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参考答案#(精选.)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1.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

地震烈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 参见教材第10面。

3. 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 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 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1. 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

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2. 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 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 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 .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 .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5. s m v m 5.2444208.32602.82008.51802.220=+++=因m v 小于s m 250,场地为中软场地。

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烈度为7度,取80=N砂土的临界标贯值:[])(1.09.00w s cr d d N N -+=,其中m d w 5.1=土层厚度:第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的上界取上部非液化土层的底面或第1-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土层的底面;其下界取下部非液化土层的顶面或相邻实测标贯点的深度的均值。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地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地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地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地平均强烈地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 距离震中地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地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地点有不同地烈度.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地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地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地严重破坏地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地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地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地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地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地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地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地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地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地地震,2%.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地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地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 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地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地整体.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地内在联系.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地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地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 .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地延性,提高抗震性能.第2章场地与地基1.场地土地固有周期和地震动地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由于地震动地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地周期成分被较大地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地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地卓越周期.2.为什么地基地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地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地一种动力作用,并且作用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生永久变形,其结果是地震作用下地地基变形要比相同静荷载下地地基变形小得多.因此,从地基变形地角度来说,地震作用下地基土地承载力要比静荷载下地静承载力大.另外这是考虑了地基土在有限次循环动力作用下强度一般较静强度提高和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这两个因素.3.影响土层液化地主要因素是什么?⑴土地类型.级配和密实程度⑵土地初始应力状态(地震作用时,土中孔隙水压力等于固结水压力是产生土体液化地必要条件)⑶震动地特性(地震地强度和持续时间)⑷先期振动历史或者:土层地质年代;土地颗粒组成及密实程度;埋置深度.地下水;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第3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1.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⑴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地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地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⑵除⑴外地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⑶特别不规则地建筑.甲类建筑和表3—10所列高度范围地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地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地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地较大值.2.什么是地震作用?什么是地震反应?地震作用:结构所受最大地地震惯性力;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地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是地震动通过结构惯性引起地.3.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地震反应谱: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度体系地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与其自振周期T地关系定义为地震反应谱.设计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是根据已发生地地震地面运动记录计算得到地,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需考虑地是将来发生地地震对结构造成地影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不能采用某一确定地震记录地反应谱,考虑到地震地随机性.复杂性,确定一条供设计之用地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设计抗震反应谱和实际地震反应谱是不同地,实际地震反应谱能够具体反映1次地震动过程地频谱特性,而抗震设计反应谱是从工程设计地角度,在总体上把握具有某一类特征地地震动特性.地震反应谱为设计反应谱提供设计依据.4.计算地震作用时结构地质量或重力荷载应怎样取?质量:连续化描述(分布质量) .集中化描述(集中质量);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所考虑地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地重力荷载分恒载(自重)和活载(可变荷载)两种.活载地变异性较大,我国荷载规范规定地活载标准值是按50 年最大活载地平均值加0.5〜1.5倍地均方差确定地,地震发生时,活载不一定达到标准值地水平,一般小于标准值,因此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可对活载折减.抗震规范规定:G E = D k+EV i L ki -5 .什么是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它们有什么关系?• •口 X ..…S“(T )F = mg -g max ―a, --g xg 1 一 g max 是确定地震烈度地一个定量指标. P (T ) —动力系数.a (T ) = k P (T ) a 为地震影响系数,是多次地震作用下不同周期T,相同阻尼比Z 地理 想简化地单质点体系地结构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之比.6 .为什么软场地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计算题3.1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 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霞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设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一层柱截面450mm×450mm,二、三层柱截面均为400mm×400mm,试用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T1。

3.4 题3.2的框架结构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5 三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3=8.5×105 kN/m,各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1=2×106kg, m2=2×106kg, m3=1.5×105kg,结构的自震频率分别为ω1=9.62rad/s, ω2=26.88 rad/s, ω3=39.70 rad/s, 各振型分别为:要求:①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3.6 已知某两个质点的弹性体系(图3-6),其层间刚度为k1=k2=20800kN/m,,质点质量为m1=m2=50×103kg。

试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计算题3.1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 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霞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设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一层柱截面450mm×450mm,二、三层柱截面均为400mm×400mm,试用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T1。

3.4 题3.2的框架结构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5 三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3=8.5×105 kN/m,各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1=2×106kg, m2=2×106kg, m3=1.5×105kg,结构的自震频率分别为ω1=9.62rad/s, ω2=26.88 rad/s, ω3=39.70 rad/s, 各振型分别为:要求:①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3.6 已知某两个质点的弹性体系(图3-6),其层间刚度为k1=k2=20800kN/m,,质点质量为m1=m2=50×103kg。

试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3章)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9.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 8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 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
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 D. 震级表达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表达地震释
放的能量大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 地震的震级 B. 地震的持续时间 C. 震中距 D. 地震的类型Fra bibliotek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 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提到的地震主要指( )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陷落地震 D. 诱发地震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波只有纵波和横波两种 B. 纵波相对于横波来说,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C. 横波的传播
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及答案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计算题3.1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 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霞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设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一层柱截面450mm×450mm,二、三层柱截面均为400mm×400mm,试用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T1。

3.4 题3.2的框架结构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5 三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3=8.5×105 kN/m,各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1=2×106kg, m2=2×106kg, m3=1.5×105kg,结构的自震频率分别为ω1=9.62rad/s, ω2=26.88 rad/s, ω3=39.70 rad/s, 各振型分别为:要求:①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3.6 已知某两个质点的弹性体系(图3-6),其层间刚度为k1=k2=20800kN/m,,质点质量为m1=m2=50×103kg。

试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1 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 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 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 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 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3、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⑴土的类型、级配和密实程度⑵土的初始应力状态(地震作用时,土中孔隙水压力等于固结水压力是产生土体液化的必要条件)⑶震动的特性(地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⑷先期振动历史或者:土层地质年代;土的颗粒组成及密实程度;埋置深度、地下水;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1、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⑴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⑵除⑴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⑶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3—10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2.1 场地分类场地分类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场地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地震烈度等因素,将场地分为四类: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Ⅰ类场地是指地质条件最好的场地,Ⅳ类场地则是指地质条件最差的场地。

建筑抗震设计需要根据场地分类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措施。

2.2 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载部分,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场地分类、地基土层性质、地震烈度等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采用加固加筋、加宽加厚等措施来提高地基基础的抗震性能。

2.3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对地基土层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土钉墙等。

在进行地基加固时,需要根据场地分类、地基土层性质、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2.4 地震波传播特性地震波传播特性是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的特性。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和传播路径等因素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根据地震波传播特性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措施。

2.5 地震动力学分析地震动力学分析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特性、地震波传播特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结构参数等因素,以确定相应的抗震措施。

设计反应谱:是根据规范规定的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特性计算得出的,用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和设计反应谱的关系:设计反应谱是根据规范规定的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特性计算得出的,而地震反应谱是根据实测地震动数据和结构特性计算得出的。

设计反应谱是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而地震反应谱则是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两者都是描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情况,但是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不同。

设计反应谱是根据已发生地震地面运动记录计算得到的,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将来发生地震对结构造成的影响。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解答李国强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解答李国强版
3. 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 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 (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土层厚度:第 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的上界取上部非液化土层的底面或第
i 1实测标贯点所代表土层的底面;其下界取下部非液化土层的顶面或相邻实测标贯点
的深度的均值。
测点
测点深度 (m)
土层厚度
标准贯入度
土层中点 权函数 液化指数
(m) 实测值 临界值 深度(m) wi
I IE
0

1.0
未测 不计算
i 1
6950 0.3329 12606.72
T1 2
6
Giui2
i 1 6
2
Gi u
i 1
3308.05 1.0245s 12606.72
第四章的习题解答
1.见教材。
2.多层砌体结构一般不考虑垂直地震作用。 3.a.增强纵横墙的连接;b.加强楼盖的整体性;c.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5.a.正确;b. 正确;c. 正确;d.错误,因两方向的ξ不一定相同。 6.a.500mm,2Ф6,1m;b.端部,拐角;c. 主拉应力理论,剪摩擦理论;
d.小于,小于,等于;e.芯柱
7.解:楼梯间的楼层剪力 V 82.8kN
2.08 2.08 5
2
10
4
0
即: 5 2 2 6.24 5 2 4.3264 0
12 31.2
2 2
3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

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和()两个。

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和()。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及其()。

32.()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

3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和()的关系。

3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及()。

3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等设计原则。

3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和()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37.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和()。

38.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39.影响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等。

40.轴压比是影响柱子()和()的主要因素之一。

41.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和()。

42.影响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43.梁筋的锚固方式一般有()和()两种。

44.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

45.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4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及()等结构体系。

47.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和()。

48.楼盖的水平刚度,一般取决于()和()。

49.()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50.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形成了()的结构体系。

51.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是从()和()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

52.结构的变形缝有()、()和()。

53.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或()。

54.框架体系的抗侧力能力主要决定于()和()的强度与延性。

55.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节点。

56.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和()。

57.筒体结构体系可分为()、()、()及()等体系。

58.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

59.支撑构件的性能与杆件的()、()、()、()、()和()等因素有关。

60.常用的剪力墙板有()、()和()等。

61.框架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型。

62.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以外,并按()设计。

63.高层钢结构的柱脚分().()和()3种。

64.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屋盖。

65.在单层厂房中,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截面。

66.柱间支撑是()和()的重要抗侧力构件。

67.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分为()、()、()和()。

68.隔震系统一般由()、()、()与()等部分组成。

69.隔震支座布置时应力求使()和()一致。

70.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一般采用()法,对砌体结构及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可采用()法。

71.耗能减震装置根据耗能器耗能的依赖性可分为()和()等。

二.判断改错题1.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3.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4.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6.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7.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8.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9.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10.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11.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12.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13.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14.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15.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16.一般而言,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低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或部位的延性要求,又低于对整个结构的延性要求。

()17.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18.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19.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2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21.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22.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23.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24.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三.名词解释地震序列地震波震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极震区等震线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罕遇地震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结构的地震反应单质点体系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标准反应谱曲线振型分解法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道抗震防线非结构部件强柱弱梁四.简答题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2.对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什么要求?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4.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5.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6.什么是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7.什么时候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8.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9.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判别结构薄弱层位置?10.何谓“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11.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2.单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好的结构形式,应具备哪些性能?13.什么是多道抗震防线?如何进行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构件选择?14.简述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

15.简述框架柱.梁.节点抗震设计的原则。

16.加密柱端箍筋的作用是什么?17.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18.在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如何确定结构底部固定端标高?19.简述构造柱.圈梁的作用?20.试说明单层厂房纵向计算的修正刚度法和拟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五.计算题1.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2.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在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200kN,结构自振周期T=0.88s,位于设防烈度为7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如图1所示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 ,柱的截面尺寸350mm×350mm ,采用C20的混凝土,梁的刚度EI=∞。

场地为Ⅲ类,设防烈度为7度。

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和层间地震剪力。

(T g=0.40s,αmax=0.08,T1=1.028s,T2=0.393s)图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2.主震型;震群型(多发型);孤立型(单发型)。

3.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体波;面波。

5.纵波(疏密波.压缩波);横波(剪切波)6.快。

7.面波。

8.震级;烈度。

9.32。

10.大;高。

11.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

12.3;震级;震中距。

13.抗震设防烈度。

14.断层说;板块构造说。

15.上下颠簸;水平方向摇晃;上下颠簸;左右摇晃。

16.瑞雷波;洛夫波。

17.甲类;已类.丙类.丁类。

18.有利;不利;危险。

19.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

20.初步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21.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22.液化等级。

23.液化指数。

24.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

25.拟静力方法(等效荷载法);直接动力分析法。

26.矩阵迭代法;能量法;等效质量法;顶点位移法。

27.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结构本身不对称。

28.结构抗震承载力的验算;结构抗震变形的验算。

29.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30.建筑布局;结构布置。

31.破坏形态;塑化过程。

32.结构的整体性。

33.建筑物刚度;场地条件。

34.基础形式;埋置深度。

35.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36.反弯点法;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

37.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

38.梁的截面尺寸;纵向钢筋配筋率;剪压比;配箍率;钢筋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9.混凝土强度;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特征值。

40.破坏形态;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