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优秀9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优秀9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篇一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⑴、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⑴、“J”型增长曲线: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⑴、“S”型增长曲线: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
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二、应会知识点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2点:种群增长速率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归纳篇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篇三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m厚的范围内。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精心整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总结【篇一】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 )的间体。
体含 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
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DNADNA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成。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数目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分享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分享中学生物是许多同学的噩梦, 学问点众多而且困难, 对于高二的同学们很不友好, 我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学问点的方法来学习生物,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 盼望能协助到大家!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1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3、范围:生物圈。
(二)特点:1、具有全球性, 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具有循环性。
二、实例——碳循环(一)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三)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 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展的。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展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四)特点:具全球性, 可反复利用。
[(五)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确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
CO2能汲取太阳辐射的红外线。
当太阳照耀到地球外表时, 使地球变暖, 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 再次被CO2汲取, 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 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缘由:(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运用, 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 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整实力。
3、影响:(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溶化, 海平面上升, 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重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1.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篇一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篇二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_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主要涵盖了遗传与进化、生殖与发育和免疫与感染三个模块。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中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传递。
DNA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转录是指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移到RNA分子上;翻译是指RNA 以三个碱基为单位,将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
(3)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生物体形态与功能的过程,包括转录调控、转运调控、翻译调控和后转录调控等。
这些调控机制可使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表达出不同的特点。
(4) 基因变异与进化: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导致个体遗传信息的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积累,影响个体的适应性,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2. 生殖与发育:(1) 生殖方式: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和基因的重组,使下一代与父代在遗传上有差异,增强种群的适应性;无性生殖是指个体无需配子结合就能繁殖后代,包括二分法、出芽、孢子等。
(2) 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生殖细胞是指雌性的卵子和雄性的精子,它们分别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合子。
(3) 发育过程:受精后,卵子发生一系列变化:即形成受精卵、早期胚胎、中期胚胎和晚期胚胎。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会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 生殖预防与保健:生殖保健包括避孕、性病预防和生殖道保健等。
生殖预防可通过避免性行为、使用避孕药具和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
3. 免疫与感染:(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
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涉及到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二生物必修3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第一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着筛选物质、控制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器官的基础,细胞核则掌控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各种膜蛋白组成,具有半透性和选择性渗透性。
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
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协同完成细胞的新陈代谢、物质合成和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和核仁,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核仁参与蛋白质合成。
细胞核通过DNA复制和基因转录、翻译等过程控制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
第二部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的DNADNA是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苷酸组成。
DNA具有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以序列形式编码在其中。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隐性和显性表现、等位基因的互作以及自由组合等。
3. 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携带着遗传信息。
通过染色体的读数、变异和重组,遗传物质得以传递和演变。
4. DNA的复制与修复DNA的复制是生物遗传的基础,通过DNA复制,遗传信息得以传递给后代。
同时,DNA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三部分:生物的进化与发展1.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地质年代的古生物化石记录、相似结构的比较解剖、胚胎发育和生物分子的比较等。
2. 进化的机制进化的机制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动和突变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推动物种的适应性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高二知识点笔记必修三
生物高二知识点笔记必修三1.生物高二知识点笔记必修三篇一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2.以自然选取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取及隔离是物种构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透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终导致新物种的构成。
3.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取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构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4.物种构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的构成务必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构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
5.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内含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取性表达的结果。
2.生物高二知识点笔记必修三篇二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必须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关于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必修三的知识并不深奥,只要大家认真学,做好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就能取得理想成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1一、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4、种间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学习生物学必修三对于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我总结的五个知识点:1. 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生物学必修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遗传规律包含了常染色体遗传规律、性染色体遗传规律以及分离与连锁等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含了单因素遗传和双因素遗传两种,它规定了基因的传递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分离和组合这一过程来实现的。
这个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基因传递和遗传规律非常重要。
2. 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概念也是生物学必修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种群在地球界面上的分布、相互作用、生态学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的学科。
其中包括生态基本原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物群落及能量流等。
学习生态学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3. 细胞质细胞质是生物学必修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细胞质是细胞核之外的细胞部分,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器等结构。
细胞质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每个细胞质器都拥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站”,主要负责供应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器官,主要生产有机物质等。
学习细胞质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内部的结构及其功能。
4. 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生物学必修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生物分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它们都是构成细胞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构成基因和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分为DNA和RNA两种。
蛋白质则是构成细胞质及细胞器的主要材料,也是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催化剂。
学习生物分子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基础,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1.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篇一微生物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净化。
(1)降解作用。
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
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
(2)共代谢。
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基质,但是却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
这类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诺卡式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3)去毒作用。
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
如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可以在微生物的水解作用下,被分解为含有一酸或二酸的物质。
但是,微生物的作用是复杂的,有些微生物在净化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化作用。
这类微生物可以使无毒物质转化为有毒物质,从而产生新的污染。
如三氯乙烯能够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氯乙烯,这是强致癌物质。
因此,在利用微生物进行净化的同时,要密切监视系统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及其毒性。
2.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篇二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梳理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梳理5篇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果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留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希望能关怀到大家!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1【种群数量的转变学问点总结】本节属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是生态学商量的最小单位,内容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转变和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转变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种群的数量转变是本节的重中之重。
种群是指在确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我们商量种群主要商量其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确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确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报种群密度的转变趋势。
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种群的空间特征,通常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
种群数量的转变我们主要商量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类型。
“J”型曲线是在理想状态(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合、没有敌害等)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可用公式Nt=N0λt表示,(λ表示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数)由图形和公式都可看出,没有K值。
“S”型曲线是自然条件(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下,种群经过确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确定空间中所维持的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保持稳定,一般状况下,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值。
此问题的商量可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渔业捕捞、把握有害动物等方面。
【种群数量的转变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中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种群特征的理解把握状况,其中种群密度和种群的数量转变曲线是以往的常考学问部分。
在平常测试时,简答题部分通常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的试验和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转变试验。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解惑] (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7.激素调节的实例(1) 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8.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9.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途径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_.激素调节的特点① 微量和高效;② 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③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1)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即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_.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2.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3.范围:生物圈.(二)特点: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具有循环性.二.实例——碳循环(一)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三)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四)特点:具全球性,可反复利用.[(五)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3.影响:(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2)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4.缓解措施:(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3)开发清洁能源.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_.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_.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_.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4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总结】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问题.主要有四个重要实验,分别是由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完成的.我们需要注意每个重要实验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对照思路,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的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温特并没有把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到_34年科学家才最终确认了这种物质就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均为幼嫩且生长旺盛的部位;根尖和成熟叶片合成生长素极少.在这些部位,通过一系列过程将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极少.生长素的运输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即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在芽尖.根尖等不成熟组织的尖端,生长素的运输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如地球引力.单侧光.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横向运输,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点分析】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重点考查的部分,在平时测试和高考中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能力要求上看,往往考查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往往搭载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都很常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误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其合成不需要光,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尖端的下面一段.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而琼脂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无阻碍作用.感光部位在尖端,只有单侧光照射尖端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若无尖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一1、结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高二学习生物的窍门篇二记诵。
首先记诵还是必要的,生物中的好多知识,你不记住是没有用的,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要背诵的。
做简单的习题。
我举个例子,就是基因问题,基因题目一般都是大题目,有一个很复杂的题目假设,然后会问你一些问题。
其实这个你要是拆分来一点一点分析,你就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最基础的记住就好。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胞的生存环境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是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其中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免疫。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是与稳态相关的系统。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是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的中枢位于颅腔中的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其中,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在突触传导过程中,信号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因此传导速度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2.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组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研究、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新整理归纳五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新整理归纳五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新整理归纳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以下将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最新的整理归纳。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各种复杂的功能。
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它不仅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还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膜的主要作用是选择性渗透和传递信息。
2. 细胞核的结构和作用。
细胞核是指细胞内部负责遗传信息传递和维护细胞功能的重要器官。
细胞核的主要结构包括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等,它的作用是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3. 细胞器的结构和作用。
细胞器是细胞内部的一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这些细胞器的主要作用是合成、转运和储存细胞内的物质,并对细胞的代谢函数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内部各种复杂化学反应的总和,它通过酶的作用来维持和调节生物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在学习生命现象的基础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1. 糖原和葡萄糖的代谢反应。
糖原和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可以通过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氧化反应产生ATP。
这些反应需要依靠多种酶来调节和控制。
2. 脂肪的代谢反应。
脂肪是生物体中另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三酰甘油水解反应,从而产生ATP。
这一过程也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和调控。
3. 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构成物质,它可以通过mRNA和tRNA的作用来合成。
这一过程需要依靠多种酶和核酸的参与和调控,以确保蛋白质的正确合成和折叠。
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遗传物质是生物体内部的一些重要物质,它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和变异,从而产生新物种和新特征。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尺度。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分享最新3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分享最新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分享最新3篇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时,更要总结各个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高二生物必修三是生物课程的重点学习内容,要想学好必修三的知识必须要总结好必修三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主要元素(6种),基本元素2.哪种元素占细胞组成的比例3.B元素,Fe元素的作用4.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6种?无机化合物2种,有机化合物4种2.哪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例?哪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例?3.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理解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一样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
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少了Mg2+、Fe2+、Ca2+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5.糖类的作用?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据是什么?6.13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具有的7.脂类的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8.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结合的方式。
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
肽键如何表示?什么叫二肽,多肽?10.蛋白质的多样性指什么?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11.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参见练习册1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组成元素有哪些?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一个核苷酸包括哪3部分?核酸的分类以及分类依据是什么?13.DNA与RNA的中文全称以及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出现的现象是什么?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23页图)。
糖被的组成及作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膜定义?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
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
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态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态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
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
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_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
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②核仁:细胞有丝_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细胞增殖1.真核细胞_的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_2.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完成开始,到下一次_完成为止。
其中_间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期时间相对短很多。
3.无丝_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例如蛙的红细胞★有丝_和减数_一.有丝_:体细胞所采用的_形式1.有丝_各时期的特征(以植物细胞为例)细胞周期变化特征间期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合成,DNA含量加倍;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单体的形态_期前期两消(核膜、核仁消失)两现(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后期着丝点分开,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向细胞两极末期三现(核膜、核仁重现,细胞板出现,细胞板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两消(染色体消失,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2.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_的不同(见课堂笔记)3.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它指的是着丝点排列的那个平面;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最终将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有丝_特点:亲代细胞经有丝_得到两个子细胞,亲代细胞与子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完全相同,即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
有丝_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5.理解有丝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参见课堂笔记)二.减数_: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_形式1.减数_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的间期),细胞连续_两次,减数_后,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2.明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3.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变化,来区分减数_的两个阶段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复制一次;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部分染色体交换的现象无染色体复制;不出现联会、四分体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无变化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2nn,减少一半n2nnDNA含量2n4n2n2nn4.减数_与有丝_的比较减数_有丝_不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_两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_一次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_时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3.一个精原细胞_后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相同点1.细胞_过程中均出现纺锤丝2、染色体在细胞_过程中都只复制一次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_;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的间期;在减数第一次_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_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_时着丝点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3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1.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2.了解细胞的全能性(41页上部)。
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就是细胞的全能性,因为植物细胞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克隆技术也是建立在细胞全能性之上的,因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保持其物种遗传性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癌变是由癌变因子所诱发的:①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②内因:致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癌变4.衰老细胞的一些特征要了解(42-43页)实验二:观察叶绿体流动时,制作的是临时装片,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以保持细胞的活性。
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它的移动同光照有关。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_所选取的材料,是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因为分生区细胞有丝_旺盛。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_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1.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