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数据结构_课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及应用_袁和金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据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排序和查找等。

学情分析显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但缺乏对数据结构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实验教学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出数据结构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据结构的核心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和任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布置一些开放性和探索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点1. 严谨求实的精神:在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精神。

2. 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_数据结构_教学中的应用_段群

案例教学法在_数据结构_教学中的应用_段群

[ 关键词 ] 数据结构 案例教学法 线性表 树 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基 金 项 目 : 咸 阳 师范 学院 教 学 改革 研究 资助 项 目 (201102024) 。
《数据结构》 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1]。 该课程的原理和算法比较抽象,难以根据实际问题自行设计数 据结构及其算法, 因此, 很多学生感觉学习难度大, 对该门课程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 在 《数据结构》 课程 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 互动式 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事先精心策划和准备 案例, 指导学生提前阅读, 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案例, 形成反复 的互动与交流。将知识融入案例之中, 重视实践, 可以大大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 [2] 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
在案例和问题的驱动下, 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主动去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 就产生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很自然地就掌握了 该课程的内容。 经课堂实践证明,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引入案例教
学法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 法也可以引入到计算机类其他软件类的课程中。 [1] 耿 国 华 . 数 据 结 构 -C 语 言 描 述 [M].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10 ,5. [2] 宗 瑜 . 案 例 教 学 法 与 《 数 据 结 构 》 教 学 改 革 [J]. 皖 西 学 院 学 报 ,2009 ,25 (2 ):30-31. [3] 刘 娅 , 孙 锦 霞 . 《 数 据 结 构 》 案 例 教 学 的 探 讨 [J]. 电 脑 编 程 技 巧 与 维 护 ,2009 (10 ):128-130.

案例教学法在职高《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职高《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无 用 。 时常 畏惧 的是 抽 象 的 困难 ,而并非 一 门具 体 的课
程。
2教材 方 面。在学 习过程 中 ,学 生常常 觉得教 材内容 . 多 ,偏重 理论 ,缺乏 生 动有 趣 、通 俗 易懂 的 案例 ,与实 际应 用相差甚 远 ,有 无从下手 的感觉 。 3教师 方面 。教学 方法陈 旧 ,以概 念而概 念 、结构 而 . 结 构 的 简单 教 学 模 式 为 主 ,不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结 合 ,使 学生 在掌 握知 识 的同时 提高 编程 能 力 ,使 理 论 知识真正转化 为实际能力 。 二 、采用案例教 学 ,培养学 生的学 习兴趣 案 例教 学模 式源 于 哈佛法 学 院 的 “ 例式 教 学 ” , 案 经 过 近百年 的 积 累已发 展成 为现代 教 育教 学 的重要 手 段
而其 正确解法 为 :’x 2 = .+y1 ‘
某 个重要过 程 ,特别 是遗漏 隐含过程 ;过程不 完整 ;在 众
多过 程 中将过 程搞错 ,等等 。
. .
. . .
+ :( + )( +y : + + 2 ) 3 兰≥ + √ 32
x y x Y x Y
例 如 , 已知 正 数x 满 足x 2 : ,求 、y +yl 值 ,教师 可提 供 以下 两种解法 让学生讨 论 :
解 法 1 ‘x : . ∈R+ .x ‘ , ・ +二 t2 . >
的 最 小
当且仅 当 ÷ =苎 取等 号 2 v
Y l 1

故 当x 一 ,y 1 = l :一
【 词】 高 数据 结构 案例教 学 关键 职 数 据 结 构是 计 算机 专业 的一 门重 要 的 基础 课 ,其 理 论性 强 ,概念 多 ,具 有相 当的难 度 和抽 象 性 。职业 学 校 的学 生 中考 成绩 居 中下水 平 ,学 习热 情 不 高 ,学 习兴 趣 低 下 ,课 堂上 不愿 意 听讲 ,严 重 影 响 了教 学效 果 。 因此 在 教学 过程 中应 当避 免 以抽 象概 念来 描 述数 据 结 构及 其 算法 ,而应 降 低知 识 点本 身 的难 度 ,偏 重 于实 践 能 力的

《数据结构》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分析【论文】

《数据结构》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分析【论文】

《数据结构》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分析摘要:《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面临知识点多且抽象枯燥等问题,案例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一般作为导入理论课程教学的手段,很难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堂课程中,而现代化教育手段MOOC的兴起为线下实施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

对MOOC背景下《数据结构》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给出案例集及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法。

该设计将作为教学改革手段,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实施。

关键词:数据结构;案例教学;MOOC《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研究非数值计算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和操作的学科[1]。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该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后续课程。

然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为了克服此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引入案例化教学方法[2-7],目的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此问题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学习效果。

但是,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主要用于基本知识点和概念理论的讲述,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应用少量简单的案例,作为导入理论课程教学的手段,而很难真正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堂课程中。

近年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兴起,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的改革成为可能。

通过MOOC,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点,而传统的课堂时间则可以用来实施更合理的教学方式。

因此,MOOC背景下的线下授课为实施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

案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

《数据结构》课程采取案例教学可以带来如下好处:(1)让学生理解理论提出的背景。

《数据结构》专业课教学实践与反思——以Hanoi塔问题为例

《数据结构》专业课教学实践与反思——以Hanoi塔问题为例

( 1 . 湖 南商 学院计算机 与信 息工程 学院 , 湖 南 长沙 4 1 0 2 0 5 ; 2 . 湖 南商 学院数 学与统计 学院 , 湖南 长沙4 1 0 2 0 5 )
摘 要: 针对《 数据结构》 专业课教学中的 H a n o i 塔问题, 分析了H a n o i 塔问题的教学难度, 以激发、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
到 C; ( 2 )n>1 时, 先把上面 n一1 个 圆盘从 A移到 B, 然后将
n 号盘从 A移到 C , 再将 n 一 1 个圆盘从 B移到 c 。即把求解 n
个 圆盘的 H a n o i 塔 问题转化为求解 n 一1个圆盘的 H a n o i 塔 问 题, 依次类推 , 直至转化成只有一个 圆盘 的 Ha n o i 塔 问题 。 栈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程序设计 中实现递归 。该 问题 的 求解涉及到栈的递归实 现 , 而栈 的递归 实现是 数据结 构算 法 设计中的重点 、 难 点问题。H a n o i 塔问题在递归函数 的执行 过 程 中, 需 多少 次进 行 自我 调用 , 递 归 函数 如何执 行 , 调用 函数 和被调用 函数之间信息如何交换等 问题均是教 学过程 中学生
Ha n o i 塔问题是一个著 名 的计 算机 经典 问题 。为了便 于 问题 的描述 与分 析 , 将三根金 刚石柱分别命名为 A塔 、 B塔 、 c 塔, 并将初始 状态 中 A塔 上 n个直 径不同 的圆盘按从小到 大 的顺 序分别进行编号 , 依次 为 1 , 2 ……n 。递归 是程序设计 中

在讲解 H no a i 塔 问题时 , 通 过 印度古 老 的传说 巧妙地 引 出了 H a n o i 塔问题 , 传说 中僧侣们 预言 , 当所有 的圆盘都从 梵 天穿好 的那根石柱按规 则移 到另 外一根 石柱 上时 , 世界将 会

《数据结构》授课教案

《数据结构》授课教案
仅需涉及一个方向的指针的操作和线性链表的操作相同。
插入和删除需同时修改两个方向的指针。
4、双向链表的插入操作
1)pnext = q
2)pprior =qprior
3)qpriornext = p
4)qprior =p
课堂讨论
与练习
1.在单链表、双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若仅知道指针p指向某结点,不知道头指针(指向头结点的指针),能否将结点*p(即p指向的结点)从相应的链表中删除(不允许进行结点之间数据域的复制)?若可以,时间复杂度各是多少?
2、双向链表存储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DuL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DuLNode *prior;
struct DuLNode *next;
} DuLNode, *DuLinklist;
3、双向链表的操作:
双指针使得链表的双向查找更为方便、快捷。NextElem和PriorElem的执行时间为O(1)。
3、链表的分类: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
3、单链表:
(1)单链表概念:
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中只包含一个指针域的称为单链表。
(2)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 LNode{
ElemTypedata;
struct LNode*next;
}LNode, *LinkList;
(3)单链表的操作:
教学
难点
1.三种链表的插入删除算法
2.使用本章所学的基本知识设计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相关的应用问题。
授课要点
2.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2.3.1线性链表
1、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

《数据结构与算法12》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数据结构与算法12》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数据结构与算法12》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在《数据结构与算法12》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案例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展示如何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实施1. 课程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在数据结构与算法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如高铁运行调度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等。

通过介绍这些成就背后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原理,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讨论在讲解具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如何服务于社会发展、助力国家创新。

例如,在讲解图算法时,可以联系社交网络、交通网络等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算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进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设置思政议题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思政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设置议题:“如何利用排序算法优化我国资源配置?”让学生从算法角度思考国家发展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践环节在课程实践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项目,如开发一款公益软件、优化校园交通管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

5. 课程总结与反思在课程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应用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为我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措施,本案例在《数据结构与算法12》课程中成功融入了思政教育,取得了以下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数据结构与算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所学知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摘要:传统数据结构的教学一般偏重于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还存在诸多不足。

为了从多个层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提出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理论知识和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

关键词: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探索;教学设计作者简介:袁莹(出生:1986.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诸暨,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

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不仅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数据结构具有理论逻辑性强、知识点多、内容高度抽象、需要较高的理论演绎和逻辑思维,以及较强实践性的课程特点[2]。

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来提高编写程序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数据结构的教学一般偏重于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还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如何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理论知识和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研结合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教研结合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0 5 — 0 0 6 9 — 0 2
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校 的两大重 要职能 。 科 学研究 是基于解决 问题 的创新 活动 , 相 对于课堂教学 被动学 习
怎么用 。
串 口通讯是 D S P与外 部交换 信息的重要手段。D S P 对 串 口数据 的接 收是通过系统 中断来进行 的。 为 了保 证 主程序地正常运行 ,要 求 中断处理例程 执行 效率高 、 占用 C P U处理 时间短I 5 1 。但对 串 口通讯 来讲 , 是 在物理 层 之 上 再采 用 某 种 通 信 协议 进行 数 据 的传 输 ,比如 Md o b u s 、 T C P / I P协议等 。 这些协议 的实现程序较为复杂 , 占用 C P U处理 时间较 长。因此 , 串 口通信协议不能直接 在 串 口中断处理例程 中实 现。常采用的处理方 法是 : 串 口中断处理例程仅将接 收到的数据放置 到缓存 中 ; 而主 程序 中的通 信数据 处理例 程对 缓存 中 的数据 进行 协议 解析等处理 。 在这个过程 中中断接 收和 串口通信数据处 理这两个 异步执行 的例程都要访 问 同一缓存 , 它 讲授到 数据结 构 的循环 队列 时 , 学生往 往很难 将
所学知识 与实 际应用相结合 , 不 知道书本上 的存储结 构
和基本算法在解决实际 问题 时怎样使用 。 在此 引入科研
项 目中 D S P ( 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P r o c e s s ) 串 口通 讯 中通信数 据 处 理程 序 的设计 作 为数据结 构课 程 中循 环 队列这 一 知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五、案例亮点
1.现实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模拟超市商品管理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提出一系列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在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的第三单元“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中,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教学挑战: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计划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次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栈、队列、列表等,并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应能够理解数据结构在算法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并能够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例如,在讨论如何实现一个数据结构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例如,在实现一个数据结构后,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2.1数据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1

2.1数据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1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学生成绩排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创建互动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据结构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增强团队意识。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5.作业小结: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和借鉴他人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2.能够运用数据结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算法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排序。
3.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4.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相关算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数据结构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设计和实现数据结构相关算法,提高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骆德轩《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骆德轩《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程序设计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工程师)1501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提交日期:2016年12月5日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化慢慢替代了企业管理的传统管理手法,采用管理系统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针对通常的图书管理流程,设计了一个面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个供两类人使用的系统。

一类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图书的借阅、归还、书籍列表、书籍信息、读者信息等进行管理。

另一类是读者,主要对所需的图书进行查询,并在借阅时进行个人信息登记。

关键词:数据结构;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图书1 引言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聚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

2 需求分析2.1 数据分析1)输入的形式:普通用户或图书管理员根据屏幕的提示,输入对应的选项或字符。

2)输入值的范围:字符串长度小于100(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3)输出的形式:根据普通用户或图书管理员对数据的输入进入到下一个界面或得到相应的结果。

4)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在图书管理系统内,普通用户可以创建或登录系统,进行书本的查询和借阅;而图书管理员可进行书本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增添、删除、修改。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数组、树、图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其典型应用及基本和经典的查找、排序算法。

通过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建立在数据结构上基本运算的正确概念,学习基本算法效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使学生熟悉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最基本的应用,了解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组织的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将基本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分析技术,提高程序设计的质量;根据所求解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时间空间复杂性进行必要的控制。

二、课程内容三、案例(一)案例来源案例1: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案例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过程(二)案例点评适用范围: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数据结构、思想政治等课程。

本案例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主义和谐观的思考,通过结合数据结构中平衡二叉树的概念,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平衡的概念更清晰、准确和透彻的理解,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严谨对待问题的工匠精神。

思政元素:和谐价值观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讨论,演示平衡二叉树调整的4种情况,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变化及调整规律。

(2)加强学生对平衡概念的认识,并启发学生注重心态平衡,以及社会和谐。

相关教学经验: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科学、科学精神等结合,从课程知识过渡到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过渡自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课上,通过讨论对平衡的理解,使学生对平衡二叉树的概念有了更深的感悟,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还对人与自然和谐、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有了进一步认识。

数据结构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据结构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据结构的应用案例分析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些数据元素进行操作的方法。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应用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数据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图社交网络是当今互联网时代非常流行的应用之一,如Facebook、微信等。

在这些社交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好友关系可以用图这种数据结构来表示。

图是由节点(顶点)和边组成的数据结构,节点表示人,边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这种数据结构,社交网络可以实现好友推荐、六度分隔理论等功能。

比如,当用户A注册一个社交网络账号后,系统可以根据A 的好友关系图推荐给A可能认识的人,从而扩大A的社交圈子。

另外,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会超过六个人,通过好友关系图可以验证这一理论。

二、医院中的病人排队系统在医院中,病人通常需要排队等候看医生。

为了提高就诊效率,医院可以利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来管理病人的排队顺序。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病人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排队,先到的病人先看医生。

通过队列这种数据结构,医院可以实现病人就诊顺序的管理,避免出现拥堵和混乱的情况。

医院还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调整队列中病人的就诊顺序,确保急诊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三、电商平台中的商品推荐系统在电商平台上,为了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和促进销售,通常会推荐给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这就涉及到了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可以利用树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

树是一种层次结构的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用户的购买历史和偏好可以构建成一棵树。

通过树这种数据结构,电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购买历史,向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相关的商品。

比如,用户在网站上搜索购买了一本计算机书籍,系统可以根据这一信息推荐给用户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商品,如电脑配件、编程软件等。

四、交通管理中的路径规划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路径规划系统可以帮助司机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

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

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需要讨论并选择一种合适的排序算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排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习的效果。
3.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据结构的知识。通过提出一系列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5.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会系统地讲授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结构。
首先,我会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的有效传递。接着,我会讲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各个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的3.2数据与结构章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数据与结构是核心内容,涉及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的有效传递。本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引导的三阶段—四课堂—两实践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项目引导的三阶段—四课堂—两实践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项目引导的三阶段—四课堂—两实践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石敏;林碧英;葛红;焦润海;袁和金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24()5
【摘要】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抽象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提出“三阶段—四课堂—两实践”的项目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详细阐述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并分析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抽象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

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知识学习、方案设计与创新实践之间的界限,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数据结构设计等核心能力提升。

【总页数】6页(P210-215)
【作者】石敏;林碧英;葛红;焦润海;袁和金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以新疆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2.以项目制教学为载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绩效管理课程为例3.基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以日语高级视听说课程为例4.基于虚实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以“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实验”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6 期2013 年 8 月 25 日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642900 引 言数据结构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于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和养成良好程序设计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它上承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等基础课程,下启算法设计与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是数据库、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先修课,只要学生毕业后还从事与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相关的工作,数据结构的知识必然会或多或少地用到。

此外,该课程中的很多结构和算法也是更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网络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根基所在。

目前,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多以传授知识、描述抽象数据结构及其存储和算法为主,并辅以一定的上机实验。

由于该课程知识点较多,且相对独立,许多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大都能看懂数据结构的算法描述却无法针对实际问题设计相关的结构和算法[1]。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设计有具体应用背景及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综合性案例,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讨论和编程实现,将会极大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原理和本质,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1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线性表、栈、队列、数组、串、树、图、查找和排序等许多知识,目前的教学主要强调不同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基本运算的实现。

由于不同类型的结构之间相对分离,知识点相互独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课程的内容连贯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另外,课堂教学中的举例一般只偏重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使得课程综合性不够,而且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并没有学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6-0090-05“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及应用袁和金(华北电力大学 计算机系,河北 保定 071003)摘 要:针对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问题,探讨案例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图的拓扑排序算法为例详细说明案例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案例;数据结构;拓扑排序作者简介:袁和金,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yhj_1977@。

第 16 期91教育与教学研究以致用的体会,兴趣不够,也没能形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虽然该课程也安排了一定量的实验环节,但一般只是将所讲述内容的伪代码翻译成高级语言,或是模仿课堂教学的例子完成一些简单的问题。

因此,课程实验只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简单验证,并没能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数据结构教学中案例的设计原则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有联系的内容相互串联起来并构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案例,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行分析、讨论和编程实现,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3]。

精心选择的具有综合性和启发性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在设计和选择数据结构教学案例时要注意如下原则:1)案例要结合教学内容。

案例中应主要涉及学生已学过或即将学到的内容。

如果案例中所需的很多知识学生都不具备,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无法下手,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案例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案例应设有多个难度等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解决到不同程度的问题,也便于教师一步步地启发学生去分析和思考。

3)案例要难易适当、简繁相宜。

案例太简单,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起不到讨论、分析和思考的效果,也不能满足程度较高学生的学习需要;案例太难太复杂,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便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4)案例应尽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简化的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实际问题,他们会有一种由衷的成就感,其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5)案例要有综合性。

能尽量将不同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6)案例在精而不在多。

案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教师一定要参与讨论,层层剖析,逐步深入。

3 拓扑排序及其应用的案例设计这里以图的拓扑排序算法及应用为例,详细解释了数据结构教学中案例的设计方法和过程。

该案例综合运用了图的存储、栈、队列、优先级队列、插入排序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

3.1 案例的要求案例名称:图的拓扑排序及其应用。

案例要求:已知某专业所有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先导和后继关系,假设所有课程在每学期都能提供学生选修,学生每学期最多只能选6门课。

编写一个为学生安排培养计划的算法,使之能用最少的学期数修完所有课程。

输入规范:第一行为N, M 。

N为课程总数,M为课程关系总数,课程编号从1到N。

下面M行,每行两个整数a,b。

表示编号201392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 为a 的课程是编号为b 课程的前导课程。

输出规范:第一行是最小学期数k 。

以下k 行分别是每个学期所修课程。

如果有多种课程安排方式,取字典序最小的。

3.2 案例的分析该案例要求编写一个算法,对给定的课程及其先导、后继关系,制定出学生的培养计划,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

该案例主要考察的是图的拓扑排序算法及其应用,同时也涵盖了栈、队列、优先级队列和排序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所谓拓扑排序是指将有向无环图中所有顶点排成一个线性序列,使得图中任意一对顶点u 和v ,若<u ,v> E(G),则u 在线性序列中出现在v 之前。

它在任务安排、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是图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算法。

对于上面的案例,如果不考虑学生选修课程的学期、每学期的课程数和课程安排的输出要求,该问题就是一个简单的拓扑排序问题。

以课程为结点、课程之间的先导和后继关系为边,建立有向图并对图中的顶点进行拓扑排序即可。

其实现非常简单,具体可参见文献[4]中相关章节的算法(简称算法I )。

该算法采用邻接表存储有向图,通过链栈来选择和保存拓扑排序过程中入度为0的顶点。

文中已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和实例,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都能掌握和实现,这也是拓扑排序算法的基本要求。

显然,就本案例而言,直接应用上述算法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在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3个:(1)课程的排课学期及每学期选修课程数的限制;(2)在有多种排课方式时,输出取字典序最小的那个排课方案;(3)在最少的学期内修完所有的课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且可以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多个层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能力不同程度地分析和实现该案列。

下面分别就这3个问题逐步进行分析,讨论算法的设计方案。

3.3 案例的实现3.3.1 考虑开课学期和每学期选修课程数限制的算法(算法Ⅰ)由于题目中要求给出每门课程的排课学期及每学期选修的课程数最多为6门,所以在设计图的邻接表时,表头结点中除了课程的序号外,还应包括该课程的先导课程数和课程的排课学期。

在建立图的邻接表时,应根据课程之间的先导、后继关系,自动计算出每门课程的先导课程数,并将每门课程的排课学期初始化为1,然后建立链栈保存先导课程数为0的课程。

为了确定每门课程的排课学期,在拓扑排序时,从链栈中取出先导课程数为0的顶点并输出之;然后从有向图中删除该课程所在顶点和以它为尾的所有弧,同时更新对应课程的先导课程数目。

另外,如果某课程的先导课程数已为0(可以确定其排课学期了)且其排课学期小于当前课程的排课学期数加1,则将其更新为当前课程的排课学期数加1,具体分析如下:q = ga[j].link; //q 是指针,指示以j 为尾的弧,j 表示当前要排课程的序号while (q != NULL){k = q->Successor; //顶点k 为j 的后继课程 ga[k].PrecursorNumb = ga[k].Precursor-Numb - 1; //k 的先导课程数减1if (ga[k].PrecursorNumb == 0) //课程k 的先导课程都已安排{if(ga[k].term < (ga[j].term + 1))ga[k].term = ga[j].term + 1; //更新课程k 的排课学期第 16 期93教育与教学研究3.4 案例的测试实例验证是保证所设计算法正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设计好算法并将其转换成程序后,还需要精心地设计一些典型实例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我们为了验证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的两个有向图,来对前面设计的不同算法进行验证。

1)测试实例1(见图1)。

S.Push(ga[k]); //将课程k 压入栈中 }q = q->next;}这样对表示课程及其关系的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后,即可确定每门课程的排课学期,它放在课程结点的term 域中。

然而,题目中要求每学期的最大开课数目不超过6,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对课程的开课学期进行调整,当某一学期的课程数目超过6时,将其调整到下一学期,后序学期的课程需要类似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3.3.2 字典序最小的排课算法(算法Ⅱ)由于题目中要求有多种课程安排方式时,取字典序最小的,所以需要对上面所设计的结构和算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这里可以设计一个优先级队列来存放拓扑排序过程中先导课程数为0的课程。

队列中课程的优先级为课程的排课学期和课序号,即排课学期越小的课程越靠前,排课学期相同的情况下,课序号小的课程优先。

当某一门课程的先导课程都已安排后,可以采用简单的插入排序算法将其放到优先级队列的合适位置,以便在后序处理的适当时刻为其确定排课的学期。

优先级队列的插入可仿照插入排序算法来实现。

3.3.3 修课学期数最小的排课算法(算法Ⅲ)为了使所有的课程在最少的学期数内完成,在图的邻接表表头结点中再增加一个存储每门课程后继课程数的域。

同时,将优先级队列中课程的优先级调整为课程的排课学期、后继课程数目和课序号。

排课学期越早、后继课程数目越多、课序号越小的课程优先级越高,在队列中的位置越靠前。

在拓扑排序过程中,当有多门课程可以同时安排时,应选择后继课程较多和课序号较小的课程优先安排,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完所有的课程,且排课方式是所有可能方案中字典序最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