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空中课堂太空知识点总结

空中课堂太空知识点总结

空中课堂太空知识点总结一、太空探索的历史1. 太空探索的起源太空探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讨人类是否能够到达太空以及在太空中生存的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到太空探索的竞赛中,探索太空的历史也因此快速发展。

2. 里程碑事件-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他飞行了绕地球一圈。

-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任务中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这些事件都成为了太空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推动着太空探索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太空中的天体1. 星球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球,其中包括了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包括冥王星),以及其他的类地行星、巨大行星和矮行星。

2. 星系太空中的星系是由成千上万个星球构成的一部分组成的,在这些星系中,每一个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和特点。

3. 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型星际云,是新星诞生的地方。

星云在太空中既神秘又美丽,是太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星际尘埃星际尘埃是太空中漫无目的的尘埃,它在太空中飘荡,使得星球表面看起来更为明亮和神秘。

三、太空中的宇宙飞船1. 宇宙飞船的类型- 宇宙飞船一般分为载人飞船和无人飞船两类。

载人飞船需要载人飞行,通常用于执行太空站的任务,而无人飞船则是用于运送货物和科学实验。

- 宇宙飞船又可以分为往返式飞船和单向式飞船两种类型,前者可以多次使用,后者则通常为一次性飞船。

2. 宇宙飞船的功能- 宇宙飞船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了运送货物和人员到太空站,执行实验、维护各种设备以及进行太空中的科学研究等。

3. 宇宙飞船的工作原理宇宙飞船通常是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然后利用引擎和推进器进行飞行,以及利用太阳能电池或核能电池等电力设备提供能量以和电力。

四、太空中的太空站1. 太空站的作用太空站通常是为了让宇航员进行太空中的长期驻留而设立的,它们可以用来展开各种太空实验和观察,也可以进行舱外活动等。

天宫课堂第一课笔记整理

天宫课堂第一课笔记整理

天宫课堂第一课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天宫课堂?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通俗说法,是指在太空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这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一项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让同学们可以在教室里收看太空教师讲授太空知识的直播视频,并可以与太空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二、天宫课堂第一课的主要内容1. 太空中的浮力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可以看到在太空中,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消失,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重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2. 太空中的陀螺实验在太空中,陀螺的旋转轴会保持固定不变,而在地球上则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逐渐改变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太空中和地球上的重力环境对陀螺旋转的影响是不同的。

3. 太空中的泡腾片实验在太空中,泡腾片放入水中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迅速扩散开来。

这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水分子无法像在地球上那样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更容易被泡腾片产生的气体打破。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太空中的水分子的行为特征。

4.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情况介绍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例如,他们是如何在太空中吃饭、睡觉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以及在太空中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感受等。

这些信息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宇航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5. 天地互动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向宇航员提问。

例如,他们可以问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在太空中进行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等。

这些提问可以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宇航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三、天宫课堂第一课的重要意义1. 科普教育意义天宫课堂是一项科普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向同学们传授太空知识,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太空知识和技术应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奥秘。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8条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8条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8条1.宇宙是没有声音的,因为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传播声波。

2.太空中的温度可能非常冷,因为没有大气层来保持温度。

在太空中,物体只能通过辐射来释放热量。

3.宇宙中存在巨大的黑洞,它们可以吞噬恒星和行星。

4.宇宙中存在许多行星,但大多数行星都太小或太暗,无法被直接观测到。

5.太空中的物体可以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动,这是因为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阻碍它们。

6.在太空中,没有引力可以帮助人类站稳,所以宇航员必须戴上专门的鞋子。

7.在太空中,人类的身体会逐渐失去骨质和肌肉质量,因为没有重力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8.太空中的行星和卫星表面可能是非常不平整的,因为它们没有大气层来磨平表面。

9.宇宙中存在各种奇怪的现象,如超新星爆发和宇宙射线。

10.太空中的星系可以相互碰撞,这将导致星系的形状和内容发生变化。

11.宇宙中的光是由各种不同的颜色和频率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星星和星系。

12.在太空中,物体的质量和重量是不同的概念,因为没有引力可以让物体有重量。

13.宇宙中有很多空隙,但这些空隙实际上也包含着大量的暗物质和能量。

14.太空中的飞船和卫星需要依靠太阳能或核能来提供能量,因为它们无法使用燃料或电力线路。

15.在太空中,电磁辐射可能非常强,这可能会对宇航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16.宇宙中的重力可能非常弱,这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中飞行。

17.宇宙中存在许多神秘的天体,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它们的本质。

18.在太空中,由于没有大气层来散射光线,所以星星看起来非常亮和清晰。

太空中有哪些知识点总结

太空中有哪些知识点总结

太空中有哪些知识点总结太空中存在着丰富的知识点,涉及到宇宙学、天文学、宇宙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太空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综合性总结,从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宇宙物理现象、宇宙中的黑洞、宇宙飞船和太空站等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1.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500字)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的学说认为,宇宙是在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中诞生的。

大爆炸理论认为,在宇宙的诞生之初,整个宇宙是一个非常热密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逐渐膨胀并冷却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结合开始形成氢原子和氦原子等原子核,从而形成了宇宙中最早的物质。

而关于宇宙的结构,科学家认为,宇宙的结构是由星系、恒星、行星、星云等组成的。

宇宙中的星系是由无数颗恒星以及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而恒星则是由高温等离子体组成,恒星的核心核聚变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向宇宙中释放能量。

2. 行星和恒星的形成(500字)行星和恒星的形成是宇宙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据科学家的研究,恒星的形成通常是在星际云中进行的,星际云是由氢气和一些微量的氘、氦、碳、氧等元素组成的。

当星际云中某一部分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气体的坍缩,形成原恒星。

而行星的形成通常是在恒星形成后的星盘中进行的。

星盘是由恒星形成时的星际物质构成的,当星际盘中的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吸积和凝聚,就会形成各种大小的恒星围绕着恒星旋转,形成行星。

3. 宇宙物理现象(500字)宇宙中存在着众多神秘的物理现象,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中的一种微波辐射,它们是在大爆炸之后释放出来的,并在整个宇宙中均匀分布。

这些微波辐射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除了宇宙背景辐射,宇宙中还存在着星云、超新星、星际尘埃等物理现象。

星云是由恒星形成时的星际物质和恒星发出的辐射气体以及恒星周围的物质云组成的,它们通常表现为美丽的颜色和形态。

太空授课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太空授课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太空授课的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太空环境1. 无重力:在太空中,物体没有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因此处于失重状态。

这种状态对于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很难想象。

在失重状态下,液体不会下落,火焰不会上升,而且物体的重量会变得非常微小。

2. 宇宙射线:在太空中,宇宙射线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辐射,它来自太阳和其他恒星。

宇宙射线对太空授课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因为它会对太空中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一定影响。

3. 眩晕感:在太空中,由于失重状态的影响,很多人都会有一种眩晕感。

这种感觉对耐受力较弱的人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在太空授课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眩晕感。

二、科学实验1. 生命科学:在太空中进行生命科学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空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进而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居住提供指导。

2. 物理学:在失重状态下进行物理学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可以观察到一些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现象,比如液体与气体的行为,光线的传播等。

3. 化学:在太空中进行化学实验也会有一些特殊的现象,比如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方式会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化合物等。

三、航天知识1. 宇宙飞船:学生可以学习到宇宙飞船的结构和原理,了解宇宙飞船是如何进入太空和返回地球的。

2. 太空站:学生可以了解国际空间站的构造和功能,知道宇航员在太空站上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

3. 太阳系:学生可以学习太阳系的结构和成员,了解每个星球的特点和行星间的相互作用。

四、环境保护1. 天体观测:在太空中进行天体观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从而引起他们对地球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2. 太阳能利用:在太空中,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学生能够学习到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地球上。

3. 地球观测:在太空中,学生通过观测地球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和状况,从而引起他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五、应用实践1. 通信卫星:学生可以了解到太空授课是通过通信卫星进行的,了解到卫星在太空中的运作原理和功能,对日常生活中的通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太空课堂知识点总结

太空课堂知识点总结

太空课堂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1. 太空环境: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截然不同,缺乏大气层、水和磁场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在太空中,人类需要依靠航天器和特殊设备来维持生命。

2. 航天器:航天器是进入太空的交通工具,分为卫星、宇宙飞船和火箭等类型。

它们必须经受住极端温度和失重的考验,并具备在太空中导航、控制和通讯的能力。

3. 宇航员:宇航员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专门从事太空飞行的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太空飞行中的各种挑战。

4. 太空实验:在太空中进行实验是太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实验涉及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人类深入了解宇宙的本质和生命起源等问题。

二、重要知识点1. 失重状态:在太空中,由于缺乏地球引力的作用,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

这种状态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适应和训练。

2. 太空辐射:太空中的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

宇航员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太空生活: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特殊的设备来维持生命,如空气再生、水循环等系统。

同时,他们也需要进行特殊的营养供给,以适应失重状态下的生理需求。

4. 太空探索:太空探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挑战。

通过研究宇宙的起源、星系的形成等科学问题,人类可以深入了解自身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质。

三、拓展知识点1.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多国合作建设的太空实验室,为宇航员提供了一个长期驻留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平台。

通过国际合作,人类可以共同推进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

2. 月球基地: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

建设月球基地是实现人类长期驻留太空的关键步骤,也是未来太空探索的重要方向。

3. 火星探索: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之一,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移民的潜在目的地。

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地球以外的生命可能性,并推动实现星际旅行的梦想。

太空科普知识大全

太空科普知识大全

太空科普知识大全1、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

3、太空站又称为“空间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

在太空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

4、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6、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

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

7、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

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8、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

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

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

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

9、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

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

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

10、外太空最冷之处:回力棒星云或许是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温度仅有零下272摄氏度。

回力棒星云距离地球5000光年。

11、外太空最热的行星:开普勒70b是最热的系外行星,温度可能高达7000摄氏度,其轨道也非常接近其恒星,比水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还短。

12、外太空最大恒星:盾牌座UY是目前已知最大星体,是一颗位于盾牌座的红色特超巨星。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归纳太空是人类探索的终极目标之一,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太空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七年级太空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太空知识。

一、行星的认识行星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九大行星。

其中,四颗行星是类地行星,指行星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近,它们是地球的“近亲”,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颗行星。

而另外五颗行星则是类木行星,指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大得多,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二、卫星的了解卫星是围绕行星或其他天体运转的天体,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卫星和彗星卫星。

目前,我们只知道太阳系中有172颗行星卫星、326颗小行星卫星和6颗彗星卫星。

三、日食和月食的认识日食是指月球在其正常轨道上掠过太阳盘面的现象。

在日食的过程中,观测者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遮挡住太阳,从而造成部分或全部遮掩的现象。

而月食是指地球在其正常轨道上掠过太阳和月球间的阴影区域,观测者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挡住,只能看到部分或全部被遮挡的月亮。

四、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其结构和运动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太空知识。

地球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而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公转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我们“时间”的基础。

五、卫星的探索人类历史上,太空探索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卫星的探索是太空探索的重要一环,我们使用卫星可以进行通讯、导航、气象预报、农业监测等多种应用。

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上千颗卫星,其中有很多卫星在运行着,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它们的运行状态和数据。

六、宇宙中的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天体,它是由恒星或其它物质在极端条件下集中形成的。

黑洞对于物质的吸引力极强,使得靠近黑洞的物质不可逆转地被吸收进去。

太空科学小知识

太空科学小知识

太空科学小知识
1.太空中的物体会经历微重力,但并非没有重力。

太空船和宇航员进入太空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人工重力,避免身体和器官因为内压力或者外压力造成的损伤。

2.太空里边并非是虚无的,太空中虽然没有地球上的大气层,但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气体,包括氢气、氦气和许多种类的重元素。

3.太空中并没有非常寒冷:虽然太空中没有大气层来吸收太阳辐射,但是它也不是绝对的寒冷。

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温度可以超过173度。

4.虽然声音需要物质来传播,但是在太空中仍然有声音。

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可以听到许多声音,包括他们自己的呼吸、心跳声以及设备的嗡嗡声。

5.太阳系共有8大行星,由内而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其直径约为地球的11倍,质量是太阳系中所有行星总和的2.5倍。

7.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7月20日,由美国宇航局(NASA)的阿波罗11号任务完成。

8.靠近地球的轨道上,有许多人造卫星在运行,这些卫星用于通讯、导航、科学研究等方面。

9.宇宙射线是一种来自太阳、恒星以及其他星系的高能粒子,它们对宇宙飞行员和太空船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归纳太空是指外层空间,它与地球大气层分离。

太空中存在着星球、恒星、行星、陨石、彗星等各种天体。

自古以来就有人对太空进行了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促进了对太空的深入探索。

七年级学生也应该对太空有所了解,本文将概括性介绍七年级太空知识点。

一、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大团体,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八个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大量的空间尘埃组成。

八大行星从离太阳近到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二、太空站太空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居住和工作的基地。

目前运作中的太空站主要有国际空间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空间站、俄罗斯空间站等。

人类在太空站上进行了很多重要的科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同时也是进行太空飞行员培训和生命科学试验的地方。

三、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放置在近地轨道或远地轨道上用于科学研究、天气预报、通信、导航等用途的装置。

目前,人造卫星已经在地球轨道上“环绕地球”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航天器航天器是指在太空中进行运行的装置,包括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

它们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代表,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宇宙飞船宇宙飞船是在地球轨道和太空中移动的飞行器,它具有一定载人能力,可用于执行太空站维护、太空实验室、航天员培训等任务。

六、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是形成于宇宙恒星的末期,其引力强到连光也无法逃脱。

黑洞难以被观测到,只能依据它对周围物质的影响得到证实。

七、星系和星云星系是由恒星、星际气体、暗物质等组成大规模空间结构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安达曼大星系、大型和小型麦哲伦星系等。

星云则是一种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物体,有时可被看作是恒星的诞生地。

综上所述,太空领域的知识点博大精深,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研究的重要领域。

尽管我们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将更加深入细致。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太空的概念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通常从地面开始算起,大约起始于100公里高度以上。

在太空中,物质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温度和压力都极端地低,所以太空被称为真空环境。

由于没有空气和大气压力,声音在太空中无法传播,也没有重力的限制,因此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自由飘浮。

太空的温度也是非常极端的,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高达200多摄氏度,而背面则会极端地寒冷。

此外,太空中的辐射也很强,对人体和设备都有很大的危害。

太空中有许多无数的行星、恒星、卫星、流星、彗星等天体,它们构成了太空的无限魅力和无限神秘。

太空的探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20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发明并研制飞船技术,尝试将人类送入太空。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几年后,美国宇航员也开始了他们的太空探索之旅。

如今,太空探索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活动,包括载人航天、卫星发射、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

太空探索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各种资金和资源。

太空探索的最终目标是登陆其他星球,尤其是火星,开展无人和载人的深空探测。

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在积极研发和测试相关技术,包括太空探测器、火箭发射器、居住模块等。

太空中的各种现象和天体太空中存在着各种奇妙的现象和天体,包括黑洞、星云、超新星等。

下面是对太空中各种现象和天体的介绍:1. 黑洞黑洞是一种极其密度很高的天体,它的引力非常强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在黑洞附近,时空会发生扭曲,光线在黑洞附近会发生折射,所以黑洞本身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黑洞的大小可以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些小型的黑洞只有几倍太阳的质量,而大型的黑洞甚至可能质量超过数十亿倍的太阳。

目前,科学家们对黑洞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证实了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种重要天体。

2. 星云星云是由恒星形成时遗留下来的物质云,它们通常由氢气、氦气等组成,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外观。

小学生太空知识简介

小学生太空知识简介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3、最早登月的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

在月球上第一个留下脚印的是阿姆斯特朗。

4、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5、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8、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它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9、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10、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11、农历的初一前后可能发生日食发,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2、农历的十五前后可能发生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

13、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4、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天空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太空知识点总结太空探索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太空领域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七年级应该掌握的太空知识点。

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八大行星以及许多矮行星、太空碎片、彗星、气态行星和卫星等组成的。

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行星绕着太阳轨道运动。

二、行星的特点行星是指绕着太阳作周期运动的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特点。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撞击坑和火山众多。

2.金星: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有着非常厚实的大气层,温度非常高。

3.地球:我们居住的星球,拥有生命的存在。

4.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有大量的火山和峡谷,表面也有像地球那样的沙漠和寒冰。

5.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有很多的卫星和环。

6.土星:有着美丽的环,自转周期比任何一个行星都快。

7.天王星:自转轴倾斜,使得其四季交替很长,表面有大量的冰体。

8.海王星:寒冷而风大,由于受到斯特隆撞击而被掀翻了,自转时间比其他行星都快。

三、天体运动及其规律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自转、公转同时进行,其他行星也按照轨道绕着太阳公转。

行星的速度和轨道大小不同,公转的周期也不同。

而开普勒三大定律总结了天体运动的规律:1.行星公转的椭圆轨道定律:行星绕着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的。

2.面积速率定律:在相等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3.调和定律: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和轨道长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四、星座的认识星座是指一群星星的组合,是人类观测和分类星空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古代文化的瑰宝。

一共有88个正式认定的星座,其中太子座、大犬座、双鱼座、仙女座、人马座等很有名。

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星空来识别这些星座。

五、太空探索及其重要性太空探索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并获得新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太空探索,我们可以探索更多的星球,寻找生命的存在,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研究宇宙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为人类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天宫一号授课知识点详解

天宫一号授课知识点详解

太空与地面的侧重——“天宫一号”授课知识点选粹质量测量在失重的太空,地面的测重不再奏效.“那么,航天员想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怎么称重呢?”太空教师王亚平问.在天宫一号,有一样专门的“质量测量仪”.“太空授课”的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松手后,拉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74千克.揭秘:牛顿第二定律对这个问题,王亚平就有解释,“其实,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ma.”也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质量×加速度.如果知道力和加速度,就可算出质量,“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力.也就是,刚才将助教拉回至初始位置的力.此外,还设计一个光栅测速系统,可测出身体运动的加速度.”特级教师骆兴高: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因此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电子秤属于衡器的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

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3部分组成。

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

流程说明: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加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

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

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

直至显示这种结果。

使用功能: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

太空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太空的起源关于太空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创造了时间、空间和物质。

在宇宙大爆炸后,宇宙开始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宇宙起源理论,如无限大理论、平行宇宙理论等。

二、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卫星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星系,它包括太阳和其周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

太阳系内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除了行星之外,太阳系还有许多卫星,其中最大的是木卫二和土卫六,它们分别围绕木星和土星运转。

此外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

这些天体的探索和研究为我们了解太空和宇宙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三、宇宙中的恒星和星系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它们是太空中独立存在的自发光天体。

太阳是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中的恒星,它是一颗普通的中等恒星。

在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恒星,如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等,它们的特性各不相同。

除了恒星之外,宇宙中还有许多星系,如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

这些星系中包含了大量的恒星、行星、星云等,它们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宇宙进化的重要线索。

四、黑洞和宇宙背景辐射黑洞是一种极为神秘的天体,它的引力极其强大,甚至连光线都无法逃逸。

黑洞的形成通常是由一颗超大质量的恒星在爆炸后塌缩形成的,它们的质量极大,但体积极小,因此在太空中难以观测。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中的一种微波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后所留下的余辉,可以提供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科学家们通过对宇宙背景辐射的观测和分析,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关键证据,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五、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了月球,成为宇宙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航天课堂知识点总结初中

航天课堂知识点总结初中

航天课堂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宇宙空间的结构1. 太阳系的构成在航天课堂上,学生将学习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

他们将了解每个行星的特点,例如火星是一颗干涸的行星,金星的大气层非常浓密等。

2. 星系和星云学生还将学习到星系和星云的概念,包括银河系是一个典型的星系,星云是恒星形成的地方等。

3. 行星运动规律通过学习行星的运动规律,学生将了解行星的公转和自转规律,以及行星间的相互影响和引力作用。

二、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1. 火箭的原理及发射在航天课堂上,学生将学习火箭的运行原理,包括火箭发射的原理、燃料的选择、发动机的结构等。

2. 卫星的种类和用途学生还将了解各种不同种类的卫星,例如通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导航卫星等,并学习它们在航天领域的用途。

3. 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在航天课堂上,学生将学习到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包括载人飞船的结构和功能、无人航天器的设计及制造等。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1. 航天探测学生将学习航天探测技术的发展,包括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了解探测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2. 载人航天学生还将了解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宇航员的生活保障、空间站的建设及运行等内容。

3. 航天科学技术在航天课堂上,还将学习一些航天科学技术,比如空间物理学、空间生物学、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四、航天领域的应用1. 通讯和导航学生将学习航天技术在通讯和导航领域的应用,包括卫星通讯、卫星导航系统等。

2. 地球观测和资源调查学生还将学习航天技术在地球观测和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了解遥感卫星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作用。

3. 太空科学实验学生将了解到航天技术在太空科学实验领域的应用,包括航天实验室在科学研究、生物实验、物理实验等领域的应用。

以上是初中航天课堂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航天领域的知识。

航天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展空间的领域,相信通过学习,大家都能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9条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9条

关于外太空的知识点19条1.宇宙是没有声音的,因为在宇宙中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传播声波。

2.宇宙是非常冷的地方,因为它是真空,没有空气或其他物质来传递热量。

3.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是冥王星,表面温度为-229°C。

4.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是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1°C。

5.在太空中,人类不能生存超过几分钟,因为太空中没有氧气和空气压力。

6.月球表面温度在白天可达127°C,夜晚可能降至-173°C。

7.地球的大气层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

在太空中,宇航员会暴露在这些射线下,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8.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其体积是其他行星的总和。

9.人造卫星可以被用来监测天气,收集地球的图像和数据,以及进行通信。

10.太阳系中最快的行星是水星,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超过每秒50公里。

11.太空中的尘埃是非常细小的,但它们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对宇航员和宇宙飞船造成严重的损害。

12.宇宙中存在黑洞,这是一种极度密集的天体,吸引并吞噬任何附近的物质。

13.地球的磁场可以帮助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暴的影响。

14.太空中的气压非常低,只有地球上海平面气压的十万亿分之一。

15.宇宙中的星系可以包含数以百万计的恒星和行星。

16.太空中的太阳风可以产生引力波,这是一种在空间中传播的能量波。

17.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可能会在太空中寿命更长,因为在宇宙中没有重力和其他有害的环境因素。

18.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戴上特殊的服装和装备来保护自己免受极端的温度、辐射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19.太阳系中最靠近地球的星球是木星,它距离地球大约4.2亿公里。

太空授课知识点

太空授课知识点

太空授课物理知识点总结乐陵一中张超伟对于此次太空授课,是我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

授课内容主要是介绍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学生们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1.超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4.液体表面张力定义: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产生原因: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5.全面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定义: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

(3)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力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分动量守恒。

太空授课与生物的基本存在知识点小结

太空授课与生物的基本存在知识点小结

太空授课与生物的基本存在知识点小结太空授课与生物的基本存在知识点小结神十航天员王亚平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

聂海胜担任助手,张晓光担任摄像。

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1、质量测量。

质(重)量不同砝码,挂在相同力量的弹簧上,却都在弹簧的起发点上,测不出质量的大小。

证明压力是测量质量的唯一途径。

2、单摆运动。

不给力,坠球漂浮。

给力,摇摆不止。

证明,没有上下之分。

物体的惯性运动不遭到破坏,无休止的循环。

证明,物体动态不变。

3、陀螺运动。

不自传的陀螺,受外力而翻转。

自传的陀螺,受外力后,轴心稳定方向不变。

证明,只有自身运动的物体,不受外界的干扰。

4、水膜。

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并放上一个中国结,不破,有载力,展示液体表面张力特性。

证明,水的舒展的力量,载重的'力量。

5、水球。

水膜加水成为水球。

水球中间注入两个气泡,而两个气泡截然分开,不融合一起。

注入色水,就融合为色球。

证明,没有压力,水内的气不交融、不流通。

通过这个演示得出的结论。

1、物体的质量(重量)是压力给于的。

所谓失重,就是没有外界的压力。

在太空中物体失重,都漂浮在空间里。

聂海胜在演示悬空打坐。

引申,没有压力就没有物体的稳定。

2、规律运动的物体,不受外界干扰的。

引申,生命有了属性,就按照自己的过程运动,外界是干预不了的。

3、力是有方向的,没有方向物体是无力的。

引申,人的体力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和大气压。

4、水内的气体,没有压力不流通。

引申,没有压力,水内的气体不变化。

总结;运动体首先有自身的运动,然后要有外部的压力和方向的吸引力,这样就有了运动体自身变化和它的运行轨道。

下载全文。

太空授课生物知识点总结

太空授课生物知识点总结

太空授课生物知识点总结首先,我们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开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进化、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从微观到宏观的生物体,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生物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在未来太空授课中,我们将从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开始讲解。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的功能单位。

细胞内有许多重要的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线粒体等。

我们将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凋亡等重要生物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生物体的各种器官系统。

人类和其他动物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系统构成了生物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我们将介绍这些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未来太空授课中,我们还将介绍生物体的遗传学知识。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我们将介绍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生物过程。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基因的概念、遗传的规律、突变等基本遗传学知识。

除此之外,在未来太空授课中,我们将介绍生物的进化和生态学知识。

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在时间上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我们将介绍进化的基本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理论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生态学的知识,包括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最后,在未来太空授课中,我们还将介绍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特性来解决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如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

我们将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另外,我们还将介绍生物医学的知识,包括人类疾病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生物学知识在未来太空授课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系统地总结和整理生物学知识,以适应未来太空授课的需要。

生物学知识涵盖了细胞、器官系统、遗传学、进化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将成为未来太空授课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空授课物理知识点总结
乐陵一中张超伟对于此次太空授课,是我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
识的一次尝试。

授课内容主要是介绍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
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学生们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
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
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
1.超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4.液体表面张力
定义: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产生原因: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引力。

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5.全面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定义: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
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

(3)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力为零,则在该方
向上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分动量守恒。

6.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规定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为: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
1N=1kg·m/s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根据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讲力合成或分解。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

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5)独立性:物体所受各力产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扰,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一个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6)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应。

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0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是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和独立地位,如给出了力的定性概念,给出了惯性概念,是整个动力学的出发点等,定性的揭示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则进一步定量地揭示了加速度与力以及质量间的关系。

常见错误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2)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3)合力减小,速度也会减小。

经典习题
【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物体的( )
A.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及答案
对于某个物体,合力的大小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合力的方向决定三定是增加还是减小。

开始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当合力逐渐减小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但合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物体仍做加速运动,速度仍在增加,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在减小,即速度增加得慢了。

正确选项为D。

点评:有同学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合力减小了,速度也随之减小,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弄清合力对速度的影响。

合力的大小会影响到加速度的大小,影响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要看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要注意正确理解力、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加速度与合力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成正比,方向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一般情况下,速度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无直接联系。

【例2】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

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及答案
本题研究的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与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物体原来匀速上升,这时弹簧弹力与物体的重力平衡,当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后,由于惯性小球继续向上运动,使弹簧缩短,弹力减小,合力方向向下且逐渐增大,所以加速度变大,速度减小;当弹簧的长度减小到自然长时,弹力为零,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随着小球继续上升弹簧开始被压缩,弹力向下且逐渐增大,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并继续增大,速度继续减小直到减小为零。

在答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注意到物体开始做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这一条件,而认为开始弹力大于重力,从而得出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结论(误选B)。

解答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关键是分析力及其变化规律,然后由运动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正确解答:AC
【例3】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量增加和减小吗?
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因为此时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

假若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大于mg 时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时叫“完全失重”)。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

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V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在“完全失重”(a=g)的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状态还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上来解释。

上述状态中物体的重力
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自然其产生的加速度(通常称为重力加速度g)是不发生变化的,自然重力不变。

原创习题
1.关于动车D301次列车启动和行驶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车启动瞬间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B. 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C. 动车的牵引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动车的加速度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解析与答案
动车启动瞬间受到巨大的牵引力,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动车加速行驶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减速是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动车的牵引力与向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

答案:D
2.当动车以10m/s的初速度,8m/s2的加速度向前行驶时,一位受到600N重力的乘客端坐在座位上,此时这位乘客所受到向前的力约为
A. 75N
B. 600N
C. 480N
D. 60N
解析与答案
根据F合=ma,a=8m/s2,m=G/g=60kg,故F合=ma=480N,初速度是干扰条件。

3.在动车D3115次列车在启动的过程中牵引力逐渐由大减小到某一数值(大于摩擦力),这一过程动车的运动状态是 [ ]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解析与答案
牵引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但速度在不停地增大。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