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典故:亡羊补牢
关于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关于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关于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国土比较大,国势比较强,可是传至襄王,宠信佞臣,一意贪图享受,朝政一天比一天紊乱。
有一位大臣庄辛,忠心耿耿,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楚国已经伏下了严重的危机,十分担忧。
有一天就向襄王说:“大王的'四周有州侯、夏侯、鄢陵君和寿陵君这四个人,大王一味宠信他们,受了他们包围,整天陶醉在酒里,浪费国帑,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恐怕楚国难保了。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就用责备的口吻说:“你喝醉了吧?要不然就是你老糊涂了!你看国跟国之间互不侵扰,国内又太平无事,不知道你为什么说这些不吉祥的话?也许你要变成楚。
亡羊补牢及其意思和出处
亡羊补牢及其意思和出处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该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的是战国时期,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秦国趁机攻打楚国,很快占领了楚国的很多土地。
庄辛见楚襄王有悔改之意,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养了一群羊,有一天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修,他没有听取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他又丢了一只羊。
他才后悔没有听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补救,以免继续受损失。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以下几个道理: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当我们犯了错误或遇到问题时,应该及时认识到并采取行动来纠正错误或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才开始后悔和弥补。
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勇于面对错误:犯错误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新事物。
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面对现实,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视预防:“亡羊补牢”虽然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但更好的做法是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素质等方式,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国土比较大,国势比较强,可是传至襄王,宠信佞臣,一意贪图享受,朝政一天比一天紊乱。
有一位大臣庄辛,忠心耿耿,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楚国已经伏下了严重的危机,十分担忧。
有一天就向襄王说:“大王的四周有州侯、夏侯、鄢陵君和寿陵君这四个人,大王一味宠信他们,受了他们包围,整天陶醉在酒里,浪费国帑,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恐怕楚国难保了。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就用责备的口吻说:“你喝醉了吧?要不然就是你老糊涂了!你看国跟国之间互不侵扰,国内又太平无事,不知道你为什么说这些不吉祥的话?也许你要变成楚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亡羊补牢
成语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典故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成语例句: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内容]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内容]亡羊补牢成语故事一:[亡羊补牢成语故事]亡羊补牢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然后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亡羊补牢造句:1、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
2、这次没考好,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3、只要有亡羊补牢的思想,人生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4、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用亡羊补牢造句。
5、我真希望你不再气愤并回家。
近来,这种事情发生太多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6、到警察局去自首,你应该知道亡羊补牢的重要性。
7、为了消除尴尬,八面玲珑的他转眼间又开始神采飞扬地讲起亡羊补牢的故事了。
8、虽然损失了一些财物,但是你现在作出决定,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亡羊补牢的故事典故
亡羊补牢的故事典故“亡羊补牢”是一个中国古老的谚语,意思是已经损失了一只羊,就要马上采取行动修补围栏,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这个故事典故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也是历经历史沉淀而生的智慧传承,它的含义就是要及时处理问题,及时补救错误,防止更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典故的历史渊源和内涵寓意。
据传,春秋时期国君齐桓公有一天出游途中路过一片山林,发现一只失去羊群的羊在山林中溜达。
桓公看到这只迷路的羊,感到很惋惜,马上命令下属官员官索性是否有发现羊群散了。
漫无头绪的公卿们都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没能指出问题所在。
桓公心生惊讶,不禁说道:“这管事的官员真是一窍不通啊,居然不知道羊丢了一只,如果不能及时搜寻失踪的羊,就有可能会损失整个羊群。
”后来,桓公的宠臣王股肱知道了这件事,意识到齐国的围栏设施薄弱,如果羊群再出了意外,那就真的是不可收拾的事了。
于是他想出了“亡羊补牢”的办法,及时请工匠修补围栏和堵住已经破裂的隐患,这样就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个故事典故从此流传下来,成为一句古代谚语,也成为人们启迪智慧、提醒自身的古老格言。
这个典故的寓意很深刻,它呼吁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及早发现问题,尽可能地避免后悔的事情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马虎大意或者纵容问题的存在,导致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及时发现并解决,也许就不会有坏的后果。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尽早采取行动,立刻补救错误,避免问题扩大化,损失更大。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拿“亡羊补牢”的故事典故来提醒自己,强化风险意识,避免近墨者黑和压力大、情绪低落时出现的疏忽大意,导致问题的发生。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亡羊补牢”的故事经常被引用,特别是在企业危机发生时,往往需要领导班子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并及时设置应对措施。
例如,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可能会遭遇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果领导班子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问题处理,就有可能让这些问题不断扩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亡羊补牢的故事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事亡羊补牢的故事事“亡羊补牢”这则古谚,流传至今已经数百年了。
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更是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哲学思想。
我们可以从其中深刻的教诲,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而且也可以从一些故事中了解到“亡羊补牢”的真正含义。
故事一:韩信修兵据传说,战国时期的韩国将领韩信,曾经手下兵马不足,于是他率领大军北伐,一路上先后攻陷了赵国和魏国的重镇。
然而,韩信并不为胜利而沾沾自喜,而是不断地思考如何修复战争留下的伤口和弱点。
于是,在攻克赵国时,他就发现了敌军河边有一大块草地,灰尘沙土飞扬,难以行军。
他马上下令,由部下们停下来修理道路,将大量草皮铺在路面上,使士兵们不必费力行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在攻陷魏国时,他又曾发现敌军某处城墙较低,但因为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士兵能够攀爬上去。
于是,他利用羊胆弯勾制成攀登工具,让士兵们顺利登上了城墙,成功击败了敌军。
这些看似琐碎但却实用的做法,突显了韩信细致入微的品质,也表现了他“亡羊补牢”的哲学思想。
故事二:追寻丢失的珍珠一天,有个农夫散步时发现一颗珍珠,他非常兴奋,喜滋滋地把珍珠带回家告诉妻子。
然而,妻子却让他重新去寻找珍珠的来源,并把它还给失主,因为他们怀疑这颗珍珠可能是失主不慎掉落的。
农夫最初对此并不以为然,他只是想拥有珍贵的宝物,但他还是听从妻子的建议,重新走了一遍散步的路线。
最终,他在路旁发现一名少女正在焦急地寻找自己掉落的珍珠。
农夫将珍珠归还给了她,女孩非常感激,还告诉农夫,这颗珍珠是保存了她母亲的遗愿,她希望有一天将其送回给她的姐姐。
在这个故事中,农夫的妻子和女孩都是“亡羊补牢”的英雄。
他们意识到要保护珍贵的东西,要么修复损失,要么追回失落的财产,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故事三:宁波被盗案宁波被盗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案。
早在十八世纪,宁波就是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口之一。
那时候,有一伙外国盗贼来到宁波,窃取了许多有价值的物品并逃离了。
当地的官员聚集在一起,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疏漏:完全没有设置驻兵哨卡。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是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故事内容和所含的寓意吧。
yuwenm小编整理了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欢迎欣赏与借鉴。
故事背景
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寓意:
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他非常粗心,总是不小心把羊关在了栅栏外面。
有一天,他又一次忘记了关栅栏,结果一只羊逃了出去。
农夫急忙去追赶,但是羊跑得太快,他根本追不上。
于是,他只好回到家里,
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羊自己回来。
可是,等了一整天,羊还是没有回来。
第二天一早,农夫又去找羊,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但是却发现羊被一头狼咬
伤了。
农夫悔恨不已,他明白了一句古话的道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亡羊补牢,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意思是说,失去了羊,就要及时修补栅栏,以
免其他的羊也跑出去或者被狼伤害。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句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及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来后悔。
就像农夫一样,如果他能够及时修补栅栏,就不会失去一只羊,也不会让其他的羊受到伤害。
在生活中,亡羊补牢的道理同样适用。
比如,我们要及时处理工作上的问题,
不能等到事情闹大了才来弥补。
又比如,我们要及时道歉,不能等到伤害变得不可挽回了才来弥补。
亡羊补牢也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农夫失去
了一只羊,他应该反思自己的粗心大意,以免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
同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再次犯错。
总之,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及时,不能等到事情出了问题才后悔。
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历史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历史亡⽺补牢的成语故事 亡⽺补牢指⽺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圈,还不算晚。
形容事情还可以获得及时的补救,应该及时的反思。
成语主要源⾃《战国策》记载的⼀段历史故事,⼩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亡⽺补牢的历史故事 《战国策》记载:“见兔⽽顾⽝,未为晚也;亡⽺⽽补牢,未为迟也。
”接下来,我们便来简述⼀下这段话的来历。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庄⾟。
有⼀天,庄⾟对楚襄王说:“你在宫⾥⾯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只顾奢侈淫乐,不理国家政事,郢都⼀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兴,⽓呼呼地骂道:“你⽼糊涂了吗?故意说些险恶的话惑乱⼈⼼!” 庄⾟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直宠信⼩⼈,楚国⼀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那请允许我到赵国躲⼀躲,看事情究竟会怎么发展下去。
”襄王同意了。
结果,庄⾟到赵国才住了五个⽉,秦国就派兵侵楚了,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他才觉得庄⾟的话不错,赶紧派⼈把庄⾟找回来,询问他解决的办法。
庄⾟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想起猎⽝,这还不晚;⽺跑掉了才补⽺圈,也还不迟……”接下来,庄⾟便给襄王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养了⼏只⽺。
⼀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圈破了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钻进来把⽺叼⾛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圈修⼀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呢?”他没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天早上,他去放⽺,发现⼜少了⼀只。
原来狼⼜从窟窿⾥钻进来把⽺叼⾛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再没有被狼叼⾛的了。
庄⾟看到襄王听得津津有味,便给襄王具体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古时贤王商汤、周武王,都是在只有百⾥左右的⼟地上发展强盛起来的,创建了商朝和周朝。
亡羊补牢的故事出处
亡羊补牢的故事出处
亡羊补牢的成语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把它寻回来;或是意识到错误之后及时补救。
这句成语的出处有很多故事,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其中几个。
故事一:楚国招亡之计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太子因打猎迷路而迟到了,温王感到不满,严罚太子。
太子心思复杂,打算谋害温王。
一个叫义渠的官员得知后,暗中通知了温王,并让他与太子分居两宫。
太子随即起兵造反,但他的计划被温王察觉,他派出了信使,请求周王助威,同时整合朝野,终于把太子镇压下去。
温王由于先前的错误,几乎让整个国家陷于危局。
幸好他在时机合适的时候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最终将危机化险为夷。
故事二:宋国的温柔政策
宋国的国君在位时,曾经下令斩草不除根,一直到夏天,草又长起来了,使宋国领土上的羊很容易走失。
国君下令,让官员们挨家挨户地寻找丢失的羊,并从羊主人手中征收罚金。
宋国的这项温柔政策,既没有对老百姓以往的错误举动予以惩罚,同时又让他们成为了防范未来错误的目击者与实践者。
两个故事中的“亡羊补牢”都是源自过去的错误。
在第一则故事中,温王通过诉求周王的支持将反叛的太子剪除掉了,避
免了他带来的危机并防止未来类似行动的发生。
在第二则故事中,宋国国君在回到过去的错误后,采用一种温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征收罚款让人们停止丢失羊,从而避免未来类似的错误。
总的来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犯错误之后,我们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如果我们愿意及时补救错误,那么我们才能真正避免危险,并构建
更好更健康的未来。
亡羊补牢的故事及寓意
亡羊补牢的故事及寓意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成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洞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多此一举。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洞口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六篇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六篇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一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叫做亡羊补牢。
它讲的是有一户人家,他们养了很多只小羊,每天认真的照顾,喂养它们,很快,小羊就长大了。
可是与此同时,它们弹跳力也越来越好,直到能跳出栅栏。
巧的是,栅栏的旁边破了一个洞,有一天,几只小羊就从那个洞里跑了出去,邻居看到了,赶忙告诉小羊的主人,他们一脸淡定的样子,觉得无所谓,以为是栅栏矮了,小羊才跳出去的,于是加高了栅栏。
可是没过几天,又有小羊跑了出去,主人还是只加高栅栏,没再检查原因。
结果,小羊越跑越多,到最后栅栏里几乎一只羊也没剩了,并且主人亲眼看到最后几只小羊从栅栏破的那个洞里跑出去,这才明白,原来不是栅栏矮了,而是那个破洞的原因。
他赶忙找了木料补起那个破洞,但其实,早就已经晚了。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等到事情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去弥补,那时候肯定已经晚了。
学习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也该及时解决。
问题不要越攒越多,到那时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懒,到最后更无从开始了。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2《战国策》记载:“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接下来,我们便来简述一下这段话的来历。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大臣。
有一天,庄辛大臣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只顾奢侈淫乐,不理国家政事,郢都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呼呼地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庄辛大臣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小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那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么发展下去。
”襄王同意了。
结果,庄辛大臣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就派兵侵楚了,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他才觉得庄辛大臣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大臣找回来,询问他解决的办法。
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词语。
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下面是关于《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与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一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假如你一直宠信这一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一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完整版」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完整版」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完整版」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聪明的小羊,名叫“亡羊”。
亡羊非常机智勇敢,经常帮助村里的羊群解决各种问题。
但是有一天,亡羊自己的羊群遇到了大麻烦。
有一天,亡羊去山上放羊,可是当他傍晚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羊群少了很多。
他心急如焚,立刻开始寻找丢失的羊。
经过询问其他羊群和自己的搜寻,亡羊发现了一个狼洞。
亡羊看到狼洞里有很多羊毛和羊骨头,顿时愤怒无比。
他决定采取行动,为丢失的羊群报仇雪恨。
于是,亡羊开始策划一个计划,准备消灭狼群。
亡羊先去找了一些勇敢的羊,告诉他们狼群的恶行。
然后,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如何找到狼洞、如何攻击狼群等。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终于到了行动的时刻。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亡羊和他的朋友们突袭了狼洞。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狼群被全部消灭。
亡羊和他的朋友们为丢失的羊群报了仇,也为其他羊群带来了安全和希望。
从此以后,亡羊的故事传遍了整个草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以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我们犹豫不决,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句话成为了千古流传的成语。
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
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亡羊补牢,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意思是指事情出了差错后还能够及时弥补过失,后来逐渐演变成“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应该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
故事一:郭嘉救曹操三国时期,曹操领兵攻打徐州,先派出郭嘉清除敌人,派兵进行防御。
结果,在接应部队到来之前,郭嘉判断出换防士兵的一些问题,及时建议曹操进行调整,把周围的人员分为五百队长和千队长,以避免混乱和错误的信号传递。
这一举措成功地遏制了敌人的攻击并保障了曹操的安全。
故事二:电视节目的修改一个地方电视台播出的综艺节目收视率急剧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主持人和工作人员都面临着大量的抱怨和质疑。
观众的反应得到了电视台领导的重视,他们倾听了听众对于节目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后制定了一项改善计划,化解了观众的不满态度,节目收视率逐渐提高。
故事三:危险的安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地面临安全问题。
有一次,在某公园里玩的人们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河边玩耍,他似乎没有得到父母的照顾。
当围观的人快速制止小男孩的行为时,他的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他同样告诉其他家长不要让孩子自由玩耍,要随时监护。
故事四: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有一些决策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制订校规、组织文艺活动、培育优秀的导师等等。
其中,制定校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校园里,有些人喜欢在走廊上跑步、吃东西和打闹嬉笑,这种行为其实很不文明,而且对学生的安全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有一位班级的老师,在看到学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时,认为应该及时制定一些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与班级同学商讨并制定了一套校规,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以上这些都是亡羊补牢的例子,这让我们看到了及时处理问题的重要性。
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袖手旁观或者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来补救。
亡羊补牢故事和寓意
亡羊补牢故事和寓意
摘要:
一、亡羊补牢的故事简介
二、亡羊补牢的寓意
三、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亡羊补牢的道理
四、总结
正文: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成语故事丰富多彩,寓意深刻。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故事及其寓意,并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个道理。
一、亡羊补牢的故事简介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战国策·楚策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楚国大臣庄辛劝告楚王要及时改正错误,防止国家灭亡。
楚王不听,结果楚国被秦国灭亡。
庄辛用“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道理劝慰楚王,意味着即使羊已经丢失,修补羊圈仍然有用。
二、亡羊补牢的寓意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事情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要正视现实,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措施改正错误。
尽管损失已经发生,但只要及时补救,仍然有可能挽回局面。
三、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亡羊补牢的道理
1.发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问题并及时指
出。
2.承认错误:意识到问题后,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回避。
3.及时补救: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损失,纠正错误。
4.反思总结:在事情结束后,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四、总结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和错误,我们要有勇气承认、改正。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亡羊补牢成语典故
亡羊补牢成语典故亡羊补牢是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成语典故,供大家阅读!亡羊补牢成语典故《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亡羊补牢成语解析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释义]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语出]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正音] 亡;不能读作“wànɡ”。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近义] 知错就改[反义] 知错不改[用法] ~常和“未为晚”连用。
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亡羊补牢成语造句1. 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 其把精力消耗在谴责这些害群之马,不如从根本上全盘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篇1:亡羊补牢成语故事原文: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kū)窿(long),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译文: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没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寓意:一、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二、“补牢”的时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时补救,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篇2: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注音】wáng yáng bǔ láo【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近义词】见兔而顾犬【反义词】后悔莫及【例句】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典故: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
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
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
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
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
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
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
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
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
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
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
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
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
呢!
扩展阅读:
叶公好龙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
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
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
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仅仅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
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
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
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
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
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他在衣
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
也全都雕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
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
在厅堂上。
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
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
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
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