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面包发霉了

合集下载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11)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1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面包发霉了》食物-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面包发霉了》食物-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面包发霉的条件
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 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 的生长环境。
温度
水分
营养
……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怎样才能比较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 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第一组: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 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 分别装在两 个塑料袋里, 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面包发霉的条件
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霉菌长在面包上, 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 有霉菌生长, 这说明什么? 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 有一些水分, 这说明什 么? 面包存放在什么地方? ……

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 1课件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 1课件 教科版
菌丝
显微镜下的霉菌
孢子囊
先在面包的中间滴加了10 滴水,用袋子密闭,将 它放在温暖的厨房下水道 旁,过了5天,发现在滴 水的地方,出现了霉菌, 而离面包很近的塑料袋上 却没有霉菌。
霉菌生长条件预测:
准备两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 放一些霉菌),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 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 内,用线扎紧袋口放在桌上。
谢谢观赏
You mad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想研究光会不会影响霉菌的生长,但他不知 道该不怎么做这个实验,请你设计实验?
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在两块烘干的面包中各滴加10滴水,一 块放入透明塑料袋中,一块放入黑色塑 料袋中,包扎紧后放到阳台上。观察变 化。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改变的条件: 干燥和湿润
干燥环境内
湿润环境内
准备两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 放一些霉菌),都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 料袋内,用线扎紧袋口放在桌上让第一块面包 放进冷藏室,将第二块面包放在温暖的室温中。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面包发霉的原因。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包、盘子、水、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面包,盘子,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新鲜的面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面包上的霉菌,并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面包上的霉菌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包放在盘子里,用水湿润面包,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面包发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霉?发霉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11)

教科小学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word教案(1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验材料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于食品的保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以及如何有效防止食品腐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2.学会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难点: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实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微生物观察箱,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2.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品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面包的发霉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品,记录其保质期,思考如何有效保存食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面包发霉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学资料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学资料教科版

第5课面包发霉了(一)背景和目标上节课与本节课都是在研究食物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要始终把握一点,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不要被发霉变质的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受所干扰。

要让他们在观察霉菌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抱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

如果这样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就让他们对发霉的面包作更深人的研究。

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三)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观察发霉的面包这是一个观察活动,是引领学生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食物。

或许有些学生在吃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吃剩的食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上会出现一些霉点,或许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发现过这种现象。

这里,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们一些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面包、发霉的米饭、发霉的饼干等,供他们观察和思考。

“食物上怎么会有黑点?这些黑点是什么?”学生们在观察这些小黑点时,发现原来是食物上长了许多霉菌。

学生们这时想知道,食物上怎么会长出霉菌来呢?霉菌是什么样的?长了霉菌的食物还能吃吗……当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观察活动也就开始了。

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的霉菌呢?教科书为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方法。

图中两个孩子手拿放大镜在观察发霉的面包。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面包发霉了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面包发霉了   教科版.

5.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方案)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统统的探究过程中,体验胜利的怡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格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情分析】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晰,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晰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合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播放一小段视频(情境导入:一孩子写完作业觉得很饿,大声喊妈妈:“妈妈,我今天的作业做好了,肚子好饿啊,有没有东西吃?”,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儿子喊肚子饿,就大声说:“饿了桌子上有昨天买的面包,你先拿着吃吧,一会儿饭就好了!”儿子赶紧去拿面包,可打开面包包装袋一看立刻惊叫起来:“妈妈,不好了,面包发霉了!”妈妈听了后立即跑过来一看,面包真的长霉点了,就说:“唉,这面包不能吃了,扔了吧!”面包扔了,好可惜哦!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呢?)2.提问:刚才视频中的面包为什么不能吃要扔掉?(因为面包发霉了)揭题:面包发霉了!(板书:面包发霉了)3.过渡:(师:是啊,发霉了的食物我们可千万别吃,那食物为什么会发霉,霉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以面包发霉为例,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认识霉菌1.观察发霉的面包,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了观察清晰,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放大镜,2.小组合作共同观察并记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
亚曼苏乡柯尔克族学校
授课教师 : 阿依吐娜·托合逊
观察实验要求:
观察面包上霉菌的样子以及颜色。 观察时要一定仔细认真! 观察中要注意卫生,可以使用镊子夹 食物。 观察完后,马上回小组内交流,记录 员及时做好记录,并派代表上台汇报。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
对人体有害物质,所以发霉变
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 想一想,除了面包以外, 还有哪些食物在存放过 程中会变质?
我会选择
1、下面三个中()发霉变质得快。 A、放在桌上的干饼干 B、放在冰箱里的潮饼干 C、放在温度适宜处的潮饼干 2、在探究霉菌的生长条件时,教材上介绍的方案一:一 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 两个塑料袋里,是为了研究霉菌的生长与()多少的 关系。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3、生活中我们发现,夏天时,一些食品到第二天就坏掉 了,而在冬天却不会。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关
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 的!
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
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 环境。
改变的条件: 干燥和湿润
改变的条件: 低温和高温
干燥不会影响霉菌的生长,但他不知
道该不怎么做这个实验,请你设计实验? 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后续观察: 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由小组长带回家并 做好记录。其他同学就根据你们小组的设计 方案回家自己准备材料,每天观察面包上霉 菌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面包发霉了》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面包发霉了》课件

• 实验一情况分析:从三天后的变化来看,在密封袋里拥有真空包装的面包变化不明显, 而裸露在空气中的面包虽然通风换气,但还是有三分之二发霉。说明,食物在有空气 的情况下霉菌容易滋生。
学生实验二:验证猜测霉菌的生长可能与水有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滴管 水 两片面包 两个塑料托盘
过程:两片面包上,一片用滴管滴上10滴水,另外一片 不滴水,分别把它们装在两个塑料托盘中里、放在常温下 观察它们的变化。
真空包装。(如不行用胶带密封) • 建议三:一些食物能去掉水分的话,去掉水分后保存。
面包发霉观察记录表
• 研究者: • 我的发现: • 1、肉眼观察到的霉菌:(如:霉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 2、放大镜观察到的霉菌:
研究霉菌的生长可能与( 实验材料:
改变条件和不变条件: 实验过程:
)有关的实验计划
• 实验三情况分析:放在常温环境中的面包发霉了,但放在冰箱中的面包变化不 是很明显。现在正值夏季,食物在常温下的情况下霉菌容易滋生。
•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在密封低温干燥的环境下, 霉菌的生长最缓慢了,找出了原因,自然找出抑制霉菌的办法:
• 建议一:用保险袋装好食物,放在冰箱里冷藏。 • 建议二:用特殊的包装袋装好食物,把袋里面的空气抽出,让它
从三天后的变化来看在密封袋里拥有真空包装的面包变化不明显而裸露在空气中的面包虽然通风换气但还是有三分之二发霉
温馨提示:
在观察霉菌时候千万不要用手 触碰发霉的面包,注意卫生哦!
专家实验: 霉菌的培养实验
• 实验材料:面包 水 培养皿 温控箱 滴管 • 过程 :用滴管在面包滴上3至4滴水,放在培养皿中,放入温控
第一天: • 1. (实验条件:水,阳光,空气)滴水面包:没有发霉。 • 2. (实验条件:阳光,空气)不滴水面包:没有发霉。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共13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判断题
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
菌。 √
2、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
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
3、因为霉变过程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
质,所以发生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
4、用盐腌制的食物可以长期不变质,用糖腌制的
做不到。 √ 5、高温可以灭菌,低温也可以灭菌。 √
三.选择题
1、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快慢与( B )无关。
A:水分 B:面包大小 C:温度
2、在研究干燥还是潮湿面包上霉菌生长快慢时,
( B )要不同。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3、在研究温度的高低对面包上霉菌生长的快慢时,
( )A要不同。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5、面包发霉了
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发霉的 食物还能吃吗?
面包发霉是因为 它上面生长了一种生 物——霉菌。霉菌含 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发霉的食物是不 能食用的。
显微镜下的霉菌
孢子囊
菌丝
讨论
面包上怎么 会长出霉菌?
可能是什么原 因使面包长霉菌?
霉菌的生长需 要什么条件?
你还见过哪些发霉的食物?
后续观察活动:
如果想研究光会不会影响霉菌的生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的方案吗?
在两块烘干的面包中各滴加10滴水, 一块放入透明塑料袋中,一块放入黑 色塑料袋中,包扎紧后放到阳台上。 观察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法,注意每 天观察并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
练一练
一、填空 1.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霉变质,如( 面)、包 ( 米)饭、( 桔)。子食物腐败变质是( )霉大菌量繁殖引 起的。 2.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上面长了( 霉)菌,与其它生 物一样,它的生长也需要( 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面包发霉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面包发霉了

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 菌,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 境,也需要获取营养。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 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填空: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 ),与其 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 )和适宜的 (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 )含有对人 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 )食用的。 判断题 1、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 2、食物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 ) 3、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就可以吃了( ) 4、我们把第一块面包放在干燥、常温的地方,把第二块面包放在 潮湿常温的地方,是为了研究水分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 )
观察发霉的面包
●直接观察
原来面包上长了许多霉菌。
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丝
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四块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 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在第三块面包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 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 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第四块面包放到温度较高的 地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面包发霉了》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五课。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与前面《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两课都是研究食物的变化,本课分为“观察发霉的面包”、“面包发霉的条件”、“哪一块面包容易发霉”三个学习活动,其中通过实验活动来研究发霉所需要的条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当我们把吃剩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物常常会发霉。

发霉这一现象,孩子们或多或少有所感知,但很少有学生仔细去观察研究过。

当面包发霉这一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可能会提出很多的问题与疑惑,他们可能会问:面包上怎么会有霉菌?霉菌是什么样的?长了霉菌的食物还能吃吗?……当学生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观察活动也就开始了,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是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的。

观察完面包上的霉菌后,“为什么会生长霉菌呢?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的问题就会成为学生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内容了。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怎么才能比较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需要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展开讨论,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猜测。

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需要孩子们对霉菌的生长条件作出假设或猜想,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由于实验操作无法在课堂内进行,所以实验设计是这课活动的重点。

【学情分析】对于“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的实验设计,几个实验很容易受到变量的影响,教材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如此周全严密地思考能力,所以设计了实验表格帮助学生进行猜想验证,但我们的学生对于对比实验并不陌生,像四年级上混合单元“溶解的快与慢”等都有过训练,可以经历简单的实验设计。

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习得实验方法,在思维碰撞中更能让学生领悟到严谨周密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共23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5 面包发霉了|教科版 (共23张PPT)

安全提示
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 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 能食用的。
发 霉 的 草 莓
发 霉 的 葡 萄
发 霉 的 玉 米
发 霉 的 桔 子
霉菌的生长需要( 营养 )。
显微镜下观察
霉菌生长快慢的实验设计方案
研究对象 器材
霉菌生长快慢与温度有关 两块面包、塑料袋、冰箱。
方法
两块相同的面包,都滴同样多的 水, 同时用塑料袋分别包起来。
一个放在室外温度较高的地方, 另一个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面包发霉了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
观察发霉的面包
温馨提示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发霉的 面包。 (2)下课后,要用肥皂洗手。 (3)、使用扇闻得方式闻气味, 并尽量少闻。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5)、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 镜观察面包上的霉菌,把观察到的 现象及时记录在记录表一中。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上面生长了一 种生物—— 霉菌。
推测:哪块面包 上的霉菌长得快
霉菌生长快慢的实验设计方案
研究对象 器材
霉菌生长快慢与水有关 两块面包、塑料袋。
方法
两块相同的面包, 一个面包滴水,
另一个面包不滴水,同时用塑料 袋分别包起来,放在另同一个地 方。
推测:哪块面包 上的霉菌长得快
霉菌生长快慢的实验设计方案
研究对象 器材
霉菌生长快慢与光线有关 两块面包、塑料袋。
方法
两块相同的面包,同时用塑料袋 分别包起来,一个放在室外,另 一个放在室内。
推测:哪块面包 上的霉菌的生长情况,并 参考记录表四及时记录。能够通过实验记 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不同小组的实验 变化过程。
★★ 能够分析记录的内容,并转化成为对实 验结果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发霉的面包(馕)(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
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总结:
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
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

【功固练习】
我会选择
1、下面三个中()发霉变质得快。

A、放在桌上的干饼干
B、放在冰箱里的潮饼干
C、放在温度适宜处的潮饼干
2、在探究霉菌的生长条件时,教材上介绍的方案一:一块
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是为了研究霉菌的生长与()多少的关系。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3、生活中我们发现,夏天时,一些食品到第二天就坏掉了,
而在冬天却不会。

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关系密切。

【板书设计】
5 面包发霉了
营养温度
霉菌——生长条件水分空气光照……
【课后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
第五课第五课
面包发霉了
乌什县亚慢苏乡柯尔克族学校:阿依吐娜·托合逊
2018年4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