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是指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对于学校形象和声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或者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并亟需加以引导和处置的舆情状况。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对2009年至2010年8月的245个网络舆情热点检测分析,科教文卫领域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常发之地,以教育机构为主体的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占6.1%,排名第五,在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企业、社会个人之后[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梳理出的2011年上半年十大高校舆情热点事件都属于舆情危机事件,其影响力都已经超出了教育系统,影响到了这个社会。对于当前高校突发的各类网络舆情危机而言,预判工作作为处置的基础和预防舆情危机发生的前提至关重要。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预判
网络热点议题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6.8天,75%的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后的第2-4天网络关注度最大[2]。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这么快的速度中处置舆情危机,预判是最有效的方法。将关口前移,预判哪些事件会成为舆情危机的诱发事件就成为处置舆情危机的最好方法。诱发性的社会事件可以是大的
社会变动,可以是抽象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也可以是突发性的事件。这类社会事件一旦发生,就会迅速地与公众头脑中的固有成见、知识结构等发生信息的“化合作用”[3]。这种“化合作用”产生的能量继续推动信息的扩张并不断转化为动力,使对此发表意见、见解、看法成为公众的一种即时需要,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意见在公众中蔓延,相关的舆论开始形成。这就是社会舆情围绕“事件”产生的过程,高校网络舆情也符合这个规律,只是空间置换到了网络中。这里,起着诱发作用的“事件”就成为核心,高校舆情危机的诱发有四个核心要素。
1.属于容易介入的公开事件
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成为群体性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和交流,而已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影响力,必须公开传播。舆情是在公开讨论中形成,由公开表达得以实施。而且,舆情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公开领域产生并发挥作用的[4]。高校舆情危机事件一般都是高校师生熟悉的事件,事件既要公开又要符合“琐事法则”,即多数师生都能直接认知并能加以评论。例如,论文撰写、教育方法、学生食宿等师生都熟悉的问题。如果网络议论某一学科的高深专业研究能否立项为课题,这种问题则较难成为网络舆情,因为熟悉的人太少,无法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
□陈少平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对当前高校的管理和安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提出高校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预判有四个核心要素:属于容易介入的公开事件、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与社会常态价值期望相悖、与师生个体相关;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过程研判的四阶段,并据此提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若干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危机预判;过程研判;处置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
研究及处置对策
事件。
2.事件本身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
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的事件都必须与社会关注焦点相符合,也就是说要具有公共性质。要吸引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讨论,最终整合形成一致意见,这一事件必须是公共性质的。个别的、不具有广泛意义的私事是不可能引发广泛的舆情的。“小”事件必须能以“小”见“大”,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点相符合。例如,西安音乐学院回应药家鑫案涉及到了“富二代”“官二代”这个社会焦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微博要求学生40岁有4000万身家、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涉及到了“教育的功利化”这个公共话题。
很多事件虽然发生在高校,但却是社会的公共关注点,就容易演化成高校舆情危机。另外,还有一类事件也极其容易引发高校舆情热点,如我国国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国家管理视野中的重大形势政策事件、国家管理视野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管理视野中的突发事件等,往往成为青年大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
3.事件本身与社会常态价值期望相悖
事件所能引起的反应还应该“与公众头脑中的固有成见、知识结构等发生信息的‘化合作用’”[5]。如果有较大的反差,这种惊异的反差就成为信息迅速传播的一种推动力,公众由于有了这种鲜明的信息对比刺激也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以“恋爱实名制”为例,网络盛传某高校实行学生恋爱实名登记制,私人领域的“恋爱”和公共领域的“实名制”两个词汇的结合迅速引爆网络舆情。公众视野中的高校应该是以教育为主,管理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学生,使其成长成才。“涉及个人隐私的恋爱实名制发生在高校”,这一与公众心理反差较大的现象一出现,就立刻引起了公众高度关注。另外,大学生的反应更为激烈,日常累积的对学校管理服务中的一些不满被该事件激发出来并加以放大,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调侃和讽刺。非该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共情”作用也加入了围观行列。
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子系统时刻受到社会关注,其正面或负面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并不都会引发网络舆情危机。而当该事件与公众价值期望相背离时,成为网络舆情的概率就会增大。典型的案例是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和南昌大学校领导集体唱歌录mv,两个事件都不新奇,“校楼冠名”“领导唱歌”等也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恰恰与公众心目中的固有形象不一致。清华大学作为最高学府之一,公众对其赋予了无限崇高的责任和意义,而大学领导也往往被视为严肃庄重的形象,企业冠名和唱歌录mv颠覆了这一固有形象。随即引发针对这两所高校的网络舆情。
4.事件本身与师生个体相关
公众关注的网络舆情都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同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也都与高校师生相关。舆情涉及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必定指向特定的公众事务,而公众事务作为一种客观社会现象存在必须有一种解决出路。公众形成舆情的目的就在于让问题得以解决,让事件的发展尽量、尽快地符合公众共同的现实愿望,合乎公众利益。因此,也可以说,只有现实迫切性的问题才能引发舆情。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上网群体,与大学生利益相关的诱发事件往往就成为高校舆情的高发事件。在高校校园内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利益,且受到大学生群体关注的事项主要有:有关权益保障方面的事项、有关学校发展方面的事项、有关学习交流方面的事项、情感交流方面的事项、校园突发性事项。此类事件往往由大学生首发,引起广泛相同经历的学生群体的关注,进而引发更为广泛的关注。由于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群体,因此该事件也很快就被社会媒体转载报道。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基本都具有以上四点属性。其中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几乎是所有网络舆情的基本属性。而与社会的常态期望值相悖恰恰是事件得以迅速传播的动力,因为它引发了好奇和惊异。公众的传播或者关注一定有其原因,与个体关系密切、激发个体的参与欲望是高校舆情扩散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研判
所谓过程研判是指在网络舆情发生后的具体处理中,网络舆情管理者根据舆情的具体内容以及运行的具体情况,对舆情的“意见领袖”以及其他意见进行分析,着重对舆情的发展轨迹与管理部门的应对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舆情下一步的发展状况作出预判。网络舆情的过程研判是网络舆情处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知己知彼,只有对舆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发挥方式进行分析才能切实掌握舆情的演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