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改变课堂——江苏省宜兴职教中心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索

改变课堂——江苏省宜兴职教中心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索


定是 积极 参与 的


学生 主
点 的 课 呢 ? 也 就 是 说 首 先 要 思 考 :职 教 好 课 的 标 准 是 什

体 必 然得 到 了体现
” “


9
十二 字

标 准 是 比 照 传 统 的课 堂 评 价 标 准 后 提 出
4 /江 苏 育 老 然 教 鬻
的 传统 的评 价 标 准 内 容诸 如重 点 突 出 、 书 精 心 设 计 板 等 , 指 向教 师 , 都 上课 质 量 似 乎 只和 教 师 “ ” 好 不 好 讲 得 有 关 系 这 个 正 是其 最 大 的 弊 端 。 实 , 堂 的效 果 首 先 其 课

年 内省 教 育 厅 连
强 学 习 信心 培 养学 习 兴 趣 激 发学 习 热情 不 断改进 学

续 下 发 了 《 于 开 展 职 业 教 育课 程 改 革 实 验 工 作 的 通 关
知 》 五 个 文 件 各职 校 以 此 为课 改指 南 迅 速 行 动起 等


习 行 为 习 惯 和方 式 使学 习 者想 学 会学 乐 学


广 课 程 教材 师 资 教 案






作为基 层 学 校 最 容易切

得从课 堂教学这个 涉及

线 教 师 的环 节 人 手 因为课 堂


入 的环 节 是什 么 ? 课 改 如何搞 最 直接 有 效 ?
是 学 生 学 习 本领 的 主 要 阵地
“ ,
无 论 什么 伟大 的教学计

江 提 《 苏 省职业 教 育课 程 改 革 行动 计 划 》 出 了 探 索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第一篇范文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三教”改革,即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职业院校优质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力求在条理清晰、观点独特的基础上,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教材改革: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在“三教”改革中,教材改革首当其冲。

职业院校教材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 紧跟产业发展: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确保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相匹配。

2. 项目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突出实用性:删减冗余的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二、教师改革:从“单一型”到“双师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在“三教”改革中,职业院校教师应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操作。

为此,职业院校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国内外研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 引进行业精英: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3. 激励机制: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技能水平等纳入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三、教学方法改革:从“一言堂”到“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三教”改革中,职业院校应摒弃“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探索——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案例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探索——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案例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探索——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案例发布时间:2021-09-12T03:16:26.6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上作者:蒋燕[导读]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

针对当前中职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给中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蒋燕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

针对当前中职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给中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面对当前中等职教生源滑坡、水平不同的状况,教学过程不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个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关键字:中职教育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导语我们必须正视:中考落榜进中职学校,这是大部分中职生之路径。

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该属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了。

这为中职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准则等,都需要探索。

由于中职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中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与和谐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

中职教育数控课程项目改革与探索

中职教育数控课程项目改革与探索

中职教育数控课程项目改革与探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在国内及国际的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能编程,知工艺、精操作、懂维修的高技能型人才。

我院数控专业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

把教育重点转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来。

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接受职业培训、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要求。

针对我院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践,对我院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剖析如下。

标签:中职教育;数控课程;职业技能1 数控课程项目改革的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

基于数控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成为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人们更多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

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2 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必要的,实践环节也非常重要,在这两方面做扎实的前提下,就有必要建立数中级工鉴定站,为学生拿证提供平台。

所以有必要给学生培训Pro-E 软件,同时加大实验、实训学时,从而让学生能独立操作数控车床,并对机械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此我们对实践、3 以实用实效为原则,精心设计核心课程内容及评价方法3.1 根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精心制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将单科独进、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安排,改变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实践交叉融合的教学安排。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改革(3篇)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 重组课程结构。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 开发实践教学教材。

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实践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3. 建立实践教学项目库。

收集整理国内外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选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 强化项目教学。

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推行案例教学。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提高实践效果。

4. 开展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2. 建立实践教学教师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科学评价,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探索应运而生。

通过“教学诊改”,中职学校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诊改”实践的基本概念、关键方面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学诊改”实践的基本概念1.1 “教学诊改”概述“教学诊改”是指通过对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对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的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通过诊断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二、“教学诊改”实践的关键方面2.1 建立科学的诊断机制教学诊断是“教学诊改”实践的核心环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教师以及不同学生,建立科学的诊断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教学观摩、课堂评比、教学测评等形式,全面细致地了解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

2.2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学校可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研活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3 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日益多元化。

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入线上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2.4 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教学诊改”实践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定期考试、作业评定、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确保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诊改”实践的实施效果3.1 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教学诊改”实践,中职学校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发展探究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发展探究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发展探究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背景下备受关注。

中职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课程设置和教材质量不足、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不够精细、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不够紧密等。

因此,本文将对中职教学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中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与现状(一)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职业教育起步于职业学校,以工艺、技能为主,针对的是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村手工业者。

1949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尤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之一。

21世纪初,国家实行了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从制度、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和升级,推动职业教育向产业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变化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总体规模已经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難。

尽管国家推行“双证书”制度并逐步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但由于某些地区或某些专业对学生就业的支持不足,许多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

一些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国家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中职教育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问题。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还比较单一,注重某些传统职业或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高技能、高薪职业人才的培养不足。

中职教师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探索

中职教师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探索

中职教师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探索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存在着片面追求就业率、教材教法脱节等问题。

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中职毕业生,不断探索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教育现状1. 教材教法脱节问题当前中职教育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教材教法脱节。

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无法与实际工作生活结合,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 就业观念单一中职教育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就业观念单一,一味追求高薪职位,缺乏对自我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的深入了解,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率低。

3. 学校教学资源紧缺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不足,限制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能够真正应用于工作中。

3. 推动中职教育改革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是推动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

1. 教材更新改革教材更新是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的基础。

学校要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和市场需求,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法创新是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的核心。

学校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课程设计改革课程设计是教材教法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学校要结合教材更新和教法创新,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5篇范例)

中职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5篇范例)

中职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5篇范例)第一篇:中职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职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一、问题提出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来支撑。

然而,我国在人才结构上严重失衡,从事生产一线的合格专业技术的“蓝领”、“灰领”工人奇缺。

同时,由于我们中职学校依靠传统的“重知轻情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培养出的知识型人才,难以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的社会要求,致使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相对比较落后。

因此,构建我国中职学校新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①为目标,开展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归纳出了“三步二议”课堂教学模式。

又针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未能受到普遍重视,导致教学的种种失衡,使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影响现代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现状,我们又结合情感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三步二议” 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情感教学,通过实践形成了“三步二议”情感课堂教学模式,它为情感教学的实施找到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模式,从而为各学科教学在情感纬度上的探索提供了范例,系统地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三步二议”情感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1、模式界定“三步二议”情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遵循“呈现个案——知识探究(一议)——应用迁移(二议)”的教学程序,运用多种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进行情感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策略体系。

其中,“呈现个案”环节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所设计的个案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知识探究”环节要求教师在个案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从而得出新知,在该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合作、协调、体验等情感体验,充分地发挥“一议”的作用;“应用迁移”环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得新知进行应用,并设计问题进行再讨论,使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产生正迁移,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以情优教原则,使“二议”在“一议”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案例(2篇)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开始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本文以某高职院校为例,探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二、改革措施1. 优化课程体系(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水平教师。

通过人才引进、企业兼职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设立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深化校企合作(1)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

(2)开展订单式培养。

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3)加强产学研合作。

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 创新评价体系(1)改革考核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改革成效1. 学生就业率提高。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就业率逐年提高。

2. 企业满意度提升。

校企合作深入,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3.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4. 学校科研水平提升。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总结某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评价体系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数控技术的培训更加迫切和重要。

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作为中职数控技术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传统的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滞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师资力量薄弱等。

我们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更好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铣床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一、课程目标的明确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突出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目标,使之符合时代要求和行业发展。

二、实训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训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当前,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更新,旧有的实训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学校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购置最新的数控铣床设备,以满足学生的教学实训需求。

学校也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是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数控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还要注重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四、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的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优化。

教学内容应当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种工作任务。

五、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尝试和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制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实践(3篇)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改革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调实践能力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训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

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1. 优化课程结构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结构,增加与新兴产业、新兴职业相关的课程,减少与时代脱节、实用性较低的课程。

同时,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2. 创新教学方法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微课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职业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技能。

三、改革师资队伍1. 提高教师素质职业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实践锻炼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 引进优秀人才职业学校应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三教”改革在中职学校中的实施愈发受到关注,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开展。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及路径展开详细分析与探究,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职;“三教”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路径前言“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贯穿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何在这一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学校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所以说,加强对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问题探讨与改革策略很有必要,有助于推动我国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教师方面教师是“三教”改革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点:(1)数量不足,来源渠道单一。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得知,我国近几年的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教师数量却面临严重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中职学校改革需要,另外从教师来源渠道来说,从事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的教学能力不错,但是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必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2)双师缺乏、领军人才稀缺。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缺乏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且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也缺乏领军人才;(3)结构失衡,成长缓慢。

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中职学校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兼职教师数量少,中年骨干教师较为缺乏,同专任教师之间缺少互动。

(二)教材方面在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教材也是改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仍以学科为主线。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很多中职学校在教材编写的框架体系设计上面,仍会直接照搬义务教育的教材编写体系,过于注重概念、理论等知识内容,而忽视了中职学校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要求,导致中职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难以推进;(2)形态单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传统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近些年各类职业院校都在尝试改变这种模式,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本论文希望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实践在新冠疫情常态下,金融危机也在全球范围蔓延,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已就业和再深造的学生看,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占有较大的优势。

目前传统的讲授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话语权在老师身上,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已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重要性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对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改革不断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也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1国内文献综述目前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艺术通识类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吕文静[1]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的基础上,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者的需求与感受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要素中。

李立娟[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融合教学探究》中探索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计专业岗课证结合教学改革,提出“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课证深度结合、助力学生能力提升、服务特区经济建设”的会计专业“岗-课-证”教改模式。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数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能够进行相关性的计算。

数学的学习是为其他专业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兼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计算与应用能力。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引言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将就业作为目标导向,为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推动力,从而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以及扎实专业能力的人才。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模块,也应该作为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必要性分析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数学课程学习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

面对高职生起点低、差异大、教学学时紧的客观现象,想要达到高职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需要教师正视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二、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言堂”教学占据了数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课件讲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分析概念定义、运用方法,然后利用例题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中职教学改革实践(3篇)

中职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职教育需要进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职教学改革实践。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1.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性课程。

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中,增加实习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2. 强化实践教学。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引入企业项目。

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项目教学。

将课程内容与企业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

2. 引入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 引进高技能人才。

通过引进高技能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四、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 完善评价标准。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化过程评价。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3. 融入职业素养评价。

在评价体系中融入职业素养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

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

2. 开展订单式培养。

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教学模式创新1.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软件开发项目中,从而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法律专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际法律案例,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实施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防止教学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二、实践探索1.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同时,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学校提供实际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

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投入资金,建立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

3.举办各类竞赛举办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专业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实际课程教学情况出发,探讨了《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展示了改革的成果。

同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成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制图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制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化工制图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

化工制图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评估,以期为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化工制图》课程是化工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提高对化工流程图的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当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有限等。

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对化工制图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二是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3篇)

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然而,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课堂教学变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

一、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背景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日益严格。

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 教育理念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在技术手段上相对滞后,无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二、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改革课程设置(1)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产业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运用翻转课堂。

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教师则在课前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实施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组,开展小组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教育培训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廉军(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主要讨论了翻转课堂如何在职业院校更好实施和推广,如何将高职T+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以及如何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通过规范的合作流程,合作方式,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通过文件、合同、机制等形式来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在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框架下建立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关系,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创新;培养模式;互联网技术1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实践1.1分析背景翻转课堂虽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但直到近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小范围推广与应用,翻糊堂目前在砲教育的教学中真正实瞬取得实质效果的课程不足1%,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效果研究尚无有效数据分析和结论概括,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的细分研究尚无系统研究过程和结论。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创新和改革,以消除学生的惰性思想为切人点,改革翻转课堂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加以细分,通过教学对比分析,总结该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

砲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较本科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在职业教育中目前多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较好适应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但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不然项目化的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在项目化教学中,翻转课堂是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目前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课前学习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和统一,将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中的实施进行细分研究并加以创新,寻求一种适合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国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提出,在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要转变目前學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

标签: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中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别,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目标和要求也不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即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为顺利过渡到专业技能教学奠定基
础。

其要求是难度适当,目标明确,全面兼顾。

课堂是知识授与受的平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是学生、教材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体验,鼓励他们突破现有的模式,去获得有效的新的学习方法。

而现在的教学由于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追求的是惟一的正确答案。

教学内容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里的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如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大家都知道甚至有切身体会,如果2天以后有个会议要求你发言20分钟,你会自知道后就准备,无论是吃饭、睡觉你都会在想这个问题,直到会议上发言完毕才不再想了。

由此可知,当一个人走向大会舞台,面向几十双眼睛的时候,这个人对自己要求就不一样了。

那么我
们能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也让学生这样做呢?
当这个课堂成为让这个同学出彩,让这个同学站在聚焦处,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甚至超越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解决方法讲出来、表达出来、绘画出来,赢得掌声赢得喝采,这个同学就会感到一种荣耀、一种自豪、感到自己价值得以实现,就会诱导出这个学生在下边不是外力强加要他学习,而是自己需要学习,自己愿意在黑板上,众人面前表达出来,要自己超越自己的昨天、超越上一个同学、超越班里比我还好的同学的信念和欲望。

所以,课堂灵魂究竟是什么?就是要把每个同学学习过程当中的欲望、热情,把自己的灵感、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见解、独到的观点能够展示、表达、书写、质疑、碰出火花,超越昨天的自我表现出来让大家欣赏。

当一个人被欣赏、当一个人被聚焦、当一个人被更多人认同的时候,那他来自内心世界的动力不是靠家长说,也不是靠老师说而产生的。

当一个同学心灵被打动,当他在众人面前有尊严、有地位、有形象,得到大家赞赏的时候,他学习的欲望、表现自己的进取心就被激发了出来,这时候,你用不着给他布置作业,他也会认真学习。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学了多少,做对多少,考试的成绩怎么样,而是这个同学积极进取、向上的那种心灵、那种意志、那种愿望被烘托、被激发、被感染有多少。

当一个人时刻要求自己进取、向上、不甘人后,我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也能够把自己对这个问题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进行交流,能够书写、能够辩论,他心灵的感动、心灵的振奋激发出来,这不光是课堂学习的问题,是对他终身起关键作用的问题。

由此来看,课堂学习其实是一种载体,目的是把学生的精气神,把学生强烈的拼搏进取、勇敢探索、超越内心品质能够孕育出来、造就出来、发展出来,形成他终身源于自身的动力,不断去追求、不断去挑战、不断去探索、
不断去超越,不甘人后、不甘落伍,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当然,教师也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一是在教学前,教师应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
的自主、创新意识。

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二是要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尝试。

三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把
“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四是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

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

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

在师生交
往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下,具体做到:
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海,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待。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时机的机会。

使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宽容学生。

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
进步。

总之,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作为教师也不希望自己的课堂规规矩矩,死气沉沉。

而是希望课堂一派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努力改变教师自己,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进入我们的课堂。

只要我们所有教师努力去做,一定会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