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发热病症护理训练PPT课件
幼儿发热病症护理训练PPT课 件
目录 概述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概述
概述
幼儿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36.5-37.5摄氏度),常见于感染 、病毒性疾病等情况。 此PPT将介绍幼儿发热的常见病症 和相应的护理训练。
常见病症及 护理训练
常见病症及护理发训热练原因与分类:
- 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伴随症状: - 护理训练1:观察幼儿的一
般情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 等。
- 护理训练2:根据幼儿的体 温变化,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 方法。
- 护理训练3:及时更换衣物 和床单,保持清洁和舒适。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应急处理: - 护理训练1:在发热过程中,及时
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嘱行动。 - 护理训练2:避免使用过度的退热
药物,以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生习惯,勤洗手。 - 护理训练2:合理安排休息和饮
食,增强免疫力。 - 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注意合理使用抗生
素,避免滥用。 - 护理训练2:保持环境清洁,预
防交叉感染。 - 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保持适宜的室温和
湿度,避免过度穿戴。 - 护理训练2:及时给予解热药物
目录 概述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概述
概述
幼儿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36.5-37.5摄氏度),常见于感染 、病毒性疾病等情况。 此PPT将介绍幼儿发热的常见病症 和相应的护理训练。
常见病症及 护理训练
常见病症及护理发训热练原因与分类:
- 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伴随症状: - 护理训练1:观察幼儿的一
般情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 等。
- 护理训练2:根据幼儿的体 温变化,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 方法。
- 护理训练3:及时更换衣物 和床单,保持清洁和舒适。
常见病症及护理训练
应急处理: - 护理训练1:在发热过程中,及时
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嘱行动。 - 护理训练2:避免使用过度的退热
药物,以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生习惯,勤洗手。 - 护理训练2:合理安排休息和饮
食,增强免疫力。 - 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注意合理使用抗生
素,避免滥用。 - 护理训练2:保持环境清洁,预
防交叉感染。 - 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 - 护理训练1:保持适宜的室温和
湿度,避免过度穿戴。 - 护理训练2:及时给予解热药物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蒸蛋、瘦肉泥、蔬菜泥等,富 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强 患儿的抵抗力。
不适宜的食物
油腻食物
如炸鸡、薯条等,易引起消化不 良,加重病情。
辛辣食物
如辣椒、姜、蒜等,可能刺激患 儿的咽喉和消化道,导致不适。
生冷食物
如冰淇淋、冷饮等,可能引起胃 肠不适,影响病情恢复。
饮食建议
少量多餐
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案,让他们有信心照顾好患 儿。
指导家属与患儿沟通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
让家属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护理工作。
CHAPTER 07
预防发热的措施
提高免疫力
1 2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 免疫系统的功能。
避免因一次摄入过多食物而引起胃肠负担。
保持充足的水分
发热会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保证患儿摄 入足够的水分。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以提高儿的食欲,增强其抵抗力。
CHAPTER 06
发热患儿的心理护理
患儿的心理状态
恐惧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使他们对疾病产生恐 惧感。
不安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易怒、哭闹等行为。
心理创伤
持续的发热和疾病困扰可 能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 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问 题。
免疫系统受损
长期发热可能导致免疫系 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 疾病复发的风险。
对患儿家属的影响
心理压力
患儿发热时,家属往往会感到焦 虑、紧张,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
。
生活质量下降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发热患 儿,影响家属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如蒸蛋、瘦肉泥、蔬菜泥等,富 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强 患儿的抵抗力。
不适宜的食物
油腻食物
如炸鸡、薯条等,易引起消化不 良,加重病情。
辛辣食物
如辣椒、姜、蒜等,可能刺激患 儿的咽喉和消化道,导致不适。
生冷食物
如冰淇淋、冷饮等,可能引起胃 肠不适,影响病情恢复。
饮食建议
少量多餐
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案,让他们有信心照顾好患 儿。
指导家属与患儿沟通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
让家属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护理工作。
CHAPTER 07
预防发热的措施
提高免疫力
1 2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 免疫系统的功能。
避免因一次摄入过多食物而引起胃肠负担。
保持充足的水分
发热会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保证患儿摄 入足够的水分。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以提高儿的食欲,增强其抵抗力。
CHAPTER 06
发热患儿的心理护理
患儿的心理状态
恐惧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使他们对疾病产生恐 惧感。
不安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易怒、哭闹等行为。
心理创伤
持续的发热和疾病困扰可 能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 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问 题。
免疫系统受损
长期发热可能导致免疫系 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 疾病复发的风险。
对患儿家属的影响
心理压力
患儿发热时,家属往往会感到焦 虑、紧张,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
。
生活质量下降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发热患 儿,影响家属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小儿发热护理课件
小儿发热护理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小儿发热概述 • 发热的诊断与测量 • 发热护理方法 • 发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家长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发热护理实践案例分析
01
小儿发热概述
发热的定义与原因
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口腔温度超过37.5℃或腋下温度超过 37.2℃。
02
发热的诊断与测量
发热的诊断标准
腋下温度超过37.5℃
腋下温度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当腋下温度超过37.5℃时,通 常认为小儿存在发热症状。
肛温超过38℃
肛温测量对于不能配合的婴幼儿较为适用,肛温超过38℃可判定 为发热。
耳温或额温升高
耳温和额温是较为便捷的体温测量方式,但受环境影响较大,通常 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活动水平等。因此,在判断 小儿是否发热时,应结合其他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估。同 时,若小儿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专业医生进行 准确诊断和治疗。
03
发热护理方法
物理降温措施
温水擦浴
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孩 子的腋窝、肘窝、大腿根部等, 帮助散热。注意水温不宜过低,
05
06
立即就医:尽快将小儿送往医院就诊,接 受专业治疗。
脱水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水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观察尿量:注意观察小儿尿 量,尿量减少可能是脱水的 征兆。
处理
口服补液:对于轻度脱水, 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等方式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输液:对于重度脱水, 需及时就医,接受静脉输液 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
发热期间,孩子体力下降,应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小儿发热概述 • 发热的诊断与测量 • 发热护理方法 • 发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家长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发热护理实践案例分析
01
小儿发热概述
发热的定义与原因
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口腔温度超过37.5℃或腋下温度超过 37.2℃。
02
发热的诊断与测量
发热的诊断标准
腋下温度超过37.5℃
腋下温度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当腋下温度超过37.5℃时,通 常认为小儿存在发热症状。
肛温超过38℃
肛温测量对于不能配合的婴幼儿较为适用,肛温超过38℃可判定 为发热。
耳温或额温升高
耳温和额温是较为便捷的体温测量方式,但受环境影响较大,通常 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活动水平等。因此,在判断 小儿是否发热时,应结合其他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估。同 时,若小儿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专业医生进行 准确诊断和治疗。
03
发热护理方法
物理降温措施
温水擦浴
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孩 子的腋窝、肘窝、大腿根部等, 帮助散热。注意水温不宜过低,
05
06
立即就医:尽快将小儿送往医院就诊,接 受专业治疗。
脱水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水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观察尿量:注意观察小儿尿 量,尿量减少可能是脱水的 征兆。
处理
口服补液:对于轻度脱水, 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等方式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输液:对于重度脱水, 需及时就医,接受静脉输液 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
发热期间,孩子体力下降,应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小儿发热护理培训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性别、年龄、昼夜及季节变化、 饮食、哭闹、气温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响有一定 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 在小儿体温升高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 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体温在40℃,但仍 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关注。而机体抵抗力 低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会发热。
3、补充液体量: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容易造成脱水, 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脱水不仅使退热 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 此,高热患儿可适当增加输液量,并嘱多饮水。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 和毒素的排泄。 4、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 高热惊厥时注意防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5、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 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 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 应复测体温。
6、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 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 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 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18~ 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 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 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 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 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 过程。
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 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 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 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 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
发热概述
状态
正常
低热
3、补充液体量: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容易造成脱水, 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脱水不仅使退热 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 此,高热患儿可适当增加输液量,并嘱多饮水。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 和毒素的排泄。 4、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 高热惊厥时注意防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5、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 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 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 应复测体温。
6、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 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 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 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18~ 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 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 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 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 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 过程。
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 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 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 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 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
发热概述
状态
正常
低热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学龄前儿童发热的护理特点
体温监测
学龄前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不适感,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并定期 询问孩子是否有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控制体温。
休息和充足水分
让孩子多休息,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 入。
饮食调整
学龄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 的食物。
。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热患儿的护理课件
目 录
• 发热概述 • 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 • 不同年龄段发热患儿的护理特点 • 发热患儿的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 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
01
发热概述
发热的定义
01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值的情况 ,通常以腋下温度37.5℃以上为 标准。
02
发热是由于体内炎症反应或其他 疾病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导致体温升高。
注意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 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退热药物与其他解热镇痛药、抗 感冒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可能 会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遵医 嘱。
05
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及 预防措施
家庭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患儿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 入,以增强其免疫力。
婴儿发热的护理特点
01
02
03
04
体温监测
与新生儿类似,婴儿也需要密 切监测体温变化,一般每4-6
小时测量一次。
降低室温
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以减少发 热时的不适感。
保持水分平衡
婴儿发热时容易出汗,需要保 持水分平衡,及时补充水分。
饮食调整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课件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小儿发热的护理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发热的定义及分类 • 发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 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 发热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PART 01
发热的定义及分类
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 常值的情况,通常以 37.5℃为标准。
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蒸发增加, 应多喂水或稀释的果汁,以补充身体 所需的水分。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宝宝 肠胃负担。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呼吸、精神状 态等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 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药
注意脱水症状
如宝宝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使 用退热药物,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如宝宝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脱水。
预防交叉感染
及时就医
发热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宝宝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 ,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相 应的治疗建议。
04
适当锻炼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
发热定义及症状 发热原因
发热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向家长介绍发热的症状、体征及可能的发展过程,以便家长能 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解释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过敏等,以帮助家长 了解孩子发热的原因。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使用退热药、物理降温等方法来帮助孩子降 低体温。
ONE
KEEP VIEW
小儿发热的护理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发热的定义及分类 • 发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 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 发热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PART 01
发热的定义及分类
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 常值的情况,通常以 37.5℃为标准。
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蒸发增加, 应多喂水或稀释的果汁,以补充身体 所需的水分。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宝宝 肠胃负担。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呼吸、精神状 态等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 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药
注意脱水症状
如宝宝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使 用退热药物,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如宝宝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脱水。
预防交叉感染
及时就医
发热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宝宝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 ,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相 应的治疗建议。
04
适当锻炼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
发热定义及症状 发热原因
发热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
向家长介绍发热的症状、体征及可能的发展过程,以便家长能 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解释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过敏等,以帮助家长 了解孩子发热的原因。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使用退热药、物理降温等方法来帮助孩子降 低体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温:用耳温测定仪于外耳道内,20秒 即可。
8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由于消化 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痢疾引起;传染性疾 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 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热。
6个月~3岁的孩子由于发热,体温>39 ℃可 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对孩子的发热应引起重视。
9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能量代谢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
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体温下降期:脱水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兴奋性↑,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
10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事实上,越“捂”体温越高。所以,孩子发热, 第一时间要松开患儿的衣服来散热。
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 方法—温水擦浴,水温应 微高于体温。但时间不宜 长,防止再次受凉。
20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注意补充营养、水、维生素等
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保证充足易消化食物, 包括维生素。 监护心血管功能,防 止休克的发生。
4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还有一些妈妈不用手摸孩子的头,而是使 用体温表测量宝宝的体温, 当温度超过37℃时, 就以为孩子发热了, 然后就急匆匆地 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5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正常体温: 腋温 36 ℃~37 ℃ 舌下 36.3 ℃ ~37.2 ℃ 直肠 36.5 ℃~37.9 ℃
15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婴幼儿期: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其早期 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小儿大脑的兴奋 与抑制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 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 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
16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学龄前期: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 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 后很快降至正常。
消化系统的影响 交感兴奋→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
呼吸系统的影响 体温升高→ 酸性代谢产物↑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 深加快。
免疫系统的影响 适度发热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
1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 (37.5 ℃ ~38℃) 中等热( 38.1 ℃ ~39℃ ) 高热 ( 39.1 ℃ ~40℃ ) 超高热 ( >41℃ )
23 1/13/2021
回归热:高热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 双相热:第一次发热退热后又发热持续数
天后退热(脊灰) 不规则热:流感、结核、败血症、风湿热。
14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期: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 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 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 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
阿司匹林:WHO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 热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其用途仅限于儿 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
尼美舒利:因其的确可引起肝功能衰竭,故多 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此药。
糖皮质激素:不可滥用,因其有免疫抑制作用, 使用不当可促使细菌或病毒扩散而加重病情。 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小儿发热的概述 小儿发热的护理
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你遇到的最多和最棘手的问题 就是------
孩子发烧了!
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热
但是判断宝宝发热 常常会出现两个误区
3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常常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来判断孩子 是否发热了,如果 宝宝的皮肤发烫, 妈妈就认为 是发热了。
6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口温:置于舌下3min正常为36.3-37.2℃, 只适用于能配合的年长儿。
腋温:至少5min,正常36.0-37.4 ℃ , 除了休克、体质消瘦和周围循环衰竭患 儿外,适用于各年龄组儿童。
7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肛温:肛表插入肛门内3-4cm, 3min,正 常为36.5-37.7 ℃ ,较准确,适用于能 配合的年长儿。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退热期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现象。
18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发热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除 祛除病因外,对发热本身的治疗应针对 病情,权衡利弊。
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 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 机体的免疫功能。
学龄期: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 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 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
17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体温 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高热 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 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2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 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4~6小时服一次。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 宁滴剂。
布洛芬 :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 高热,每6~8小时服一次,如托恩口服液。
退热针剂、退热贴
2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1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稽留热:高热持续≥39℃数天或数周 弛张热:高热在24小时内波动≥2℃ 双峰热:高热曲线24小时内形成双峰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数小时又迅速
下降至正常,间隔1-3天发作。
13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波状热: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等。
8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由于消化 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痢疾引起;传染性疾 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 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热。
6个月~3岁的孩子由于发热,体温>39 ℃可 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对孩子的发热应引起重视。
9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能量代谢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
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体温下降期:脱水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兴奋性↑,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
10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事实上,越“捂”体温越高。所以,孩子发热, 第一时间要松开患儿的衣服来散热。
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 方法—温水擦浴,水温应 微高于体温。但时间不宜 长,防止再次受凉。
20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注意补充营养、水、维生素等
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保证充足易消化食物, 包括维生素。 监护心血管功能,防 止休克的发生。
4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还有一些妈妈不用手摸孩子的头,而是使 用体温表测量宝宝的体温, 当温度超过37℃时, 就以为孩子发热了, 然后就急匆匆地 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5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正常体温: 腋温 36 ℃~37 ℃ 舌下 36.3 ℃ ~37.2 ℃ 直肠 36.5 ℃~37.9 ℃
15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婴幼儿期: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其早期 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小儿大脑的兴奋 与抑制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 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 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
16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学龄前期: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 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 后很快降至正常。
消化系统的影响 交感兴奋→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
呼吸系统的影响 体温升高→ 酸性代谢产物↑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 深加快。
免疫系统的影响 适度发热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
1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 (37.5 ℃ ~38℃) 中等热( 38.1 ℃ ~39℃ ) 高热 ( 39.1 ℃ ~40℃ ) 超高热 ( >41℃ )
23 1/13/2021
回归热:高热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 双相热:第一次发热退热后又发热持续数
天后退热(脊灰) 不规则热:流感、结核、败血症、风湿热。
14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期: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 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 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 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
阿司匹林:WHO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 热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其用途仅限于儿 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
尼美舒利:因其的确可引起肝功能衰竭,故多 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此药。
糖皮质激素:不可滥用,因其有免疫抑制作用, 使用不当可促使细菌或病毒扩散而加重病情。 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小儿发热的概述 小儿发热的护理
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你遇到的最多和最棘手的问题 就是------
孩子发烧了!
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热
但是判断宝宝发热 常常会出现两个误区
3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常常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来判断孩子 是否发热了,如果 宝宝的皮肤发烫, 妈妈就认为 是发热了。
6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口温:置于舌下3min正常为36.3-37.2℃, 只适用于能配合的年长儿。
腋温:至少5min,正常36.0-37.4 ℃ , 除了休克、体质消瘦和周围循环衰竭患 儿外,适用于各年龄组儿童。
7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肛温:肛表插入肛门内3-4cm, 3min,正 常为36.5-37.7 ℃ ,较准确,适用于能 配合的年长儿。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退热期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现象。
18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发热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除 祛除病因外,对发热本身的治疗应针对 病情,权衡利弊。
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 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 机体的免疫功能。
学龄期: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 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 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
17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体温 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高热 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 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21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 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4~6小时服一次。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 宁滴剂。
布洛芬 :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 高热,每6~8小时服一次,如托恩口服液。
退热针剂、退热贴
2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12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稽留热:高热持续≥39℃数天或数周 弛张热:高热在24小时内波动≥2℃ 双峰热:高热曲线24小时内形成双峰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数小时又迅速
下降至正常,间隔1-3天发作。
13 1/13/2021
发热患儿的护理
波状热: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