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标准
楼梯和坡道设计规范
![楼梯和坡道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1f2e5226fff705cc170ac5.png)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
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
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
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
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
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
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步长即楼梯的宽度。
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的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的设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f93cf0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e.png)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的设计规定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的设计规定民用建筑的设计规范对于台阶坡道和栏杆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无障碍通行。
本文将介绍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的设计规定。
一. 台阶设计规定1.1 坡度和高度台阶的坡度和高度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
标准规定认为每个台阶的高度不能少于15cm,而每组台阶的高度差应该小于1.5cm。
如果台阶的宽度超过4.5米,那么就应该在中间加入支撑的台阶,并且这些台阶的高度和其他台阶的高度应该相同。
坡度的角度应该在25度到45度之间,梯级的宽度不应小于30cm,高度也应保持均匀以减少步伐的不稳定性。
1.2 防滑设计在台阶的设计中,防滑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用户的安全,台阶的表面应该使用防滑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在台阶的表面上增加粗糙的纹理或文案,对于雨天或湿润的环境下能够确保用户脚的稳定。
1.3 台阶宽度台阶的宽度应该足够宽以确保脚的稳定。
标准规定每个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25cm,频繁使用的出入口或通道需要至少拥有90cm的通道宽度,以提供更多的空间给用户使用,特别是有轮椅或者婴儿车等物品的用户。
1.4 台阶数量在非紧急疏散出口处,死角处或者易于引起混乱的地方,一个阶梯不应超过3至4个级别。
能够再次攀爬4个级别的最小平台长度不应少于1.2米。
二. 栏杆的设计规定2.1 栏杆高度由于栏杆的作用是保护人们并防止跌落,因此栏杆的高度应该符合标准规定。
栏杆的高度一般约为85cm到110cm之间,90cm的高度是常用的标准。
2.2 栏杆间距栏杆之间的间距应该符合标准规定,这个距离应该小于10cm,这样可以确保走路的人不会意外地掉落。
如果防护栏的结构是可爬的,那么栏杆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5cm。
2.3 把手型栏杆的把手一定要符合便于抓握和不滑的要求,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抓住栏杆,并且即使手部潮湿或者出汗,也能够保障安全。
设计规范将栏杆的材质、形状、规格等都纳入到考虑范畴,以便支持掌握实际栏杆设计不同情况的专业人士和业主。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标准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ff21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2.png)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标准楼梯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楼梯的设计标准要求十分严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设计的相关标准。
一、楼梯的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 安全性:楼梯必须能够安全快捷地将人员从一层楼到另一层楼,设计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2. 舒适性:楼梯的坡度、台阶高度、台阶宽度等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
3. 可达性:楼梯应方便行走者的使用,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
二、楼梯的尺寸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楼梯的尺寸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段高:楼梯的段高是指楼梯上一段的高度,应不大于2000mm,便于使用者上下楼梯。
2. 台阶高度:楼梯的台阶高度应一致,通常为150mm-190mm之间,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行走平稳。
3. 台阶宽度:楼梯的台阶宽度通常为250mm-400mm之间,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踩踏面积足够。
4.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使用人数确定,一般为900mm-1100mm之间,以确保在楼梯通道上人员可以流动自如。
三、楼梯的扶手要求楼梯的扶手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抓住,确保安全。
扶手的要求包括:1. 高度要求:扶手的高度应不低于900mm,便于使用者抓住。
2. 扶手直径:扶手的直径应在40mm-50mm之间,以保证使用者握持时的舒适度。
3. 扶手的设置:楼梯的两侧应设置稳固的扶手,以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可以随时抓住扶手。
四、楼梯的照明要求在楼梯的设计中,照明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以确保人们在楼梯上的安全通行。
照明的要求包括:1. 照明亮度:楼梯的照明亮度应保持在充足的范围内,确保人们能够清晰看到楼梯的每个细节。
2. 照明的设置:楼梯的上下端以及转弯处应设置照明灯具,以确保在使用者在这些位置时可以清晰看到楼梯。
3. 应急照明:楼梯区域的照明设施应保证在电力中断等紧急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f449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8.png)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楼梯应具备舒适、安全、美观的特点,并满足行人出行的需要。
2.楼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楼梯的尺寸、形式和结构应适应建筑空间的布局,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二、楼梯尺寸与高低差:1. 楼梯的踏步宽度应不小于300mm,高度应不大于200mm。
2. 踏步宽度和高度的差值应控制在150mm-180mm之间,以保证人们的正常行走。
三、楼梯坡度:1.直跑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蜿蜒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
2. 拐角处的纵坡飞度应限制在12mm以内。
四、踏步和踏板间距:1. 室外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不小于50mm,以便排水和防止积水。
2. 室内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控制在60mm-65mm之间,以便人们正常行走。
五、扶手:1. 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两侧,并且高度应在900mm-1100mm之间,以方便行人使用。
2.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六、楼梯结构和材料选择:1.楼梯的结构应保证稳定牢固,能够承受行人和荷载的重量。
2.楼梯的表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好、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材料。
七、逃生楼梯:1.逃生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逃生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楼梯并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结构安全稳定、舒适易用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务必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788f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6.png)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是连接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重要通道,其规范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楼梯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
1. 楼梯尺寸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楼梯的宽度应适应人员流动和疏散的需要,一般不得小于1.1米,且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宽度应增加到1.5米以上。
楼梯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踏步的深度应大于30厘米,确保人们踩踏时的安全稳定感。
2. 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斜度,一般规定在25°-45°之间。
过小的坡度会增加楼梯的台阶数目和体积,给人们带来不便;而过大的坡度则容易导致行走不稳,增加跌倒的风险。
合适的坡度可以保证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楼梯间距要求为了保证人们在楼梯行走时的安全,楼梯的每个踏步之间应有规定的间距。
一般来说,楼梯的间距不得大于19厘米,以确保人们踩踏时的稳定。
此外,楼梯的扶手也必不可少,扶手的高度一般在85-90厘米之间,以便人们在行走时有可靠的支撑。
4. 楼梯的安全措施为了进一步保证楼梯的安全性,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楼梯的起始和结束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引导人们正确进出楼梯。
楼梯两侧应设有防护栏杆,一般高度不低于1.05米,以防止人们从楼梯旁边掉落。
此外,在楼梯的台阶上,应保持干燥、无障碍物的状态,以防止人们滑倒或绊倒。
总结起来,在建筑工程中,楼梯规范要求是确保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的安全和舒适的基础。
楼梯的尺寸、坡度、安全措施等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在确保楼梯的合理设计和安装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人们在建筑物内的楼层间安全快捷地移动。
楼梯坡度标准
![楼梯坡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506a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6.png)
楼梯坡度标准
现代建筑设计中,连接多层楼栋的楼梯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方式
和特征成为衡量建筑合理性和实用性的指标之一。
楼梯坡度主要针对安全性以及方便性考虑,因此,关于楼梯坡度的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据《建筑安全规范》规定,一般应根据楼梯深度、宽度等尺寸,规定坡度不能
小于15%,也不能大于20%;如果楼梯深度小于0.5米,则楼梯坡度不能小于20%,不能大于25%。
同时,建议在井道中心线深度不大于2.8米左右设置中间平台,整
个楼梯设计最长不得超过12级;且当一节楼梯的坡度超过20%时,至少在第六级
及以上设置中段平台。
楼梯坡度的合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坡度过大则会使
人上楼梯感到疲劳,坡度过小则会极易绊倒,因此建议设计时应当确保楼梯坡度符合国家《建筑安全规范》相关要求,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2646d728ea81c758f578a0.png)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 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 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 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台阶坡道常用参数标准
![楼梯台阶坡道常用参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4f2a21aef8941ea66e0524.png)
建筑楼梯、台阶及坡道常用参数标准1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1.1 楼梯踏步高度1.1.1 楼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
1.2 楼梯踏步宽度1.2.1 楼梯踏步宽度应采用220、240、250、260、270、280、300、320mm。
1.3 楼梯梯段坡度1.3.1 楼梯梯段适宜坡度23~38度。
1.4 楼梯各部位净高1.4.1 楼梯平台部位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净高不应小于2200mm;1.4.2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突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1.5 楼梯平台深度1.5.1 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剪刀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1.3m。
2 各类建筑楼梯常用参数2.1 有电梯住宅公共楼梯2.1.1 踏步最小宽度260mm;踏步最大高度175mm;2.1.2 踏步宽度260mm,对应踏步高度167~175mm(就高不就低)。
2.2 无电梯住宅公共楼梯2.2.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2.2 踏步宽度280mm,对应踏步高度153~160mm(就高不就低)。
2.3 幼儿园、小学校公共楼梯2.3.1 踏步最小宽度260mm;踏步最大高度150mm;2.3.2 踏步宽度260mm,对应踏步高度144~150mm(就高不就低)。
2.4 宿舍公共楼梯2.4.1 踏步最小宽度270mm;踏步最大高度165mm;2.4.2 踏步宽度270mm,对应踏步高度158~165mm(就高不就低)。
2.5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医院、旅馆、展览馆、疗养院、大中学校公共楼梯2.5.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5.2 踏步宽度280mm,对应踏步高度153~160mm(就高不就低)。
2.6 公共建筑无障碍楼梯2.6.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6.2 踏步宽度280mm,对应踏步高度153~160mm(就高不就低)。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9463152b160b4e777fcf21.png)
楼梯和坡道规范(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①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踏步高度不宜大于,并不宜小于,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踏步宽度不宜小于,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②民用建筑强制性规范,大于等于18个台阶就必须设一个休息平台,踏步高度一般是12CM-17CM之间,踏步宽度一般是25CM-30CM。
③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踏步宽度不应小于,踏步高度不应大于,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④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踏步高度不应大于,踏步宽度不应小于;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踏步宽度不应小于住宅踏步最大高度,最小宽度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最小宽度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最小宽度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最小宽度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最小宽度2、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3、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民用建筑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楼梯设计的规定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楼梯设计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94b9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f.png)
建筑标准对建筑物楼梯设计的规定在建筑领域中,建筑标准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功能和美观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设计建筑物时,楼梯作为连接不同楼层的重要部分,需要符合建筑标准的规定。
本文将探讨建筑标准对建筑物楼梯设计的规定。
一、楼梯的尺寸规定根据建筑标准,楼梯的尺寸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使用体验。
楼梯的宽度应符合人员疏散的需要,并考虑使用人群的数量。
楼梯的踏步长度和高度应该保持一致,以提供平稳的上下行动作。
此外,楼梯的踏步宽度也需要满足标准,以确保人们能够稳步行走。
二、楼梯扶手和安全设备的规定为了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楼梯的设计应考虑安装扶手。
扶手的高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以便人们能够自然地抓住扶手。
此外,扶手的设计材料和结构也需要符合相关建筑标准的规定,以保证其稳固性和耐用性。
另外,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还需要在楼梯的起始和终点处安装合适的护栏或栏杆。
三、楼梯出口和疏散路线的规定为了符合建筑安全的要求,楼梯的设计应考虑疏散的需要。
根据建筑标准的规定,楼梯的起始和终点处应该有明确的标识,以方便人们辨识和使用。
此外,楼梯的出口和疏散路线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包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大量人员的需求,以及提供足够的通道宽度和减速平台。
四、楼梯的防滑措施和照明规定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楼梯的设计应考虑防滑措施。
例如,在楼梯的踏步表面应铺设防滑材料,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此外,楼梯的设计还应包括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楼梯在任何光线情况下都能清晰可见。
综上所述,建筑标准对建筑物楼梯设计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涉及楼梯的尺寸、扶手和安全设备的要求、楼梯出口和疏散路线的规定,以及防滑措施和照明规定等。
在实际设计中,建筑师和工程师应综合考虑这些规定,并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平衡和调整,以确保设计的楼梯符合标准,并提供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7696023431126edb6f1a10a1.png)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 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 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 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标准[详]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10b33d80b90d6c85ed3ac651.png)
楼梯和坡道规(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①公共建筑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②民用建筑强制性规,大于等于18个台阶就必须设一个休息平台,踏步高度一般是12CM-17CM之间,踏步宽度一般是25CM-30CM。
③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④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住宅户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2、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3、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民用建筑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f264343daa00b52acec7caa3.png)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
15m,并不宜小于0. 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
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
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
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
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50964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a.png)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
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标准[详]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10b33d80b90d6c85ed3ac651.png)
楼梯和坡道规(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①公共建筑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②民用建筑强制性规,大于等于18个台阶就必须设一个休息平台,踏步高度一般是12CM-17CM之间,踏步宽度一般是25CM-30CM。
③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④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住宅户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2、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3、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民用建筑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建筑设计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7e01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7.png)
建筑设计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楼梯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设计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展开探讨。
一、楼梯的基本构造要求楼梯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构造要求:1. 楼梯的坡度:楼梯的坡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一般为30°- 45°之间。
过大或过小的坡度都会影响行走的舒适体验和安全性。
2. 楼梯的步高和步宽:楼梯的步高和步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步高一般不宜超过18cm,步宽一般不宜小于25cm。
合理的步高和步宽能够减少爬楼的疲劳感,提高安全性。
3. 楼梯的踏面:楼梯的踏面应平整、防滑,以确保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选择踏面材料时,需要考虑防滑性、耐磨性和易清洁性等因素。
二、楼梯的安全规范要求楼梯是建筑中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一些安全规范要求:1. 扶手的设置:为了提供支撑和保持平衡的功能,楼梯设计中必须设置扶手。
扶手的高度一般为75cm-100cm之间,其高度和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2. 照明的安排:楼梯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照明的充足性,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
合适的照明能够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3. 疏散通道的设置:楼梯也是疏散通道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人员疏散的需要。
楼梯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合理确定,楼梯间的出口和入口要明确标识,确保人员可以迅速有序地疏散。
三、楼梯的设计美观要求楼梯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构件,也是建筑空间中的景观之一。
因此,在楼梯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美观的要求:1. 材质的选择:楼梯的材质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要注意材质的耐用性和易维护性。
2. 栏杆的设计:栏杆在楼梯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同时要注重美观和独特性。
3. 色彩的运用:楼梯的设计中可以运用适当的色彩,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
色彩的选择应与建筑整体风格和使用环境相搭配,避免过于突兀和不协调。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有哪些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有哪些设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1069fd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c.png)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有哪些设计规定?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有哪些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有哪些设计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fc145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7.png)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楼梯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装饰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通道,更体现了建筑物的风格与美感。
因此,楼梯的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设装饰工程中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的尺寸、结构、安全等方面。
一、楼梯尺寸的规范要求1. 楼梯的坡度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斜度,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坡度范围为30°- 37°。
坡度过小会导致楼梯显得过于陡峭,使用起来不舒适;坡度过大则会导致楼梯过于平缓,使用起来不便。
2. 楼梯的步长和步高楼梯的步长指的是楼梯的水平距离,步高指的是楼梯每个台阶的垂直高度。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楼梯的步长和步高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步长在28cm-32cm之间,步高在18cm-20cm之间。
过大的步长和步高会增加人们爬楼梯的难度,过小则容易造成走楼梯时的不稳定。
3. 楼梯的宽度楼梯的宽度是指楼梯的横向距离,也是人们走楼梯时的活动空间。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宽度应该不小于90cm,以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
同时,楼梯的宽度还应考虑到火灾疏散的需要,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
二、楼梯结构的规范要求1. 楼梯的材质楼梯的材质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人们的使用。
常见的楼梯材料包括木材、钢铁、混凝土等。
选择楼梯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使用寿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等因素。
2. 楼梯的扶手和栏杆楼梯的扶手和栏杆是保障人们安全上下楼梯的重要部分。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扶手高度应该在85cm-100cm之间,扶手的直径在3.2cm-5cm之间。
栏杆的高度应该在90cm-110cm之间,栏杆的间距不应超过11cm,以防止儿童的身体卡入其中。
3. 楼梯的防滑设计为了保证人们在使用楼梯时的安全性,楼梯的防滑设计非常重要。
楼梯的防滑措施可以采用在楼梯面上涂抹防滑材料、加装防滑条或在楼梯踏板上进行凹凸处理等方式,以增加人们行走时的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和坡道规范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①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1.5m。
②民用建筑强制性规范,大于等于18个台阶就必须设一个休息平台,踏步高度一般是12CM-17CM之间,踏步宽度一般是25CM-30CM。
③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10m;
④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
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
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
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
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
2、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
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3、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民用建筑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四)楼梯梯段宽度
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
(五)室外台阶和坡道
室外台阶是建筑出人口处室内外高差之间的交通联系部件。
由于其位置明显,人流量大,特别是当室内外高差较大或基层土质较差时,须慎重处理。
台阶处于室外,踏步宽度应比楼梯大一些,使坡度平缓,
以提高行走舒适度。
其踏步高一般在100~150mm左右,踏步宽在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
在台阶与建筑出人口大门之间,常设一缓冲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平台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平台需领3%左右的排水坡度,以利雨水排除。
由于台阶位于易受雨水腐蚀的环境之中,密慎重考虑防滑和抗风化问题。
其面层材料应选择防滑和耐久的材料,如水泥石屑,斩假石(剁斧石),天然石材,防滑地面砖等。
对于人流星大的建筑台阶,还宜在台阶平台处设刮泥槽。
需注意刮泥槽的刮齿应垂直于人流方向。
步数较少的台阶,其垫层做法与地面垫层做法类似。
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按台阶形状尺寸做C15混凝土垫层或砖、石垫层。
标准较高的或地基土质较差的还可在垫层下加一层碎砖或碎石层。
对于步数较多或地基土质太差的台阶,可根据情况架空成钢筋混凝土台阶,以避免过多填土或产生不均匀沉降。
严寒地区的台阶还得考虑地基土冻胀因素,可用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换土至冰冻线以下。
台阶与坡道的坡度一般较为平缓。
坡道在1/6~1/12左右;台阶,特别是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处的台阶每级一般不超过150mm高,踏面宽度最好选择在350~400mm左右,可以更宽。
一些医院及运输港的台阶常选择100mm左右的步高和400mm左右的步宽,以方便病人及负重的旅客行走。
台阶与坡道因为在雨天也一样使用,所以面层材料必须防滑,坡道表面常做成锯齿形或带防滑条。
(六)行车与轮椅坡道形式
行车坡道:分为普通行车坡道(图7-20a)与回车坡道(图7-20b)两种。
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入口处,如车库等。
回车坡道与台阶踏步组合在一起,布置在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如办公楼、医院等。
轮椅坡道:专供残疾人使用,又称为无障碍坡道。
图7-20 行车坡道
坡道尺寸
宽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宽度,一般每边至少≥500mm;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半径及车辆规格有关,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
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当坡道的高度和长度超过表7-3的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2m;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5m。
无障碍坡道,在坡道的起点和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坡道两侧应设置扶手,且与休息平台的扶手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扶手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图7-21)。
坡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坡度与建筑的室内外高差和坡道的面层处理方法有关。
室内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8;室外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10;
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2,;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7-3的规定;
坡道构造
坡道的构造与台阶基本相同,一般采用实铺,垫层的强度和厚度应根据坡道的长度及上部荷载大小进行选择。
严寒地区垫层下部设置砂垫层(图7-22)。
图7-22 坡道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