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分析

合集下载

微博数据分析报告

微博数据分析报告

微博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微博每天都涌现出大量的信息和热点话题,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分析价值。

本文将对微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微博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以及用户行为。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微博的发展态势和用户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微博平台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一、用户统计据统计,截至目前,微博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5亿,其中活跃用户占比高达80%以上。

从年龄分布来看,20-30岁的年轻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体,占据总用户数的50%以上。

这说明了微博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

此外,微博还吸引了不少名人、大V等影响力较高的用户,他们的存在进一步推动了微博平台的发展。

二、用户行为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微博用户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微博用户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尤其是晚上的7点到9点之间。

这个时间段是大部分用户下班后的休闲时光,也是信息传播最为频繁的时段。

其次,微博用户的使用习惯多样,主要包括浏览、转发、评论、点赞等。

其中,转发数和评论数较多的微博往往关联着热点事件或话题,它们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此外,微博用户还倾向于在创建原创内容时选择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这种多媒体内容更具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三、热门话题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热门话题涌现出来。

通过对热门话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以最近的一次分析为例,我们发现疫情、明星娱乐、体育赛事等话题一直都是用户关注度较高的热点。

在疫情期间,用户关于疫情的讨论和关注度更是持续攀升。

此外,微博用户还喜欢讨论社会热点事件、科技进展以及时事政治等话题,这些话题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讨论和互动。

四、影响力分析通过对微博用户的社交网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用户的影响力指数。

影响力指数主要考量用户的粉丝数量、转发数量以及评论数量等因素。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一、优势分析1. 信息传播速度快2. 信息传播范围广微博用户的数量庞大,这意味着一条微博可以迅速传播至数以万计的用户,形成信息传播的一股力量。

这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也为媒体及时传达信息提供了便利。

3. 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微博不仅支持文字形式的信息传递,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

这样的多样化呈现形式可以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也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关注度。

4. 信息传播与互动结合二、意义分析微博的快速传播速度和广泛传播范围,可以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

对于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微博可以迅速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使大众更加及时地获得信息。

2. 促进新闻传播的多样化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靠媒体的报道和编辑,而微博则可以由普通用户进行信息分享,这样就增加了信息源的多样性。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获取来自多个角度的新闻报道,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3. 增加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微博的互动性很强,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对新闻进行互动,这样的互动性可以增加用户对新闻的参与度,让新闻变得更加立体,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微博上的新闻传播是即时的,这就意味着新闻可以更加及时地传达给用户,及时地得到用户反馈,这不仅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也方便了媒体对信息的瞬间跟踪和更新。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呈现形式多样化、与互动结合等。

这些优势使得微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新闻传播渠道,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需要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推动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微博的发展现状分析

微博的发展现状分析

微博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逐渐成为人们分享生活、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之一。

微博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平台用户规模逐渐增长:微博平台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用户基础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14亿。

这意味着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社交平台。

2. 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微博上的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

除了传统的文字微博外,图片、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也被广泛采用。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丰富了微博平台的内容。

3. 社交、娱乐、资讯三位一体:微博不仅成为人们社交交流的平台,也汇集了大量的娱乐和资讯内容。

明星、名人、电视节目等热门话题经常成为微博用户们热烈讨论的对象,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等方式获取丰富的资讯。

4. 广告和商业变现模式的改变:微博平台通过广告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

近年来,微博进行了广告形式和投放机制的调整,引入更多的创意和个性化内容,试图提高广告效果以吸引广告商和品牌主的投放。

与此同时,微博也积极推动内容创作者的变现,通过提供赞赏、付费问答等功能支持他们实现经济收入。

5. 社会责任的担当:微博平台也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

面对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的传播,微博加强了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和监管,积极打击违规行为。

微博还积极参与公益行动,通过和公益组织合作等方式,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综上所述,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今后,微博在用户数量、内容多样性、商业变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将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体验。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
微博图像具有易传播性的特点。

相比于文字信息,图像更加直观、简洁,用户可以更
快地理解和接收图像传递的信息。

微博图像通常采用标志性和独特的视觉元素,具有吸引
人的特点,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

微博图像结合了文字和图像的特点,通过图像传递信息,通过文字解释和加强对图像的理解,增加了传播的多样性和深度。

微博图像具有情感性传播的特点。

微博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情绪的平台,图像在传播
过程中通常具有情感化的特点。

图像更容易激起用户的情感共鸣,进而促使用户进行情感
性的传播与分享。

一张表达悲伤的图像可能引起用户对于此事的关注和同情心,从而转发
该图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性传播在微博图像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
往往能够引发较大的转发量。

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还受用户行为的影响。

微博用户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
过评论、转发和点赞等方式参与到图像的传播中。

用户的行为对于图像传播的影响可以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户熟悉度与图像传播的关联度密切相关。

对于热门话题和用户关注
度高的图像,转发和评论的数量通常会更多;用户的社交网络关系对于图像的传播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

在微博中,用户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亲
密度、互动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图像的传播范围和速度;用户的情感和态度也会对图像的
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用户对于图像的喜好、反感和情感共鸣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是否
转发和评论该图像。

思政案例分析1:微博传播正能量

思政案例分析1:微博传播正能量

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学院围绕“思想引领、倾听呼声、维护权益、关爱成长”的工作思路,依托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扎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案例背景石家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部门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在网络空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石家庄学院依托团委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熟悉网络宣传工作、具备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微博管理团队。

先后邀请新浪等网站的专家到校,通过集中培训、赠阅书籍、自主学习等形式,提高了微博管理水平和团队实践应用能力。

积极与网络上的活跃微博、微博达人、意见领袖等良性互动,借助其影响力,有效扩大了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每个微博每天发布10-15条信息。

2012年4月,石家庄学院开通了“石家庄学院共青团”微博,截止目前,已在新浪和腾讯建成院、系、班三级共青团微博366个,学生会干部微博、团委干部微博142个,团委和各级团组织微博粉丝达50000余人,开设了“石院快报”、“团情要闻”等栏目,发表4300余篇微博,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式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赢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深化工作效果,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做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社会移植到虚拟社会,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变单一的灌输方式为教育引导方式;二是要变传统的权威意识、主导意识为平等交流,沟通理解;三是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及时了解、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这些方面,石家庄学院作了积极尝试,注重引领和服务,形成了品牌效应。

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一般采取说教的单项灌输形式,受教育者经常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参与其中,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

案例:干露露“裸体招亲” 案例:干露露“裸体招亲” 炒作从一个普通广告术语, 炒作从一个普通广告术语,逐渐演变为娱乐界 的独门秘技,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卑劣的手段, 的独门秘技,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卑劣的手段, 给别人泼污水,甚至给自己泼污水谋炒作。 给别人泼污水,甚至给自己泼污水谋炒作。例 如干露露,就因为一段“裸体招亲”而从一个 如干露露,就因为一段“裸体招亲” 普通女人炒成了网络红人,拍戏、 普通女人炒成了网络红人,拍戏、代言出镜率 增高。其实,如同干露露般自我炒作的人不少, 增高。其实,如同干露露般自我炒作的人不少, 大多是利用网友的好奇心理博关注。 大多是利用网友的好奇心理博关注。
案例:华仔晒募捐发票
自从有了微博,网友一句无聊的牢骚,都可能会 演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揭秘”,在网友们的监督下, 造假不再容易。比如神秘的明星学历,就在网友们的 力量下,掀起过一场打假风暴。此外,网友对明星搞 慈善更是敏感,如今包括刘德华、李冰冰、张国立、 陈道明等明星,都需要通过公开方式“晾晒”捐款发 票和捐赠证书,否则必然引来网友们的各种质疑。冯 小刚就曾说道:“我们既然做了好事,就一定要拿发 票。”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 博美国的twitter
门户网站中第一家 提供微博服务的网 站
发展迅猛的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一、微博用户的草根 化及内容的微小化
二、传播工具的移动化
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人人都可以是“ 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人人都可以是“博 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 主”,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
幻灯片演讲:殷琪 幻灯片制作:叶琴 资料搜集:徐雯雯 许飘逸
叶琴 殷琪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 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其中有五方面的理解: 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 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 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 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 5、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

基于复杂网络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共3篇

基于复杂网络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共3篇

基于复杂网络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共3篇基于复杂网络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1基于复杂网络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微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更引发了研究者们对微博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

而复杂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可以揭示微博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理。

本文将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探讨微博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特点,分析影响微博传播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如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提高微博信息传播的效果。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微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网络结构。

微博用户之间既存在直接的关注关系,也存在间接的相互转发、评论、点赞等关系。

同时,微博用户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好友等因素形成各种小团体。

2.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微博上的信息类型丰富多彩,既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也包括各种话题、事件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于传播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3.用户行为的多样性:微博用户的行为十分复杂,不仅包括发微博、转发、评论等基本行为,还包括关注、点赞、私信等更加细粒度的行为。

用户行为多样性的存在使得微博信息传播的规律更加复杂。

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微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意味着影响微博传播的因素非常多样。

在众多因素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影响微博传播的主要因素。

1.信息本身的质量:信息的主题、内容、话语等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信息趣味性强,内容新颖独特,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

2.网络结构和用户的特点:网络结构的不同和用户的特点也是影响微博传播的重要因素。

如果微博用户之间的联系紧密,且关注合适,那么信息的传播会更加迅速。

而如果用户之间的联系稀疏,那么信息的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在微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些意外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干扰,如被关键用户屏蔽等,这些随机因素对于信息的传播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微博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很大的优势和意义。

本文将从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信息传递速度快微博是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社交媒体平台,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只需一条微博,就可以瞬间传递到大量用户之间,将新闻内容迅速推送给广大网民。

这种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可以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新闻传播更加及时有效。

2、较低的传播成本与传统媒体不同,在微博上发布新闻不需要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策划、拍摄、编辑、制作等成本较高的流程。

微博是一种免费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只需要拥有一个微博账号就可以发布新闻,降低了传播成本,能更好地让新闻走向市场。

3、个性化传播、精准影响微博中,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关注列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关注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人或组织。

因此,通过微博发布的新闻可以更加准确地传递给特定的人群,实现个性化传播,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微博是一种视、听、说、读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表达形式,更全面地呈现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加生动、直观,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关注。

1、增加新闻传播的多元化2、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了用户信息瞬时传递的需求。

同时,微博的出现也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的积累、推送、沟通和互动。

这种传播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和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3、推动新闻传播与社会治理的结合总之,微博在新闻传播中拥有较多的优势和意义。

微博是一种快速且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特别适用于新闻这种需要即时、简明、准确和互动的传播方式。

微博的应用既增强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又更好地践行了新闻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的目标,是新闻传播领域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新型工具。

微博语言分析及传播效果研究

微博语言分析及传播效果研究

微博语言分析及传播效果研究本文对微博语言进行研究,比较了微博语言与传统长博客语言的异同,从词汇和句法角度对微博语言进行分析,考察微博语言中的新词语以及微博语言的句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微博语言的传播效果。

标签:微博语言新词语句法特点传播效果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人们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连接到互联网,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话语各具特色,或抒情达意,或针砭时弊,或幽默风趣,网友们可以通过微博展现自己的个性。

微博与传统的网络媒介相比较,具有即时性更强、互动性更强、信息传播受众定位更准确三个突出的特点,因此微博语言较之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微博语言与传统长博客语言比较分析微博与长博客都是作为网络媒体发展起来的,在语言形式上和传播方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相同点1.用词新颖,具有前卫感。

长博客与微博的用词都具有网络语言的个性特征,在用词上比较新颖独特。

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也随之更新换代,而网络语言更新的速度更快。

如果你不知道“高富帅”“甄嬛体”“元芳,你怎么看?”“我为自己代言”“逆袭”,你就OUT了!用词的新颖独特,正是网民在互联网这个自由随意的平台上求新求异心理的体现。

2.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是具有较强的口语特点。

在使用过程中,语法表达不明确,语句表达自由化、多口语词,掺杂英文和数字符号,使微博语言充满个性。

如:(1)这个!就是这个!今天晚上的大本营!这个出现的时候,好多人都哭了!我忍住了!你试试!例(1)中使用六个惊叹号,很多语句都表达不完整,但是在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激动的心情。

3.语言形式不拘一格。

在长博客和微博中,语言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于创造力。

网民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出众,会使用反讽、仿句等丰富的表现手法,使语言灵动而不呆板。

(二)不同点长博客没有字数上的限制,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

微博的优劣势分析

微博的优劣势分析

微博的优劣势分析摘要:微博凭借惊人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各大网络热捧的宠儿。

其中,人民微博凭借得天独厚的时政资源优势,在众多中文微博中独树一帜。

从“春运”到“两会”,从玉树地震到上海世博会,人民微博的用户成为无数个新闻现场无处不在的记录者、传播者。

本文结合微博的发展概况,以人民微博为例,对微博的传播优势进行剖析,同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对微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博人民微博传播优势发展前景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最近兴起的web2.0的表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作为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自己的微博客发布消息。

美国的Twitter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客平台。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Twitter 网站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

相比传统博客中的长篇大论,微博的字数限制恰恰使用户更易于成为一个多产的博客发布者。

第一,微博的最大特点是“微”。

一方面,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

一些评论认为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博客的出现,已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

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博客作者成为很重的负担。

“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只需只言片语,用户便可即时更新和发表自己的心情、日志和对某热点问题的看法,极大程度地压缩了发帖的时间,十分快捷、便利。

微博传播中的特定事件分析

微博传播中的特定事件分析

微博传播中的特定事件分析近年来,微博成为了人们关注当前社会、事件、娱乐等领域的重要传播平台之一。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转发已经发表的内容。

这样一来,在微博上,信息可以快速地传播,引起广大用户的关注和讨论。

在本文中,将针对微博上的特定事件进行分析,探究微博传播的特点和影响。

事件一:某高校校长涉嫌贪污被曝光此事发生在2016年,当时某高校校长涉嫌贪污被曝光,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

在微博上,有关这件事情的话题一时间成为了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在微博上,一些网友通过转发评论、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

这些讨论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网民之间的讨论,还包括了媒体的报道和政府的回应。

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自由畅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这种开放的表达方式,也给了网民们更多的表达空间。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也给了事件追踪和舆情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事件二:某明星红毯穿搭被网友点评此事发生在2019年,某明星在一次红毯活动中的穿搭被网友们点评,引起了社交媒体的热议。

在微博上,这个话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网友们通过评论和转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娱乐圈中影响力巨大的平台。

在娱乐圈中,明星的穿搭、言行举止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这种热点话题,可以在微博上迅速引发大众共鸣,对于明星的形象和事业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事件三:某恶性案件引发热议此事件发生在2018年,某恶性案件发生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在微博上,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的热议,网民们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媒体也通过微博平台,对案件进行了报道和跟进。

这个事件再次证明了微博作为公共平台的特殊性。

在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公民社会和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快速地找到公共话语,讨论产生共识。

微博的开放性和实时性,确保了事件的事实真相被揭示。

总之,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追踪和分享当前热门事件的重要平台。

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

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

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摘要:微博用户群十分庞大,信息传播快速、便捷、门槛低,同时谣言也大量滋生传播。

谣言在微博上传播具有突出的特点,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受众对微博谣言的反应主要有好奇、信任、认同、焦虑与宣泄等四种;他们会表现出去个性化、从众和利他行为等群体心理特征。

名人效应和信任效应是微博谣言传播的两个典型心理效应。

关键词:微博;谣言;受众;心理反应;群体心理诞生于2006年的微博,发展十分迅速,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和平民化。

据cnnic统计,截止2012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数已达2.74亿。

每个用户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受众。

海量微博信息中鱼龙混杂,谣言频出。

近两年,微博中发生了日本地震系列谣言、7.23高铁事故系列谣言、军车进京等多宗谣言,影响十分恶劣。

我国最大的两家微博——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均因为谣言频现,控制不力,于2012年3月31日至4月3日期间被管理部门暂停评论功能。

谣言之所以能在微博上大行其道,除了与发布者的恶意传播和微博平台的便捷、快速扩散有关之外,也与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关注谣言的传播,将其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对某一信念的陈述,通常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但没有确凿证据证实它的真伪”。

①也有人认为“谣言是一些未经证实却被广为传播的信息,其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暗示环境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威胁,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警觉。

”②两个定义都说明谣言是未证实的信息,对人们有一定的影响。

从动态传播角度来看,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又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其内容不断演变。

微博谣言传播的特点微博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即时、公开和社会化地传播着信息。

微博文字简短、发布便捷的特点与谣言内容模糊、传播随意正好吻合,加速了谣言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

内容简短,模糊性高微博既然称之“微”,即内容简短,一般是最多140汉字和一张配图。

简单几句话和孤零零一张图很难清晰阐述一件事情。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殷俊,何芳(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重庆400067)摘要: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

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它已成为个人的广播站、企业的“营销利器”、新闻单位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发布的平台。

微博传播改变了媒介生态,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将新媒体传播效能更大化,深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内涵,其自主传播个性日益明显。

关键词:微博;发展现状;传播特征;社会效应中图分类号:G210收稿日期:2011一0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5242(2011)03—0124—06作者简介:殷俊(1978一),男,四川成都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何芳(1977一),女,四川西昌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一’2010年微博在国内开始普及,作为一种网络传播现象,目前微博行业的商业模式与商业价值成为一个高关注度的话题,但对于它的学术探讨却很有限。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发现相关方面的研究仅20篇左右,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微博传播特点和传播机制的介绍上,对于它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有关传播特征的学理分析几乎没有。

本文愿对此做一些探讨。

一、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微博”,这一概念译自英文micro—blog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

在维基百科中,微博被描述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用户可将文字、图片、视频、链接都嵌入其中,并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

微博建立了全国向世界联结的传播交际系统,把人们碎片状的生活拼接成了整体,其用140字以内的字数(网易微博可以发163个字)构建了网络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新平台。

新浪微博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报告

新浪微博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报告

新浪微博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报告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新浪微博的社交媒体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对社会、文化和商业领域的影响。

一、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截至目前,新浪微博已经拥有超过4亿的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2亿。

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为新浪微博提供了广阔的影响力平台。

二、信息传播与影响力1.新浪微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用户通过微博可以即时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包括新闻、时事、娱乐、科技等内容。

这种实时性和全面性使得新浪微博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微博用户具有广泛的社交影响力。

他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方式传播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影响其他用户的看法和行为。

一些知名微博用户更是拥有数百万粉丝,其言论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三、社会事件与舆论引导1.新浪微博在社会事件的传播和引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迅速获取最新的信息和动态,有助于提高应对能力。

2.微博用户可以对社会事件发表评论和观点,引导公众关注和讨论。

当一起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时,微博可以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表达平台。

四、商业应用与市场推广1.新浪微博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推广平台。

通过微博的品牌推广和广告投放,企业可以快速传播产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并直接与用户进行互动。

2.微博用户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受到其关注的微博用户影响。

通过合作推广和明星代言等活动,企业可以借助微博用户的影响力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额。

五、社交影响力对个人的影响1.新浪微博成为了一些大众人物和意见领袖的平台。

他们通过微博发布观点和观点,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通过积极参与和发表高质量内容,个人用户可以在新浪微博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和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六、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新浪微博将继续加强用户体验和功能创新,提高用户黏性和活跃度。

新媒体数据分析-4微博数据分析

新媒体数据分析-4微博数据分析

新媒体数据分析-4微博数据分析新媒体数据分析 4 微博数据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微博作为一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对于企业、品牌、个人等各类用户而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而要想在微博上实现有效的运营和推广,数据分析就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通过对微博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洞察市场趋势、评估营销效果,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策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微博数据分析的各个方面。

一、微博数据的类型微博数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用户数据用户数据涵盖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目标受众的特征,为内容创作和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2、内容数据包括发布的微博文本、图片、视频等。

通过对内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哪种类型的内容更受用户欢迎,从而优化后续的内容创作方向。

3、互动数据互动数据是反映用户参与度的重要指标,如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收藏数等。

高互动量的微博通常意味着更能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共鸣。

4、粉丝数据粉丝数据包括粉丝数量、粉丝增长趋势、粉丝活跃度等。

了解粉丝的动态,有助于维护和拓展粉丝群体。

5、话题数据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

分析话题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增加曝光度。

二、微博数据分析的重要指标1、微博曝光量指微博被展示给用户的次数。

曝光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微博的传播范围。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包括发布时间、内容质量、账号权重等。

2、粉丝增长数反映了账号吸引新粉丝的能力。

通过分析粉丝增长的趋势和来源,可以了解哪些策略和内容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关注者。

3、互动率互动率是指互动量(点赞、评论、转发等)与曝光量的比值。

较高的互动率表明微博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用户的参与和兴趣。

4、话题热度通过话题的参与人数、讨论量、阅读量等指标来衡量话题的热度。

选择热门话题并巧妙结合,可以提升微博的关注度。

5、内容传播路径了解微博是通过何种渠道被传播的,比如粉丝转发、大 V 推荐等,有助于优化传播策略。

微博传播路径分析图

微博传播路径分析图

微博传播路径分析图发表于:2011-7-21微博的功能在于可扩大媒体传播力度、相同话题的群体、以关系为核心的群发布,而媒体的盈利模式在于广告推送,是被动接受,恰恰微薄传播方式是主动获取所以在信息接收层面来说,微博的软营销与微博的产品诉求是冲突的。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通过奖励的转发评论等)带来的粉丝,是被动加入的,而非主动加入。

因为对于企业所提供信息而言,并没有给粉丝明确的需求。

其实企业通过微博在线上获取的用户,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转化率问题。

而转化率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时间的转发从而真正寻找到合适恰当的用户,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大的精力和财力的投入。

企业建立微博的路径:第一,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或通过线上活动,或通过线下推广,获得大规模粉丝关注(当然通过这样的手段所获得的粉丝的忠实度需要思考)。

第二,通过发布大量可读性的信息,吸引大量用户对其话题的讨论、转发。

从而引发更多的关注与粉丝。

这要求博主找到与自身企业与公众之间好的话题切入点,同时企业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成本对内容持续长期的经营。

事实证明,企业结合自身行业,对该行业的分析论述更容易找到最终的客户群体,并能引发较长尾的Follow。

思考:默默的为微博平台提供有价值可读的信息,一旦内容失去可读性,粉丝群将大量流失。

之前的工作将前功尽废。

企业微博传播路径图:释义:行业知识(行业分析、价格指数):跟随者:客户、准客户转化率:随Follow的级别的增加跟随者数量减少但是客户的精度也随之提高。

营销:1、活动:跟随者:非客户、准客户、客户转化率:前期建立的粉丝较多,但精准性差,Follow的级别多,精度不高。

活动的一级传播是针对原有企业粉丝,所以一级传播精准度较高之后级别更高。

2、硬广跟随者:无跟随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信息的传播上来看,当年社区的泛娱乐化传播和今日的微博非常相似,而这些社区也在苦苦思索盈利模式,营销传播模式,其根源并非在于泛娱乐化平台,而在于这些以群、圈、关系、兴趣点为核心的社区是否能够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单纯的信息传播,恐怕很难成为垄断级产品。

微传播时代高校校园微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传播时代高校校园微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传播时代高校校园微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微博等微传播媒体的应用在高校校园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校园微博已经成为学生们了解校园资讯、表达情感、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

随着微传播时代的到来,校园微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校园微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1. 信息传播失真校园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问题。

部分不实信息、谣言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校园微博快速传播开来,给在校师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 情感宣泄不当在校园微博上,学生们往往倾向于纷纷对校园生活、情感进行宣泄,有时因为过于情绪化而引发争吵和矛盾。

有些学生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这种不良的情感宣泄行为影响了校园微博的积极氛围。

3. 转发内容不当校园微博上存在着大量未经事实核实的转发内容,例如一些不当言论、不良图片等,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对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4. 相互关注过多许多学生在校园微博上会纷纷追逐粉丝,将关注他人的数量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这种过分追求关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对策分析1. 加强信息审核校园微博平台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核力度,严格把关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存在的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辟谣,以维护校园微博的良好秩序。

2. 提倡理性发言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们在校园微博上进行理性发言,避免过于情绪化的宣泄行为,避免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以维护校园微博的和谐氛围。

3. 加强转发内容管理学校可以加强对校园微博上的转发内容的管理,鼓励学生们在转发内容时进行事实核实,避免未经证实的内容对校园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4. 引导健康使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宣传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们健康理性地使用校园微博,避免过分追求关注数量和粉丝数量,避免校园微博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微博话题传播路径及演化规律分析

微博话题传播路径及演化规律分析

微博话题传播路径及演化规律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微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博上的热门话题能够迅速传播并引发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微博话题的传播路径及其演化规律。

微博话题的传播路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发布带有特定标签的内容,这些标签成为话题的关键词,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点击标签链接来浏览相关话题。

其次,微博平台上的推荐算法也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推荐相关话题,这进一步促进了话题的传播。

在话题的传播路径中,关键的节点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微博用户,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较高的曝光度。

这些用户的转发和评论能够迅速将话题推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这种传播路径通常被称为“转发瀑布”,即从一个用户到多个用户的传播模式。

除了传播路径,微博话题的演化规律也是值得研究的。

一种常见的演化规律是话题的爆发和衰减。

当一个话题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时,其热度迅速上升,很快达到巅峰,然后逐渐衰减。

这种爆发-衰减的模式类似于病毒的传播方式,也被称为“病毒式传播”。

另一种演化规律是话题的迭代和衍生。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在已有话题的基础上进行评论和转发,形成新的内容和观点。

这些衍生的话题可能会沿着传播路径继续扩散,形成新的子话题。

这种演化规律使得话题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和扩展。

除了演化规律,微博话题的传播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用户的兴趣和关注领域会影响其对特定话题的关注程度。

同时,用户的社交关系也会对话题的传播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用户更易受到其朋友和社交网络中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

这种社交影响使得话题在微博上的传播更具有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微博话题的传播路径及演化规律也受到平台政策和机制的影响。

微博平台通过推荐算法和热门话题榜单等手段来引导用户的关注和行为。

同时,平台也会根据话题的敏感性和合规性来进行内容管理和审查。

这些政策和机制对话题的传播路径和演化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微博话题的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标签和推荐算法来实现的,具有转发瀑布的特点。

案例3:微博分析

案例3:微博分析


口碑舆情监测 互联网上的信息高速传播,您的企业是否做好准 备迎接这些挑战?微瑞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全部 网络媒体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发布,为您准确及 时了解自身信息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微瑞为您提 供两种舆情监测方式:在线实时口碑舆情监测及 通知系统;在线自助提交的舆情分析报告系统。 在这两个系统的帮助下,您可以以最实时的速度 获取舆情的进展,并可以对舆情事件深入发展的 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微瑞思创 ()


微瑞思创是服务于大企业的社交媒体数据分 析订制的,产品体系包括案例及特定人群分 析、企业账号及同类竞争产品账号分析和运 营活动实时监测。 微瑞思创可以为大企业订制整套与社交媒体 有关的所有运营活动和品牌需要的数据分析 服务。服务价格则根据具体订制内容、服务 跟踪深度和时间跨度不同,从几千元到十几 万元不等。
新浪微博上的“个人品牌打造”:
陈坤vs黄晓明
40
方法介绍

对陈坤和黄晓明两人的所有微博及其活跃 粉丝进行了数据提取,并通过数托邦自有 技术剔除掉了疑似水军和僵尸的账号,共 计采样了15 万个微博活跃用户(其中包括陈 坤和黄晓明各5 万活跃粉丝,以及5 万随机 抽取的新浪微博活跃用户),共分析处理了 约1.2 亿条微博信息。




经过以上几个社交媒体数据挖掘产品的试用和研究 ,可以大致将国内现有社交媒体数据挖掘产品的需 求分为传播、人际关系和企业订制几大类, 针对的用户也可以分为个人和企业。 国内的相关产品既有比较有针对性的“小而精”, 也有高端订制的“大而全”。 只是如何将社交媒体数据挖掘领域里的产品做成像 Klout 这样,有一定社会认知度甚至是公信力并且 可以为商家所用,才是值得大家思索考虑的问题和 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数据分析大师微博传播效果分析微博传播本质:在国内,微博客自诞生只有3年,但其应用已经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是个人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工具,还日渐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组织用于信息发布、公关营销的手段。

从这个层面看,无论是个人、政府,还是组织、企业,都可以通过微博客实现自己的某些传播意图,或营造理想的自我形象,或形成与民众畅达的沟通机制,或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

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形式,不同的传播主体依赖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手段,而不同传播路径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

因此,研究微博客,以及其传播效果,对于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博客进行有效、高效的传播显得尤为必要。

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是相对于传播行为过程而言。

本文是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应首先从传播学概念上规定与之对应的传播行为。

本文将其称之为“微博传播”,下文我们说传播效果,实指“微博传播”的传播效果(或微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微博传播及其效果构成所谓“微博传播”,简而言之,即在微博客中的传播活动,亦可看作微博客用户的信息交换和分享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维度对“微博传播”进行简单分析。

(一)过程维度从过程性上看,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由一定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动态、序列过程。

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略作分析。

由于“微博传播”也是网络传播的一种,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传受一体性,因此,这里我们把“微博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收受者合称为传播主体。

见表3:(二)系统维度从系统性上看,我们“把传播看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微博客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产物,从登录方式上,即可以直接网页登陆,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或客户端),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移动互联网。

从这个角度看,微博传播系统应隶属于两个传播系统:网络传播和移动通讯传播。

如图2:由上图,网络传播系统与移动通讯传播系统的交集为移动互联网传播(包括手机wap);其中,网络传播还包含如传统意义上的IM(即时通讯)、E-mail、博客等子系统,移动通讯传播则包含我们熟知的短信、彩信传播等子系统;由于微博客的技术特性,包括上文提到的多种登录方式,融合了多个平台,可见,微博传播系统从表现形式上横跨网络传播、移动通讯传播和移动互联网传播三个传播系统(如上图)。

特别的,就网络传播系统而言,微博客与其他一些子系统,如IM(即时通讯)和SNS网络社区,都存在许多共性,这里重点比较他们的不同。

二微博传播的过程效果分析过程效果,即具体的微博传播行为在受传者(微博用户)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行为变化,或者说微博文本通过传播主体(某微博用户)借助微博客发布平台,对受传者(其他微博用户)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按照传播学者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

对于微博传播行为,亦是如此。

微博接收:表现为微博文本的感知,只是信息量的增加,比如单纯可以了解周围朋友“正在做什么”;微博影响态度:除了增加受传者的知识量,还会进一步影响受者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产生更深层的心理作用机制,如由此引发的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微博影响行为:受者最终可能将心理态度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如转发该条微博,或参加由微博发起的线下活动等。

本文根据微博传播行为的特殊性,按阶段性和层次将微博传播过程分为初级传播和次级传播。

所谓初级传播,指某微博用户(传播主体)发布文本,在受者身上引发直接传播效果,如关注、评论、收藏、或参与该文本发起的活动等等。

而次级传播,指文本经最初发布者(传播主体)发布后,由其他传播主体“接力”进行更广泛的发散传播,在更多受者身上引发间接传播效果,如其他用户在微博客中的转发,在其他网络平台的转帖,或者媒体的引用等等。

进一步,本文将初级传播分为文本感知和(引发)直接效果两部分。

相应地,次级传播也可分为发散传播(文本再感知)和(引发)间接效果两部分。

(一)文本感知文本,即上文中分析提到的微博文本,指微博用户发布的传播内容。

文本感知,即对微博文本的识别和接收。

1文本的分类微博客的文本由于传播主体的独立性而具有丰富的个性,但从传播学视角看,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文本是否是传播主体(微博用户)自己生产的?其二,文本中关注的是涉及公众领域的大众话题还是私人领域的小众话题?根据这两个问题,我们按照“内容是否自己生产”和“公共话题还是私人话题”将文本分成以下四类。

自语话题:指用户自己生产的私人话题。

如:用户的生活见闻、心情状态等。

兴趣话题:指非用户自己生产的私人话题。

如:用户分享的小段子、一些名人名言等。

参与议题:指用户自己生产的公共话题。

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用户对新近发生的热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或问题的评论、观点;第二,用户亲身参与的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公共事件,用户通常会以微博客形式“现场直播”或“提前预告”。

参与议题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类文本,因为它是外界公共议题在微博客这一特殊传播介质上的投射,或是有可能发展演变成媒体关注的公共议题的一类话题。

公共议题:指非用户自己生产的公共话题。

如新闻的转发,引用某权威人士对热点事物的评价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名人用户,自语话题与参与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名人的私人话题可能却是公众关注的公共话题。

这里的区分主要看议题的客观存在上,从接收层面上看是否具有公共传播、普遍关注等属性。

比如,一位名人更新微博说自己在达沃斯年会上听见某公众人物演讲,对于名人来说只是一条自语式文本,但由于其中出现了“达沃斯年会”,以及“公众人物”演讲,参见上述“参与议题”的“第二类”范畴,仍划归为“参与议题”。

四类不同的文本也对应着不同的用户动机和需求,见图3:如上图,不同类型的文本对应着不同用户(这里从一般角度关注普通用户)的动机和需求。

“自语话题”对应用户记录个人生活、心情的需求;“兴趣话题”对应用户自我娱乐,并推之娱乐有相同兴趣的他人的需求;“参与议题”对应用户针对公共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的需求;“公共议题”则对应用户进行信息传递、散播的需求,是一种媒体性质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图中的第一象限,即参与议题所在象限,用户各自就公共问题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常近似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中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关注普遍利益的内涵。

2文本感知过程分析——引发传播效果的前期影响因素这里的感知,指信息的接收。

文本感知,即受者对文本的接收,是传播效果形成的前提。

根据用户接触文本的方式,该阶段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微博接触——传者感知——文本感知其二,微博接触——文本感知微博接触,指用户知晓并接近微博客网站。

传者感知,则指用户知晓并通过微博行为(加为关注对象)接近传播主体。

以上两种情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将微博客中的某个用户加为关注对象(成为某用户的粉丝),进而得知其更新的文本信息。

而后者接收的文本信息,并非来自“follow”的对象,而是通过网站的推荐等方式被受者感知。

由上可知,在文本感知阶段,影响传播效果形成的因素有三个:1.微博客的接触方式;2.传者的感知,其中包括传者的人群构成;3.微博客网站的编排方式,包括对文本的推荐等等。

针对前两个因素,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微博使用的问卷(见附)进行在线随机调查,一周之内共统计回收60份调查样本。

其中第2题“你主要通过以下何种渠道获知微博客?”,调查对象中51.67%选择网站(微博客服务商)的推荐,23.3%的人选择朋友推荐,12.5%选择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4.17%选择通过论坛/BBS,同样4.17%的人选择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余下的选择其它方式。

虽然这个小调查样本量较少,但其随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某些参考。

从统计结果可知:新浪、腾讯、网易等传统门户网站对自己新开辟的微博客服务的强势推荐(尤其是新浪),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口碑传播或人际传播对微博客接触的显著效应。

而第6题“你在微博中关注的好友(follow)主要是以下哪类人群?(请填2项)”,调查对象中43.75%选择自己的朋友,27.08%选择名人,16.67%选择兴趣小组(如冷笑话等),6.25%选择知名度高的非名人,同样6.25%选择公共平台(如媒体、企业等)。

可见,微博用户关注的对象构成主要是自己的朋友和所关注的名人。

关于影响因素3:微博客网站的编排方式。

以新浪微博为例,其“随便看看”栏目会随机出现近一小时用户的即时更新;“热门转发”、“热门评论”栏目则会按当天转发量和评论量显示一个微博文本的排名。

这些编排方式,都会将一些非受者关注用户的微博文本“推到”其面前,换而言之,影响受传者的文本感知。

综上,进一步归纳得出,初级传播的文本感知阶段,也是传播效果的引发阶段,主要受到技术因素和个人偏好因素的影响。

技术因素首先包括微博客的接触渠道,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个人最主要依赖网站(微博客服务商)推荐这一渠道。

从这个角度看,微博服务商如何通过网站推荐自己的微博服务,会影响微博接触过程,进而影响到文本感知和具体的传播效果。

其次是微博客网站的编排方式,平台的推荐方式亦会影响受者对文本的直接感知,对后文即将讨论的直接效果,甚至间接效果造成影响。

而个人偏好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可能和受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有关,也可能和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

在个人偏好因素影响下,用户在微博客中选择自己关注的人群。

由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大部分人在选择成为自己朋友的粉丝。

(二)引发直接效果这是微博客初级传播的效果引发阶段。

上文讨论初级传播的部分已经提到,直接效果的表征形式是多样的,有关注、评论、收藏、或参与该文本发起的活动等等。

本文重点讨论用户关注和评论两种直接效果的表征形式。

其中,用户关注是最主要的表征方式,主要指文本在受者身上产生的认知和态度层面的传播效果。

用户评论则是行为层面的传播效果,是体现效果产生的主要用户行为,从操作层面讲,亦是唯一方便进行量化(评论量)分析的效果表征形式。

1直接效果指标之一:评论量评论量虽然不是直接效果的最主要衡量标准,但却不失为一种直观考量的显性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能对直接效果的强弱做出评估。

以下就其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文本属性和传播主体做具体分析。

(1)文本属性与评论量的关系对此,我们还是以新浪微博为样本来源做内容分析。

考虑到用户的活跃性以及可参考的用户评论量等因素,我们选取4个粉丝数在300000—500000之间,来自不同领域的名人活跃用户:洪晃(文化名人)、李承鹏(体育评论)、张欣(商界精英)、闾丘露薇(传媒主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