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

合集下载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刑法修正案(九)》属于(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司法解释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

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部分内容的修正,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因此属于狭义刑法。

本题选A。

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97年刑法典之后我国只颁行过一部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

知识模块:刑法学2.下列关于特殊人群的从宽处罚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一规定中的“应当”应理解为“必须”,即不允许有例外,凡是未成年人犯罪都必须予以从宽处罚。

A选项错误。

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A国公民甲在公海上劫持B国船只,并向B国政府索要赎金。

甲在途经我国时被我国公安部门抓获,我国对甲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 ) 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对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家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即使该罪行不发生在中国领域,未侵犯中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犯罪人不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司法机关也有权管辖该案件。

本题中,甲所犯的罪行是海盗罪,是国际犯罪,中国可以依据普遍管辖原则行使刑事管辖权,D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2.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是( )A.刑法总则理论B.刑法分则理论C.《刑法》第13条“但书”D.刑法分则条款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13条的“但书”表明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

“但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判决。

“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C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3.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是(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正确答案:D解析: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害或者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

犯罪对象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素。

D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4.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A.甲失手用剪刀将父亲杀死B.乙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拒绝扶养,导致母亲沿街乞讨C.丙为哄儿子高兴,将儿子抛高但没有接住,致儿子重伤D.丁分娩女婴后担心无力扶养,从五楼将女婴抛下,致使女婴死亡正确答案:B解析: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3. 单项选择题 4.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辨析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有期徒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2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C.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正确答案:A解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可南看守所代为执行。

故应当排除13项。

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可以不参加劳动。

故应当排除C项。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故应当排除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2.刑法规定,适用“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有( )。

A.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B.有重大立功表现C.被胁迫参加犯罪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选项C、D属于“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3.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条属于(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正确答案:B解析:叙明罪状是在刑法分则条文中详尽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特征。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7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7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7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犯贪污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a”;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b”。

关于ab应填入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ab均填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B.ab均填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C.a填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b填可以从轻处罚D.a填可以从轻处罚;b填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383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本法条是《刑法修正案(九)》重点修改的法条,也是官方重点宣传,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修改法条之一,并且也是考试分析新增内容,希望能掌握。

根据上述法条,C选项说法正确。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能犯未遂D.不能犯未遂正确答案:B,D解析: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把意图实现的行为全部实行完毕的未遂。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意图实现的行为并未完全实行完毕的未遂。

本题中甲没有将其意图实现的强奸行为全部实行完毕,在中途即被迫停止,因此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能犯未遂,是指有可能既遂的未遂。

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产生了事实错误而不可能既遂的未遂。

主要有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和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甲将男人当成女人产生了对象错误,这种错误导致其不可能达到强奸的既遂状态,因此属于不能犯未遂。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需要注意区分不能犯与迷信犯。

迷信犯,又称愚昧犯,是指用迷信或愚昧的方式犯罪,而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任何危害。

另外,还需注意法硕考试中不能犯属于未遂犯中的一种情形,这一点与司法考试不同。

知识模块:刑法学2.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

A.张三与李四相约到商场抢劫首饰,但李四到商场后没有实施抢劫,而是强奸了女店员B.甲和乙碰巧同一时间到所在乡政府办公楼盗窃财物C.刘某与蔡某商议“收拾”被害人张某,但刘某以杀人的故意、蔡某以伤害的故意对张某进行殴击D.敬某步行中巧遇朋友路某在非法殴打李某,在路某的请求下,敬某上前帮助路某将李某打成重伤正确答案:A,B,C解析: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因此,下列几种情况均不能成立共同犯罪:(1)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2)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3)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驱逐出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驱逐出境只能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B.驱逐出境属于附加刑C.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而不是必须适用D.判处驱逐出境的,从判决生效之日起执行正确答案:D解析: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它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特殊的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

单独判处驱逐出境的,从判决生效之日起执行;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执行。

D选项以偏概全。

知识模块:刑法学2.下列关于刑罚的执行机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制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B.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C.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法院D.拘役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正确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拘役、驱逐出境;社区矫正机关执行管制;监狱负责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负责执行罚金、没收财产、死刑立即执行。

知识模块:刑法学3.根据《刑法》规定,从轻处罚是( )A.判处法定刑中间线以下的刑罚B.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C.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在法定刑限度以内判处刑罚正确答案:D解析: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判处比没有该情节的类似犯罪相对较轻的刑种或刑期。

从轻处罚主要是与没有从轻的类似情况相比而言的从轻,而并非一定要在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

A选项错误。

从轻处罚是指在类似情况下的从轻,而并非是法定刑的从轻,如果犯罪人情节较重,即使有从轻处罚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也会接近法定刑上限,而远远高于法定刑中的最低刑。

B选项错误。

从轻处罚必须与减轻处罚相区别。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判处刑罚,而从轻处罚实在法定刑幅度内的从轻,不能低于法定刑最低刑,C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4.关于量刑情节,说法正确的是( )A.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定罪时应当考虑的各种情况B.从轻处罚意味着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C.减轻处罚既包括刑种的减轻,也包括刑期的减轻D.免除处罚意味着单纯的宣告有罪正确答案:C解析:量刑情节与定罪无关,是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A错误。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废止的法律,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生效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其处罚轻于犯罪行为发生时生效的法律的场合才能适用于该行为。

这体现了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公平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它的基本内容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

这里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令,通常是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对于已废止的法律,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生效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其处罚轻于犯罪行为发生时生效的法律的场合才能适用于该行为。

(2)明确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

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习惯法、类推解释、行为后的重法(对被告不利的法律)、不明确的罪状、不确定的刑罚等。

(3)合理化,即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确定犯罪的范围和惩罚的程度,防止滥施刑罚,禁止采用过分的、残酷的刑罚。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绪论2.我国刑法分则,把所有的犯罪分为十大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刑法分则体系。

这主要是按照A.同类客体标准B.一般客体标准C.直接客体标准D.国家利益标准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犯罪客体的种类。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利益。

同类客体是一类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利益的共同属性,例如公民的人身权利就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刑讯逼供罪、虐待罪等几种犯罪(或一类犯罪)共同侵犯的法益。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2.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存在形式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公司法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我国刑法存在形式有三种: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修正案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刑法的存在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单行刑法;公司法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是附属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本身不是独立的刑法存在形式,而是对上述三种存在形式相关规定的解释,仍然可以归结在上述三种存在形式之中。

掌握本题应该结合法理学的相关知识。

4.下列不属于刑法特征的是( )。

A.调整范围的特定性√B.调整对象的专门性C.刑法制裁的严厉性D.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刑法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比较广泛,一切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利益,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在刑法的调整范围内。

其他法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可能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利益与关系,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有可能进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罚消灭制度、刑法各论概述、危害国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罚消灭制度、刑法各论概述、危害国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罚消灭制度、刑法各论概述、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我国追诉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B.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C.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一章第二节中的追诉期限。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关于追诉期限的起算,我国《刑法》第89条第l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C选项正确。

关于时效中断,《刑法》第89条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即只要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不论新罪的性质和刑罚轻重如何,前罪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均归于无效,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新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知识模块:刑罚消灭制度2.《刑法》第386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该条规定的法定刑属于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自由设定的法定刑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定刑。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2009年1月1日,某甲主刑执行完毕。

2009年7月1日,某甲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多长时间?( )A.2年半B.5年C.8年D.7年半正确答案:D解析:某甲是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又犯新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数罪并罚,即将后罪有期徒刑5年和剩余的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主刑执行完毕后已经执行了半年)进行并罚,应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并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继续计算。

所以,2年半的剥夺政治权利在2009年7月1日起停止计算,并从5年有期徒刑主刑执行完毕后继续计算。

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

所以,两者相加,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7年半。

知识模块:刑法学2.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了乙,这属于( )。

A.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连续犯正确答案:B解析: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行为人的一个开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过失伤害罪)两个不同的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条件。

故选B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

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特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经特赦的犯罪分子,则不认为其曾经犯过罪B.特赦是针对一类或几类犯罪分子C.特赦由国家主席决定D.特赦应由犯罪分子本人或者家属提出申请正确答案:B解析:特赦,是国家针对特定的犯罪分子的赦免,即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执行。

这种赦免只赦其刑,不赦其罪。

A 选项错误。

特赦是以一类或几类犯罪分子为对象,而不是适用于个别的犯罪分子。

B选项正确。

特赦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予以执行,而不是由犯罪分子本人及其家属或者其他公民提出申请而执行。

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刑法学2.关于赦免说法错误的是( )A.特赦只能赦其刑,不能赦其罪B.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条件,则构成累犯C.特赦是由犯罪分子本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提出申请,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特赦令由国家主席发布正确答案:C解析:特赦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予以执行,而不是由犯罪分子本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提出申请而实行。

知识模块:刑法学3.甲从2000年1月1日将乙非法拘禁至2000年5月1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非法拘禁罪的追诉时效从2000年1月1日起算B.乙在2000年1月1日至2000年5月1日期间均可进行正当防卫C.若丙于2000年4月20日起帮助甲看守乙,则甲和丙不是共同犯罪D.如果2000年3月1日颁布了一个新法律,对非法拘禁的处罚重于旧法律,则对甲的行为不能适用新法正确答案:B解析:继续犯和连续犯的追诉时效不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而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A错误。

继续犯既遂后不法侵害仍然正在进行,所以在不法侵害结束前都允许正当防卫,B正确。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要被告人在羁押期间怀孕的,不管判决时的状况如何,都不能适用死刑。

由于死刑缓期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故对怀孕的妇女也不能适用死缓。

知识模块:刑法学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

A.静止行为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其分类标准不是身体上的静止或者运动,而是行为人的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性质。

作为违反的是禁止规范,即不应当为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即应当为而不为。

故选D 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

A.论理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立法解释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

《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

故选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4.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

A.制造毒品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走私毒品罪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又聋又哑的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自首、立功的人从宽处理。

这体现了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公平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具体表现在:(1)刑法分则对每一个罪都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对重罪适用重刑,对轻罪适用轻刑。

(2)刑法总则中规定量刑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在裁量刑罚时,应尽量使刑罚与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罚当其罪。

(3)刑法总则还规定:对累犯从重处罚、不得假释、不得缓刑;对未成年、又聋又哑的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自首、立功的人从宽处理;对中止犯处罚明显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对过失犯处罚明显宽大于故意犯等,体现了刑罚与犯罪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绪论2.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是A.行为对象B.行为的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D.危害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为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犯罪活动外在表现的诸客观事实。

它一般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要素。

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其余的则是选择性要素。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人作用于社会、危害社会的唯一途径,所以,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犯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

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

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

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危害行为。

不作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

从表现形式看,不作为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需要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1)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2)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A选项中,甲只是一个在场的人,不是危险的制造人也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

B选项中,乙没有法定救助义务。

C选项中,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丙自己先前的这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丙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

D选项中,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是风景区。

本题选C。

知识模块:犯罪构成2.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观点: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甲在某企业财务室,将价值5万元保险柜破坏后,盗窃1万元现金。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C.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D.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二)实施盗窃犯罪后,为掩盖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毁坏其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三)盗窃行为未构成犯罪,但损毁财物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

”甲采用破坏保险柜的方式盗窃1万元现金,造成价值5万元的保险柜损坏,同时构成了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一)的规定,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选项说法正确,ACD选项说法错误。

2.甲对某金店售货员说:“把柜台里最左边那条金项链拿给我看看。

”销售员便将金项链交给甲。

甲趁机用自己携带的假项链掉包,然后以不喜欢为由退还给销售员,离开商店。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侵占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行为。

所谓公然夺取,是指行为人明知被害人知情还当着被害人的面强行夺走财物。

甲并非公然夺取金项链,不可能构成抢夺罪。

A选项说法错误。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自以为秘密的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既使用了诈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行为的,秘密窃取是行为的本质特征,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3. 单项选择题 4.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辨析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 )。

A.公司、企业等单位的财经管理制度B.公司、企业等单位的资金使用权C.公司、企业等单位公款的占有权D.公司、企业等单位公款的所有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侵犯财产罪2.洗钱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下列哪种犯罪所得?( )A.走私犯罪B.贪污贿赂犯罪C.金融诈骗犯罪D.抢劫犯罪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采用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方法,从而使其“合法化”的行为。

故选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从字面上看贿赂的含义是( )。

A.财物B.财产性利益C.不正当利益D.财物和财产性利益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故选A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4.甲雇佣乙杀害胡某,并且带乙辨认了胡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做胡某杀害( )。

(2012年单选10)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A解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做胡某杀害。

此案中乙主观上意欲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上也侵犯了生命权,在侵犯生命权这个客体上是主客观相一致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因胡某的生命和王某的生命在刑法上是等价值的。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3. 单项选择题 4.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辨析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孙某将周某打成重伤而休克,临时起意拿走了周某的手机,孙某将手机占为己有。

经鉴定,手机价值 4 000元。

对于孙某行为的定性,下列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夺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D.只构成抢劫罪正确答案:C解析:由于孙某是临时起意拿走周某的手机,故在实施暴力行为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孙某不构成抢劫罪。

由于孙某是在周某休克失去知觉后拿走手机,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

故应选C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2.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取了( )。

A.保护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属人管辖原则的体现。

属人原则即国籍原则,是指一国公民无论在其境内还是境外犯罪,都一律要受到该国刑法的管辖。

所以,选D项。

知识模块:犯罪论3.甲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甲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 600元)、现金6 000余元。

则甲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4.甲(13岁)、乙(16岁)在校期间,多次随意殴打其同学,强拿他人财物,共计400元,严重扰乱了学校秩序,甲、乙的行为构成( )A.甲、乙构成寻衅滋事罪共犯B.甲、乙构成抢劫罪共犯C.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寻衅滋事罪D.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抢劫罪正确答案:C解析: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无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3. 单项选择题 4.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辨析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 )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正确答案:C解析:伪证罪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不符合主体要件。

知识模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战时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

A.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B.一切犯罪军人C.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公民D.军队中没有军籍的在编职工正确答案:A3.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论处的是A.结果加重犯B.继续犯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正确答案:C4.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

A.绑架妇女、儿童罪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儿罪D.绑架罪正确答案:B解析: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出卖的目的,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则构成绑架罪。

5.我国《刑法》第332条规定:“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处……”。

该条的罪状规定方式属于(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正确答案:C解析:空白罪状,是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的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

因而我国《刑法》第332条中“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严重传播危险的”属于空白罪状。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唆使没有达到刑事责仟年龄的乙某故意伤害他人,甲某属于( ) A.共同犯罪中的从犯B.共同犯罪中的主犯C.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D.间接正犯正确答案:D解析:把他人当工具利用的不构成共同犯罪,这种情形称为间接正犯,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利用没有责任能力或没有达到责任年龄的人去实行犯罪的。

二是利用不知情人的行为。

甲教唆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乙某故意伤害他人,构成间接正犯。

知识模块:刑法学2.狱警甲虐待被监管人员致被害人轻伤,该行为同时符合虐待被监管人员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

按照我国刑法理论,该情形( )A.应数罪并罚B.属于法条竞合犯C.属于想象竞合犯D.属于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B解析:法条竞合犯,是指一行为同时触犯刑法中有一些在内容上存在重复或交叉的数个法条的犯罪形态。

常见的法条竞合的情形有: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犯罪一章其他特别罪名(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枉法罪等);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其他包含着过失致人死亡情形的犯罪(如失火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故意伤害罪与其他包含着伤害行为的犯罪(如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刑讯逼供罪、非法拘禁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罪等)。

需注意绝大多数包含着伤害行为的犯罪只是包含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情况,如果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则要转化为故意伤害罪。

例如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选项正确。

法条竞合犯原则上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如本题应当按照虐待被监管人员罪定罪量刑,不需要数罪并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甲在某企业财务室,将价值5万元保险柜破坏后,盗窃1万元现金。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B.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C.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D.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二)实施盗窃犯罪后,为掩盖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毁坏其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三)盗窃行为未构成犯罪,但损毁财物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

”甲采用破坏保险柜的方式盗窃1万元现金,造成价值5万元的保险柜损坏,同时构成了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一)的规定,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选项说法正确,ACD选项说法错误。

2.甲对某金店售货员说:“把柜台里最左边那条金项链拿给我看看。

”销售员便将金项链交给甲。

甲趁机用自己携带的假项链掉包,然后以不喜欢为由退还给销售员,离开商店。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侵占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行为。

所谓公然夺取,是指行为人明知被害人知情还当着被害人的面强行夺走财物。

甲并非公然夺取金项链,不可能构成抢夺罪。

A选项说法错误。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自以为秘密的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既使用了诈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行为的,秘密窃取是行为的本质特征,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选项说法正确。

诈骗罪的行为结构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他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他人受有损失——行为人获得利益。

甲虽然虚构事实并使得售货员产生错误认识,但售货员并没有基于错误认识将财产的占有处分给甲,因此甲获得财物与诈骗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不成立诈骗罪。

C选项说法错误。

侵占罪,将代位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变为自己所有,拒不退还的行为。

金项链不是甲代为保管之物,也不是他人遗忘物,甲不可能构成侵占罪。

D选项说法错误。

3.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的指定汽车修理厂家。

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损坏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0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保险诈骗罪C.合同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保险公司产生错误认识,保险公司基于错误认识作出财产处分,甲获得财物,保险公司受有损失,甲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A选项说法正确。

保险诈骗罪,是指违反保险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需注意,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其他人不能构成本罪。

甲不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能构成保险诈骗罪。

B选项说法错误。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题目中没有说明甲是利用签订、履行合同来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C选项说法错误。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甲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所以不可能成立职务侵占罪。

D选项说法错误。

4.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

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

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刑法中关于法律拟制的抢劫罪有两项规定:第一,盗窃、诈骗、抢夺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窝藏赃物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第二,携带凶器抢夺的。

《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携带凶器抢夺拟制为抢劫罪,不要求行为人使用凶器或者将凶器加以显示,甲和乙携带匕首抢夺,完全符合第267条第2款转化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抢劫罪论处。

C选项说法正确。

5.甲看到吴某拎着名牌包边打电话边行走,甲趁其不备冲上前去一把夺下名牌包,用力过猛导致吴某摔倒,恰好后脑勺摔到路边石块上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以抢夺罪定罪处罚√B.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D.应当以抢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抢夺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认定为抢夺罪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即作为抢夺罪的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

本案中,甲抢夺吴某提包,用力过猛过失致使吴某死亡,按上述司法解释,应按照抢夺罪的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

A选项说法正确,BCD选项说法错误。

6.甲觉得同事乙总和自己作对,想教训他一下,就偷走乙的手机埋在树下。

甲的行为可能构成( )A.盗窃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财产罪可以分为取得型犯罪和毁坏型犯罪两大类。

取得型犯罪主要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这一类犯罪的共同特点是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毁坏型犯罪主要是指故意毁坏财物罪,这一类犯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排除占有的意思和利用的意思。

如果仅具有排除占有的意思,而不具有利用的意思,属于毁坏型侵犯财产罪。

甲没有利用乙的意思,而仅仅是想排除乙对手机的占有,因此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说法错误。

故意毁坏财物罪既包括物理上对财物的毁坏,也包括妨碍财物使用功能的实现。

7.甲在超市将价格昂贵的商品放到价格低廉商品的包装盒里,收银员没有发现,便按照低价格商品收款。

在不考虑数额的情况下,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盗窃罪√C.侵占罪D.强迫交易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甲的行为即采用了欺骗手段,又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由于被骗人并没有因被骗而对高价格的财物作出处分,因此秘密窃取是本质特征,应认定为盗窃罪。

8.下列行为中构成侵占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A.甲进入一家刚开门的游戏厅玩耍,拿走放在游戏机上的手机B.乙在出租车后座上发现一个钱包,趁司机不注意揣进兜里C.丙在银行柜台取钱,柜员操作失误多给了1万元。

丙回家后发现,银行联系时拒不承认√D.丁知道邻居肖某的小孩被绑架,便偷偷跟踪肖某,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等待肖某离开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AB选项,属于相对封闭的场所,即使是遗忘物,也应知道遗忘物属于场所的管理者代为保管,所以不属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

侵占罪是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有的行为,其犯罪目的必须产生在自己占有之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除外),D选项错误。

9.甲将史某骗至阳台后,将阳台门从外面锁上,拿走史的手机和钱包,史眼睁睁看着却无法反抗。

甲的行为是( )A.盗窃罪B.抢劫罪√C.诈骗罪D.抢夺罪甲某以非法占有的目的,排除他人反抗能力取得财物,完全符合抢劫罪的行为模式,是抢劫罪。

10.甲看到李某领着女儿在公园玩耍,便拿刀抵住李某女儿的脖子对李某说:“把身上钱都拿出来,不然杀死你女儿。

”甲的行为是( )A.抢劫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夺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的暴力和取财行为具有当场性、连续性,而绑架罪的取财行为与暴力行为之间有明显的间隔。

11.下列情形中属于诈骗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A.甲来到张某家谎称张某的小孩在楼下被人打,张某赶紧下楼,甲趁机拿走屋内财物B.乙对王某的儿子(5周岁)说:“你爸爸让我来把电视拿去修理。

”然后将彩电搬走C.丙在商店试穿衣服,谎称让售货员再找一件小一号的衣服,趁机溜走D.丁身无分文去高档餐厅大吃一顿后逃离√A和C选项中,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并未将财物处分给行为人,所以不构成诈骗罪,而是盗窃罪。

B选项中,5岁的儿子不具有处分能力,其处分行为无效,是盗窃罪。

D选项,丁的行为让餐厅人员产生了其会付钱的错误认识,对财物(饭菜)作出了处分,构成诈骗罪。

12.甲与乙发生口角,刘某知道此事后,对乙说:“甲让我转告你,如果你不拿出1万块,就找黑社会杀死你。

”乙害怕就托刘某转交1万块给甲,刘某将钱据为已有。

刘某的行为属于( )A.侵占罪B.诈骗罪√C.敲诈勒索罪D.盗窃罪刘某是虚构了一个事实,使乙陷入认识错误作出处分,是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必须是如果不答应行为人的条件,就由行为人或者行为人相关联的人来实现恶害,而本题中恶害和刘某没有关系。

13.对下列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A.在走私普通货物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B.武装掩护走私C.贩卖毒品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D.运送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一般情况下,在犯罪中暴力抗拒执法的,需要以实施的犯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第157条:“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错误。

根据《刑法》第347条的规定,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作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结果加重犯,不再数罪并罚。

C选项说法错误。

根据《刑法》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集团的首要分子;(二)多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众多的;(三)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的;(四)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人身自由的;(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六)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七)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