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电化学基础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全国卷)
2010-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 电化学 考情、考点、试题答题技巧分析(共118张PPT)
![2010-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 电化学 考情、考点、试题答题技巧分析(共1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aae283195f312b3069a50e.png)
试题类编
考点 19
考点20 考点21
2.(2019·浙江,12,2分,难度★★★)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
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考点 19
考点20 考点21
试题类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
B.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 === 2Ag+2OH-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解析A项,对比②③可知,没有连接锌的Fe附近溶液在加入
K3[Fe(CN)6]溶液后产生了蓝色沉淀,说明Zn保护了Fe,正确;B项,对 比①②可知,铁氰化钾可能把Fe氧化为Fe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进一步与Fe2+反应生
的是( A )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a465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1.png)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复习时,应注意:1.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的分析等。
2.电化学问题的探究设计、实物图分析及新型电池的分析是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通过在练习中总结和反思,提高在新情境下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电极增重或减轻。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有气泡冒出。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1)题目给定原电池的装置图,未给总反应式:①首先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即分别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②结合介质判断出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
高中化学电化学原理的分析与判断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化学原理的分析与判断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a9c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c.png)
高中化学电化学原理的分析与判断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1.两池(原电池、电解池)判定规律首先观察是否有外接电源,若无外接电源,则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定思路主要是“四看”:先看电极,其次看是否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看电解质溶液,最后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
若有外接电源,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是电解池。
2.电极反应(1)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3)充电电池:负接负为阴极,正接正为阳极。
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放电时的正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3.粒子移动(1)原电池:阴离子→负极,阳离子→正极。
(2)电解池:阴离子→阳极,阳离子→阴极。
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5.电解规律(1)电极放电规律:活泼电极作阳极时会放电;惰性电极都不放电。
(2)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根据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电解水型(如电解Na2SO4、H2SO4、NaOH溶液等);电解电解质型(如电解CuCl2溶液盐酸等);放氢生碱型(如电解NaCl、MgCl2溶液等);放氧生酸型(如电解CuSO4、AgNO3溶液等)。
二、专题练习题1.(2016·天津理综,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解析A项,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错误;B项,金属发生吸氧腐蚀,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错误;C项,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和物质的量不变,两极不存在电势差,不再产生电流,错误;D项,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根据K sp和ZnS与CuS的阴阳离子比相同,则说明CuS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比ZnS的小,正确。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51ee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1.png)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在高考化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理论原理,还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
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相关应用题至关重要。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
2、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不同的电极(通常是金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正极。
例如,铜锌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铜作为正极得到电子。
3、电解池电解池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通过外加电源,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1、负极反应在原电池中,负极通常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锌铜原电池中,锌的电极反应为:Zn 2e⁻= Zn²⁺。
2、正极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上述锌铜原电池中,铜的电极反应为:Cu²⁺+ 2e⁻= Cu 。
3、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电解池中,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反应为:2Cl⁻ 2e⁻= Cl₂↑ ,阴极反应为:Cu²⁺+ 2e⁻= Cu 。
三、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电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离子的迁移通道,使得电荷能够在电路中传递。
1、离子的迁移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2、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化在原电池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电解池中,通过控制电解条件,可以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发生特定的变化。
四、电化学的应用1、电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的。
以铅酸蓄电池为例,放电时,铅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本原理—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本原理—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73d32503d8ce2f01662324.png)
1.【2017新课标1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答案】C【名师点睛】该题难度较大,明确电化学原理是以及金属的防腐蚀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的理解是难点,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即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性质不活泼,不会被损耗。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C【解析】A、根据原理可知,Al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A 说法正确;B、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B说法正确;C、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应是H+放电,即2H++2e−=H2↑,故C说法错误;D、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故D说法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本题得到致密的氧化铝,说明铝作阳极,因此电极方程式应是2Al−6e−+3H2O=Al2O3+6H+,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照搬课本知识,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本题难度不大。
3.【2017新课标3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2016—2021年高考全国卷Ⅲ电化学部分考查与解题策略分析
![2016—2021年高考全国卷Ⅲ电化学部分考查与解题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5a5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b.png)
2016—2021年高考全国卷Ⅲ电化学部分考查与解题策略分析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电与化学的相互关系。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电化学部分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部分,旨在考察学生对电化学基本概念、电化学原理以及电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对2016—2021年高考全国卷Ⅲ电化学部分的考察与解题策略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电化学部分的考试。
一、考查内容概述电化学部分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的基本规律、电池的构成与原理、电解与电镀等内容。
具体来说,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间的反应;电解与电镀的原理与应用;电池的原理、组成及相关计算;电解与电池相关概念、公式等。
二、解题策略分析1. 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间的反应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导电性与离子间的反应之间的联系。
考生需要了解电解质溶液为何能导电以及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情况。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溶液浓度、解离度或电解质的化学式等信息,判断溶液的导电性能或推断溶液中离子的反应情况。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根据溶液的浓度、溶液中存在的可离子化合物以及溶解度表等信息进行推理与判断。
2. 熟练掌握电解与电镀的原理与应用电解与电镀是电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即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之间的电子转移与离子迁移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了解电镀的原理,即在电解液中正极反应为阳极电离、负极反应为阴极沉积。
此外,还需要掌握电镀的应用,如电镀银、电镀铜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根据电镀的原理以及所涉及到的电解液组成、电极材料等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
3. 熟悉电池的原理、组成及相关计算电池是电化学中的重要概念,需要熟悉电池的原理、组成及相关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了解电池的构成,即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组成,以及在外加电势下电子与离子的转移与迁移情况。
另外,还需要掌握电池的计算,如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电池的工作原理等。
高考化学考点电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电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1c70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2.png)
高考化学考点电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电化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C.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D. 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2. 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A. 燃料电池B. 酸性电池C. 电解池D. 伏打电池答案:D3.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浓度无关B.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电离度成正比C. 强电解质的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强D. 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导电答案:B4. 在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最大的是()A.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B. Cu + 2AgNO3 = Cu(NO3)2 + 2AgC. Fe2O3 + 3CO = 2Fe + 3CO2D. 2H2O2 = 2H2O + O2↑答案:B5. 下列电池中,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 酸性电池B. 燃料电池C. 铅酸电池D. 镍氢电池答案:C6. 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腐蚀过程中,金属失去电子B. 金属腐蚀过程中,金属得到电子C. 金属腐蚀过程中,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D. 金属腐蚀过程中,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7. 在下列电池符号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池的是__________。
答案:Zn/CuSO4/Cu;Fe/FeSO4/Fe8. 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1)锌-铜原电池:负极反应:_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
(2)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环境):负极反应:_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
答案:(1)Zn - 2e^- = Zn^2+;Cu^2+ + 2e^- = Cu(2)H2 - 2e^- = 2H^+;O2 + 4H^+ + 4e^- =2H2O9. 铅酸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的反应分别为:放电时正极反应: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电化学基础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电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19f0c6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电化学基础【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母题题文】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24-存在)。
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Ⅰ区的SO24-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24-+Mn2++2H2O【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Ⅲ区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Zn(OH)24-,Ⅰ区MnO2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O;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两个离子选择隔膜没有指明的阳离子隔膜还是阴离子隔膜,故两个离子隔膜均可以通过阴、阳离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区消耗H+,生成Mn2+,Ⅱ区的K+向Ⅰ区移动或Ⅰ区的SO24-向Ⅱ区移动,Ⅲ区消耗OH-,生成Zn(OH)24-,Ⅱ区的SO24-向Ⅲ区移动或Ⅲ区的K+向Ⅱ区移动。
据此分析答题。
A.根据分析,Ⅱ区的K+只能向Ⅰ区移动,A错误;B.根据分析,Ⅰ区的SO24-向Ⅱ区移动,B正确;C.Mn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e-+4H+=Mn2++2H2O,C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为Zn+4OH-+MnO2+4H+=Zn(OH)24-+Mn2++2H2O,D正确;故答案选A 。
【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母题题文】2Li-O 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2Li-O 电池(如图所示)。
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和空穴()h +,驱动阴极反应()Lie Li +-+=和阳极反应(Li 2O 2+2h +=2Li ++O 2)对电池进行充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222Li O 2Li O =+B .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 .放电时,Li +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D .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222O 2Li 2e Li O +-++=【答案】C 【试题解析】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Li ++e -=Li +)和阳极反应(Li 2O 2+2h +=2Li ++O 2),则充电时总反应为Li 2O 2=2Li+O 2,结合图示,充电时金属Li 电极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为阳极;则放电时金属Li 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据此作答。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电化学原理及应用(2021年整理)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电化学原理及应用(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f6879f336c1eb91b375d67.png)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的全部内容。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1.利用环境中细菌对有机质的催化降解能力,科学家开发出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a、b为惰性电极。
利用该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以C6H12O6为例)经氧化而除去,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扩散到好氧区C.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可把电能转化为生物质能解析:选D2.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B.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解析:选A3.碘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KI溶液制取,电极材料是石墨和不锈钢,化学方程式是:KI+3H2O错误!KIO3+3H2↑,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B.I-在阳极放电,H+在阴极放电C.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变小D.电解转移3 mol e-时,理论上可制得KIO3107 g解析:选C。
4.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B.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增重130 g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D.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效果更好更安全解析:选A。
《电化学基础》基础知识+考题分析+解题方法(含答案)
![《电化学基础》基础知识+考题分析+解题方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a695dec3a87c24128c4ba.png)
新课程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电能与 化学能的相互 转化。
②调查市场常见化学 电池的种类,讨论它 们的工作原理、生产 工艺和回收价值。
③查阅资料并交流: 防止钢铁腐蚀的方 法。
二、近三年高考有关电化学知识考题分析(一)原电池及原理其综合考查1 、在书本锌铜原电池原理基础上稍有变化的原电池:从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或原电池反应) 、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 、盐桥的作用等多方面来考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多年来高考题中时有出现,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见附件 1 )【 复习建议 】 复习原电池要从氧化还原反应开始。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若能使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两类导体的界面上, 并使转移的电子从导线中流过就会有电流产生。
Zn 跟稀H 2SO 4制 H 2的反应可分解为 Zn - 2e-=Zn 2+, 2H ++2e -=H 2↑的两个半反应。
这两个半反应就是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真正想懂原电池等自发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对于各种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总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不要去死记硬背,都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写出。
2、扩展到其他自发电池:①能分析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可充电电池(铅蓄电一、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新课程内容标准1 .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2010 年广东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 1 .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能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池)的充放电情况:正负极、阴阳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
(见附件2)②常见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烷、乙醇等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判断,能写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并能从电极反应物、得失电子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
③磷酸亚铁锂(LiFePO 4)新型锂离子电池、心脏起搏器电池:Li—SOCl2电池。
(见附件3)【复习建议】应把选修四第四章第 2 节给出的碱性锌锰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及总反应作为重点分析。
电化学及其应用-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卷)
![电化学及其应用-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卷)](https://img.taocdn.com/s3/m/ed4f099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a.png)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则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2++2e-=Zn,即充电时Zn元素化合价应降低,而选项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B不正确;
C.放电时 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检测到 和少量 ,则正极上主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正确;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024黑吉辽卷、2024湖北卷、2024山东卷、2024湖南卷、2024甘肃卷、2024广东卷、2023全国甲卷、2023湖北卷、2023辽宁卷、2023北京卷、2023广东卷、2023湖南卷、2023浙江卷、2022广东卷、2022天津卷、2022海南卷、2022辽宁卷、2022重庆卷、2022湖北卷、2022北京卷、2022河北卷、2022浙江卷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024浙江卷、2024广东卷、2022辽宁卷、2022河北卷、2022湖北卷、2022广东卷
高考对于电化学板块内容的考查变化变化不大,主要考查陌生的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对于电解池的考查概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利用电解池生产化工品和处理环境污染物成为命题特点。问题的落脚点主要是在电极的极性判断、两极发生的反应情况和电解液成分的参与情况这些问题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B.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
C.充电时,电子由 电极流向阳极, 向阴极迁移
C.根据反应 可知, 参加反应时转移2 mol电子, 的物质的量为0.1 mmol,则消耗18 mg葡萄糖时,理论上a电极有0.2 mmol电子流入,C错误;
D.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迁移,故 迁移方向为b→a,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电化学基础(21页,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电化学基础(21页,含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dbf6e93102de2bd9705880c.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学案7 电化学基础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基础回扣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
(2)锌极为____极,Cu2+在溶液中向________(填“Zn”或“Cu”)极运动。
(3)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X为滴有酚酞的KCl溶液①石墨棒C1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K+向__________(填“C1”或“C2”)电极移动;②当C2极析出224 mL 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变化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此时B中的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则pH为________。
(5)若溶液X为CuSO4溶液(足量)①B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A池中Cu电极增重3.2 g,要使B池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原电池电解池(2)负Cu(3)Cu2++2e-===Cu Zn-2e-===Zn2+(4)①2Cl --2e -===Cl 2↑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红 C 2 ②减少 0.65 13 (5)①2Cu 2++2H 2O=====电解2Cu +O 2↑+4H +②CuO 4(或CuCO 3 6.2)2.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观察:(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____(填“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2019全国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析:(Ⅰ、Ⅱ、Ⅲ、京津沪浙)电化学专题
![2019全国高考化学真题深度解析:(Ⅰ、Ⅱ、Ⅲ、京津沪浙)电化学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e7be18cf84b9d529ea7a57.png)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电化学试题深度解析1.(2019全国Ⅰ)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 2+=2H ++2MV +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电化学基础知识原电池原理合成氨的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故A 正确;阴极区即原电池的正极区,由图可知,在固氮酶作用下反应,故B 错误;由图可知C 正确;电池工作时,阳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故D 正确。
2.(2019全国Ⅲ)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放电充电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ZnO(s)+H 2O(l) MV +MV 2+N 2 NH 3H 2 H + MV + MV 2+ 电极 电 极氢化酶 固氮酶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答案】D【解析】A.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正确。
B.由题中已知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放电充电ZnO(s)+2Ni(OH)2(s),可知充电时是电解池原理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i(OH)2(s)+OH −(aq)−e −NiOOH(s)+H 2O(l)正确。
电化学基础考试题和答案
![电化学基础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a84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e.png)
电化学基础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氧化过程?A. 电子的释放B. 电子的接受C. 电子的转移D. 电子的结合答案:A2. 电化学电池中,阳极和阴极的电位差称为:A. 电压B. 电势C. 电动势D. 电流答案:C3. 在电化学电池中,哪种类型的电池是可充电的?A. 一次电池B. 二次电池C. 燃料电池D. 太阳能电池答案:B4. 法拉第定律描述了什么?A. 电流与电荷的关系B.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C. 电流与物质的量的关系D.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答案:C5. 电化学腐蚀中,哪种金属更容易被腐蚀?A. 纯金属B. 合金C. 不锈钢D. 镀层金属答案:A6. 电化学传感器中,哪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氧气浓度?A. pH传感器B. 电导率传感器C. 氧化还原传感器D. 温度传感器答案:C7. 电化学中,哪个参数与电池的输出功率有关?A. 电动势B. 电流C. 电阻D. 电压答案:B8. 电化学中,哪个参数与电池的储能能力有关?A. 电动势B. 电流C. 电荷D. 电阻答案:C9. 电化学中,哪个参数描述了电池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释放或存储的能量?A. 功率B. 能量C. 电荷D. 电动势答案:A10. 电化学中,哪个参数描述了电池在单位电荷转移时所做的功?A. 功率B. 能量C. 电荷D. 电动势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化学电池的性能?A. 电极材料B. 电解质浓度C. 温度D. 压力答案:ABCD12. 电化学中,哪些是常见的电池类型?A. 锂离子电池B. 铅酸电池C. 镍氢电池D. 太阳能电池答案:ABCD13. 电化学中,哪些是常见的腐蚀类型?A. 化学腐蚀B. 电化学腐蚀C. 物理腐蚀D. 生物腐蚀答案:ABD14. 电化学中,哪些是常见的电化学传感器?A. pH传感器B. 电导率传感器C. 氧化还原传感器D. 温度传感器答案:ABC15. 电化学中,哪些是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A. 循环伏安法B. 电位滴定法C. 电导率测量法D. 库仑分析法答案: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 电化学电池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两个电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电化学基本原理含解析_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电化学基本原理含解析_](https://img.taocdn.com/s3/m/1da1d96d647d27284b735175.png)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芳草香出品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1.【2018新课标1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①EDTA-Fe2+-e-=EDTA-Fe3+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电极反应式书写、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等【试题点评】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而得出阴阳极。
电势高低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去分析。
2.【2018新课标2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新型二次电池,涉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试题点评】本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充电与发电关系的理解。
本题很好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电化学基础【对焦高考】【考点解读】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通常会以新型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备考时要侧重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中基础考点和复习和电极反应书写技巧的掌握。
试题难度中等,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会保持稳定。
课题一原电池【知识清单】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具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导电的非金属)。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2、原电池的两极(1)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发生反应。
(2)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发生反应。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子移动的方向(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Zn-Cu原电池为例,如下图:左图电解质为CuSO4溶液)2、常见的化学电源(1)常见的电池及正、负极反应如与表所示:【解题技法】1、规避原电池工作原理的3个易失分点(1)原电池的闭合回路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个电极直接相连。
(2)电解质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的电子定向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与导线中电流的方向相反。
(3)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注意:原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活泼金属一定为负极的思维定式。
如:①在原电池Al-NaOH(aq)-Mg中,Al作负极;②在原电池Al-浓H2SO4-Cu中,Cu作负极。
例题: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答案:A解析:A项中正极区中只有O2并没有C元素,根据元素守恒可判定A项不正确;也可先写出正极的反应式O2+4e-+4H+=2H2O,后用总反应C6H12O6+6O2=6CO2+6H2O 减去正极反应,得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B项中微生物的运动会促进电子和运动。
C项中质子带正电,根据原电池正负极的判定方法,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此项正确。
D项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的燃烧反应,此项正确。
3、电极方程式书写的三个步骤①列物质,标得失:负极发生氧化,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电极反应产物,标出得失电子的数目。
②看得失,配守恒:电极产物在电解质溶液中应能稳定存在,如碱性溶液中生成的H+应结合OH-生成水。
电极反应式要遵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等,并注意配平。
③两式相加,验总式: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4、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三个原则(1)共存原则因为物质得失电子后在不同介质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考虑介质环境。
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不可能有OH- 参加反应;碱性溶液中CO2(或其它酸性气体)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H+能加反应。
(2)得氧失氧原则得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时)或OH-(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时)或H+(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时)。
(3)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电池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是碱。
5、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基础的变型燃料电池是最近高考中的热点。
下面我们就例题来总结燃料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例:某汽车尾气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测定CO2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 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CO空气(1)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上述电池中电解质“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 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改为熔融的K2CO3,b极通入的气体为氧气和CO2,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O2--2e-=CO2 ;O2+4e-=2O2-;2CO+O2=2CO2。
(2)2CO+2CO32--4e-=4CO2;O2+2CO2+4e-=2CO32-;2CO+O2=2CO2。
◎归纳反思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1)首先写出电池总反应式: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和后的反应。
如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NaOH溶液)的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①+②得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2NaOH=Na2CO3+3H2O,得其离子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
(2)然后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2,电解质溶液不同,其电极反应式有所不同,常见的类型有:①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O2+4H++4e-=2H2O。
②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③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O2+4e-=2O2-。
④熔融碳酸盐(如熔融的K2CO3)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3)最后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和正极反应通过数学运算写出负极反应式:电池的总反应-电池正反应=电池的负反应。
因为O2不是负极反应物,因此在进行两式相减时,要彻底消去O2。
课题二电解池【对点训练】1.“软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中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带电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2MnO(OH)+Z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C电池正极反应式:2MnO2+2e-+2H2O=2MnO(OH)+2OH-D当0.1mol Zn完全溶液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3.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 CoO2+LixC6=LiCoO2+C6(x〈1)。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 C6-xe-=xLi++C6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 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4.金属(M)-空气电池(如下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
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
阴离子交换膜多孔电极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的最大电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 比较Mg 、Al 、Zn 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 n++nO 2+2nH 2O+4ne -=4M(OH)n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 ,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5.“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C 2O 4)3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 2O 42--2e -=2CO 2↑C .每得到1mol 草酸铝,电路中转移3mol 电子 D.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 26.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控环境中NH 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t 电极(b)2A.O 2在电极b 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OH -向电极a 移动C.反应消耗的NH 3与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 3-6e -+6OH -=N 2+H 2O7.一种三室微生物电池污水处理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 5H 10O 5表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硝酸根废水有机废水硝酸根废水Cl-交换膜咸水Na+交换膜A.该装置为原电池,b是原电池的负极B.中间室:Na+移向右室,Cl-移向左室,a极区溶液的PH减小C.b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D.当左室有4.48L CO2(标准状况下)生成时,右室产生N2的物质的量为0.8mol(1)小明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ⅰ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ⅰ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以上实验表明:在有__________存在的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 .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洗净)后进行实验ⅲ,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此外充分实验表明Cl-的作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