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生物-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经典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024年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2.科学方法:观察
教学反思
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回答,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展示韭菜、小麦、毛白杨的花、垂柳的花、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白头鹎的图片,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们周围的生物参考教案

我们周围的生物参考教案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上初中生物以来的第一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生物的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在小学时并没有学习过生物,只学习过与生物有关的学科——科学,因此,对生物这门学科总体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周围的生物这节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在这节课上学生要说的话很多;所以我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一、激发兴趣,以游戏导入,课前师生都准备了一些生物图片,观察图片把生物分类;二、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充分讨论生物的生命现象,老师适当补充,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也是一种技能;三、感悟生命,以对生物的感受,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存的理解,关爱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及举例;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学情分析在小学没有生物这门学科,许多学生不知道生物这个名词,也不知道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课后有的学生经过相互的合作、讨论弄懂了上述的问题,了解了他们身边的生物是什么种类,从而知道了生物的生命特征;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转折,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不具备;学生头脑中只有身边生物的名称,不知道分类,不知道生命的特征;对学生来说,生物是上初中以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如何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如何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的兴趣这很重要;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l~3种附简介生活习性及用途;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l制一大轮盘,另备各类群中2~5 种常见生物图片; 教学流程表教学过程实录:生物世界绚丽多彩、奥妙无穷,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更多,约有150多万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面咱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生物最多:各小组上台介绍他们所准备的资料,约5min后,取出备好的“生物主要类群图”,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生物名称,并尽量多地写出其同类生物名称;结合课本第4页文字认识生物类群;教师出示图片图1—2,要求学生将下列各种生物进行归类;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实际上组成它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稍顿,引起学生思考: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停,引导学生回答太阳、空气、山石、河水……另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学生说出的大多是动物、植物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微小的……生答:细菌、病毒……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1ivingthings刚才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现象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师分组指导5 min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A组:生物能生长师问全班:同意吗齐答同意师引导深入:举个例子略;师板书:能生长;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故作疑问咦植物怎吃食生纷纷回答: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师板书:新陈代谢;生命还有什么特征B组补充道:生物能产生后代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生答:是对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儿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遗传;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生答:不后代之间完全—样吗生答:也不看教科书中图1—2,你能发现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说:两个西瓜;引导观察:大小大小不同;花纹也不完全一样;还长在同一条蔓上,这种不同的差异,叫变异;总之,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C组继续说:生物能自己运动学生表示赞同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彩蝶飞舞、骏马奔驰,可这都是动物,植物会不会运动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议论纷纷;几秒钟后一同学声音响亮而坚定地说:能我示意其说下去: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就闭合,这也算动有些同学立即反对,有些支持,争论起来……,我做和事佬: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行吗思考片刻后同学们一致认同师板书;看图1—3中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这是对什么刺激反应生答:光;目光转向窗外:看外面那棵大树,观察树叶大都朝向——南;再观察南北两侧的树枝——南边繁茂,这也是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睡莲美丽的花瓣日出而开、日落而睡做个有心人吧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的;再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图中是纺锤树;有的学生说像花瓶,有的说像萝卜树,师大声地说:这是一棵树生惊讶叫瓶子树,又叫萝卜树,还叫纺锤树,旁边还站着一个人它怎么长这样呀生很好奇师道:它长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这里有雨季交替;在雨季里它枝叶繁茂,树干中贮存大量水分;进入旱季落叶,胖胖的肚子里贮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顺利度过旱季;稍停这是说: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板另外,生物体都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以后还会详细学习;好了,看课本第5页总结一下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1.能生长;2.能新陈代谢;3.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4.能对刺激作出反应;5.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教师出示资料,学生分析,下面二则资料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生命现象资料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一种“极雨花”,其花瓣对湿度很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花瓣萎缩,将花蕊包起来,预示天要下雨;而花瓣展开时,则预示不会下雨;我国广西忻城县有棵青冈树,晴天时叶呈深绿色,要下雨时,树叶则由绿变红;还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气污染程度,能指南;资料2: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能改良土壤,利于植物生长;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还能高效率地处理有机废物,如1亿条蚯蚓1d可吞食40t有机废物;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没有了它们,地球上将尸体遍布;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周围常见的生物,将它们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其生命现象;板书设计一、植物 30多万种藻类、苔藓、蕨类、种子裸子、被子生物动物 15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微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1.能生长;2.能新陈代谢;3.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4.能对刺激作出反应;5.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子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动物身体里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蝗虫 B.蜥蜴C.蛙 D.蝙蝠2.蘑菇属于A.细菌 B.真菌C.病毒 D.非生物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C.器官 D.系统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的消化和吸收D,生物的组成和分类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中心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不但注重学生获取的新知识,更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围绕学生的活动而展开的;本节课学生完成的第1个目标以游戏的形式,以师生课下搜集的生物图片为介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的丰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流,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第2个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我认为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来看,今后生物课应安排学生上台演讲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有些问题应提倡学生以老师的面孔出现;更多资源下载地址:。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一、教案主题: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二、课时安排: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生物种类。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了解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生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2.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等。

3. 分析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衣物、住房等。

4. 举例介绍常见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5. 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关爱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周围的生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Step 2:观察和认识(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观察周围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等。

2. 每组选一种生物,介绍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Step 3: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10分钟)1.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等。

2. 举例说明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Step 4:讨论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Step 5: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关爱生态环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周围生物的认知程度,了解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意识。

3. 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案主题: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七、课时安排: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生物种类。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最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一.doc

最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一.doc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三、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FLASH:(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2)生物的应激性。

四、教学过程:
水杉
(1)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1)属于鱼类的是热带鱼;属于两栖类的是青
板书设计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一、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
2、生物的种类异、应激性、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
3、生物的分类影响环境、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游戏:填写生物名称
课外探究实验:。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生物名称和生物的生命现象2、感受自然,感悟生命,增强关爱生物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即生命现象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到生物,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周围就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但生物有哪些种类,它们又有什么共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我们周围的生物2、新课活动一:说出下列物体的名称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你能说出下列物体的名称吗?观察图片:金丝猴、生石花、钢琴、大熊猫、郁金香、垂柳、机器人、婴儿、康乃馨、扬子鳄、藏羚羊、老虎、自行车、白鳍豚、蚯蚓生:学生活动思:上述这些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呢?生:学生分类师:通过上面的分类和已有知识请大家思考:什么是生物?生:有生命的物体师:据此自然界的物体就被分为了生物和非生物活动二:列举你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师:既然你已经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了,你能再列举一些生物或非生物吗?生:自由发言师:由此可知大家知道许多生物与非生物,也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非常好。

活动三:尝试分类师:我们再来看下刚才我们说的这些生物,请你将它们分类:金丝猴、生石花、大熊猫、郁金香、垂柳、婴儿、康乃馨、扬子鳄、藏羚羊、老虎、白鳍豚、蚯蚓生:自由发言师生合作:归纳出植物与动物师:自然界的生物有那么多种,都是动物和植物吗?生:不是观察图片: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鸡腿菇,金针菇、H7N9,HIV引出微生物师:由此可知生物可分为(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同是生物的它们又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活动四:自主学习师:请大家看课本5——6页,思考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并举例说明?生:自由发言师生合作观察下列图片:A各种细胞B种子的萌发及生长C吃饭的小孩汗水落叶D一家三代E听到枪声的小鸟F沙漠中植物的根和一般植物的根G鲸呼吸产生的水柱师生合作归纳出生物的七大特征:A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需要营养并能排出代谢废物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E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F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G生物能呼吸师: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生物的特征的吗?生:自由发言活动五: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师:这些生物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生:自由发言师:由此可知我们能不能离开生物呢?生:不能师:所以为了我们更好的生存,我们应该爱护这些生物,并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3、小结4、反馈检测5、作业练习册第2页第二、三题四、板书我们周围的生物一、生物有生命的物体二、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三、生物的基本特征ABCDEFG。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物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植物:了解常见的植物种类,认识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2. 常见的动物:了解常见的动物种类,认识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微生物的世界:认识微生物的种类,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人类与生物:了解人类与生物的关系,认识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5. 生态环境保护: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心得。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物的世界。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物资料和图片。

2. 准备户外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设计好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身边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 学生能理解人类与生物的关系,认识到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学生能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表现出环保意识。

4. 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身边的植物:介绍常见的植物种类,讲解植物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3. 探索常见的动物:介绍常见的动物种类,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4. 认识微生物的世界:介绍微生物的种类,讲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5. 了解人类与生物:讲解人类与生物的关系,强调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生态环境保护: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案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案

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说出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并掌握科学观察法。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所观察生物之间的异同,并尝试提出探究问题。

(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3.通过观察了解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说出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并掌握科学观察法。

◆教学过程
要避开可能存在危险的生物或场地。

【对比观察】杨树、柳树是周边环境中常见的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填写相应的表格:
【观察】如果周围有光叶子花,请仔细
【思考分析】通过刚才观察,想一想观
惊扰动物。

【过渡】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做好观察记录,并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

在观察记录表中我们要记录观查人、班级、观查地点、观查时间、有的还有观查时的天气情况,同时还能自行设计具体的观察内容。

【强调】无论是怎样的观察记录表,我。

七年级上册生物《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我们周围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d.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观察和描述要准确、详细,体现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3.分析和报告要逻辑清晰,有深度,展示学生对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4.画作和手抄报要富有创意,体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5.家庭实践作业要注重亲子互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将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生物有哪些特征?”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展示生物图片:呈现一组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片,如狮子、蝴蝶、珊瑚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生物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具有一定难度。
2.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分类方法和体系繁多,学生容易混淆。
3.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直观地感受到其重要性。
6.思考题要结合课堂所学,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通过这些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重难点,制定以下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想
1.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物基本特征。例如,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的生命现象,从而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创设互动、讨论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对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如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类方法,加深对分类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培养关爱生物的情感。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生物的主要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

难点:生物的生命现象。

教法设计:看书思考利用资源游戏活动讨论练习
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游戏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前言:
2、教师导语:①什么叫做生物及生物的种类?②学生物的重要意义?③本节主要讲了那些内容?
二、明标、确立重、难点:
1、出示小黑板上的目标和重、难点。

2、学生读标
三、看书思考问题:
1、自然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2、结合插图1 1说出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3、生命的现象具有哪些共性?(举例说明)
四、逐一回答思考题:藻类有生命植物30多万种植物苔藓板书:自然界动物150多万种蕨类
无生命—物体种子
无脊椎细菌
动物有脊椎其他真菌病菌
五、分组讨论:
1、学生4人一组,由一位学生执笔在图1—1空白处填写同类生物的名称。

2、资源利用:①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生物图片并将图片分别贴在预先准备好的张贴位置上。

②学生整理平时耳闻目睹的有关资料有待交流。

六、课堂交流:
1、对照图1—1填写同类生物的名称,看谁找出的多?
(如:软体类还有“河蚌”、“乌贼”等;爬行类还有“龟”、“甲鱼”等;种子类还有“银杏”等;藻类还有“海带”等等)
2、游戏活动:交流制作好的生物图片,看谁填写的生物名称多。

3、请学生把从电视“动物世界”栏目中所看到的动物名称告诉大家,
并说出各属哪一类?
七、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板书:细胞构成;由小长大==种子——大树、蝌蚪——成蛙;特征遗传后代===种瓜——得瓜;对外界事物刺激作反应,如:植物根→向地生长)茎→向光生长
2、有人说,关爱生物是指关爱珍稀濒危的生物,像路边的小草等生物不需要关爱,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答案不一)
八、课堂小结:
1、常见的生物类群
2、进行关爱生物的情感教育
3、归纳生命现象具有哪些特点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
2、一类,一类。

生物是指。

3、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

二、选择题:
1、生物体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A、生物生命现象错综复杂。

B、生物体的消化和吸收。

C、生物的组成和分类。

D、无脊椎动物结构简单,种类也多。

三、简答题:
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谈谈你在周围所见到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