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 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句式: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 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 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8、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 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 “学“的理解。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增长才干
成就学业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振奋精神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过度 懈怠,懒惰
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志 消失 于是,就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大目标。
1、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展开论述, 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2、本文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荒唐险躁。 3、《诫子书》中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一要有志,二 要淡泊宁静。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增长。 一词多义: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学
非志无Biblioteka Baidu成学:名词,学业。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 中来修养身心的,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 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 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 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 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 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 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 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只好悲伤地 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再后悔叹息也来不 及了。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发愤努力,
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
宁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在简陋 的实验室里精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镭,获得诺
贝尔奖。
治学:苦学例子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 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 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为了增 强效果,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 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3)阐述“学”、“志”、“才”之间 关系的句子是什么?
(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 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什么?
3.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 亮是从 修身 和 治学 两个方面进行 论述的。
本文用了( 法?
对比 )论证方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志无以成学
“明志”要靠淡泊、宁静,不断磨砺; “无志”不足以“成学”,意思是没有志 向,就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 能专一。
二、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这既是诸葛亮一生 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 求。 2、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能冶性。
7、 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
(1)要淡泊宁静(2)要有志 (3)要惜时
8、 文中人物理想人才必备的三个条件是:
志、学、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志是成才的前提基础, 品德修养是成才的保障。
9、 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
10、道出志与学的关系:非志无以成学 11、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
为本文补充论据
(二)事实论据:
立志:1.毛泽东:从小立有远大志向——立志 救国、献身革命,最终缔造了新中国。
2.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人。
3.张海迪:身残志坚,胸怀理想,她说:
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诫子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 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 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 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根据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 观点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切。因为节俭才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才不会为 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散精力。
5、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你收到怎样的启发?
启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为本文补充论据
(一)道理论据
淡泊: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静”字,围绕学习 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 别找出原句。
淡泊 立志 惜时
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学习和做人 对比论证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 ”字,围绕学习告 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淡泊 立志 惜时
请就这几个条件各写出两个课外名句
1、 本文的名句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本文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提出论点):夫君子 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 3、 诸葛亮写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须从淡 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4、 从哪几方面论述:学习、做人 对比论证 5、 文中道出了哪几层关系?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 6、 诸葛亮的治学之道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