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

合集下载

失败的外交:美国对北朝鲜的金融制裁

失败的外交:美国对北朝鲜的金融制裁

失败的外交:美国对北朝鲜的金融制裁自2006年北朝鲜首次核试验以来,朝鲜半岛成为世界政治中令人担忧的潜在“引爆点”。

最近,由于怀疑朝鲜可能再次启动核试验,韩国、美国和日本同时采取了强硬的姿态,进行军事部署,半岛局势再次呈现出急剧升温、高度紧张的态势。

与此同时,学术界却开始逐渐产生质疑,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些年对北朝鲜进行的经济制裁,不但未能使朝鲜放弃核试验,反而恶化了本就脆弱的半岛政治生态,是一项失败的外交政策。

最近一期的《国际政治经济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刊登了韩国极东大学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两位学者合作的文章,即持这一观点。

在国际政治领域,传统上是将贸易制裁作为制裁的首选项,但很多研究已经指出贸易制裁几乎从未获得成功。

90年代之后,“聪明制裁”(smart sanctions)开始出现,通过出入禁令和资产冻结给予目标国一定的压力,然而这种制裁方法并不适用于与西方国家几无直接交往的朝鲜。

因此,美国政界设计出了更加严厉的金融制裁模式,它将经济压力施加给各类银行而非目标国主体。

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一份观察名单,银行据此对可疑资产和交易进行封锁,将目标国的个体和组织整体排除在全球金融系统之外。

依仗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哪怕缺乏本国法律或国际法的依据,各国银行一般都会按照该名单的指示进行金融封锁。

然而,两位学者观察到,金融制裁似乎并没有对朝鲜的宏观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反朝鲜的对外贸易还在增加,一些工业部门的指标也有所改善,这和金融制裁的严厉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朝贸易额仅为3.7亿美元,到了2013年达到64亿美元,并成了朝鲜最主要的贸易国。

是不是中国的金融机构集体抵制了美国的制裁呢?带着这样的疑惑,他们在中朝边境的延吉、珲春和丹东一带做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发现中朝边境的非正式交易已经取代正式的金融贸易,成为朝鲜获得资金和产品的主要来源。

应用文-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应用文-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一、90年代初期以来的第一轮金融开放——不当的金融开放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韩国金融部门主要由政府控制,中央银行是政府政策的工具。

直到80年代初期,多数银行仍然是国有,资本流动受到严格管制。

尽管80年代初期,银行进行了私有化改革,但是到90年代,外国银行业务仍然非常有限,一些国外开发性或政策性贷款只是国家执行产业战略的低成本的融资工具,国外贷款主要通过国有银行体系流入韩国。

银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大量的政策性贷款不是为了获取利息收入而是为了提高产业投资水平、扩大出口和促进增长。

国家不仅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也为银行提供国家信用。

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下,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对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政府运用金融控制手段使储蓄和资本积累率最大化。

1965年实行的利率自由化使政府控制的银行中的储蓄额迅速增长,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也把非正规的场外证券市场的资金吸引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来,低成本的资金为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提供保障;其次,国家根据其产业政策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企业之间配置金融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政府的优惠贷款是产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1973年到1991年间平均占国内信贷的比例超过40%。

政府不仅向特定的企业和产业提供低息贷款,而且对他们进行临时保护。

在外部总需求大量减少时,政府能够使充足的信贷以较低的利率流向财务上脆弱但结构完善的公司。

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控制使得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促成了大企业集团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资本积累。

80年代末,美国给韩国施压,就金融开放开始双边谈判。

其他外部力量包括七国集团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都在积极推动韩国开放金融市场。

从国内看,自由经济和自由市场的理念也逐步占了上风。

自从90年代第一任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金泳三上台以来,韩国施政战略由保护国内产业体系转向促进经济的全球化,韩国的金融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

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

Finance 金融, 2019, 9(4), 365-373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finhttps:///10.12677/fin.2019.94044The Evolution,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Sanctions on North KoreaShigui Tao1, Mengqi Guo21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2Honors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Jun. 25th, 2019; accepted: Jul. 8th, 2019; published: Jul. 17th, 2019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were used in solv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in-stead of military which was gradually reduced, affecting industrial chains and related fields in re-lated countri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lifeblood of a country'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rol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maintain its world hegemonism, so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launched several round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gainst North Korea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eside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sanctions have been much higher than before. It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hat the sanctions are in the nam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on North Korea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gainst North Korea, and the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Korea, third countri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so 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aimed at China's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strength,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for the open-ing-up pattern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Keywords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North Korea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陶士贵1,郭孟琪2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江苏南京陶士贵,郭孟琪收稿日期:2019年6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7日摘要二战后军事手段在解决外交关系中逐渐减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经济金融制裁,通过国际贸易、资金流动等影响相关国家产业链与相关领域。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引言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对经济、金融体系和市场信心都会造成严重冲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发生了两次重大金融危机,即“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08年次贷危机”。

这两次危机对美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包括中国。

本文将分析美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并探讨对中国的启示。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一次引起全球震动的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这次崩盘导致股票市场价值暴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首先,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并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美联储还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

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重建了市场信心。

对中国的启示:从这次危机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的调整对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中国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2008年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波及全球,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

首先,美联储再次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推出了大规模的货币政策刺激措施,例如量化宽松政策。

此外,美国还采取了一些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货币互换和直接购买债券。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供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并刺激经济增长。

对中国的启示:这次危机表明,货币政策的创新和灵活性对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中国应该积极引入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货币互换和直接购买债券,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并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能够有效应对。

对中国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给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金融制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金融制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金融制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霍君君独特的经济与军事霸权、非对称货币权力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是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支撑条件。

鉴于中美在经济金融和政治方面产生的摩擦日益增多,美国很可能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削弱中国的经济金融实力,进而扼制中国崛起。

一、美金融制裁的主要特点通过分析美国对伊拉克、伊朗、俄罗斯、朝鲜等国实施的金融制裁,美金融制裁具有以下特征:(一)实施联合制裁制裁的效果与制裁联盟的规模有关。

即参与制裁的国家越多,被制裁者躲避制裁的难度越大,一般也意味着发起制裁的合法性程度越高[1]。

因此,制裁发起国会积极联合他国以共同施加压力,甚至在国际会议上以决议形成国际制裁联盟。

美国此前对伊朗、叙利亚、俄罗斯、朝鲜等国发起的的金融制裁,多联合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体。

例如,自2006年美国和联合国开始或增加对伊朗金融制裁之后的两年间,世界各大银行纷纷停止或大幅减少了与伊朗的业务往来,伊朗国内的外资银行从2006年的46家迅速减少到2008年的20家。

[2](二)以相关法律做保障美国实施制裁的法律体系完备,可分为授权性法律、引致性法律和专门性条例三个层次。

最近美国对俄金融制裁的法律依据包括国会立法和美国总统发布的行政令。

以对伊朗制裁为例,这些专门法律包括1996年《伊朗制裁法》、2010年《伊朗综合制裁、问责和撤资法》、2012年《伊朗自由和反扩散法》、2012年《减除伊朗危险和叙利亚人权法》以及对伊朗金融制裁的2012、2013年《国防授权法》等。

[3](三)金融制裁的形式多样且严厉金融制裁是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最严厉的制裁形式,主要表现为:冻结资产、禁止金融交易、冻结或取消国家间或国际机构融资、实施第三方制裁、没收资产等。

美国对俄制裁主要包含对特定区域的全面制裁、对俄罗斯特定行业、个人或实体的制裁措施,主要表现为:①美国对顿卢地区的全面制裁;②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主要集中在国防、情报、能源和金融等行业,甚至扩大至电信、贵金属、运输等;③将俄罗斯从事国防和情报行业的个人(包括俄罗斯总统在内的重要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及其亲属)列入LSP清单,非美国人不得与其进行重大交易;④利用发达的全球跨境支付系统SWIFT、CHIPS等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制裁,切断清算、结算与支付渠道。

美国金融制裁机制、国际应对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制裁机制、国际应对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验启示♦2020/12J*河北金融美国金融制裁机制、国际应对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王武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300040)摘要:金融制裁是美国诸多制裁方式中的一种,呈现典型的非对称性特征,有全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作支撑,美国交叉灵活运用国家制裁、名单制裁、行业制裁和二级制裁,实现其政策目标。

在执行机制上,美国财政部通过其下设的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和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实施对外金融制裁。

根据综合实力不同,国际上应对金融制裁的方式可归纳为阻断、反制和规避,阻断经验对中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面对美国可能发起的以金融制裁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我国应理性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主动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预案,探索中国版的域外管辖和制裁名单管理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之中。

关键词:金融制裁;制裁机制;阻断经验;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73(2020)12-0068-05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美国愈加频繁使用多种制裁手段来实现其国家政策目标,特别是在经济金融领域,美国对多个国家实施有针对性的遏制和打压,手段主要包括外商投资安全审査、经济金融领域涉及监管及司法方面的长臂管辖、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

美国凭借其美元及金融市场优势,辅之以霸权政策导向,成为单边实施金融制裁数量最多也是成效最明显的国家。

目前,美国对18个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制裁,表面理由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攻击、人权侵权等,实质原因是为了实现美国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

美国对我国尚未直接发起金融制裁,与我国有关的金融制裁主要包括借涉港、涉疆问题将我国实体和个人列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实施一级制裁,以及对与朝鲜、伊朗、俄罗斯等国被制裁实体和个人开展交易的我国实体和个人实施二级制裁。

随着中美摩擦从贸易端扩展至政治、经济、金融等多重领域,美国从经济贸易领域、高科技领域、军事领域,都在对中国进行封堵和打压,金融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领域,中国应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有效应对美国可能对我国发起的金融制裁的潜在风险。

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总第121期)Jour nal of t he Par t y S c hoo l of C P C Zh e ngz h ou M uni ci pal C o m m i t t e e N o.1,2013(Sum,121)哲学经济学研究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舒克龙(中共绵阳市委党校,四川绵阳621000)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时期。

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3)01-0053-03党的十八大在肯定过去各方面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不断恶化;资源消耗过快过大,难以为继;内需长期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结构极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问题严重,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缺乏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不稳定因素不断积累。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借鉴现代化进程中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

一、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启示1.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稳定发展期,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美国政府在此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干预经济,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鼓励投资,刺激生产和消费;二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新兴工业;三是大力投资教育科研并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四是大力拓展世界市场,扩大商品资本输出,政府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维持高出口水平;五是为应对冷战而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

美国对朝政策的霸权逻辑--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对朝政策的霸权逻辑--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 13 ] ( P10 ) 这就决定了美国外交历史的主要脉 冷’ 。 ”
络是单边主义的干涉政策, 即不管“ 他者学者小阿瑟·施莱辛格说: “ 在其历史上大多
[ 14 ] ( P18 ) 数时间, 美国是顽固的单边主义者。 ” 按照
总而言之, 基于美国的“ 天赋使命” 观与“ 西 方优越” 论, 美国人在处理国际冲突时带有明显 的东方主义思维, 构成了美国人的霸权逻辑。在 美国人的眼中, 世界是一分为二的, 即以美国为 代表的“ 自由世界” 和以美国的敌人为代表的“ 邪 恶世界” 。美国的职责与使命就在于捍卫“ 自由 世界” , 打击世界上一切“ 邪恶的力量” 。那么, 在 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美国对朝鲜的政策更多的是 单边主义方式的敌对与遏制。
20 15 5 No 5, 20 15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 Exploration
20 15 年 5 月 M ay , 20 15
美国对朝政策的霸权逻辑
— — — 东方主义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李东明 1 , 阚道远2
( 1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2 ; 2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政治学教研室, 江苏 扬州 225007 )
摘要: 文化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因素和政治、 经济、 军事等因素一样, 始终是美国外交决策的基 本驱动力量。某种程度上, 美国文化中的使命观和“ 西方中心论” 使得美国对朝鲜的外交政策带有极其明显的东 方主义特质, 即在“ 西优东劣” “ 二元论” 的思维方式下, 借助于一种“ 苦心经营” 的权力话语, 延伸了对朝鲜的霸权 触角, 利用朝鲜这位“ 他者” 来实现自己的单边主义利益和需要。美国对朝政策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方主义文化, 引起了朝鲜当局的强烈反弹, 对东北亚局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值得引起东北亚地区各有关国家的重大关 切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美国; 朝鲜; 霸权; 东方主义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23X( 2015 ) 05 - 0018 - 07

美国金融制裁机制研究与启示

美国金融制裁机制研究与启示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美元,确立了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控制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支付清算基础设施。

在此基础上,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实施了金融制裁,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战略遏制的作用,迫使被制裁国在对外政策上不得不做出被动调整,甚至推动了个别国家的主权变更,影响了地缘政治的格局。

目前,全球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受阻。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将中美关系由“合作伙伴关系” 重新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关系”,中美经贸摩擦日益凸显,未来不能排除美国利用美元优势地位对中国施压甚至实施金融制裁的可能。

对美国金融制裁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跨境人民币支付体系建设为核心,提前着手应对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金融制裁是指国际组织或主权国家为维护国际秩序或实现特定的国家利益,根据国际法或国内法律法规形成的制裁决议,针对特定国家、组织、实体或个人所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惩罚性措施。

金融制裁是最严厉的经济制裁手段,是服务国家意志、在全球推行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

美国的金融制裁制度通常具有很强的单边主义色彩。

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基础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在60%以上,在全球资金交易中的占比达90%。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与美元挂钩,利率市场也跟随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进行操作,美元在国际交易中被大多数国家用作报价、支付和清算工具。

同时,美国控制了国际支付清算的主要通道,即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

SWIFT是世界级的金融电文传送网络,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支付结算信息传输服务。

一旦金融机构被SWIFT列为制裁对象,无论采用任何代理银行、代理账户,凡是其发出的支付结算指令都将被中止,美元资金交易将被切断。

CHIPS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美元支付系统,承担了95%以上的银行同业美元支付清算,每日通过CHIPS清算的资金量超过1.9万亿美元。

美国对朝鲜实施最新制裁

美国对朝鲜实施最新制裁
在美国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两周前,美国政府首次就索尼电影受到网络攻击公开指责朝鲜。美国政府官员当时已在考虑如何惩罚这个已在经济上处于孤立且严重贫困的国家。
在索尼遭受网络攻击事件中,该公司员工的薪资细节、健康记录、社保号码以及其它个人数据被泄露至网上。当时,索尼电影正准备上映一部讽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美国对朝鲜实施最新制裁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加大了对朝鲜施压的力度,针对朝鲜武器交易部门和情报机构及其官员实施了新的制裁。此前,索尼电影(Sony
Pictures)遭到破坏性的网络攻击。
奥巴马周五批准美国财政部将3家实体机构和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人列为“受朝鲜政府控制”的机构或官员,禁止他们利用美国金融系统或与美国展开业务往来。此举旨在加大对朝鲜政府的金融压力。
Jong Un)的电影《刺杀金正恩》(The Interview)。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此次攻击的规模是“空前”的。朝鲜否认参与此次网络攻击。
美国新一轮制裁的主要目标是与朝鲜国防部有关联的官员。
制裁名单中的多数个人在俄罗斯、伊朗和叙利亚等国供职于朝鲜主要武器交易商和出口商朝鲜矿业开发贸易公司(Korea Mining Development Trading Corporation)。朝鲜主要情报机构侦查总局(Reconnaissance General Bureau)也在被制裁之列。
美国财政部部长杰克•卢(Jack Lew)表示:“今日的举措是因为我们承诺要让朝鲜对其破坏性行为负责。”

制裁与反洗钱:全球金融安全的双刃剑

制裁与反洗钱:全球金融安全的双刃剑

制裁与反洗钱:全球金融安全的双刃剑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制裁与反洗钱作为维护金融秩序的两大支柱,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剖析制裁与反洗钱的现状、挑战及其对未来金融安全的影响。

制裁:国际政治经济的调节器制裁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经济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金融等手段迫使某一国家或地区改变其政策或行为。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制裁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大。

美国对伊朗、朝鲜等国的制裁,以及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都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制裁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制裁能够对目标国家或地区施加压力,迫使其重新考虑政策选择;另一方面,制裁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加剧人道主义危机、引发地区不稳定等。

因此,如何在实现政治目标的同时,减少对无辜民众和第三方国家的影响,是国际社会在实施制裁时必须权衡的问题。

反洗钱:金融安全的守护者洗钱活动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颗毒瘤,它不仅侵蚀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还为犯罪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

因此,反洗钱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洗钱手段日益隐蔽和复杂。

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反洗钱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来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反洗钱信息,也是提高反洗钱效率的关键。

区块链:双刃剑的另一面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为金融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反洗钱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样令人瞩目。

通过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能够实现交易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从而有效打击洗钱活动。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也为洗钱活动提供了便利。

如何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同时,防范其可能带来的洗钱风险,是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结语制裁与反洗钱是维护全球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复杂背景下,如何平衡制裁的有效性与负面影响,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反洗钱能力,以及如何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都是当前国际社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美国经济制裁政策及其影响

美国经济制裁政策及其影响

美国经济制裁政策及其影响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制裁政策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从伊朗、古巴到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美国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制裁措施,以达到其战略目的。

美国对其他国家采取制裁措施的背后,暗含的是复杂的利益关系、政治斗争、地缘战略等多层面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美国的制裁政策及其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一、美国经济制裁政策的意义美国经济制裁政策是一种通过限制对其他国家经济、金融等方面开展贸易、制裁、禁运等手段来达到其所谓的“国家利益”的外交手段。

作为美国一种非常经常使用的制衡方式之一,美国规定的多项制裁措施涉及的领域已广泛应用在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交流中。

对于美国而言,制裁是一种便捷的外交工具,相对于军事干涉它更容易实施。

此外,制裁还可以通过阻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降低其对美国的竞争力。

制裁也是美国制衡其他大国的方式之一,这与美国对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地缘战略布局有关。

二、制裁政策的影响对于被制裁的国家而言,其原本的贸易、金融活动受到了影响,进而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

例如,在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同时,其原本的石油出口、金融业、粮食贸易等均受到限制。

伊朗作为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在出口领域也受到极大压制。

被制裁的国家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经济资源也许是一种选择,但也将面临着与美国相似或者变本加厉的反制措施。

此外,制裁对于国际、国内市场产生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例如,受到制裁的国家从美国未得到正常的贸易、金融渠道,但这些国家联合起来的经济集团或是贸易伙伴,却可能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贸易系统,共同向外输出资源,这将对国际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和被制裁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可忽视,制裁会使得美国特定产业面临着产业环节断裂、市场出现波动等问题。

三、制裁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制裁政策对于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较大。

从国际合法性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制裁政策极易被视为其一边倒的行为,而非维护和平、公正的外交行为。

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主要方式及启示

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主要方式及启示

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主要方式及启示近年来,美国利用其庞大的金融支付网络、先进的金融情报侦察手段,频频联合欧盟、日本等,利用金融手段向目标国家实施金融制裁。

一、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主要方式(一)收紧对被制裁国的美元供给利用美元作为国际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通过禁止第三国或国际金融组织与被制裁国进行货币兑换、限制美元出入被制裁国等,收紧被制裁国美元供给,从而减少被制裁国外汇储备,使其国内货币大幅贬值。

例如,在对古巴长达40余年的贸易和金融制裁中,美国政府阻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古巴提供任何贷款和金融支持,禁止外国银行向古巴输送美元;加强对美国公民前往古巴旅游及可能流入古巴的美元数量的限制。

(二)利用对美元支付清算体系的控制,停止为被制裁国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目前,美元支付清算主要通过美国联邦电子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和美国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CHIPS)2大主要大额支付清算系统进行。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7年,FEDWIRE处理支付业务额达671万亿美元,占主要国家和地区实时全额支付系统的21%;CHIPS为21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会员提供美元大额实时清算服务,2007年处理支付业务额达486万亿美元,占主要国家和地区实时全额支付系统的19%,占当年美元跨境清算总额的95%以上。

美国一旦对目标国实施金融制裁,将停止为被制裁国银行提供美元跨境支付结算服务,中断相关联的银行业务往来,从而导致被制裁国银行无法办理海外汇款,信用急剧下滑直至被挤兑破产。

同时,美国还利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终止被制裁国跨境支付服务。

截至2011年10月,SWIFT网络遍布全球209个国家的9700多家银行机构,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提供支持。

2012年,在美国对伊朗的金融制裁中,SWIFT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17日,SWIFT宣布终止30家伊朗银行通过其网上交易系统实施跨境汇兑,致使当日美元对里亚尔黑市价再次逼近20000关口,伊朗合法的外汇交易基本陷入停顿。

美国金融制裁运作机制及其启示

美国金融制裁运作机制及其启示

美国金融制裁运作机制及其启示摘要:与传统经济制裁不同,金融制裁具有独特的逻辑基础,它重视聪明制裁理念,强调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制裁对象;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应对制裁合作与执行难题;高度依赖金融霸权所产生的非均等权力。

考虑到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性质,金融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一项特权。

美国在国内建立了一整套关于金融制裁的法律体系和组织运作制度,并在"9・11"事件之后更加倚重金融制裁的作用,对朝鲜与伊朗的制裁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例子。

本文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简要探讨了美国金融制裁这一研究议程,并分析了其对华影响与我国的应对之策,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该项议程研究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金融制裁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聪明制裁2014年的卢布币值动荡可能是自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又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

自2014年1月以来,卢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并在12月一度暴跌,全年跌幅在50%以上。

此次卢布危机与国际能源价格下跌、俄罗斯经济低迷相关,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金融制裁的一个直接结果。

当然,俄罗斯只是近年来遭受美国金融制裁的国家之一。

在"9・11"事件之后,朝鲜、伊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都曾或仍然处于美国金融制裁之下,甚至美国的盟国也未能幸免。

2014年7月,法国巴黎银行由于为苏丹、伊朗和古巴等国处理过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而被美国处以89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并被禁止从事部分美元交易结算业务一年。

美国金融制裁同样殃及中国,昆仑银行、澳门汇业银行(Banco Delta Asia)、长城工业总公司等多家金融或贸易企业都曾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金融制裁是经济制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分量日趋提升。

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和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我国面临美国金融制裁的危险也相应增加。

国际、国内学者均对金融制裁理论及美国对外金融制裁实践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制裁难逼朝鲜就范——制裁与对话相结合才能维持半岛稳定

制裁难逼朝鲜就范——制裁与对话相结合才能维持半岛稳定

2016.05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了涉朝问题的第2270号决议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制裁决议,显示了国际社会反对朝鲜“拥核”、维护核不扩散体系的意志和决心,但是国际制裁能否阻止朝鲜拥核则是极大的问号。

从当前形势看,国际制裁可能迟滞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进度,但不可能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

国际制裁可能会给朝鲜制造一定的困难,但短期内不可能压垮朝鲜。

长期制裁是否能压垮朝鲜,取决于多种因素。

制裁具有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2270号对朝决议,被很多外国媒体称为联合国历史上“最为严厉的”非军事制裁。

这一制裁的特点是范围广、力度大,既有实际意义也有象征意义。

制裁涉及经贸、金融、海高浩荣制裁难逼朝鲜就范—制裁与对话相结合才能维持半岛稳定运航空、武器交易、能源燃料、个人和机构等方方面面,“要求”国际社会履行这一决议,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建议”各国履行决议,从而使这个决议具有了必须履行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特别是决议把支撑朝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地下资源的出口纳入制裁范围内,对朝鲜是沉重打击。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6.05军 情 关 注伙伴。

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中朝贸易在朝鲜整个对外贸易中占90%左右,其中矿产品的比重最大。

2015年朝鲜对华出口额为24.84亿美元,矿产品占50%以上,为13.15亿美元。

在矿产品出口中,煤炭占42.4%,为10.5亿美元。

由此可见,一旦煤炭等矿产品出口受限,朝鲜将失去外汇的重要来源,不仅研发核导的资金将受到严重限制,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遭受重大影响。

这是制裁决议的实际意义所在。

制裁的范围广、力度大,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和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一再挑战核不扩散国际秩序、蔑视联合国权威、扰乱地区和平稳定,为一己之私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美国对伊朗经济金融制裁的动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对伊朗经济金融制裁的动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对伊朗经济金融制裁的动因、影响及启示
陶士贵;聂蕾
【期刊名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9)004
【摘要】为了扼制伊朗的核计划,自卡特政府时期开始,一直到特朗普执政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了程度不同的经济金融制裁,包括冻结或没收相关人员的财产、限制其企业进入美国债券市场融资、禁止第三方与被制裁对象交易、关闭其美元贸易结算通道等.尽管伊朗采取了切断对西方的能源供应、改换国际结算货币或变更结算渠道等反制裁措施,但西方国家的制裁对伊朗的经济贸易、政治文化、民众生活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最终迫使伊朗回到谈判桌上.由此给我国带来的启示是:多管齐下应对有可能的能源制裁;抢抓关键节点破局有可能的贸易制裁;多措并举应对有可能的金融制裁,保护海外资产安全;成立专门的经济金融反制裁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总页数】8页(P87-94)
【作者】陶士贵;聂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5
【相关文献】
1.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动因及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J], 魏敏
2.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 [J], 陶士贵;郭孟琪;
3.美国金融制裁机制、国际应对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王武斌
4.美国对大型经济体金融制裁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以2014-2018年美国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为例 [J], 左昊华
5.美国对他国金融制裁的法律基础、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J], 袁见;杨攻研;杨牧;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威胁中朝法律的案例(3篇)

美国威胁中朝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日益明显,对其他国家进行威胁和制裁。

其中,对中朝法律的威胁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探讨美国威胁中朝法律的典型案例,以揭示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二、案例一:美国制裁朝鲜1. 案例背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朝鲜)自1948年成立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制裁。

近年来,朝鲜在核武器和导弹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等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朝鲜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2. 案例分析(1)美国制裁的法律依据美国对朝鲜的制裁主要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然而,这些决议并非普遍认同,部分国家认为其干涉了朝鲜的主权。

美国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依据,对朝鲜实施制裁,实际上是借助于国际组织,强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

(2)美国制裁的法律效力美国制裁朝鲜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

一方面,美国制裁措施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美国制裁措施对朝鲜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美国仍然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由,继续实施制裁。

(3)美国制裁的法律后果美国制裁朝鲜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一方面,制裁加剧了朝鲜的贫困和民生问题,使得朝鲜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另一方面,制裁加剧了朝鲜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的紧张。

三、案例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1. 案例背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

2018年,美国对华发动了贸易战,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2. 案例分析(1)美国贸易战的法律依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主要依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然而,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的许多措施违反了WTO的基本原则,如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

(2)美国贸易战的法律效力美国贸易战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

一方面,美国违反了WTO规则,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美国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

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及应对

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及应对

CHINA OPENING JOURNAL开放导报2020年6月第3期 总第210期June 2020No.3 Total No.210【本期论题】引 言“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金融制裁作为一种重要的制裁手段,被美国广泛应用于对外政策中,以此作为其金融霸权的重要工具。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同时,全球地缘政治也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

我国受到美国金融制裁的风险存在上升趋势,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和防范。

目前,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一是金融制裁的演化进程、现状。

如米晓文(2019)分析了美国金融制裁的现状、法律运作机制;唐婧(2019)总结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发展历程、具体措施和应对。

其核心观点是美国金融制裁以国内法为基准,存在趋严倾向。

二是金融制裁的影响。

如金融安全的影响(陈捷等,2019)、外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及应对殷明明(深圳证券交易所,广东 深圳 518038)[摘要] 美国通过以冻结资产为主,颁布融资禁令、限制美元交易为辅等手段,对他国进行金融制裁,从而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股市大跌、资本外逃,被制裁企业业务受限、盈利下降。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严峻性。

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必须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制裁风险,做好风险预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视合规风险、拟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实力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准备。

[关键词] 美国金融制裁 资本市场开放 风险预判 应对[中图分类号] F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0)03-0072-05[作者简介] 殷明明,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与证券市场开放。

汇储备风险防范的影响(陶士贵和周晶,2017)、增加跨境美元获取的不确定性、激发新的货币需求(智库机构RTI ,2019)等。

三是影响制裁效果的因素。

主要有美国与受制裁国的实力、友好程度、贸易程度。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及影响2008年9月,由于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危机呈爆发状态。

美国三大股指暴跌,美国短期国债的利率飙升,民间投资面临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此次危机也将其它国家的经济拉入深渊,从而导致全球的大萧条。

具体表现为:1. 全球市场崩盘: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各国资本市场受到了广泛冲击。

全球金融市场遭受巨大打击,国际股市普遍报告暴跌,世界各地都在经历股市崩盘。

2. 金融体系瘫痪:这场金融危机让金融机构陷入破产风险,一系列重要的银行、保险和房屋贷款公司面临破产。

美国信贷市场几乎完全陷入了停顿状态,导致全球资金流动遇阻。

3. 全球就业市场遭受打击: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导致全球的就业机会大减,引发了全球性失业危机。

二、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 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反映了当时的防控机制之不力,后来一些金融管理机构也基于这个问题制定了一些改革计划。

中国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2. 增强市场竞争力: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也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培育新动力等措施,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 规避市场泡沫:金融危机因泡沫破灭而引起,全球的泡沫并没有完全消失。

中国应该规避当前的泡沫风险,防止过度拓张的泡沫产生。

4. 加强货币管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货币流动性不足和失信行为增大,引起了通缩风险。

因此,在稳定和加强货币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更加密切地注视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5. 加强跨国金融合作:由于金融危机的公共性,各国政府应加强跨国金融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6. 培育新兴产业: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培育新兴产业以增加经济多样性。

新型技术产业协作模式、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有潜力成长。

三、总结以上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的产生给全球经济带来影响,同时也给不同国家同事让人产生思考,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对其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总结。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在一国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而现在,对外经济贸易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此文以韩国经济为例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对面经济的引擎作用。

探讨韩国经济发展特点,就不得将他的邻国朝鲜作为对比。

《朝鲜与韩国人均gdp对比表》(单位:美元)1960年:朝鲜253,韩国82,前者是后者的3倍1970年:朝鲜400,韩国410,后者追上前者;1980年:朝鲜700,韩国1592,后者超前者约1倍;1990年:朝鲜980,韩国6482,朝鲜落后6倍以上;2000年:朝鲜130,韩国8840,朝鲜落后78倍;2004年:朝鲜86,韩国12431,朝鲜落后900倍。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

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

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

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

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

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贷款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

1995~1997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e 金融, 2019, 9(4), 365-373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finhttps:///10.12677/fin.2019.94044The Evolution,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Sanctions on North KoreaShigui Tao1, Mengqi Guo21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2Honors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Jun. 25th, 2019; accepted: Jul. 8th, 2019; published: Jul. 17th, 2019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were used in solv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in-stead of military which was gradually reduced, affecting industrial chains and related fields in re-lated countri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lifeblood of a country'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rol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maintain its world hegemonism, so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launched several rounds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gainst North Korea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eside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sanctions have been much higher than before. It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hat the sanctions are in the name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on North Korea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gainst North Korea, and the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Korea, third countri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so 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aimed at China's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strength,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for the open-ing-up pattern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Keywords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North Korea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影响及启示陶士贵1,郭孟琪2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江苏南京陶士贵,郭孟琪收稿日期:2019年6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7日摘要二战后军事手段在解决外交关系中逐渐减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经济金融制裁,通过国际贸易、资金流动等影响相关国家产业链与相关领域。

经济作为一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脉,成为美国控制国际市场、维护其世界霸权主义的主要手段,而经济金融制裁则成为美国重要的对外政策。

近年来,美国以维护国际安全为由对朝鲜发起多轮经济金融制裁,制裁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以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联合国安理会的名义实施。

因此,选择从近几年美国对朝鲜的经济金融制裁入手,分析美国对朝鲜经济金融制裁演进历程,由此对美国、朝鲜、第三方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影响,最后结合我国与朝鲜差异,针对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实力从对外开放格局、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美国,经济金融制裁,朝鲜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众多机遇,各国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资金流转增加,各经济体间依赖性加大,国际经济金融制裁次数增多。

本文从近两年美国对朝鲜的经济金融制裁的鲜活案例着手,通过美国对朝鲜数轮经济金融制裁的制度演进、影响,寻求美国对他国制裁的一般手法和措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目的在于,对未来美国可能对中国采取的金融制裁,我国能借鉴国际经验,快速反应,减少制裁带来的负面效应、降低我国国际贸易风险、加强本国经济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文献综述经济制裁作为一种国际干预手段,5世纪后期就有雅典城邦对麦加拉城邦进行经济封锁的历史之鉴,二战结束后逐渐成为国家在进行国际制裁的有效举措。

张曙光在《经济制裁研究》一书中提出经济制裁外交,即国家间的经济制裁关系构成现代国家外交的一种政治模式[1]。

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对外经济制裁成为了一个介于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和毫无作为之间的替代选择[2]。

其影响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金融体系,陈捷等(2019) [3]认为国际金融制裁对离岸金融同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徐以升和马鑫(2014) [4]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制裁被认为是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形态,金融制裁通过限制被制裁方资金融通的方法,强行逼迫受制裁国停止与发起国外交政策或经济利益相悖的政策行为。

随着美国对外经济金融制裁的增多,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

案例分析视角。

Mahmoud Jameel Jdeed (2013) [5]对伊拉克和伊朗案例比较、采用博弈论模型,理论与实际结合重点研究国际经济制裁对被制裁国经济发展以及决策选择。

Evsey Gurvich 和Ilya Prilepskiy (2015)[6]从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案例,评估制裁如何影响了对财务账户基本组成部分,运用模型详细分析制裁对俄罗斯资本流动等基本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国际收支构成部分的影响。

ORLOVA, NATALIYA V (2016) [7]在对俄罗斯案例分析中主要从银行层面入手,分析了美国对俄罗斯金融制裁的影响,提出银行面对金融制裁需要控制资本质量,否则当大量政府资源都用于补修银行漏洞,会导致长期经济增长滞缓。

Lee, Jong-Woon Open Access陶士贵,郭孟琪和Gray, Kevin (2017) [8]通过对中朝边境经济案例的考察,分析金融制裁对朝鲜的双边经济关系,提出制裁措施只是增加了规避经济活动的范围,进一步全面地认识金融制裁作为外交政策工具的不足之处。

法律法规视角。

黄风(2012) [9]首次从美国法律角度,归纳出美国实行国际金融制裁制度依据的理由和实现形式,向金融监管机关提出对金融制裁的研究与合规指导,保护我国巨额资产的安全。

陈宇曈和成弋威(2017) [10]对美国金融制裁类型、法律依据方面,联系案例提出国内银行操作过程中依据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葛淼(2018) [11]则提出美国实行单边金融制裁在并未违反国际强行法,中国更多的是需要提升本国实力、构建完善的反制裁机制。

运行机制视角。

叶文辉(2015) [12]通过美国金融制裁的运作体系总结出其制裁的主要手段包括,冻结被制裁国在美资产、限制或禁止与被制裁国间的金融往来、限制被制裁国在美市场上投融资、罚款与没收被制裁国资产、要求第三方制裁。

刘建伟(2015) [13]在对美国特有的金融制裁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完善的金融制裁制度体系,包含了法律体系和组织运作制度,成为美国倚重的制裁方式。

其他视角。

Carter, Barry E.和Farha, Ryan M. (2013) [14]从经济制裁的久远历史,结合国际贸易扩张导致的金融制裁和经济制裁活动,论述了美国金融制裁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的演变意义。

李伟和曾令勋(2013) [15]在探讨国际话语权时提出,在国际市场掌握的权力大小决定了一国的国家利益和政策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引导力和支配力。

马鑫和许钊颖(2015) [16]从手段、目标、制裁效果三个方面研究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提出美欧对俄制裁的“温水煮青蛙”模式体现出现今大国博弈的新模式,对俄经济的挫伤和美国面临的国际“去美元化”的软约束会是一个漫长的战略博弈。

3. 美国对朝鲜制裁政策动因及措施美国一直以人道主义和安全为由对其他国家采取单方面的制裁包括军事和金融制裁。

对于朝鲜坚持核试验,美国依据《与敌国贸易法》、《全国紧急状态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爱国法》等金融制裁的法律体系,当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外来威胁时,美国有权针对有关外国、外国组织或者个人采取经济金融制裁措施(叶文辉,2015)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