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古筝面板常识
古筝所有知识点总结

古筝所有知识点总结1. 历史沿革古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史书记载,古筝的起源可追溯至汉代。
古筝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中,当时称为“筑琴”。
宋代时期,古筝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所见的样子,并在明清时期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乐器。
古筝自此一直保持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2. 古筝的构造古筝通常由音箱、弦、音准栓、琴马、琴头、琴颈、琴身等部分组成。
音箱部分为古筝的共鸣腔,用于产生共鸣响声;弦则是古筝的发声主体,一般为21根;音准栓是调整古筝音高的关键部件,常见有21个;琴马位于琴弦下,用来卡住琴弦,从而使琴弦能够产生不同的音高;琴头是古筝的主要部分之一,用于提供音色;琴颈则是古筝的音高调节部分;琴身则是连接各个部分的主要部件。
3. 古筝的演奏技法古筝的演奏技法包括指法、轮指、滚拨、揉弦、扇拨、叠打、勾弦、草绳、弹拔等。
其中,指法是古筝演奏的基础技巧,需要熟练掌握。
轮指是一种古筝特有的技法,主要是指用一只手指按住一根或多根琴弦的一定位置,并用另一根手指顺次来弹奏琴弦。
滚拨是指手指连续滚动琴弦产生音响的技法,揉弦则是通过手指的有规律的滚动来演奏特定的旋律。
扇拨是指用手指扇动琴弦的技法,叠打是指用两只手同时演奏不同的旋律。
勾弦是指一只手拨动琴弦,另一只手同时用指尖抵住琴弦,使其产生不同的音高。
草绳是指用特定的力度拉动琴弦,使其产生不同的音响。
弹拔则是通过手指的快速弹拨来产生琴弦音响。
4. 古筝的音色及表现力古筝的音色优美悠扬,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
在演奏过程中,古筝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氛围,如悲伤、欢乐、婉转、激昂等,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古筝可以演奏多种音乐曲目,如古典曲目、民族曲目、现代曲目等,涵盖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和类型。
5. 古筝的演奏曲目古筝的演奏曲目种类丰富,包括《广陵散》、《阳春白雪》、《十面埋伏》、《平湖秋月》、《百鸟朝凤》、《梅花三弄》、《沧海一声笑》、《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
古筝各部分介绍

古筝各部分介绍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面板: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以木纹顺直、抄眼大的沙桐为佳,如带有活疤节的发音更为脆亮。
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
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他的硬质木料制作。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
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
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
还有试用权木制作。
筝头:用木、紫擅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
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
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出音孔上有个音窗,供出音之用。
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
用紫花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
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
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
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
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
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
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
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
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
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筝弦。
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
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出音乐的效果。
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
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详解

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详解秦代,筝已十分流行,到了魏晋,特别是唐代更为普遍。
这时的筝有十二弦,也有十三弦的。
初期以十二弦居多,到了唐朝则以十三弦为普遍。
那么,你对古筝的认识还有哪些?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一、入门知识的讲解1、古筝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老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演奏时的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二、指法的讲解与练习1. 怎么样分辨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古筝一共有21根琴弦。
分为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绿色琴弦唱“5”(sol),一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时通过老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来,进行认弦的练习。
2 古筝的演奏方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
右手职弹,用大、食、中、无名四指弹弦发声,控制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
左手司按,用食、中两指按抑筝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音韵,左手司按为其技法主要特色,同时也要职弹,职弹技法与右手相同。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古筝也叫汉筝,是汉族传统乐器,它音色美妙动听,音域广阔,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筝的摆放及演奏者的坐姿。
1.筝架的位置筝分别有高矮两个筝架,高的筝架紧挨着筝首下方的突出部位放置,矮的筝架与筝尾S形的底部重叠,同时注意筝架要放正,以免筝晃动而影响演奏。
注:挑选筝架时也要其检查制作是否合格,筝架是否稳当。
2.演奏者的坐姿演奏时,身子应正对着第一弦的筝码所放置的位置。
上身放松地挺直,右腿紧挨筝架,左腿稍放前一点,但不可太多。
二、古筝指甲的挑选及戴法。
1.指甲的挑选古筝的指甲有多种,市面上主要有塑料、牛角、赛璐珞和玳瑁这几种材料的指甲。
相比较而言,塑料的演奏音色较差,牛角由于其材料的原因,用不了多久材料容易“开花”,赛璐珞的音色则偏薄,但对于个别人或许适合,演奏力度过大者可以选用这种。
玳瑁的使用则比较普遍,因为玳瑁音色厚实,相对其他来说音色较好。
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玳瑁指甲的挑选。
挑选时首先要注意其厚度,过薄的指甲会使音色变薄或者变劈;其次要看指甲的光泽度;最后是弧度要适中。
指甲买回后,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指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如太大的话则要用砂纸将其磨小。
砂纸需要一张粗砂和一张细砂,先用粗砂磨出形,再用细砂修得精致一些,最后用纱布蘸上牙膏,给磨了的地方打光。
2.指甲的戴法指甲一般用胶布来粘在手上。
胶布放在指甲的三分之二处,指甲放在指肚上,胶布缠绕时应覆盖住自己指甲的一半。
大指应用有弯度的指甲戴上。
注:若选用的指甲有平凸两面,则要将凸的一面朝外放置。
三、筝的调式及定弦。
1.传统的调式及定弦众所周知,筝是最典型的五声调式乐器,它的上行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民乐的定弦也多以D调为基础(如琵琶、二胡等等),筝也同样。
所以它的基础定弦如下:D E #F A B固定调 re mi #fa la xi首调 1 2 3 5 6 (1=D)D宫 D商 D角 D徵 D羽2.现代的调式及定弦随着筝乐的不断发展,筝的演奏也渐渐出现一些简单变化音及七声调式,这时一般乐谱中都有说明,只要按其上面写的调出调式便可。
古筝的乐理知识介绍

古筝的乐理知识介绍古筝的乐理知识介绍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古筝的乐理知识也是人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下面店铺为您收集整理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古筝的乐理知识(一)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21弦。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筝首、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周边用料对古筝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红木、紫檀、金丝楠木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
面板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阳面中段为最佳,阳面是指整株桐木置于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为阳面,去头斩尾为中段,一般以9-12年树龄的桐木为最佳,尤以河南兰考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专业演奏古筝的面板以通纹为最佳,中音区纹理间距5-9厘米,高音与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数采用弦切工艺。
琴弦早期的琴弦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到了当下这段时期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琴弦以德国进口钢丝为主,含碳量均匀,寿命长,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宝泉牌、敦煌牌为代表,较受专业人士欢迎。
筝码一般来说红木古筝配套红木筝码,楠木古筝配套鸡翅木筝码,紫檀古筝配套紫檀筝码,亦有说法以色木为筝码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论,筝码要求纹理垂直向下为最佳,上嵌牛骨,搁弦槽一般为对应琴弦的1/3深度为最佳。
古筝的乐理知识(二)古筝(Chinese zither)传统的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无名四指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演奏法还有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
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识谱基础知识

古筝识谱基础知识
古筝识谱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谱认知:首先需要掌握的是简谱中的基本元素。
这包括调号和拍号,例如“1=D”,表示这首曲子以D调演奏。
调号旁边以分数标记的就是拍号,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此外,还需要理解音的相对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音符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1、2、3、4、5、6、7”分别唱为“do、ri、mi、fa、sol、la、si”,特别注意还有“0”,表示空拍,不需要演奏出来。
2.调号与拍号:例如“1=D”,这表示这首曲子是以D调来演奏的。
调号旁边的分数标记是拍号,分子代表每小节中的单位拍数,而分母则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3.高低音识别:能在乐谱上立刻分辨出高低音。
如果1、2、3、4、5、6、7这七个代表唱名的数字上下都没有点,代表的是中音。
上面有一个点,代表高音;上面有两个点,代表倍高音;上面有三个点,代表最高音。
同理:下面有一个点,代表低音;下面有两个点,代表倍低音;下面有三个点,代表最低音。
4.弦的认知:21条弦分为:倍低音、低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倍低音、低音、中音、低音平均有5条弦,而倍低音只有一条,就是最细那一条。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这些弦的位置和名称是非常重要的。
5.速度标记:在乐谱起始处上方可能会有一些速度标记,如“渐快渐慢”,这是作曲家记录的本曲的速度要求,以帮助我们在演奏时掌握节奏。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古筝演奏技巧。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一、音名1.音名的基本概念在古筝乐理中,音名是指乐谱上用来代表音高的文字符号,它用来表示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古筝的音名由七个基本音名组成,分别是:1、2、3、4、5、6、7。
其中1代表音阶中的第一个音,2代表第二个音,以此类推。
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一般用中文数字来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
2.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与音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音名对应一个音符。
例如,音名“一”对应的音符是“”,音名“二”对应的音符是“”以此类推。
通过学习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筝乐谱。
3.音名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在古筝演奏中,音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准确地把握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从而实现精准地演奏。
此外,通过理解音名,演奏者还可以更好地掌握音符的转调和变化,从而实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演奏效果。
二、音程1.音程的定义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它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音程主要有两种:纯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没有半音的距离,包括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等。
变化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有半音的距离,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等。
2.音程的演奏技巧在古筝演奏中,音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在学习音程时,演奏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和技巧,以确保音程的准确演奏和清晰表达。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力度和音色的把握,以实现音程的丰富和生动表现。
三、调式1.调式的基本概念调式是古筝乐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组音的组合,用来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调式主要有两种: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调式是指以第一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组合构成。
小调式是指以第六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组合构成。
2.调式在古筝演奏中的应用在古筝演奏中,调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曲调和旋律的特点。
古筝简谱乐理知识

古筝简谱乐理知识古筝简谱乐理知识一1)谱例 5数拍: Sol这是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
每拍用一下一上两个箭头表示,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拍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2)谱例5 ———数拍: Sol 二三四这是全音符,全音符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四拍。
位于四分音符后面的小横线,我们称它为增时线,一条增时线即表示增加一拍。
古筝简谱乐理知识二乐音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
这些音有的听起来纤细,有的听起来粗犷。
有的显得柔和,有的却显得低沉……。
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音乐就是一门音的艺术。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
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
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
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名唱名为了称呼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人们采用了七个英文字母。
这七个字母的排列是从C开始,依次为C、D、E、F、G、A、B,这就叫音名。
而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用do、re、mi、fa、sol、la,si来唱出乐谱上的音,这就叫唱名。
音名与唱名既有联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在中国民乐中有特定的调式,即五声调式,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基本音级循环使用C、D、E、F、G、A、B七个音名,这些以七个音名为名称的音就是基本音级。
半音全音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在简谱中,7、1之间及3、4之间是半音。
音符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乐曲中的音响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时中间会有间断,出现无声的时间,这时,就用另一类符号——休止符来表示。
关于古筝面板、制作、跳码、音质、音色、价格

关于古筝面板、制作、跳码、音质、音色、价格古筝主要有制作工艺、制作用材、外观工艺之分。
一、从制作工艺来看主要分传统厚板挖面筝与现代薄板折面筝之分。
现代薄板折面筝即市场常见古筝,松木内框,加上下音板及两侧板加檀木/红木/仿红木等边饰及饰面材料拼接而成,面板是切割好平直薄板材经过烘烤挤压成弧面,再与松木框架贴合。
面板板材受挤压引起面板纹理、毛孔挤压疏松度变形。
早先的筝是借鉴古琴的做法是挖制的厚面板,现代折面筝是工业化的产物。
厚板挖筝与折面筝简单对比如下:(一):传统厚板挖面筝:1,整块泡桐内掏外削,整型挖出24mm(无内框)2,5年老化储备风干处理3,无音色区间隔4内部调整共鸣(高中低音部因需求调整)5,板材毛孔不因挤压变形,音质与音色稳定性高6,琴体仅有45毫米,压缩音箱系列更只有35毫米7,使用寿命、音乐寿命都比现代筝翻一倍8,使用越久,音色越自然、醇厚、纯净、穿透力强(有古琴的味道)。
(二):现代薄板折面筝:1,10-12mm定厚板材,利用套架弧度折弯粘合2,板材本身均匀度视为音质特色的主要指标3,微调调整共鸣(套架削刨)4,适合现代曲风特色,而一些非调性曲目在展现时须多把琴来迎合5,随着使用时间越长音色越单薄、空。
挖筝目前主要有三种:挖面筝、整挖筝、古琴法挖筝。
古琴法挖筝,不仅有接近古琴的音色,更可以像古琴一样流传!为什么很多厂家放弃传统挖制古筝的方法:1,做挖筝需要买树而不是买处理好的薄面板,需要大量储备树木老化5年甚至更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挖面板的处理需要很深厚的技术实力。
另外挖筝工法费时费力,产量小,技术成本高;2,现代做筝法省工时、收效快、工法简单,购买面板做筝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适合大量生产,价格低,迎合现代普通消费者。
二、从制作用材来分,主要有仿红木(又包括实木、三合板及木屑压缩板)、红木类、楠木类、檀木类等硬木古筝。
我们常说的这些木材都是指古筝外部的贴片,一般3毫米厚。
镶于琴头、琴尾以及琴体两侧。
【最新推荐】古筝专业知识-实用word文档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古筝专业知识篇一:古筝基础知识古筝基础知识鉴别古筝音色音色、手感、音的稳定性、工艺是评价一台古筝优劣的四大要素。
对很多商家而言,外观工艺是灵魂;而对演奏者来说,音色永远是灵魂。
没有音色的古筝就是一堆上了油漆木料组合体而已!决定古筝音色好坏有如下要素:1.面板各音区的厚度先跟着我的描述检查一下您的古筝有多少“木头音”(“木头音”也叫“空音”、“破音”,声音不灵敏、延音短,如弦击纸面,声音受阻很快消失。
)从13弦到1弦,不要一起划,一根一根的拨。
如果只有1-2个,恭喜您,好琴!5个左右,还可以。
因为国内名牌筝平均不低于5个。
如果是8个左右,90%的普遍现象。
如果13个全发木,该砸!其实市场大部分筝都处于该砸的水平。
“木头音”是由于面板的厚度不合理,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的传播无法激发起面板的振动而产生。
古筝制作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对面板厚度的把握上。
面板的纹理大小取材于树的根部、中部、梢部的不同,朝阴还是朝阳。
不同音区、面板厚度各有不同,没有标准数据,只有经验数据。
有经验数据还要看木工执行的误差大小,执行不合理的数据音色就完了。
所以,古筝行业厂不论大小,名气不管高低,只有两种筝——内行筝与外行筝。
内行筝哪怕是最普及的声音也好,外行筝哪怕是紫檀的声音也糟。
顺便说一句:古筝外表贴面的紫檀、楠木、红木等名贵材料对音色没有决定作用,只有微小的改善共鸣的作用。
重材料、轻音色是古筝选购的一大误区(没有木头音的筝我还没见过)。
2.面板的含水率面板含水率过高,声音闷;合理则声音清亮(以合理的面板厚度为前提)。
古筝的面板最好采用自然风干一年以上的桐木板为佳。
因为产量不断扩大,有时没有办法保证足够的面板库存来自然风干了,只有用火烤的方法代替,但肯定没有自然风干的面板声音透。
乐器企业的产量和精品量是成反比的,乐器精品往往出自规模不大但很专业的小琴坊。
古筝的乐理知识是什么

古筝的乐理知识是什么
古筝的乐理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高与音区:古筝的音域跨越几个八度,从低音到高音。
了解每个音符在古筝上的位置和音区(如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是非常重要的。
音符与节拍:古筝乐谱通常包括音符和节拍。
音符表示音的长短,而节拍则表示节奏。
掌握音符的时值和各种节拍的节奏是学习古筝的基础。
调式与调性:古筝曲目通常采用不同的调式和调性。
了解调式和调性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古筝上转换调式是非常重要的。
变音与装饰音:古筝曲目中经常使用变音和装饰音来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了解如何使用变音和装饰音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效果是学习古筝的重要一环。
曲式与结构:古筝曲目通常采用不同的曲式和结构。
了解曲式和结构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古筝曲目中识别和应用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演绎曲目。
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包括基本的指法、弹奏技巧、拨弦技巧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是提高演奏水平和表现力的关键。
以上是学习古筝时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乐理知识。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你可以逐步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古筝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基础知识介绍古筝基础学问介绍导语:古筝也称作汉筝、瑶筝、秦筝、鸾筝,属于弹拨型的乐器。
它音色美,音域广,演奏技巧极丰富,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古筝基础学问介绍,欢迎大家参考!01、古筝的基本构造1、琴弦:多用尼龙缠弦,用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
最早以25弦为最多(分瑟和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又赠至16根、18根、21根等,现最常用为21弦古筝。
琴弦的颜色有两种,白色和绿色。
2、琴码(琴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即是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义甲,琴扳手等。
02、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上方斜45度佩戴。
2、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03、演奏姿态1、琴座要调整,凹凸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曲起,左脚前,右脚后。
3、上身端正,背挺直,只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坐满。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大约一拳。
4、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04、古筝的常用弹奏技法1、勾:中指向里弹2、托:大指向外弹弦3、劈:大指向里弹弦4、剔:中指向外弹弦5、挑:食指向外弹弦6、抹:食指向里弹弦7、打:名指向里弹弦8、提:小指向里弹弦9、双勾:中指连勾两弦为一声10、双托:大指连托两弦为一声11、双劈:大指连劈两弦为一声12、双抹:食指连抹两弦为一声13、小撮:大指、食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14、大撮:大指、中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15、双托撮:大指双托,中指勾,同时弹三弦16、连续符号:某种指法的连续使用,短横线可若干17、花指:大指向外连弹数+弦18、扫摇:中指重勾与大指劈托的快速弹奏19、摇指:手指向里向外连续快速弹弦20、三指轮四指轮:手指在同一弦上依次弹奏21、扫弦:一指或多指向里或向外同时快速扫弹数弦22、琶音:手指由低音到高音依次弹弦手指由高音向低音依次弹弦23、上行刮奏:食指由低音向高音依弦序划弦24、下行刮奏:大指由高音向低音依弦序划弦25、柱左边音刮奏:大指或食指在雁柱以左弦段划弦26、四点:用勾、托、抹、托指法快速弹奏27、轮抹:双手食指连续快速交替弹弦28、有时值滑音:据谱面节奏要求作上滑或下滑29、揉弦: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缓慢揉动该弦30、颤音: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快速抖动该弦31、按音:左手在雁柱左侧按弦,将音上升至相邻上方弦的音高32、上滑音:右手弹弦后,左手随即按压该弦,使音上升33、下滑音:左手先按弦,右手弹奏时左手即刻放弦特殊提示1、弹奏时面部表情放松,演奏时动作自然,不驼背也不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古筝结构组成

古筝结构组成
一、古筝结构组成
1、框架:由头部、架杆、腰部和腹部四部分组成,构成了全筝的主体架构。
2、面板:它们能够改变古筝的音色,分为头面板、架杆面板、腰面板和腹部面板四部分组成。
3、篾:用篾做成的三种背篾:声篾、梁篾和椁篾,用来固定古筝弦。
4、弦:以马尾或其他材料作成的十二根拨弦,每个拨弦有六根弦组成。
5、调框:它们可以用来调节古筝的音调,它们的形状有圆形和三角形两种,其中三角形的更为常见。
6、搁弦扣:它们是用来搁弦的,搁弦扣有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和无缝等形状,也有以铜料制成的和以象牙制成的两种材料。
7、调子:它表示了古筝的音乐表现,有四种:谐振子、余音子、工程子和虚调子。
8、古筝礼衣:古筝礼衣由面罩、腰带、腰带绕和面罩绕组成,它们构成了古筝的形象形式,也反映出它的文化底蕴。
9、刻字:将艺术与文学结合,用绵笔刻画出精美的古筝,将其融合在古筝中,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1 -。
古筝主要知识点总结

古筝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古筝的历史古筝起源于中国,据文献记载,最早的古筝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隋唐时期,古筝逐渐成熟并普及,成为了当时士人雅士喜爱的乐器。
在宋元明清时期,古筝的音乐体系也相继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曲目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也逐渐演变为了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乐器,如湘南古筝、浙江古筝等。
现代古筝演奏器法及曲目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雅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都有古筝的身影。
二、古筝的结构古筝的结构分为筝体、筝弦、筝码、筝轴等几个部分。
筝体是由木头制成的,有的是由红木、紫檀等名贵木材制成的,有的是由普通木材制成的。
筝弦是古筝的发声部分,古筝一般有21根弦,可以根据演奏需要调整音高。
筝码是古筝演奏时用手按压的位置,通过在不同的筝码上按压不同的弦来演奏不同的音符。
筝轴是用来调节筝弦音高的部分,通过转动筝轴可以使筝弦松紧,从而改变音高。
三、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左手技法、右手技法和和声技法。
指法是古筝演奏的基础,掌握好指法可以使演奏更加灵活。
左手技法主要是指按筝码时的技巧,包括按弦、滑弦、揉弦等。
右手技法主要是弹奏筝弦时的技巧,包括用指甲弹奏、用指尖弹奏、用筝镲弹奏等。
和声技法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技巧,通过和声技法可以使演奏更加丰富多彩。
四、古筝的曲目体系古筝的曲目体系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曲目、现代曲目、外国曲目等。
传统曲目主要包括古琴曲、雅乐曲、地方曲等,这些曲目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被视为古筝演奏的经典之作。
现代曲目主要包括古筝独奏、合奏、协奏等,这些曲目受到现代音乐的影响,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
外国曲目则是受到外国音乐的影响,包括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五、古筝的演出形式古筝的演出形式包括独奏、合奏、协奏、伴唱等。
独奏是古筝演出中最常见的形式,演奏者独自一人演奏,展现个人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合奏是两个或多个古筝演奏者一起演奏的形式,通常合奏曲目更为华丽富有层次感。
古筝入门基础教程ppt

❖ 佩戴方法。
❖
❖ 3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
❖ ❖ ❖
小贴士:一定要清楚自己经常弹奏的一面,换胶布的时候要固定下来, 通过练习跟演奏,这一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光滑,音色也会越来越好听。
演奏姿势
❖ 1、 坐姿
指法
右手指弹 [托]——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
\ [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 ∩ [勾]——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 ^ [提]——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
左手按弦 用食、中两指按压筝弦
注意事项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 ❖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 ❖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 ❖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节奏的概念和特点、作用
1 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纯粹的节奏表示状态:
用于简谱中:
Ⅹ
具有一定规律的特征的节奏型式
常见的节奏型: 1、 四分音符 2、 八分音符
3、十六分音符 4、二分音符
节奏练习
2/4 × × |×× × |×××× ×‖ 2/4 ×× × |×× × |×××× ××|××××× ‖ 3/4 ×× ×× × |×××× ×× ×‖
成人古筝课程
乐理知识 基础知识 指法教学
音高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 1、2、3、4、5、6、7
古筝入门全书知识点总结

古筝入门全书知识点总结一、古筝的概述1. 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古筝的分类和乐器结构。
3. 古筝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4. 古筝的地位和作用。
二、古筝的演奏基础1. 古筝的调弦和手法。
2. 古筝的基本音域和音程。
3. 古筝的琴谱和曲目。
4. 古筝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
三、古筝的学习方法1. 学习古筝前的准备工作。
2. 古筝的基本练习和教学方法。
3. 古筝的教学流程和学习步骤。
4. 古筝的自学和提高方法。
四、古筝的曲目欣赏1. 古筝的古典名曲介绍。
2. 古筝的现代演奏作品鉴赏。
3. 古筝的各种曲风和风格欣赏。
4. 古筝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五、古筝的文化意义1. 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古筝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3. 古筝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前景。
4. 古筝在世界音乐中的影响和贡献。
六、古筝的演奏技巧1. 古筝的左手指法和右手技法。
2. 古筝的演奏节奏和强弱变化。
3. 古筝的装饰音和装饰技巧。
4. 古筝的演奏表现和个性发挥。
七、古筝的教学资源1. 古筝的教学教材和参考书目。
2. 古筝的教学视频和音频资源。
3. 古筝的教学网站和在线课程。
4. 古筝的教学学习社区和活动资源。
八、古筝的现代发展1. 古筝的现代演奏和创新表现。
2. 古筝的现代教学和教育改革。
3. 古筝的现代科技和数字化应用。
4. 古筝的现代音乐与跨界合作。
以上是《古筝入门全书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古筝的概述、演奏基础、学习方法、曲目欣赏、文化意义、演奏技巧、教学资源和现代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希望对古筝爱好者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古筝面板、筝码、琴弦问答

古筝面板、筝码、琴弦问答古筝面板、筝码、琴弦问答2011-06-22 22:05古筝翻盖锯切处的侧板为什么有开裂现象?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
一旦翻盖切口成形,应力的弱点就直接体现在切口的90?直角处。
而此侧板的酸枝木贴片径切方向和应力方向是相同的,故在应力平衡中,此处有时会出现开裂。
古筝在翻盖加工时,严禁切口过头,同时用胶水密封切口处表面。
另外,侧板贴面材料的含水率过高,也易形成切口开裂,我们古筝对此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古筝侧板的节疤会影响声音吗?古筝共鸣体中,与发音直接有关的是面板(音板),共鸣体外表面的侧板粘合在共鸣体的框架(松木材料)上,侧板的用材对共鸣体的振动影响是间接的。
用作侧板的酸枝木,其活节疤是天然形成的,且在酸枝木(红木)中普遍存在。
活节疤是天然存真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其对声音的影响程度则可忽略不记。
侧板的拱度不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侧板的拱形状态是古筝制作的重要指标。
拱度不够,即琴弦装上后与中央部位的面板未呈贴合状态,则装上筝码后极易产生"移码"和"跳码"现象。
由于同一种材料,其密度有时也有差异,或含水率不一,或加工规格的偏差以及胶合剂等诸多问题,都会使成品古筝在琴弦受力后的平衡状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另外不同松紧的面板应力不同,也会造成侧板的拱度不同。
古筝侧板上端有镶条与无镶条有何区别?原行业中北京和扬州地区生产的古筝样式中,侧板上端及面板的边沿处,镶有一条装饰边。
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
有无装饰镶条对音色不会产生影响。
古筝底板材料用三夹板和泡桐板有何区别?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
有的厂家将三夹板用作底板,把它看成与音色无关的一个部分,这是非常错误的。
古筝的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

古筝的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或许每一个女孩心中都有藏着一个古筝梦,在古筝学习之前,一些基础的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具体是如何的呢?一起来看看吧!指甲的戴法(1)将胶布条一头短一头长地粘在假指甲下方。
(2)戴大指假指甲时,要将甲片稍微向大指外侧歪一点按好,再缠胶布。
(3)将假指甲竖着按在食指、中指、无名指手指肚上,缠好胶布。
最长的一个戴在中指上,最短的一个戴在无名指上,剩下的一个戴在食指上就可以了。
凳子的坐法(1)凳子不要坐太满,应略靠前坐点。
坐的高度要适中,凳子不要偏高,更不要偏低,以避免垂着或举着胳膊弹,双臂容易疲劳。
(2)身体与筝身不要紧挨着,需要一拳距离(约十公分左右),这样弹奏起来身体方可前后自如运动。
儿童可适当缩小距离。
(3)头要正,不要向右或向左歪。
双肩要松弛,两肩要平。
身体要挺拔,要保持一种自然的,既精神又不过分的姿态。
脚与腿的位置(1)通常,右脚可放在古筝架腿旁边,左脚向左前方稍稍迈开一点。
也可将右脚踩在古筝架下方横梁上(如古筝架腿分得太开,也可将右脚放在古筝架两腿里边),左脚仍向左前方稍稍迈开一点。
个头小的儿童也可以将两只脚都踩在古筝架下方的横梁上。
(2)双腿应靠近一些,女孩子膝盖最好能挨着。
男孩子不勉强,但也不要把两腿分得太开。
(3)双臂斜向上抬起使小臂基本与古筝面平行。
古筝初学入门知识:左右手手型(1)腕部微微隆起,但不要高耸或者塌陷。
右手呈松握拳状,轻轻摆在距离筝前岳山大约三公分处。
(2)左手同样呈松握拳状,如在高音区或中音区,左手可悬在前岳山与筝码二分之一处的弦上;如在低音区,左手可悬在前岳山与筝码二分之一略靠右边的弦上。
古筝的基本构造1.琴弦:多用尼龙缠弦,用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
最早以25弦为最多(分瑟和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又赠至16根、18根、21根等,现最常用为21弦古筝。
琴弦的颜色有两种,白色和绿色。
2.琴码(琴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面板常识汇总:河南兰考是中国乐器面板基地,当年焦裕禄书记在兰考为治理沙灾,选择了植树来对抗大自然的侵蚀。
50年来,这些桐木被专家发现,非常适用于制造古筝的面板。
很多初学古筝的用户在挑选古筝的时候,很是迷茫,本身并不具备挑选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选择面仅限于挑选工艺品的程度,或者直接委托老师购买,难免有个别筝友被蒙。
面板的好坏决定了琴的音色优美与否。
所以挑选古筝时,先从面板的好坏看起。
古筝的面板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体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声学品质得优劣。
业内古筝面板得等级标准,从纹理、疏松程度和质地上分,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木纹径切,取材集中于半径于树心之间,略有树心部分。
纹理直且间距不大。
近中部树心面积(弦切状态占较小比例)。
质地松,表面横纹明显,无斜纹和乱纹(俗称“倒切丝缕”)。
第二等级:木纹径切,近树心部分。
纹理基本顺直,但间距宽窄交错,中部树心面积占一定比例。
质地松,但横纹不明显,有少量活性条状节疤。
第三等级:木纹径切,带有树心部分,且纹理不顺直,间距宽窄差异明显,树心部分占较大比例。
材质刚性有余而松透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等级较低的面板,镜处理后可以升至自然分类的上一等级,但一些自然条件良好的面板如果处理不当,也未必能够发出良好的声音。
所以不应该完全靠辨别古筝面板来判定一台古筝音色的优劣,更为重要的手段是进行现场得试音。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古筝面板是根据纹路与疏松程度一般分为普及古筝面板、专业面板和高级古筝面板。
普及古筝的面板一般纹路不规则,宽窄不一,有多道“山水纹”;专业古筝面板纹路规则,只有1-2道“山水纹”,且在演奏区左侧;高级古筝面板纹理规则,无山水纹;特级古筝面板纹理规则,经脉明显,木质强度天然均匀一致,处于桐木的阳面中段(所谓阳面是指将原桐木径材抛入水中,朝上的一面为阳,反之为阴。
有的人误以为是朝阳的一面,实属讹传。
)。
还有一种面板选材方法是:面板选材“阳面中段”(百里挑一的桐木整株浮在水上,朝上的面的中间部位)面板纹路每根都连贯前后岳山,高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中音区5.5-8.5厘米。
优质面板:面板纹路每根都连贯前后岳山,高低音区间距1.5-2.5厘米,中音区5.5-8.5厘米,中音区有1-2道回纹,俗称“山水纹”;中等面板:面板纹路每根都贯穿前后岳山,但是间距过宽或过窄;亦或者间距很得当,但是“山水纹”超过3道以上;下等面板:面板纹路乱七八糟,毫无规律可言。
一块面板的品质高底还是需要木工师傅制造好木坯以后,在不断调试的过程中方可最终确定,上述的仅仅是通过“看”来做一个初步判断,当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古筝面板的纹理是宽好还是窄好?面板的纹理宽窄和泡桐树的品种及树龄有关。
一般情况下树龄越长,年轮间距也越大,年轮均衡或不规则往往受种植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影响。
一般来讲,年轮较宽,材料质地就越松,反之,年轮越窄,质地就越紧。
古筝面板的质地要求是松中带刚,故纹理(年轮)间距一般在1.5CM-3CM之间较好。
古筝面板上的疤结面板上有疤结到底是好是坏?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
由于古筝面板的规格较长,又要求整株(个别古筝厂家面板用拼接的办法,孰好孰坏,挑选余地相比琵琶、扬琴的面板更小,所以出现“结”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面板上有结是非常正常的,有疤结并不就代表着面板不好。
越是高档的面板,也越容易有结。
事实上,在古筝制造中,高档古筝面板上出现“结”是非常正常的,有五、六个之多也不足为怪。
疤结有死疤结和活疤结之分:(1)活结是桐木在生长过程中,沙子被风刮起,打在了树干上留下的痕迹;时间长了以后就会钙化,与周边的生长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河南兰考的桐木特征之一,其他地区的桐木就很少有这样的伤痕,当然木材也没有河南兰考桐木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
(2)死结是指与桐木生长过程出现小的叉枝修理后生成的痕迹;树苗小的时候修理对以后的影响不大,大了以后再修理通常都会有“死结”出现,此结与周边的生长组织完全脱离,用力挤压即可脱落,属于劣质木材,不可用于古筝面板,底板也不可以。
也就是说,活疤结只是一种类似疤结的纹路,大小不超过5mm见方,与周边木质组织是完全紧密连接在一起,与音色并无影响,而死疤结才会对音色音质产生影响,注意那些很明显的结,面积较大,而且与周边的生长组织完全脱离,那是死结,这样的木材是垃圾面板,只有烧火的用处,不可以用来做面板,底板也一样不可以。
如果桐木上的死节疤的边际和周围组织脱离,或部分脱离,那么一般情况只考虑做底版,如果这块面板质地非常优良,且修补技术无痕迹可见,那么用于面板也无可非议。
有人说,古筝面板上有节疤就一定不是好琴。
其实不然,越是质量高的泡桐音板、越是松透的材质,越容易产生“节疤”,条状的外形酷似“节疤”的物质,实际上是一种囊状的俗称“石灰性”的变异组织,,和常规的节疤有本质的区别,这种疤痕不影响音板的传导和振动性能。
所以,有结疤的琴不是好琴是错误的谬论。
红木古筝、楠木古筝的面板为什么不用红木、楠木?红木古筝是一种约定束成的叫法。
古筝往往因其前后侧面和两端上表面装饰板的贴面用料不同,而分为各个等级,如紫檀古筝、红木古筝及白木古筝等等。
不管是红木古筝还是楠木古筝的面板都采用泡桐木制成,因为红木和楠木都比不上泡桐木密度小,最适合发声及音质的要求,泡桐的材料特点,最符合古筝的发声及音质要求。
泡桐密度小,为0.26g/cm3。
而红木的密度一般为0.85g/cm3,琴弦的激发能量难以把坚硬的红木振动起来。
如果使用坚硬的红木来制作面板,那波动琴弦的振动更无法激起面板的共鸣。
所以,即使是紫檀古筝也必须使用泡桐木做面板。
古筝面板习惯使用泡桐木古筝,筝体是一个大共鸣箱,使用泡桐木板作为筝面,已经有上千年的传统,而且,就目前对木材的使用习惯和认知,泡桐木是最佳面板材料。
古筝面板为什么要烘烤成深褐色?而不是黑色?20世纪80年代以前,面板一般不进行烘烤。
当时产量不多,面板库存相对较多,且长期处于通风状态,一般“晾”存时间在3年左右,故面板在风化中,自然松透,传声速度快,反应灵敏。
近年来古筝的产量以万计地激增,致使生产“捉襟见肘”,迫切要求技术、工艺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正规厂家的古筝采用了面板浸泡工艺:将面板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木质中的树胶浸出,再人工干燥,使面板的松透同样达到自然风干的功效。
当古筝共鸣体成形后,再用特制的大型煤球炉,以文火对面板进行烘烤。
操作工特别辛苦,因面板表面质地松紧不一,质地硬处要多烘,全靠手眼配合。
约在30分钟内将面板烘透、烘匀,并呈深褐色。
此颜色标准是相对的,这种深层的炭化,不仅使音板进一步松透,更使音板刚度(弹性)加强;不仅使外观有古朴之风,更使文火的热量渗入到面板的反面,从而让共鸣体的应力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面板的表面处理是否越光越好?否,乐器不是一般的工艺品,有些部件的处理有着特殊的功用,比如面板处理就恰恰需要一定的粗糙度,而非越光越好。
在大力度演奏时,紧贴面板得筝脚会随着琴弦的振幅方向移动,如果没有面板表面一定粗糙度的木纹阻碍,极易产生琴码“移”、“跳”等严重影响演奏和音色的现象。
正规厂家在面板后期处理中,含有用钢丝板刷对其表面进行“刷磨”的工序,即将表面松硬不同得纹理、“筋络”,“刷”成粗疏的长条凹凸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古筝面板,表面均不进行“刷筋”处理,而且还涂油漆以防吸湿。
随着古筝技法和作品力度等需求得不断发展,80年代后开始挖掘、运用唐代的面板处理工艺(与现在日本筝的处理方法相同,但其粗糙度还未达到日本筝的“凹凸”状态),为了防吸湿,在其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虫胶片液,使其兼顾两方面的功效。
过厚的涂层会影响古筝的音色,也易使琴码易位。
面板被异物碰伤凹陷怎么办?用少许清水滴入凹坑中,一般吸收了水分后,凹陷的部位就会反弹上来,如恢复不到原来的位置,可用动物性胶水拌泡桐粉抹平,磨光后用虫胶片液修色。
如果不太看重外表的小缺陷,一般无需修补,对音色无碍。
切忌用化学胶水拌木粉贴平凹坑!面板有小的开裂怎么办?面板开裂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气候干燥,环境湿度小于40%时(往往是人为的),面板收缩,应力弱点处就会开裂。
二是原面板本身就有内损(往往是天然的),表面上看不出来,一旦环境湿度变化较大时,就会显出原形。
三是加工不到位,上面板时,预应力太大。
出现上述问题,就会导致面板开裂,一般用502快干胶水向细缝中慢慢渗入即可。
面板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左手按弦处下面板产生磨损怎么办?在演奏上、下小滑音或小三度按音时,左手的指甲,特别是左手佩带的义甲,顶尖处极易触及面板。
初练者可以在左手按弦下方的面板上垫一块软塑片。
如果已经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磨损状,也不用砂纸打磨掉,否则面板就会减薄,音色也会随之变化。
面板上的污迹如何清除?古筝在演奏时,面板朝上,空间中所飘落的灰尘极易吸附在面板上,特别是筝码之间的灰尘难以清除。
请不要用湿布擦面板,大面积的面板吸湿会使用、筝的声音发闷。
使用一软擦棒,就能方便地清除灰尘;同时也不要用腊类物品抛光面板表面,否则极易产生“移”码、“跳”码现象。
古筝面板的保养古筝在不用时需蒙盖,使面板保持洁净,以免落尘或引起古筝弦锈涩。
尤其在灰尘较多的地区,如发现有面板灰尘较多,要注意清洁。
古筝移动筝码时,要上提筝弦,以减少弦对古筝码的磨擦,力求减少对码首镶骨和古筝面板的磨损。
定期对古筝进行护理,可用软毛刷或软布等清理擦拭琴体,但不可用水淋洗。
古筝面板的制作过程目前面板均采用弦切技术,买回面板以后,首先是浸泡去渣,整捆面板置于水中,上面用重物压上,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方可取出,目的是去除桐木中的杂质,驱走有可能存在的蛀虫。
接着从水中取出桐木,上炉子高温蒸煮,一般需要72小时,目的是去除桐木中的油脂,并杀死可能存在于桐木中的虫卵。
完成蒸煮以后,就拆开整捆的面板,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可以保证桐木适应不同的气候,不因空气潮湿而变形,也不会因为空气干燥而开裂。
古筝的结构自古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形象地描述了古筝的形状:面板是有弧度的,代表天,底板是平的,代表地。
风干工艺完成以后,就开始烤面板。
我厂所有面板均采用烤面工艺,耗费时间长,烤完一张面板一般需要45分钟,特点是保证面板的紧张度一致,在拨弦的过程中,音质传导更流畅。
传统的面板采用的是喷面工艺,特点是:时间短,只需5分钟就可以处理好面板,缺点是外熟内生,音质传导效果欠佳,视觉上一般是黑糊糊的一片。
内框与面板组装完成以后,需要做基本修正,然后就处理外框,使内框与外框的结构紧密的粘在一起,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