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doc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2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2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3. 单项选择题 4.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辨析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法律规定,债权的撤销权,自债权人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该5年期间属于( )。
A.除斥期间B.取得时效期间C.期日D.长期诉讼时效期间正确答案:A解析:除斥期间跟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自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入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2.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 )。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的就是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又称刑法的溯及效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立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如果适用,即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
3.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张某的儿子张小某将货物交付给李某。
张小某在送货途中与刘某驾驶的卡车相撞,货物损坏。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罪数形态)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罪数形态)模拟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4,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
A.结果加重犯B.继续犯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在四种犯罪形态中,只有想象竞合犯适用“从一重处断”,因此本题应选择C。
4.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异种数罪此题考查几种特殊犯罪形态问题。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和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
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故意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因此选C。
5.我国刑法上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对象的个数B.犯罪行为的个数C.犯罪构成的个数√D.行为人犯罪意思的个数对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通常采取犯罪构成说。
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5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伪造货币并运输的,( )A.按一般的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B.按伪造货币罪和运输假币罪数罪并罚C.按运输假币罪定罪处罚D.按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也就是说按照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D项正确。
2.甲公司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发放后没有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肆意挥霍,致使到期不能偿还贷款。
甲公司的行为( )A.成立贷款诈骗罪B.成立骗取贷款罪C.成立合同诈骗罪√D.成立诈骗罪司法解释规定,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符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本题中,甲公司将贷款肆意挥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骗取贷款,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本题选C。
3.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 )A.按照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定罪处罚B.按照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C.按照骗取贷款罪定罪处罚D.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
D项正确。
4.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对其( )A.不认为构成犯罪√B.认为构成犯罪但免予处罚C.认为构成犯罪但由家人强制治疗D.认为构成犯罪但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因此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即使造成危害结果,也不认为构成犯罪,A 项正确。
5.甲投毒杀其妻子乙,乙服毒后痛苦万分,甲心生怜悯之情,将乙送至医院救治。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五)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刑法学、民法学》命题预测试题(十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涂黑。
每题1分,共40分)第1题下列抵押无效的是( A )。
A. 甲以其与乙共同共有的财产设定抵押,未经乙的同意B. 甲以其与乙共有的财产设定抵押,乙知道但未表示反对C. 甲乙分别占有一套房屋的一半,甲以其所有的部分设定抵押,未经乙的同意D. 甲乙分别占有一套房屋的一半,甲以其所有的部分设定抵押,乙知道但未表示反对第2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C )。
A.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B.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C. 在办公大楼抢劫的D. 入户抢劫的第3题下列关于人身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人身权一律不能转让B. 人身权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和财产权益没有关系C. 人身权不能转让,但是可以继承D. 人身权是对世权第4题刑罚的威慑功能是通过( B )实现的。
A. 秘密审判B. 公开审判C. 改造犯罪人D. 安抚被害人第5题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 )A. 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伪造的货币的B. 因受贿而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的C. 为走私而骗购外汇的,为骗购外汇而伪造有关公文的D. 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且构成犯罪的第6题铁路扳道工因和恋人分手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D )。
A. 法律规定的义务B. 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 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 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第7题下列关于合同相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甲和乙订立借款合同,乙让欠其款项的丙代其向甲交付款项,丙没有履行,甲直接追究乙责任B. 甲将自己的房屋租借给乙,后甲又以高价将该房屋卖给丙,丙要求乙立刻搬出该房间,乙以自己与甲之间订立的租借合同拒绝搬出C. 甲与乙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甲和乙约定由丙代替甲向乙交付货物,丙对此不知情D. 经销商甲出售的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乙人身损害,乙向该货物的生产商丙索求赔偿第8题孙某制作、复制大量的淫秽光盘,除出卖外,还多次将淫秽光盘借给许多人观看。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1)《刑法》第201条的罪名是逃税罪。
逃税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包括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逃避纳税义务,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的虚假资料等。
(3)“未经处理”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一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数额均未达到《刑法》第201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的情形。
(4)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按照税收征管的一系列法律规定,有义务向国家纳税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扣缴义务人,是指根据税收征管法律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5)该规定是合理的,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4款的前段体现了立法对初犯者宽的一面,行为人的行为尽管符合逃税罪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能够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弥补了国家税收损失,减轻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接受了行政处罚,实现了责任和处罚的统一,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扩张。
但是行为人在五年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说明其社会危险性大,给予行政处罚已经不足以遏制其犯罪,其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故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1)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3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这是指刑罚目的中的( )A.一般预防√B.特殊预防C.刑罚报应D.刑罚威慑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国家通过颁布刑法、适用刑罚,不仅直接惩罚了犯罪人,预防其重新犯罪,而且对社会上不稳定分子也起到了警戒和抑制的作用,从而预防犯罪的发生。
A项正确。
2.拘役的执行机关是( )A.社区矫正机构B.监狱C.公安机关√D.法院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C项正确。
3.量刑情节中,应当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法的是( )A.减轻处罚情节√B.加重处罚情节C.从轻处罚情节D.从重处罚情节《刑法》第63条第1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A项正确。
4.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一定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该规则是( )A.并科B.先并后减√C.先减后并D.以重刑论处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根据“先并后减”的规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5.有权裁定予以犯罪分子减刑的机关是( )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监狱管理局D.公安部门《刑法》第79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2009年单选10)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犯罪既遂,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B.犯罪既遂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没有实现犯罪的预期目的,也可以成立犯罪既遂D.只要出现犯罪结果就构成犯罪既遂√犯罪既遂属于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对于故意犯罪的既遂,应当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条文所规定的法定刑处罚。
可见,A项表述正确。
我国对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采取构成要件说,即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不是以是否发生了实际的犯罪结果或者是否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作为判断标准。
可见,B项表述正确。
行为人是否实现预期目的,不是区分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
可见,C项表述正确。
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犯罪结果的类型就不相同。
同样的结果,相对于此罪而言,是构成要件的结果,而相对于彼罪而言,则不是构成要件的结果。
比如,伤害结果对于故意伤害罪而言,是构成要件的结果,但对于故意杀人罪而言,就不是构成要件的结果。
因此,在造成了伤害结果的情况下,对于故意伤害罪而言,已经既遂;对于故意杀人罪而言,只能成立未遂。
可见,D项表述错误,选D 项。
2.(2015年单选14)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 )。
A.放火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结果犯,故选B项。
放火罪是危险犯,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行为犯。
3.(2005年单选7)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B项表述的情形仅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B项。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0,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年真题)甲因自己不能生育,花l万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一男婴。
3个月后,甲嫌抚养孩子太辛苦,遂以2万元转卖给乙,并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甲的行为构成A.遗弃罪B.拐卖儿童罪C.诈骗罪D.拐卖儿童罪√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六章第二节中的拐卖儿童罪。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是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
本题中,甲嫌抚养收买的男婴太辛苦,遂以2万元转卖给乙,构成拐卖儿童罪。
故本题选D。
4.(2013年真题)甲收买被拐卖的张某后,为让其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妻子,强行与张某发生了性关系。
对甲的行为A.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B.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处罚C.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D.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择一重罪定罪处罚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六章第二节中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是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4_真题-无答案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4(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甲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抢夺罪D. 过失致人死亡罪2. 甲制服不法侵害人后,为泄愤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加害行为造成他人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故意犯罪D. 自救行为3.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说法错误的是( )A. 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B. 紧急避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C. 紧急避险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D. 紧急避险在合法权益受到紧迫危险时才能实施4. 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
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
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
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 构成故意伤害罪C. 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 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5. 《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条规定的是( )A. 基本犯B. 未遂犯C. 结果加重犯D. 预备犯6. 甲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倒在地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邻居乙(乙造成轻微伤),于是说:“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并赔偿乙100元钱,让乙赶快离开,自己继续等待下一行人。
甲对乙的行为属于( )A. 抢劫罪(既遂)B. 抢劫罪(中止)C. 故意伤害罪(既遂)D. 抢劫罪(预备)7. 甲开枪杀害其妻子,开了两枪后,看到妻子痛苦万分,又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生还,但造成终身残疾。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2012年单选4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规定司法的党化(B)采用责任内阁制的政体(C)规定不得对《临时约法》进行修改(D)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2 (2004年单选47)袁记约法是指( )。
(A)约法三章(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3 (2005年单选44)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B)大理院(C)最高法院(D)临时最高裁判所答案见麦多课文库4 (2005年单选46)“天坛宪草”的立法精神秉承于(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 (2006年单选44)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
(A)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6 (2007年单选43)北洋政府设立的中央行政诉讼审判机关是( )。
(A)大理院(B)行政院(C)兼理司法法院(D)平政院。
7 (2009年单选41)下列选项中,规定实行地方自治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见麦多课文库(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8 (2010年单选38)根据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规定,总统的任期是( )。
(A)四年(B)五年(C)七年(D)十年9 (2010年单选42题)北洋政府普通法院系统实行的司法审级制度是( )。
(A)四级二审制(B)四级三审制(C)三级二审制(D)三级三审制10 (2011年单选45)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大总统任期十年,得连任”的法律文件是( )。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渎职罪)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渎职罪)模拟试卷1(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6,分数:4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 )。
A.法院工作人员B.司法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特殊的犯罪主体,限于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即司法工作人员。
4.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对其行为应当( )。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B.以受贿罪论处C.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四)》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5.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的是( )。
A.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B.徇私枉法罪C.玩忽职守罪√D.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观方面都是故意,而只有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
6.徇私枉法罪发生的领域是( )。
A.刑事诉讼√B.行政审判C.行政执法D.民事审判徇私枉法罪只限于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其不同于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注意两者发生领域的区别。
7.1999年4月4日,冯某因持刀抢劫被公安局依法逮捕。
冯某的父亲冯某某为使其儿子逃避法律制裁,找到派出所的民警李某,请李某帮忙想办法如何处理。
全国联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附答案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假释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有( )。
(A)假释与释放的区别是,假释是有条件地提前释放,而释放是无条件的(B)假释与减刑的相同点在于,如果在假释期间内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则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如果在减刑期间内再犯新罪,则恢复已减的刑期(C)假释与缓刑都以犯罪分子“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能性”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二者的适用根据相同(D)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监外执行则适用于所有的罪犯2.关于假释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因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死缓犯不可能被假释(B)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一律不得假释(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D)犯罪分子只有在符合假释的对象条件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符合实质条件,才可以被适用假释3.下列对假释的考察及法律后果,表述正确的有( )。
(A)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只要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C)犯罪分子被假释后,离开自己的居所时,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D)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继续执行4.甲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处无期徒刑,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对甲不得假释(B)在实际执行10年以后,如果满足假释的其他条件,则可以对甲假释,但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C)如果对甲实施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D)如果对甲实施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5.甲因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对甲处理正确的是( )。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15_真题无答案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15(总分270, 做题时间90分钟)刑法学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检察院有关人员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SSS_SIMPLE_SINA B C D2.触犯刑法的行为( )。
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已构成犯罪B.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认定为犯罪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D.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SSS_SIMPLE_SINA B C D3.甲欲杀乙,购买剧毒农药,倒人乙喝的酒中,由于农药乃假冒伪劣产品,乙并未中毒,反而多年的哮喘被治好了。
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犯罪对象认识错误B.犯罪客体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认识错误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SSS_SIMPLE_SINA B C D4.在下列案例中,哪个案例中的犯罪主体构成该种犯罪的特殊主体?( )。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做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A B C D5.王某等候在一树林里,想等到下夜班的工人经过好实施抢劫行为,此时天降大雪,王某耐不住寒冷就回去了,对王某的这一行为应如何定性?( )。
A.应为犯罪中止B.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王某的行为为犯罪预备D.应为犯罪未遂SSS_SIMPLE_SINA B C D6.我国刑法上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选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选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想杀害其妻子,便劝说其妻子乘坐飞机外出旅游,希望飞机失事而致使其妻子死亡。
甲的妻子便乘飞机旅游,结果果然因飞机失事而死亡。
甲的劝说行为与其妻子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为抢劫而殴打李某,李某逃跑,乙随后追赶。
李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乙拾得钱包后离开。
乙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赵某是死刑犯,在即将对赵某执行死刑时,丙夺走法警的手枪将赵某杀死,丙的行为与赵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D.丁为了盗窃钱财将王某的皮包窃走,打开皮包发现里面放的是一把手枪,丁的盗窃行为与王某枪支失窃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
A项中,虽然甲的妻子按照甲的劝说乘坐飞机,但是由于飞机失事不是甲所能控制的,所以甲的行为与其妻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项中,乙获得的钱包不是其通过暴力行为而得到的,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项中,虽然赵某即将被执行死刑,但是丙的行为却是赵某死亡的客观原因,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项中,因果关系是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丁虽然主观上没有盗窃枪支的故意,但是不影响因果关系的认定。
2.下列选项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A.甲2004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2000元,2005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3000元B.乙伪造商务部的批文后,利用该伪造的批文骗取某企业5万元C.丙是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将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后收受犯罪分子家属给的1万元D.丁因为抢劫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应当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漏罪没有判处正确答案:D解析:A项甲犯的是同种数罪,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于同种数罪不并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保护原则B.物权客体特定原则C.物权法定原则D.公示、公信原则正确答案:A,B,C,D解析:备选项表述的都属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其中,物权客体特定原则又称为一物一权原则。
知识模块:民法学2.刘某是某运输公司卡车司机,一日清晨去东郊拉货。
中途遇到他的朋友赵某要求搭他的车去东郊。
刘叫赵坐到驾驶室,然后继续开车。
当车行至一条大街拐弯处时,刘突然发现对面驶来一辆吉普车。
刘平日驾驶技术欠佳,经验不足,遇事容易慌乱。
这时如果刹车制动,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但刘生怕两辆车相撞,遂不顾一切地突然向右打轮。
由于车速较快,打舵突然,赵某身体失衡将车门撞开摔到车下,造成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刘某的行为是否紧急避险和对赵某的死亡应否负刑事责任的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避险过当C.属于假想避险D.应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D解析:紧急避险的两个重要条件是:(1)危险必须正在发生;(2)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即不得已而为之。
本题中并不存在迫在眉睫的危险,如果刘某能够减速或制动,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事故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某的行为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造成灾难的原因是刘某驾驶技术欠佳,遇事慌乱,想象有撞车的危险,处理不当。
所以,刘某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应对赵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知识模块:刑法学3.关于行贿罪的正确说法是( )。
A.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B.行为人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C.行为人构成行贿罪,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人员财物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构成行贿罪正确答案:A,B解析: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人员财物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一起构成单位行贿罪,而不是行贿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88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88(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A.故意杀人罪B.放火罪C.抢劫罪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
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只能是不作为,所以是纯正的不作为犯,D项正确。
故意杀人罪、放火罪、抢劫罪都可以以作为的方式构成,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2.下列选项中,属于渎职罪的是( )A.脱逃罪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脱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属于渎职罪,D项正确。
3.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该规定体现刑法效力范围的根据是( )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管辖原则√属地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
属人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
保护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侵害本国利益的犯罪。
普遍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对侵犯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都要行使管辖权。
本题题干的规定依据犯罪侵害到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确定刑法效力范围的规范,体现了安全原则(对国家而言)或保护原则(对本国公民而言)。
D项正确。
4.在盗窃罪中,犯罪时间( )A.是盗窃罪的选择要件B.是盗窃罪的必备要件C.是盗窃罪减轻处罚的要件D.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无关√一般情况下,刑法对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不作特别的限定,犯罪时间、地点、方法通常不是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2021年考研法硕专业基础模拟试题
2021年考研法硕专业基础模拟试题专业基础课模拟试题(一)刑法学一、单项选择题:第l~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位理应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3.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B.过失犯不存有未完成罪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4.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
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 2.5万元。
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
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5.下列情形中,属于必要共犯的是A.包庇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寻衅滋事罪D.组织恐怖组织罪6.甲、乙通*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
对甲、乙理应A.按遗弃罪定罪处罚B.按虐待罪定罪处罚C.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
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对乙理应按照主犯处罚8.甲在盗窃时被当场抓获,经审讯,甲主动交代了自己与乙共同盗窃某仓库的犯罪事实。
对甲的交代行为理应认定为A.自首B.坦白C.立功D.自首并立功9.下列行为中,理应按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A.甲窃取一份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账号并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10.甲为索取债务而将乙拘禁于一地下室,然后向其家属要求偿还乙所欠债务5万元。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2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3,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刑法》第13条“但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A.“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B.“但书”赋予司法机构排除犯罪的权力,与罪刑法定原则不相容√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D.“但书”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既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对于合理认定犯罪及处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犯罪定义不仅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而且还设置了定量要求。
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符合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判决,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B选项错误。
“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但书”也是为适应我国法律结构需要而产生的。
我国对危害行为的惩罚体制由两个层次的法律构成:第一层次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工商、海关、税务等行政、经济法规中的处罚规定,违反这些规定的属于“违法行为”;第二层次才是刑法,违反刑法的属于“犯罪”。
“但书”的刑事政策意义在于: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5一、单项选择题1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关键区别在于( )。
(A)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已经预见到,是否凭借一定条件可以避免(B)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希望的、积极追求的,还是放任的、置之不理的(C)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有无否定、反对的态度并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和措施(D)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有预见,是否有预见能力和预见义务2 下列关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故意犯罪中都存在犯罪目的,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B)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都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性要素(C)犯罪动机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D)犯罪目的偏重于定罪,犯罪动机偏重于量刑3 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构成绑架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4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分则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B)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单位犯罪指的是法人犯罪5 张某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皮缝制的帽子,去深山老林之中捡拾蘑菇。
后天空下起大雪,张某到一棵大树下蹲着避雪。
而来山林打猎的王某恰好途经此地,远远望去,误以为张某是雪豹,便欣喜若狂,开枪射击,张某中枪身亡。
则王某的主观心态是( )。
(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二、多项选择题6 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包括( )。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7 甲、乙二人在市场买菜发生纠纷,甲将乙推了一下,乙倒地而亡。
尸体解剖表明,乙患有心脏病,受惊吓而死亡。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乙的死亡是甲不能预见的,因此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对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8 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的是( )。
(A)行贿罪(B)徇私枉法罪(C)医疗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9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有( )。
(A)贪污罪(B)受贿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公款罪10 甲于14周岁生日那天在大庭广众之下用绳子勒住另一小孩,路人乙看见后不予制止,眼睁睁看着甲将小孩勒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属于不纯正不作为犯(B)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不负刑事责任,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D)乙不构成犯罪11 下列表述的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15周岁的乙在非法拘禁他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6 000克(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12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不构成犯罪(C)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D)以故意杀人未遂论处13 甲某酒后看到邻居乙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争吵,于是拿起一块大石头,朝乙砸过去,不料没有击中乙,反而击中自己的父亲,导致其父死亡。
对某甲的行为的性质认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构成故意伤害罪(B)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14 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其3岁幼子突然抢要母亲的饭吃。
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其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B)甲对其儿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C)甲对其妻子和儿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D)甲对其妻子和儿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15 甲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将校长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校长的秘书乙当做校长杀死。
甲的行为属于( )。
(A)行为对象错误(B)故意杀人未遂(C)故意杀人既遂(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16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拟制的(B)在不作为犯罪中,可以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17 下列有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B)危害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是让行为人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C)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也会存在因果关系(D)偶然因果关系虽然会影响量刑,但对定罪则不会产生影响三、简答题18 简述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
19 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条件和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20 简述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理原则。
21 简述危害行为的概念及其特点。
22 简述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评价。
四、案例分析题23 甲(15周岁)喜好计算机。
乙(16周岁)在A商场任售货员,是甲的朋友。
甲欲盗窃A商场计算机元器件,就到乙家密谋盗窃一事。
乙开始不太同意,后在甲的鼓动下同意,并让甲准备充分点儿。
次日晚上12点多,甲、乙撬开商场后,偷得价值4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
在逃离现场时,乙为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
在逃跑的路上,乙对甲说:“我把电炉插上了。
”甲未吱声,事后才知道插电炉是为了放火。
当夜,该商场被火烧毁。
根据刑法理论和刑法知识分析甲、乙的行为性质及其处理,并说明理由。
23 贾某,男,24岁,平日里好勇斗狠,崇尚暴力。
2008年5月13日,贾某手头缺钱,便计划趁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从过路人手中抢一些首饰。
当天晚上,刘某下班后回家,刚好经过贾某的“地盘”。
贾某抡起手中的木棒向刘某的头上砸去,刘某当即昏倒。
贾某把刘某身上的财物洗劫一空后便逃离现场。
李某下班经过此地,看见有一人晕倒在地,头部还在流血。
于是赶紧将刘某抱到公路旁边,并伸手去拦截过往的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杜某看见刘某头部都是血,怕沾上官司赶紧开车离开。
出租车司机傅某停车后,李某将刘某抱上车后,自己并未上车,也未付钱,并转身离去。
傅某非常生气,但还是发动车辆向医院驶去。
半途中傅某越想越生气,便将车开到偏僻的地方,并将刘某从车中抱出放在地上。
第二天刘某被人发现时已经死亡。
请根据刑法的规定和理论,结合上述案情分析:24 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25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为什么?26 杜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7 傅某的行为构成何种行为的犯罪?为什么?27 甲(40岁)是某市肉联厂职工。
2010年7月5日下午3时许,甲到姐姐家,提出要带外甥乙(9岁)去附近水库游泳。
乙的母亲即甲的姐姐告诉甲,乙不会游泳,Ⅱ丁嘱甲要照看好乙。
约4时许,甲带乙到达水库,租了2个救生圈,2人一起下水游泳约1小时,而后一起上岸休息。
休息片刻后,乙提出再次下水,甲开始不允许,经乙再三请求,甲拗不过只好同意。
乙带一个救生圈下水,甲则在岸上抽烟并与人闲谈,没有照看乙。
乙下水游泳不久,因救生圈脱落而沉入水中,岸上的人发现后,喊叫起来,甲一看急忙下水施救,但已找不到人,后乙从水中浮出,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诊断乙系溺水死亡。
后甲被抓获。
甲归案后,又主动交代,2008年6月的某一天,当他翻晒自家草垛时,曾一铁叉戳在躲在麦草堆里睡觉的一流浪汉的胸部上,当他发现流浪汉呻吟呼救后,立即放下手中铁叉后退几步。
为了逃避责任,他从流浪汉身上拔下铁叉便走,后流浪汉被过路人发现并送往医院,由于医务人员过失,未给予及时抢救,流浪汉失血过多而死亡。
在回家时,甲发现自家院墙边上有人影闪动,怀疑是邻居丙发现了自己的行为,于是举起铁叉就朝那边刺去,后来甲才发现原来刺中的是一头猪。
根据刑法理论和刑法学知识并结合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28 对乙的死亡,甲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29 甲一叉刺中流浪汉胸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甲的行为与流浪汉的死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为什么?30 对流浪汉死亡的结果,甲在主观上持何种心理态度?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31 对于刺中猪的行为,甲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五、论述题32 试论不作为义务的来源。
33 试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34 试论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