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学习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学习体会
本人陆敏智,自XX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服务着,平平凡凡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教学成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回顾自己所经历的8年英语教学,感触颇深。最近通过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课程后,体会如下:
名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名师,顾名思义是在某一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不是一种职称,而是一种荣誉。然而名师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证明的。时代呼唤名师,社会需要名师。名师的产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在专家的眼里,名师特指那些“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在普通人眼里,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这是多么难以达到的“名师标准”啊!然而,纵观众多名师的成功经历以及我个人的成长轨迹,一个教师,只要深刻体会以下几点的真正含义并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它们,就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过得更充实,活得更快乐。
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才选择当教师的。一个人只有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你真正感兴趣的,才会真正的投入,不懈的追求。我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在于它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神奇工作,有那么一批又一批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我的工作,茁壮成长,而我又将在他们的成长中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绚烂。正如清华附中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赵谦翔老师在讲的那样,要耐得住寂寞,浪漫的教学,做一名“乐行僧”。
二、提升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英语教师就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广博的知识面。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建构人际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文本多种解读的方式建构阅读、鉴赏、重构文本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或进一步拓展的个性化方式建构
课程知识;建构课程学习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三、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教师日复一日地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压力和冲突,这时,不妨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自己或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认识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反思。
如果说,“教学就是培养一种习惯”是大家尊崇的教育信条,那么它就不仅仅适用于教育对象——学生,教师本身同样受用。教师要养成的是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
以一堂课为例,我们在这堂课的设计、执教和教后可以进行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行动前反思:我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设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合理吗?它有没有损害学生的发展?我清楚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吗?我这样教能实现教学目标吗?
行动中反思:自己新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追求是什么?
我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知识是我直接“给”,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我的课堂是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行动后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有好些?我的讲解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的体温学生感兴趣吗?对学生富有挑战性吗?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要差些,为什么?
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比如在进行了儿童诗教学或对联教学一个阶段后,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接受情况、成效的体现及整个教学安排的经验和失误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尝试和研究的开展。
四、学会合作,取长补短
有本书叫《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书中是这样界定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合作是一种智慧的聚合,采众家之长,优势互补,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合作是“l+1>2”的效应,合作是双赢共前。
合作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启智开思。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在XX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他是肯定美国的学生合作精神比中国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研究模式,把自己的反思摆在教研组、年级组的集体研究中,以开放的形式,通过加强教师集体之间的合作式研究,实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和协调支持,在共同体验成功和分享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以上是本人学习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后的一些体会!
陆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