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裂化热工部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备操作规程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概述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炼油设备,用于将蜡油进行加氢处理和裂化分解,产生高质量的燃料。

该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加氢反应器•加氢循环系统•裂化装置•分离装置•脱气装置3. 设备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在操作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操作所需的工具、仪表和耗材是否齐全。

3.确认操作区域内是否存在危险物品,做好防护措施。

3.2. 启动设备1.打开加氢反应器的给料阀门,并调节给料流量。

2.打开加氢循环系统的循环泵、氢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

3.检查各个装置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3. 运行设备1.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加氢反应器内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监测裂解装置和分离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确保产物质量符合要求。

3.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仪表的准确性。

4.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3.4. 停止设备1.逐步减少加氢反应器的给料流量,并关闭给料阀门。

2.停止加氢循环系统的循环泵、氢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

3.关闭各个装置的阀门,并排空介质。

4.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并记录设备停运情况。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手套等。

•注意设备周围的危险区域,不要擅自进入。

•注意设备的运行参数和仪表的指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

•禁止在设备周围吸烟或使用明火。

•熟悉并使用相应的应急设备和灭火器材。

5. 结束语通过遵守本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氢裂化岗位设备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岗位设备操作规程

规程名称 编写人员
加氢联合装置加氢裂化单元机泵操作法 马斌、黄军汉、林盛强、徐峥嵘
单位
炼油四部
审 生调部
生技一室 质Leabharlann 室审查人 单位负责人机动部 查
设备一室 动力室
安环部
安技一室 环保室
审批
副总工程师
批准
主管经理
目录
ZSGZ-43-4401-05.11
1 循环氢压缩机组(C3001)运行规程 ....................................................... 1 1.1 作用和任务 ........................................................................ 1 1.2 管辖范围 .......................................................................... 1 1.3 工艺流程概述 ...................................................................... 1 1.4 机组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材料 .......................................................... 1 1.5 主辅设备规格、性能、参数 .......................................................... 3 1.6 机组消耗指标 ...................................................................... 4 1.7 机组的开机条件及主要控制和保护系统 ................................................ 5 1.8 机组操作 .......................................................................... 9 2 干气密封操作法 ..................................................................... 19 2.1 干气密封运行原理 ................................................................. 19 2.2 干气密封控制盘 ................................................................... 20 2.3 C3001 循环氢压缩机干气密封操作原则: .............................................. 19 2.4 静态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开车运行 ......................................................................... 21 2.6 干气密封控制盘报警-变送器的功能 .................................................. 22 2.7 停车 ............................................................................. 22 3 压缩机组(C3002/A、B)运行规程 ....................................................... 22 3.1 作用和任务 ....................................................................... 22 3.2 管辖范围 ......................................................................... 22 3.3 工艺气体流程概述 ................................................................. 23 3.4 机组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材料 ......................................................... 23 3.5 主辅设备规格、性能、参数 ......................................................... 24 3.6 机组消耗指标:(单台机组) .......................................................... 27 3.7 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 ............................................................... 28 3.8 压缩机的开机条件及报警联锁系统 ................................................... 28 3.9 机组操作 ......................................................................... 30 4 压缩机组(C3002/C)运行规程 .......................................................... 37 4.1 作用和任务 ....................................................................... 37 4.2 管辖范围 ......................................................................... 37 4.3 工艺气体流程概述 ................................................................. 37 4.4 机组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材料 ......................................................... 37 4.5 主辅设备规格、性能、参数 ......................................................... 38 4.6 机组消耗指标:(单台机组) .......................................................... 42 4.7 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 ............................................................... 43 4.8 压缩机的开机条件及报警联锁系统 ................................................... 43 4.9 机组操作 ......................................................................... 44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混合进料
混合比例,m%
20.12
36.1
43.78
100.0
密度(20℃),g/cm3
0.863
0.893
0.911
0.896
硫含量,m%
1.21
氮含量,ppm
800
残炭,w%
-
-
倾点,℃
-
-
馏程℃
D-1160
D-1160
D-1160
D-1160
1%
254.92
330
195
192
5%
280.90
364
分馏部分:将反应部分来的生成油分馏为气体、液化石油气、轻石脑油、重石脑油、柴油及尾油(未转化油)等产品。由脱硫化氢塔、产品分馏塔、柴油汽提塔、石脑油分馏塔、吸收脱吸塔和石脑油稳定塔等组成。
3、装置技术特点
本装置采用双剂串联尾油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反应部分采用国内成熟的炉前混氢方案;分馏部分采用脱硫化氢塔+常压塔出柴油方案,采用分馏进料加热炉;吸收稳定部分采用重石脑油作吸收剂的方案;循环氢脱硫部分采用MDEA作脱硫剂的方案;催化剂的硫化采用干法硫化;催化剂的钝化采用低氮油注氨的钝化方案;催化剂再生采用器外再生方案。
初期产品主要性质
项目,℃
<65
65~165
165~260
165~380
260~380
>380
密度(20℃),g/cm3
0.6547
0.7409
0.7810
0.8085
0.8298
0.8374
馏程,℃
IBP/10%
26/29
69/85
166/189
175/205
264/280

160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160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1.1装置概况1.1.1装置简介一、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是继镇海加氢裂化装置之后第二套国产化装置,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承担主要设计,天津四建承建。

于1991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6月建成,1995年9月开车一次成功;原设计为100*104t/a,串联式中间馏分油循环流程。

1998年9月装置进行120万吨/年一次通过流程的扩能改造,1999年6月实现160万吨/年一次通过流程改造的第一步,2001年6月完成160万吨/年串联式一次通过流程改造。

原料油主要是常减压直馏蜡油,可以掺炼部分焦化蜡油抽余油。

二、装置占地:加氢裂化和制氢在一个界区内,界区的面积为228*140=31920m2,其中加氢裂化占地面积为228*80=18240m2,制氢装置占地228*60=13680m2,加氢裂化和制氢装置共用一个中心控制室、变配电间、生产办工楼和生活设施,中心控制室在制氢南侧,办工楼在联合装置的界区外。

三、装置组成:装置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反应部分包括原料系统、反应系统、新氢系统及注氨、注硫系统、反应部分包括:加热炉系统(F1101、F1102),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器,高分和低分。

(二)分馏系统:由脱丁烷塔;轻石脑油分馏塔;第一分馏塔、重石脑油气提塔;第二分馏塔四个单元。

反应系统作用:原料油通过加氢裂化反应转化为轻质烃;轻、重石脑油、航煤、柴油等产品。

分馏系统作用:将反应部分来的反应生成油分馏切割成干气、液化石油气,轻、重石脑油、航煤、柴油、未转化油等产品。

四、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来源(一)加氢裂化所需直馏蜡油VGO144.5*104t/a,由常减压装置提供;焦化蜡油抽余油CGO15.5*104t/a,由蜡油抽提装置提供。

(二)氢气由制氢装置及氢气提纯装置提供。

(三)燃料1、燃料气(干气+液化石油气),3.95*104t/a;2、燃料油3.55*104t/a,均由燃料站提供。

加氢裂化反应系统正常操作法

加氢裂化反应系统正常操作法

加氢裂化反应系统正常操作法催化剂床层温度是反应部分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每个反应操作工都必须了解影响该参数的各种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调节。

在正常的运转中,反应温度超过正常温度0.5℃,本岗位人员应研究原因,超过l℃报告班长,并调整冷氢量和反应器入口温度。

15.3.1 R1001温度影响因素1.1.1 F1001炉出口温度。

1.1.2 R1001入口温度高,反应床层温度上升。

1.1.3 冷氢量增大,床层温度下降。

1.1.4原料性质变化:a.原料硫含量增加,床层温度上升。

b.原料氮含量增加,床层温度上升。

c.循环氢纯度提高,床层温度上升。

d.新鲜进料量增大,床层温度上升。

e.原料带水量增加,床层温度晃动。

1.1.5循环氢H2S含量增高,催化剂活性提高,床层温度上升。

1.1.6 E1001原料出口温度升高,床层温度上升。

1.1.7进料中DAO掺炼量比例增大,床层温度上升。

调节方法1.1.8调节R1001入口温度,控稳F1001出口温度。

1.1.9调节床层冷氢注入量。

1.1.10按照操作指导曲线图进行调节。

1.1.11控稳循环氢流量。

1.1.12控制好E1001出口温度。

1.1.13联系调度及罐区,控制好原料油性质和混合比例。

15.3.2 R1002温度影响因素1.2.1 RlO02入口温度升高,反应温度上升。

1.2.2床层冷氢量增大,床层温度下降。

1.2.3 R1001反应产品氮含量升高,床层温度下降。

1.2.4循环氢纯度提高,床层温度上升。

1.2.5循环氢中NH3 含量升高,床层温度下降。

1.2.6 R1001出口温度升高,床层温度上升。

1.2.7 RlO02进料量的变化。

调节方法1.2.8调节R1O02入口温度及各床层温度。

1.3.9调节床层冷氢量,尽量保持各床层温升<10℃及相近的床层出口温度,为了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每次调节的床层平均温度范围应在0.2℃左右。

1.3.10控制好R1001的床层温度。

加氢裂化分馏部分正常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分馏部分正常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分馏部分正常操作规程一、操作参数表二、操作因素分析分馏系统的目的是生产合格产品,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是分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依据,也是分馏操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温度温度是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拔出率和产品质量主要操作参数,对于每个塔,可以通过控制进料温度、侧线的温度、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来控制产品的拨出率和产品的质量。

塔顶温度用塔顶回流来控制,塔顶温度高,塔顶产品偏重,应加大回流来控制质量,但回流不宜过大,防止塔盘和塔顶超负荷。

侧线抽出温度与侧线抽出量成正比,侧线拿量不合理或不稳定将影响整个分馏塔的操作,应视产品的质量情况稳定抽出量,调节不能太频,幅度变化不要太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侧线温度相对恒定为好。

侧线温度是反映柴油干点和侧线拨出率的最灵敏的温度,侧线温度太高,柴油干点会上升,如柴油的干点超指标,应减少柴油的产量增加中段回流量进行调整。

侧线温度太低,则柴油的产量会下降,此时可根据侧线温度的变化增大柴油的抽出量。

回流温度对全塔的热平衡和分馏精确度均有较大的影响,回流罐温度主要由空冷运转情况、水冷效果、塔顶气相负荷和环境温度来决定。

塔底温度是衡量物料在该塔的蒸发量大小的主要依据。

温度高,蒸发量大,温度过高甚至造成携带现象,使侧线产品干点高,颜色变深,严重时会生焦,但塔底温度太低时合理组分蒸发不了,产品质量轻降低了产品收率,也加大了下游设备的负荷。

塔底温度决定塔底液相中轻组分的含量,含量越高,底温越低;如果塔底温度太高,必须加大中段回流。

分馏塔各点温度的高低主要视进料性质而定,也就是说温度随进料的裂化深度而变化,所以,在平时操作中要根据进料性质及时调整各点温度,特别是各塔底温度,并以这个温度作为操作中的主要调节手段。

2、压力压力对全塔组分的沸点有影响,随着塔压的升高,产品的沸点也会升高,以致给组分的分离带来更大的困难。

如果塔的压力降低,在塔温不变的情况下,拨出率就会上升,产品容易变重,排出气体的流率就会增加。

加氢裂化反应部分正常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反应部分正常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反应部分正常操作规程一、反应部分正常操作参数二、一般规定在开工进程中需要进行升降压、升降温,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和长周期运行,需要遵循以下规程:1.反应器升压在下述的任何一项操作中,反应器应按以下推荐的温度和压力限制进行操作。

反应器每一次升压,在反应器所有部件的金属温度达到51℃以前,压力应不超过反应器入口设计压力的四分之一(4.125MPa)。

一旦反应器在高于357℃的温度下操作过,对于以后的所有开工,在反应器各部件的金属温度没有达到93℃以前,反应器压力应不超过入口设计压力的四分之一(4.125MPa)。

2.反应器降压在反应器正常操作压力和温度下,钢材里的氢浓度可达几个ppm,当反应器被冷却和降压时,溶解度降低,导致氢浓度过饱和。

当反应器脱气时(如开停工时)必须小心防止因为过饱和的氢浓度引起钢的氢脆变。

停工时,在任一表面温度降到93℃或更低温度前,反应器应降压到或以下4.125MPa。

降压时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由于高流速产生高压降而增加的反应器内部构件的应力,降压速度应控制到任何一个反应器的总压降都不超过0.6MPa。

3.反应器升温在反应器升温期间,升温速度应保持在下列限度以内。

工艺流体限制反应器表面温度<93℃>93℃进料温度变化<8℃/15分钟<14℃/15分钟进料温度比最低表面温度比最低表面温度最多高167 最多高167C4.反应器降温在反应器降温期间,降温速度应保持在下列限度以内:工艺流体限制反应器外壳金属温度<93℃>93℃进料温度变化<8℃/15分钟<14℃/15分钟进料温度比最低表面温度比最低表面温度最多低11l℃最多低11l℃三、操作因素分析1.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控制脱硫脱氮率的重要手段。

对于1401-R-101,提高反应温度,提高了脱硫脱氮率,为裂化反应创造条件。

对于1401-R-102,提高反应温度可使裂解反应速度加快,原料的裂化程度加深,生成油中低沸点组分含量增加,气体产率增加。

最新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最新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操作规程海南实华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装置概况 (1)第二节原料和产品 ..................................................................................................................第三节物料平衡 ......................................................................................................................第四节工艺流程说明 ...............................................................................................................第五节主要操作条件 ...............................................................................................................第六节能耗、公用工程及辅助材料消耗................................................................................第七节装置内外关系...............................................................................................................第八节分析控制 .......................................................................................................................第九节工艺卡片 .........................................................................................................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催化剂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反应原理 .......................................................................................................................第二节催化剂 ...........................................................................................................................第三节影响因素 ....................................................................................................................... 第三章正常开工程序 ................................................第一节开工准备工作 ...............................................................................................................第二节开工前的设备检查 .......................................................................................................第三节反应系统氮气气密、烘干催化剂................................................................................第四节催化剂装填 ...................................................................................................................第五节催化剂干燥 ...................................................................................................................第六节急冷氢和紧急泄压试验................................................................................................第七节催化剂预硫化 ...............................................................................................................第八节切换原料油和调整操作................................................................................................第九节原料分馏系统气密 .......................................................................................................第十节原料分馏系统冷油运 ...................................................................................................第十一节分馏系统热油运及进油操作.................................................................................... 第四章正常操作法 ..................................................第一节反应部分正常操作 .......................................................................................................第二节分馏部分正常操作 .......................................................................................................第三节循环氢脱硫操作 ...........................................................................................................第四节加热炉操作 ...................................................................................................................第五节空气预热系统操作 .......................................................................................................第六节热工部分操作 ...............................................................................................................第七节原料油过滤器操作 ....................................................................................................... 第五章装置正常停工程序 ............................................ 第六章循氢机操作规程 ..............................................第一节开机条件 .......................................................................................................................第二节开机前的检查工作 .......................................................................................................第三节润滑油系统的检查、准备及润滑油系统循环的建立................................................第四节封油系统的检查、准备及封油系统循环的建立........................................................第五节机组本体的检查 ...........................................................................................................第六节压缩机机组的启动 .......................................................................................................第七节正常停机 .......................................................................................................................第八节正常维护与巡检项目 ...................................................................................................第九节故障原因及处理 ........................................................................................................... 第七章新氢压缩机操作规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机 ...............................................................................................................................第三节停机 ...............................................................................................................................第四节机组切换 .......................................................................................................................第五节故障分析及处理 ...........................................................................................................第六节 1401-K-101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的操作及事故处理 ................................................... 第八章机泵操作法 ..................................................第一节高压离心泵 ...................................................................................................................第二节液力透平操作法 ...........................................................................................................第三节普通离心泵操作法 .......................................................................................................第四节液下泵操作法 ...............................................................................................................第五节高压注水泵操作法 .......................................................................................................第六节普通柱塞泵 ...................................................................................................................第七节计量泵 ........................................................................................................................... 第九章事故处理 ....................................................第一节事故处理总则 ...............................................................................................................第二节生产操作事故处理 .......................................................................................................第三节动力事故处理 ...............................................................................................................第四节事故处理后的开工操作................................................................................................ 第十章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 ........................................第一节岗位安全责任 ...............................................................................................................第二节安全规定 .......................................................................................................................第三节预防职业中毒 ...............................................................................................................第四节防毒器具使用 ...............................................................................................................第五节消防器材的使用 ...........................................................................................................第六节安全用火的规定 ...........................................................................................................第七节装置开停工的安全规定................................................................................................第八节装置检修的安全规定 ...................................................................................................第九节防止硫化氢中毒有关规定...............................................................................附表:1、安全阀一览表 .......................................................................................................................2、设备一览表 ...........................................................................................................................3、工艺原则流程图..................................................................................................4、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装置概况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120×104 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FRIPP研制的FF-20和FC-14双剂串联尾油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进行项目总承包。

加氢裂化通用设备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通用设备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通用设备操作规程1.1注硫、注氨泵(计量泵)操作法概述加氢裂化装置注硫泵P-1020A、B,注氨泵P-1019为进口设备,均为双隔膜计量泵(容积式),P-1020A、B两泵一开一备,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在催化剂硫化时将硫化剂(DMDS)升压后注入到循环氢中,硫化剂随循环循氢进入应器各床层,将氧化态的催化剂还原为硫化态。

注氨泵P-1019是将钝化剂(液氨)升压后打到反应器中,将硫化完后的催化剂进行钝化,防止催化活性过强,造成反应难以控制,同时有利于催化剂效能持外释放。

1.1.1 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1.1.1开泵前电机已进行过试运,并且电机转向正确,从上向下看为顺时针转。

1.1.1.2泵外观检查。

地脚螺栓是否紧固,查看紧固件有无松动。

泵、压力表、安全阀、出口止回阀、电机等外观检查有无异常,接地线是否牢固。

1.1.1.3联系电工并确认机组已经正常送电。

1.1.1.4 确认工艺管线、液压腔的安全阀在检定周期内并正常投用。

1.1.1.5检查确认传动构件油箱(凸轮箱)、液压系统油箱(隔膜腔)有足量且油质正常的。

(凸轮箱加美孚sch634,隔膜腔加美孚或艾索32#液压油)。

1.1.1.6 转动泵流量调节手轮,将泵的流量调节至0位置。

1.1.1 .7检查确认工艺条件已满足,反应器跟前的阀门已打开。

1.1.1 .8 打开泵入口阀。

1.1.1 .9 将泵出口阀打开。

1.1.2 启动1.1.2 .1 按下启动按钮,将泵启动。

1.1.2 .2 检查泵运行状况,确认泵运行正常后,缓慢转动流量调节手轮,将产量流量调至需要的量。

1.1.3运行时的检查1.1.3.1 泵启动后检查泵出口压力波动情况,最高压力≯17.1MPa。

1.1.3.2 泵出口流量波动情况,检查泵出口流量计与计量泵自身计量是否一致、管线振动是否正常。

1.1.3.3 泵及基础振动是否正常。

1.1.3.4 泵、管线、法兰、有无泄漏。

1.1.3.5 电机电流是否超标、电机温度有无异常。

加氢裂化装置工艺流程描述

加氢裂化装置工艺流程描述

装置工艺流程描述一、加氢裂化工艺介绍1、加氢裂化联合装置由如下部分组成:1)在反应器部分进料油和循环油通过加氢裂化反应转化为轻烃、石脑油、航煤和柴油。

2)在分馏部分,把从反应部分来的转化油切割成各种产品。

3)在酸性气处理部分,酸性干气和酸性液化气用醇胺溶液洗涤,以便除掉H2S.2、反应器部分1)新鲜进料流程从油罐来的新鲜进料经过滤器K101除去固体和沉降脱水后,进入缓冲罐D101,再由P101A、B送到换热器E104和E104A、B,同反应器流出物换热,然后,与热循环氢混合一起进入R101.2)当进料及循环氢通过精制催化剂时,脱硫、脱氧、脱氮和烯烃炮和反应开始发生,并在反应器底部订层完成,这些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温度升高。

通过控制反应器入口温度及调节急冷氢量,使温度上升受到抑制,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同时防止发生飞温。

在R101反应产物流出线上,要设置一个采样阀,以测定氮的转化。

在生产期间,要控制流出油的总氮含量在50ppm(wt.)内,就要调节R101的平均床层温度。

如果反应器内的温度超商,用降低第二反应炉F102温度和加大急冷氢仍不能控制裂化反应速度,则器内温度急升会严重地使催化剂结焦,甚至破坏设备结构,使反应器壁过热。

如果最大的冷却反应器仍不能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则反应器和关联设备必须降压。

当R102A和B中的任一个反应器温度超过它的正常值28℃时,应立即启动7bar/min泄压系统降压。

要严格控制R102A、B的温度,以保证新鲜进料100%地转化成所需要产品。

在操作中,新鲜进料和循环油比例要保持不变。

3)反应产物换热器的流程从Rl028出来的反应产物通过一组换热器(E101—E105)回收热量,最后用空气冷器A101冷却到49度后进入高压分离器Dl02。

空冷器进口注入冲洗水以除氨和防止氨盐沉积.注入处将允许大部分水汽化。

注水泵Pll4B注水注入西面四组空冷,Pll4C注水注入东面四组空冷,Pll4A_互为Pll4B、C备用。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加氢裂化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反应过程,在石油炼制、化工工业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加氢裂化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加氢裂化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事项等。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完成设备检查:在进行加氢裂化操作前,要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无漏气、无泄露现象,并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仪表的准确性。

2.检查原料质量:对于进行加氢裂化的原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

3.完成安全装置检查:检查安全装置如阀门、疏水器、排污罐等是否完好,并进行相应的测试,确保安全装置的可靠性。

4.准备操作记录表和操作指导书:操作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操作记录表和操作指导书,以便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按照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低温操作注意事项:由于加氢裂化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操作人员需要穿戴适当的防寒服,防止低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注意防止设备受到低温冻结的风险。

2.高压操作注意事项:加氢裂化过程中,操作压力较高,操作人员要保持警惕,严禁瞬间打开或关闭阀门,以免发生压力冲击或设备爆炸等事故。

3.预防静电事故: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有关静电防护的规定,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如防静电衣、防爆工具等。

4.转移原料和产品注意事项:在原料和产品的转移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三、操作后的事项1.清洗设备:操作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清除残留的原料和产物,防止对下次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2.做好记录工作:及时将操作记录表中的数据整理并上报,以便于对操作过程的追溯分析,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据可查。

3.存储设备:将使用过的工具、设备等清洗好并妥善存放,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下次使用时出现操作困难。

加氢裂化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5.1循环氢压缩机的开、停操作5.1.1 开机A级操作框架图1氮气置换2. 开机准备2.1投用干气密封系统2.1.1投用密封干气2.1.2投用工业风2.1.3投用氮气2.2 投用润滑油系统2.3机组盘车2.4 主蒸汽暖管3启动压缩机3.1启动前检查3.1启动汽轮机4开机后调整和确认4.1 辅助系统4.2循环机4.3 动力设备4.4 工艺系统B级开机操作适用范围:汽轮机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初始状态:(P)一压缩机单机试车完毕(P)一机组周围环境整洁(P)一梯子平台安全可靠(P)一保温完整(P)一消防设施完备(P)一联轴器安装完毕(P)一联轴器防护罩安装好(P)一压缩机入口、出口隔离(P)一氮气管线隔离(P)一放火炬线隔离(P)一密封气线隔离(P)一隔离气线隔离(P)一放空阀打开(P)一机体排凝阀打开润滑油系统(P)一油箱液位在1.5米以上(P)一润滑油化验分析合格(P)一润滑油系统所有过滤器干净并安装好(P)一润滑油蓄能器充压0.15MPa(P)一控制油蓄能器充压0.5MPa(P)一润滑油系统主、备用油泵盘车正常(P)一润滑油过滤器手柄扳到要投用过滤器方(P)一控制油过滤器手柄扳到要投用过滤器方(P)一润滑油冷却器手柄扳到要投用冷却器方(P)一确认油系统冷却器放空阀及排液阀关闭(P)一确认油系统过滤器放空阀及排液阀关闭(P)一确认油系统各排液阀关闭(P)一确认高位油箱灌油阀关闭(P)一确认油过滤器的出口阀关闭(P)一确认油冷却器的入口灌注线阀关闭(P)一确认冷却水进口阀全开(P)一确认冷却水出口阀全关(P)一确认蓄能器进口阀关闭(P)一确认主、备泵出入口阀全开(P)一确认控制阀PCV3800、PCV-3801上下游阀稍开(P)一确认控制阀PCV3800、PCV-3801引压线阀及旁通阀全开(P)一确认各压力表、差压表、温度显示表、变送器的引压线手阀全开冷却水系统(P)一油冷器水的冷却流程正确(P)一汽封冷却器冷却水流程正确干气密封系统(P)一密封干气引至机前(P)一隔离氮气引至机前(P)一管路无泄漏动力设备(P)一汽轮机安装检修结束并确认合格(P)一汽轮机单机试车完毕(P)一所有盲板均拆除(P)一调速器与调速系统正常可靠(P)一汽轮机出入口蒸汽管线安装正确(P)一汽轮机出入口蒸汽管线水压试验合格(P)一蒸汽管线吹扫合格(P)一机组系统及相关管线气密合格(P)一设备和管线保温完好(I)一超速自保系统试验合格(P)一汽轮机与被驱动机械联轴器联接好(P)-合格的主蒸汽、背压管网蒸汽缓慢引至系统隔断阀前(P)一速关阀关闭(P)一蒸汽进、出口管路的排凝阀打开(P)一汽轮机机体排凝阀关闭(P)—汽轮机入口放空阀打开蒸汽系统状态(P)-合格的主蒸汽、背压管网蒸汽缓慢引至系统隔断阀前(P)一速关阀关闭(P)一蒸汽进、出口管路的排凝阀打开(P)一汽轮机机体排凝阀关闭(P)—汽轮机入口放空阀打开仪、电系统(P)一就地仪表已按规格型号联校好(P)一仪装盘仪表校验合格(I)一与DCS、ESD系统相联接仪表联校完好(P)一电气设备送电(I/P)一机组自保联锁系统试验合格1氮气置换[P]一关闭压缩机出口防喘振阀、电动阀和球阀[P]一打开压缩机出口放空阀[P]一打开压缩机出口截止阀[P]一打开压缩机机体排液阀,排尽关闭[P]一打开氮气阀,向机体内充压(P)一确认N2置换合格(含氧量小于0.5%)[P]一关闭氮气入口阀[P]一将氮气线及其排凝线用盲板盲死[P]一打开压缩机入口电动阀[P]一缓慢开压缩机入口球阀,引氢气对机体进行置换二至三次[P]一缓慢开压缩机入口球阀,以0.2MPa/min向机体充压[P]一当机体压力与系统压力平衡后,全开压缩机入口球阀[P]一全开压缩机出口Y型截止阀、球阀、电动阀[P]一打开防喘振线所有阀[P]一关闭反喘振阀旁通阀[P]一将防喘振阀置于“自动”状态[P]一放空阀加盲板或丝堵状态确认:机体充满氢气且含氧量小于0.5%。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一、开工检查根据有关管道和仪表图检查所有管线和设备是否都已安装妥善,使加热炉符合投用条件。

1.燃料管线●检查燃料气管线是否连接好,是否畅通。

●用氮气(或蒸汽)吹扫和置换燃料气系统,直到含O2﹤0.5%为合格。

●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2.仪表●检查所有仪表的位置和连接情况。

●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开全,有无损坏和安装不妥。

●检查仪表是否好用,调节阀是否灵活。

●检查仪表是否处于投用状态。

3.加热炉●检查炉内耐火保温层是否完好。

●检查炉管和炉架,清除异物。

●检查所有阀门,确定它们能自宜地移动,并且能正确地显示其开关位置。

●检查消防蒸汽是否有腐蚀现象,特别是靠近灭火蒸汽的炉墙有无烧坏现象。

●检查各炉挡板是否灵活好用,并和所标的开关位置显示一致。

●检查观察门、检修门、防爆门的活动情况和密闭情况,内部检查完后,完全关闭所有出入门。

4.安全设施●检查燃料气管线上的事故阀是否好用。

●检查燃料控制阀上的紧急联锁是否处于投用状态。

●检查引风机、鼓风机及其与挡扳的联锁是否好用。

二、开工操作加热炉在点火之前必须把流程改通,保证辐射段和对流段炉管内有介质通过,以防烧坏炉管。

1.引燃料气●引氮置换燃料气系统。

●采样分析燃烧气系统的氧含量﹤0.5%为合格(注意死角)。

●仔细检查各炉前手阀完全关闭,以杜绝点火前燃料气漏入炉膛导致点火时发生爆炸。

●投用各炉前压控阀,并打开付线(以利再次吹扫管线)。

●投用燃料气分液罐204-D-406的预热蒸汽。

●联系调度,缓慢打开界区阀门,引燃料气进装置内燃料气系统,注意分液罐脱水。

●打开各炉前瓦斯总管放空阀排放5~10分钟(置换系统中的氮气和吹扫管线)。

●消防蒸汽脱水,并引到炉前。

2.加热炉点火A、准备工作●用蒸汽吹炉膛后进行采样分析,炉膛内气体中(烃+氢)的含量<0.5%为合格。

●调整各炉烟道挡板开度(使炉膛负压在-5~-10mmH20)。

●全开自然通风门。

●稍开各火咀二次风门。

DCS系统操作规程(加氢裂化FIN)

DCS系统操作规程(加氢裂化FIN)
第一章 TPS系统介绍
第一节TPS系统结构及其主要设备
1DCS的概念
DCS(Distributed Control)即集散控制系统,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系统。
集散:“集”即为集中操作管理,有利于操作管理和更高一级的控制;“散”即为分散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DCS的含义是利用微处理器或微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系统。
系统组态时规定了各个位置的操作权限,操作员只能在操作员位置下操作。
如图3所示:
图3操作员键盘
操作员键盘按功能划分为6个功能组区,示意图如下:(图4)
图4操作员键盘功能区划分
其中,1—5区为标准键组,6区为用户功能键组。下面是各功能键对应的名称及其简要说明:
1.1标准键部分
(1)专用键和指示灯,图4中1区。
NCF.WF:NCF的工作文件
NCF.DB:NCF的中间数据文件
XX.DO:流程图的目标文件
XX.DS:流程图的原文件
XX.FS:自由格式报表的目标文件
XX.KD:自定义键目标文件
XX.KS:自定义键源文件
XX.DA:区域数据库文件
XX.WA:区域数据库工作文件
XX.CL:CL程序源文件
XX.NO:CL程序目标文件
第一节GUS及其外部设备的固有操作
1操作员键盘
操作员键盘是TPS系统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操作员通过它可以调用流程图、输入数据和执行操作员权限内的其他操作。
操作员键盘共有147键,键盘上有一个钥匙开关,钥匙开关有三个位置(不同的位置对应不同的权限):操作员位置(OPR)、班长位置(SUP)、工程师位置(ENG)。
(3)工程师属性:
进行网络组态
编写CL语言程序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一、概述加氢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工艺,在炼油过程中起到裂化重质烃的作用,使重质烃得以转化为轻质烃,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是指在加氢裂化装置中对设备的操作、维护和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生产稳定可靠,同时保证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设备操作1.操作前检查:操作人员在进入加氢裂化装置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是否正常,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操作流程:按照加氢裂化装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原料的正常进料和产品的正常出料。

3.温度控制:加氢裂化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的一环,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加热炉的温度,确保裂化反应正常进行。

4.压力控制:加氢裂化装置的压力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因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设备失常,随时监控压力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5.废气处理:加氢裂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操作人员需要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清理滤网和排泄管道,防止废气外泄。

6.原料处理:加氢裂化原料的质量对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原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7.填料更换:加氢裂化装置的填料是一项重要的维护工作,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填料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填料的良好状态。

8.安全操作:加氢裂化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三、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加氢裂化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各个部位和连接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润滑保养:加氢裂化装置中的各种设备和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设备清洁:加氢裂化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清洁,除去积灰和杂物,保持设备表面清洁,避免设备堵塞和腐蚀。

4.防腐处理:加氢裂化装置的设备容易受到腐蚀,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定期检查设备表面和内部是否出现腐蚀迹象,及时进行处理。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

加氢裂化加热炉操作规程一、开工检查根据有关管道和仪表图检查所有管线和设备是否都已安装妥善,使加热炉符合投用条件。

1.燃料管线●检查燃料气管线是否连接好,是否畅通。

●用氮气(或蒸汽)吹扫和置换燃料气系统,直到含O2﹤0.5%为合格。

●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2.仪表●检查所有仪表的位置和连接情况。

●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开全,有无损坏和安装不妥。

●检查仪表是否好用,调节阀是否灵活。

●检查仪表是否处于投用状态。

3.加热炉●检查炉内耐火保温层是否完好。

●检查炉管和炉架,清除异物。

●检查所有阀门,确定它们能自宜地移动,并且能正确地显示其开关位置。

●检查消防蒸汽是否有腐蚀现象,特别是靠近灭火蒸汽的炉墙有无烧坏现象。

●检查各炉挡板是否灵活好用,并和所标的开关位置显示一致。

●检查观察门、检修门、防爆门的活动情况和密闭情况,内部检查完后,完全关闭所有出入门。

4.安全设施●检查燃料气管线上的事故阀是否好用。

●检查燃料控制阀上的紧急联锁是否处于投用状态。

●检查引风机、鼓风机及其与挡扳的联锁是否好用。

二、开工操作加热炉在点火之前必须把流程改通,保证辐射段和对流段炉管内有介质通过,以防烧坏炉管。

1.引燃料气●引氮置换燃料气系统。

●采样分析燃烧气系统的氧含量﹤0.5%为合格(注意死角)。

●仔细检查各炉前手阀完全关闭,以杜绝点火前燃料气漏入炉膛导致点火时发生爆炸。

●投用各炉前压控阀,并打开付线(以利再次吹扫管线)。

●投用燃料气分液罐204-D-406的预热蒸汽。

●联系调度,缓慢打开界区阀门,引燃料气进装置内燃料气系统,注意分液罐脱水。

●打开各炉前瓦斯总管放空阀排放5~10分钟(置换系统中的氮气和吹扫管线)。

●消防蒸汽脱水,并引到炉前。

2.加热炉点火A、准备工作●用蒸汽吹炉膛后进行采样分析,炉膛内气体中(烃+氢)的含量<0.5%为合格。

●调整各炉烟道挡板开度(使炉膛负压在-5~-10mmH20)。

●全开自然通风门。

●稍开各火咀二次风门。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2017.终

加氢裂化操作规程2017.终

Q/SY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企业标准Q/CSZ 12 051-2017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操作规程2017年12月26日发布 2018年01月01日实施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发布编审批表项目部门姓名签字日期编写操作人员杨团波王爱平魏伟李明董海文韩晓飞齐向前张铖技术人员陈伟安王文平范雯姝刘刚尹向昆魏长序部门审核生产运行组组长刘黎明机动设备组组长刘衷铭安全环保组组长师俊运行一部魏宏斌处室会签生产运行处陈洪机动设备处索涛质量安全环保处罗茂强批准廉金龙版本更新记录版本号日期再版原因更改内容页码Q/CSZ 6 801-2006 2006年10月初版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6 801-2009 2009年12月换版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6 801-2012 2012年12月换版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6 801-2012 2013年12月年度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6 801-2012 2014年12月年度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12 051-2015 2015年12月年度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12 051-2016 2016年12月换版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Q/CSZ 12 051-2017 2017年12月年度修订见评审修订记录本规程是根据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

本标准作为指导、组织装置试生产的依据。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运行一部。

管理和使用方法:1. 操作规程的遵守1.1 操作规程规定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操作路线执行指定的操作。

1.2 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装置负责人可以指挥当前的操作返回上一个稳定的操作状态。

1.3 严禁对已经执行的操作重新标记,如果需要重新操作可以使用另外一份操作规程,原规程存档备查。

1.4 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装置负责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在操作完成后必须备案并说明原因。

2. 在操作规程上做标记2.1 标记通常由内操作员在控制室进行;2.2 标记在每项具体操作以及确认状态的前面的操作性质代号内;2.3 为了避免外操作员频繁往来于现场和控制室之间,方便外操作员准确执行操作,可以为外操作员提供一份编好页码、注明日期的操作规程复印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氢裂化热工部分操作规程
为了充分利用装置余热,降低能耗,装置内设置了三套蒸汽发生器和一台余热锅炉。

0.5MPa蒸汽发生器(1402-E-204A/B)1406-D-606和1406-D-607产生0.5MPa(G)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重沸炉对流室过热至170℃左右出装置;尾油蒸汽发生器(1402-E-210)1406-D-608和1.0MPa蒸汽发生器(1402-E-215)1406-D-609产生1.3MPa饱和蒸汽;反应进料加热炉对流室设余热锅炉1406-B-601产生1.3MPa 过热蒸汽;1.3MPa蒸汽与背压透平蒸汽混合并入低压蒸汽管网。

余热锅炉、蒸汽发生器的汽包给水由装置内的两台除氧器1406-D-602和1406-D-603统一提供。

尾油蒸汽发生器、1.0MPa蒸汽发生器和余热锅炉的汽包给水由泵1406-P-602A/B供给。

为了回收装置内的低温热,所需除氧水先经(1402-E-216)换热器与柴油换热到125℃后再在余热锅炉1406-B-601省煤段预热到145℃进入各汽包。

0.5MPa蒸汽发生器的汽包给水由泵1406-P-603A/B供给。

除氧器除了给本装置供水外,还为渣油加氢装置和硫磺回收装置供水。

为了保证蒸汽的质量,在装置内还为汽包设置了排污冷却器、加药装置、取样冷却器等辅助系统。

(一)除氧器系统的操作
1、除氧器的投用
1)投用前的检查
①检查除氧器的就地仪表安装齐全,指示准确并有校验记录。

②检查除氧器系统各阀门、法兰是否安装完好。

③检查除氧器安全阀是否已将手阀打开投用。

④检查除氧器系统各类仪表安装校验完好,各调节自动、手动开关正确,动作灵活,水位报警灵敏可靠。

⑤检查各处排凝、排凝阀是否关闭,严防跑冒事故的发生,除氧器顶放空打开。

1)投用操作:
①在全面检查合格后,联系调度和供水单元送除盐水,打开除盐水进装置阀。

②用除氧器的上水调节阀(1406-LV0201、1406-LV0202)控制上水流量,在上水的同时,打开除氧器的除氧蒸汽阀,向除氧器进蒸汽(原则是先进水后通入蒸汽)并用除氧压控(1406-PV0201、1406-PV0202)控制除氧器压力为0.02MPa。

③保持除氧器的液位正常,注意室内外液位对照,液位正常后,启动泵,在操作中应保持液位稳定。

2、除氧器的正常操作
除氧器正常操作调节参数有:除氧器水位、除氧器压力。

1)除氧器压力用1406-PV0201(或1406-PV0202)控制蒸汽量来调节。

除氧器压力影响因素:
①外给水量增大,压力下降。

②水位大幅波动,压力波动。

③蒸汽管网压力变化。

④仪表故障或控制阀失灵。

⑤回用凝结水量及凝结水中乏汽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
①控制外给水流量平稳。

②控制水位平稳。

③联系调度控制好1.0MPa蒸汽管网压力。

④控制阀改手动或付线控制,联系仪表或机修检修控制阀。

⑤经常检查凝结水情况,及时调节,勤调细调。

2)除氧器液位用1406-LV0201(或1406-LV0202)控制上水流量调节。

除氧器液位影响因素:
①汽包给水量大小。

②除盐水压力。

③仪表故障或控制阀失灵。

解决方法:
①稳定汽包蒸发量,保持汽包上水量平稳。

②联系供水单元稳定除盐水压力。

③控制阀改手动付线控制,联系仪表或机修检修控制
阀。

3、除氧器正常停运操作
1.锅炉停运前,压力控制阀及水位控制阀改手动。

2.接到汽包停止上水通知后,关闭锅炉给水泵出口阀,停锅炉给水泵。

关闭除氧器上水控制阀及前后手阀。

停除氧器蒸汽。

3.排污放水。

最后通入少量蒸汽。

(二)余热锅炉的操作
余热锅炉1406-B-601是一台强制循环水管式余热锅炉。

包括水保护段、过热段、蒸发段、省煤段四部分。

汽包给水由给水调节阀1406-FV-0101(三冲量液位调节阀-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来控制。

余热锅炉汽包液位设有高、低液位报警,其中高液位报警值为可见液位的58.3%,低液位报警值为可见液位的41.7%,当汽包液位降至可见液位的10%时,联锁停反应加料加热炉1401-F-101。

汽包压力设有高压报警,报警值为1.48MPa。

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685℃(MAX: 770℃),出口烟温约175℃,烟气排至公共烟囱,烟气量为21523Nm3/h(max 29993)。

其中水保护段省煤段加热锅炉及1.3MPa蒸发器给
水,水温由125℃到约145℃,烟气温度降至175℃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品质应符合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规定。

给水水质指标:
硬度:≤2.0 µmol/L
溶解氧:≤15 µg/L
铁:≤50 µg/L
铜:≤10 µg/L
油: <1.0 mg/L
PH值(25℃): 8.8~9.2
炉水指标:
磷酸根: 5~15 mg/L
PH值(25℃): 9.0~11.0
蒸汽品质:
钠:≤15 µg/Kg SiO2:≤20 µg/Kg
1、开车前的检查
开车前对余热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所有的机构系统。

特别要检查以下内容:
①管线和管线支架。

②烟道、炉体外壳、膨胀节。

③通过冲洗玻璃管水位计观察玻璃管里液位的返回情
况。

④所有其它仪表工作正常。

⑤拧紧检查门和人孔螺栓。

⑥拆除所有临时管线及支撑。

⑦锅炉热水循环泵是否达到开工要求。

2、锅炉注水
①检查所有加药设备工作正常,而且有足够的化学药剂。

②将余热锅炉各段放空阀全部打开,并关闭所有排凝阀。

开始给水,通过锅炉给水流量控制阀1406-FV0101控制给水量,慢慢地往锅炉汽包1406-D-601注水;观察汽包水位计的水位,待汽包水位达到正常控制值时,开启锅炉热水循环泵1406-P-601,往锅炉里注水,建立锅炉系统水循环。

注水温度不能与锅炉温度相差太大,防止系统内产生应力(水与金属的温差为不大于65℃)。

系统注水后现场操作员将放空阀关闭。

③控制加热炉炉膛升温速度,使锅炉水升温速度控制在50℃/h之内。

④当汽包压力达到0.1MPa时,关上汽包放空阀。

这时产生的蒸汽通过过热器流动从出口放空阀放空。

⑤当汽包压力达到正常工作压力的50~75%时(0.6~
0.9MPa),检查并紧固人孔箍(停工或减压时人孔不会泄漏)。

⑥维持汽包液位在报警液位之间。

由于产生蒸汽汽包液位下降,注意控制好锅炉给水量,可通过汽包给水调节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