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 官仕龙 版 第十六章 脂肪胺与芳香胺
第十六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青霉素分子中有酰胺键,需采用粉针剂,在临用 时配制,当日用完。 S
C6H5CH2CONH O N 苄青霉素 CH3 CH3 COOH
三、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 (一) 尿素[CO(NH2)2] 尿素又叫脲,它可以看成是碳酸的酰二胺。 1.弱碱性
. H N C O N H + H N O H N C O N H H N O 2 2 3 2 2 3
OH C N H C H C l C O+2 2 C N OH
O HN C NH2
酰脲
O H . . . . . . . . . . . . . . . . . C. C l H . . . . . . . . . . . . . . . . N + H C . CO 2 . . . . . . . . . . . . . . . . C. H C l . . . . . . . . . . . . . . . .N
自学
CH2NH2 CH2OH N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维生素B6是蛋白质代谢的必要物质,缺乏它蛋白质代 谢就不能正常进行。 维生素PP。 COOH CONH
R3N + HNO2 R3NH+ NO2
芳香叔胺与亚硝酸反应,发生芳环上的亲电 取代反应,生成 C- 亚硝基化合物,这是在强酸条 件下发生的反应,实际产物是红色盐酸盐,可用 于鉴别 。
CH3 N
NaNO2+HCl
CH3
CH3 N
CH3
N,N-二甲基苯胺
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
NO
4.芳胺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
对羟基偶氮苯(桔黄色)
第二节 酰胺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 羧酸分子中羧羟基被氨基或烃氨基取代后的 化合物称为酰胺,通式为:
有机化学全套PPT课件第十六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HBr + CuBr or HCl + CuCl 桑德迈耳反应
ArBr or ArCl
A-r+NNC-l
KCN + CuCN (中性条件) 推广的桑德迈耳反应
ArCN
Cu + HBr or Cu + HCl 加特曼反应
ArBr or ArCl
Cu + NaNO2, Cu + Na2SO3 Cu + KSCN 推广的加特曼反应
NHCOCH 3
80oC HOSO2Cl
氯磺酸
NHCOCH 3 S O 2 Cl
RNH2
NHCOCH 3 S O 2 NHR
稀HCl
NH 2 S O 2 NHR
整理课件
20
(3) 硝化
一级胺、二级由于胺氮上有氢,易被硝酸氧化,不宜直接硝化。
NH 2 稀HCl, (CH3CO)2O CH3COONa
定义:芳环上的一个基团被一个亲核试剂取代,称为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L + Nu:-
Nu + L-
硝基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 在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中,硝基是一个活化的邻对位定位基。
整理课件
10
SN2Ar反应机理
L
+ Nu:- 慢
NO2
应用实例
Nu L
N OO
Nu + L-
NO2
O 2 N
O C 2 H 5 + H 2 N N O 2
ArNO2 or ArSO3Na or ArSCN
整理课件
32
桑德迈耳的反应机理(自由基取代反应)
+
NN + CuCl
络合
第十六章 脂类

二、化学性质
1、水解和皂化 油脂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1 分子甘油和3 分子脂肪酸。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彻底水解,则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 盐,俗称肥皂,该反应又称皂化(saponification)。“皂化” 这一名词现在被广义地指酯的碱性水解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1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3、酸败
油脂在空气中放置过久会变质,产生难闻的气味, 称为酸败。这是因为在空气中的氧、水份和微生物的 作用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化成过氧化 物,这些过氧化物继续分解或氧化生成有臭味的低级 醛、酮和羧酸等。光、热或潮气可加速油脂的酸败。 酸败的油脂有毒不宜食用。油脂的酸败程度可用酸值 来表示。 中和1 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 克数称为油脂的酸值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steroid)
一、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甾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其分子中都有一个由环戊烷并氢化 菲构成的四环结构,四个环分别用A、B、C、D表示,环上碳原子的编号固 定。C10和C13上各连有一个甲基,称为角甲基。C17上连有一个碳链。
二、甾族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甾族化合物骨架中环与环之间的稠合方式与十氢化萘相似。
几种常见油脂中的脂肪酸的含量(﹪)和皂化值及碘值
牛油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皂化值 碘值 24~32 14~32 35~48 2 ~4 190~200 30~48
猪油
28~30 12~18 41~48 3~8 195~208 46~70
花生油
6~9 2~6 50~57 13~26 185~195 83~105
三、一些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1、甾醇 甾醇又称为固醇,可分为动物甾醇及植物甾醇,常以游离状态或以酯或 苷等结合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天然的甾醇在C3上有一个羟基,并且绝大 多数都是β构型。 ◆ 胆固醇(胆甾醇) 胆固醇是一种动物甾醇,最初是在胆结石中发现的一种固体醇,所以称 为胆固醇。
(优选)基础有机化学第十六章脂肪胺与芳香胺

16.5 化学性质III——与亚硝酸反应
1.3级胺与HNO2反应
R3N + HNO2 R3NH NO2
NaNO2
(CH3)2N
HCl反应
CH3NH
NaNO2 CH3-N
HCl
NO
SnCl2 CH3NH HCl
3.1级胺与HNO2反应——生成重氮盐
RNH2
NaNO2 HCl
16.3 化学性质I——烷(酰)基化
NH3 + CH3Br
CH3NH2 CH3Br (CH3)2NH
CH3Br (CH3)3N CH3Br (CH3)4NBr
NH2 CH3I
NHCH3 CH3I
N(CH3)2
工业生产 N,N-二甲基苯胺
O
NH2
NHCCH3
NH2 CH3OH 高温高压 H2SO4
O
CH3
H
D
N
+ H2O
反式共平面
D
ph
的Hofmann
ph
CH3
消除
D (CH3)3N
ph 稳定构像上
OH 的反式消除 H CH3
ph
Hofmann彻底甲基化鉴别结构
N
N
1. CH3I 2. Ag2O
OH N
OH N
N
N
1. CH3I 2. Ag2O
OH N
OH N
1. O3 2. Zn
2 HCHO
16.4 化学性质II——氧化反应
CH3COOOH
CH3NH2
CH3NO
CH3
CH3
NH2 CH3COOOH CH3
NH2 MnO2 O
O
NH2 CF3COOOH CH3
脂肪胺——精选推荐

脂肪胺脂肪胺的发展和应⽤前景发布⽇期:2010-08-15 浏览次数:33摘要:介绍了脂肪胺合成⼯艺技术路线的发展,包括脂肪酸⼯艺、油脂⼀步法⼯艺、脂肪醇⼀步法⼯艺、α-烯烃制备脂摘要:介绍了脂肪胺合成⼯艺技术路线的发展,包括脂肪酸⼯艺、油脂⼀步法⼯艺、脂肪醇⼀步法⼯艺、α-烯烃制备脂肪胺等⼯艺;和制备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的反应器形式,包括传统的间歇搅拌反应釜、间歇环路反应器、连续固定床反应系统;以及制备脂肪胺的催化剂的进展。
对脂肪胺的⼀些重要应⽤领域包括织物柔软剂、抗静电剂、杀菌杀藻剂、乳化剂等进⾏了总结,并对脂肪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些看法。
关键词:脂肪胺;合成;⼯艺路线;反应⽅式;催化剂;应⽤⾼级脂肪胺⼜称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8-C22范围内的⼀⼤类有机胺化合物,它与⼀般胺类⼀样,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及多胺四⼤类,⽽伯、仲、叔胺则取决与氨中的氢原⼦被烷基取代的数⽬。
随着⼈民⽣活⽔平的不断提⾼,脂肪胺类表⾯活性剂的⼈均⽤量将⼤⼤增加。
脂肪胺类表⾯活性剂产品原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属可再⽣资源,具有⽣物降解性。
脂肪胺及其衍⽣物主要⽤作阳离⼦表⾯活性剂。
脂肪胺类表⾯活性剂产品原料也可以来源于合成原料。
当前阳离⼦型表⾯活性剂已占世界范围内⽣产全部合成表⾯活性剂的⽐例为8~9%,⽽脂肪胺⽣产的增长率(平均4%)⾼于表⾯活性剂的总的平均增长率(2%~4%)。
⽬前国内脂肪胺类表⾯活性剂类⼈均消费不⾜美国的⼗分之⼀,因此脂肪胺市场潜⼒巨⼤,对其发展和应⽤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1、脂肪胺的发展⾼级脂肪胺可以由天然油脂或者由合成原料⽣产。
主要以脂肪酸或⾼级脂肪醇为原料⽣产。
⾼级脂肪胺及其衍⽣物⼯业以油脂来源的的脂肪酸为原料,始于20世纪40年代。
脂肪胺⼯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有较⼤的发展,在此期间开发了醇与胺⼀步法制⼆甲基烷基胺新⼯艺。
美国⼄基公司的α-烯烃制备脂肪胺和⽇本的Daisero公司的α-烯烃制备羟胺是合成脂肪胺的新路线和新技术。
化妆品化学之重要胺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胺类化合物简介 02 重要胺类化合物 03 胺类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04 胺类化合物的安全性
胺类化合物简介
胺的定义和分类
胺的定义:胺是一类含 有氨基(-NH2)的有 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的 基本结构单元之一。
芳香胺:芳香胺是一 类含有芳香族侧链的 胺,如苯胺、甲苯胺
03
胺类化合物可以促进 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 保持皮肤年轻状态
胺类化合物的安全性
刺激性
01
胺类化合物可能对皮 肤产生刺激
04
长期使用可能对皮肤 造成损害
02
刺激程度因化合物种 类和浓度而异
05
建议在使用前进行皮 肤测试,确保安全
03
某些胺类化合物可能 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01
胺类化合物可能引 起皮肤过敏反应, 如红肿、瘙痒、皮
中国化妆品法规:限制使用某些胺类 化合物,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日本化妆品法规:限制使用某些胺类 化合物,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谢谢
肤
皂基:清洁 力强,适用 于油性肌肤
两性表面活 性剂:温和 且清洁力强, 适用于各种
肌肤
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温 和且清洁力 适中,适用 于敏感肌肤
抗老化作用
01
胺类化合物可以抑制 自由基的产生,减少
皮肤氧化损伤
04
胺类化合物可以保 护皮肤免受紫外线 辐射的伤害,减少
晒伤和皮肤老化
02
胺类化合物可以促进 胶原蛋白的合成,增 加皮肤弹性
等。
胺的分类:根据胺的 结构和性质,可以分 为脂肪胺、芳香胺、
杂环胺等。
杂环胺:杂环胺是一 类含有杂环侧链的胺,
脂肪胺

Ph N H HONO Ph N NO
CH3
CH3
iii. 叔胺
R3N + HONO
二级胺亚硝酸盐
黄色油状或固体
强致癌物!
N(CH3)2 + HONO
ON
N(CH3)2
请用实验方法鉴别下列三种胺(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和实验现象)
a) CH3CH2CH2CH2NH2 b) CH3CH2NHCH3 c) (CH3)3N
SO2NR2
由于无H原子可与NaOH和 HCl反应,不溶于酸和碱
溶于NaOH 不溶于HCl
不溶于NaOH 不溶于HCl
30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
CH3
SO2Cl R3N CH3
SO2NR3 Cl
溶于NaOH 溶于HCl
生成离子性化合物 可溶于水
• 通过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的产物是否 溶于NaOH和HCl来判断胺的级别
甲胺盐酸盐 苯胺硫酸盐 溴化四乙铵
胺的酸碱性
i. 碱性
N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一个质子, 与大多数的无机酸成盐——呈碱性
R NH2 + HCl
R +NH3Cl
碱性强弱顺序:脂肪胺 > NH3 > 芳香胺
pKb
3—4.5 4.75 9—10
在脂肪胺中: RNH2 < R2NH > R3N 一级 二级 三级
RN H H
RN R H
RNR R
有活泼氢
• 可被强碱夺取 • 可被氧化剂氧化
13.3 化学性质I——烷(酰)基化
NH3 + CH3Br
CH3NH2 CH3Br (CH3)2NH
CH3Br (CH3)3N CH3Br (CH3)4NBr
第十六章--脂类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十六章脂类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⑶:3ω3,6,9 18⑷:1△9⑴胆固醇⑵胆酸 18⑸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⑹磷脂酰胆碱(卵磷脂)2.命名下列各化合物3.写出一个具有L-构型的混三酰甘油的结构式,并给予命名4.写出亚油酸的立体结构式5.组成脂类的脂肪酸结构有什么特点?比较α-亚麻酸与γ-亚麻酸在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点,两者在人体内能否相互转化,为什么?6.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完全水解,分别可得到哪几类化合物?7.举例说明甾族化合物中正系、别系、α、β的含义。
若甾环C5处有双键存在,还有5β-系与5α-系之分吗?为什么?8.写出三油酰甘油在K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反应式。
9.根据溶解度差异,试提出初步分离卵磷脂、脑磷脂的方法。
10.胆甾酸与胆汁酸的涵义有何不同?为什么胆盐可以帮助脂类的消化吸收?11.什么是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它们值的大小分别说明什么问题?12.天然脂肪酸的熔点与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和双键构型有何关系?13.正常成人空腹血脂中,胆固醇酯含量为1.81~5.17mmol/L,请写出一个胆固醇酯的分子结构通式。
14.说明7-脱氢胆固醇、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的关系15.举例说明什么是必需脂肪酸?16.什么是酸败?酸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7.卵磷脂和脑磷脂的水解产物有什么不同?△9,11,13-十八碳三烯酸的结构式。
18.试写出.19.试写出Sn-甘油-1-棕榈酸-2-油酸-3-磷脂酸的结构。
20.测皂化值和酸值都用KOH作为试剂,试想在操作上它们会有什么差别?21.鲸蜡(spermaceti)中含有棕榈酸和十六碳醇形成的酯,它可作为肥皂和美发油中的柔软剂。
请写出它的结构式。
22.香叶烯(C10H16),一个由月桂的油中分离而得的萜烯,吸收3摩尔氢分子而成为C10H22,臭氧分解时产生以下化合物:根据异戊二烯规则,香叶烯可能的结构是什么?23.试指出香叶醇与橙花醇之间是何立体异构关系?α-柠檬醛及β-柠檬醛之间呢?24.指出组成下列萜类物种异戊二烯单元的数目、属哪一类?画出连接的部位。
脂肪胺的N-酰化芳香胺的N-酰化氨基的保护

O2N
NO2 Cl + RCOONa
O2N
NO2 O OC R
NO2
NO2
COONa + CH3CH2CHCH3 OH
ClTNB Py
CH3 COOCHCH2CH3 98%
(4)羧酸异丙烯酯
适于立体位阻大的羧酸。
C4H9
CH2
C18H37 C COO C
C7H15
CH3
3、酸酐为酰化剂
C18H37OH/H+ 6min,
(50)/Et3N
N
COOH
H
(50)
N
COOH
COOCH2Ph
返回
二、芳香胺的N-酰化 芳胺的酰化剂常用酸酐、酰氯等强氧化剂。
H3CO
NH2 + (CH3CO)2O
H3CO
NHCOCH3
活性酯及酰胺类在芳胺的酰化中也有应用。
OH
+
COOC6H5
NH2 CH3
CH3 OH CONH
如芳环上有硝基、卤素等吸电子基团取代时,氨基的酰化 变得迟钝,可加入浓硫酸进行催化。
第三章 酰化反应
定义: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酰基而与化合物中C、O、 N、S等原子相连接的反应。 应用:O、N酰化后形成的酯基、酰胺基是许多药物结构中 的必要官能团。酰化后做为药物前体。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第二节 N-酰化反应 第三节 碳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醇的O-酰化 酚的O-酰化 醇、酚羟基的保护
R CH COOBu-t
NH2
HCOOH/DCC/Py 00, 4h
R CH COOBu-t
NHCHO
脱去甲酰基:可用HCl-H2O-diox水解或用碱水解,如用 Pd-C催化氢解在室温下几乎定量分解。
最新16第十六章脂类5124

第十六章 脂 类 第一节 油脂和蜡 (一、油脂)
(2) 加碘
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叫做碘值(iodine number) 。碘值越大, 三酰甘油中所含的双键数目越多, 油脂的不 饱和程度也越大。在实际测定中, 由于碘与碳碳双键加成 的反应速度很慢, 所以常用氯化碘(ICl)或溴化碘(IBr)的冰 醋酸溶液与油脂反应, 最后折算成碘值。
-亚麻酸是ω-3族多烯脂肪酸的母体,人体内只要从食物中 获得-亚麻酸就可以转化成ω-3族的多烯脂肪酸EPA 和DHA。
ω-3族的多烯脂肪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ω-6族的多烯脂肪酸可由ω-6族的母体亚油酸衍生, 亚油酸在体内可以转化成γ-亚麻酸, 进而转化成花生 四烯酸。
上页 下页
首页 11
Gco希rdei编en腊cge-字s号lyest母tteerm α β γ δ ………………………… ω Δ编码体系:编号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系统命名法常用) ω编码体系:编号从甲基碳原子开始 希腊字母编号:同羧酸。末端甲基碳称为ω碳原子
上页 下页 首页 9
例:
第十六章 脂 类 第一节 油脂和蜡 (一、油脂)
皂化值是衡量油脂质量的指标之一,并可反映油 脂皂化时碱的用量。
油脂是一种混合物, 除能皂化者外, 还有约1%~3% 的部分不能皂化(即不与碱作用,也不溶于水), 这些物 质包括维生素A、D、E、K、蜡及甾醇等。
上页 下页 首页 14
第十六章 脂 类 第一节 油脂和蜡 (一、油脂)
2. 加成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三酰甘油可发生加成反应, 可与氢、碘等试剂进行加成。
问题: 皂化值与油脂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有何关系?
碘值与油脂的不饱和度有何关系?油酸和亚油酸的 碘值是否相同?为什么?
芳香胺

注意反应条件
2. 重氮盐与芳香叔胺偶联
pH =5~7 NR2 Ar N2 X + pH =5~7 R NR2 R N NR2 N Ar Ar N N NR2
活化的芳环
机理(苯环上的亲电取代)
H 2O Ar N N NR2 Ar N N H NR2
- H 3O Ar N N NR2
若酸性过强, 会发生什么?
增加重氮盐稳定性几个因素:
• 环上有吸电子基
W N2 Cl W = C l, N O 2 , S O 3 H
• 阴离子为 X
, HSO4 ,
BF4
Ar
N2 X
Ar
N2 SHO4
Ar
N2 BF4
• 分子内重氮盐
O 3S
N2
30-40oC时仍稳定
重氮盐的反应类型
• 取代(主要反应) • 偶联 • 还原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及其性质
重要的化工原料
Ar NO2
多硝基化合物——炸药
性质分析:
NO2
硝基可被还原
R
苯环钝化,缺电子性, • 亲电取代较慢或难进行 • 可与亲核试剂反应
1. 硝基的还原
Fe / HCl or Zn / HCl or S n (S n C l 2 ) /H C l NO2 NH2
重氮盐与芳香伯胺、芳香仲胺的反应
H H Ar N N Cl + RHN Ar N N N R - H Ar N N N R H Ar N N NHR
冷却
苯重氮氨基化合物
重排
NH2 C H 2C H C N
CN H NH2
CN
F
(3)
Br
第十六章-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 利用亚硝酸与伯、仲、叔胺的反应不同,可以鉴别 伯、仲、叔胺。 • 亚硝基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致癌毒性。
(七)重氮盐的反应 • 重氮盐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的化学反应归纳两类 (1)放出氮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2)保留氮的反应——还原反应和偶合反应。 A) 放出氮气反应
• 重氮盐中的重氮基可以被羟基、氢、卤素、氰基等 原子或基团取代,在反应中有氮气放出。 (1)被羟基取代 —— 将重氮盐的酸性水溶液加热, 即发生水解,放出氮气,并有酚生成: 生成酚
• 由于重氮盐是由伯胺制得的,本反应提供了一个从芳环上除 去-NH2的方法,所以这个反应又称为脱氨基反应。
•脱氨基的应用——借助氨基的定位效应(邻、对位定 位基)合成苯的衍生物: 例1—1,3,5-三溴苯
例2—间溴甲苯
(3) 被卤原子取代 A:碘代——重氮盐和KI加热。 例如:
• 碘代反应属于 SN1 历程, Cl-, Br-亲核能力弱,要 发生此反应常需要亚铜盐作为催化剂:
白色沉淀
• 思考: 如何鉴别苯酚与苯胺?
• 苯胺与碘作用只得到 一元碘化物:
苯胺的一元溴化物制备 • ——主要产物对溴乙酰苯胺:
乙酰化
溴化
水解
使苯胺活 性降低!
(2)硝化——注意硝酸的氧化作用和氨基的保护 例1——间位取代反应
间位取代反应, 注意条件
例2——对位取代反应
氨基的 保护
(3)磺化——“内盐”
• 胺溶于水,可发生离解反应:
• 胺的碱强度也常用它的共轭酸RNH3+的离解常数Ka 或Kb表示: R-NH3+ + H2O RNH2 + H3O+
胺的Kb与其共轭酸的Ka有下列关系:
• 如一个胺的 K b 值越大,或 pK b越小,则此胺的碱性越强;如一
基础有机化学第17章 胺

2. 芳香胺的碱性: 既要考虑N上取代基的影响,又要考虑苯环上取代
基的影响 1. 与脂肪胺相比
碱性:脂肪胺 >芳香胺 原因:PhNH2中存在有P-π共轭
2. 取代芳香胺的碱性
NH2
>
OCH3
NH2
NH2
> OCH3
OCH3
NH2
O>
N +
O-
NH2
>
O N+ O-
NH2
O
N +
O-
+C, -I +C, -I
NaOH, H2O
1º胺 + 磺酰氯
ArSO3Na + R3N + NaCl
NaOH
沉淀
沉淀溶解
2º胺 + 磺酰氯
沉淀 (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碱)
3º胺 + 磺酰氯 NaOH 3º胺油状物
有机相
O CH3CH2NHCCH3
NaOH
水相 +
(CH3CH2)3NCl NaOH
鉴定和胺基的保护
CH3CH2NH2 O
(CH3CH2)3N
C6H5NH2 + (CH3CO)2O
NHCCH3 + CH3COOH
m.p. = 114
O NH CCH3
HO
N +
C
CH3
NO2
HNO3 H2SO4
O
NHCCH3
H3C
N
H
125 ° H
在苯胺分子中,氮原子更接近于平面结构, 氮原子的杂化状态在sp3 与sp2 之间。且在苯胺分子中,C-N 的键长也比甲胺中的短。
对映异构现象
脂肪胺

推荐]高级脂肪胺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时间:2008-3-10 15:11:27 共有人次浏览)高级脂肪胺又称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8-C22范围内的一大类有机胺化合物,它与一般胺类一样,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及多胺四大类,而伯、仲、叔胺则取决与氨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数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人均用量将大大增加。
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产品原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属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性,属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脂肪胺及其衍生物主要用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当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已占世界范围内生产全部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8%~9%,而脂肪胺生产的增长率(平均4%),高于表面活性剂的总的平均增长率(2%~4%)。
目前国内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类人均消费不足美国的1/10,因此脂肪胺市场潜力巨大,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按脂肪胺原料来源主要可分酸法脂肪胺和醇法脂肪胺。
目前,工业生产脂肪胺大部分是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也有以脂肪醇及合成脂肪酸为原料生产的,另外美国乙基公司的α-烯烃制备脂肪胺和日本的Daisero公司的α-烯烃制备羟胺是合成脂肪胺的新路线和新技术[1]。
国外生产脂肪胺的主要厂家有:阿克苏诺贝尔、花王、克莱恩、龙沙、宝洁等[2]。
我国生产脂肪胺的厂家主要有四川天宇油脂、山东博兴华润油脂、江苏飞翔化工等,其中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是亚太地区领先的脂肪胺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基地。
1 脂肪胺的性质、性能脂肪胺是氨的有机衍生物,C8-10短链脂肪胺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长链脂肪胺一般不溶于水,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具有碱性,作为有机碱对皮肤和粘膜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2 主要合成路线2.1脂肪醇为原料主要由脂肪醇和二甲胺反应生成单烷基二甲基叔胺,脂肪醇和一甲胺反应生成双烷基一甲基叔胺,脂肪醇和氨反应生成三烷基叔胺。
2.2脂肪酸为原料首先脂肪酸和氨反应生成脂肪腈,脂肪腈加氢反应生成脂肪伯胺或仲胺,伯胺或仲胺加氢甲基化生成叔胺,伯胺经腈乙基化后加氢可生成二胺,二胺进一步经腈乙基化、加氢可生成三胺,三胺进一步经腈乙基化、加氢可生成四胺。
3.4.3胺和酰胺++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01 胺
四、用途 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胺和苯胺是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医药
农药
染料
02 酰胺
一、酰胺的概念 1.酰胺: 羧酸分子中羟基被氨基所替代得到的化合物。
2.结构通式与官能团 :
O
R—C—NH2
=
酰基 酰胺基
3.常见的酰胺:
02 酰胺
二、物理性质 1.通常甲酰胺为液体,其它酰胺多为无色晶体,因为酰胺分子之间能 形成氢键,其熔、沸点一般较高。 2.—NH2和—CONH2都是亲水基团,都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 低级胺、酰胺都能溶于水。
C17H35 C O CH2 O
C17H35 C O CH 3NaOH O
C17H35 C O CH2
油脂 + 3NaOH
O 3C17H35 C ONa
H O CH2 H O CH
H O CH2 △ 3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
02 油脂
三、化学性质 1.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生成的 高级脂肪酸盐常用于生产肥皂。
态脂肪的过程,叫做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
O
O
CH2 O C C17H33
CH2 O C C17H35
CH
O
O C
C17H33+3 H2
催化剂
△
CH
O
O C
C17H35
O
O
CH2 O C C17H33
CH2 O C C17H35
02 油脂
三、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 由此制得的油脂叫做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硬化油不易被 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作为制造肥皂、人造奶油的原料。
芳香氨基酸:脂肪氨基酸:α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

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第一节 氨基酸一、 概述分子中含氨基的羧酸称为氨基酸。
芳香氨基酸:脂肪氨基酸:COOHN H 2 CH 3 C H 2 C H COOHN H 2α 氨基酸: β 氨基酸: γ 氨基酸:CH 3 C H COOHN H2CH 2 C H 2 COOHN H 2CH 2 C H 2 C H 2 COOHN H 2中性氨基酸:NH2 与COOH 数目相等酸性氨基酸:NH2 比COOH 数目少碱性氨基酸:NH2 比COOH 数目多命名多用俗名。
二、 构型:除甘氨酸,均有手性。
分子的构型可与 L乳酸联系。
H OHCOOHC H 3H NH 2COOHC H 3L乳酸 L氨基酸三、 物理性质:无色结晶,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加热到熔点(>200℃)分解。
四、 化学性质1.两性:⑴ 结构与平衡: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分子内盐。
存在:主要以两性分子存在。
中性氨基酸中COO 与NH2 + 解离的能力不同,因此中性氨基酸的 pH 不等于 7,一 般略小于 7,即负离子多一些。
⑵ 平衡改变:加入酸,平衡左移,正离子增加。
加入碱,平衡右移,负离子增加。
⑶ 等电点:当正离子数目等于负离子数目时的 pH 值。
用 pI表示。
酸性氨基酸:pI<7,即 pH<7,碱性氨基酸:pI>7 ,即 pH>7中性氨基酸:pI<7,即 pH<7⑷ 电场下的离子的迁移:① 强酸性溶液中,主要以正离子存在,向阴极移动。
② 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负离子存在,向阳极移动,③ 等电点时,负离子向阳极移动,正离子向阴极移动。
2.与亚硝酸反应用于定量分析中测定分子中的氨基的含量。
称为范斯莱克(V an Slyke)氨基测定法 3.与甲醛作用用于封闭氨基,滴定羧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 化学性质I——烷(酰)基化
NH3 + CH3Br
CH3NH2 CH3Br (CH3)2NH
CH3Br (CH3)3N CH3Br (CH3)4NBr
NH2 CH3I
NHCH3 CH3I
N(CH3)2
工业生产 N,N-二甲基苯胺
O
NH2
NHCCH3
NH2
CH3OH H2SO4
高温高压
O
CH3C-Cl (CH3CO)2O
CH3NH2
CH3NO
CH3
CH3
NH2 CH3COOOH CH3
NH2 MnO2 O
O
NH2 CF3COOOH CH3
NO2
NO CH3NH2 CF3COOOH CH3NO2
N-H H2O2
N-OH N-羟基化合物
(C2H5)3N H2O2 (C2H5)3N O N-氧化物
16.5 化学性质III——与亚硝酸反应
+ H2O
N
OH
Cl
CH2=CHCl + H2O +
N
联有吸电子基团的beta位的氢的酸性强
OH N
+ H2O N
O OC2H5
O OC2H5
N OH
ph
H (CH3)3ND OH H3phphph (CH3)3N
CH3
H
D
N
+ H2O
反式共平面
D
ph
的Hofmann
ph
CH3
消除
D (CH3)3N
D
H H2O2 H N(CH3)2
D H H N(CH3)2
O
ph
ph
H (CH3)2N
N H Cl
C2H5
CH3
C2H5
H N CH3 Cl
phCH2
对映体关系
2.命名
10胺
CH3NH2 甲胺
CH3 CH3-C-NH2
CH3
H2NCH2CH2NH2 乙二胺
20胺
叔丁胺
NH2 环己胺
NH2 苯胺
CH3NHC2H5 甲乙胺 (C2H5)2NH 二乙胺
NH 哌啶(六氢吡啶)
NHCH3 N-甲基苯胺
CH3CH2CHCH3 N(CH3)3 OH
CH3CH2CH=CH2 + CH3CH=CHCH3
主产物
次产物
HO H
H OH
CH3CH-CH-CH2
N(CH3)3
酸性强
CH3CH2CH=CH2 主产物
D
H H N(CH3)3 OH
D OH
H H N(CH3)3
苄基位的氢的酸性强
N OH
+N
+ HDO + (CH3)3N
CH3
OH NaNO2 CH3 HCl
NH2 OH
CH3 NaNO2 NH2 HCl CH3
HO
NH2 NaNO2 HO
HCl
OH O
CH3 NaNO2
CH3
HCl
NH2
O
CH3
OH NaNO2 NH2 HCl
CH3
N=N -N2 HO
CH2
OH -H+
O O
O
16.6 化学性质IV——消除反应
1. 季胺碱的热消除
N(CH3)2
N(CH3)2
O 3级胺的氮氧化物
CH3CH2CH=CH2 + 主产物
CH3CH=CHCH3 + (CH3)2NOH 次产物
CH3CH-CH-CH3 CH3CH2-CH-CH2
H N(CH3)2 (CH3)2N H
O
顺式的 酸性弱
O
酸性强
Hofmann 消除
CH3CH2CH=CH2 主产物
30胺
C3H7 甲乙丙胺 CH3NC2H5
(C2H5)3N 三乙胺
N(CH3)2 N,N-二甲基苯胺
N
N N
N
六次甲基四胺 (乌洛托品)
季铵盐(碱)
(CH3)4NOH 氢氧化四甲基铵
C16H33N(CH3)3Br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3.酸碱性
A. 酸性
CH3 (CH3CH)2NH + n-C4H9Li
基础有机化学 官仕龙 版 第十六章 脂肪胺与芳香胺
基础有机化学 官仕龙 版 第十六章 脂肪胺与芳香胺
16.1 结构与命名
1.胺的结构
N sp3
含孤对电子,是很好的亲核试剂。
NH
C2H5
CH3
C2H5
H
N
CH3 翻转活化能=25~27kJ/mol
通过烷基化反 应将其固定 phCH2Cl
phCH2
ph
稳定构像上 OH 的反式消除 H CH3
ph
Hofmann彻底甲基化鉴别结构
N
N
1. CH3I 2. Ag2O
OH N
OH N
N
N
1. CH3I 2. Ag2O
OH N
OH N
1. O3 2. Zn
2 HCHO
2 HCHO
O O
OO
2. 氮氧化物的热消除——Cope消除
CH3CH2CHCH3 H2O2 CH3CH2CHCH3
CH3NH2
O
CH3C-NHCH3
CH3COOH
Hinsberg(兴斯堡)反应——鉴别胺的级别
10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
CH3
SO2Cl RNH2 CH3
SO2NHR
由于磺酸基吸电子使 NHR中的H具有酸性
20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
CH3
SO2Cl R2NH CH3
SO2NR2
由于无H原子可与NaOH和 HCl反应,不溶于酸和碱
CH3 (CH3CH)2NLi + n-C4H10
B. 碱性
胺的氢的酸性仅比烷烃氢的酸性强
RNH2 + H+
RNH3+
电子效应:推电子基团对碱性提高有利;
空间效应:空间阻碍大对碱性提高不利;
溶剂效应:RNH3+易溶于水有利于碱性提高
碱性:2级>3级>1级>NH3>芳香胺
16.2 物理性质
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能力为:酸>醇>胺。 相同分子量的胺的沸点:1级>2级>3胺。 胺的溶解度为:C1~C4脂肪胺与水互溶, 如甲胺、乙胺、二甲胺为气体。C5以上 则微溶于水。
1.3级胺与HNO2反应
R3N + HNO2 R3NH NO2
NaNO2
(CH3)2N
HCl (CH3)2N
NO
2.2级胺与HNO2反应
CH3NH
NaNO2 CH3-N
HCl
NO
SnCl2 CH3NH HCl
3.1级胺与HNO2反应——生成重氮盐
RNH2
NaNO2 HCl
R-N=N Cl
生成重氮盐的机理:
溶于NaOH 不溶于HCl
不溶于NaOH 不溶于HCl
30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
CH3
SO2Cl R3N CH3
SO2NR3 Cl
生成离子性化合物 可溶于水
溶于NaOH 溶于HCl
通过胺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的产物是 否溶于NaOH和HCl来判断胺的级别
16.4 化学性质II——氧化反应
CH3COOOH
H+
-H2O
HON=O H2ON=O
NO RNH2
RN-NO
-H+
H+
RNH-N=O
RNH-N=OH
-H+
H2
RN=N-OH
重氮酸
H+
-H2O
RN=N-OH2
R-N=N
-N2 R
-氨基醇的pinacol重排
ph
ph CH3 - C - C - CH3
NaNO2
HO NH2
HCl
ph O
CH3 - C - C - ph 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