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指南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关键词标本;采集;保存1标本的采集采集患者及未发病正常对照的标本,包括:患者发病三日内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1~5ml);患者的呕吐物(每份1~5ml);同一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发病2周以上)血清标本(每份2ml);患者的唾液标本(每份1ml)。
同时采集疫区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相似,相同数量的正常人群的相应标本做对照。
可疑食物采样方法为:将残余食物用灭菌镊子或匙采取,置于灭菌之容器内;如无残余食物,可用消毒棉拭在盛可疑食物的容器内涂擦,然后置于装有少量PBS 试管内。
体积较大的肉及鱼等,置于灭菌容器内。
罐头检样于采取后直接送往检验,如仅剩空盒,可将空盒送验。
采样量为固体食物约250g,液体食物约1L。
2标本的保存和运送标本在检测前可以贮存于2~8℃,但最多不能超过3天,长期贮存应在-20℃或以下。
标本的运送要用冰盒包装,运至目的地后要及时送到-20℃冰箱保存。
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主要对粪便标本和呕吐物标本进行检测,对于检出的阳性毒株要并同血清标本、唾液标本和相关资料一起送至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复核。
临床检验常见的标本一般包括血液(指血,静脉血),尿,粪便,脑脊液,胸腹水,前列腺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这些标本收集的时间、方法和保存都有一定的要求。
2.1血液标本有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情绪波动、妊娠、体位等均可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有些甚至还有昼夜变化。
因此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尽量避免生理因素干扰,以条件一致为宜,如无法避免,应在标本上注明该因素。
2.1.1外周血一般选取左手无名指内侧采血,该部位应无冻疮,炎症,水肿,破损。
如该部位不符合要求,以其他手指部位代替。
对烧伤病人,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由于部分血液常规检测(如白细胞计数、分类等)受生理因素影响波动过大,比较时宜使条件尽量一致。
涉及到体内出、凝血功能的检测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等)的检测,一定要注意了解患者是否用过抗凝、促凝药物,以便在减少或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肠道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1. 1 动物及其粪便来源 大白鼠 30 只 ,雌雄不拘 ,体质量 150~200 g ;小
白鼠 30 只 ,雌雄不拘 ,体质量 10~20 g ;豚鼠 20 只 , 雌雄不拘 ,体质量 300~500 g ;黑猩猩 2 只 ,雄性 ,体 质量分别为 50 kg 和 85 kg ;绿狒 6 只 ,雌雄各半 ,体 质量 30 ~ 50 kg ; 猴子 2 只 , 雄性 , 体质量分别为 10 kg 和 20 kg 。绿狒 、猴子 、黑猩猩来自青岛市动 物园 ,其他动物来自我院动物管理科 。大白鼠 、小白
表 1 动物寄生虫感染率(χ%)
动物
微小膜壳 肠道滴虫 结肠小袋纤 n 绦虫卵 滋养体 毛虫滋养体
蓝贾第鞭 毛虫包囊
溶组织阿 蛲虫卵 隐孢 米巴包囊 及成虫 子虫
大白鼠 30 26. 7 90. 0
0
20. 0
10. 0 20. 0 46. 7
小白鼠 30 30. 0 90. 3
0 Βιβλιοθήκη 16. 70 16. 7 0
2 结 果
2. 1 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微小膜壳绦虫卵主要见于大白鼠 、小白鼠的粪
便中 ;肠道滴虫滋养体主要见于大白鼠 、小白鼠 、豚 鼠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主要见于豚鼠 ;蓝贾第鞭 毛虫包囊主要见于大白鼠 、小白鼠 、豚鼠 ;溶组织阿 米巴包囊主要见于灵长类动物 ;蛲虫卵及成虫感染 主要见于大白鼠 、小白鼠 。其中蛲虫卵及成虫在形 态上与人体寄生虫有明显区别 ,其他虫种在形态上 与人体寄生虫没有明显区别 。不同动物的不同寄生 虫感染率见表 1 。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 he infective rate of enterozoa and t h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met hods of parasite eggs. Met hods The parasites and t heir eggs of some animals were examined wit h direct saline smear ,iodine staining ,auramine2phenol and modified acid2fast . The samples were concentrated wit h sedimentation , and preserved in 40 g/ L formaldehyde solution. Results The infective rate of animal emterozqa was high. Different animals varied in infected parasites and infection rate. The morphology of t he parasitic eggs , which had been gained by sedimentation , concentration met hod , and preserved in 40 g/ L formaldehyde were intact , non2 soluble ,wit hout swelling or breakage. Concl usion Th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 he parasitic eggs of animal enterozoa wit h sedi2 mentation and concentration is easy to perform and cost less ,and is a good met hod to get samples for teaching.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是进行病原学检查的关键步骤,因为只有采集到合适的标本,才能够准确、客观地检测出病原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一些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正确方法:一、注意清洁和消毒在采集标本前,必须对手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使用肥皂和水清洁手部,或者使用酒精消毒剂消毒手部。
同时,还需要对采集标本所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二、选择正确的标本类型不同的微生物感染会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标本类型。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鼻咽拭子、痰液等;对于胃肠道感染,可以使用大便标本等。
三、正确采集标本1.采集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确定需要采集的标本类型,准备好采集所需的器械和消毒用品。
2.采集方法:根据不同的标本类型,采用正确的采集方法。
例如,对于痰液标本,需要让患者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并放入收集器中;对于大便标本,需要让患者取适量的大便放入收集器中。
3.采集量:采集的标本量应该足够,以便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一般来说,采集的标本量应该不少于检测所需量的两倍。
4.采集时间:采集标本的时间也有讲究。
例如,对于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最好在患者发病的早期采集标本;对于肠道病毒的检测,最好在患者发病后一周内采集标本。
5.保存方式:采集完标本后,需要妥善保存。
一般来说,应该将标本保存在适当的介质中,如保存液或培养基中,以保持标本的活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标本的影响。
四、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例如,在采集痰液标本时,应该让患者先用清水漱口,再用无菌棉签擦拭咽部,以减少口腔和咽部的细菌污染。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和环境符合要求。
五、及时送检采集完标本后,需要及时送检。
一般来说,应该将标本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
肠道菌群采集方法
肠道菌群采集方法
肠道菌群一直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它们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自己的肠道菌群情况,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采集肠道菌群样本呢?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进行粪便样本的采集。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专业设备。
但是,在采集样本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保持个人卫生。
在采集样本前,要先洗手,确保双手干净。
同时,要选择一个干净的容器来收集粪便样本,避免杂质的污染。
其次,要注意饮食。
在采集样本前的几天内,要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这样可以避免食物残留对菌群检测结果的影响。
另外,要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清洁剂来清洁采集容器。
最好使用清水或专门的清洁剂来清洁容器,以免残留物影响样本的检测结果。
在采集样本后,要及时送至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避免样本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细菌数量和品种的改变。
总的来说,肠道菌群的采集方法并不复杂,但是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在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饮食和处理方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肠道菌群健康,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2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程序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血液标本的采集1.惰性分离胶促凝管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常规用于血清生化、急诊血清生化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肝素锂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锂。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血粘度、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3 E DT A 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 E DT A)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会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 试验。
4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1 ∶9 。
5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 3.2 %(相当于0.109 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
6 交叉配血管粉红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血型和血交叉配血检验。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一)采集方法尿液标本有随机新鲜尿、定时尿及24 小时尿,根据检查项目选择标本的采集类型。
定量生化分析多收集24 小时尿液,24 小时尿标本采集方法如下:嘱病人在早晨8 时排尿弃去,以后每次排尿均收集于一大容器内,至次日早晨8 时最后一次尿亦收集于容器内。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采集1.尽早采集2.无菌操作3. 合适部位4.适量标本5. 适当方法6. 安全采集1-尽早采集标本“采集重在时效性”1.1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1.2尽量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1.3对已用抗生素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集2-合适部位“背景干扰”2.1无菌标本:注意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避开腔道口区标本,以免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
2.2正常菌群寄生部位:采集时应特别小心;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用特殊选择性培养基2.3血标本采集:应避免输液的影响。
3-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皮肤或粘膜常居菌群污染和防止外源性细菌污染标本。
3.1.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2.对于采集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标本时,如窦道标本,应从窦道底部取活组织检查,而非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3.3.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盛装标本的容器须先经高压灭菌、煮沸、干热等物理方法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不能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
标本中也不得添加防腐剂,一面降低病原菌的分离率。
4-适量标本4.1标本采集应足量。
标本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4.1.1血液标本:通常成人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每瓶1-5ml;脑脊液、骨髓、4.1.2脓肿、穿刺液、引流液、痰液等标本:≥1ml尿液标本: >3ml4.1.3粪标本: 1-3g或1-3ml4.2结核标本采集量要求特殊:4.2.1痰、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冲洗液: >5ml;4.2.2清晨中段尿: 5-10ml;4.2.3粪标本: >1g;4.2.4穿刺液(胸水、腹水、关节液等) : 5- 10ml。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程序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成序1.目的规范标本采集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2. 范围微生物标本。
3. 职责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4. 程序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遗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标本送到微生物室,标本运输人员必须与微生物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4.4 所有标本必须记录采样时间并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h.5 采集方法5.1 血液及骨髓5.1.1 血液5.1.1.1采血时间:①在抗菌药物治疗前;②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③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④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2小时从不同部位采集3套标本)5.1.1.2采血量:成人一次采血5~10ml,儿童2~5 ml婴幼儿为1~2ml。
(附注:儿童的采血量不能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
5.1.1.3采血方法:①成年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每套包括一瓶需氧瓶、一瓶厌氧瓶);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真菌血症则应多次采集;对于婴幼儿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瓶。
因为儿童患者很少见厌氧菌感染,因此推荐仅使用需氧瓶而不常规推荐同时做厌氧培养。
②采血量充足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采血量不足时,应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5.1.2 骨髓标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
5.1.3 标本保存: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可置于室温,切勿放入冰箱。
冬季血培养瓶在送检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
5.2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师以无菌要求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2~3ml,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与运送图文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与运送图文在医学诊断中,微生物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
正确采集和运送微生物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及运送注意事项。
采集方法血液标本血液标本采集是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
常规采集方法包括静脉血采集、指尖穿刺采集和动脉血采集等。
1.静脉血采集静脉血采集通常用于需要采集大量样本的情况下,如血培养、真菌检测、病毒检测等。
采集前应先消毒采血部位,选定静脉进行穿刺,然后注入抗凝剂。
2.指尖穿刺采集指尖穿刺采集用于小儿或需要采集微量血液时。
采集前应消毒手指或手掌,然后用专用的采血器进行采集。
3.动脉血采集动脉血采集比较少用于微生物检测,但对于严重感染、危重患者或需要测定动脉血分析得出合理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动脉血采集是必要的。
采集前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和方法,如可以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用专用的采血器进行采集。
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标本采集常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微生物检测。
常规采集方法包括咳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切开等。
1.咳痰采集咳痰采集过程中患者需要深呼吸几次,准备好试管,让患者咳出一口痰,不能含有口沫、唾液或食物颗粒等,尽可能采集量充足,同时尽量避免污染。
2.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是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支气管,然后利用摄像技术和采样器具进行采集的方法。
此方法是针对深部病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3.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一种采集深部呼吸道标本的方法,因为它可以避免口咽部的影响。
采集前应选择合适的气管穿刺部位、清洁穿刺部位、取下上管再采集等步骤。
尿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采集主要是为了检测尿路感染等微生物,采集前需要保持尿液清洁,防止细菌污染。
1.中段尿采集中段尿采集是指采集尿液的中部部分,采集前应积极清洗外阴,然后让患者将外阴分开并向前弯腰(女性可用专用的尿盆)。
取适量中段尿,例如5ml,尽量避免皮肤分泌物或洗浴用品污染。
2.空腹尿采集空腹尿采集是指清晨患者从自然排空开始(胆红素改变尿色)到第二个排尿前采集尿样,此时虽然尿液浓度高,但细菌数量少,采集丰富,适用于对尿细菌进行检测。
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指南
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指南为及时、科学地采集和运送手足口病标本,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和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一、采样液1.pH7.4~7.6 HANK氏平衡盐(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2.pH7.4~7.6的Eagle’s MEM培养液(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1.咽拭子:用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2.患者粪便:采集5~10g粪便置于15ml空采样管中。
3.血清标本: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2ml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标本采集好后,应在采样管上做好标记,并注明标本的种类,同时及时填写采样表,要求信息完整。
三、标本保存及运送标本应在冷藏的条件下尽快进行送实验室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
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
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四、标本的实验室检测1.核酸检测:方法包括RT-PCR和Real-Time RT-PCR,首先使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进行快速筛查,得到阳性结果后使用EV71、CoxA16等引物和探针进行分型。
2.病毒分离及鉴定:采用RD、Hep2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第一代7日内仍然为阴性的标本需继续盲传一代。
病毒鉴定采用中和试验(N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3.血清学检测:采用组合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双份血清具4倍增长才具有诊断意义。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一、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
当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时,应考虑进行血培养检测。
特别是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更应该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小时;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患者可能存在血流感染,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
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小时后采集,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一)消毒对于培养瓶,应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等待其干燥后再使用。
对于皮肤,应使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 cm以上。
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秒以上),再进行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
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
先注于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关于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方法:需要在24小时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如果必要,可以在次日再做2次血培养。
5.采血量的要求:推荐采用培养基与血液1:10的比例,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目录
• 引言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运输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管理和记录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和 运输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控的
重要环节。
随着微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对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保存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的 病史和用药情况,以 确定合适的采集方法 和时间。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代 表性,能够真实反映 患者的病情。
采集时应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交叉感 染。
采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采集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 等个人防护用品。
采集后的废弃物应进行正确的消毒和 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化表 格、数据库等,对病原微生物标
本进行信息化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病原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
和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病原微生 物标本的管理效率,降低人为错
误和疏漏的风险。
定期检查和销毁
对病原微生物标本进行定期检查,确保 其质量和有效性。
保存容器和标签
容器选择
选择密封性好、防漏、耐压、透 明的容器,以便观察标本的状态 。
标签信息
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标本的 来源、种类、采集时间等信息, 以便识别和管理。
保存温度和湿度
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保存温度,如冷藏 、冷冻等。
湿度要求
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标本过度干燥或吸湿,影响微生物 的活性。
对过期或失效的病原微生物标本进行销 建立销毁记录,对销毁过程进行详细记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三、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前言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一)检查项目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2.尿液有形成份检测:包括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等。
3.其它:尿HCG、尿液红细胞显微镜形态分析。
(二)标本采集【容器及采样量】门诊病人由检验科提供专用塑料尿杯,采样量20-30ml。
住院病人使用清洁容器取尿,再将尿液倒入专用的试管内,量约5-10ml。
24小时尿液收集于清洁容器中,如小的带盖的塑料桶。
【标本种类及适用人群或项目】(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
门诊患者可采集清晨第二次尿标本。
适用:住院病人、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试验等。
(2)随机尿(随意一次尿)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
本法留取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使低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
病毒性疾病标本采集、保存与检测
– 同种组织每一部位至少采集3份标本,1份用于病原学研究 (无菌采集),1份用于病理学研究(固定于福尔马林中), 1份用于电镜检查(固定于电镜标本保存液中)
– 重要的组织器官应多部位同时采集标本
现场采样
• 媒介和动物标本
– 疑似虫媒传染病或动物源性传染病
现场采样
• 做好样品标记
现场采样
• 标本采集应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 – 保护医务和疾控人员
• 血标本-血清
现场采样
– 需采集多份血清标本
– 至少
• 急性期(发病7d内或发现时)
• 恢复期(与急性期间隔2-3周)
– 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ml~6ml,分离后的血清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血清管 中 • 一份0.5ml左右,用于即将监开测始病的种检测
在其诊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和家属接触者中出现9 例病例,其中医务人员4例,家属5例。续发病 例具有首发患者呕出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暴露史
– 经检测确诊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这是我国首次确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 此后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也相继有疑似无形体病报告
Zhang Lijuan, et al. JAMA 2008, 300(19): 2263-2270
– 2005年9月,湖北省咸宁市报告6例聚集性不明原因发 热病例,首发病例死亡,5为续发病例为首发病例的亲 属,发病前均有在护理首发病例过程中接触首发病例 呕出血液史。该起疫情也未能明确病原
背景 – 2006年11月,安徽省广德县报告10例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首 发病例死亡,诊断为“疑似流行性出血热”
– 特点
• 一般在标本采集、送达的当天或次日就可得到结果,这对于需要根据实 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处置和尽早采取防控措施极为重要,但对标本的 要求也较高,病变部位标本的阳性结果比其它部位的阳性结果诊断意义 大得多
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采样
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采样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黎明2009.9前言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是最常见的卫生事件,在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诊断与技术处理过程中,实验室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事件的控制和病人的救治,在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对可疑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基本技能,每个卫生工作者都应掌握。
病原学分类食物中毒:化学性生物性生物性:细菌细菌、病毒、真菌毒素细菌肠道传染病:生物性生物性:细菌细菌、病毒细菌采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最具代表性一、标本的采集原则1 典型性原则食物中毒标本的采集不同于卫生评价采样,应根据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初, 步判断中毒类型,根据可疑食物的性质采集可能含毒最多的标本。
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病人用药前的排泄物、可疑残留食物,尤其是动物性食物为主; 真菌及真菌毒素性食物中毒以食物原料为主;化学性与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可疑残留食物、食物原料、病人排泻物及体液为主。
2 适时性原则为了防止可疑食物丢失和被检物质组分发生变化,保证得到正确结论必须尽快采样送检。
流调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及时采样送检,临床有时需要实验室结果采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抢救,故采样送检的时间性在食物中毒处理中尤其重要。
3 适量性原则由于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物种类繁多,有时需实验室检索的项目很多,这要求有一定的样本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采。
二、食物中毒标本的采集通过初步调查结果和对中毒事故的初步判断,根据需要进行采样,样品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食品原料及剩余食品;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食品容器及加工工具表面涂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手试、肛试,必要时可做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其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等。
1.采样用具要求样的用具包括标本容器要符合微生物检验的无菌及无抑菌物质采样用具包括酒精灯、镊子、剪刀、勺子、试管架、灭菌棉拭子、灭菌肛拭管、灭菌生理盐水管、灭菌1%NaCl营养肉汤管、C-B运送培养基、分离平板、pH7.6甘油缓冲液、灭菌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纸袋等)、饮盒;止血带、采样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伏消毒液、真空采血管(生化项目用生化管;免疫项目用生化管或肝素抗凝管;血常规项目用2mlEDTA-K2抗凝管)、持针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一、标本采集原则1.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验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避免检测结果的误差。
2.手部卫生:在采集标本前,进行手部卫生,包括彻底清洁双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3.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和培养基:根据标本类型和检测要求,选择相应的采集器具和培养基。
常见的采集器具有吸管、棉签、刷子等,培养基有血平板、巴氏平板、育苗平板等。
4.标本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不同类型的标本选择不同的容器,并正确标注标本信息。
标本容器应保持清洁和无菌。
5.采集部位消毒:采集标本前,需要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污染。
消毒可以用酒精棉球或碘酒进行。
6.采集标本量要足够:采集标本时,应确保采集的标本量足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液体标本,应采集适量的标本,避免过多或过少,对于固体标本,应采集充足的组织样本。
7.采集方式:根据标本类型和采集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
例如,对于尿液标本采集,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早晨采集或随机采集。
8.标本保存: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进行保存。
不同的标本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如尿液标本应保存在无菌容器中,放置在冷藏室中。
此外,应避免降低标本的质量,如尽量避免标本被太阳直射等。
二、标本运送原则1.运送时间:将采集的标本尽快送往检验室,以确保标本的新鲜度。
不同的微生物标本有不同的时间要求,如直肠拭子标本应在2小时内送达,尿液标本应在4小时内送达。
2.运送方式:标本的运送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以避免标本内的微生物因震荡或温度变化而受到影响。
常见的运送方式有冷藏运送、冷冻运送和常温运送等。
需要密封标本容器,防止泄漏。
3.标本的标识:在运送过程中,应在标本容器上正确标注标本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就诊科室等,并附上标本的项目名称和送检医生的姓名。
4.运送温度控制:不同的标本有不同的温度要求。
应注意控制运送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规定 文档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规定一、标本采集前应做好告知工作,严格查对,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二、采集标本配有唯一的条形码标签用于识别。
三、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规范(一)检验标本由执业护士、医师及检验技术人员采集。
(二)病区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1、医生开具检验医嘱2、护士核对后打印检验项目条形码3、选择正确的标本容器4、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病人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采集完毕后,再次核对上述信息,无误后在医嘱上签字。
5、尽量第一时间或按规定时间护士核对后由保洁人员将标本送往检验科,因特殊原因不能立即送走的,一定将标本放入合适的盛器内,并且放置环境符合要求。
6、尿液、粪便常规检验标本,留取后放在指定标本存放处,由保洁员送往检验科。
7、检验科人员收取标本时应认真核对标本相关信息,并在病房实验标本交接登记本签收。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
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按照血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三种。
绝大多数检查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标本,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技术。
基本原理是双向针的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
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一)静脉血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1、止血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40秒为宜,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 值降低、K+、Ca2+、肌酸激酶升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指南
为及时、科学地采集和运送手足口病标本,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和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一、采样液
1.pH7.4~7.6 HANK氏平衡盐(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2.pH7.4~7.6的Eagle’s MEM培养液(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
1.咽拭子:用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2.患者粪便:采集5~10g粪便置于15ml空采样管中。
3.血清标本: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2ml 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标本采集好后,应在采样管上做好标记,并注明标本的种类,同时及时填写采样表,要求信息完整。
三、标本保存及运送
标本应在冷藏的条件下尽快进行送实验室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
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
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四、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1.核酸检测:方法包括RT-PCR和Real-Time RT-PCR,首先使用肠道病毒
通用引物进行快速筛查,得到阳性结果后使用EV71、CoxA16等引物和探针进行分型。
2.病毒分离及鉴定:采用RD、Hep2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第一代7日内仍然为阴性的标本需继续盲传一代。
病毒鉴定采用中和试验(N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3.血清学检测:采用组合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双份血清具4倍增长才具有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