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1-
武 侯 祠 图 片
-22-
武 侯 祠 图 片
-23-
武 侯 祠 图 片
■ 称颂诸葛亮的诗句
-24-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修身名言,请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4-
·
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 和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

句话有什么作用?

点明“淫慢”“险躁”的不利之处,从反面补充论述
,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什么?
诸葛亮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有所作为。
■ “静”与“俭”关系是怎样的?。
文题解读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 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信。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简洁明了。
诫子书
-7-
夫(f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词类活用
1.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2.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3.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七年级语文上册16 诫子书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16 诫子书课件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 5.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 / (1)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 / (2)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 / (3)年 与 时 驰,意 与 日 去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___静__以__修__身__,__俭__以__养__德____。 (2)《诫子书》中强调“学、才、志”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__非__学__无__以__广__才__,_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振奋精神和 修养性情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淫__慢__则___不__能__励___ __精__,__险__躁__则__不__能__治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专练
材料二: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 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 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学习先人留下的祖训和直接向长辈学习。
核心素养专练
(2)[展家风] 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 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 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 家和万事兴 B. 天道酬勤 C. 百善孝为先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4)文中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志当存高远” 的句子是:___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__非__宁__静__无__以__致__远____。
(5)[2023 广州番禺区期末]《诫子书》中强调要惜时勤学, 不要蹉跎时光的句子是:_年__与__时__驰___, __意__与__日__去___。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ppt教学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ppt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先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作品简介
《诫子书》家训,家书。高度 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 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 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 解为空虚的心灵。)
品析文意:
学生活动一
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 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 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 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 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 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 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 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 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 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第16课 诫子书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第16课 诫子书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四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1)小组互读,揣摩语气,读出韵味。
用担忧的语气读,要读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 用劝诫的语气读,语气语调要表现父亲的冷静与智慧。 用期望的语气读,语气要热切,热切中有期盼,期盼中有警示。
(2)个人展示朗读。
用课文《诫子书》原句填空
研读探究
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兼济天下,宁静是为了致远,达 于天下之远。诸葛亮的活法就是他的后辈和我们的榜样。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和古诗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
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 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自读课文
读出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
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 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 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 一带饱学之人。

《诫子书》ppt课件

《诫子书》ppt课件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阐述 了“静”“学”“志”“才”之间的关系,即人的才学是通过学习来增 长的,而学习时要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先立志。作者强调了这四者的 关系,其核心是学习,途径是静,前提是立志,目的是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 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
静可以促进志向达成。(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可以促进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 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做笔记)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来?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素养目标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01
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02
03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培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 的品德修养。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背景资料
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 岁。北伐前的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北伐中, 54岁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词谆谆的《诫子书》。

〖语 文〗第16课《诫子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 文〗第16课《诫子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习 成就 消失
非志无以成学 遂成枯落 逝将去汝
学业 变成
离开
文言现象归纳
3.古今异义 (1)非学无以广才
(2)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增长 今:宽广、广大
(3)险躁则不能治性 慢 古:懈怠 今:与“快”相对
(4)年与时驰
励 古:振奋 今:鼓励
险 古:轻薄 今:危险 治 古:修养 今:治理 驰 古: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奔驰
懈怠
浮躁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 养性情。
时光 意志
消失
年 与 时 驰,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
疾行,迅速逝去
最终
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
对社会有贡献

怎么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驰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 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 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 3.推敲关键词,理解文章思想精髓。
名人小档案
名: 诸葛亮 字孔明 时: 籍: 三国
评: 琅琊阳都人 作:
政治家 军事家
号卧龙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诫子书》《隆中对》
题目解析
劝勉,告诫
书信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夫(f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dàn)(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 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 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 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 有成就?
第十四页,共23页。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 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第一页,共23页。
蜀相(杜甫(dù fǔ))
丞相祠堂(cítáng)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页,共23页。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nǎxiē)事迹吗?
第三页,共23页。
走进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 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 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 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jiànlì),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 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 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 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 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 “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 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谈的是饮酒应尽兴而不乱性。

第16课 《诫子书》课件

第16课 《诫子书》课件
➢ 86字的《诫子书》却于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希望。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对 儿子提出了怎样的希望?请结合全文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诸葛瞻。
诸葛亮希望儿子能“修身”“养德”,成为“君子”,而不是年 老时“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合作探究 ➢ 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诸葛亮给儿子指出的方法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 言知识,理解文意。 2、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内在的逻辑。 3、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 作品的熏陶。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01
第一课时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作者简介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预习检查 ➢ 第三关: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掌握字形。
夫( fú )

淫慢( yín )

穷庐( lú ) ●
淡泊( dàn bó )
●●
遂( suì )

险躁( zào) ●
在文海中遨游 在积累中提升
预习检查 ➢ 第四关:根据预习,解释下列的词语。
【静以修身】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宁静致远】 平稳静谧的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
作者简介
➢ 第一关: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 琅玡阳都( 今山东沂(yí)南)人,三国时蜀汉 政治 家、军 事家。早年隐居 隆中 ,后辅助 刘备 联孙抗曹,建 立蜀汉,拜为丞相。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 葛亮尽心辅佐,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一生“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 的代表。代表作有《 出师表 》《诫子书》等。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6课《诫子书》课件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诸葛瞻自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受 到了极大的重视。
诸葛瞻
诸葛瞻生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是诸葛亮之子。诸葛亮 病逝五丈原后,年仅8岁的诸葛瞻承袭了武乡侯的爵位,17岁 时迎娶公主,拜骑都尉。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与辅国 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执掌蜀汉朝政。可诸葛瞻终究不 是诸葛亮,不能挽江山于水火,仅仅两年后蜀汉就灭亡了, 诸葛瞻在与邓艾的决战中战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学习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其作品,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积累名言警句。 2.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作品主旨,体会父对子的殷切期望。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培养读书修身、静心养德的品质。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思维导图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明,
致,达到。
明确、坚定。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 宁静专一。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增长才干。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 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 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樊襄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早年隐居隆中,后辅助刘备联孙抗曹,建立蜀汉,拜 为丞相。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尽心辅佐, 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和做人 对比论证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 ”字,围绕学习告 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淡泊 立志 惜时
请就这几个条件各写出两个课外名句
1、 本文的名句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本文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提出论点):夫君子 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 3、 诸葛亮写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须从淡 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4、 从哪几方面论述:学习、做人 对比论证 5、 文中道出了哪几层关系?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 6、 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
为本文补充论据
(二)事实论据:
立志:1.毛泽东:从小立有远大志向——立志 救国、献身革命,最终缔造了新中国。
2.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人。
3.张海迪:身残志坚,胸怀理想,她说:
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诫子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 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 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 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根据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 观点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 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句式: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 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 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8、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 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 “学“的理解。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发愤努力,
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
宁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在简陋 的实验室里精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镭,获得诺
贝尔奖。
治学:苦学例子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 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 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为了增 强效果,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切。因为节俭才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才不会为 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散精力。
5、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你收到怎样的启发?
启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为本文补充论据
(一)道理论据
淡泊: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静”字,围绕学习 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 别找出原句。
淡泊 立志 惜时
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 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
(1)要淡泊宁静(2)要有志 (3)要惜时
8、 文中人物理想人才必备的三个条件是:
志、学、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志是成才的前提基础, 品德修养是成才的保障。
9、 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
10、道出志与学的关系:非志无以成学 11、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 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3)阐述“学”、“志”、“才”之间 关系的句子是什么?
(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 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 亮是从 修身 和 治学 两个方面进行 论述的。
本文用了( 法?
对比 )论证方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志无以成学
“明志”要靠淡泊、宁静,不断磨砺; “无志”不足以“成学”,意思是没有志 向,就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 能专一。
二、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 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 求。 2、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能冶性。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增长才干
成就学业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振奋精神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过度 懈怠,懒惰
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志 消失 于是,就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大目标。
1、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展开论述, 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2、本文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荒唐险躁。 3、《诫子书》中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一要有志,二 要淡泊宁静。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增长。 一词多义: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学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 中来修养身心的,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 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 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 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 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 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 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 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只好悲伤地 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再后悔叹息也来不 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