诉他们如何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作者提到了音乐游戏,他指出,音乐对幼儿的智力和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比如唱歌、拍手、跳舞等,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另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智力游戏,比如拼图、积木等,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可以在玩耍的同时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
这些具体的游戏建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了游戏对幼儿的多方面影响。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作为一个家长,我意识到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现在的许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追求孩子的学业成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游戏时间。
然而,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认识到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机会。
我将更加重视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尽量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以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作业1(第一章——第三章)一、填空题1、快乐的、自愿自主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2、年龄、性别差异、个别差异、健康和情绪3、家庭的影响、伙伴关系、幼儿园课程、教师与幼儿关系、群众传媒4、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那么游戏5、创造性游戏、规那么游戏6、身体生长发育7、规那么8、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规划、地面规划9、主体游戏玩具、表演游戏玩具、结构游戏玩具、智力游戏玩具、体育游戏玩具、音乐游戏玩具、技术玩具、娱乐玩具10、泥哨、高跷、窗花、龙灯、七巧板、狗尾草、陀螺二、名词解释:1、创造性游戏:是由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充分表达了幼儿的自主性。
2、宣泄:一般指内部积蓄的情感和精力的释放。
3、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4、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三、简答题1、答:象征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通过这种模仿和想象,儿童可以摆脱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想象代替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表达儿童认知开展水平2、答:1、游戏室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应保证儿童有充分自主游戏的时间,要给儿童均等的游戏机会,要为儿童创设游戏环境,要寓教于乐。
2、游戏是儿童课程的灵魂,游戏渗透在幼儿课程的方方面面3、答:解决问题能力是运用己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问题惊醒分析,解决的综合认知能力。
游戏中必然产生问题,游戏是问题的主要发生源,游戏过程式儿童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
但幼儿积极地学习去思考,加工,解决问题时,他们会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1、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展,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而自我意识恰恰是人社会化的关键。
2、游戏能够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开展,而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化开展的必然阶段。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6篇)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6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近阅读了《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章第三节自主性游戏,系统地了解了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概念与含义、特征与关系,深有感触。
我们经常说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什么时间段的活动都是以自由游戏活动为主。
难免有老师会质疑这样的问题:难道连幼儿上厕所、吃饭、睡觉也要以游戏来进行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幼儿园可能就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地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了起码的行为规则和要求,培养出来的人也许会不适应小学的正规学习。
而我们的这本书中提到自主有两个尺度:一是相对于客观状况、生活环境等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活动的权利与可能;二是相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
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理解的几大误区,比如给任何活动都冠以游戏的名称,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这也是我自己经常会走的误区。
其实这样是与理论相违背的,因为从自主性游戏的特征来说,它又具有游戏计划的生成性;游戏环境的多样性;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而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自主性游戏教师是不能指导的,当儿童有了问题教师不敢去介入,惟恐别人指责又在“导演”,无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这样势必就会削减游戏的教育作用。
对于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在这一章节中也有明确的解说,在自主游戏的几对关系中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
许多研究表明: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7篇)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1《学前儿童游戏》是我阅读率最高的一本书,今天和大家共读,我是带着一种分享珍爱之物的心情开始的。
在我们幼儿园里,民间游戏和角色游戏是分别位于孩子们第一和第二喜欢的游戏类型。
我们认真研究了邱学青的《学前儿童游戏》,依次对小、中、大班幼儿游戏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民间游戏的种类、组织的方式、方法等,为我们实践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同时,我们还以此书作为理论指导我园特色“民间游戏”园本课程的研究,这本书提到了游戏分类为“规则游戏”和“创造游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与实现也带给本人不一样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在“游戏空间安排、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态度和游戏主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研究。
比如,我们把游戏拓展到时了户外,包括操场、草地和跑道,同时优化了户外运动场地设施。
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及废旧物,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有目的性地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把农村资源有效地运用于户外体育锻炼和早操中。
民间体育区域将传统的民间游戏纳入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幼儿一起玩耍,让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尝试创新玩法,使传统民间游戏得以传承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人边阅读边思考,结合自班的事例向大家分享感悟最深的几个观点: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其次注重游戏材料的使用细节;然后挖掘游戏材料的多种功能;最后梳理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类型。
第七章中,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老先生,他指出玩具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贫瘠的山区还是繁华的城市巷道中,总能看到孩子们手中把玩着各种玩具。
正因为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才使得不论在何处,都会将那些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的幼儿玩具罗列出来,无时不吸引幼儿的眼球,游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
教师读书笔记
《学前儿童游戏》
本书阐述了学前儿童(0-6岁)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及实践操作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融入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最新信息,有理有据,自成体系。
专门论述了游戏环境创设,游戏观察记录、并且附有研究实例及分析。
还对儿童游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对近几年儿童游戏研究的现象及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对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便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游戏及其特征、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游戏的理论流派、儿童游戏的分类、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的创设、玩具和游戏材料等等。
读后感:
游戏的历史没有尽头,有了人类就有了游戏。
无论在什么样的游戏环境中,在什么时代,所有健康的儿童都曾经玩过或正在玩着玩游戏。
那玩是游戏呢?游戏具有什么特征呢?这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
对游戏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显得非常困难,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有助于我们对游戏的本质进认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游戏对我的重要性人不言而喻,所以我应该更了解儿童游戏,帮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教学提纲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一、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解读着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时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件“严肃的工作”。
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得是否好,关键要看孩子是否体现了自主性,是否成为游戏的主人并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而不是看一日生活时间表上是怎样安排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儿童游戏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纷纷开展研究,探讨游戏的有关问题。
针对幼儿园游戏严重存在“导演式”(幼儿在游戏中只是被动的适应者)的教师“游戏儿童”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在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自选游戏”、“本体性游戏”、“自由游戏”、“自主性游戏”等概念,并逐步在幼教界扩大影响。
自主性游戏包括了所有的游戏,它是相对于幼儿园游戏不自主的现状提出的。
曾经一度有不少幼儿园教师误认为自主性游戏,只在创造性游戏中特别是角色游戏适用,而其他游戏还是抓在教师手里。
其实,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并无分类,我们不可能让他们感觉到玩角色游戏就可以随心所欲,而其他游戏则是教师教的游戏。
这样势必会影响游戏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我眼中的幼儿自主性游戏(一)自主与规则有人以为在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儿童没有一点规矩,缺乏行为规范,教师面对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
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这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是一样的道理,关键要看规则的提出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如果儿童认为规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会学会遵守,而如果规则的提出不被儿童所理解,那他们可能很难接受或拒决接受,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不同年龄班“自主”与“规则”的培养重点是不同的。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通用3篇)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通用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1这几天,我阅读了《学前游戏论》中的“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中的评价”这一节。
对如何在幼儿游戏中进行评价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认识。
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在学前儿童教育实施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是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检验、评价教师指导组织游戏的能力和效果、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它能够推动学前教育中游戏的科学实施和开展。
只有在评价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游戏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情况下,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对儿童的教育和游戏的实施及教师指导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在以往老师组织游戏评价,常常是以老师为主体的游戏评价,是将幼儿强行的拉入老师的思维中来,老师通过对游戏目标的把握、对游戏过程的指导去抓住符合教育目标的游戏内容或突发事件来展开游戏评价。
而这些可能是孩子对游戏兴趣之外的东西了。
实际上老师也知道: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评价的内容也可以交给幼儿来完成。
但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评价中,老师常常会因为缺乏方法在评价中遭遇瓶颈:分享快乐和经验一般总是围绕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有什么高兴或成功的事,解决了什么矛盾等问题来展开。
久而久之,这种游戏评价也会失去魅力,幼儿也会对这样的游戏评价漫不经心。
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我联系自己的角色游戏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1、开门见山型:在游戏后的讲评中直接点题。
当老师在游戏中发现了有价值的内容时在游戏中先和幼儿产生互动,以游戏者的身份丰富该游戏中幼儿的经验,这样在介绍时幼儿就会显得不紧张,也会乐意分享介绍。
然后在点评时直接点题,采用“渲染”的方式开头:“今天呀,XX和平时不一样了,你们看,XX 多了些什么呢?”从而引起幼儿的关注并急于聆听不一样的地方。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教前儿童游戏读后感(一)最远正在线浏览了《教前儿童游戏》第四章第三节自立性游戏,体系天理解了少儿园自立性游戏的观点取含意、特色取闭系,深有感到。
咱们时常说的,少儿园以游戏为根本流动,便是甚么工夫段的流动皆是以自在游戏流动为主。
易免有教师会量信那样的答习题:岂非连少儿上茅厕、用饭、睡觉也要以游戏去停止吗?若是是那样的话,这少儿园否能便是一个续对自在之处,念湿甚么便湿甚么,出有了最少的止为划定规矩战要供,造就没去的人兴许会没有顺应中小学的邪规教习。
而咱们的那原书模板外提到自立有二个尺度:一是相对于于主观情况、糊口环境等内部强制战内部节制的自力、自在、自决战自立收配流动的权力取否能;两是相对于于主观现真的可以正当操纵本人的选择权力,有亮确的目的,脆忍没有拔战有朝上进步口。
从那个观点的界说外咱们能够看没局部老师对自立性游戏了解的几年夜误区,好比给任何流动皆冠以游戏的名称,逃供游戏流动的冷闹局面,以双一的游戏模式贯通一日流动,那也是尔本人时常会走的误区。
其真那样是取实践相违犯的,果为从自立性游戏的特色去说,它又具备游戏方案的熟成性;游戏环境的多样性;老师脚色的多重性;游戏时机的均等性。
而理论外很多老师以为:自立性游戏老师是不克不及领导的,当儿童有了答习题老师没有敢来染指,生怕他人指责又正在“导演”,无奈掌握老师领导的“度”,那样必将便会减少游戏的学育做用。
对付咱们口外的不少困惑,正在那一章节外也有亮确的讲解,正在自立游戏的几对闭系外指没,正在游戏外,儿童是游戏的客人,老师是领导游戏的客人。
许多钻研表白:有老师领导的游戏更能推进儿童游戏程度的进步战儿童才能的开展。
儿童因为身口开展的特性,对四周事物的意识战了解皆有必然的局限性,正在游戏外每每会呈现各类各样的答习题,须要老师的协助。
老师正在激励儿童自立摸索、测验考试的条件高,给儿童以适量的协助长短常重要的,那样不只能推进游戏接续延长高来,并且能让孩子正在测验考试的历程外取得胜利感战胜任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范文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范文自主与规则有人以为在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儿童没有一点规矩,缺乏行为规范,教师面对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
让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这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是一样的道理,关键要看规则的提出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如果儿童认为规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会学会遵守,而如果规则的提出不被儿童所理解,那他们可能很难接受或拒决接受,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不同年龄班“自主”与“规则”的培养重点是不同的。
自主与指导以前我总是认为:自主性游戏教师是不能指导的,当儿童有了问题教师不敢去介入,惟恐别人指责又在“导演”,无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这样势必就会削减游戏的教育作用。
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
()许多研究表明: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儿童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而且能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愉悦与教育关于游戏价值问题,我认为游戏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既体验快乐,又获得发展。
儿童就是在游戏成长的,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也在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因此,游戏的愉悦和教育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材料提供与儿童的需要满足在自主性游戏中常常会给教师带来这样的困惑:要让儿童在游戏中能自主地选择游戏的材料,就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让儿童随心所欲地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其结果是材料选了一大堆,儿童却表现出无所事事不能顺利地玩游戏。
其实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使儿童兴奋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儿童更倾向于玩独自的或平行的游戏,使同伴交往的机会减少。
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学前儿童游戏》这本书,里面讲了好多好玩的游戏哦!邱学青老师说,游戏对我们小朋友很重要,能帮助我们变聪明,还能学到好多新东西呢!我看了觉得特别有趣,心里咯噔咯噔的,好像也想玩玩这些游戏了。
书里说,有的游戏能让我们动动手、动动脚,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大家笑嘻嘻的,开心极了!比如,捉迷藏、画画、拼积木,都是特别好玩的游戏。
邱学青老师还说,这些游戏能让我们学会怎么合作,怎么和别人一起分享。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书里提到的“假装游戏”。
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小动物,或者当小商店的老板,大家一起玩起来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哈哈,好开心啊!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游戏真的是太棒了!以后我也要多玩游戏,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变得更聪明、更快乐!
—— 1 —1 —。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
可见,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一周有5天在幼儿度过,每天与老师度过5-8个小时,而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见教师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游戏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是面向一线教师而编写的一本学前教育教材。
主要涉及游戏的概念、观点、操作的原则和方法等,解决学习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通过案例解决学习中的“怎么做”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困恼是: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本书的第四章明确了游戏中教师的角色、讨论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与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实践中常见的感觉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到底教师该不该介入游戏?答案是肯定的,但何时介入?最要紧的是向儿童要答案,一般来说,当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应该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关于教师介入的策略主要有参与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言语指引。
在自选游戏时,中班的语言角已经多次无人光顾,即使有光顾者也是逗留几分钟便离开了,桌面上的塑料小动物和一些画有故事背景的图板被冷落在一边。
这天教师在这里投放了一些橡皮泥,红红来到这里,用橡皮泥造了一座假山,山洞里躲着小动物,加上原来的背景图案,红红津津有味地玩了半天。
磊磊则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大恐龙,肚子里装了一只小恐龙,说恐龙妈妈要生小恐龙了。
结果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恐龙宝宝是从蛋里出来的?还是从恐龙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以后,孩子们围绕这个话题谈开了。
分析以上案例:一块橡皮泥的投放,无需教师更多的语言,就给了儿童一个可拓展的空间。
《《学前儿童游戏》感悟》
《《学前儿童游戏》感悟》游戏感悟游戏是儿童的乐园,也是儿童的首要工作。
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
可见,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开学初,当我领完书,发现这本《学前儿童游戏》,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手翻了起来。
“这门课程肯定充满乐趣,而且也会很轻松”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地想。
第一次上这门课之前,就听同学说,这门课的老师很严厉,要背很多很多的理论知识,还要抽查。
当时听后就很害怕,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老师。
但是开始上课时,老师给我的不好印象完全打破。
我真正感受到的是快乐,虽然有大篇大篇的理论知识,但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一些小游戏给我们讲解,寓教于乐就这么体现出来。
而且有些小游戏是我没听过或玩过的,刚好弥补了我童年的缺失。
从老师的身上我看到的是睿智和幽默。
很多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不能做到这些。
在这门课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
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幼,皆乐于游戏。
但游戏对于儿童和成人是不同的。
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形式,他们单纯的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探索知识。
然而成人只是把游戏当做消遣,玩游戏是为达到某种游戏之外的目的。
所以,作为一名幼师要牢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既然儿童要玩游戏,就随便给一些游戏让他们玩。
殊不知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来给予相应的游戏。
根据认知发展划分:0—2岁,练习性游戏阶段。
此时幼儿尚未真正掌握语言,其认知活动主要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所玩游戏不存在任何象征或特殊方法;2—7岁,象征性游戏阶段,分为象征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7—12岁,规则性游戏阶段,此时儿童语言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了发展,儿童对规则的认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还有一种划分方式,社会性发展划分:学步期,独自游戏阶段;3岁左右,平行游戏阶段;4岁左右,联合游戏阶段;5岁以后,合作游戏阶段。
游戏也有很多种类,分为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其他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第1 页共4 页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
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
可见,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儿童在进入幼儿
园后,一周有5天在幼儿度过,每天与老师度过5-8个小时,而游戏在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见教师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游戏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
的。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是面向一线教师而编写的一本学前教育教材。
主要涉及游戏的概念、观点、操作的原则和方法等,解决学习中的“是
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通过案例解决学习中的“怎么做”的问
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困恼是: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本书的第四章明确了游戏中教师的角色、讨论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与
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实践中常见的感觉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
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到底教师该不该介入游
戏?答案是肯定的,但何时介入?最要紧的是向儿童要答案,一般来说,
当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应该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
戏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
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游戏
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关于教师介入的策略主要有参与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言语指引。
在
自选游戏时,中班的语言角已经多次无人光顾,即使有光顾者也是逗留
几分钟便离开了,桌面上的塑料小动物和一些画有故事背景的图板被冷
落在一边。
这天教师在这里投放了一些橡皮泥,红红来到这里,用橡皮
泥造了一座假山,山洞里躲着小动物,加上原来的背景图案,红红津津
第 2 页共 4 页
有味地玩了半天。
磊磊则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大恐龙,肚子里装了一只小恐龙,说恐龙妈妈要生小恐龙了。
结果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恐龙宝宝是从蛋里出来的?还是从恐龙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以后,孩子们围绕这个话题谈开了。
分析以上案例:一块橡皮泥的投放,无需教师更多的语言,就给了儿童一个可拓展的空间。
第 3 页共 4 页
感谢您的浏览!
(仅供参考)
第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