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1.血液分布不匀 2.压力高低不同 3.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尿的生成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似。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滤过膜的分子通透性: 1.分子大小(小的能通过) 2.电荷(负电过不去)举个例子: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出现蛋白尿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就是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影响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2.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2.滤过面积 3.有效滤过压

重吸收: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

分泌: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排入管腔的过程。

转运方式有哪些:1、被动:单纯扩散易化扩散2、主动:原发主动继发主动

Na+重吸收特点:存在泵-漏现象。

Cl-的重吸收: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称细胞旁路途径)进入细胞间隙。由于Na+管内外电位差↑, Cl-顺电位差被动吸收。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外,其余皆为被动重吸收。

H2O的重吸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途径:1.细胞旁路2.H2O通道。

K+的重吸收:主动。(Na+也是)葡萄糖的重吸收:继发主动(氨基酸也是一样)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MG):当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都达到极限,尿中的糖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时的血糖浓度。

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和大多数利尿药等,由于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均在近曲小管被主动分泌。

K+分泌机制是Na+-K+交换。

H+分泌机制(主动分泌)1.Na+-H+交换2.H+泵特点:与重吸收HCO3-、Na+正相关

NH3分泌特点:

1.与泌H+正相关

2.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pH值:管腔液pH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

3.正常时NH3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时,近曲小管也分泌。

影响肾小管功能的因素:1.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性利尿 2.肾小球滤过率:球-管平衡

3.肾小管上皮功能的变化

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决定于:1.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的逆流系统(结构基础)

2.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状况(先决条件)

3.血液ADH的浓度(对水重吸收的调节作用)

形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物质:1.外髓质(主要是NaCl)2.内髓质:(主要是NaCl和尿素)肾在保持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1.Na+的平衡:GFR改变,摄入Na+量的改变 2.K+的平衡

血浆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肾排出某一物质的总量与血浆中这一物质浓度的比值。

(换句话说:相当于单位时间内肾能够将多少ml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体外的能力。)

血浆清除率是评价肾对某一物质排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菊糖(舍友说叫菊粉)能自由滤过又不被重吸收与分泌,故菊糖的血浆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临床上代表GFR)

葡萄糖能自由滤过又能全部重吸收,故葡萄糖的血浆清除率=0时,最大血糖浓度为肾糖阈。

碘锐特,对氨基马尿酸(PAH)(能自由滤过又能被分泌)的血浆清除率=有效肾血浆流量。酚红(PSP)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能被肾小球滤过,psp实验可检查肾小管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排尿异常

1.遗尿:夜间不能控制排尿(小儿皮层的发育尚未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2.尿频:尿失禁排尿次数多叫尿频(膀胱炎症或膀胱结石)。

3.尿潴留: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叫尿潴留(损伤初级排尿中枢或排尿反射通路、尿路受阻造成)。

4.尿失禁:主观意识不能控制排尿叫尿失禁(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功能联系)。

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AP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

突触传递:轴-胞,轴-树,轴-轴,树-树,四种突触

电突触传递: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传递过程是电-电,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结构基础是曲张体,传递过程:递质释放后,经组织液扩散到临近的效应器上,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特征:1.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2.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3.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4.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5.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

神经递质受体:

配体:1.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2.拮抗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分布部位分: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辐散2.聚合3.链锁状与环状联系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感觉产生过程: 内外环境的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

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

上行激动系统: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如果该系统功能↓ (如应用催眠药、麻醉药)→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状态。

为什么会产生牵涉痛?

1.易化学说: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N元的兴奋性→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过敏)→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

2.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N元→痛觉错觉。

屈肌反射: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屈曲的反射。它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性意义。

对侧伸肌反射: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它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

牵张反射: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