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第九部分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9章1.1.2行政区划模板习题课件
练能力
3.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练能力
4. 在数字①②③中填上相应汉字,能够组成我国省级行 政区域名称的一组是( ) A. ①海、②陕、③湖 B. ①山、②陕、③湖 C. ①湖、②山、③陕 D. ①陕、②海、③湖
练能力
5. 其中江西、广西、海南、河南简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练能力
8. 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能力
练能力
9. 读图1-1-22,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轮廓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图中a表示
的海域是________。
练能力
(2)与B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区域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①是 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B图所示省区行政中心 ②是__________,河流④是__________。
练基础
练基础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举行。阅兵式后游行的彩车中,体现“治蜀兴川新成
就”理念的彩车代表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吉林省
C. 四川省
D. 青海省
练基础
7.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图1-1-15)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 是( )
练基础
练基础
8. 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粤菜”“川菜”“ 鲁菜”等八大菜系,以“鲁菜”为主的省区是( )
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
2. 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
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
习题链接
练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A 6C 2C 7B 3 C 8C 4C 9A 5 C 10 见习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7、8、9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范围及特点;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分布;说明
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分析区域内的经济特点、环境问题。
2、通过分析各类统计图表总结经济特点;能够综合分析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
知识梳理: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课标要求:
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物质的来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特点;了解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作用、城市与
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知识梳理: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课标要求:。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各单元知识点归纳1. 自然地理环境1.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1.2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3 地球的气候1.4 地球的水资源- 地球的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2.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地貌特征2.2 中国的气候与区域分区- 中国的气候类型- 中国的气候区划2.3 中国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中国的植被类型和分布- 中国的动物资源概况3. 人口与城市3.1 人口问题-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人口问题的影响和应对3.2 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城市规划和管理3.3 世界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变化- 世界主要城市的特点4. 农业与工业4.1 农业生产- 农业的地理条件和分区- 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4.2 工业经济- 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分布- 工业经济的发展与问题4.3 农业与工业在地球上的分布- 农业和工业的地理条件- 农业和工业的分布规律5. 第三产业与交通5.1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地理条件和类型-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特点5.2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地理条件和发展- 交通运输对地理空间的影响5.3 旅游资源与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旅游业的发展和问题6. 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6.1 地理问题- 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6.2 地理环境保护- 地理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践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位置 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与P缅甸、Q老挝接壤。 2.地理事物 (河流):A金沙江(长江)、B澜沧江、C怒江。 (城市):F昆明。
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水污染造成部分城市水质型缺水(大气污染导致酸雨危 害突出)
长江流域城市与矿产分布图
二、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 交通的发展。
2.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发 展。
3.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有利于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4.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有利于与沿海航运接轨。 三、上海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 区,承东启西,形成“H” 形格局,如图所示。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密度差异: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西双版纳位置图
3.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丰富 ①自然:热带雨林景观,有“热带动物 王国”之称。 ②人文: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 情。 (2)存在问题 ①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区,旅游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③旅游接待能力较小,没能国际化。 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
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一、台湾省1.位置和范围2.地形地质3.气候4.河流5.资源6.农业7.工业8.交通9.人口、城市二、珠江三角洲1.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3.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三、香港、澳门1.位置2.经济特征【练习】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A. 风蚀谷B. 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2.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请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5.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B.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C.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陈水扁执政期间多次鼓吹“台独”,两岸关系明显倒退,自从马英九先生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对于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台湾岛冬夏季气温分布示意图(1)台湾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2)据测量,岛上的玉山在不断升高,其原因是什么?(3)利于晒盐海滩在岛屿岸,原因是(4)从地理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7.(13分)(2010·陕西宝鸡检测)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7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XX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6高原之舟: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是日照充足。
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温凉,土质较肥沃。
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
人们都爱喝青稞酒。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均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019-2020年九年级地理复习:复习提纲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1)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
(记重点图P50图7.1)(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道众多。
(3)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①区位因素(地利)——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②人文因素(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是侨乡,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政策因素(天时)——国家制定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
2、外向型的经济(1)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主要产业:纺织、服装、电子及通信、电子机械、器材、玩具制造业等。
(4)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P54活动3。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自然地理概况: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属于南方地区。
(P57图7.10 )2、丰富的旅游资源:(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58和59页的图7.11和7.12了解本区的动植物景观)(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
地理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十九 认识跨省区域
专题十九认识跨省区域考试大纲解读命题规律分析1.本专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出现该特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长江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沿江地带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等。
2.作为跨省区域,多以综合读图题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也可扩大到其他的区域,体现了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及差异性。
2011年福建泉州试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民居,湖北黄冈、武汉等试题考查长江沿线地带的作用和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来看,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及长江沿江地带的综合开发及保护是2012年考查的重点。
必备知识梳理考点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 000多米。
2.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及频繁的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包括: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地形坡度大(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区);③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人为原因包括: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护,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脆弱,遭破坏后难以恢复。
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3.生态建设措施一方面,通过人们的行为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如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归纳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地理总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地理的总复提纲,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和复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概述:
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理坐标系统
- 经、纬线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
-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 中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 中国的主要动植物资源
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 第四章:人口与城市
- 人口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 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
5.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节约型社会和循环型经济
6. 第六章:旅游与交通
- 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 交通运输与物流
7. 第七章:中国的区位与区域发展
- 中国的区位优势与区位劣势
- 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以上为九年级上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地理全册复习提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九年级地理全册复习提纲一、世界地理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二、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气候的特点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2.中南半岛大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大部为热带雨林气候3.东南亚以热带作物和水稻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
4.东南亚是世界上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区。
5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锡国。
6.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7.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8.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9.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10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11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中国境内(澜沧江),向南注入南海。
12马来群岛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连接处,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频繁。
1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确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14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东南亚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性。
15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17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工业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18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量多且集中在夏季。
21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22东南亚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3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地理: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中图版八年级上)
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范围:北界长城一线,南界秦岭—淮河一线,西界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黄海。
华北地区大部分属于黄河流域。
华北地区地形大体以太行山为界线,以西部分为黄土高原,以东部分为华北平原。
华北地区河流有黄河,淮河,海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动,说明特点地势为西高东低。
华北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缺乏植被保护,不合理开矿等。
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地形破碎。
华北平原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成为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等。
华北地区能源矿产丰富,主要有煤,石油。
华北地区工业城市大都沿着铁路线分布,原因主要是交通便利,沿海省区和内陆省区相比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区。
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塘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丰富的农矿资源;铁路,公路,航空,海上交通便捷;北京天津两直辖市科技力量雄厚。
北京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华北地区环境问题及治理环境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水资源短缺,长城沿线的风沙危害等。
第二节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横断山脉以西,地处西南边陲,邻国众多,地广人稀。
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是中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藏地区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制约农业的发展。
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小,利于种植业发展,主要农作物:青稞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高原牧区,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太阳能,地热,水能柴达木盆地有盛产钾盐的察尔汗盐湖,煤,石油等,被称为“聚宝盆”交通建设:青藏铁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第三节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原,丘陵为主,气候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中国地理
- 中国地域特点:国土辽阔、地势高低起伏、地貌多样化、气
候多样
- 中国地理区划: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港
澳台地区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平原:祁连山、昆仑山、天山、长江平原、辽河平原
- 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 中国的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
- 中国的主要岛屿:台湾、海南岛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
- 土地资源:农田、林地、建设用地
- 水资源:江河湖泊、地下水
-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
- 能源资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
- 生物资源:农作物、畜牧业、渔业、林业
- 空气质量问题及治理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集中地带、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 人口变化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
- 城市的特征:人口密集、功能多样、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 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聚集、资源消耗、环境压力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 中国的经济区划: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条件、交通条件、自然资源
- 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特点:经济发达、外贸兴旺、产业多样化
- 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资源丰富、工业转移
第五章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小镇
-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 旅游业的影响:经济发展、就业机会、文化交流
以上是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初09级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上册
初09级地理复习提纲(2007.12)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
居世界第三。
5、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6、海域辽阔: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日菲,马文印)。
7、领土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8、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P5阅读材料)9、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中国省级行政区之最①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②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蒙、俄、哈、吉、塔、阿、巴、印)③相邻省区最多的省区: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④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区:新疆、海南⑤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重庆、上海⑥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区:河南、西藏⑦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直辖市:重庆、天津⑧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区:江苏、西藏⑨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⑩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自然条件: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三熟),河网密集,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常受台风侵袭)。
深圳、珠海2个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
2、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之一:全国著名的侨乡,吸引大量海外华人投资。
3、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大量外资(74%主要来自港澳地区),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港澳地区珠江三角洲
角色“店”“厂”
优势海外贸易窗口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4、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
5、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该地区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主要表现:①非农业人口的增长,②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当然城镇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
2、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望天树、独木成林、绞杀植物、板状根
可爱的雨林动物(“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
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竹楼、菠萝饭、孔雀舞、象脚鼓舞、
泼水节
3、、西双版纳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傣族的文化习俗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4、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起一大批国家级风景区,加上开发边境旅游,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三、认识重要的跨省区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地势特征:西北高,东南低;成因:风力沉积作用
2、严重的水土流失
地表特征成因危害措施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
(1)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2)地形破碎
(3)黄土结构疏松
(4)降水集中在7、8两月,
多暴雨
(5)人类开垦、采矿、修路
等活动(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
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沟谷增多,导致耕地面
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
沙,河道淤塞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
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
措施相结合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
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
数量等。
3、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P71)
4、长江沿江地带
地理位置: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自然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河流:河网稠密,湖泊众多(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
5、长江上游的开发利用:发展水电业,因为这里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6、沿江地带的城市群:
不同河段的城市群上游中游下游长三角
中心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
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例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商业中
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基地钢铁、煤炭电力、冶金钢铁、轻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中心城市攀枝花和六盘水宜昌、重庆武汉沪宁杭
汽车工业走廊: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组成
钢铁工业走廊:由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组
成。
8、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
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9、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
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
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