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用真爱去感化学生心灵论文

用真爱去感化学生的心灵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用爱心温暖他们。
尤其是对那些特别需要关怀的困难学生,教师更应该用真诚的关怀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完全的信任去感化他们的心理,用真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
读懂学生的心案例过程叙述:学生许晓先脑子特别聪明,学习上接受能力也很强,是课堂上发言最热烈的同学。
只是经常惹事生非,特别是哪个同学比他某一方面优秀了,老师表扬了某同学,他就更加嫉妒在心,一定要想办法整一下该同学。
由此,他在我心中渐渐由喜欢变得讨厌,他犯一次错误我就严厉批评一次,还及时与其父母联系,结果放学回家他被爸爸、妈妈一阵训斥,一顿打骂……渐渐地,他成了班上有名的差同学,看着他时而疑惑,时而憎恨,时而又孤独无助的目光,我百思不得其解,着急中又有一丝无奈。
但一次偶然的谈话,使我感触很深。
那是一堂口语交际课,我让孩子们说一个人,说最爱或最恨的人。
我首先提问:“你们最爱谁?”许晓先回答说:“我最爱爸爸、妈妈,但我最恨的也是爸爸、妈妈。
”同学们听了引起一阵哄笑,我怀疑他又在捣乱,便强压怒火,又问:“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经常打我,爸爸、妈妈打我时,我就恨他们;他们不打我,我就爱他们。
”下课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于是我和他又谈了一次。
“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打你?”“我犯错误。
”“那你为什么要经常犯错误呢?”他摇摇头,停了一会儿说:“看到老师表扬其他同学,我就不舒服。
”我一怔,一时无言以对。
我摸摸他的头说:“班上这么多同学都是老师的宝贝,但如果都不听老师的话,那老师也要生气的。
我们都认真听对方的话,好吗?”他看了看我,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好几天,我心中都不能平静,我们平时都在说热爱学生,可究竟能有多少爱给学生呢?我扪心自问:我能试着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来爱他,宽容他吗?随后,我有意识地在生活点滴中注意去关心、爱护他,帮他整整衣领,经常和他拉拉家常,讲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想方设法借一些课外书籍给他看……他开始和我走得近了,能用信任的目光注视我了;他在我眼中也渐渐地可爱了;在班上也渐渐地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虚心向他人请教……案例分析与反思:“教育是美丽的。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一种力量能够深刻地影响他们,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热情,那就是真心真情。
真心真情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它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积极向上。
本文将探讨如何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关心学生。
对学生而言,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和精神的引领者。
只有真心真情地关心学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尊重,从而增强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老师还可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真心真情地关心学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态度。
用真心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真心真情去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
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和成长,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化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愿意投入其中。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评价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只有用真心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用真心真情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老师不仅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是心灵引导者和精神护航者。
只有用真心真情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才能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未来,勇敢去追逐梦想。
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终身。
只有用真心真情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才能让他们顺利成长,迈向成功人生。
教育用爱感化学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用爱感化学生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感纽带。
只有用爱去感化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1. 爱是尊重。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用爱感化学生的前提。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对学生进行歧视和偏见,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 爱是理解。
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通过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
3. 爱是信任。
信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学生也要信任教师,相信他们的教导和关爱。
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用爱感化学生的方法1.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
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关爱他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言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关心关爱,传递温暖。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关爱,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激发兴趣,培养特长。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阶段,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需要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灵。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用真心真情去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在学生年龄较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鼓励。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及时关心他们的心情,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从困难中走出来。
只有敞开心扉,用真心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我们要激发学生内心的爱与善良。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许多学生的内心可能受到了伤害和冲击。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和善良,让他们认识到心灵的健康和幸福是来自于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了解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情感需要,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把爱心和善良传递给学生,他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和滋养。
我们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导师来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用真心和真情去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而不是功利和虚荣。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和自信。
我们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学生情感生长的温床,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心灵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柱。
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建立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家庭要加强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多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之一,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唤醒者。
一位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不仅在教学上言传身教,更在心灵上给予学生关爱和温暖。
如何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位老师都应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用真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学生是需要被理解和关怀的,他们可能会有各种情感上的挣扎和困惑。
而一位真心关爱学生的老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真心倾听,不插话,不打断,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学生的一切。
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倾听,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唤醒他们内心的活力和热情。
用真情关怀学生的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真情关怀,才能够茁壮成长。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老师要多关心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等,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老师要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关怀,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在困难面前有老师一直在身边支持着他们。
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关怀,他们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才能够在关爱中茁壮成长。
用真诚引导学生的成长。
一位真心关爱学生的老师,需要在教学中真诚对待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的成长。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要做到对学生言行中的承诺,不轻易做出承诺,但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尽职尽责,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可老师、信任老师,才能够和老师真诚相待。
在言传身教中,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老师的言行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真诚和尊重,感受到一种亲切的关怀,这样才能唤醒他们内心的热情和动力。
班主任心得:以心换心用爱融化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心得体会

班主任心得:以心换心,用爱融化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心得体会班主任心得:以心换心,用爱融化孩子的心灵这学期我承当四四班的语文教学,还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
如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静思酝酿,决定着手抓班风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进步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项非常平凡甚至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却蕴含着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为此,在开学至今的这两个月的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初见成效。
一、深化学生、亲近、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只要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只要你真心地喜欢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们&”。
此班我这学期新接手,所以在这两个月内,我把理解学生年个性作为了工作的重心,本班大局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承受才能,学习的积极性也比拟高。
但很多学生好讲好动,行为习惯不太好。
上课时乱喊乱叫,自我约束才能差,班干部也缺乏威信,不能很好的帮助教师管理好班级。
在卫生、自习等方面也缺乏自觉性。
而且有一局部学生比拟懒惰,缺乏耐心,学习上没有上进心,经常有不交作业、不写作业现象。
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没有急于采取措施,而是本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思想,寻找时间、寻找时机接近学生,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活上、学习上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展思想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的亲近和爱,敢于和我接近,愿意听我的话,承受我的批评、教育。
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根底。
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思想认识的加强上来落实。
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第一、养成教育。
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常规训练,还包括站如松的姿势训练、坐如的钟姿势姿训练,行为的标准教育,法制与社会公德等教育。
用爱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用爱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温暖人的心灵,让人产生力量和勇气。
在教育领域,用
爱去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因为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伟大力量。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用爱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更加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育,更加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去。
而且,自尊和自信也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心灵
坚实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激
发学生内心的力量和潜能,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探索和挑战未知的领域。
在用爱浇灌的环境里,学生会感到更加轻松和愉快,他们会更加愿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加乐于去尝试和
创新。
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他们会在积极的情感中茁壮成长,成为有自信、有担当的人才。
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可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爱是一种和谐的情感,它可以
让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更加乐
于和老师交流和沟通,而老师也会更加愿意去倾听和理解学生。
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可
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可以让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
因为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和
谐互动,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教师用爱感化学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于爱与教育的话题。
我想说的是,教师用爱感化学生,这是教育中最美的风景。
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而爱,正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用爱感化学生的故事和感悟。
曾经,我教过一个叫小明的学生。
小明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
我发现他上课总是低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郁。
于是,我开始关注他,试图走进他的内心。
一天,下课后,小明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走过去轻轻问他:“小明,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低声说:“老师,我家里很穷,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欠了很多债,我担心他们会因为我的学费而加重负担。
”听到这里,我心中一阵酸楚。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明,你知道吗?你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孩子。
你的坚强让我很佩服。
至于学费,学校会帮你解决的。
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你的梦想。
”从那天起,我更加关心小明。
课余时间,我会找他聊天,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渐渐地,小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开始主动与我交流,变得开朗起来。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的家庭情况得到了改善,他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的爱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当我们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用爱感化学生呢?首先,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特长。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关心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摘要】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重点,真心真情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关键。
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师生信任关系、倾心倾听学生心声、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关爱关心学生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真心真情,都是重要的方法。
只有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才能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找回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心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促使学生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通过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教育者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成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唤醒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
只有真心真情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关键词】师生信任关系、倾心倾听、内在潜能、关爱、教育教学、永恒主题、真挚情感、真诚心意、心灵唤醒、学生心灵、真心真情、希望之火1. 引言1.1 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重点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重点,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工作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学生的心灵是整个人格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健康的心灵才能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而只有真心真情的教育才能触及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教育者应当把关注学生的心灵置于首位,通过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倾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关爱关心每一个学生,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真心真情,来唤醒学生的心灵。
只有通过这样真诚的关怀和尊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让学生在独特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发现自己的潜能,照亮前行的路。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2 真心真情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关键真心真情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关键,意味着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用真诚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感来关心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关系。
只有真心真情才能让教育更有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的态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
用心去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去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来说,只有爱学生,真心实意地了解学生,才能打开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提起我们班的小月(化名)很多老师都很熟悉。
早在去年梁老师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时她就转来我们学校读书,但也就在班里呆了没几天就开始天天头疼,三天两头的不来上学。
她爸认为她装病也打她也骂她,但都没用她就是不来上学。
最后没办法干脆休学半年。
今年我担任新班六年级七班的班主任,小月又被分到我们班里。
一开始的一周她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上学,也没什么不同。
可到了第二周问题就来了,说是头疼、失眠,三天两头开始请病假。
梁老师也提醒我这个学生很难办,我心里也开始打鼓。
刚开始我给她打电话她说的很好,说病好了马上回来上课。
我几乎隔几天就打一个电话,后来我听出她的态度就是不愿意回来上课。
我和她的家长谈,家长想办法把她送回来,但最多待不了两天就又头疼得不行,又请假回家。
看她的样子确实很难受,我知道强留也留不下她,就又同意她回家。
就这样很快一学期过去了,小月总共也没在学校待上一个月。
第二学期一开始情况更糟,她干脆不来了,家长把她送到门口她死活不下车,她爸打得她满脸是血。
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好话也说尽了,吓唬也没用,来硬的更不行。
我就说服她的家长,我们先相信孩子是真的有病,再带她四处去求医问药。
我也领他们去我认识的老中医那里看,结果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医生只开了些营养神经的药给她,然而要吃完了也并不见效。
她爸爸只是一味的着急、生气,打一顿,骂一顿,把事情搞得更糟。
我这时就很怀疑孩子的病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心病。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我们教师要以真心对待学生。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他的成绩如何,不论他的家庭背景如何,都应该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
我们要让每
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我们的真挚关怀,让他们知道在学校里有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们的。
当学
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时,他们也会学会用真心对待他人,学会去感受他人的情感,这样的
学生才是心灵丰富的学生。
我们教师要用真情去关怀学生。
学生是需要被关怀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
和老师的关怀。
而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我们应该用真情去关怀学生。
当学
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真挚的安慰和鼓励;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们
也要给予他们真诚的祝贺和肯定。
只有用真情去关怀学生,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爱
和温暖,才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我们教师要用真心去教育学生。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
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用真心去教育他们。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感恩,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
让他们懂得用真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只有用真心去教育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善良、热爱生活的人。
在唤醒学生的心灵之路上,我们教师需要有一颗真心,用真情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当
我们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时,他们也会学会用真心真情对待他人,在和谐的人际关
系中成长。
让我们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爱、有温暖、有
梦想的人。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是懵懂而纯真的时期。
在当今社会,学生们要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的心灵已经被功利主义和功利心理所侵蚀。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甚至变得冷漠和麻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用真心真情来唤醒学生的心灵呢?我们要关心学生。
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个体。
他们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呵护,这样他们的心灵才能被唤醒。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关爱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发展状况,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更要在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
只有真心关心他们,我们才能找到他们心灵的钥匙,唤醒他们的内心。
我们要敞开心扉,真诚倾听学生。
很多时候,学生内心深处可能充满了矛盾和困惑,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答、引导。
而这个人,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
当学生有什么问题时,我们要敞开心扉,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的渠道。
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人际关系上的烦恼,还是对未来的迷茫,我们都要用真心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设性的引导。
只有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直面他们的内心,我们的真诚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
我们还要用自身的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行为和言行都会成为学生们的榜样。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唤醒学生的心灵。
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和关怀。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要用真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爱。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乐趣。
我们还要用真情来打造温馨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在校园里营造一个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的氛围,打造一个让学生们感到温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师生之间真情流露的温馨,培养学生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
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_用爱感化心灵

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_用爱感化心灵我试着用真诚和爱心去翻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胜利了。
爱心让我发觉,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行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料的将来。
讲台上,我面对的不仅仅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更是一个须要用爱心来倾注的浩瀚海洋。
为人师表已多年,我在讲坛上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很多都已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慢慢遗忘,可也有一些就犹如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
虽不曾震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2021年9月,学校支配我担当05级1班初等教育专业的班主任。
那时我单身,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在了学生身上,每天早晨六点多起来看早操,晚上十点多学生下自习才回去。
因此,我很快地就驾驭了本班学生的一些根本状况:哪些在学习上很用功,哪些上课喜爱顽皮,哪些参与课外活动比拟踊跃等。
其中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留意,她叫芬。
上课很少回答下列问题,从来不与别人交往,总是处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然而有两件事情,她让我不得不去留意了。
一件是在一篇周记中,她抒写了自己心中冲突而困惑的想法,又不盼望别人去了解,去协助。
可她明明是写给我看的呀,我思忖着。
另一件事情是学校组织去剧院看影片。
一路上,同学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说有笑,唱着歌儿兴致勃勃地行进,而唯有芬单独远远地落在队伍的后面,既不和同学们谈笑,也不唱歌。
这是典型的性格孤僻。
依我从教多年的经历来看,这个学生必须有什么心结,她的心里必须隐藏着很多东西,假如不翻开这个心结,对她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我试着渐渐接近她,上课间隙时,我问她是否听懂,有时候我也把她叫到办公室问问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起初,她也只是默不作声,有时笑一笑罢了。
后来,她对我有了一些了解,于是,看法有了一些转变。
我抓住时机,适时的和她交谈着心里话。
原来,她的确是有心结的。
她说她小时候父母离婚,母亲带着她困难生活。
后来迫于生计母亲单独外出打工,而把她丢给隔壁老奶奶照看。
看到同龄孩子尽情享受着父母之爱,她特别艳羡,内心极其孤独而敏感,久而久之,她就不再和那些小挚友交往,也因此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不愿再和任何人沟通,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

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纯洁的爱,这种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
那么老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活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小屋里,如果没有主人的爱,那也是暗淡无光,漆黑阴冷的;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如果有爱的萦绕,那么也时时让他感觉生活在温暖如春的宫殿里。
是啊这就是爱的力量。
我从教二十多年,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使我深深感受到是:爱伴随我的教育生涯,我爱我的孩子们,不是溺爱但胜过母爱,这种爱是严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是持久而深厚的爱,她又蕴涵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学生再小也有自己的活动圈子,随之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需要有自己的倾诉对象。
老师每天一定要拿出时间来专心致志地与孩子互相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除他们的疑虑,适时的加以引导。
虽然有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也足以让学生孩子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做老师的总是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老师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学生呢?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沾污。
体罚只能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导致自卑的心理。
所以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从心里入手。
对学生不要发号施令,而是采取谈心,提建议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要有宽容的爱。
记得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满心憧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最聪明的,每个孩子的字写的都是最漂亮的,每个孩子回答的问题都是最完美的,可是当我看见一本本作业摆在我的面前,有的字很歪,有的书写糊糊涂涂的,我犹豫了,态度也起了变化,板着脸,有的时甚至是大声的斥责。
就在我批改一个孩子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在作业夹了一个纸条,我打开看看,心砰然一动,纸条上写着:老师,能对我们多些笑脸吗?孩子简单的一句话,令我终身难忘,同时更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
在每节课上,面对每个犯错误的孩子时,我学会了理解与宽容,他们是那么的纯真,为什么不用耐心,爱心去对待呢,我用我宽容的爱影响了每个孩子,同时我播种了爱,也收获了成绩,孩子的作业工整了,犯错误的孩子少了,每天张张笑脸走到我的身边,把我当成最信赖的朋友了。
用真爱净化学生的心灵

用真爱净化学生的心灵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同时,也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班主任的责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爱的意义与班主任的责任显得更为厚重。
因为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大爱无痕、重任有声。
从教20多年来,我担任了20多年班主任,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一工作,并始终默默地坚守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
多年的育人经验也使我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简而不减,繁而不烦”是我的座右铭,“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成材的”是我坚守的信念,“爱与责任”则是我永恒的追求!一、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优美、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能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小学生情操,充实小学生生活,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因此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
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
让孩子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对待学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触动灵魂 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

触动灵魂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当谈到教育的本质时,有一种力量是无可替代的,那就是爱心。
教师的爱心不仅仅是由知识和技能组成,更是由真挚的情感所滋养。
只有真正以爱心为导向,教师才能够触动学生的灵魂,创造深刻的教育经验。
本文将聚焦于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教师用爱心感动学生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
一个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内心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现自己的潜力。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包括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这种关注和尊重是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打动学生心灵的第一步。
其次,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需要建立起互相信任的环境。
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除了需要德才兼备外,更需要教师亲身示范出真诚和宽容的态度。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秉持坦诚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的难处和困惑。
而信任不仅仅是单向的,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表现出信任,相信他们具备发展和成长的潜力,鼓励他们超越自我。
当学生感到被信任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进一步地,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需要展现出对于学生个体成长的持续关注。
教师们需要超越课堂教学的范畴,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
通过开展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并帮助他们在兴趣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这种持续关注和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掘和展示他们的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力,塑造更为全面和自信的个体。
最后,教师用真挚的爱心感动学生还需要倾听和分享。
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是与学生建立起心灵的沟通。
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仅能够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关心和尊重,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并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用真挚的言语和行动打动学生的内心。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栋梁。
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指教育他们知识,更是关照他们的情感、精神和人格。
在教育工作中,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他们内心得到滋养,才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而如何用真心和真情来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用真心真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基础。
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愿意接纳老师的教育,真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一个温暖亲切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才会被唤醒,才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用真心真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特点。
作为教育者,要用真心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困惑,关怀他们的成长过程。
只有当教育者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才能真正唤醒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教育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用真心真情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和人格。
在面对学生时,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真心真情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德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教育他们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才会被真正唤醒,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积极健康的个体。
用真心真情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教育者要用真心真情去沟通和合作,携手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共同关注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在学校和家庭共同用真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够唤醒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在教育工作中,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
唤醒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和热情,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健康、自信和积极。
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灵

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灵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们都应该用爱去感染和激励学生,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爱是教育的基石。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用爱来引导他们,用温暖的手去触摸他们的心灵。
爱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方向的灯塔,是在学生犯错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爱是耕耘心田的良好土壤,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茁壮成长,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爱是教育的力量。
在学生学习中,教师和家长们应该用爱去激励和感染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不断前行。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和家长们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背后有一群人默默关注和支持着他们。
只有在爱的力量中,学生才会充满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爱是教育的灵魂。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和家长们应该用爱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只有在爱的灵魂中,学生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和美好,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质。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铸就学生品格和良好品质的金子,只有在爱的照耀下,学生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和出色。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首先,我们教师需要对学生充满真心和关爱。
这种真心不是口是心非的表面功夫,而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体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言行中的。
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挚关爱时,他们的心灵也会被唤醒,学习更有动力。
其次,我们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拥有各自的思想、个性和情感。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欣赏他们的特点,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再次,我们教师需要用心指导学生的学习。
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
在指导学生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掘他们的潜能,挖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兴趣盎然,主动学习。
此外,我们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时候会遇到各种情绪和压力。
我们教师需要像朋友一样倾听、理解、关心学生,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帮助他们情感健康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唤醒了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教育事业中,用真心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将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唯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种子,在学生走上人生路的时候不断成长茁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真爱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作为一名老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用爱心温暖他们。
尤其是对那些特别需要关怀的困难学生,教师更应该用真诚的关怀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完全的信任去感化他们的心理,用真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
读懂学生的心
案例过程叙述:
学生许晓先脑子特别聪明,学习上接受能力也很强,是课堂上发言最热烈的同学。
只是经常惹事生非,特别是哪个同学比他某一方面优秀了,老师表扬了某同学,他就更加嫉妒在心,一定要想办法整一下该同学。
由此,他在我心中渐渐由喜欢变得讨厌,他犯一次错误我就严厉批评一次,还及时与其父母联系,结果放学回家他被爸爸、妈妈一阵训斥,一顿打骂……渐渐地,他成了班上有名的差同学,看着他时而疑惑,时而憎恨,时而又孤独无助的目光,我百思不得其解,着急中又有一丝无奈。
但一次偶然的谈话,使我感触很深。
那是一堂口语交际课,我让孩子们说一个人,说最爱或最恨的人。
我首先提问:“你们最爱谁?”许晓先回答说:“我最爱爸爸、妈妈,但我最恨的也是爸爸、妈妈。
”同学们听了引起一阵哄笑,我怀疑他又在捣乱,便强压怒火,又问:“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经常打我,爸爸、妈妈打我时,我就恨他们;他们不打我,我就爱他们。
”下课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于是我和他又谈了一次。
“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打你?”“我犯错误。
”“那你为什么要经常犯错误呢?”他摇摇头,停了一会儿说:“看到老师表扬其他同学,我就不舒服。
”我一怔,一时无言以对。
我摸摸他的头说:“班上这么多同学都是老师的宝贝,但如果都不听老师的话,那老师也要生气的。
我们都认真听对方的话,好吗?”他看了看我,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好几天,我心中都不能平静,我们平时都在说热爱学生,可究竟能有多少爱给学生呢?我扪心自问:我能试着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来爱他,宽容他吗?随后,我有意识地在生活点滴中注意去关心、爱护他,帮他整整衣领,经常和他拉拉家常,讲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想方设法借一些课外书籍给他看……他开始和我走得近了,能用信任的目光注视我了;他在我眼中也渐渐地可爱了;在班上也渐渐地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虚心向他人请教……
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育是美丽的。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随着岁月的变迁,越发深刻了。
刚开始工作时对学生的那份“恨铁不成钢”的急躁似乎已被岁月抹去了棱角,如今的我意识到:原来教育的快乐就在于停下脚步,俯下身子的那一瞬间,以心交心,读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亦有自尊和自信。
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宽容的尺度,学会耐心等待,给孩子一片希望,他们也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
他的故事时时激励着我要做个好老师,要把真情和爱撒向学生,与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并读懂学生的心。
唤起学生的心
案例过程叙述:
去年我教了一个新班级,经了解,得知晓刚同学因为智商低,又不算学额,受到同学们的歧视。
他最恨同学看不起他,给他起绰号“笨猪”什么的。
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动不动就拳脚打他,使他失去了自信。
逐渐形成了逆反心理:父亲打我,我就打同学。
他变“野”、变“坏”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请别人对自己的关怀。
而人一旦获得这种关怀,一种满足感和振作情绪就会油然而生。
针对这位特殊的学生,必须从“唤”起他的自信入手进行教育。
于是,我首先找到他的父母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的父母亲愿意改变教育方式,不打孩子,与学校配合齐抓共管。
而后,我用充分信任的语气向晓刚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
二是团结友爱,不得欺负同学。
同时,我注意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培养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使他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有一次他生病在家,我得知后,中午就带班上的学生代表去看望他,他非常感动,因为老师没有嫌弃他,同学们没有讨厌他。
以后,没有逃过一次学。
他的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我及时把他的进步告诉家长,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真爱,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不仅有勇气回答问题,还能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很有信心赶上大家,期末考试,语数、英终于消灭了不及格。
案例分析与反思:
做差生的工作是很难的,难就难在他们变“差”的原因各不相同。
如果不明原因,性急求快,只用一般化的教育方法是很难奏效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不同的工作。
感化学生的心
案例过程叙述:
班里还有一位学生,名叫王平,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
他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长的素质是很低的,只知道赚钱养家糊口,对他的生活上缺乏关怀,大冬天只穿两件毛衣,文具盒里常常只有一支两支铅笔头。
更别谈思想上的关心
了。
刚入学不久,我听到同学反映说他经常去翻人家书包,并把一位同学的胶水扔进了厕所里,当时我听了十分生气,在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还教育大家了解什么行为是偷窃?当时根本就没有询问一下他为何这样做的原因。
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王平又开始拿同学的东西,有橡皮、小刀、铅笔等等,而且都是扔掉的。
学生向我反映了多次,我是又气又恨,恨铁不成钢吗?因为谈心也谈了多次,屡教不改,烦透了。
这时的我恨恨地对他说:“下次再犯,就打这只手吧!”自从说了这句话后,王平的这种习气不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了。
直到有一天,我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承认了自己粗暴的行为,并和他谈了为什么拿别人东西时,才知道他是因为看到同学不和他做朋友而故意这样做的。
自从,我觉得对他有一份深深的愧疚,是我恶化了他和同学的关系,是我加剧了他思想上的严重改变。
后来,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约他家长谈了几次,在家校双方的共同教育下帮助他找回自信,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
案例分析与反思: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他们,宽容他们,并不等于在教育过程中无原则地退让,放任自流。
恰恰相反,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应体现在严格要求上,但这种严格要求不是指责,漫骂,甚至体罚,而是出是对学生的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真诚地希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后进生,无论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后进,还是学习方面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后进生像一颗生病的小苗,教师应该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
现在回首这件事,不由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常言说:“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获得后进生的信任。
听到他后来继续拿别人东西时,采用惩罚的手段是行不通的,此时的他对你既畏惧,又疏远,根本不会把你当作最可亲近和信赖的人,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你。
在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王平也像大多数后进生一样有着矛盾的心理:想得到同学的尊重和信任,和同学做好朋友,可又难以约束自己,同学越是鄙弃他,看不起他,不和他玩耍,他严重的自卑心理日益得到滋生,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的念头。
正如歌德产生的一句话:“你失去了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因此给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是实现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而要想彻底改掉不良的习气,还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对出现反复的后进生仍要尊重、信赖,以他们重犯错误不理怨,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直到后进生彻底转化为止,因为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
以上看来都是点滴的小事,可实际上,教师只有向学生播撒爱的雨露,才会读懂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心,,感化学生的心。
使师生心灵相通,感情相融,真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效其行。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母亲般的爱心点燃学生希望之火,编织出一个个“爱”的故事,创造出一个个后进转化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