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整理(桃花源记)加点字、翻译、问答题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的生活是很多人梦想的生活,与世无争,社会和谐。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一、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____2.落英..缤纷落英:________________3.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_____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____5.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___6.具.答之具:________________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______________8.便扶向..路扶: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___9.及.郡下,诣.太守及:____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___10.处处志.之志:________________11.寻向所志..所志:________________1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__13.未果..,寻病终未果: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14.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_________15.豁然开朗....豁然:_____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_____16.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________17.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_____18.黄发垂髫....黄发:__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字词归纳:(一)一词多义1.寻: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②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2.舍:①便舍.船________________②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3.中:①中.无杂树 ________________②晋太元中.________________③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4.志:①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②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5.之:①忘路之.远近________________②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③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④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6.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________________②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7.遂:①遂.迷,不复得路________________②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______8.向: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②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9.得:①便得.一山________________②得.其船________________10.闻:①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②闻.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11.穷:①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②穷.冬烈风________________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12.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②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③属.(zhǔ)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④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13.其:①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②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率妻子..。

八年级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课后练习

八年级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课后练习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多日辞去,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武陵人。

(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掉行程的远近。

突然碰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流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他的树,花草遍地娇艳漂亮,落花众多。

渔人对此感觉特别惊诧。

(渔人)又向前走去,想走完这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泉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里面朦朦胧胧仿佛有光明。

(渔人)就走开船,从洞口进入。

开初洞口极其狭小,仅容一人经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洞口)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广阔光明了。

有平展宽广的土地,一排排齐整的房子,肥饶的田地,漂亮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光景。

田间小道相互交织相通,(乡村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乡村间来来常常耕作劳作,男男女女的衣饰和外面的人都同样,老人和儿童,都乐在其中。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诧,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有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闻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探询信息。

桃花源记问答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问答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问答题及答案
1.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1)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2)村中的生活情状
(3)归途中做标记的事情
4.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暗示桃花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

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练习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对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桃花源记》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

下面是课文的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桃花源记》原文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中,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循,沿着)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地上青草鲜红美丽,落花繁多。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7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字词翻译。

1、缘.溪行顺着、沿着。

2、夹岸..数百步两岸。

3、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4、落英..缤纷落花。

5、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意动用法)7、复.前行又,再。

8、复前.行向前。

9、欲穷.其林走到……的尽头。

(形容词作动词)10、便.得一山于是,就。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2、便舍.船舍弃,丢弃。

13、才.通人仅。

14、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15、土地平旷..平坦宽广。

1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1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19、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20、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1、悉.如外人全,都。

22、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23、黄发..垂髫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24、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5、并.怡然自乐全,全都。

26、并怡然..自乐愉快、高兴的样子。

《桃花源记》字词及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字词及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字词及句子翻译一、、译下列加点的字词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渔人甚异之(、)5、复前行,欲穷其林(、)6、便舍船()7、才通人()、8、屋舍俨然(、、)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阡陌交通()11阡陌交通(、、)12、悉如外人(、、)13、黄发垂髫(、)13、黄发垂髫(、)15、便要还家(、、、、)16、咸来问讯()1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8、遂与外人间隔()19、乃不知有汉()20、无论魏晋(21、此人为具言所闻(2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3、皆出酒食(、、)24、不足为外人道也(、)25、便扶向路(、)26、处处志之(、)27、诣太守(、)28、便扶向路()29、、寻向所志()30、欣然规往()31、未果()31、寻病终()33、后遂无人问津()二、翻译下列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尽水源。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_________________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_________________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____________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问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名篇,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作者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景美人乐,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作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2.武陵:郡名,1913年更名武陵县,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沿着。

5.行: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坠落的花瓣。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文言文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

《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翻译、练习

《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翻译、练习

《桃花源记》一、基础知识。

1.生字豁然(huò)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邑人(yì)间隔(jiàn)语(y ù)诣太守(yì)刘子骥(jì)问津(jīn)2.一词多义1.为:a.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b.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2.之:a.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b.代词,、它,指代所看到的景象:渔人甚异之c.代词,这件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3.舍:a.动词,丢弃:便舍船 b.名词,房屋:屋舍俨然4.志:a.动词,做记号:处处志之b.名词,记号:寻向所志5.寻:a.动词,寻找:寻向所志 b.副词,不久:寻病终3.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4.古今异义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多指味道鲜美。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的配偶称妻子。

4.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6.间隔:古义:间离断绝(往来)。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7.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5.词类活用:异:原意为奇怪,在文中是“以之为异”,即“认为它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同义词1.沿着缘——例句:缘溪行扶——例句:便扶向路2.都悉——例句:悉如外人并——例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咸——例句:咸来问讯皆——例句:皆叹惋3.邀请要——例句:便要还家延——例句:延至其家7.由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也形容完全领悟。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3.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问津,询问渡口。

4.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

(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

(渔人)又向前划行,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源头消失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向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

桃花源记重点字解及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重点字解及句子翻译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缘.溪行:___________ (2)忽逢.桃花林:_________ (3)芳草鲜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落英缤纷(5)欲穷.其林:___________ (6)林尽.水源:___________ (7)便舍.船:___________ (8)才.通人:___________(9)豁然..: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 (10)屋舍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阡陌(13)鸡犬相闻.:___________ (14)悉.如外人:___________(15)黄发垂髫..自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怡然(17)具.答之:___________ (18)便要.还家:___________(19)设.酒杀鸡作食:___________ (20)咸来问讯..:___________ (2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23)遂与外人间隔..魏晋: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4)无论(2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 (26)停数日,辞去..:___________ (27)此中人语.云:________ (28)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29)便扶向..路:___________ (30)处处志.之:___________ (31)及.郡下:___________ (32)诣.太守:___________(33)说如此..:___________ (34)寻.向所志.:___________ (35)欣然规.往:___________ (36)寻.病终:___________(37)后遂无问津..:___________..者:___________(38)未果二、默写:1. 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文中借对居民的描写,展现桃花源和平图景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3)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A.B.(4)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原因的句子(6)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7)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8)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三、翻译下列句子1.渔人甚异之。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及翻译练习(附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及翻译练习(附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及翻译练习(附答案)《桃花源记》句子翻译默写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字词解释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A为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A缘 B之 C远近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A逢 B夹岸 C鲜美 D落英E缤纷 F芳草鲜美 G落英缤纷 4.渔人甚异之.A渔 B甚 C异 E之5.复前行,欲穷其林.A复 B欲 C穷 D其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A尽 B便 C得 D仿佛E若7.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A舍 B极 C才 D豁E豁然 F开 G朗 H豁然开朗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A平 B旷 C俨然 D属E阡陌 F交通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A其中 B往来 C种作 D悉E外人 F黄发 G垂髫 H并I怡然 J自乐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乃 B所 C具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A要 B咸 C问讯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先世 B率 C妻子 D邑人E绝境 F复 G遂 H间隔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A乃 B无论 C为 D具 E言F叹惋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A余人 B复 C延 D至E停 F辞 G去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A语 B云 C不足 D为 E道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A既 B得 C扶 D志1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A及 B诣 C如 D此 E如此1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A即 B遣 C向 D志 E遂1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A欣然 B规 C未果 D寻 E遂F问 G津《桃花源记》句子翻译默写答案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译: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4.渔人甚异之.译: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5.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消失了,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7.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译:渔人就离开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自己知道的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惊叹.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译: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开.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1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他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作了禀报.1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译: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1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桃花源记》字词解释答案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A为:作为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A缘:沿着 B之:的C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A逢:遇到 B夹岸:溪水的两岸C芳草:芳香的青草 D鲜美:鲜嫩美丽E落英:落花 F缤纷:繁多的样子G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 H落英缤纷:地上的落花繁多4.渔人甚异之.A渔:捕鱼 B甚:很,非常C异:对……感到惊异 E之:指见到的景象5.复前行,欲穷其林.A复:又,继续 B欲:想C穷:穷尽,走到尽头 D其:那6.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A尽:消失 B便:于是,就C得:看到,发现 D仿佛:隐隐约约E若:好像7.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A舍:离开 B极:很C才:只,仅 D豁:开阔E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F开:开阔G朗:明亮,敞亮 H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A平:平坦 B旷:空阔,开阔C俨然:整齐的样子 D属:类E阡陌:田间小路 F交通:交错相通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A其中:村子里,桃花源中 B往来 :指来来往往的行人C种作:耕种劳作的人 D悉:全,都E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 F黄发:老人G垂髫:小孩 H并:都I怡然:高兴的样子 J自乐:自得其乐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乃:竟然 B所 :处所,地方C具:同〝俱〞,完全,详尽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A要:同〝邀〞邀请 B咸:都C问讯:二字同义,打听,探问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先世:祖先 B率:带领C妻子:妻子儿女 D邑人:同乡E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F复:再G遂:于是,就 H间隔:隔绝,不通音信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A乃:竟然 B无论:更不必说C为:介词,给 D具:同〝俱〞,详细E言:诉说 F叹惋:惊叹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A余人:其余的人 B复:又C延:邀请 D至:到E停:居住 F辞:告辞,告别G去:离开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语:告诉 B 云:说C不足:不值得 D为 :对,向E道:说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A既:已经,以后 B得:找到C扶:沿着 D 向 :原来的,先前的E志:做标记17.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A及:到 B诣:晋谒,拜见C如:像 D此:这样E如此:像这样,指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1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A即:立即,马上B遣:派C向:原来的,先前的 D志:做标记E遂:结果1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A欣然:高兴的样子 B规:打算C未果:没有实现 D寻:不久E遂:于是,就 F问:探访,访求 G津:渡口。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的全部内容。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7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字词翻译。

1、缘溪行顺着、沿着。

2、夹岸数百步两岸。

3、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4、落英缤纷落花。

5、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意动用法)7、复前行又,再.8、复前行向前.9、欲穷其林走到……的尽头.(形容词作动词)10、便得一山于是,就。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2、便舍船舍弃,丢弃.13、才通人仅.14、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翻译及注释 ⼤家对⽼发垂髫、社会安定的⽣活⽆不向往,那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怎么样的呢?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桃花源记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发垂髫,并怡然⾃乐。

⻅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以捕⻥为⽣。

有⼀天他沿着溪⽔划船⽽⾏,忘记了路有多远。

忽然遇到⼀⽚桃花林,在⼩溪两岸的⼏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对此感到⾮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想要⾛到林⼦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的源头,渔⼈发现了⼀座⼩⼭,⼭上有个⼩洞⼝,洞⼦⾥⾯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

渔⼈便下了船,从洞⼝⾛了进去。

最开始⾮常狭窄,只能容得下⼀⼈通过。

⼜向前⾏⾛了⼏⼗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渔⼈眼前这⽚⼟地平坦宽⼲,房屋排列得⾮常整⻬,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这类的植物。

⽥间⼩路四通⼋达,鸡鸣狗吠的声⾳此起彼伏。

《桃花源记》字词、翻译、理解性默写过关提问版(有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翻译、理解性默写过关提问版(有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翻译、理解性默写过关提问版(有答案)桃花源记XXX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XXX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XXX避XXX时乱,率妻子XXX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XXX。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XXX,崇高士也,XXX,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原文一、注释①为:②缘:③鲜美:④落英:⑤缤纷:⑥异:⑦复:⑧前:⑨欲:⑩穷:11林尽水源:12便:13得:14仿佛:15舍:16才通人:。

17豁然开朗:18俨然:19属:20阡陌交通:21相闻,22种作:才,。

阡陌,交通,123衣着:24悉:25外人:26黄发垂髫(tiáo):27并:28具:29之:30要:31咸:32问讯:33云:34先世:35率:36妻子:37绝境:38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39乃:40不管:41为具言:42叹惋:43延至:。

延,。

至,。

44去:45语云:46不足:47既:48便扶向路:。

扶:。

向,。

49处处志之:。

志,。

50及郡下:。

及,。

51诣(yì):。

52如此:。

53寻向所志:。

寻,。

向,。

志,。

54规:55未果:56寻:57问津:。

津:。

二、主题:《桃花源记》是(朝代)巨大文人的代表作之一,是的序言。

人教版初二上册文言文问答题整理

人教版初二上册文言文问答题整理

《桃花源记》问答题1、作者借对桃花村环境,人们生活情境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现实不满,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对和平安居乐业的生活的热烈向往。

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

2、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村之美有何作用?答: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氛围,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了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中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一一写出渔人的话?答:①桃花源人时代的变迁,战乱的频繁和百姓的苦难叹惋②因为本文主要是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上的战乱,另外桃花源外面的事世人皆知,所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4、《桃花源记》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就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怎样的生活?答:作者追求的生活是;环境美丽和谐,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全,社会风气淳朴自然。

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桃花源?答:①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这就是景色优美的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

民风淳朴。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战争,社会平等,生活安定,却与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理想境界②然而这样的理想社会与当时无法实现的,因为只是幻想。

6、本文第二自然段描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请从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

答:①自然环境;优美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人民生活:自由快乐7、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写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的道理和启示?答: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有所用,必须要经历一些艰苦磨难。

8、第三段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答: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

写桃花源人介绍秦朝时避乱来此的经过。

9、为什么桃源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因为桃源人是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他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足。

想永远保留住这个绝境,不想外面的人打搅现在的生活。

10、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环境?答:作者通过这品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缘溪行:沿着
2、芳草鲜美:鲜艳美丽
3、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4、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5、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7、桑竹之属:类8、并怡然自乐:一齐、一起
9、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10、黄发垂髫: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这里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12、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
13、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4、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15、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6、此中人语云:告诉
17、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道:提及18、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19、皆叹惋:感叹、惋惜20、便扶向路: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1、处处志之:做标记22、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3、寻向所志:标记24、遂迷:终于
25、欣然规往:计划26、未果:没有实现
27、寻病终:不久,随即27、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1、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很诧异。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5、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桃源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桃源人都感叹惊讶。

1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有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20、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本文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1、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表现了陶渊明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景色有何作用?
答:桃林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访问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丽做铺垫。

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4、文中描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用意是什么?
答:寄托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联系全文,渔人说了什么?为何文中没有详细说出来?村里人为什么叹惋?答:说是的自秦末到东晋朝代更迭,战乱频繁的社会现实,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没有详说是因为这段历史虽然桃源人不知道,但当时世人却非常了解。

与主旨无关写出显得累赘。

叹惋的原因: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作用)
7、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对待渔人的呢?由此能看出桃源中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呢?
答:(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8、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为什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让很多人向往的呢?)
答: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和平安宁,自由快乐。

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答:桃源内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生活自由、快乐、幸福、而桃源外社会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他们已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出去。

10、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再寻,“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给桃源增添神秘、奇异的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存在。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11、作者虚构桃花源这一理想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答:作者虚构这个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是要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否定批判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