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
自然辩证法笔记-2014.5.18
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第一篇引言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及学习重要性①从科学素质培养层面说,它提供了一种宏观上对科学技术的体验方式,有助于科学修养的加强;②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曾名说,它提供了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的观念框架,有助于正确选择重点,合理利用调控手段;③从科学技术研究层面说,它提供了关于研究对象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①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②探究科学技术活动中运用什么方法研究世界以及这种方法的有效性;③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
三、自然辨证法的学科体系包含: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
四、自然辩证法的逻辑主线及教材内容第二篇科学与技术一、科学(一)科学知识及体系1、科学的本质①科学是不断深化地关于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②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③科学是一种社会介制。
2、现代科学的基本形象①究其存在方式,是一种知识体系;②究其发展过程,是一种活动体系;③究其社会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介制。
3、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研究域):自然、社会、形式、人文科学体系知识(认识域)非科学知识(信念域):宗教、政治意识形态、伪科学4、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①真理性②合理性③进步性④共享性5、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1、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2、科学活动的基本任务:解释存在、预见未来3、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求真4、求真原则体现在:①科学成果的真②科学活动过程的真③科学活动的求真5、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1、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科学劳动的最终成果是精神产品,不是物质产品。
2、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①普遍主义原则:要求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评价不考虑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等,科学的普遍主义直接表达就是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性,不考虑、不服从人文的标准;②公有主义原则:科学界承认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被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属全社会的共同财产,科学发现者无权独占它的科学发现,科学家的发现必须公布于众,否则要收到谴责。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缺失三.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 1873年5月30号,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阐述他关于科学的辩证思想,其中特别强调: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中心议题是,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2.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大科学发现:(1)康德和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莱伊尔: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说明目前的地球表层是在水因素和或火因素长期作用下演变的结果。
(3)维勒:由无机化合物合成尿素的实验说明无机物和有机物非生命物质与生命物质之间不存在着无法超越的鸿沟。
(4)焦耳和迈尔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说明无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5)由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发育的细胞学说,说明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6)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说明目前存在的众多物种起源于少数的共同祖先。
人如何诞生:古希腊普罗米修斯古中国女娲造人古欧洲上帝造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人类认识世界:神话; 科学; 哲学; 宗教3. 六大自然发现所包含的自然哲学思想(1)从自然观点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转化的学说(2)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相统一的角度把各种运动变化划分为若干运动形式1)机械运动(物质之间;同一物质)2)物理运动(刻画分子)分子运动表现为物质运动3)化学运动(物质之间的化合与分解)4)生命运动(表现为遗传和变异,同化或异化)(3)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4)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大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5)按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4. 自然辩证法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篇第一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地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1. 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指出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2.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
二、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质。
eg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细胞构成人体等。
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自然辩证法笔记李淑磊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2、从科学技术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形态没有出现在中国?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总之,我国古代自然观更多讨论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辩解说,纯粹是各家的主观臆测。
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的,注重的是辨证统一。
对问题的讨论也只是泛泛而谈,不作深究。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那时不可能出现象古希腊“原子论”那样的思想,而且这些辩证思想与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多大的联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有中医学是个例外。
从科学技术发展上看,中国古代还没有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实验和严密的数学方法基础上的物理学,没有独立的物理学科。
尽管《墨经》中有关于光、磁、力等现象的记载,但只限于定性探讨,似观察记录,未分析论证原因,没有形成规律性认识。
这和古希腊物理学相比,实在不及。
而且墨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昙花一现,没有形成持久的作用力量。
墨家的科学传统遭到“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政策扼杀,中途夭折,这是物理学的不幸,也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古希腊科学偏重理论思维,讲究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古代科学在这方面却先天不足,这不能不是制约它发展,与近代科技失之交臂的原因。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自然界————科学技术————人(客体)(中介)(主体)(1)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辩证法从整体上研究和揭示自然界的根本性质和一般规律自然界根本性质:1、物质性;2、系统性;3、层次性自然界一般规律:1、系统层次律;2、转化守恒律;3、循环发展律(2)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以及等(3)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科学技术:1、基础科学;2、技术科学;3、工程技术一般规律为:科学发展加速律;带头学科更替律;科技中心转移律;科学进化与科学革命交替发展律;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互动发展律。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1、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自然界2、以系统的方式演化的自然界3、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和规律4、人与自然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1、科学方法论: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2、技术方法论:技术原理与技术方法;技术预测与技术评估;技术设计与工程技术方法3、系统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1、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作用和地位2、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内在动因3、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矛盾好外在动因4、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体系结构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辩证法的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总论,自然辩证法分论,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总论: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分论: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分科哲学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前史(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本史(自然辩证法)三.自然辩证法与相近学科的关系(1)与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自然哲学是以抽象的思辩方法提供关于自然界整体知识的哲学学说。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部分自然辨证法课堂笔记第一讲自然辨证法概论1、什么是自然辨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是关于科学技术一般方法论的研究。
2、自然辨证法的内容(1)自然观:自然界、时空观、系统性、规律性。
(2)科技观:科学的概念、技术的概念、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的规律。
(3)方法论:科研选题方法、试验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
4、当代科学与自然辨证法:数学部分(非欧几何、拓扑学、现代数学等)、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分子生物学(DNA等)、系统科学[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协同论、结构论、突变论)]。
5、当代技术:原子能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
6、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位置:各门具体学科——〉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是具体——〉特殊——〉一般。
7、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总得来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不能独立存在)(2)特殊表现一般。
第二讲自然界的系统结构1、系统的概念: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叫系统。
系统就是要素加关系。
2、系统的分类:按大小分:大、中、小型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按规律的性质分:确定型、随机型系统。
按组织方式:自组织、他组织系统。
按可逆与否:可逆系统(有记忆)、不可逆系统(无记忆)。
按动态分: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3、系统的性质:要素的关联性、动态相关性、系统整体性。
4、系统的非加和性:即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原因在于要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协同作用,内耗作用)。
意义:在认识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时间上,要追求整体最优化。
5、自然界的层次结构:自然界有多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相邻层次间存在着过渡区,表现着不同层次的联系和转化。
第三讲自然界的系统演化1、演化概念:在一组环境参量的输入下,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生变化。
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
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科院刘二中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ChapⅠ绪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发展过程恩格斯-> 列宁-> 于光远ChapⅡ自然观一古代自然观1. 中国古代自然观i>. 五行金,木,水,火,土;ii>. 八卦:乾,离,兑,震,巽,坎,艮,坤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iii>. “元气”: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iv>. “浑天”v>. “宣夜”2.赫拉特利特:认为火为本源。
罗格斯:“一个人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
认识到对立物的同一,转化和斗争;3.毕达哥拉斯:i>. 灵魂转世说;ii>. 数(有理数)即万物;补充: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之后,其一名弟子提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之比,不是有理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该弟子与其哲学观相左,将这名弟子扔进大海杀害。
iii>. 和谐说;4.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
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
代表人物:芝诺。
二分辨运动场辩追龟辩飞矢辩5.苏格拉底i>. 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神”有“目的”的安排。
为什么世界如此“和谐”?是因为神的特殊安排,不可能是随机的。
人无法也不应该研究事物的原因,而应当研究事物的目的,借此领会神的智慧和意志。
补充:苏格拉底从研究事物的起源开始,由于当时认知手段的局限性,在遇到困难后,转而向有神论妥协。
ii>. 辩证法(实际上是辩论法)双方一问一答,互相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身的无知,逐步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
——因为过程之痛苦,又被称为“催产术”。
6.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理念说/理念世界著作:《理想国》柏拉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的观念和世界事物一致?”i>. 存在一个纯粹的理念世界,无任何物质,只有精神;ii>. 感觉世界的事物,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映像;iii>. 物质世界后于理念世界,从“善”出发,以理念世界为蓝图,将“混沌(chaos)的泥土”塑造成感觉世界的事物;iv>. 认知即回忆。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笔记第一讲 绪论一、自然辨证法的定义,性质,内容,对象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条主线 一般来说,⎧⎪⎪⎨⎪⎪⎩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本质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功能第二讲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自然观的定义主要讲解的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 原始社会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2. 形而上学自然观:有牛顿经典力学做支撑3.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问题:如何对待疯狗? (辨证看待)第三讲 可持续发展观(重点考察)一、传统自然观及其负面影响1. 发展 = 经济(生产力)和科技2. 完全不考虑自然成本,高收入高消耗3. 缺乏整体协调观念严重后果:引发全球环境问题 ① 人口爆炸②生态破坏严重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环境恶化加剧二、根源与对策1. 根源:①持有的自然观有限②科学技术水平有限③社会根源2. 对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定义:b.核心思想,目标,原则: 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优先解决贫困问题各国必须共同遵守持续性原则——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三个深层含义: ① 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共同进化 ② 代际之间,代内之间要有互相兼顾的伦理思想 ③ 效率和公平目标要兼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各个国家都在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21世纪日程” 国情:①耕地少,人口多 ②东方文明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④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补充调节,实施“1+3”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为一个前提,发展是硬道理;3:一个关键——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一个保证——节约资源;一个根本——环境保护;第四讲 科学观及科学方法发展的历史简介一、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方法12233n n a p a p a p a p ⎧→⎧⎪⎪→⎪⎪⎪⎪→→⎨⎪⎪⎪⎪⎨→⎪⎩⎪⎪⎪⎪⎪⎩1简答枚举法归纳法直觉归纳法:具有某种洞察力,从感觉出发,透过这些资料/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仅仅具有逻辑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感 理智性和非理智性要达到统一可靠的演绎法——三段论 大前期:凡生物必死 小前提:人是生物 结论: 人必死欧几里得几何——不正自明的公理 科学的功能:解释二、实验法的提出罗吉尔·培根(1214-1292)三、数学方法的引进——伽利略(1564-1642)⎧⎨⎩西方——透视原理(近处大,远处小)东方——地位理论物理——很抽象,推理而来。
自然辩证法笔记篇
绪论一、研究对象1、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人和人类社会,狭义的自然界不包括客观辨证法:自然界存在的各种不以人的意志转变的规律2、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思想把握事物的本质,观察只能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思想是根本方法3、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科学应是有涵盖性的某些不合科学的现象叫反常问题,反常问题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科学将有一次打的飞跃以往的科学研究是非体制化的,现代科学是体制化的,体制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动力(内动力是观察和思考)共同服务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二、研究内容1、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界是以一个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1)作为系统的自然界(2)作为演化的自然界(不可逆)(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平等进化)2、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科技方法论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已经明确,所以科研选题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3、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1)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科学技术的功能是一把双刃剑)(2)自然科学技术的内部矛盾和外在条件(学术氛围、体制等都是外部条件,内部矛盾就是不断出现的反常事件)(3)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关系(经济、社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或推动或阻碍的作用)三、自然辨证法的学科性质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哲学性质所使用的方法是一般方法、普遍方法、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功能、结构研究具有科学指导、技术指导本质第一章、自然观第一节系统自然观一、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系统:由若干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非系统是思维抽象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1)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2)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自成系统的(3)所有的物质客体互成系统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各个部分之间具有特别的关系,部分通过一定的关系结合表现整体,系统的整个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2)开放性:系统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至第五讲)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讲导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框架体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三、本课程的安排和基本要求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从《自然辩证法》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辩证法的渊源▪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及其领域的扩展▪本课程的结构及国外大学类似课程辩证法的渊源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8-前400)辩证法(dialectics):论辩的艺术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8-前348)以问答的方式发展科学知识的艺术,从概念上把握存在者的艺术。
黑格尔(G.W.F. Hegel,1770-1831)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绘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正、反、合的辩证发展。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童年▪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巴门一个名门望族。
▪地址:巴门,布鲁歇尔·罗特尔,800号▪父亲(也叫弗里德里希)是棉纺厂主,母亲爱莉莎出生于语言学家家庭。
少年▪1834年进入爱北斐特中学。
▪1837年离开中学到商行作实习生。
▪1839年发表首篇政论文章《乌培河谷来信》。
青年▪1841年到柏林服兵役,同时在大学旁听。
▪1842年赴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工厂经商,和马克思第一次见面。
▪1843年开始和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士共同生活。
与马克思的友谊▪1844年去巴黎拜访马克思,开始了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列宁:“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恩格斯:“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类,超密态,真空态,反物质态,暗物质,暗能量)二、自然界是系统的,系统分为一般系统、复杂系统(自组织系统)三、自然界是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对称。
四、自然界的演化是有方向的,进化与退化。
五、自然界是和谐的。
六、自然界的演化是规律性与混沌性的统一。
科学是个万花筒1.知识体系。
2.特殊的认知活动。
3.是社会建制,国际事业。
4.时代精神(理解、分析、实证、开放、民主、批判等精神)5.是一种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对应)6.是世界观(是对经验世界的超越)7.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可错的。
1.科学观察渗透经验、偏见、理论,没有绝对客观中立的观察。
2.科学归纳法,从有限推知无限,结论是或然的。
3.根据哥德尔定理,一个理论的完备性与不矛盾性不可兼得,任何理论都有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4.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难免片面性、表面性、误判性。
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科技实用性、功利性,缺乏纯粹理性的品格。
2.中国现行科学政策重技术轻科学。
3.科技投入不足。
4.科技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5.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6.缺乏科学的历史累积。
7.缺乏良好的国际合作。
8.急功近利的政策方向。
9.强调集体扼杀个体独到。
10.活得太累。
按层次:基础科学(数、理、化、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技术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应用化学、电子学、应用光学等)工程科学(农业工程、矿山工程学、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学、宇航工程学等)按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天文地质学、计量历史学、建筑美学)综合学科(环境科学、综合物理、化学生态学、生命科学)横断科学(数学,信息科学,系统论,复杂系统理论)课堂讨论题:你如何看待"三峡工程"技术分类:按物质运动基本形式: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工技术,生物技术按生产劳动过程:采掘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建筑技术,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动力技术按产业革命:制火技术,农业技术,蒸汽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按技术复杂程度:一般技术,高技术对应科学三个层次: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工程技术工程分类:第一产业部类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如生物工程,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第二产业部类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工程,制造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海洋工程等)第三产业部类工程(信息与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保健工程,管理工程等)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不同:1.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普遍主义,而技术的评价标准不具有普遍性,用以评判技术的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合理性,而是社会的合意性。
中国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 浅谈创造之道
浅谈创造之道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平凡之人,哪懂什么是创造,更不懂得什么是道。
这段时间一直在上刘仲林老师的自然辩证法,课上老师问什么是创造,我个人觉得创造就是探索与发现,是将某些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探索出新的方法。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造是必不可少的。
刘老师还讲了一次下对道的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而在实践上达到道的境界。
经刘老师一讲,联系创造与道的定义,我突然觉得创造之道就可以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体会出来。
就像以前经常说发现美的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创造,而是缺少发现创造的眼睛。
虽然自己刚读研究生,但在导师的实验室学习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也了解了一些研究的背景,例如农药喷洒到作物叶面上后,因为附着能力小被雨水冲洗掉,通过淋溶作用,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通过挥发作用分散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等。
这样农药就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掉,但农药在农业中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我就想能不能通过加入某种廉价的材料制成一种控失农药,来有效地控制农药流失。
这样我就根据理论知识选择了多种可能有效的材料,经过考虑各种因素,如性能、稳定性、性价比等等确定了一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确实有效果,我心里窃喜,随后我又对此种材料进一步进行了处理,比如增加比表面积啊,增大孔径,修饰各种集团,使材料能与农药分子有更强烈的相互作用,再经实验证实,效果又比以前好了很多,我欣喜若狂。
回想那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曾经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困难,而且有时候实验失败的次数可能会比成功次数多几倍几十倍,这就需要自己有一颗平常心,失败不可怕,它只是在告诉自己这种材料或者处理方法是不对的,要换另一种材料或者方法,在不断地探索与发现之中,在坚持不懈的基础上,在一颗平常心的引导下,自己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我觉得这就是创造之道。
而且,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虽然自己没有开题,但自己会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的体系,懂得如何在以后五年的甚至活到老的学习中运用创造之道,这样相信会收获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笔记
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地位及学习重要性1、从科学素质培养的层次上说他提供了宏观上对科学技术的体验方式,有助于科学修养的加强。
2、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制定执行的层面提供了科技战略政策分析的观念框架,有助于正确选择重点和合理利用调控手段。
3、从科学技术研究过程的层面上说,他提供了关于研究对象及活动领域的理解方式,有助于启发思路获得突破性进展。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整体自然界整体科学整体技术活动整体工程活动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把探究科学技术中用什么观点看待世界及这些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活动中使用和何种方法探究世界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何种效应。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1、关于自然哲学2、关于科学哲学3、关于技术哲学4、关于工程哲学四、自然辩证法的逻辑主线1、自然本体逻辑2、从人的认识逻辑对自然界的描述关于科与学技术一、科学(一)科学知识的及其特点1、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2、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实证科学知识的特征: 1)真理性2)合理性3)进步性4)共向性3、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演化序列:1)准科学阶段2)前科学阶段3)常规科学阶段4)后科学阶段(二) 科学活动及其原则1.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基本任务解释存在,预言未来2.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求真原则体现在1)科学成果的真2)科学活动的真3)科学活动发展的求真3.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其中科学实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理论指导实验科学性质的共识1.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
3.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现代科学的基本形象科学究其存在方式说他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究其发展过程说是种活动体系,科学究其社会存在方式说是种社会建制(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1、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劳动的特点1)性质上科学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2)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劳动3)产品形式上是科研成果为精神产品科学劳动的形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后形成2、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即精神原则1)普遍主义原则要求对科学家研究成果的评价,不考虑种族,国籍,宗教,阶级,个人品质的。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1.定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方法内容:认识论:客体中介主体自然界科学技术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方法论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学习和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分辨和识别能力3、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和自然辩证法的产生第一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论和辩证法的自然观特征:1、朴素的唯物性古希腊提出古代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2、朴素的辩证性(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全面看)古代悖论古代中国五行:金、木、水、火、土3、天才的猜测性古希腊第二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自然科学背景(基础)“中世纪”之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自然科学向神学的挑战为近代自然科学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代表1、德国开普勒的天上力学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行星运动三定律:①轨道定律(椭圆轨道)②速度定律(星体绕椭圆轨道运动时,线速度不等,面速度相等)③周期定律233112322,T R T R T R ∝=2、意大利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惯性定律3、英国牛顿“经典力学”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由于力学在当时鹤立鸡群的发展,导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诞生)一、自然科学背景(基础)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6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技术成果:1、天文学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德、哲)(法、数)2、英国地理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3、物理学上迈尔(德、医生)、焦耳(丹、物):两人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英化学家道尔顿《原子论》5、德(植、动)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6、英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近代科学的三大发现:3、5、6有了新的发现,旧的自然观就已经变得不可能因此,恩格斯提出了新的自然观,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的。
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汇总
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汇总中科院自然辩证法期末重点整理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第一篇绪言一、什么事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要点、类型、内容)1、中国古代(1)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2)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八种东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说较好的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3)元气说: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稀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空间。
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
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的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2(1)火为本源:动力问题,认为火最活跃,最能解释万物的运动性;(2)万物皆流(我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4)对立面的统一、转化和斗争。
3、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即万物;和谐说;灵魂转世说。
(4)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不生不灭的;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二分辨,追龟辩,飞矢辨,运动场辨。
5、苏格拉底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神有目的的安排,神的目的使社会发展)、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原因辩论法:辩论双方,一方提出观点,另一方辩论,使一方承认自己错误,同意自己的想法6、柏拉图理念观:①理念是真实的世界;②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③理念世界是巨匠或造物主的杰作;④认知即回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7、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一切物质由原子和空虚组成原子是运动的,原子的大小形状不变,从而构成缤纷世界8、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详细)矛盾律:一个命题必须有真有假,但是不能既真又假;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种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排中律:任何正确的思维都有明确性。
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自然辨证法读书笔记篇第一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地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 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指出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
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
二、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质。
eg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细胞构成人体等。
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_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简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3,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以及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形而上学: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科学所不能解释的东西。
meta-physics约等于本体论即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气)2,人类看待世事的四种方式1)常识(表面的,零散的)-> 2)科学(中间的,理论化,系统化)-> 3)哲学(最后层次,思辨)和宗教(最后层次,非理性)3,形而上学& 辩证法形而上学:引申: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
辩证法:一切皆变,无物常在;引申:全面,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自然辩证法:全面,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界1),自然<–>社会;客观<–>主观2),三个世界:a,第一世界:物理世界,例如电磁波。
b,第二世界:意识世界,例如颜色。
c,第三世界:意识世界的成果。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长江以南的学者):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俄社会功能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和科学技术发展史,探讨科技发展及其重大哲学问题。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是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技术领域中重大哲学问题的学科,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重大科技成果从哲学高度进行审视,进行价值评价,还包括对高科技及其伦理社会后果的哲学思考。
3,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自然辩证法是应当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基础,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规律及自然观问题,具体包括四大起源与演化:天体起源与演化,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演化以及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4,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现在两哲:人本主义&科学主义;狭义的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的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本身不等于科学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院刘二中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ChapⅠ绪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发展过程恩格斯-> 列宁-> 于光远ChapⅡ自然观一古代自然观1. 中国古代自然观i>. 五行金,木,水,火,土;ii>. 八卦:乾,离,兑,震,巽,坎,艮,坤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iii>. “元气”: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iv>. “浑天”v>. “宣夜”2.赫拉特利特:认为火为本源。
罗格斯:“一个人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
认识到对立物的同一,转化和斗争;3.毕达哥拉斯:i>. 灵魂转世说;ii>. 数(有理数)即万物;补充: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之后,其一名弟子提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之比,不是有理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该弟子与其哲学观相左,将这名弟子扔进大海杀害。
iii>. 和谐说;4.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
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
代表人物:芝诺。
二分辨运动场辩追龟辩飞矢辩5.苏格拉底i>. 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神”有“目的”的安排。
为什么世界如此“和谐”?是因为神的特殊安排,不可能是随机的。
人无法也不应该研究事物的原因,而应当研究事物的目的,借此领会神的智慧和意志。
补充:苏格拉底从研究事物的起源开始,由于当时认知手段的局限性,在遇到困难后,转而向有神论妥协。
ii>. 辩证法(实际上是辩论法)双方一问一答,互相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身的无知,逐步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
——因为过程之痛苦,又被称为“催产术”。
6.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理念说/理念世界著作:《理想国》柏拉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的观念和世界事物一致?”i>. 存在一个纯粹的理念世界,无任何物质,只有精神;ii>. 感觉世界的事物,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映像;iii>. 物质世界后于理念世界,从“善”出发,以理念世界为蓝图,将“混沌(chaos)的泥土”塑造成感觉世界的事物;iv>. 认知即回忆。
人从出生到懂事,是一个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
7.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古希腊最接近现代科学的论断。
一切事物均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原子位于虚空之中。
原子是运动的,其大小和形状不变。
各种原子组成了世界。
补充:现代的原子和分子理论由道尔顿阐述8.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亚历山大皇帝的老师,代表希腊文明的顶点)著作:《形而上学》i>. 逻辑学的贡献:矛盾律,一个命题可以是真命题或假命题,但不可能即真又假;排中律,任何正确的思维都有明确性,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该概念,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防止“偷换概念”。
内涵/外延/三段论;并非用单一哲学来解释世界。
亚里士多德是严密逻辑学的开创者,也是辩证思维的先驱。
对比古代中国由于缺少严密的逻辑学,因此数学较落后。
ii>.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说”,因为“理念说”难以解释变化的事物,该点与其老师柏拉图的观点相左。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iii>. 实体论:所有哲学观念均有其实体;iv>. 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v>. 宇宙观——地心说宇宙体系,“以太”概念的提出;vi>. 生物阶梯论,分为三类:动物,植物和人;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1.教父哲学提出者:古罗马圣奥古斯丁,补充:著作有《天空之城》《上帝之城》最早阐述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i>. 创世说:耶和华创造世界,见《旧约.创世纪》;ii>. 原罪说:亚当和夏娃由于在伊甸园偷食禁果,因此人出生就带有“原罪”(sin);iii>. 救赎说:追随救世主,信奉上帝,忍受上帝,来世可以得救;iv>. 来世赏罚说:行善上天堂,作恶下地狱;v>. 天启说:一切同信仰抵触的都是无用的,一切信仰和真知,都是天启的结果;2.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论证:i>. 不动之推动者;ii>. 最终因;iii>. 自身必然性;iv>. 真实性等级:事物都是真实的,但真实的等级不一样;(上帝的真实性最高)v>. 目的因;这五大论证,最终指向上帝的存在。
三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背景: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
牛顿发现微积分,万有引力,三大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es Naturals Principia Mathemetica),1687机械唯物论:否认一切偶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暂时分解,简化。
如科学问题的局部线性化,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不能作为自然观,只能用于简化的方法,毕竟不准确比没有强。
恩格斯认为,即存在必然性,又要承认偶然性。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出现了自然科学的三大突破:1.德国的康德、拉普拉斯,《宇宙系统论》——从“星云”到“星系”的演进;拉普拉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在积分变换、矩阵和概率论方面的贡献,天体力学主要奠基人,天体演化学的创立者,应用数学的先驱2.维勒,合成尿素,从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打破了“有机物来自生命体”的论点;3.地质学的突破,掌握了地球形成的规律,“上帝”从自然观中退位;三大发现:1.动物和植物统一于细胞;2.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使得“上帝”从生物学范围中退位恩格斯: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指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的。
破解芝诺悖论一 追龟辩追龟辩的论点:飞毛腿(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假设阿喀琉斯每秒钟跑10米,乌龟每秒钟爬行1米,二者的初始位置为A 0和B 0,相距100米,开始时间的t=0。
当阿喀琉斯跑到B 0位置的时候花了10秒钟,此时乌龟又前进了10米;阿喀琉斯追上这10米的时候,乌龟又前进了1米……如此循环,看起来,似乎是阿喀琉斯和乌龟的距离不断缩小,但就是追不上乌龟。
这就是有名的芝诺悖论中的“追龟辩”。
“追龟辩”的逻辑漏洞在于,它的假定是,无限个数相加必然是无穷大。
事实上,学过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的同学,都能够看穿这背后的本质。
现假设,阿喀琉斯的速度为v a ,乌龟速度为v b ,二者距离为s 。
由小学数学知识可得,阿喀琉斯追上乌龟所需的总时间())1(/⋯⋯⋯⋯⋯⋯⋯⋯⋯⋯⋯⋯⋯⋯⋯⋯⋯⋯⋯⋯⋯⋯⋯⋯⋯⋯⋯⋯-=b a v v s t 而“追龟辩”描述的追击过程是这样的:阿喀琉斯跑到乌龟的位置的时候,耗费的时间是)2(/0⋯⋯⋯⋯⋯⋯⋯⋯⋯⋯⋯⋯⋯⋯⋯⋯⋯⋯⋯⋯⋯⋯⋯⋯⋯⋯⋯⋯⋯⋯=a v s t 在t 0时间里,乌龟前进的距离s 1 = v b ·t 0。
阿喀琉斯追上这一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 )3(//0011⋯⋯⋯⋯⋯⋯⋯⋯⋯⋯⋯⋯⋯⋯⋯⋯⋯⋯⋯⋯⋯⋯=•==ab a b a v v t v v t v s t 同理可知,在t 1时间里,乌龟前进的距离s 2 = v b ·t 1。
阿喀琉斯追上这一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4(//201122⋯⋯⋯⋯⋯⋯⋯⋯⋯⋯⋯⋯⋯⋯⋯⋯⋯⋯⎪⎪⎭⎫ ⎝⎛==•==ab a b a b a v v t v v t v v t v s t这样,阿喀琉斯追击乌龟总共所需的时间,是这样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5(...02000⋯⋯⋯⋯⋯⋯⋯⋯⋯⋯⋯⋯⋯⋯⋯⋯⋯⋯⋯⎪⎪⎭⎫ ⎝⎛++⎪⎪⎭⎫ ⎝⎛+⎪⎪⎭⎫ ⎝⎛+=n a b a b a b v v t v v t v v t t t 将⎪⎪⎭⎫ ⎝⎛a b v v 记为λ,式(5)简化为)6(0i 0⋯⋯⋯⋯⋯⋯⋯⋯⋯⋯⋯⋯⋯⋯⋯⋯⋯⋯⋯⋯⋯⋯⋯⋯⋯⋯⋯⋯⋯⋯⋯=∑∞=i t t λ 根据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7(1/10⋯⋯⋯⋯⋯⋯⋯⋯⋯⋯⋯⋯⋯⋯⋯⋯⋯⋯-=-=⎪⎪⎭⎫ ⎝⎛-=-=b a a b a a a b a v v s v v v v sv v v s t t λ显然,式(7)和式(1)得出的结果相等。
“追龟辩”的迷惑性,从数学上而言,是缺乏适当的数学工具(几何级数、无穷小量的相关知识),从哲学上而言,是犯了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缺乏辩证法的方法论。
在学习了微积分知识之后,“追龟辩”就不再具有迷惑性了。
二 飞矢辩“飞矢辩”的论点是,飞行中的箭,在每一时刻都有其确定的位置,因此,飞行中的箭,在每一个时刻其实都是静止不动的。
破解“飞矢辩”需要具备一定的微分学知识。
现设箭的位移为S ,从发射算起的时间为t ,速度为V 。
我们研究飞矢从时间t 到t 0的这段飞行过程,由物理学知识可以得到,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8(V 000⋯⋯⋯⋯⋯⋯⋯⋯⋯⋯⋯⋯⋯⋯⋯⋯⋯⋯⋯⋯⋯⋯⋯⋯⋯⋯⋯--=t t S S 记Δt=t -t 0,Δs=s-s 0,式(8)变为)9(ts V 0⋯⋯⋯⋯⋯⋯⋯⋯⋯⋯⋯⋯⋯⋯⋯⋯⋯⋯⋯⋯⋯⋯⋯⋯⋯⋯⋯⋯⋯∆∆= 当Δt 无限趋近于0的时候,得到的就是瞬时速度:)01(ts lim V 0⋯⋯⋯⋯⋯⋯⋯⋯⋯⋯⋯⋯⋯⋯⋯⋯⋯⋯⋯⋯⋯⋯⋯⋯⋯⋯⋯⋯∆∆=→∆t 由微分学的知识可得,瞬时速度V 为位移量S 对世界t 的导数。
除非箭真的一直不动,否则V 是不会为0的。
推导到这里,我们已经破解了“飞矢辩”:箭的瞬时位置为S 是可以确定的,而V 不为0,也就是瞬间速度并不为0。
“飞矢辩”的关键所在,是芝诺偷换了一个概念:“瞬时”的位移是一个无穷小量,“瞬时”这个时间段也是一个无穷小量。
芝诺认为,两个无穷小量的差就是无穷小,这点是“飞矢辩”的逻辑错误。
“飞矢辩”的迷惑性,从数学上而言是缺乏研究无穷小量的工具,从哲学上来说,是犯了静止地看问题的错误。
ChapⅢ科学研究方法论一研究实验方法1. 观察i>. 什么是观察?获取研究对象自然信息的过程。
广义的观察:除了用眼等各种感官,还包括借助各种仪器等。
ii>. 观察的过程阶段1:感官接受事物的信息;阶段2:大脑处理判断信息;看见了什么?是经过判断后的。
iii>. 观察具有客观性;iv>. 观察的易谬性;a. 表现;(视错觉)b. 易谬性产生的原因——在观察的三个阶段中:Phase 1, 在信息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中出错;Phase 2, 感觉器官的误判,局限性,错觉;Phase 3, 习惯性印象,粗略错误的认知,或理论的误导;v>. 人为演示的剖析a. 眼见未必为实——错觉,障眼法b. 事实的验证,不等于“解释”的正确——未知的理论,科学理论暂时不能解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