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合集下载

读懂孩子读后感

读懂孩子读后感

《读懂孩子读后感》孩子是神奇的存在,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然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却常常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够读懂孩子呢?《读懂孩子》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首先,我学到了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孩子天生具有纯真的眼光,他们能够从一片叶子中发现美丽,从一只小虫中看到奇妙。

而我们成年人常常忽视了身边的美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困惑和压力。

因此,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学会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其次,要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许不像成年人那样成熟,但他们的情感和感受是真实的。

当他们愤怒、悲伤、失落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要用爱和耐心来对待孩子。

爱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营养,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孩子才会茁壮成长。

而耐心则是培养孩子品质和能力的关键。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耐心地陪伴和指导他们,才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强。

通过阅读《读懂孩子》,我不仅更加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需求,也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存在和角色。

我们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最好的支持和教育。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思维方式,学会放下疑虑和偏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将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我也明白了,要耐心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一下,读懂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有真正理解孩子,才能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通过阅读《读懂孩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与孩子相处中的不足之处,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一定能够更好地读懂孩子,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相关推荐《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4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understand your child》是一部系列丛书,针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一本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但是阅读之后发现,书中所言的都是孩子成长的规律,正所谓办事情必须遵照事物本身的规律,违背规律便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养孩子也是一样,必须遵循他们发展的天性,绝不能揠苗助长,否则会得不偿失。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倾听孩子,多了解他们的近况,多与他们交流,哪怕不能帮他们解决人生中的诸多烦恼,也要做他们的坚强的后盾,永远的知心朋友。

读完书本,结合实际,我有这样几点感悟: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家长其实并不能够科学地教养孩子。

比如:重超前学习,轻适时教育,当看到邻居、朋友家的`孩子才两岁就已经学会不少字,熟背几首故事,一些家长心中就开始焦虑,担心识字教育晚了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里的墙上贴上了许多看图识字挂图,开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识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拔苗助长”还有很多,小学低年级学高年级的内容,高年级则学初中的内容……超前学习,就真的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误区很多,那么这真的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其实,起跑线应该指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期,即关键期。

比如:0-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不要逼迫孩子识字,应重点关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幼儿阶段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初中阶段要帮助孩子调整情绪顺利度过青春期,高中阶段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在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

叶德元:与孩子一起成长

叶德元:与孩子一起成长

叶德元:与孩子一起成长作者:来源:《教育》2015年第35期叶德元,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

我的梦想初中这三年,或许看不到发芽,等不到开花,品尝不到香甜的果实。

但是我不能因为等不到,就不去播种,就不去施肥,就不去浇灌。

“教育梦”的实现都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内心。

因此,在实现“教育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就是要“爱学生”,要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座右铭教育就是播种。

说到“教育梦”,这是个很大的话题。

要涉及的方面很多,要谈的内容也很多,但无论再多的方面,“教育梦”的实现都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内心。

然而,在面对“00后”时,很多教师却束手无策。

一方面,“00后”成长在一个创新和自由的环境中,他们的创造力比之前“80后”“90后”都要强很多,而且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已经在逐渐的培养当中;另一方面,受到媒体或者商业的影响,他们虽然还是未成年人,但是跟成人的社会其实已经在慢慢地有一种无缝的对接。

今年暑假里发生的四件事,让我感觉“00后”的孩子更加感性、独立自主,也更加需要爱,懂得爱。

第一件事:我们班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邀请我陪他过生日。

我问:“还有谁呢?”他说:“没有了,就你!”我又问:“那我送什么礼物给你呢?”他说:“不用,你陪我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我还是为他精心挑选了生日礼物,他非常开心,下午陪他逛街聊人生。

后来,我收到他母亲的短信:“非常感谢叶老师陪我儿子过了个开心难忘的生日,还送他那么贵重的礼物,他说他会用实际行动来答谢叶老师的关爱。

”我这样回复:“不客气,孩子生日愿意和我这样一个30多岁的班主任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已经是我最大的荣幸了,我应该谢谢孩子。

”第二件事:我们班一群女生暑假建立了一个单独的QQ群,把我拖了进去。

刚一进去,里面就一片掌声,“欢迎叶老师!”我很诧异,这是一个什么群呀?一个女生说:“叶老师,我们都知道你是《盗墓笔记》迷。

教师学习《读懂孩子》的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读懂孩子》的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读懂孩子》的心得体会教师学习《读懂孩子》的心得体会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我有幸学习了萧斌臣老师的文章《读懂孩子》,我深深感受到拥有无私与忘我的精神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领悟到了不断的探索、创新、思索是一种快乐;知晓了尊重、信任、宽容也是一种精神……文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说“教育,是一门科学。

孩子们是一本本有趣的书。

”是呀,就在身边,仅在咫尺,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等着我们去爱,去发现,去激励,去赞美。

他们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他们的心灵纯洁、稚嫩,心理脆弱,所以,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

于是,一个决心在心底萌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需要更注重以童心爱心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不吝啬赞美,及时把爱的赞美与期望送给每一位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

萧斌臣老师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认可和爱抚的。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而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

她还说:“读懂孩子这本书,是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起码要求,尽管真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

但只要你有一颗爱心,下功夫钻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多观察、多了解,就能读懂、读好、读透孩子这本书,就能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

”但是要读懂孩子这本书可不容易,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可能用同一个方法去教育他们。

教师必须站到孩子的位置上,全面地去观察孩子,只有钻到孩子的肺腑中去,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学习后产生的随想如长河中舀起的几瓢水,其实书中的思想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

最后,我想说,这篇文章是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唐凤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而青少年正处在尝试不同角色以达到“自我认定”的阶段,接纳他,与他一起讨论,亲子一同在这过程中学习,检讨出原因并找出可能改进方法,帮助孩子面对错误而自行修正,而且不忘记对他说:“我们永远在这里给你支持的力量!”订定规范在生活的竞赛中,父母是教练,孩子是球员,共同订定一套彼此都能接纳的“游戏规则”是制胜的保证。

1.订定规范:做父母最大的挑战,便是订定家中的规矩。

为维持家中的纪律,很多父母会把它和“惩罚”画上等号,但规范必须是帮助孩子步入成熟和独立的规范,是协助他预防和纠正错误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如何自己下决定,学会自动自发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规范是与孩子平等讨论而建立的协议,因着双方对此协议的尊重和遵守,让孩子学会自我规范,走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成熟且独立的坦途。

2.学着改变自己:这是规范订定之前的主要条件,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决定”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能决定只有自己的改变。

所以,想受到孩子尊重,先要尊重孩子。

订定规范前,要让孩子了解你想解决问题、相互沟通的诚意。

你们是平等的个体,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子,他们拥有自己的意见、学会独立思考的模式。

父母要真正的尊重他,他才可能对父母产生自发性的尊重。

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心得体会
2020年3月2日(周二)19:30,聆听的是全国模范教师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网络直播课。

叶德元老师以自己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我怎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次直播课中,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生动的故事,每一件都是身边发生的事,以自己班的事,自己当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讲给我们听,使我受益匪浅,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长,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的了解不同孩子的内心世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

同时注意来自不同家庭、接受不同影响和教育的孩子,认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水平,也会感觉有很大差异。

今天的这次直播课,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的去探索怎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杨波。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2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understand your child》是一部系列丛书,针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开始我以为它只是一本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但是阅读之后发现,书中所言的都是孩子成长的规律,正所谓办事情必须遵照事物本身的规律,违背规律便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养孩子也是一样,必须遵循他们发展的天性,绝不能揠苗助长,否则会得不偿失。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倾听孩子,多了解他们的近况,多与他们交流,哪怕不能帮他们解决人生中的诸多烦恼,也要做他们的坚强的后盾,永远的知心朋友。

读完书本,结合实际,我有这样几点感悟: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家长其实并不能够科学地教养孩子。

比如:重超前学习,轻适时教育,当看到邻居、朋友家的孩子才两岁就已经学会不少字,熟背几首故事,一些家长心中就开始焦虑,担心识字教育晚了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里的墙上贴上了许多看图识字挂图,开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识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拔苗助长”还有很多,小学低年级学高年级的内容,高年级则学初中的内容……超前学习,就真的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误区很多,那么这真的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其实,起跑线应该指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期,即关键期。

比如:0-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不要逼迫孩子识字,应重点关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幼儿阶段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初中阶段要帮助孩子调整情绪顺利度过青春期,高中阶段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在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下面是作者整理的《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共含14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读懂孩子》这本书,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中,我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去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

”是啊,教师也应卸下自我。

享受生活的。

“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

”我由此想到了我自己,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我确实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很恐惧,然而,怯懦和回避解决不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得到,才能在与学生对立的立场转化为同一立场,我们的语言,行为一定要以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为准绳,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认可你,接受你,同时尊重你,师生良好的关系不正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吗?篇2:《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看到书中对语文阅读提出的种种方法及途径时,使我顿时大悟,为自己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养育他们不像养活一株草,一盆花那样简单,呵护、陪伴、指引、欣赏......无论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此从有了女儿,我就不失时机地阅读各种育儿经典,希望可爱的女儿能快乐的成长并且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上学期,从幼儿园买回一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的书,我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很多生动活泼的案例提出了各种简单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真正的用心品读,收获了很多理性的教育观念。

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文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最安静、最永恒的朋友,也是人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师。

"作为老师的我深知幼儿读书的益处,因此从女儿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和女儿一起看图读故事、一起享受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故事中。

直到现在,每晚读书是我们的必修课,语气故作夸张的爸爸、讲述娓娓动听的妈妈,都让女儿陶醉在美丽动听的故事情节中,常常被快乐、明朗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为了晚上能多读几篇故事,女儿会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为了能多听几个故事,女儿宁愿答应一人独立睡觉等条件。

开始是妈妈读给她听,听熟悉了自己会读给小玩具朋友听,而且是以幼儿园老师的身份。

现在女儿对认字有了强烈的欲望,读书时,自己用小手划着指,指哪里我读到哪里,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字。

阅读变成了女儿睡觉前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也成了女儿生活的一部分,女儿房间一只小小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的幼儿读物,充满了书香气息。

很小的时候,女儿只知道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不懂保护书,《东方宝宝》、《幼儿画报》《故事大王》《睡前故事》等精美的书经常女儿我弄得支离破碎、皮肉分离。

现在女儿懂得爱惜书了,读过的书基本上完好无损,从上幼儿园托班开始就成功地讲《小兔咕噜噜采蘑菇》、《三只小猪》、《小蛋壳托儿所》、《小壁虎解尾巴》等故事参加比赛,这都让女儿很有成就感,但女儿最喜欢的是《豌豆花儿》的故事,第一次听《豌豆花儿》,女儿很投入,走进了豌豆花儿的对话情景中,当听到豌豆花儿为了实现想有四个宝宝的愿望,竟然不怕干枯、凋零、变成黑色的粉末悄无声息的落入泥土时,女儿竟然趴在枕头上擦拭者同情的眼泪并哽咽着说:"妈妈,豌豆花儿太可怜了",我劝她说:"别伤心,豌豆花儿很伟大","什么叫伟大?"女儿疑惑的望着我,"所有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我说。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相关推荐《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篇1孩子是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需要呵护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排在最前面得环节,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就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吸取并尽可能好的运用在实践中。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曾看过不少的育儿方面的书籍,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这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特别是书中的两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并与之产生共鸣。

第一个观点就是“家长要学会表现无知”。

家庭应该主动分享学会孩子的好奇,要学会表现出无知的状态。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者一起看一本书,看到最后,我就会用孩子那种充满童趣和好奇的口吻故意问上几个问题,让她来做我的老师。

孩子在那个时候就会很认真,感觉到很有“成就感”。

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能告诉妈妈吗?孩子说她也不知道,于是我就表现出非常想知道的样子,她就把百科全书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告诉了我她的答案。

趁机我就夸赞了她,并说以后还会经常请她帮我解决我不知道的问题。

看得出她很开心。

个人认为除了装无知、装傻,爸爸妈妈还要让权,所谓让权就是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权力交给孩子。

平时在家的时候当我看到她的书桌很乱的时候为了锻炼她能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我就故意说今天你的书桌你做主你想怎么整理就怎么整理,你是书桌的主人,一定要把它管理的好好的。

孩子那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样子。

在周末出去到某处游玩之前,我有时候就会对孩子说:“孩子,今天出去需要准备的东西我都不知道要带哪些,你能来做主吗?”孩子每一次都能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

家长学会无知以后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动力会大大提高,从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读懂孩子课程心得体会(2篇)

读懂孩子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家长,我始终相信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近年来,我有幸参加了“读懂孩子”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在“读懂孩子”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例如,婴儿期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幼儿期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旺盛的时期,童年期是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青春期则是自我认同和独立性发展的时期。

通过了解这些规律,我明白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认知需求、社交需求等。

例如,在情感需求方面,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在认知需求方面,孩子需要通过探索和尝试来获取知识;在社交需求方面,孩子需要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关注这些需求,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课程中强调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此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践,我发现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

在课程中,我认识到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例如,有的孩子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内向沉默;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有的孩子喜欢艺术。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支持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潜能。

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听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专题讲座有感——白牛山完小赵桂秀近段时间网络里听了好几位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收获颇多。

3月2日下午五点多,领导在学校工作群里发消息:“主讲嘉宾:叶德元——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提醒大家晚上网络学习,七点钟了,当时我正要晚餐,想到七点半要开始听课,我匆匆吃了一点就等着开播。

进入课堂,太多人签到、向叶德元老师问好,我也就急急忙忙签到了,也给叶老师发去一条问候语。

讲座开始前好长的朗诵呀!听得我心花怒放。

讲课开始了,叶老师作自我介绍,他是成都的老师,现在在香港工作。

他特别的阳光。

叶老师给我们主讲的是《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专题课,他说自己天天在做班主任,没有一天不做班主任,一个半小时他给我们讲了他多年班主任工作中许多感人的故事。

他所讲的内容有些方面让我感触特别深,下面我只说两点我的感受:一、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老师叶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老师。

这一观点我特别的赞同,我也觉得我们做老师就是要公平公正,不能搞任何的特殊化。

在这个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很实在,当然,我这样去做了,有些学生、有些家长能理解;有些学生、有些家长就觉得我不近人情。

曾经,我有一个班接连带了三年,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带,一直到小学毕业。

三年中我是那个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科学老师。

我特别想说说我的班主任工作,我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我不会给任何一个学生搞特殊化。

记得刚接手那个班的时候,有两个女孩子,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那一类,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住学校(学校规定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要住学校的),开学报名的时候就单独找到我,一个家长跟我说:“老师,我女儿吃不习惯吃学校的菜,她不寄宿可以吗?”我就说:“别人也是才来住学校住,也吃不习惯学校的菜的呀,慢慢适应就好了。

”然后,家长又说:“晚上她会饿,有吃宵夜的习惯。

”“宵夜吃多了会长胖。

”我这样回复她。

最后家长没办法,只得勉强同意送孩子来住学校。

《读懂孩子》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读懂孩子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阅读《读懂孩子》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书作者边玉芳,边玉芳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多年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经验。

该套书是她在总结百年来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我国青少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丰富实践写作而成的。

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需求和梦想。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他们,而是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书中提到,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的情感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倾听,敏锐地捕捉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

通过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不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书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

我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阅读《读懂孩子》,我明白了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去经营的事业。

我们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陪伴孩子们成长,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努力读懂每个孩子,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会始终保持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尊重,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做智慧家长助力孩子成长观后感范文

做智慧家长助力孩子成长观后感范文

做智慧家长助力孩子成长观后感范文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一文中写到“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这一段话发人深省,也许很多人对这段话视若罔闻,能够读懂又真正这样去做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

今天非常有幸听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和谐家庭和亲子教育专家,著名中国学生心理成长网首席讲师毛一鸣老师的“科学教育。

做智慧父母”家庭教育线上直播课堂讲座。

首先,主要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关系大于教育的重要性。

关系的好坏,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

调正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幸福的婚姻。

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大地宽广无边无际,树木数得完吗?在亿万棵树苗中,没有一棵是弱小的吗?晴天无限好,一年365天,没有阴霾风雪交加之时吗?不是的,有春天的脚步,就有冬天的凛冽。

与生活同行,互相取暖,你才不会寂寞。

接纳别人,就是接纳自己。

真正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媒体和网络报道的关于青春期孩子的自杀事件比比皆是,就有人指责孩子太冲动、太脆弱,殊不知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一方面需要某某某,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情感方面的理解。

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的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阶段决定了孩子一辈子的命运。

孩子没那么难管,只是你不懂!孩子再长大,他也是个孩子,也需要爱的。

只是他有他自己某某某的见解和思维,我们总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他们,要从内心去尊重、理解他们,孩子也是人,不是我们发号施令、用来撒气的工具。

欣赏,就是用眼睛去注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味这人世间的美好。

网络听课笔记(周志恩):叶德元: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络听课笔记(周志恩):叶德元: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络学习听课笔记(永州四中周志恩)主讲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德元(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讲座主题: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主持: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吴春来时间:2020年3月2日19:30—21:00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让55个孩子感受到55个家庭的爱成都叶德元班主任工作体会最深的是要搞好与家长的关系。

主办方给出的主题是家校合作。

我理解的家校合作不是仅仅要求家长如何配合我们不是仅仅给家长做家庭教育的培训不是讨好家长,也不是一味的要求家长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家长信任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其实都是学生回去讲给家长的与学生见面前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做事很有条理的老师。

1、站在什么位置迎接学生2、第一次的开场白3、第一天穿什么衣服4、如何安排学生刚来的座位5、如何快速的记住学生的名字6、第一天的一些常规工作(值日、课代表、早读、清洁等)要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家长希望我成为什么样子。

如果我是一个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最美教师尤其注重对所有学生的公平公正,不会因为学生的特殊情况去照顾他。

学生排座位时,不会因为学生个子矮小,就答应他放在前排坐;不会因为他个子高,就一定将他放在后排坐。

要考虑孩子,学会保护学生的隐私、自尊,要为学生的未来成长考虑。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自尊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创新班级管理丰富班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文化养班,和谐发展第一讲走向专业教育需要情怀,选择有情怀的同行才行终身难忘的五个小时让家长更加心平气和让孩子在我的班级装得下去和学生一起过日子心平气和地过日子让孩子写日记,写自己小组的日子,写自己小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一个女生在小组日记里写下了对语文老师的怨言,用恶毒的话谩骂语文老师。

孩子的妈妈偷看日记之后,恐慌得要命,但叶德元老师保护了女孩子的自尊,在班上公开不点名表扬了这个孩子,说是对老师很信任,在小组日记里写下了真心话。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本学期我们学校统一订发了《读懂孩子》一书。

看完之后受益匪浅。

该书分三部,分别为0~6岁、6~12岁、12~18岁孩子的家长准备的。

每一部都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展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家长阐述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育规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倾听孩子,多了解他们的近况,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永远的知心朋友。

读完书本,结合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多家长其实并不能够科学地教养孩子。

比如:重超前学习,轻适时教育,当看到邻居、朋友家的孩子才两岁就已经学会不少字,熟背几首故事,一些家长心中就开始焦虑,担心识字教育晚了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里的墙上贴上了许多看图识字挂图,开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识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拔苗助长"还有很多,小学低年级学高年级的内容,高年级则学初中的内容……超前学习,就真的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误区很多,那么这真的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其实,起跑线应该指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期,即关键期。

在关键期内,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能力等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

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过早培养,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会影响其他重要能力的发展,其中最让一些家长后悔的是导致孩子走向厌学。

第二,许多家长重智商,轻情商。

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情商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延迟满足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3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读懂孩子》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1本学期阅读了边玉芳的《读懂孩子》一书,受益匪浅,书中大多是从心理学和生理学两个方面分析孩子在各个时期的特点,科学的揭示了青少年成长规律,为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导孩子的路标。

从书本中我领悟到了不断的探索、创新、思索是一种快乐;知晓了尊重、信任、宽容也是一种精神……文中的。

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是呀,就在身边,仅在咫尺,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等着我们去爱,去发现,去激励,去赞美。

他们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他们的心灵纯洁、稚嫩,心理脆弱,所以,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

于是,一个决心在心底萌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需要更注重学生为本,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不吝啬赞美,及时把爱的赞美与期望送给每一位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认可和爱抚的。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而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

要读懂孩子这本书可不容易,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可能用同一个方法去教育他们。

教师必须站到孩子的位置上,全面地去观察孩子,只有钻到孩子的肺腑中去,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愿优秀书籍的指引下,我能学会做一名会思索的幸福教师。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2孩子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听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直播课心得

听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直播课心得

听叶德元老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直播课心得在第一节陈默老师的课上,我收获到了许多,所以对第二节课十分期待。

3月2日晚上,我早早地就进直播间去等着听课了,在听叶德元老师讲的《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课中,我内心特别激动,因为我终于找到了知音了。

叶老师说教育就是过日子。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要把日子过好就先得把关系处理好,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其中与家长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了才是把日子过好的关键。

在班上,同学们说我是一个既温柔又严格的老师。

只要能完成学习任务,一切都好说,可能会让他们玩游戏、看动画片或是休息一节课;要是完成不了任务,一切福利都没有了。

我是一个典型的吃货,也喜欢研究美食,平时课余没有事情就喜欢弄点小玩意来吃吃。

只要成功了,学生们就是我的美食鉴赏家,而且他们很乐意。

农村的孩子很多外面的水果都没有吃过,有时候去进城办事或是去玩,看见一些小零食及当季他们没有吃过的水果,都会带一些给他们尝尝。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去年5月中下旬的时候,我买了一大箱杏子回学校,用盐水浸泡、清洗干净后分给孩子们吃,我们班的孩子都不好意思吃,我说我们一起干杯,把杏子吃了,大家才开动,看着他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后来班上有很的学生从家里带了“零食”,自己舍不得吃,留到放学后送给我吃,我通常都是拒绝的,实在拒绝不了就和他们一起分享,被孩子们爱的感觉特别幸福。

叶老师说日子过好了,经常都有感动。

的确,我就经常被感动。

平时孩子们在学校生病的时候,都是我在照顾他们,帮他们烧水、泡药,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但孩子们懂得感恩。

去年六一的时候,那段时间天天排练节目,身体十分疲惫,又感冒了,表演完节目,我就抵不住了,发烧40度,下午要接着上自习课,我走进教室跟孩子们说我有一些事情,让隔壁班的老师代看一下他们。

我吃了退烧药躺在床上,头昏昏沉沉的,很难受,下课了,隐约看到一群孩子来我房间来看我了,才知道我生病了。

《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心得体会

《读懂孩子》心得体会《读懂孩子》心得体会(通用22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读懂孩子》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懂孩子》心得体会篇1看了《读懂孩子》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家长和老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以独道的观点,发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学校图书室每期不断增加,我们的知识不断提高。

我通过看了《读懂孩子》一书后,本书代序共80种,特别在第33种《如何让孩子由“苦学”变为“乐学”?》这一种中,使我深深会到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已的子女成龙,走正道,都为孩子设计的人生之路就是读书—考试—名校—好饭碗,家长劝孩子学习的常用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还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也在劝人“苦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然苦作舟”,还有“钱在高岩,不苦不来”,“先苦后甜”等等都强调要用“苦”。

但这些话都是学习要付出的,好的成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些都没错,但是,过分的劝人“苦学”恰好忽视了另一方面,学习并不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学习是一个人的求知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一点进步都是怏乐的。

孔子在2500多年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可是在我国全面推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是抓“应试教育”,家长要求自已的孩子成绩好,这些都是劝人“苦学”的之多,劝人“乐学”的之少。

如我们教师写学生的评语,用得最多的话是“该生刻苦学习”,没有老师评价学生“该生能快乐学习”,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又作为一名家长,我们怎样从孩子由“苦学”变为“乐学”?只要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开心学习的理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叶德元教师《读懂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感
唐凤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而青少年正处在尝试不同角色以达到“自我认定”的阶段,接纳他,与他一起讨论,亲子一同在这过程中学习,检讨出原因并找出可能改进方法,帮助孩子面对错误而自行修正,而且不忘记对他说:“我们永远在这里给你支持的力量!”订定规范在生活的竞赛中,父母是教练,孩子是球员,共同订定一套彼此都能接纳的“游戏规则”是制胜的保证。

1.订定规范:做父母最大的挑战,便是订定家中的规矩。

为维持家中的纪律,很多父母会把它和“惩罚”画上等号,但规范必须是帮助孩子步入成熟和独立的规范,是协助他预防和纠正错误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如何自己下决定,学会自动自发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规范是与孩子平等讨论而建立的协议,因着双方对此协议的尊重和遵守,让孩子学会自我规范,走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成熟且独立的坦途。

2.学着改变自己:这是规范订定之前的主要条件,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决定”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能决定只有自己的改变。

所以,想受到孩子尊重,先要尊重孩子。

订定规范前,要让孩子了解你想解决问题、相互沟通的诚意。

你们是平等的个体,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子,他们拥有自己的意见、学会独立思考的模式。

父母要真正的尊重他,他才可能对父母产生自发性的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