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期末论文
中央银行学论文
结构。
1:中国国际储备及其作用2:中国的国际储备现状及其影响3: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4:中国应该如何面对以及中国现在已经做出的努力一.中国国际储备由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组成,其中自有储备包括黄金、外汇等。
自有储备占中国国际储备总体的大部分,所以我们主要对自有储备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国际储备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
其中外汇储备占整个国际储备的90%以上,而黄金储备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二.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目前已逾2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但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文章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十年以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回首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发展历程,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比较平稳。
2000 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达到8188.72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中央银行论文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货币金融学领域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央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研究方向来论述。
本文首先会简单介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和经济增长的趋势,然后分析央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具体的关系,最后对此关系拓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增长正文: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恰当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理论派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其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通胀偏差问题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对通胀偏差问题的考虑,逐渐形成了CBI理论主线:一条是1977年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创立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在此基础上,Barro&Gordon(1983)引入了信誉机制,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地阐释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另一条是1985年罗戈夫(Rogoff)创立的罗戈夫模型并随之提出的保守型中央银行管理方法,以后的学者正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批判吸收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模型的基础上创立、发展了各自的理论,同时也推动了CBI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论文
中央银行学结业论文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的认识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教师:二○壹叄年陆月摘要2012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六大目标任务,确定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经济工作稳求进的总基调。
深刻理解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洞察时局脉搏,探讨经济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意义重大。
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措施,充分发挥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作用,统筹兼顾,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小、南北平衡、贫富不协调等问题。
抓住经济转型的主线,把握扩大内需的基点,再塑改革发展的共识,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决策。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形势经济管理措施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我们的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定不稳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握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所谓“稳中求进”,就是要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民生改善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经济工作,以稳健的步伐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
世界经济趋势总体来讲主线运行的趋势还是处于低迷的状态。
对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这里存在很多不确定及不稳定的因素。
世界经济饱受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财政危机、新兴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增速的减缓等影响,很多经济体系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
国际经济的前进步伐稍显沉重,欧债危机持续,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何找到有效的补救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下一步走势。
中央银行独立性论文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摘要: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保持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是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的。
本文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阐述,第二段分析了中央银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段总结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概述有关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其定制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形式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
中央银行有管理通货的职能,因此在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拥有一定的自主性。
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必然会涉及货币政策的目标与货币政策手段两方面的问题。
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了确定目标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央银行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反映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
许多中央银行都有综合性的目标以保持经济稳定。
在具体的目标追求中,可能是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低的失业率、快速的经济增长、协调财政政策、稳定的汇率。
其次,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也成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新内容。
这在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有明确提出。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地或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制定货币政策,并运用其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和各种政策手段,利用其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波动。
中央银行学论文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摘要】在中央银行的所有性质中,其独立性是最为重要的性质。
因为这决定着一国的中央银行能否真的具有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已及能否将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央行的独立性对其制度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提高央行独立性的改革,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议与措施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一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文献中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定义是:“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一战以后,各国为了恢复经济,采用了增加货币发行的方法,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涨,冲击了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稳定,加剧了经济的困难。
因此,不少国家的中央银行提出了减少政府干预,实行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主张,以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若一国中央银行不受政府的制约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强;反之,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弱。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独立的中央银行。
总结各国的情况来看,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能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如何解决货币政策与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二是组织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联程度。
三是人事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有无政府人员的兼职和渗透。
四是经济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是否依赖于财政拨款,有没有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
其中,第一项标准是确权性标准,亦即确定中央银行的法定职权,而后三项标准是保障性标准,是为确保中央银行法定职权自主行使的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中央银行独立性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题目: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和探讨学生姓名:尹默成学号:201281003114专业班级:金融学(双学位)1401班指导老师:文斌2015年11月摘要:中央银行是金融业务的中心,而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更是以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的特殊身份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
我认为应该讲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定位为相对独立于国务院,而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和发展对于当代的中央银行而言,独立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质,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一国的中央银行是否真正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是否将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最早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但只是散见于有些经济学文献,并没有进行过系统讨论。
20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一直统治着经济学领域的大半个江山,所以有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很少有人提及。
从70年代开始的滞涨以及由此而驱动的国际货币体系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的货币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货币问题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经济学家的关注。
70到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滞涨以及货币学派的影响力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各个国家货币当局对其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其独立性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所以深入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不同背景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繁荣十分重要。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比较及分析1.美联储。
联邦储备体系受《联邦储备银行法》的制约,由国会授权进行独立行动,直接向国会报告工作,对国会负责,而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由于联邦储备体系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府行政机构,也不受政府的直接管辖,因而其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央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有7人组成的,对有关货币上的政策作出决定,直接向国会负责,无需总统的批准。
2014年12月中央银行学论文
课号:BB3J03A00 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央行的降息政策与股市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它的调控政策(货币政策)事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对国家的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就是降息,即降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各种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的幅度,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须按照此基准利率进行资金活动)。
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午意外宣布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这一举动引发市场的热议。
央行降息,便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降息,老百姓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
实事证明,在11月21日之后,中国的股市价格又一次向上攀升,上证股市大盘从2432.98点上升至2978.03点,券商、银行、地产三个板块发力更是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牛市”来临了。
社会上对于央行上周五的降息,市场人士反应普遍比较积极,包括券商、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机构纷纷表示,在市场仍处于做多氛围的情况下,降息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好实体经济,也会对股市有实质性提振作用。
券商以民生证券、国金证券为例,民生证券认为降息利好或推动市场继续走牛。
首先,基准利率下降,将继续压低无风险收益率,股市吸引力上升。
其次,对信用风险担忧减弱,表现为风险溢价的下降。
前面两点走的是市场估值提升的逻辑。
最后,降息周期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带动经济总需求上升,在估值提升后还可以走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课号:BB3J03A00 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辑。
而国金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央行在年内推出降息措施,超出市场预期,央行事实上打开了降息降准的总量之门。
实体经济从此次降息中能获益的程度有限,预计信贷的规模短期内仍难有起色,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盈利和风险偏好降低的考虑,预计在给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上会打上一个折扣。
中央银行期末论述参考
论述题※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
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时,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减少时,意味着基础货币从社会流入中央银行,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与政府的财政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而负债减少,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社会的基础货币量的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社会流入中央银行,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一方面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为各商业银行融通资金,充当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债务变动,是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银行部门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减少,基础货币量等额减少;(4)其他因素。
货币量变动的其他因素,是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各资产负债科目。
其他资产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量增加,其他资产减少,基础货币量减少。
同样,负债增加,基础货币量减少,负债减少,基础货币量增加。
End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①作用速度快而有力②作用效果呈中性③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④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缺点:①作用效果过于猛烈②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③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它具有哪些优点?自200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为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连续20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金融危机爆发后,又连续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论文小k本课程学所学及最感兴趣部分回顾本学期,前半部分主要学习了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等,还有一些基础的经济类的名词,比如M1,狭义货币M1=C+D,其中C代表的是流通中的货币,D代表的是活期存款。
后半部分主要学习了银行方面的基础知识,利息与信用,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职能详细解释,还有中央银行的知识,其中还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经济类政策的分析。
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货币政策,可能由于期末论文是关于这个方面的,所以我个人查阅的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最多,所以最熟悉最感兴趣。
教改建议由于我个人对投资方面很感兴趣,货币银行学对于这方面挺有帮助的,我也曾咨询过老师,如果想做一些股票方面的投资,应该要涉猎哪些知识。
但是,本课程对于投资方面基本是不涉及的,虽然它不是“证券投资学”,但还是希望能加入一些投资角度的元素,这样能把这门学科的知识活用于生活中。
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是呈负相关。
关于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可以借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示,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即物价不稳定。
关于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存在着争议。
一般的观点是: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总需求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往往会引起物价的下跌。
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不是这样。
为了实现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供其操作。
在长期实践中,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发展了一套系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课程论文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比较一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40年代为促进最大可能的就业产出与购买力,70年代滞胀后规定为就业产出实际收入和价格变动,但更倾向与物价稳定。
在90年代物价稳定成为首要目标。
70年代滞胀以前,美联储主要通过联邦基金利率来调解和实施货币政策。
1979年起转向以准备金为基础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下:1.公开市场业务它是美国货币政策中在最重要的工具,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组织,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实施。
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吞吐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联邦储备市场的储备供求系,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达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联邦基金利率为美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利率、货币信用的变化,最终将会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特别是一般价格水平。
因此,美联储通过改变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使联邦基金利率与货币供应量M:和其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相一致,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由于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呈反向变化,当美联储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反之就降低联邦基金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在操作目标的选择上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联邦基金利率是一致的。
2.变动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银行直接向美联储申请准备金贷款时美联储收取的利息,可以是用商业票据贴现,也可以是用票据抵押贷款,是一个透明的重要性较低的工具。
对银行和经济都有影响,如果银行需要提出存款,其在联储的准备金减少,为了保持准备金水平必须再向联储借款。
再贴现率上升,借贷成本增加,再贴现率下降,借款成本下降。
在固定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其可以影响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
但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项特惠而非权力,在银行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美联储才会贴现。
3.法定准备金政策美联储根据金融机构的负债的规模和流动性,规定了一系列的准备金率,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调整。
中央银行结课论文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价的影响(一)引言要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明确下调准备金率的控制主体是谁,它是中央人民,也就是中央银行。
我们知道,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在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货币政策中调整对象之一,那么,中央银行调整这一对象对房价有什么影响呢?(二)分析11月21日晚,央行发布消息: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6.15%(此前为6.55%),其他各档次利率相应调整。
按照市场分析,此次降息对于楼市来说绝对是大利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算一笔账,在降息通道开启后,楼市将获益最大。
以按揭20年贷款100万元计算,如果按基准利率,购房者每个月可以减少月供234元,合计20年就可以减少5万多元的利息支出。
“9•30”新政(多部委发布房贷新政,首套房政策定义标准由“认房又认贷”改为“认贷不认房”,并放松利率折扣)出台后,大多数银行出于成本考虑,并未出现大幅下调贷款利率的局面。
此次央行直接一步降到位,相当于变相为全体购房者打9.4折利率的优惠;对部分现行9折优惠的银行来说,相当于在原有基准利率上打8.5折的大优惠。
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房价指数显示房价依然在调整,但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的二手房价格已经环比上行。
这种情况下,降息降准将放大市场利好,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将明显向好,入市的积极性也会继续提高,量价齐涨的可能性非常大哪些城市将反弹?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迎来利好。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本报分析,降息后楼市的走势会进一步分化,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部分城市将迎来明显反弹;但对三四线城市来说,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人口导入速度十分有限,因此即便有如此力度的信贷刺激,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也很小。
中央银行期末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2014-2015第2学期中央银行学课程试卷校区仙林专业年级金融12级班级7班学号2120122973姓名王军一、论文题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二、写作要求1、观点正确2、论证充分3、结构合理4、写作规范5、文字流畅二、评分标准:1、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论文,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分)2、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30分)3、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30分)4、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20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美国经济历经07年金融危机之后,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大环境下近期保持了温和复苏势头,国内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居民消费以及政府的财政金融状况都有了持续向好的趋势。
经济增长质量与可持续性的改善意味着伯克南主导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使命。
适时的退出计划不仅对美国国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影响,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全球的新兴市场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我国作为具有发展中国家标签的第二大经济体更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表现。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一、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一)概念介绍量化宽松政策(QE)是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持续下降,为应对危机和经济衰退,各国央行大幅降低基准利率,甚至部分已至零附近,但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短期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
中央银行学论文
中央银行学论文这学期我们有幸学习到李老师的中央银行学课程,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众多关于中央银行的知识,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对之深深的思考。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它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争论已久,而近年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成为全球的一种共识和趋势。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7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指标体系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进行衡量和判断。
二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变量,尤其是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表示。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以及独立程度的衡量。
有人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涉及三个方面,即:人事方面的独立性,赤字融资方面的独立性和政策方面的独立性。
还有人用目标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来描述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
此外,人们还经常提及法定独立性与实际独立性,前者指法律条文规定的独立性,后者指事实上的独立性。
通常认为在发达国家,法律上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而在转型经济中,法律规定的独立性往往并不意味着事实上拥有独立性。
2.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从而越有利于维持货币稳定。
其核心是,政府不直接操纵货币政策,而是选择“保守的中央银行家”作为其代理人,并赋予后者以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利。
中央银行国库监管论文
中央银行国库监管论文1国库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1)国库资金风险监测与控制的充分性:我国中央银行国库资金风险监测与控制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国金融、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与世界经济、金融、财税发展的趋势接轨;满足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稳定的需求,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金融环境、生态财税环境需求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民族生活质量的要求;保证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保证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提升央行国库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国库资金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国库资金风险控制要达到控制的目标就必须得到有效实施。
国库的风险控制体系必须要保证有效地履行经理国库职责,维护国库资金安全、完善结算手段、保证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3)国库资金风险控制体系的可操作性:国库风险控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各国库的内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风险治理工作需求,只有可控的才是可行的,才能确保证国库资金安全。
(4)国库资金风险控制的目标性:国库资金风险控制体系是为实现国库工作目标体系服务的,国库的资金风险控制必须保证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央行国库工作目标。
(5)国库资金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国库资金风险控制实际上是方法和程序的结合,只有保证风险监测与控制的科学、合理,才能保证方法的可行、程序的适用,否则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效果。
(6)国库资金风险控制体系的效率性:国库资金风险监测与控制要有讲求效率,只有高效的监测与控制机制,完善的组织结构,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2国库监管要素2.1控制环境影响国库资金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对建立和实施控制这些因素的内外态度和采取行动总称就是控制环境。
(1)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无论是国库组织最高管理层(库主任、库副主任)、中层(部门负责人)、还是一般业务人员都应当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准。
通过加强央行的内部审计、纪律监察机构的监督职能和国库的实地,使其客观监督国库管理者和员工,并提供道德方面的指导,通过制定国库行为准则和业务标准,使所有员工在一般和特定环境下能够保持正确的操作行为,规避不诚实、非法和不道德行为。
中央银行学期末论文
2009~2010中国的货币政策极其绩效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我国2009年到2010年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相应所采取的政策及政策工具,再阐述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和影响,进而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为基础,从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一|、2009~2010基本经济形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后,对外贸易下滑、国内消费投资紧缩,使得物价水平出现下滑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降。
面临这种剧烈变化的环境,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缓解经济滑坡,抑制国内物价下滑。
而由于我国2009年的货币政策力度较大,在保证了经济得以回暖保持11%的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201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留下了很大的困难。
通胀水平的攀升,楼市的泡沫却夹杂国际金融市场的寒潮,使得2010年是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使得2010年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二、2009年—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回顾危机后这两年时间,2009年与2010年的货币政策风格迥异,故对此分别论述。
(一)2009年货币政策2009年,央行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反以往不停的限制信贷过度扩张的态度,而不断要求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确保经济体内的流动性。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贷款规模快速膨胀。
到2009年12月,各项贷款总额已经达到40.0万亿元,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9.6万亿元之巨,同比增长达31.7%。
这一增长率是从1994年统一数据口径以来没有达到过的。
要进行信贷扩张一定离不开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基础货币。
2009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极大的依赖降低票据发行这一工具。
2009年央行票据发行不断下降,到2009年11月,这一规模缩减到4.0万亿,比2008年10月最高点4.7万亿减少近7万亿。
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
2009年的扩张货币政策密集的使用了数量工具对货币总量进行了调整,但是,一个特殊之处是,体现资金价格的利率水平丝毫未动;同时,2007年频繁使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销声匿迹。
中央银行论文
浅谈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关于中央银行的职能,要说起来真的有很多很多,诸如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等等。
这么多职责中,也许有人会想问,到底其职能是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下面我主要谈谈我自己的一点小看法。
众所周知,不论是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它都具有三大基本属性,那就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而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化或细化,所以“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可概括为中央银行的职责。
而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中其中也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责,在我看来是中央银行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职能。
发行货币作为中央银行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独特之处。
它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管理货币流通。
货币的独占性特征要求同一国度货币发行管理和流通的统一,而垄断货币发行可以避免不同货币共同流通的混乱。
中央银行中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国家赋予的最重要的特权之一,是所有授权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权。
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着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一方面,货币发行成为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可以说具有“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从英格兰银行最先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货币发行首先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
中央银行学期末论文选题
中央银行学论文选题
(可以在现有题目上做调整,也可以另外选题,但要求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有关)
1.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2.关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问题的研究
3.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研究
4.我国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机制和利率货币传导机制比较(需要做实证分析)
5.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需要做实证分析)
6.国际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7.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8.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9.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研究
10.关于我国房地产信用控制的思考
11.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工具的思考
12.次贷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
13.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4.关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思考
15.货币政策工具比较研究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
17.货币政策理论综述
18.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19.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20.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思考
21.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考察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考察
欧盟金融监管体制考察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考察;等等
22.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23.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24.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
25.中央银行制度的国际比较
26.论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基本原理
27.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
28.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报告主要精神及其点评)
29.其他自选题目(限定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方向)。
中央银行学期末论文
课号: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题目:1、从美元加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及选择2、论证美国(时间自选)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从美元加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及选择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FOMC如期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这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了长达7年的零利率政策,长达半年的首次加息预期终于兑现,多家美国银行随后上调了最优惠贷款利率25个基点。
针对美联储加息,越南、挪威、印尼、菲律宾均按兵不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等石油出口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一致的墨西哥和汇率盯住美元的香港均加息以应对。
从美联储加息当日的资产价格表现来看,流动性紧缩压力的暂时消除使资产价格有所回升。
展望未来,从流动性角度和加息对经济、企业的影响角度,短期美股仍然承压,但美债收益率却不一定显著上升,其上行会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制约;对新兴市场而言,股市债市的表现将更多受到自身因素影响。
美联储加息内因有二:1、加息预期制造时间过长,加息效果会打折扣;加息预期制造时间越长,其它国家准备得越充分,对冲政策做得越到位,市场会出现视觉疲劳,如此持续,美联储的加息对世界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弱。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若持续长时间不加息,资金流入美国的速度会逐渐衰弱,接下来美股市场会有更大资金缺口,会迫于压力不得不采取新的宽松政策。
这种两难,让美联储不得不在12月份是否加息的决策上做出最终选择。
2、美联储再不加息,未来一旦通胀起来将会大大压缩其进一步制造加息预期时间。
美股的技术面正在恶化,美通胀指标正在上升,若美联储再不加息,后面一旦通胀压力出现,美联储就不得不采取快速加息的手段予以遏制。
一旦如此,美元会快速冲顶,美股资产泡沫会快速破灭暴跌,接着会引发资本流出美国。
美联储加息外因有四:1、中东混乱适合推动加息。
中东已越来越乱,战乱有进一步向周边国家扩散的危险。
种种迹象表明,在土耳其、沙特陆续加入博弈后,中东被卷入战争的国家正在增多,未来伊朗也可能被卷入。
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1)
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1)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时代,货币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新时代,中央银行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中央银行在过去一直以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如制定利率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以提高或降低货币供应来达到调节经济增长的目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些传统手段的作用已越来越不足,需要更加创新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面对经济的变化。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方面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宏观调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控制通胀压力。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注重效率与效果。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执行效率,同时要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针对经济数字化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思路,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不再是单独国家行动的范畴,而是需要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跨国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复杂问题。
要加强协调,稳定货币供应,维护全球经济平稳,同时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信心,同时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中央银行在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未来,中央银行应该继续创新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加强跨国合作,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财经大学2014-2015第2学期中央银行学课程试卷校区仙林专业年级金融12级班级7班学号2120122973姓名王军一、论文题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二、写作要求1、观点正确2、论证充分3、结构合理4、写作规范5、文字流畅二、评分标准:1、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论文,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分)2、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30分)3、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30分)4、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
(20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美国经济历经07年金融危机之后,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大环境下近期保持了温和复苏势头,国内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居民消费以及政府的财政金融状况都有了持续向好的趋势。
经济增长质量与可持续性的改善意味着伯克南主导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使命。
适时的退出计划不仅对美国国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影响,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全球的新兴市场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我国作为具有发展中国家标签的第二大经济体更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表现。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一、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一)概念介绍量化宽松政策(QE)是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持续下降,为应对危机和经济衰退,各国央行大幅降低基准利率,甚至部分已至零附近,但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短期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
在此特殊情况下,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成为主要中央银行对抗通货紧缩、稳定经济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1、GDP环比增速下降自08年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经过2年的发展其GDP规模已经恢复至05年的水平,虽然增速已经较前期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但是从环比增速角度,经济复苏势头仍然比较疲软。
2、消费需求低迷、复苏疲软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在71%左右,是美国经济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投入主要为了拉动居民消费以带动工业生产。
3、国内私人投资减少由于美国的私人投资占国内GDP的比重平均为16.7%,自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私人投资的大幅减少给国内经济的资金流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4、贸易失衡更加严重美国长期处于贸易失衡状态,众所周知其商品贸易的逆差是远大于服务贸易的顺差,致使美国的贸易总体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而在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贸易逆差情况更加严重,说明了美国尚未能够摆脱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除以上四点金融危机后美国遇到的问题之外,产能利用率低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都是美国急速解决的问题。
正因如此量化宽松登上了舞台。
二、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背景(一)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背景QE的主要目的在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其次在提升消费者信心,最终则为促进经济增长。
而美国退出QE正取决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胀水平,尤其是失业率的变化。
国内经济持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居民消费、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和财政金融状况持续向好,就业市场形势改善,失业率降到危机后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明显改善。
QE的丰功伟绩总结为四点:1、失业率降低;GDP增速加快;美债收益率降低;股市创新高。
种种情形意味着量化宽松已经基本完成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使命,可适时采取退出行动。
(二)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路径1、逐步减缩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在经过四轮的QE之后美国的量化宽松的数量巨大,在为经济体注入了较大流动性的同时,在实体经济逐渐恢复后,流动性的继续注入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因此,退出量化宽松的首要选择就是逐步减少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
2、适当运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收缩流动性2008年9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而13、14年,1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仅为0.14%,为了让市场利率进入正常水平,防范通胀风险,美联储在QE 退出后可能会采取一定的紧缩货币政策。
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联邦基金利率。
3、出售已购买债券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调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结构金融危机后的5年间,美联储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从2007年的9111.01亿美元升至2013年的36960.38亿美元。
对联邦机构债券以及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持有量从无到有,数据显示美联储对二者的持有量分别为657.13亿美元和12913.95亿美元。
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也意味着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大,货币投放量增加。
经济回暖后,为防范通胀风险,美联储可能会出售部分资产,以回笼资金,同时逐步调整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到危机前的水平。
(三)量化宽松退出的总体影响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会降低美国国内货币供给,提升美国债券收益率,导致美元升值进而提高美元资产吸引力,国际资本将重新流入美国。
但国债利率的过快上升将增加融资成本,美元过快的升值也会削弱出口竞争力,不符合美国利益。
美国退出QE会造成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新一轮国际资本外流风险,加大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和宏观经济调控压力。
同时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进行定价和交易,美元汇率走高又会使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这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并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美国是目前世界上GDP总量最大的国家,美元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货币,也是多国的储备货币,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都与美元挂钩,美国的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此外,其他发达经济体可能会追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的政策及未来加息的举动可能会带动其他发达经济体推行较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用也较大,此间接影响增强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美国QE的退出对于中国来说风险多于机遇,甚至可谓一次不小的冲击。
原因在于,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那么意味着美元利率有走高压力,将导致更多资金回流美国,对于人民币将构成贬值压力,这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一)QE退出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1、加剧国内流动性压力近年来,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是我国流动性充裕的主要因素。
美联储退出QE,热钱有可能短期内从国内流出,市场货币数量的减少会加剧我国境内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同时美国国债利率上行、人民币升值预期转向是影响中国国内国债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随着美联储启动QE退出,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强化,加剧国内流动性压力。
2、人民币贬值威胁在经过数年的持续升值之后,人民币汇率已经处在较高的位置。
美国QE退出和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使美元中长期内维持强势格局,钉住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将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如若继续升值将沉重打击国内制造业,成产成本与出口成本的增加将刺激国内产业迁移至其他低成本国家,从而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就业下降。
若跟随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又将导致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国际化势头将受到遏制。
3、国际“热钱”流出压力美国退出QE,资金方面会呈现出总体上流向美国的趋势,同时这也会使我国资金流向发生一些转变,短期内将会面临热钱流出的风险。
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其实并不存在大规模的“热钱”流出入状况。
大笔热钱进入国内的动因主要是被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所吸引,而不是简单的由QE造成。
美国QE的退出,“热钱”的流出减缓了其涌入国内的节奏,同时还会相应减轻央行外汇占款的释放压力,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可操作空间增大。
4、加大通货紧缩压力QE的退出必然导致短期美元供给的相对缺乏,过少的流动性很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资本的外流。
在冲击国际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同时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而一旦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我国就会面对巨大的输出性通货紧缩压力。
此外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还可能通过影响市场预期,产生通货紧缩的自我实现效应。
(二)我国央行的面对措施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持续走弱,其它国家汇率多有升值压力。
而一旦形成货币升值趋势国家又担心升值过头,有碍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
而此番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其他国家又有着冲击市场,收拢资金,降低流动性等压力。
面对不断的挑战我国的央行在一定的提前时间段内做了较好的部署。
1、应对QE的推出我国央行在对付美联储的QE策略中明显是站在对立的一方。
但是对立的同时并不是采取敌对的措施,而是在应对QE的同时针对国内的经济产业情形实施三种典型的策略来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其一,从2010年始,我国央行就开始回收宽松资金。
其二,在国内市场保持较高的利润。
其三,以管理为前提,“放手”让人民币升值。
这三种做法目的即利用全球经济疲软的时期,以自身较稳定的环境来催促产业的转型升级。
2、应对QE的退出在历经5年的金融调控后,自2013年第四季美联储QE退出前夕,我国央行就已开始进行着反向策略。
具体表现为:1、2013年底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幅区间;2、2014年1月底,长期升值的人民币突然宣布贬值;3、2014年6月,抢在美联储可能宣布升息计划前,中国央行提供常备性融资贷款(SLF)5000亿人民币额度。
4、在欧美股市大跌之际再度以同样SLF政策,对银行注资至少2000亿至4000亿人民币,进行抵押补充贷款融资(PSL)以放松银根。
(三)从进出口与外汇储备看QE退出的影响1、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双重影响QE退出将导致美元升值,由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可能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升,不利于我国的出口。
但是QE退出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增长好转,中国的外需也会因美国经济增长改善而得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再工业化会可能冲淡一些对出口方面的正面效果。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挂钩,美元升值将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因此对我国进口是有益的。
2、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多重影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近4万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占较大份额。
美联储退出QE将会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影响,既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
有利的方面表现为美元升值,美国股票、不动产市场的上涨动力将增强,从而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购买力与投资回报;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美国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将导致我国持有的长期债券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使外汇储备“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