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观察根尖结构
根的显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根的解剖结构,观察根尖的细胞组成。
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
3.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根尖是根的生长点。
根尖细胞排列紧密,形态规则,是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良好材料。
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可以了解根尖的细胞组成、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等结构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根尖、清水、酒精、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剪刀、刀片、显微镜载物台。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的植物根尖,用剪刀剪取根尖部分,放入装有清水的试管中,浸泡一段时间。
2. 将浸泡后的根尖放入装有酒精的试管中,浸泡30分钟,使细胞质脱水。
3. 将脱水的根尖放入装有盐酸的试管中,浸泡5分钟,使细胞壁软化。
4. 取出根尖,用刀片切取根尖部分,放入载玻片中。
5. 在载玻片上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5分钟。
6. 用滴管吸去多余染液,用盖玻片覆盖在根尖上。
7. 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根尖细胞。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根尖细胞结构:细胞呈长条形,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均匀,细胞壁较厚。
2. 观察细胞核: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染色较深。
3. 观察细胞质:细胞质呈淡红色,染色较浅。
4. 观察细胞壁:细胞壁较厚,呈淡红色,染色较浅。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根尖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了根尖细胞的基本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根尖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细胞壁较厚,细胞质均匀。
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根尖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根尖细胞。
2. 在染色过程中,注意控制染色时间,以免染色过深或过浅。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调整好焦距,确保观察效果。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八、实验拓展1. 观察不同植物根尖细胞的差异。
实验六根尖分区及根的初生结构
试验六 根尖分区及根的初生结构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根尖的外形、分区和内部结构。 2、掌握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主要特点。 3、掌握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4、了解侧根发生的部位与形成规律。 【实验材料和用品】 实验材料:小麦(或玉米)籽粒,洋葱、玉米或大麦根尖纵 切片,蚕豆(大豆、棉花或毛茛)幼根横切片,小麦(水稻、 玉米或鸢尾等)根横切片,韭菜根横切片,蚕豆(向日葵或棉 花)侧根发生横切片。 实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 培养皿、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蒸馏水等。
根的成熟区的各种结构都是由初生分生组织分化而来 的,因此也称为初生结构。
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明显地分为表皮,皮层和维 管柱三个部分。
表皮
表皮:根的成熟区最外的一层 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特点:细胞的形态略呈长方形, 其长轴与根的纵轴平行,在横 切面上近似于长方形,排列整 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 齐紧密,其细胞壁薄,由纤维 素和果胶组成,有利于水分和 溶质渗透和吸收。外壁通常无 或仅有一薄层角质层,无气孔 分布,有根毛。
分生区:位于根冠之内,长约1-2mm,由体积小、排 列整齐紧密的细胞组成,细胞壁薄、核大质浓。它是 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有强烈的细胞分裂能力。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方,由分生区的细胞分裂而来。 此区特点是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沿纵轴方向伸长;另 一方面细胞逐步分化向成熟区过渡。切片中央可以看 到一些较宽而长的成串细胞,是正在分化的幼嫩导管。
试验六 根尖分区及根的初生结构
【内容和方法】 1、根尖的外部形态及分区的内部结构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3、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4、侧根的发生和形成 【作业】 1、绘一种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细胞详图,并注明各部 分结构的名称。 2、绘一种单子叶植物根轮廓简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 称。
初中生物七上实验课教案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观察根毛,认识根毛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授课方式
讲解法、实验探究
授课时间
课时
实验器材
已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小结:
二、用肉眼观察根尖
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根尖,看看能否辨认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三、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
四、练习:参照上图,分清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注意识别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五、讨论:根的吸毛,认识根毛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分组实验教案
授课人
课题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内容与过程
目的
1、观察根毛,认识根毛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2、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认识根尖结构与其吸收功能适应的特点。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
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段幼根。
实验四根的形态和结构
4. 侧根的发生
实验材料和方法
• 蚕豆根横切面切片
侧根的发生
5. 根瘤和菌根
实验材料和方法
• 根瘤:
– 观察花生、楹树、田菁、紫云英等新鲜或液浸标本。 – 花生根瘤横切片
• 菌根:
– 带根的马尾松幼苗 – 松外生菌根横切片
根瘤
• 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态
• 花生根瘤横切片
松外生菌根
实验报告
• 1、绘鸢尾根横切面(1/2)简图,示根的初生结构。 • 2、绘桑老根横切面(1/2)简图,示双子叶植物老根
的次生结构。 • 3、总结根的初生生长动态及所形成的初生结构特点
。 • 4、总结根的次生生长动态及所形成的次生结构特点
。
• 注:1、2题在实验课上完成,3、4题在课后完成。
实验材料和方法
• 蚕豆幼根横切片
2. 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
实验材料和方法
• 鸢尾根横切片 • 芋头幼根横切面临时装片(示凯氏点)
鸢尾根横切片
鸢尾根横切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芋头幼根横切面临时装片(观察凯氏点)
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和方法
• 桑老根横切片
桑老根横切片
木栓形成层
桑老根横切片
维管形成层
1. 根尖的形态及分区
实验材料和方法
• 萝卜根尖:
– 从外部形态上区分根尖4 个区的特点。
• 洋葱根尖纵切片
– 观察根尖各区的结构和细 胞特点。
观察与思考:
▪根毛是如何发生的?
▪最短的根毛在什么部位?
▪根尖各区在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上有无明显的界限?
萝卜根尖的外部形态
植物根尖纵切
2.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
生物实验观察根尖的结构
生物实验观察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植物根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
通过对根尖的结构进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根尖通常位于植物根系的末端,是植物根系的生长点。
其结构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根冠、根毛和根尖三个部分。
根冠是根尖的上方部分,起到保护根尖的作用。
根毛则是根尖的一种特化结构,通常呈细长形,具有增大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而根尖则是根系的最末端部分,也是植物根系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区域。
对根尖的外部结构进行观察。
通常可以看到根尖呈锥形或圆锥形,末端较为尖锐。
根尖的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纹理。
根尖的颜色通常较浅,呈淡黄色或淡白色。
进一步观察根尖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根尖主要由细胞组成。
根尖细胞排列有序,呈锥形或柱状。
细胞外壁通常较薄,质地松软。
细胞内部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呈胶状,充满细胞,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
根尖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发育是根系生长的基础。
在根尖的顶端区域,可观察到细胞分裂和伸长现象。
细胞分裂通常发生在根尖的分裂组织中,这是根系生长的关键区域。
分裂组织中的细胞经过有序的分裂和分化过程,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为根系的生长和功能提供基础。
除了细胞分裂,根尖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物学过程。
例如,根尖中存在着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传输,这对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根尖还参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根系的固定和地下部分的支撑等功能。
通过对根尖的结构观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研究植物的生长机制和改良栽培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对根尖的观察也可以为研究植物的逆境适应性和抗病性提供线索。
因此,对根尖的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根尖作为植物根系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复杂多样,包括根冠、根毛和根尖三个部分。
通过对根尖的观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研究植物的生长机制和改良栽培提供重要参考。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用于观察根毛和根尖的微 观结构。
可以从植物中获取,也可 以购买。
用于增强观察效果,如醋 酸洋红或龙胆紫。
用于放置样本,以便在显 微镜下观察。
用于了解显微镜操作和实 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本
从植物中切取根毛和根尖样本,用清水冲 洗干净。
5. 记录观察结果
记录观察到的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特点,如 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等。
根毛和根尖的基本知识
根毛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根毛是根系表面的一种细长、柔 软的毛状结构,由根尖部分产生 。
功能
根毛能够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 面积,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 率。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根尖是指根的顶端部分,包括根冠、 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功能
根尖是根系的主要生长区域,负责细 胞分裂和分化,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 和发育。
结果与理论的对比
根毛形态和分布的对比
我们的观察结果与相关理论基本一致。不同植物的根毛形态和分 布特点确实与其生长环境和生理需求相适应。
根尖结构的对比
我们的观察结果与相关理论完全吻合。根尖的四个主要部分以及它 们的特性和功能与理论描述相符。
细胞分裂活动的对比
我们的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理论。在分生区观察到的细胞分 裂活动,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与理论描述一致。
根尖结构的功能
根尖作为植物根部最重要的部分,具有多种功能。根冠保护分生区不受损伤;分生区进行 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使根系得以延伸;成熟区是根毛的主要分布区域,负责 吸收水分和养分。
细胞分裂活动的意义
细胞分裂活动是根尖保持活力和生长的关键。有丝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减数分裂则产生 生殖细胞,对于植物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报告篇一: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报告单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班级姓名日期一、目的要求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外形及根毛;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1.结合(图4-3培养豆类根毛的装置),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尖外形(二)、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
对照(图4-4根尖纵切结构模式图),在低倍或高倍显微镜下,从根尖的最前端向上仔细辨认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个部分;识别每一部分细胞结构有何特点。
根尖由、、、四部分组成。
1、根冠:位于根尖\根毛)的顶端,细胞体积较大\小),排列不规则\规则).根冠具有(保护\支持)分生区的作用.2、分生区:大部分被 (根尖\根冠)包围.细胞体积较(大\小),排列(紧密\疏松),具有很强的 (分裂\分生)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位于 (分生区\根冠)上方.细胞能(迅速\缓慢)伸长,几小时能伸长为原来的10倍以上,是根生长最(快、慢)的部分。
根能不断向土壤深处生长,是与(伸长区、分生区)细胞迅速伸长分不开的。
伸长区也能吸收少量水分和矿物质。
4、成熟区:位于(伸长区\分生区)上方.细胞 (停止\继续)伸长,细胞内有很(大\小)的液泡,液泡里充满 (细胞液\细胞质).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 (根毛\表皮),表皮以内的细胞开始(分化\分裂)形成组织.例如,位于中心部分的某些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上下相邻细胞的横壁也消失,形成了导管.5成熟区以上部位:根毛消失,根内形成导管、帅管。
五.[讨论]:1.移栽幼苗,为什么带土移栽容易成活?提示:幼苗的根系尚不发达,根尖比较柔弱,生有大量的根毛.根尖及根毛与土粒紧紧连在一起.移栽幼苗时若除去根部土壤,就会伤及根尖及根毛,因而会使幼苗根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功能减弱,降低了移栽幼苗的成活率.2.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提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六、绘图:在显微镜下,选取有代表性的根尖各部分细胞绘制细胞图(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在图的右侧标注根尖各部分名称。
观察植物根的实验原理及结论
实验原理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叫做根尖,主根、侧根和不定根都具有根尖。
根尖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根的生长和根内组织的形成都是在根尖进行的。
根尖一般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经过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植物体发育出成熟的根结构,这种由顶端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所引起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生长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都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的器官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从根的成熟区作一横切或纵切,就能清楚地看到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A.近外方的组织;B.维管柱l.表皮;2.皮层;3.内皮层;4.中柱鞘;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7.初生韧皮部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在初生结构成熟后,要继续进行次生生长,形成次生结构,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但有些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通常不再进行次生生长。
根的次生维管组织是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维管形成层最早源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原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后来与原生木质部相对的中柱鞘细胞也进行分裂,并向两侧扩展,其内侧的子细胞参与维管形成层的组成,于是形成了环绕在初生木质部外侧的连续的维管形成层。
由维管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一部分向内分化,形成次生木质部,另一部分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从而使根加粗。
在有些植物的根中,由中柱鞘细胞衍生的形成层细胞往往分裂以后形成宽的射线,而其他部位形成的维管射线较窄。
由于次生生长,每年在根的内部增加许多新的次生维管组织,使根不断加粗。
因此,维管柱外围的表皮和皮层在根加粗过程中常被拉、挤,最后被撑破。
通常在皮层组织未破坏之前,根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活动,形成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构成周皮,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周皮发生后,包括内皮层在内的皮层组织和表皮与根的其他部分分离,并且由于给养断绝而死亡、脱落。
观察根尖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根尖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根尖结构是植物根的末端部分,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场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不同植物根尖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根尖结构以及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显微镜- 显微镜载物玻片- 盐水和甘油等组织固定液- 植物根部样本(小麦、豌豆等)实验步骤:1. 将植物根部样本切取小块,浸泡在盐水中。
2. 取出根部样本,用刀修整并染色固定。
3. 取适量修整后的根部样本放在载片上。
4. 在样本上滴加适量的甘油,然后用封片固定。
5. 将载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放大倍数。
6. 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不同植物根尖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和结论:1. 植物根尖结构特点根尖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根冠区:根尖的最外层,呈圆锥形,有保护和感受外界环境的功能。
- 顶端细胞:根尖的最尖端细胞,维持根的生长和发育。
- 伸长区:位于根冠区下方,主要负责根的垂直生长。
- 分化区:位于伸长区的下方,根毛和茎胶原等组织分化生成的地方。
2. 不同植物根尖结构的差异根尖结构在不同植物中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冠区形态差异:根冠区形态有圆锥形、颈盘状、蘑菇状等形态。
- 伸长区长度差异:不同植物的伸长区长度不尽相同,某些植物伸长区较长,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根系生长能力。
- 分化区分化程度差异:分化区的分化程度在不同植物中也存在差异,像禾本科植物(如小麦)分化区分化程度较高,表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现象。
3. 根尖结构的功能根尖结构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分:根毛的存在使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大,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根系固定:根尖结构能够在土壤中穿透并分泌物质,提供支持和固定植物的功能。
- 植物生长:根尖结构能够持续地分裂和分化,提供新的细胞来推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观察植物根尖结构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根尖结构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根尖切片,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三、实验过程a)选择适宜的种子或植物进行根尖的培养b)三种层次的观察比较: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四、实验现象五、实验结论1.根冠( root cap )位置:根的尖端形态:一般为圆锥形细胞特点: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作用: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帮助正在生长的根较顺利地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根冠中造粉体的作用:平衡石的作用,使根垂直生长。
2.分生区( meristematic zone )位置:分生区也称为生长点,大部分被根冠包围。
分生区由一群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组成: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面为初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
细胞特点:作用:产生新细胞,使根伸长。
3.伸长区( elongation zone )部位:是分生区向成熟区过渡的部位。
特征:细胞普遍伸长,出现明显液泡。
细胞活动: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属于初生分生组织,但向着根毛区方向分裂活动愈来愈弱。
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加深,靠近根毛区端原生韧皮部的筛管和原生木质部的导管先后出现。
作用:根入土的动力4.成熟区( maturation zone )根毛区表面密被根毛,增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位置:紧接着伸长区,表皮常着生根毛。
特点:各种细胞已停止生长并分化成熟。
根毛: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呈管状。
作用:根的吸收部位。
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步骤
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观察根尖的结构,了解根尖的组织构成和细胞特征。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植物根部样本2. 显微镜3. 刀片4. 盐水溶液5. 甲醇6. 甲苯7. 石蜡8. 甘油三、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1.1 从植物中选择新鲜的根部样本,尽量选择生长良好的植物。
1.2 将根部样本切割成适当的长度,约为1-2厘米。
1.3 将根部样本放入盐水溶液中浸泡,以保持其柔软度。
2. 根尖固定2.1 用刀片轻轻切开根尖部分,并将其放入甲醇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
2.2 取出固定的根尖样本,用甲苯进行脱水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3 将样本转移到石蜡中,进行渗透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2-3小时。
3. 根尖切片3.1 将固定和渗透处理后的根尖样本置于石蜡中,用刀片切割成薄片,厚度约为5-10微米。
3.2 将切片放入甘油中浸泡几分钟,以去除石蜡。
3.3 将切片转移到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4. 根尖观察4.1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放大倍率。
4.2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强度,观察根尖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特征。
4.3 注意观察根尖的顶端区域,特别是根尖锥和根冠的细胞分化情况。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样本。
2. 需要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节合适的放大倍率和焦距,以获取清晰的观察结果。
3. 注意观察根尖的顶端区域,这里是细胞分化和生长最活跃的区域。
4.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染色剂或显微镜的特殊功能来增强细胞结构的显示效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根尖的结构,可以看到根尖锥的细胞分化情况,根尖锥是根尖的顶端区域,也是根部生长的主要部位。
根尖锥中的细胞会不断分化和延伸,向根部延伸,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根尖锥中,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等细胞器的存在,这些细胞器对细胞的功能和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观察根尖的结构,我们对根尖的组织构成和细胞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观察根尖结构和细胞分裂切片实验教学反思
观察根尖结构和细胞分裂切片实验教学反思一、用实验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那种单纯的实验演示,而是要挖掘实验的深层内涵,使学生由对实验表面的直接兴趣转移为内在的间接兴趣,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演示实验比起枯燥地讲解某些知识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验会吸引学生更多的目光与精力,使学生专注于实验,进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更好地学习新知。
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
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以听与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繁重而紧张的高中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用实验来强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些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使得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高中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靠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述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借助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表述这些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大量直观事物中获取更多形象可感的信息与认知,经过思考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实验就是最为理想、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将与这些知识点有联系的形象事物直观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从而全面地认识事物,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达到对抽象知识本质属性的认识。
如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
然而再让学生用显微镜来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以此来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这样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认真观察,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具形象性,学生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三、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技能学会自主学习现代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实验可以为学生搭建起通往生物殿堂的桥梁,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与技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从而达到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与探究。
洋葱根尖组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洋葱根尖组织结构,了解其细胞组成和分布。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组织切片的方法。
3.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组织细胞的结构。
二、实验原理洋葱根尖组织是植物分生组织的一种,主要由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
分生区细胞密集排列,细胞核大,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排列稀疏,细胞核较小,细胞质丰富,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根毛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少,细胞壁薄,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解剖针、解剖剪、镊子、吸水纸、解离液(盐酸和酒精混合液)、染色液(醋酸洋红)、清水。
2. 仪器: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筒、显微镜目镜、显微镜物镜、显微镜调焦旋钮、显微镜光源。
四、实验步骤1. 洋葱根尖的制备:取洋葱,用解剖剪剪取根尖2-3mm,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使根尖悬浮于水中。
2. 解离:将洋葱根尖取出,放入盛有解离液(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3-5分钟。
3. 漂洗:将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10分钟,去除解离液。
4. 染色:将漂洗后的洋葱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染色液(醋酸洋红)的玻璃皿中,染色3-5分钟。
5. 制片:将染色后的洋葱根尖取出,用镊子将根尖弄碎,滴一滴清水于载玻片上,将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6. 观察显微镜:将制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转换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洋葱根尖组织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
2. 分生区细胞密集排列,细胞核大,染色质浓,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
3. 伸长区细胞排列稀疏,细胞核较小,细胞质丰富,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
4. 根毛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少,细胞壁薄,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观察到洋葱根尖组织的细胞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了基础。
观察根的构造实验
观察根的构造实验
一、任务目标
学会识别根尖的分区和构造、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并能区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养成良好的实验意识、习惯和科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完成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在显微镜下独立观察根尖纵切片、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横切片。
三、备品与材料
1.仪器设备:显微镜每人一台
2.材料与工具统计表
四、任务实施
(一)知识准备
1、根尖的分区与构造
根是种子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是植物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陆生生活的产物。
根尖是根的伸长生长、水分养料吸收以及侧根发生的重要部位。
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期四个部分(图1-2)。
各区由于生理功能不同,在形态结构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根尖的分区
①根冠
根冠是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根冠细胞不规则,外围细胞大、排列疏松,内部(近分生区)细胞小、排列紧密。
②分生区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侧,由顶端分生组织组成,整体形状如圆锥,分生区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核大、质浓、液泡很小,外观呈褐黄色。
③伸长区。
根的构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植物根的基本构造,包括根尖的形态及分区、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侧根、根瘤和菌根等特殊结构,从而加深对植物根系生理和生态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萝卜根尖2. 洋葱根尖纵切片3. 蚕豆幼根横切片4. 鸢尾根横切片5. 芋头幼根横切面临时装片6. 桑老根横切片7. 花生根瘤横切片8. 松外生菌根横切片9. 花生、楹树、田菁、紫云英等新鲜或液浸标本10. 带根的马尾松幼苗三、实验方法1. 观察萝卜根尖,从外部形态上区分根尖4个区的特点。
2. 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观察根尖各区的结构和细胞特点。
3. 观察蚕豆幼根横切片,了解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4. 观察鸢尾根横切片和芋头幼根横切面临时装片,了解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5. 观察桑老根横切片,了解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6. 观察蚕豆根横切面切片,了解侧根的发生。
7. 观察花生、楹树、田菁、紫云英等新鲜或液浸标本,了解根瘤的形态。
8. 观察花生根瘤横切片,了解根瘤的内部结构。
9. 观察带根的马尾松幼苗,了解菌根的形态。
10. 观察松外生菌根横切片,了解菌根的内部结构。
四、实验结果1. 根尖的形态及分区- 根尖分为四个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 根冠:位于根尖最前端,保护根尖细胞免受损伤。
- 分生区:负责细胞分裂,产生新的根尖细胞。
- 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使根向下延伸。
- 成熟区:细胞分化,形成根毛,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2. 根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和髓。
-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次生结构由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组成,使根更加坚韧。
4. 侧根的发生- 侧根由中柱鞘细胞分裂产生,向侧面生长。
5. 根瘤和菌根- 根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增加固氮能力。
-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提高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课件
3、植物移栽时根部总带着一个土坨, 为什么?
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 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实验知能提升
1. 根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 ) 2. 植物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 的结果。( ) 3. 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 胞起分作生用区?细胞的分裂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根毛 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 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就 是根尖,它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对植株的生长非常重要。描述你 看到的根毛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大约有多少,有什么作用?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实验目的
1.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尖和根毛。 2.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从根的尖端向上长约3 cm左右的部分,形态学上称之为根尖。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
各区的细胞和组织各有其特点和功能。
材料用具
2.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尖 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外形和分区。根的尖端略为透明的部分是根冠, 呈帽状。分生区的大部分被根冠所包被,其上部与伸长区相接,在 外观上与伸长区无明显的界限。根尖的最上部是根毛区。在放大镜 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侧生长的突起,上 部根毛逐渐伸长以及根毛区根毛密布的情况。在根毛区和分生区之 间的一小段是伸长区。
从颜色到形态上区分:根尖最前面颜色发黄; 长有根毛的部位到发黄的之间是乳白色;长有 根毛的部分占幼根的大部分。对照教材97页的 图区分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生物实验观察根尖的结构
生物实验观察根尖的结构根尖的结构是植物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观察根尖的结构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本文将从根尖细胞、根尖区域和根毛结构三个方面介绍根尖的特点与功能。
首先,在根尖的细胞结构方面,主要包括根尖的细胞类型、细胞层次和细胞功能等方面。
根尖细胞主要包括表皮细胞、皮层细胞、髓质细胞和维管束细胞等。
这些细胞层次排列有序,每一层细胞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比如,表皮细胞主要负责吸收和排泄物质;皮层细胞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髓质细胞参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维管束细胞则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其次,在根尖区域方面,主要包括根尖培养基区、分裂细胞区、伸长区和分化区等。
根尖培养基区是根尖的最前端部分,这个区域是细胞分裂和新的细胞形成的地方。
分裂细胞区指的是紧邻培养基区的一段区域,细胞在这个区域会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使根尖逐渐向下延伸。
伸长区是根尖中细胞增长最为活跃的区域,细胞在这个区域会不断伸长以形成植物的根部。
分化区则是根尖的最后部分,细胞在这个区域会发生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最后,根毛结构是根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们起着很重要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根毛是由根表皮细胞发达而成的,呈绒毛状,并且密集地分布在根的表面。
这些根毛的主要功能是增大根的表面积,增加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
根毛结构具有特殊的吸水和离子交换系统,使得根能够有效地吸收到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可以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指导植物培育和农业生产中的栽培管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根尖结构的研究还可以为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调控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总之,根尖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生药的根茎叶结构实验报告
在显微镜下观察生药的根茎叶结构实验报告根尖及根的初生、次生构造【实验目的】了解根尖各部分及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油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幼根、棉花幼根横切、水稻幼根横切,棉花次生根横切片。
【实验用具】显微镜、放大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及碘液等。
【实验内容】(一)根尖的区分(图8-1)取油菜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后,用放大镜观察,注意根上长有许多白色根毛的部分是根毛区,其下白色部分是伸长区,再下是略带淡黄色的生长点及根冠部分,然后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根尖上,加适当的压力,把根尖压扁,取去上面的载玻片,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根冠细胞为椭园形,排列疏松,靠近生长点的因含淀粉粒被染成兰色,生长点细胞着色较深,细胞形小、核大、壁薄、质浓,排列紧密。
伸长区着色较浅,细胞显著伸长,成长方形,并出现液泡,开始分化,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许多小根毛,并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称为吸收组织)。
用高倍镜观察根毛,可见根毛细胞壁薄、胞质少、液泡大。
有时在根毛尖端还可见到细胞核。
(二)观察棉花幼根横切片(图8-2)取棉花幼根横切片置低倍镜下观察。
找到材料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1.表皮最外面一层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而且有的表皮细胞具有一条向外伸展的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的许多层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即是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称内皮层,在横切面上为一圈,其半径壁上可见木栓化增厚的部分为卡氏点,常被染成红色。
图8-2 根的初生构造A.外方组织B.维管柱1.表皮2.皮层3.内皮层4.中柱鞘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7.韧皮部3.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可分为:(1)中柱鞘:由1-2层薄壁细胞构成,位于内皮层以内。
(2)初生维管组织:位于中柱鞘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初生木质部呈放射状,有四条染成红色的放射棱,靠近外面的导管口径较小,是原生木质部,靠近里面的口径较大,是后生木质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实验的成败关键还得学会熟练的使用显微镜,所以这个环节我们都得加以重视,只有规范的使用的显微镜,才能确保这个实验的成功。通过观察幼根的根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师准备
(1)根据教科书,准备观察“根尖的结构”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一是准备小麦(大麦)种子萌发后的根尖,以备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观察。二是用压片法制作临时装片(用紫药水染色可观察到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
2、实验方法
(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根尖,直观感受根尖各部分的外观形态。]
(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临时装片,再观察根尖的永久装片,再对比“根尖模式图”,总结根尖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重点:
识别植物根系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描述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四习本课,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
(2)课前培养:利用培养皿培养小麦(大麦)种子,使其长出树条幼根。上课前一天,将幼根朝上放置,盖上培养皿盖(培养皿内保持较适宜温度),使根毛大量长出。
1、观察“根尖模式图”,掌握根尖的基本结构。
2、进行实验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理清思路:根尖的结构
作业
1、画出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
2、学法大视野上本节的练习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根的生长速度为什么这么快?根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根毛这么多?等等。以此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问题,并作出最贴近问题答案的假设,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科学探究的方法,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红岩初级中学生物实验教案
课题: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
执教人: 向英 班级:207、208
第6课时 执教时间:2017年11月
共性部分
学情分析
个性化部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都很专注,所以实验效果是很好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说出根尖的基本结构了,也能利用生物的画图方法,将根尖结构画出来,效果还不错。
教师导入:
人曾对一年生苹果树苗的根系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分支总数达50000条之多,而树干分支不过10条,也就是说根的分支能力是地上部分的数千倍。
探究过程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时,要求学生从尖端向上依次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指出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角度等。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问题讨论,总结出根尖的结构,随观察的次序提出问题: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细胞的体积大小,排列和形态是怎样的?你还观察到哪些结构?
学生已经熟练的使用显微镜了,所以这个实验的难度也不是很高,根毛很细,只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细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