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谐理念

合集下载

论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最新哲学类】

论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最新哲学类】

——附加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工程概况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总长度545m;道路设计红线宽度主线30m,一副路面;车行道16m;绿化带2*4m;人行道2 *3m。

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雨水、污水、给水、照明、弱点管道、标志标线工程。

技术指标:1、道路性质:城市主干道(2级)2、设计行车速度:40km/h3、使用年限:15年4、车行道、人行道设计坡度:2%主要设计依据:1、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设计委托书。

2、咸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咸阳市彬县泾河区建设规划图”。

3、《城乡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D40-2004)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9、国家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项目经理部组成1.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部授权管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ISO91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按照我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执行。

1.2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质量目标:合格工期目标:我公司投标自报工期为180日历天,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在满足合同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提前交付使用,实现我公司的承诺。

成本目标:科学管理,精密组织,在“人、机、料、法、环”五个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杜绝返工等质量事故,提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与稳定的追求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与稳定的追求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与稳定的追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和谐与稳定的追求。

在儒家思想中,和谐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稳定、个人内外各种关系协调一致的状态。

一方面,儒家追求深化社会关系中的和谐,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来创造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儒家强调个人内心的和谐,通过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来实现自身的稳定。

因此,在儒家文化中,和谐与稳定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追求体现在各个社会层面。

首先,在家庭中,儒家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睦相处。

儒家教育注重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和谐。

其次,在社会中,儒家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社会关系中的和谐。

儒家倡导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忠诚,强调家庭的尊崇、夫妻的和睦以及兄弟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在国家层面上,儒家追求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强调君臣之间的公平和谐,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和睦共荣。

同时,儒家的稳定追求也体现在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上。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稳定。

个人修养是儒家追求和谐与稳定的基础,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智慧和美德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同时,儒家教育注重个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家规家训的传承,强调家庭的稳定与和睦,以及家族的延续与繁荣。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与稳定的追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儒家的和谐与稳定观念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石。

通过推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价值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应用。

在现代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和谐与稳定追求仍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与稳定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儒家和谐方法

儒家和谐方法

儒家和谐方法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仁爱原则: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爱是实现和谐的关键。

儒家主张爱人如己,推己及人,以宽容和同情心对待他人,通过践行仁爱,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处世原则,主张保持平衡、适中,避免过度或不及。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儒家提倡以中庸之道为原则,把握适当的分寸和尺度,以达到和谐的境界。

3. 礼乐教化:儒家重视礼仪和音乐教育,认为通过礼仪的规范和音乐的美感,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实现和谐要从个人自身做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个人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个人要注重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方法注重内外的和谐、以法律和义调节关系、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这些方法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

“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

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小议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小议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小议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它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它用在家庭中,可促进家庭和谐;用在学校中,可实现学校和谐;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程度。

下面,我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一、儒家思想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五行》篇这样来解释“仁”的内涵:“爱父,其继爱人,仁也。

”由此可见,仁爱始于亲, 又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告诉我们首先要善待自己家的老人小孩,才能对善待他人的老人小孩。

在现代社会中,严重存在的“虐待老人”和“亲情失落“、“啃老族”和“代沟”现象等,都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不通畅和谐的。

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文明病”,也是现代人的一种悲哀。

许多人从上学开始,特别是独立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由于工作压力和竞争激烈,似乎就不得不整天为其学业、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为构建自己的物质家园———成家、购房、买车、追求高档物质享受等,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经过多年的个人奋斗,事业可能成功了,但是却常常失去了人间最珍贵的东西———“亲情”。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告诫人们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不能不时刻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其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其日益衰老而恐惧,应当时刻挂念父母。

请现代人想一想,你的父母的年龄记住了吗?也许你的存款密码、手机、电话号码、孩子的生日,以及情人的生日等都牢记在心,而父母的生日和年龄却抛在脑后,即使记得在生日那天也没有任何表示。

孔子又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代社会交通信息不便,子女出远门不便于赡养父母,尽可能“不远游”。

如果一定要远游,那也要安排好双亲的生活,还要告诉自己工作的详细地址,以免父母挂心。

如今,是一个交通信息极为方便的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可有多少子女经常给老人通通电话,尽量抽空回去看看白发苍苍的父母呢?世界虽变小了,但子女对父母的“亲情”却越来越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谐思想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致用之学。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进而促成和谐社会的形成必将获得有意的成效。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和谐思想;道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

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

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

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要达到和谐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括无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于人际欢喜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已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的矛盾。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其核心价值观是以和谐为基础的。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自我和谐等。

在儒家看来,社会和谐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

儒家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认为只有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儒家提倡“仁爱”、“和为贵”的思想,强调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助合作和相互尊重,以实现社会和谐。

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要求个人在追求自身和谐的同时,还要促进家庭、国家和世界各地的和谐。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儒家主张“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应该遵循的准则,旨在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儒家强调个体的自我和谐。

儒家主张个人修身养性,通过修身来实现内外和谐。

儒家认为,个人内心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只有个人内心的和谐,才能使个人在外部环境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即是指个人应该保持心境的平和与稳定,追求内心的和谐。

通过修身养性,个人可以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和人际关系中,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强调了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内心的和谐。

这种理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和谐观念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相契合,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可以从儒家的和谐理念中汲取智慧,推动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自我和谐的目标。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强调了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内心的和谐,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的和谐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儒家和谐思想透析

儒家和谐思想透析

儒家和谐思想透析孔子及儒家和谐思想透析一、孔子和谐思想1、以道德礼义为根据孔子以“仁、礼、义、智”为理想,“道德礼义”为根本,认为首先使人们仁爱、诚信、宽容,还要守有礼节、崇尚规范、尊重他人,并以众人之义为本,调和个人与公共利益,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

2、乐善好施的理念孔子认为最主要的礼仪就是“仁”,也就是“以仁为本,尊重他人,行善以示仁德”。

他主张:“乐善好施,以期获得尊敬荣耀”,认为人们要时刻坚持以仁心来对待他人。

3、行善之道孔子认为行善道之最高境界就是:“及人之所欲而不加以伤害”,他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把握好施仁的比例,既要让受益者得到满足,也要实现利益共享,以获得和谐的社会。

二、儒家和谐思想1、注重内外的和谐儒家认为应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意识的和谐等都纳入考量范围,以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全面、协调、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

2、以法律和义去调节关系儒家认为个人与社会依据法律和义去调节,真正实现和谐就是通过遵循它们而实现。

儒家认为法律强制执行,是违背和谐社会的;义则以礼仪居上,可以协调社会的关系,以及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3、倡导厚礼尊敬儒家倡导“厚礼莫逾尊”的原则,认为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做到尊重他人,礼节要有特殊的厚薄之分。

因此,儒家强调“敬老爱幼”、“以礼待人”,以此达到家庭、社会和谐的状态,满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相尊重,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综上所述,孔子和儒家和谐思想都强调要以道德礼义为基础,从外部的法义调节社会关系,从内部的仁爱、乐善好施、顾及他人来保证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儒家文化中的社会和谐观念与治理的实现

儒家文化中的社会和谐观念与治理的实现

儒家文化中的社会和谐观念与治理的实现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社会和谐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政府的有效治理,这些观念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仁爱与社会和谐观念儒家文化中,仁爱是最核心的伦理价值观。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儒家看来,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通过仁爱,人们能够互相尊重、理解和关心彼此,进而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

例如,孔子在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二、礼仪制度与社会和谐观念在儒家文化中,礼仪制度被视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守各种礼仪规范,人们能够保持互相尊重、文明有序的社交行为。

儒家认为,通过礼仪的规范,人们能够遵循社会底线和道德准则,避免争斗和冲突的发生,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例如,婚礼、葬礼等传统礼仪,强调了家庭、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人们的行为更加文明和平衡。

三、君臣关系与治理的实现儒家强调治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君臣关系来实现有效的治理。

在儒家看来,君臣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

君主要以仁爱为核心,关心百姓疾苦,确保社会稳定。

而臣民则以忠诚为要义,尊重君主的领导权威,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通过君臣之间的互动和平衡,儒家治理的实现得以顺利进行,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儒家教育与社会和谐观念的传承儒家文化中,教育在社会和谐观念的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儒家教育的方式,将社会和谐观念灌输给下一代,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遵守礼仪,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治理。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行为规范,教导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这种方式,儒家文化的社会和谐观念能够代代传承,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结构。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社会和谐观念与治理的实现密切相关。

通过仁爱、礼仪制度、君臣关系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实践,儒家文化为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和思路。

论儒家思想中和谐观念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论儒家思想中和谐观念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论儒家思想中和谐观念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的提出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秦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大体包含人自身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于“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四个方面。

它的提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稳定、发展和改革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一、儒家思想的阐述儒家文化思想丰富,内容全面,包含“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对中国古代以及现代人的思想与行为都有着教育与约束作用。

自汉代以来作为中国思想的正统思想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多种冲击和浩劫,但都未撼过儒家思想的正统思想的地位。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思想的正统思想,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影响力。

它的发明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聪明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文明自身的优越性。

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二、儒家思想中和谐观念的内容儒家文化中的思想内容全面,其中和谐思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秦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大体包含人自身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于“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四个方面。

(一)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在和谐思想中是基础,有了人自身的和谐,才能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人和是人自身的和谐,古代文人受儒家的思想的影响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的目标与追求。

儒家思想对于行为规范的态度是非常的严谨的,对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行为规范的正规。

只有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才可以成为报效祖国的一份子。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本质是爱人,其中首先要学会如何爱自己的亲人。

从热爱自己的亲人开始,逐渐学会如何去爱他人。

自己获得成功的时候,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追求;强调不要把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

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和谐”是我国古代“和”的思想的延续和升华,“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

最早见于《周易·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

经查据资料,《周易》诞生的年代最早在周昭王之后, 或西周中晚期,时间为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周易》治国理论的最高追求目标是‘保合太和’。

‘太和’是最高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合太和’即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加以保合之功,不断进行调控,使之长久保持,来造就一种符合人所期望的万物繁庶,天下太平的良好局面。

”《周易》之后,“和”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和谐思想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国语》。

据《国语·郑语》一书记载,西周太史史伯在与郑桓公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了“和”的概念。

史伯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

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也。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者也。

”意思就是,虞、夏、商、周各朝代之所以能够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统治者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

史伯根据和合生意,断定周幽王必将衰败,而衰败的原因就是周幽王“去和取同”。

他说:“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段话的大意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

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

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儒家的和谐思想。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

而系统提出和阐述和谐思想的当是儒家。

儒家的和谐思想包含六层意思:一是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与人的和谐,五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六是国与国的和谐。

儒家文化中社会和谐的积极思想

儒家文化中社会和谐的积极思想

儒家文化中社会和谐的积极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以其社会和谐的积极思想深刻影响了当今的历史。

从古到今,儒家文化认为“以德治国”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争取发展是儒家文化给予社会的最重要的智慧结晶。

传统的儒家文化认为,“讲公德,崇尚和谐”,以真言聚众,克服各种分歧,
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儒家思想主张人们要诚实守信,以正派态度行事,崇尚和谐互助,促使社会协调运转。

儒家文化以这一积极的社会思想渗透了中华文化,影响着无数的中国人,使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另一方面,儒家文化还强调“以礼来统治天下”。

从古至今,礼乐礼仪是中国
社会发展的重要精华,礼仪能够增强人们的彼此关系,维系社会的大同主义道理,营造良好社会形式,以此来增强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行。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以其社会和谐的积极思想为世界社会带来了莫大喜悦。


要执行儒家文化的精华,学习和谐互助、爱心分享等儒家礼仪,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就定能实现和谐的社会环境。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摘要: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中蕴含许多关于和谐的理念,纵观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看出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一、儒家文化的概述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

“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

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二、儒家文化和谐思想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组成我国传统文化骨干的儒、释、道三家,对和谐理念都有深刻阐发,都将和谐视为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

咱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展和谐文化,应该借鉴和宏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思想。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前人普遍以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份,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儒家指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包容万物、永久在进展转变当中,人也应表现这一特点。

这确实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家强调人必需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法那么,做人处事皆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国传统文化还主张珍爱自然资源、爱惜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例如,老子将“俭”作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狩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等等。

这些都表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和可持续进展思想。

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维持不同的基础上达到统一与和谐。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但这种和谐并非等于无原那么的调和,更不等于泯灭不同的同一,而是“和”与“不同”的统一,是“和而不同”。

《国语郑语》载史伯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假设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很显然,和谐是有不同的统一,而不是无不同的同一。

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若是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

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相互平等、无分贵贱,提倡“平易”、“恬淡”的人一辈子境遇;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成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

(完整版)论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完整版)论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

《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

“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

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

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

作为今人,要建设和谐社会,须高度重视和弘扬这一历史传统。

儒家学说更看重“人和”。

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儒家还为中国文化指出一个“大同”社会的远景目标,以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生生不息的价值之源。

《礼记·礼运第九》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

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
摘要:儒 家 传 统 注 重 伦 理 道德 , 擅 长 系 统 思 维 , 包 含 丰 富 的 和 谐 思 想 : 人 与 自然 万 物 的 生 态 和 谐 ; 修 、 齐 、 治 、 平
的 社 会 和 谐 ; 人 与 他 人 的 人 际 和 谐 以 及 个 人修 为 的 身 心 和 谐 等 。 它 不 仅 提 出 了 “ 何 种 和 谐 ” 的 问 题 , 而 且 还 在 方 法 论 上 阐 明 了 “ 何 以 和 谐” 的 问题 。 反 思 儒 家 文 化 传 统 有 助 于 我 们 理 解 当 前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理 论 的 深 层 次 的 历 史 文 化 内 涵, 并 为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提 供 可 资 借 鉴 的 思 想资 源 。
儒家的政治和谐想不仅在理论上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行延续立纲建制而且在实践中确实是发挥了维护政权稳定协调经济利益调整人际关系的重大社会功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 " #$$%
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
李金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 宇 宙万 物有 水火、草 木、禽 兽和
一、生 态和谐
首先,天人的和谐。在中 国文 化里,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常被表述为 天人 关系。天 人相 合 是儒 家 传统 的基 本 认同。 人类是自然天地的产物, 《礼记 郊特牲》谓: “天地 合,而 后万物兴焉。 ” 天地造化,生育万物。 《周易》也在 《序卦》 中提到: “有 天地,然后 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 物。 ” 又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男女。 ”天 地 自然创生万事万 物,包括了 人类,故 人与 天地 自然、万 事 万物应当和谐相处。 《乾 彖辞》中说: “乾道变化,各正 性 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 这里的“乾道”即 天道; “太和” 可以理解为完满的“普遍和谐” 。天道大化流行,万物各 得 其正,保持完满的和 谐。人作 为天道 的产 物,故必 然遵 循 天道的规律,与自然万 物和谐 相处,惟 如此万 事万 物才 能 顺利发展。宋代大哲 学家张 载在《正蒙 》中第 一次 明确地 使用“天人合一”的说法, 并提 出了 “民吾 同胞,物 吾与 也”的命题,把人类作为我的同胞,将大地万物当 作朋友, 在哲学高度上阐明 了天人、物 我的本 源性。儒 家经 典之一 的《中庸》提到:“ 致中和, 天地位 焉,万 物育焉。 ”这同 样是在强凋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其次,物我的和谐。儒家 传统 历来 重视 人的 价值:人 生于万物,而又别于万物。《论语 乡党》 篇记载孔 子家马 厩失火,孔子退朝后,问 伤人与 否而 不问马, 表现 出其思 想对人的重视;孟子把人 的道德 属性作 为人类 区别于 禽兽 的本质所在;荀子讲得更明 确,他说:“水火 有气而无 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 知而无 义,人有 气有 生有知 亦且

儒家经典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儒家经典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儒家经典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天人合一,实现和平与繁荣。

本文将详细探讨儒家经典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儒家经典中,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被强调为和谐相处的基础。

《论语》中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说,人类的本性是由天赋而来的,人们应该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达到天命所赋予的境界。

这就是儒家经典中关于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的核心理念。

二、尊重自然与天地之道儒家经典中,尊重自然与天地之道也被视为和谐的重要原则。

《大学》中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告诫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力量,与其相互协调与合作,而不是与其对抗。

儒家经典中普遍存在对于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强调天地之道至善至美,蕴含着宇宙间万物的精神内核,人类应当以谦虚而积极地与之互动。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儒家经典中的和谐观念不仅仅涵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庸》中提到:“道不远人。

”这是在强调人类与自然界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联系紧密的。

人类要把握好自然的秩序与规律,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四、儒家经典与当代社会意义的相关性儒家经典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而儒家经典中的和谐观念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通过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实现。

同时,儒家经典中的和谐观念也对个体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追求内外和谐,人们可以实现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结起来,儒家经典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它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尊重自然与天地之道,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和谐。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准则。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要求个体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追求德性的完善,以达到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这种强调个人修养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使得中国人注重礼节、尊重长辈、重视孝道,并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婚丧嫁娶、宴会礼仪、社交礼仪等。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尊重长辈的责任。

在儒家思想中,家庭被认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和谐稳固。

儒家强调孝道,尊敬父母和长辈,并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

这种家庭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家庭观念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很重要。

孝道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家庭的依赖和责任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照顾父母、尊重长辈、强调家庭团结的行为习惯中。

此外,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治理方法。

儒家思想主张通过德行和美德来维持社会秩序。

儒家学者推崇君主、礼乐制度和公德,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这种思想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度、礼乐教育、庙堂文化等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相融合并相互影响。

例如道家思想的自然主义观念与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融合,形成了儒道合一的文化特点;佛教思想的慈悲、舍身菩萨精神与儒家思想的人伦关系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仁爱文化。

这种思想的相互融合和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是基于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自然界的平衡。

在儒家思想中,和谐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个人成就的关键。

儒家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和谐非常重视。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别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在家庭中,儒家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睦相处,强调孝道和父母的权威。

在社会中,儒家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宽容待人。

只有在人际关系中实现和谐,社会才能获得稳定和繁荣。

儒家关注社会秩序中的和谐。

儒家认为,社会秩序的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儒家强调君主和政府的责任,要保持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概念,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则。

仁者爱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儒家对自然界的和谐也有深刻的理解。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生态平衡。

儒家注重生态伦理,主张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强调人类的行为应该与自然的规律相一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实现和谐的过程中,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儒家强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谦虚谨慎等品德,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不是个人利益的追求。

儒家思想中的“德行”概念,也是实现和谐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修养个人的德行,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儒家对和谐的理解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也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家思想提倡的和谐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秩序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界的协调。

这些观念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和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例如,在当今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社会不公现象较为普遍,儒家思想的和谐观念可以提醒我们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谐理念
作者:杨小莉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08年第04期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和谐的观念和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无不具有和谐之意,体现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

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和谐文化,而究其内涵,则主要囊括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大同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理念。

一、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

他们认为天与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唯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

儒家文化中的“天”就是自然,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自然规律。

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是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天与人和谐共鸣才会产生“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人的道德,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是强调人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的和谐。

故而儒家认为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听天由命,做自然的奴仆,消极被动的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也不能蔑视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者与征服者,肆意蹂躏自然;而是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容共存,并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适应自然、改善自然,以达到更高一层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易经》中,《易经》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才能趋吉避凶。

书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影响,对后世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

孔子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才具备的美德,“唯天唯大,唯尧则之”。

他认为,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人不能违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规律。

而应该适应它,改造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孟子也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就会危害人类自身。

因此,孟子主张“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

认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当儒学发展到战国荀子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已构成较完整的理论系统。

荀子提出了“制天命”思想。

他认为对自然界不能盲目崇拜而无所作为,如果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利用
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就可以创造财富。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念
儒家文化一直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想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美好社会。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民心的向背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也制约着社会的全局,因此儒家的民本文化也应运而生。

关于以民为本,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记载,例如《晏子春秋·内问下》中讲到“以人为本”,在《管子·霸业》中讲到“以人为本”,在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

这些概念、范畴一直被儒家沿用下来,并且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民本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讲国家的治理应以民为本,为政者应勤政为民。

国家治理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应关注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理顺民心三个问题。

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关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要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的追求。

为政者要勤政为民,主要是指当权者要仁爱民众、顺应民心,赢得民心。

儒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基本认识。

他们反对统治者专横暴虐,力戒为政者穷奢极欲,反复强调为政者必须尊民、重民、敬民、亲民、爱民。

在中国封建社会,讲勤政为民,指的就是君、臣对民的态度,民为国之根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封建统治权力的稳固,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出发,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主张勤政为民,爱民若子,并把协调和处理对民的关系、实现民心的稳定作为社会稳定的核心。

三、大同社会理念
大同社会是儒家和谐社会的终极愿望,它可用《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和“社会公正”来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选贤与能的具体措施、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和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最高统治者的。

因而不能世袭,不能作为私有物来禅让。

《礼记正义》解释说:“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也。

”《正义》是以大同为五章故事的,所以举出尧不以帝位传其子丹朱而传给舜,舜又不传其商均而传禹的事例以资证明。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保证天下为公的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

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

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

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

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是大同世界的又一特征。

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视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主动关心社会。

男有室,女有家,社会和谐,人民安乐。

儒家向往的大同世界还包括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在这里,劳动已经成了人们高度自觉而又十分习惯的活动。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能劳不劳是可耻的,劳而不尽其力也是可耻的,劳动只为了自己同样是可耻的。

正是人们这种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支撑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实可靠的社会保障又是这种劳动态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和谐优越的生存条件,人们回报社会以高度的自觉劳动,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又互相促进。

总之,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可供我们借鉴的思想精华还很多,我们应以批判继承的精神,吸取精华,去除糟粕,深入研究和发掘其思想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