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关键环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同的目标。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两者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道德、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实现目标的有效整合。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似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教育强调通过道德故事、道德讲堂等方式,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道德的力量,理解道德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通过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正确处理和表达情绪。

两者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能动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通过情境模拟、问题解决等活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德育教育强调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价值取向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和个性发展的引导。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意识,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提高其与他人的相处水平和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环境的支持。

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德育专业素养,能够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活动。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首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等心理素质。

通过将两者融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的行为中更好地体现出学校和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

其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

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等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困难时更加理性和成熟地应对,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

再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将两者有效融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

最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通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学校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学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的方式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重要的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获得全面的成长。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在教师培训中应注重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和研讨,提升教师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发展水平不同,但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清它们的关系对各自发展和教育效果都重要影响。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角度来看,人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整休素质。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就应包含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清楚知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着相互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涵义2.1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较大的重视,其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可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

我国中小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正式涉足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

一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结合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稳定的情感世界;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德育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和
社会行为准则的培养,也是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

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对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学生
提供更全面的帮助,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日常教育中,小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应加强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心态。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让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
育修养。

此外,注重课外活动、讲述品德故事、规范校内行为等方式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的培养,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帮助,以此来促进
德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发展。

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实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改善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小学德育与心
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

在这两方面的教育中,小学生将获得有关挑战,激励和自我意识的丰富信息,使他们能够发展成为更健康和更全面的人。

首先,德育教育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涉及许多关键点,例如尊重,责任感,团队合作和公平性。

通过这些价值观的学习和传递,小学生将融入社会并变得更具备社交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存环境有更全面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成为独立和负责任的成年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育结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意识很有益。

当他们能够认清自己的感情和需求时,将有更多意愿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关系。

除此之外,当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劣点时,将更容易设定目标并实现想要的成就。

心理健康教育还将帮助他们了解简单的应激技巧,以减轻情绪困扰。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利于小学生成为更自信,更理性和更适应社会的人。

最后,为了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必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学校应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以便他们可以了解和应用不同的概念和技能。

此外,学校也可以选择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小学生的社会体验,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道德课程和自我意识的应用。

最后,学校还应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公共资源和课程,例如社交技能培训、情感咨询和交流平台等,以便他们有任何需求时可以与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士沟通。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成长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学校应结合两者,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同时,教育者和专业人士应该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小学生获得最好的教育和支持。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导言】在当今社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被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过程,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使得德育更为迫切。

通过德育,学生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发展自己心理健康的过程。

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如厌学、焦虑、抑郁等。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观念。

【第三部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

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行为表现。

当两者结合起来时,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融合方式。

首先,可以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需求。

其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最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家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让学生了解和分析道德困境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其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解决道德与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第六部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改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小学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以及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活动。

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至关重要,二者的有效整合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德育教育注重传授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效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和沟通。

通过将二者整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这样可以使教育活动更为顺利地进行,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效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有效整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培养,还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整合二者还能够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条理和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教育成果能够持久地保持。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注重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将这两种教育有效地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文明素质、国际视野的教育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素质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品德基础。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此时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正在逐渐形成,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

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当代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掌握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1. 设立专门课程学校可以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设立专门的课程,使学生有机会专门学习和了解德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德育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融入其他学科中,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获得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 教师培训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教育技巧,提高教师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实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注重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他们有相同的教育目标和方向,但教育特点不同。

促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改革新课程、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结合策略引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正是德育所需要的。

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师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行自我反省等健全的心理活动。

这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力更生能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1. 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是针对学生的,其基本功能是“育人”。

2. 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

德育关注的思想问题本质上属于心理现象范畴。

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是学生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以思想问题的形式出现,一些思想问题必须通过心理教育来解决,必须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来消除。

3. 遵循一些一般的教学实践。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观、重视个人发展的理解规律的教学原则等等。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策略与方法1.重视课外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当前,小学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生课外活动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在课堂等活动中评选道德之星,在活动中树立学生品格,实践学生行为,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足够的锻炼,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融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融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融在参加“2010年新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时,一位辅导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次培训中如果有在学校搞德育工作的老师来参加,那么这种学习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对立的。

又说,让做德育工作的老师去做心理辅导工作是一件可笑的事,因为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要求极为严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对学生心理的放松,让一个老师一会儿对学生严厉批评,一会儿又和颜悦色,是矛盾的,学生接受不了……学习当时,以为这位老师的话深有道理。

然而,学习回来一年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深感这位老师的话大有偏颇。

这位老师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对立起来了,而且把这一错误的信息传递给了前来培训的老师,延伸的错误在于接受了这类培训的老师回去后如果不加思考的生搬硬套,把这套“理论”在工作中运用起来,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对立,这会使两方面的工作都难以开展。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学习笔记)。

德育工作目标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所具有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教,也不是规范,更不是惩戒,而是要让学生不平静的心理、情绪能得到合理的发泄。

准确地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理得疏导、归于平静、适应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感性的感受理解多于理性的说教接受。

德育教育则是用各种守则、规范、律条等教会学生在人生路上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要求,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各类规矩中逐渐养成各种行为习惯,提升道德水平,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各种规范、要求、守则、法律等都是看得见的、具体化的,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而且那些不规范的行为不仅对他个人有影响,还会扩大到他周围的人,或班级,或学校等,这是一种看得到的影响,因而德育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教育孩子的基本道德规范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自控力和发展潜能。

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幸福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同身体健康一样,心理健康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德育教育中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中,许多人都会感到压力,或者不适应新环境,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但是,如果心理状态不良,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情绪失控、社交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在道德素质上有所提升。

第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困境。

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比如焦虑、抑郁等。

如果学生缺乏心理素质,那么就会无法适应生活中的挑战,会很容易崩溃。

所以,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多种艺术、体育等的活动,以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才能,增加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信心。

第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与人相处。

学生在学校里交往的人群中,会有很多的差异,包括年龄、文化、语言、性别、兴趣爱好等。

因此,学生需要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心力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基础教育·小学2021年第5期129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相促进、需要协作的,是对学生由里到表,由内到外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才能培养充满责任、义务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未来社会更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社会越进步,发展速度越快,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德育教育自古至今都是一个人品德、修养、内涵和情操所形成的必要的德育教育。

1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1) 并列关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都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养成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都是小学生必要的教育,是孕育在学生综合素质之中的一种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像是两个好伙伴,每天一起玩耍才能开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一个像是阳光,一个是雨露,有了阳光和雨露,小学生这个花朵才能绽放。

(2) 取长补短的关系:小学德育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管理,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正行为中的一些不良的现象,让学生们更加规范地去做一些事情。

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让学生把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帮助学生寻找到快乐,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不同的个体,注意个性化的教育。

学生只有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美好。

一个是强制、一个是疏导;一个规范、一个是个性化;一个要多批评、一个要多表扬。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真的是辩证统一、融合发展的。

(3) 交叉关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两者的某一部分是交叉在一起的,两者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教育学生要自尊自爱,又要积极向上,快乐健康所以这既包括德育教育,又包括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让人快乐的、兴奋的,主动的参与到生活和学习之中的。

两者因快乐点融合在一起,而一个是心理上的美好带来的快乐,而另一个是行为上的美好所获取的快乐。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小学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

将这两者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通常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所需要的。

通过整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更综合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实现对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配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长。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的心理成长。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社会要为孩子提供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和资源保障。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1. 引言1.1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将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整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整合后的教育内容将更加全面、系统,更有针对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更加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如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2. 正文2.1 意义和背景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和健康心态。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发展。

两者的整合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下面就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进行论述。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我认知的提高。

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对正义、诚实、友善等道德品质的认识。

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征,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和心理需求。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水平。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与互动。

通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以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在教育中的配合与支持。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与互动,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教育和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题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谓人言人殊。

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德育是指教育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习惯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

可见,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有着很多一致性。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二者依附的对象不同:社会的附庸,人的附庸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心理与行为科学二者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不同:树立正确三观,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二者的工作原则不同:坚持价值导向并具有公开性和群众性,坚持“价值中立”并强调保密的原则。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二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二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

二者的服务主体具有一致性:学生,主观能动性二者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致性:知情意行活动过程是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信念和情感等参与及协作的结果。

总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结合起来能相互促进。

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道德内化的效果,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完善德育内容,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说1.附属论: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2.补救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补充和拓展,防止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倾向。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21 00年第 5期 总第 18期 5
林 区 教 学
Tea chi ng f For ty R e o o esr gi n
No 5 0 0 . 2 1 G n rl . 5 e e a No 1 8
试 论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与 德 育 的 关 系
刘 赫 男
( 阳林业局第- : 学 , 绥 - b 黑龙江 东宁 17 1 ) 52 2
世界 ” 。德 育过 程是把 一定 社会 的思想 准则和德 育规 范转
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 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 ,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 对于学生人格培养来说, 心理健康教 育具有两重意义 。首先, 它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了良
好 的心理 背景 , 打好 了心 理基 础 。一个 学生 要形成 良好 的
生观 的教育 。它们互 为补 充 , 相促 进 , 系 密切 , 全 面 互 关 是 实施素质 教育不 可缺少 的两大重 要环 节 。
教育。德育的主要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陶冶情 操 , 炼意志 , 养学 生道 德行为 和道德 习惯 , 而形成 良 锻 培 从
好 的道德 品质 。
中 图 分 类 号 :4 G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74 2 1 )5—03 0 10 6 1 (0 0 0 0 0— 2
心 理健康教 育泛 指对学 生实 施 的行为规 范 、 系统 的心 理素质训 练 , 目的是使 学生 形成 对事 物 的一种 稳定 持续 适 应的心理状 态 , 并能 协 调 自己 的知 情 意行 , 好 地适 应 客 较
在日 常教 学 中不失 时机地 渗透 爱 国主义 、 体 主义与 集

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

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

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建立交流平台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本文指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益处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则在于深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需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班会,课程,交流平台,益处,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分开进行的,很少有学校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育。

这导致了学生在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探讨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二者的融合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通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们的融合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小学德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德育教育中,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和压力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还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合理的融合。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习惯。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行为特点,提高情商和处理情感的能力。

在班会活动中,可以通过讨论道德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的角色与责任上应该能够相互补充。

教师是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并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快乐和有责任感的学生,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和保障。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课题组(崆峒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平凉 744024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相对薄弱,如何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这是当前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只有正确引导广大教师理清二者区别联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新体系,开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一)目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学校德育认识不全面。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左”的思想影响,把德育单纯地理解为政治教育,虽然这样的时代早已过去,德育的内容也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泛政治化倾向已经被置入公众意识中,这大大缩小了德育的视野,如中小学校园里,一提到德育活动就将主题确定为爱国、奉献、爱心等,脱离现实环境和现实需要,不利于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也难以实现中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从而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德育问题心理化。

德育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保持教学过程和学生修身过程相统一,德育教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接受和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不能以真理自居,而应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与他们倾心交流,然后通过启发和入情入理的商讨和讲解,引导学生接受并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如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和接受是毫无效果的。

长期以来,德育问题心理化。

误以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手段取代传统的德育模式。

甚至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直主要采用灌输法,即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概念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榜样、惩罚、考试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的内容,这虽然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方法简单生硬,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品德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心理学表明,学生如果对德育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他就会顺利地接受德育要求并努力去执行。

反之,如果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他就会对德育要求产生抗拒、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今天中午由我来管理五二班,刚处理完一件麻烦的丢笔事件,马上又有一个女生来打报告:老师,李XX把我的书给撕破了!边说边把封皮掉落的书展示在我的面前。

好,你把李XX叫来。

女生转身出去,不一会李XX就走进办公室,脖子似乎抽筋似的直直立着,小嘴撅得老高。

“说说吧,怎么回事”我倒不急于训斥,摆出一幅很想听故事的样子,到底李XX平时在我的课上表现还可以,笔记记得挺工整。

“是她先惹我的!”我的话音还没落,他的话就子弹一样射出来,“她把米倒在我的位子上了!”“哦,是嘛,这是她不好”,我先肯定了他,“倒的米多吗”|“我不知道,没查!”他感觉自己得到的认同,语气更壮了。

“去,查一查,倒了多少米,再来告诉我。

”我还没想出下一步怎么处理,他就又回到我的面前,“八粒。

”听那语气,似乎有点弱了,是因为米太少,还是因为可预想的训斥“八粒”我想这是一个肯定的疑问。

“八粒米有多大”我笑了,“有你的指甲盖大吗”他不自觉的摆弄着手指甲,用沉默来回答问题。

“对一个男子汉来说,八粒米是一件大事吗作为一个男子汉,你的心胸难到小的容不下八粒米吗”我轻轻地问。

他的表情不自然了,嘴微张着,手下自然垂在身体两侧,眼睛落在我的一只手上。

“男子汉不是用手打出来的,而是用心包容来的。

如果你今天包容了这八粒米,没有去撕她的书,你就又向男子汉迈进了一步,这件事就是她的错,你说呢”他没有说话,从他的表情上我也看不出来他是否能听懂我的话。

“这样吧,你回去把她的书用胶带粘上,再说句对不起,好嘛”他点点头,出了办公室,我很以为然地为自己快速、正确的处理了这个矛盾而沾沾自喜。

课后我又去找了李XX,“你给她粘书了吗”他摇头,“为什么呢”|这一例失败的思想道德教育案例告诉我们:1.无视道德接受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德育活动收效甚微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阻抗则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着的阻碍理解德育的要求、阻碍将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内化为自身品质的心理因素,它使学生对德育采取漠视或拒绝的态度。

心理阻抗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阻抗,最终实现德育的培养目标。

对于五年级学生说,不能仅仅站在德育角度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和错这个判断词绝大多数是由作为成年人的老师给出的,而不是处在学生的角度去判断。

这件事是起因于女生,而班主任只“提问”了相关的男生,有失偏颇;而老师与学生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隔阂是必然的。

“八粒米事件”,在老师看来双方都有错,但在学生看来,自己都没错。

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忽略了学生的心里状态,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进一步剖析,而只是单方面的从男生方面处理,硬塞给他一个“男子汉”的概念,强行分出了对与错,忽视了女生方面,后果是双方都不服气,都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事,老师的处理是粗糙的,教育是无用的。

如果他变个角度,从心理教育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有效地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程度以及个性特征来开展德育活动,及时地调整德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德育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达到德育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任意拔高有关信仰、理想的认同,结果一定不会是那样的。

2.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认识与情感投入不足,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男子汉”是班主任强加于男生身上的,而对于五年级十岁左右的男生来说,他还只是个孩子,“男子汉”教育是否合适他老师没有考虑;男孩子,就一定要去包容甚至是容忍别人的错误吗再说,老师根本没有考虑男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主观武断地处理问题,男孩子心里不服气,所以老师的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实告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深刻地认识学生,尤其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情感投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为目的,通过对话、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主体道德认识能力,完善主体道德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我们发现,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是何等重要。

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

要切实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以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只有正确引导广大教师理清二者区别联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通过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研究,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共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新体系,开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这也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它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独立获取、运用新知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交往频繁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团结的意识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这是一个生存困难的时代,需要人们学会生存,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他人有信任感,对自己有接纳感。

由此可见,未来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教育既不能让社会取消竞争,也不能退回到田园生活的时代,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帮助学生以安宁平静的心态来迎接和适应这种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浪潮。

教给学生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去适应生活,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或技术,帮助中学生战胜自己的某些疾病,进而战胜竞争中的困难,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人才。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1.二者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心理教育适应度来帮助人健全心理,德育主要是从是非标准角度去教化人。

2.二者的内容及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以健康为目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内心和谐(即情绪和情感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注意集中度,有与实际年龄相符的健康人格,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宽容善良的心性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知道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以达到欢乐自信、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勤劳勇敢、意志坚强、是非分明、公平正直、勤劳朴素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

3.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接纳、指导、协助学生,以达到助人自助,灵活运用交谈、倾听、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者不是为学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不是扮演“塑造者”的角色,也不强求学生接受其个人的观点,他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通过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加成熟起来。

而德育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提供榜样、确立规范、实践锻炼等方法,是一个教导过程。

一般倾向于理论灌输、榜样示范、行为引导,德育工作者扮演“塑造者”的角色,习惯于以自己的要求去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