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法律,其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以其独立的原则和灵活的制度构建了我国现代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平等自治原则平等自治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确保了各方在诉讼过程中的平等地位,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在民事诉讼中,法庭对各方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应当均等无偏,公正对待,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治权。
二、公开公正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法院应当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保持公开,实现阳光司法。
公开能够保证司法透明、减少司法腐败和滥用职权的发生,能够提高法律制度的公信力。
同时,公正也是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体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干预司法公正性的实现。
三、合理程序原则合理程序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要确保程序的效率。
合理的程序能够保证案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表达意见和辩护的机会。
四、调解和解原则调解和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制度安排。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积极推动当事人通过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争议,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终结诉讼程序。
调解和解能够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缓解法院信息压力,同时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争议方式,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五、证据自由原则证据自由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证据制度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自由选择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言等。
此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并依法进行认定和采纳。
证据自由原则在实践中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准确和效率。
六、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实施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三、确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依据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享 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内容包括: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表现为相等或对应。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平等 当事人诉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 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一)回避制度的含义 1、回避制度的概念 回避制度,是指为公平和正义起见,法官和其他 有关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退出对案件的 审理的制度。设立回避制度,直接目的在于排除
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法官参与案件的处理过程, 以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审判。同时对于消除当事人 的疑虑,维护法院的形象,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公开审判是对诉讼案件审判的基本制度。它有两
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公开审判形式上要求, 向群众公开,允许群众旁听案件的审判活动;向 社会公开,允许大众传媒对案件的审判情况进行 采访和报道。另一方面,公开审判内容上要求, 案件审理除法律明确规定不公开审理的外,一律 公开进行;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一 律公开进行。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为了便于群 众参加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民事诉讼法规 定应当在开庭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 的时间和地点。
思考题
1.什么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 基本原则体系应当是怎样的? 2.谈谈你对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的见解。 3.回避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4.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为什么?
检察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1、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是否正确、合法实行监 督,监督的方式是依法抗诉。 2、对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 3、对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实行监督。
思考: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诉讼参加人、诉讼程序、证据制度、判决执行等相关内容。
该法律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所有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权利。
2. 自愿和解原则: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3. 合法原则:诉讼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4. 公开审判原则:除特殊情况外,审理应当公开进行。
5. 回避原则:法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应回避。
6. 两审终审制: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有权提起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
诉讼参加人诉讼参加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被告是被诉的一方,第三人是对案件结果有独立请求权的人。
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或其他有代理资格的人员。
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分为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
一审程序是首次审理案件的程序,二审程序是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的上诉程序,再审程序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已生效判决的复核程序。
证据制度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证据种类。
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判决执行判决生效后,由法院执行庭负责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义务,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强制措施。
结语民事诉讼法是保障民事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它通过规范诉讼行为,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
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对于每个公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仅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框架介绍,具体条文和应用需参照最新的法律法规文本。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4条对检察监督原则作 了规定,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 进行监督。就现行民事诉讼法而言,人民 检察院不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也不具体参与通常的民事诉讼活动;
❖2、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 方式,是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LOGO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1
第一节 基本原则
2
第二节 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
两个方面: ❖ 1、诉讼权利的相同性 ❖ 2、诉讼权利的对应性 ❖ 注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只
❖ 2、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 调解的进行,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 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
第一节 基本原则
❖3、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若调 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 不应久调不决。注意应当将调解原则和调 解制度结合起来。
❖ 注意: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 况:(1)根据《民诉意见》第92条,离婚 诉讼应当调解;(2)根据《简易程序的司 法解释》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 注意:同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 中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 上报复的反映。报复的适用是有针对性的,它只针对相应 的国家,而不涉及第三国。同时注意平等、同等、对等三 原则的区别,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的平等。
民事诉讼法维护公民权益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维护公民权益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法律,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解决民事纠纷。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诉讼程序和判决执行等方面,介绍民事诉讼法对于公民权益的保护和民事纠纷的解决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维护公民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平等原则,无论当事人的身份、财产状况、职业等情况如何,他们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诉讼权利。
其次,公平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公平原则,法院应当在审理案件时,公正、公平地对待各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
此外,合法原则、合理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也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事诉讼的法律基础。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通过一系列的诉讼阶段进行案件的处理和解决的过程。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程序主要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审理和判决执行等环节。
起诉阶段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解决纠纷的过程。
受理阶段是指法院对起诉案件进行受理,决定是否受理案件的过程。
调解阶段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过程中,通过调解的方式帮助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的过程。
审理阶段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获取案件事实和证据,最终作出判决的过程。
判决执行阶段是指法院根据判决结果,对判决事项进行强制执行,保障判决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的过程。
三、民事诉讼的判决执行判决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终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判决执行主要包括财产执行和强制执行两个方面。
财产执行是指法院对判决中涉及财产关系的事项,通过执行手段强制执行的过程。
这主要包括查封、扣押、拍卖等手段。
而强制执行是指对判决中的其他事项,如停止侵权行为、履行合同等进行强制执行的过程。
判决执行的目的是保障判决的实施,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民事诉讼法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不分贵贱、贫富、种族、性别等差别对待当事人。
法院应当公正地对待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证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2.公正原则:民事诉讼法要求人民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客观、明细,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3.合法性原则:民事诉讼法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院不能凭自己的意愿或者私心,违反法律规定来决定案件的处理方式。
4.等待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必须在法定时限内进行,不得拖延审理案件。
法院应当高效地处理案件,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等待。
5.公开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一般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诉讼参与人等可以进入法庭旁听。
这样可以保证裁判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为了保障人民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审判权的独立性:民事审判应当独立于行政权力和其他干扰因素,确保法官能够自由、独立地审理案件。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只考虑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不受非法因素的干扰。
2.审判程序的公正性:民事审判程序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有权旁听审判过程。
审判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保证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合法、公正的保护。
3.判决的合理性:民事审判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合理的裁决。
法院应当充分审查证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公正、合理地判决案件。
4.执行的及时性:民事审判的结果应当得到及时执行,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法院应当监督和推动执行整个程序,防止拖延执行和逃避执行的行为。
第三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10
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一人开庭审判案件 的制度,实行独任制的审判组织形式为独 任庭。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独任庭在我国的 适用范围很小,只有基层人民法院依照简 易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才采取这 种形式。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民事案件
发回重审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种类:(注意掌握合议庭的组成) 一审合议庭:组成:A三人全是法官;B一个或两个人民 陪审员,其余为法官,中国不实行强制陪审制度; 二审合议庭:组成:三人全是法官; 重审合议庭:发回重审案件都要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 员按一审程序另行组成,书记员可不变; 再审合议庭:都必须组成合议庭:a原由一审法院审结, 现又由一审法院再审;b二审再审由二审法院另行组成 合议庭;c再审案件由上级法院提审,按二审程序组成 合议庭。
(2008)38.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 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 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 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 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 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 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 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 则
④一切证据材料都要经过当事人辩论和质证 (证据在质证之前只能是证据材料)。
(五)处分原则
处分权行使受国家法律制约;受人民法院的 监督与干预。 体现: 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起诉的范围由当事 人自己决定; 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放弃诉讼请求,也可 以变更; 被告可以承认原告请求,反驳原告请求,还 可提请反诉;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民事诉讼运行的基石,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性别、民族等因素,在诉讼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例如,双方都有平等的起诉权、答辩权、反诉权、申请回避权等。
同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袒一方。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与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对等原则则是指如果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我国法院对该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也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法院调解应当基于当事人自愿,且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
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调解,以及调解的内容和方式。
法院不能强制当事人进行调解,而应当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四)辩论原则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当事人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通过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
法院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辩论意见,并将其作为裁判的依据之一。
(五)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例如,原告可以决定是否起诉、起诉的对象和范围;被告可以决定是否反诉、如何答辩等。
但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六)检察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这包括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执行活动以及调解书等进行监督,以确保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维护司法公正。
(七)支持起诉原则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PPT课件
之前,双方随时可就实体问题自行和解。
•
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
法院可以准许。
•
PPT学习交流
26
• 2、对诉讼权利的处分:
• 一审中:
•
原告有权决定是否起诉、是否撤诉;
•
被告有权决定是否反诉;
•
双方可以请求法院调解;
•
双方可以决定是否提供证据;
• 对方
双方都有权进行辩论,承认或否认
•
提出的事实。
•
六种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
(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
(2)劳务合同纠纷;
•
(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
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
(4)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
(5)合伙协议纠纷;
•
(6)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
PPT学习交流
15
经法官调解,两位老人握手言欢
PPT学习交流
16
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
法院起诉。
PPT学习交流
34
• (三)适用的条件 • 1、支持者只能是对受害者负有保护责任 • 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被支持者 • 是受害的单位或个人。
• 2、受害人基于某种原因没有起诉。
• 3、加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侵权行为;
• 4、支持的形式:一般是道义上或物质上的, 支持起诉者不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 一审后:双方可以决定是否上诉
• 生效后:是否申请再审,是否申请强制执行。 申
•
请执行人PPT学可习交以流 撤回其申请
27
• (四)处分权的行使要求
•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由3名审判人员组 成了合议庭,经调查取证认定:1995年某材料公司 由某建筑公司担保,向原告借款200万元,期限1年, 担保合同是建筑公司的授权代理人签定的。据此,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担保合同有效,并判决:材 料公司偿还贷款200万元以及利息,建筑公司承担 连带还款责任,诉讼费由材料公司承担。 该案判决后,被告材料公司提出,在案件审理中。 虽然法院组成了合议庭,但是每次开庭不久,就只 剩下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案件的审理实际上 并不是由合议庭共同审理的,但材料公司并没有提 出上诉。 此案的审理是否符合合议制的要求?
接到一审判决,申万刚表示不服,依法提出上 诉。二审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依法进行了调解。 经过二审法院法官多方耐心细致地做劝说工作, 被上诉人杨大红承认他们仍有一定的感情,表 示同意与上诉人申万刚继续共同生活,放弃离 婚打算。在二审法院调解下,双方和好。办理 该案的二审法院审判员告诉双方当事人说: “你们和好了,案件就此了结,因为和好的离 婚案件,不用制作调解书。现在把结婚证退还 给你们。” 【问题】二审法院审判人员的说法是否正确?
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 或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及其他人员, 不得参与本案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 需要回避的人员:审判人员、书记 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和勘验人。
风雷影院诉黎民中学合同违约案
黎民中学为庆祝建校50周年,组 成校庆筹备委员会筹办校庆事宜。 校庆前5天,黎民中学与风雷影院 签定了租用影院场地的合同,约 定黎民中学在影院举办校庆晚会, 租金为2000元。黎民中学只支付 100元,还欠1000元未付。
同年12月,原告唐秀莲 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 承担夫妻间的抚养义务 以及偿还其自1988年以 来向他人借支用于家庭 生活的债务5000元及大 米1050公斤。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2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诉讼中就民事争议的解 决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
21
• (一)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区别
1、当事人与法院在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不同作用。辩论原则主要是从法 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来源来确定当事人与法院的关系的。
2、对法院权利给予限制的功能,一个从诉讼程序的动态来限制法院, 使法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辩论原则是从裁判依据的静态来限制法院。
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 须如实记入笔录。
35
根据我国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
是错误的?(
)(单选)
A、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 同组成合议庭。
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攻击和防御是平等的,要保障 诉讼的公正就必须保障对抗的公正。
9
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 行对等原则。
10
• 二、依据
民事诉讼法整体框架
民事诉讼法整体框架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实施方式,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的整体框架进行详细解读。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明确了以下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愿行使诉讼权利。
2.公开公正原则: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公正审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确权和解原则:鼓励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司法负担。
4.快捷高效原则:民事诉讼应当及时审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5.法律适用原则:民事诉讼应当依法进行,法律是裁判的唯一依据。
三、民事诉讼的程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筹备期:包括立案、受理、送达等环节,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常开展。
2.审理期:包括开庭审理、质证、辩论等环节,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判决期:包括作出判决、裁定、发出文书等环节,确保判决的及时执行。
4.执行期:包括执行申请、执行裁定、财产保全等环节,确保判决的有效履行。
四、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他们的权益应当得到平等保护。
1.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有权请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
2.被告:是被诉讼的一方,有权进行抗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3.第三人:是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申请参与诉讼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五、民事诉讼的证据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收集、认定和运用做出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证据的提供:当事人应当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2.证据的举证责任:当事人应当自行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3.证据的鉴定:对需要专门知识进行鉴定的证据,可以由法院委托专家进行鉴定。
4.证据的保全: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证据的认定:法院应当根据证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充分性进行认定。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系统讲义(四川版).indd 102
2021/2/20 13:07:47
第一篇 法律知识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八、二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 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 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 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 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九、再审 (一)法院决定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 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 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 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 法院申请再审。 (三)检察院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民事诉讼再审情形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 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十、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一)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 非,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 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 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基本原则 民诉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能够指导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它规定在民诉法中,或者对诉讼 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或者只对诉讼的某个阶段起指导作用。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民事诉讼中的具体制度,更不同于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文。基本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 征: 第一,基础性。所谓基础性,是指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诉讼各项基本制度、具体程序规范的基础。 第二,导向性。所谓导向性,是指基本原则对民事诉讼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为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以及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顺利进行诉讼活动指明方向,使整个诉讼活动符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第三,抽象性。所谓抽象性,是指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诉讼法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基本原则并不具 体规定诉讼的具体制度和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而是对民事诉讼的基本精神及立法指导思想作出的高度概括性规定。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主要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第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具有作为民事诉讼立法准则的功能。 第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具有规范民事诉讼活动和民事诉讼参与人诉讼行为的功能。。 第三,对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全面、深入地领会和把握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各项制度、 规则的精神实质。 民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民事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原 则;(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4)对诉讼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5)用本民族语言文 字进行诉讼原则;(6)司法公正原则(7)诉讼效率(经济)原则;(8)诉讼权利平等原则;(9)法院调解原则; (10)辩论原则;(11)处分原则;(12)检察监督原则;(13)直接原则与不间断审理原则;(14)支持起诉 原则;(15)同等与对等原则;(16)一事不再理原则。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 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 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既是 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调解的一种制度要求,也是调 解成败的关键。 (3)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 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 合法律的规定。 A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应当严格按照 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开始、调解的方式、步 骤、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协议的形成以及调解书的送达 等,都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次是实体上的合法。
第五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本章重点: 1.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系 2.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章难点: 1.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2.基本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章 计划学时数:五学时
案例导入:2005年9月,户口在甲区的张 某向李某的户口所在地乙区法院起诉要求 与李某离婚。乙区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 李某提出自己的户口虽然在乙区,但自 2003年10月起自己一直居住在丙区,乙区 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 思考:民事诉讼法赋予被告李某管辖权异 议权,这体现了哪一项基本原则?
调解与判决都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 虽然法院调解是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 并不能因此认为调解方式结案优于判决方式结案。在处理 两者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案件时,既可以根据自愿运用调解方式,也可以运用 判决方式,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 用;第二,调解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 人民法院可不经调解,而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直接作出 判决;第三,即使当事人愿意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 法院也不能久调不决,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 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三、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内容
原告提起诉讼、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撤诉; 被告承认原告的请求、提起反诉等,都是行使处 分权的积极形态。一审判决后,当事人不提起上 诉、执行时效期内不申请强制执行,都是对自己 权利的消极处分。 2、处分权的行使贯彻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处分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全过程,在诉讼 的各个阶段,当事人都有权处分其权利。 (1)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或其 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通过诉讼的 方式解决纠纷;
一是指适用的主体。如上所述,诉讼权利平等原则适用于在我国人民 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所有当事人。在属性上,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在国籍上,包括我国当事人、也包括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诉 讼的外国当事人、无国籍当事人。当然,对外国当事人、无国籍当事 人,我们还应当采取“同等对等”的原则。 二是指适用的案件。凡是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案件,无论是财产权 益争议案件,或是身份关系争议案件,都适用该原则。非讼案件,由 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适用这一原则。 三是指适用的程序。除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非诉讼程序外,其 他诉讼程序都适用该项原则。 四是指适用的人民法院。该原则适用于审理民事案件的各级人民法院 和各专门法院。 二、法院调解原则 (一)法院调解概述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按照自己 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或 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处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享有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当事人是与案件有法律上直接利害 关系的人,诉讼的过程及结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 益,只有当事人才是处分权的享有者。 2、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范围包括对程序利益的处分和实体利益的处 分。 (1)在程序方面,当事人对诉讼的进行和终结有决定权。 (2)在实体方面,当事人自主决定审理的对象和范围。 (二)处分原则的适用 1、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方式,表现为积极处分和消极处分。
A程序上的自愿,是指是否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人民 法院不能未经当事人同意自行依职权调解或强迫 当事人接受调解。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 提出调解的申请或由审判人员征得当事人同意而 进入调解程序; B实体上的自愿,是指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 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可 以是当事人协商后形成的协议,也可以是法院提 供解决方案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
B实体上的合法,是指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的 内容合法。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应当 理解为调解协议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 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 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 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合 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 3、理解调解原则应当注意的问题
2、法院调解的沿革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 (3)1991年民事诉讼法 3、法院调解的意义 司法实践证明,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具 有时、彻底地解决当 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 (2)法院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当事 人的团结。 (3)法院调解有利于法制宣传,预防和减 少诉讼。
3、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 首先,法院审判权对当事人处分权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 处分原则,不是当事人绝对的自由处分。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不得违背法律的 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在确立处分原则 的同时,还确立了国家干预制度,具体表现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实施处分权 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进行审查。例如,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应经人民法院 审查同意;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应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可,方才有效。 其次,为了使处分原则能够在民事诉讼中得到正确的贯彻和实施,人民法院 首先应当明确处分原则在诉讼中的重要意义,并为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提供保 障。 四、辩论原则 (一)辩论原则的内容 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 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 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 讼中,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诉讼权利 平等原则,包括以下三项基本内容:
1、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 讼中所进行的“诉讼攻击”与“诉讼防御”的平等性。任何一方不得享有比对方更优 越或更多的诉讼权利,只有赋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才能维系民事 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双方“攻击”与“防御”的平等进行。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平等。当事人诉讼权利诉讼义务平等,也即是指当事 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因当事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民 族等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别。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不但是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同时 也是平等地承担诉讼义务,并且对行使诉讼权利给予平等的机会。 3、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首先,立法保障。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应当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制度和具体规范中,使这一原则具体 化,为当事人实际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其次,是在司法实践中, 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保障和便利。依法保障当事人双方平 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且为他们行使诉讼创造和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是人民法院 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适用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适用范围:
(二)法院调解原则的适用 1、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案件。一般来讲,凡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性质、存在调解 可能的案件,人民法院均可以用调解方式解决。
(2)适用的程序。法院调解原则适用于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审 判程序的全过程。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 但是,非诉讼程序以及强制执行程序不能适用调解原则。 2、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适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 守以下三个原则: (1)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 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 达成,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