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 中图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中图版必修1【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区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通过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知道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3、举例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初步了解生命世界的特殊性。

4、用化学试剂检测并鉴别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重点】1、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知道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自选材料和化学试剂,小组合作检测并鉴别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难点】自选材料和化学试剂,小组合作检测并鉴别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过程】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阅读教材12~13页,分析资料1、2,抢答:1、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什么?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有哪些?2、人体与玉米细胞在哪些元素含量上均较高?3、人体与玉米细胞在主要元素含量上是否有显著差异?4、在细胞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5、在下列方格中画出在细胞干重、鲜重中元素含量比较图示:6、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在20以内,这对于构建生命有何意义?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8、哪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与非生物界是否相同?10、组成细胞的元素跟构成自然界的元素有何异同?这说明了什么?11、填空:有些元素在生物细胞中的平均含量在_____________以上,称大量元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基本元素,有些元素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不足________称微量元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细胞的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1节细胞的化学组成[背景知识互动]知识链接1.请你考虑一下,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盐,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哪些元素?2.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气体中含有哪些元素?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中含有哪些元素?化学课上学过水和食盐的成分,注意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知识的综合。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物质?怎样来鉴定检测淀粉的存在?答案:1.水中含H、O,盐中含有Cl、Na,空气中含有O、N。

2.植物从大气中主要吸收CO2气体,含有C、O,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中含有N、P、S、K等。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

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初中生物课只讲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另外还有的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产物是脂肪和蛋白质。

[典型例题探究]规律发现【例1】(200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

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解析:在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中,C约占18%,O约占65%,H约占10%等。

所以并不是碳元素含量最多,故A 是错误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故A、D是错误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答案:C #【例2】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解析:班氏试剂是碳酸钠、硫酸铜、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Cu2+形成可溶性络盐,具有弱氧化性。

班氏试剂中由于Cu2+的存在,所以呈现出淡蓝色。

与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因此溶液的颜色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高中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 中图版 必修1

高中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 中图版 必修1

细胞的化学组成背景练习1.请你考虑一下,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盐,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哪些元素?2.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气体中含有哪些元素?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中含有哪些元素?化学课上学过水和食盐的成分,注意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知识的综合。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物质?怎样来鉴定检测淀粉的存在?答案:1.水中含H、O,盐中含有Cl、Na,空气中含有O、N。

气体,含有C、O,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中含有N、P、S、2.植物从大气中主要吸收CO2K等。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

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初中生物课只讲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另外还有的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产物是脂肪和蛋白质。

知识总结本节课从分子水平上,让同学们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生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通过元素组成的比较,我们明确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各种化合物都有重要的功能,但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独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通过亲身探究,读图、比较、分析、归纳,增强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的能力。

通过对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大家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并且能在理解检测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到多样的情境中。

突破思路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生命的物质性。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是比较人体和玉米细胞中元素的含量,得出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差异;二是比较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无机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得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三是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特有的碳架结构,得出生物界的特殊性。

以上三点也正是《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的重要内容。

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高一同学只是对细胞的整体结构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本节课是要让他们在元素水平和分子水平来认同“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一生命的基本特征,也就是生命物质性,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高中生物:1.2.1《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1.2.1《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中图版必修1)

第1节细胞的化学组成学习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区别大量元素和我微量元素。

2.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认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观点。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确立生命世界具有特殊性的观点。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自学探究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阅读课本13---14页分析讨论1.比较玉米和人体细胞的组成元素,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2.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在20以内,这对构建生命物质有何意义?3.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跟构成自然界的元素有何区别?这说明了什么?有些元素在生物细胞中的平均含量在_______________以上,称大量元素如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基本元素,有些元素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不足________称微量元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的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除少数以 ________存在外,绝大多数是以 ______形式存在的。

组成的化合物有--------------和---------------,前者包括--------------和---------------后者包括-----------,------------ ,--------------,和------------------。

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a.实验原理:葡萄糖等还原性糖可与 ________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植物油等脂肪可与_________________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蛋白质能与————————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重难点)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主要有20多种。

(2)元素的分类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

②微量元素:Mn 、Zn 、Cu 、B 、Mo 、Ni 等。

③半微量元素:Fe 。

(3)构成细胞的元素的特点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存在状态⎩⎨⎧少数:游离状态多数:化合物(2)种类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3)含量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碳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都含有由C 、H 、O 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的碳架结构。

(5)意义细胞中的化合物构成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1.实验原理(1)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班氏试剂――→沸水加热砖红色沉淀。

(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1)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选材含还原性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制备组织样液(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显色反应↓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取材植物油(食用油) ↓检测↓结论植物油中含有脂肪(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选材与制备蛋白质悬液↓显色反应↓结论蛋白质悬液中含有蛋白质素含量与无机自然界又大不相同?提示: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环境中吸收的。

探讨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微量元素是否可有可无?请举例说明。

提示:划分依据是其在生物细胞中含量的多少。

2024-2025学年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的构成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中图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的构成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中图版必修1
(2)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3)在批改学生撰写的短文时,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在作业反馈中,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科普文章:细胞的化学组成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的科普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化学组成的重要性。
(2)科普视频:细胞的化学组成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视频来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胞化学组成的具体内容。
(3)实验案例:提供一些与细胞化学组成相关的实验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细胞化学组成的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a.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b.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 实验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细胞的化学组成知识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知识点。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1.2.1 细胞的化学组成1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1.2.1 细胞的化学组成1
苏丹Ⅲ染液→_橘__黄__色__ 2.脂肪+
苏丹Ⅳ染液→_红__色__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_紫__色__
1.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 素。( × ) 【分析】Ca、Mg属于大量元素,Fe是半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因含量少,所以对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 ) 【分析】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 素,都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1)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2)进行呼吸作用消耗 转化成其他物质(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①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②2 mL(或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 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 B液 ③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变式训练】常温下进行下列处理,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用苏丹Ⅲ染液处理动物的皮下脂肪 B.用碘液处理淀粉溶液 C.在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班氏试剂 【解析】选D。常温下,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即被染成橘黄色; 淀粉溶液遇到碘液变蓝色;豆浆中含有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 剂变紫色;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班氏试剂,经沸水加热后才出现 砖红色。
【思维拓展】 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 (1)据特征元素推测化合物种类: Fe(S)→蛋白质;Mg →叶绿素;I →甲状腺激素; P →核酸(ATP、磷脂) (2)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代谢产物: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故其代谢产物都有CO2 和H2O;蛋白质中还有N,其代谢产物中还含有尿素。 (3)从化合物中的元素含量上分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 脂肪的含氢量多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所 消耗的O2比糖类多,释放的能量也多于糖类。
3.因为细胞干重中C含量最多(达到55.99%),所以C是最基本的 元素。( × ) 【分析】C作为最基本的元素是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原子 构成碳链作为生物体的基本骨架,该说法中的因果关系不准确。 4.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蛋白质。( √ ) 【分析】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 物是蛋白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2 细胞的构成 第1课时 教案 中图版必修1

1.2 细胞的构成  第1课时  教案  中图版必修1

1.2 细胞的构成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1细胞的化学组成●课标要求1.阐述构成细胞化学元素的类别,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认同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的观点,认识生命的物质性。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确立生命世界具有特殊性的观点。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课标解读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说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

3.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地位本章主要阐述了生命的结构基础,明确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也是学习好其他各章的前提,像第二单元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第三单元能量的来源和转变以及新陈代谢和增殖等知识都要用到本章相关的内容。

所以,本章内容也就成为学好其他章节的必备知识。

本章共三节,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层深入。

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阐述了构成细胞的“建筑材料”,第二节说明了由“材料”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则根据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复杂程度探讨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

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知整体。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本节重点。

●教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探究活动,本节第一个探究活动“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资料分析,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可将学生分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探究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归纳讨论。

探究活动二是一个实验性的活动,需先做三种样品的颜色反应,再选生物组织分别探究是否含有与样品一样的物质。

最后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表,组织好分析与讨论,可采用实验组汇报实验结论的办法。

●新课导入建议1.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那么它们组成元素相同吗?这些元素与无机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植物从土壤中长出、落叶分解后又融入泥土,这说明植物的组成元素来源是什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2~1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3”。

高中生物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课件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课件 中图版必修1
显色反应 ↓ 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还原性糖
4.脂肪鉴定时的颜色变化及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1)脂肪鉴定时的颜色变化 实验组: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对照组:清水+苏丹Ⅲ染液→红色(试剂本身颜色) (2)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方法一:植物油2 mL+苏丹Ⅲ染液4~5滴→橘黄色 清水2 mL+苏丹Ⅲ染液4~5滴→无变化

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脂肪
5.蛋白质鉴定时的颜色变化及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1)蛋白质鉴定时的颜色变化 实验组: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对照组:清水+双缩脲试剂→蓝色(试剂本身颜色) (2)生物组织蛋白质的鉴定 选材与制备组织样液:蛋清或黄豆(浸泡1~2 d) ↓
显色反应 ↓ 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
方法二: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 h),将子叶切成薄片 ↓
①取理想的最薄的切片
②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2~3 min
制片③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的染液,
在薄片上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④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已着色的花生子叶最薄处,然后用高倍镜观
察,视野中有橘黄色颗粒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 2.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3.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关键术语 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无机物、有机物 3.班氏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 4.生物大分子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
物质基础

1.化合物的种类
(1)无机化合物: 水 和 无机盐 。 (2)有机化合物: 糖类 、 脂质 、 蛋白质 和 核酸 。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设计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设计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学案设计中图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并根据探究的数据总结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设计实验,让学生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提高学生思考的缜密型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物质性,以及生物界并不是孤立的,它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利用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作为依据)(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抽提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导学策略本节课旨在为后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以及化合物。

对于第一部分内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由于课本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和文字信息来叙述的,所以凭借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已有的生物常识知识可以自主解决,为此这部分内容要利用课本的探究活动和学生已有的生活实例来进行设问,由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完成;第二部分内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比较综合既需要学生主动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也需要老师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大家进行实验探究(对于化合物组成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对于化合物的验证需要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利用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资料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这些资料,得出结论。

1、初中我们学习过在农田中农民要使用氮磷钾各种肥料这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2、很多偏远地区出现了大脖子病,病因是人体中缺少了碘元素。

不仅如此,如果人类在幼年时期缺钾还容易导致呆小症,缺锌容易导致侏儒症。

3、黄金搭档现在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那么何谓搭档,就是其产品里面含有对人体有意的多种元素。

高中生物 1.2.1 细胞的化学组成同步教学课件 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 1.2.1 细胞的化学组成同步教学课件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学习导航
1.阐述构成细胞化学元素的类别。[重点]
2 .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
元素种类,认同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 一性的观点。[重、难点]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主要有______ 20 多种。
P、S、K、Ca、Mg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Mn、Zn、Cu、 2.分类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 B、Mo、N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半微量元素:______ Fe
(2)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4.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
鲜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鲜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干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特别提醒 判断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
合物时,一定要明确细胞是鲜重状态还是干
重状态。
例1 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中, 不 正确的是( ) .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和差异性
1.统一性:从元素种类看,组成生物体的 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
元素为生物体所特有。
2.差异性 (1)从元素种类看,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 生物体内和物体内具有非生物
界没有的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和核 酸等。 3.图解
氧元素,因为鲜重状态下,水的含量最高。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干重条件下细胞中的元素 含量,则A是碳元素。 【答案】 B
互动探究
(1)如果该图表示组成活细胞的有机化合物, 则A表示哪种化合物? (2)鲜重条件下或干重条件下,A、B、C、D 依次表示的主要化学元素相同吗?

中图版必修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 教案

中图版必修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 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类别,比较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玉米和人类的元素组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检测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观点。

2.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三、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学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和器具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特点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2.分类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原理
2.步骤
3.现象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物脂质
蛋白质
核酸。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过程基础题1.(1);(2)。

3.B。

拓展题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

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2.提示:不能。

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教学反思: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教学策略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在进入这部分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之后再介绍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碳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个问题。

(完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化学组成》优质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化学组成》优质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氮的原子量×氮原子数 =16%
先用已知样液验证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方法,作出颜色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
1)掌握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比对管,再提供四种未知样液进行鉴定。 2)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正确使用生物学的一般的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的一些方法。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通过检测未知样液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改进和拓展,体会科学探究的喜悦。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仔细、尊重事实、善于 反思、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掌握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及原 理。(重点、难点)
2)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正确使用生物学的一般的 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的一些方法。 (重点)
由于每天所吃的奶粉中蛋白质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含量极低,导致婴儿发育不良,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1)掌握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身体严重浮肿,脑袋大等症状
先用已知样液验证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方法,作出颜色比对管,再提供四种未知样液进行鉴定。
三、首尾呼应、统领主题、拓展延伸。
以奶粉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方 法,引出定性和定量问题,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环节二:资料展示、发现原理 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 环节四: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环节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2 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2 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2 中图版必修1一、教学目的:1.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和功能2.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3.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的关系。

4.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叶绿体、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2.其它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难点】:叶绿体、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三、板书设计: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质基质:成分:多种物质和酶。

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细胞器1.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内膜形成嵴,有多种呼吸酶。

功能:有氧呼吸的场所。

2.叶绿体结构:双层膜,内有数十个基粒,囊状结构上有色素,在基粒上和基质中有酶分布。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3.内质网结构:膜结构连成的网状物。

种类: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功能:与物质的合成和运输有关。

4.核糖体形态与分布:呈颗粒状,分布于粗面内质网上和细胞质基质中。

功能:蛋白质合成场所。

5.高尔基体结构:扁平囊,小泡。

功能:与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

6.中心体组成:两个中心粒功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结构:泡状结构,含多种成分。

功能:贮存物质,并能调节渗透压。

8.溶酶体含多种酶,能分解物质。

(三)细胞质的统一性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器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教学过程:导入: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哪么细胞有怎么样的结构呢?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细胞的构成和细胞中结构的作用。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内容,回答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师总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构成。

二、细胞质的构成: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请问细胞膜包裹的是细胞的哪一部分?(回答:细胞质。

)讲述:细胞质范围包括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中图版必修一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中图版必修一

第1节细胞的化学组成一、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人体细胞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制成图形。

通过对图形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并且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首先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接着指出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种类及各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从而说明它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学情分析对于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的认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都已有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知道瘦肉含有蛋白质较多,水果含有较多的糖类等。

如何定性地区分这些常见的有机物,可通过实验教学来进行。

该实验最主要是要规范实验过程,可通过分组分别来完成一个实验,然后每一组选出一人来介绍该实验的过程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学会展示成果及共享成果。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1细胞的化学组成教案中图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板书设计: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1、分类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2、基本元素: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物无机盐糖类有机物脂类蛋白质核酸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四、教学过程:导入:细胞要进行生存必须要求有物质的供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细胞的化学构成。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投影教材P14图2—1和图2—2,提问: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教师总结: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

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

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学生看教材P17表格)水无机化合物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有机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1、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⑴组成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⑵使用时临时配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合,振荡均匀即可使用。

2、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⑴组成B液:0.01g/mL的CuSO4溶液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⑵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五、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等。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课标【温故知新】1.(自学、讨论)完全电解1 mol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2 g 16 g2.(自学、计算) 下表列出了0℃、101KPa时O2和H2的密度,请计算1mol O2和H2的体积物质摩尔质量(g/mol)1mol物质的质量(g)密度(g/L)1mol物质的体积(L)O232 32 1.429 22.4H2 2 2 0.0893 22.4 3.(自学、计算)下表列出了20℃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1mol这几种物质的体积物质摩尔质量(g/mol)1mol物质的质量(g)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Al 27 27 2.70g/cm310 cm3 Fe 56 56 7.86 g/cm37.1 cm3H2O 18 18 0.998g/cm318.0 cm3C2H5OH 46 46 0.789g/cm358.3 cm34.分析上述两表计算出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基本相同,而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差别较大【课堂生成】强调:相同条件(温度、压强)【课堂研讨】【课堂生成】应该把阿伏加德罗定律安排在这个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之前;比例关系学生很好理解,在这里给学生点明温度指的是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说明热力学温度与摄氏底的关系。

【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mol气体的体积就是气体的摩尔体积 ( × )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大致相等 ( × )22.4 L H2所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N A个 ( × )常温常压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N A个 ( × )标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N A个 ( × )只有在标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才约为22.4 L ( ×)常温常压下,18 g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个 (√ )1.(自学、思考)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定律?请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释为什么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相等的?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均含有相同的分子数A AA A N VmV N Vm V N n N n N N ⨯⨯=⨯⨯=212121=推论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的数目之比 【课堂生成】把第一问提至第2小题前,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把第二问合并到第2小题(导学案中已经修改过)【练一练】完成下列练习:⑴标况下,2 mol O 2 的体积是 4.48 L ;标况下,224 mL N 2的物质的量是 0.01 mol ;标况下,11.2 L O 2的质量是 16 g ;标况下,48 g O 2的体积是 33.6 L ; 标况下,2.24 L O 2中含有的氧气分子数目是 0.1 N A ;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0.2 N A ;一定量的CO 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3 N A 个,它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 6.72 L ; ⑵标况下,体积均为11.2L 的O 2、CO 2、H 2三种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分别为多少? 3.01×1023⑶标况下CO 2和O 2的密度分别为多少? 1.964 g/L 1.429 g/L 【课堂生成】c.对于混合气体还可用下式:M r =M 甲×甲的体积分数+M 乙×乙的体积分数+……注意以下两点:I.应用“①②③”可进行气体质量、摩尔质量、标准状况密度、相对密度、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Ⅱ.应用“④”可进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体积分数的计算和气体成分分析。

⑵221121m m V M V M =ρρ 同温同压下,Vm 1=Vm 2,所以有: 推论2: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⑷①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小的是( )A.H 2B. CH 4 C .N 2 D .CO 2 ②相同条件下A 气体对H 2的相对密度22,则气体A 的摩尔质量为 44 g ·mol -1;【巩固练习】1. 标准状况下①6.72 L CH 4 ②3.01×1023个HCl 分子 ③13.6 g H 2S ④0.2 mol NH 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cba D.abcd2.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3. 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LB.LC.LD.L4.150℃时碳酸铵完全分解生成气态混合物,该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是A.96B.48C.12D.325.同温同压下,A容器的H2和B容器的NH3中,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B.1∶2C.2∶3D.1∶36.标准状况下,若2.8 L O2含有n个 O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n8B.n16C.16nD.8n7.已知10.2 g A与12.8 g B完全反应,生成9.6 g C和7.2 g D及另一气体E,已知E的密度是H2密度的15.5倍,则气体E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 2.24 LB.4.48 LC.5.6 LD.11.2 L8.在一定温度下,物质W分解,其反应方程式4WX3(g)+2Y(g),测得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体与H2的相对密度为18,则W的式量为A.27B.18C.36D.12612.在常温常压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共消耗相同条件下0.5 L O2,在混合气体中CO与H2的体积比为A.1∶1B.1∶2C.2∶1D.任意比9.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质量为116g,充满CO2为122g,充满气体X为114g,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0C.32D.4410.在标准状况下,15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是10.08 L,则这种混合气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11.某气态氧单质,在标况时每100 mL的该气体质量为0.2143 g,该氧单质的摩尔质量为;化学式为;48g·mol-1 O312.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等,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数之比为n: m;同温同压下,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之比为m:n;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的质量之比为m:n;13.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 mL,则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g·mol-1 3214.在标准状况下,6.72 LCH4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6 g,该混合气体中有mol的CH4, g 的CO。

0.2 2.8【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