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上课用)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译文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译文《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译文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
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孟浩然〔唐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与诸子登岘山》赏析: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
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
“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
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
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中学高中语文选修部分教学课件:与诸子登岘山
2.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相比,本 诗开端有何特色?
诗的首联(开端两句)起得很突兀, 这两句凭空落笔,初看好象于题目无 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 登临所感,和全诗貌离而神合。正如 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俯视一 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3.诗的颔联在内容和结构上与上联有何联系?
颔联(三、四句)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 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 胜迹长流,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 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 “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 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 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然天成, 质朴无华。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三、 四句,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有 奇峰突起气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 的感慨。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 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 “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 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 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 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他登临岘山 时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 的怀古诗。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切块分析
切块一 知人论世
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 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 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 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 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诗人王昌龄 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 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 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 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 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 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与诸子登岘山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与诸子登岘山》这首诗;(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情、人生和自然的热爱与思考;(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3)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关注人生,热爱自然。
二、教学重点1. 诗文背诵:《与诸子登岘山》这首诗的背诵和默写;2. 诗文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意象的分析;3. 诗文欣赏: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典故的理解:如“羊公碑”、“堕泪碑”等;2. 诗歌手法的研究:如对比、象征、寓情于景等;3. 诗歌意境的体会:如何把握诗中的情感和景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典故和意象;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分享学习心得;4.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诗文,重点解析典故、意象和手法;5. 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感;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情况和默写成绩;2.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和心得体会;3. 学生对诗文理解程度的测试;4. 学生对诗歌美感的体验和感悟。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文内容,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中的典故和意象;3. 教学资源:诗文原文、注释、译文、相关典故资料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文,解析典故、意象和手法;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自学能力;3. 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感。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翻译译文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翻译译文《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翻译译文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翻译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②。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③。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④。
[1]【注释】①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
②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
登临:登山观看。
③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④羊公碑: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译文】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渔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2]2、《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原文】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1)篑:音kuì,土筐。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教育资料】《与诸子登岘山》教案学习精品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与诸子登岘山教学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吊古伤今诗,鉴赏时应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教学过程:一、生平简介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世称孟襄阳。
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
浩然一生有壮志,然终不被用,虽名重当时,却以隐居终老。
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孟浩然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在怡人的田园风光里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堪。
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
现有《孟浩然集》。
二、自由朗读、背诵三、诗句解释: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
(由于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为何作者会流泪?)四、问题探讨: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明确: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
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明确: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苏教版2017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PPT课件)
重点: 诗歌鉴赏之句意理解型要点掌握。 难点: 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生平简介】
孟浩然 (689 一 740) ,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樊 ) 人,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 " 王孟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 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 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 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 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 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 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不 中,失意而归。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后 疽发背而卒。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 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 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其“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善。”这是第一个替他编定诗集的 人王士源对他的赞美。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杜甫也称赞他:“吾友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 尽堪传”(《忆襄阳》)。 由此可见其为人和诗作均甚为当时所推重。他 的山水田园诗很有名,在诗歌方面他与王维齐名,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 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 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 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 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与诸子登岘山》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与诸子登岘山》这首诗;2. 能够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 能够了解作者韩愈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 能够通过诗歌理解并体现友情、思乡等主题。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背诵;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分析;3. 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4. 诗歌主题的理解和体现。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深层意境和情感的把握;3. 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联系;4. 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体现。
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1. 《与诸子登岘山》诗歌全文;2. 韩愈的生平介绍资料;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材料:1. 《与诸子登岘山》诗歌全文;2. 笔记本和笔;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岘山的风景和历史文化,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Step 2: 诗歌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2. 教师解释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欣赏诗歌的美;4.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中的友情和思乡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Step 3: 作者介绍教师介绍韩愈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Step 4: 活动与练习1.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2. 学生进行诗歌默写练习,加深对诗歌的记忆;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诗歌默写成绩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背诵;2. 学生回家后进行与诗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3. 学生回家后完成对诗歌主题的个人反思和写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021年《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What you want, you must either strive to catch up or give up altogethe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赏析《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赏析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尚在一作:字在)译文及注释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
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
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赏析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
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
“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
“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与诸子登岘山》全文。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文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作者对岘山美景的喜爱,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理解作者借助山水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2.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2 诗文写作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3.1 诗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3.2 诗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方法4.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4.2 利用图像、音乐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诗文意境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岘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并圈点出难以理解的字词。
5.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诗文中生僻字词的问题,分析诗文的写作技巧。
5.4 诗文讲解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5.5 情感体验学生结合诗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岘山美景的喜爱,以及如何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5.6 课堂小结5.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文,并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练笔。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6.2 诗文背诵评估:在课堂末尾或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对《与诸子登岘山》的背诵情况。
6.3 写作练习评估:收集学生的练笔作品,评估他们运用写作技巧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反应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7.2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点和兴趣点,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八、拓展活动8.1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到岘山或其他自然景观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创作。
8.2 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来课堂讲解岘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
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
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 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字在一作:尚在)【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⑴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
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⑵代谢:交替变化。
⑶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⑷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
登临:登山观看。
⑸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⑹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⑺字:一作“尚”。
⑻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扩展孟浩然诗风】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与诸子登岘山》又名《与诸子登岘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本诗体现了作者求仕不遇苦闷心情。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本诗的原文以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理解背诵,有需要的朋友快来看看吧!《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释】①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
②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
登临:登山观看。
③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④羊公碑: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译文】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显得渔梁洲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创作背景】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
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
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拓展阅读】《与诸子登岘山》整体赏析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
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与诸子登岘山ppt实用课件5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苏教版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4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 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 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 《秋登万山寄张五》、《过 故人庄》、《春晓》等篇, 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 飘逸,意境清旷。
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 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 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 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 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 不免窘于篇幅。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歌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动人, 以平淡深远见长。
【生平简介】
•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 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 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 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 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 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 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教学目标:
•
1、 初步熟悉孟浩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 歌的主要特征。 2、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 之情的。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 人事有代谢,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 • 往来成古今。 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 吊古伤今
结合诗人的遭际及以上羊祜的故事, 初步感知此诗,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 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 羊祜说过的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 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 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 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 情深沉。
作业
1、欣赏《唐之韵》第六集《山水 诗人》(19分钟)史印迹,才来 登山)。 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王维诗和孟 浩然诗的异同。
• 江山留胜迹,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 • 我辈复登临。们又来登临。
• 水落鱼梁浅,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 • 天寒梦泽深。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 • 羊公碑尚在, • 读罢泪沾襟! 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思考
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
因山上有名胜古迹
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
• • • •
孟浩然,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作诗。继 漫游吴越,寻求出仕。四十岁时始入京考进士,不 中,失意而归。张九龄官荆州,引为幕府从事,后 疽发背而卒。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 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 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其“学不攻儒,务掇菁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善。”这是第一个替他编定诗集的 人王士源对他的赞美。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杜甫也称赞他:“吾友襄阳孟浩然,新诗句句 尽堪传”(《忆襄阳》)。 由此可见其为人和诗作均甚为当时所推重。他 的山水田园诗很有名,在诗歌方面他与王维齐名,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
3.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 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 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 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 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 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 比,令人伤感不已。
4.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 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 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 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萧条、悲凉、邈远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1.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 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
“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 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 全诗借古抒怀,感情真挚深沉,平淡 中见深远。(孟诗特点)
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 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 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 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 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 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 何联系?
颔联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 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 江山不改,胜迹长流,今天我们 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 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 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 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
“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 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 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 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 浑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发 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三、四句, 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 使人有奇峰突起气势,更 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 感慨。
首联:凭空落笔 颔联:由虚入实 颈联:远近景物 尾联:自然用典
貌离神合 与上粘连 一片萧条 由人及己
总结:
孟浩然长于五言,《与诸子登 岘山》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 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清淡幽雅的 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 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 “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 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2.“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 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 容?
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 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 屹立在帆首山上,令人敬仰。 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羊祜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 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 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 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 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 感慨。
【小结】
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
首联凭空落笔,似不入题,但却引出了诗人的无 限感慨; 第二联紧扣上联的“古”“今”,道出自己的怀 古伤今来自于这次的登临; 诗歌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三联写登临所见,严冬天寒,更衬托 出登临者的伤感; • 第四联既是写景,也是吊古伤今。“读 罢泪沾襟”,是诗人的自我感伤,也暗 用了“堕泪碑”的典故。 • 寓怀古伤今之情于说理和叙事写景之中。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与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写法 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
首联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 落笔,初看好象于题目无关,实 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 临所感,和全诗貌离而神合。正 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 “俯视一切,抗怀千载”的气概。
颈联的写景,对于达情有什么作用?
是全诗中仅有的写景。远 近的景物都是一片萧条、 肃杀,作者抓住了当时当 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 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 冬,又烘托(衬托)了作者 心情的伤感。
1.颈联中,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 好?
“浅”指水,由于“水落”,鱼 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 “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 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 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 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 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 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名家点评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 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 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 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 确有如此情趣。 (李景白《唐诗鉴赏辞典》)
艺术特色 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 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 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风格。在 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 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 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 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价“从静悟中得之,语淡而味终不 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