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下)科学PPT课件17 走近科学家 冀教版 (28张)

你知道还有哪些纪念科学家的方式吗?
1、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科学成果 2、清明节去扫墓碑 3、记住他们的名字、生日 4、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科学精神
......
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 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我们 在享受他们留给我们财富的 同时,也要吸收他们的精神 财富。
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做哪些 事,想发明创造些什么?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达尔文生平简介
英文名:Darwin 中文名: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 进化 论的奠基人。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 一说今南阳)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 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 的医学家。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 ,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 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 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 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 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 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 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 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 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1、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科学成果 2、清明节去扫墓碑 3、记住他们的名字、生日 4、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科学精神
......
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 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我们 在享受他们留给我们财富的 同时,也要吸收他们的精神 财富。
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做哪些 事,想发明创造些什么?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达尔文生平简介
英文名:Darwin 中文名: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 进化 论的奠基人。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 一说今南阳)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 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 的医学家。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 ,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 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 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 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 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 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 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 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 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14张PPT)

所获奖项 1898年12月12日 热涅奖,巴黎科学院 1900年12月11日 热涅奖,巴黎科学院 1902年12月14日 热涅奖,巴黎科学院 190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亨利·贝克莱尔和 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 1904年1月4日 奥西利奖(与布朗利先生分享)
1907年5月6日 阿克托尼安奖 1911年 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4月23日 艾伦·理查德研究奖 1924年3月15日 德·阿尔让德约侯爵1923年大奖
及铜奖,全国工会促进协会 1931年 卡梅伦奖
同学们,பைடு நூலகம்还 知道有哪些科 学家?
张衡(78-139), 我国东汉 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东汉中期 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 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 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 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 地球远近的关系。
蒂尔科学奖.
简介
玛丽·居里 (1867.11.7— 1934.7.4)。世界著名 科学家,研究放射性 现象,发现镭和钋 (pō)两种天然放射 性元素,一生两度获 诺贝尔奖(第一次获 得诺贝尔物理奖,第 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 奖)。用了好几年在 研究镭的过程中,作 为杰出科学家,居里 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 没有的社会影响。尤 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 先驱,她的典范激励 了很多人。
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
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荣誉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 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 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 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06年当 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 灵富豪榜首富榜”。2011年获得马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 第5课 《走近科学家》PPT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三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家
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 第5课
汇报人:XXX 时间:XXXXX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01》
新课导入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听听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努力探索、为建设祖国无 私奉献的精神。
《02》
新知探究
1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揭开自然界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 科学家的努力和探索
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勇攀高 峰、敢为人先,他们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实验, 开展实地考查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
1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2
科学家的品格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总有一群 胸怀祖国和人民的科学家挺身而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祖国强大 的背 后,离不开这些 心系祖国的科学 家们的无私奉献。
2
科学家的品格
阅读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页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
敢于质疑权威 的科学精神
2
科学家的品格
阅读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页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
不怕失败的 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每一 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勇于质疑、严谨 求实的精神品质。
3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从科学家的发明中受益。
无人机能自动完成喷洒农药的任务 大大提高敢耕作的效率
中国高铁持续发展,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全球上百 万的人民,使他们免遭虐病的折磨。“1971年 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 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 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 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 失败之后才出现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 现——中药的馈赠》中写道。
走近科学家
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 第5课
汇报人:XXX 时间:XXXXX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01》
新课导入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听听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努力探索、为建设祖国无 私奉献的精神。
《02》
新知探究
1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揭开自然界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 科学家的努力和探索
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勇攀高 峰、敢为人先,他们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实验, 开展实地考查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
1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2
科学家的品格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总有一群 胸怀祖国和人民的科学家挺身而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祖国强大 的背 后,离不开这些 心系祖国的科学 家们的无私奉献。
2
科学家的品格
阅读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页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
敢于质疑权威 的科学精神
2
科学家的品格
阅读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页科学家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
不怕失败的 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每一 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勇于质疑、严谨 求实的精神品质。
3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从科学家的发明中受益。
无人机能自动完成喷洒农药的任务 大大提高敢耕作的效率
中国高铁持续发展,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全球上百 万的人民,使他们免遭虐病的折磨。“1971年 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 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 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 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 失败之后才出现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 现——中药的馈赠》中写道。
走近科学家学习课件.ppt

为了表彰科学家对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发 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给他们设立了科学上 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你知道还有哪些纪念科学家的方式吗?
1、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科学成果 2、清明节去扫墓碑 3、记住他们的名字、生日 4、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科学精神
......
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 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我们 在享受他们留给我们财富的 同时,也要吸收他们的精神 财富。
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 个在不同的领域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
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成功女性的先驱。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被人称为“镭的母亲” “放射性元素的母亲”
居里夫人两次 获得诺贝尔奖 的故事说明了 什么?
居里夫人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她不畏劳苦、 凭着忘我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锲而不舍的做研究和实 验,最终取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有耐 心,就像她给她哥哥的信中所说的那样“人必须有耐 心”。还要有毅力、不怕挫折,永不气馁,不论面对任 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你 认
天文家
张衡、郭守敬、祖冲之、伽利略、牛顿、 爱因斯坦
医药学
李时珍、华佗、扁鹊、张仲景
数学
祖冲之,华罗庚、牛顿
科学家,是一个散发着迷人光辉的字眼。 许多科学工作者为了给人类作出贡献,造 福后代,不洗一切,甚至把生命献给了科 学事业。
结合名人名言,你认为冯如具有哪些 优秀的精神和品质呢?
卡尔∙施密特博士
思考下面一组科学家
研究太空的发展过程,看看 你会有怎样的收获?
托勒密
哥白尼
开普勒
科学家经过探索研究,确立自己 的学说,提出真理,但是真理是 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的。
走 近 科 学 家ppt课件

7
居里夫人为了发现放射性元素付出了什么 代价? 问答题
8
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为何在被剧毒的蛇 咬了之后还镇定地记录着自己每分每秒 的感受?他为了什么?
9
世界正以为有了这些伟大无私的科学家 而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大家怀着崇高的 敬意,献给所有伟大的科学家热烈的掌 声!
10
仔细想一想
大家知道诺贝尔这个人吗?告诉 大家他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创造了
3
走近科学家
4
根据上星期大家的意见纸条上写的内 容来看,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上课是为 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得一些小小的零 食,所以,根据我们品德学习组的细 致讨论,觉得,大家都已经是快到六 年级的大孩子了,不应再被这些多余 的奖品而吸引,决定,从今往后,品 德课程中不再给予奖品奖励,如谁有 意见,请大胆讲出!
25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 (1871年8月19日— 1948年1月30日)和维尔 伯(1867年4月16日— 1912年5月30日)这两位 美国人。他们于1903年 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 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 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 不落地的飞行,并因此将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 飞机的成就归功给他们。
冯如被尊称为“中国始创飞 行大家”;被尊为“中国航 空之父”。
21
张衡(78-139)——中国数学 家、天文学家,字平子,南 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 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 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 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 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 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学识。
26
பைடு நூலக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世界十大杰出物• 理学家 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 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 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居里夫人为了发现放射性元素付出了什么 代价? 问答题
8
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为何在被剧毒的蛇 咬了之后还镇定地记录着自己每分每秒 的感受?他为了什么?
9
世界正以为有了这些伟大无私的科学家 而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大家怀着崇高的 敬意,献给所有伟大的科学家热烈的掌 声!
10
仔细想一想
大家知道诺贝尔这个人吗?告诉 大家他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创造了
3
走近科学家
4
根据上星期大家的意见纸条上写的内 容来看,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上课是为 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得一些小小的零 食,所以,根据我们品德学习组的细 致讨论,觉得,大家都已经是快到六 年级的大孩子了,不应再被这些多余 的奖品而吸引,决定,从今往后,品 德课程中不再给予奖品奖励,如谁有 意见,请大胆讲出!
25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 (1871年8月19日— 1948年1月30日)和维尔 伯(1867年4月16日— 1912年5月30日)这两位 美国人。他们于1903年 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 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 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 不落地的飞行,并因此将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 飞机的成就归功给他们。
冯如被尊称为“中国始创飞 行大家”;被尊为“中国航 空之父”。
21
张衡(78-139)——中国数学 家、天文学家,字平子,南 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 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 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 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 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 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学识。
26
பைடு நூலக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世界十大杰出物• 理学家 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 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 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走近科学家ppt课件

5
LOGO 认识科学家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莱特(1871.8.19— 1948.1.30)和威尔伯·莱特(1867.4.16— 1912.5.12)这两位美国人,发明家,飞机 的发明者。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 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 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 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归 功给他们。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 行试验的第一人,但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 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 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 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LOGO
冯如
• 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 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 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 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 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 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 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 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8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父—冯如
•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 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 生。
•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 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 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 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 机。
LOGO 认识科学家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莱特(1871.8.19— 1948.1.30)和威尔伯·莱特(1867.4.16— 1912.5.12)这两位美国人,发明家,飞机 的发明者。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 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 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 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归 功给他们。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 行试验的第一人,但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 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 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 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LOGO
冯如
• 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 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 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 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 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 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 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 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8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父—冯如
•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 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 生。
•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 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 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 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 机。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1

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17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
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
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
气的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
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 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 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
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足点,我就可以移动这个地球!』,被誉为『力学之父』。 2、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 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 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
张衡
东汉科学家 主要成就:发明了地动仪/
浑天仪
少
年
张
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之后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
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
到的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 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 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 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17张PPT)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
认识科学家
居里夫人
玛丽亚·斯克沃 多夫斯卡-居里 (1867年11月7 日-1934年7月 4日),通常称 为居里夫人,波 兰裔法国籍女物 理学家、放射化 学家。
居里夫人
主要成就:研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 放射性元素,是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 女性。她指导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 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一生得到了包 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可 是她依旧常年过着简朴生活。
张衡 阿基米德 牛顿 爱因斯坦 袁隆平 居里夫人
名人名言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奋斗, 是没有不成功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成功=正确的方法+努力工作 +少说废话。
除了以上六位科学家你还了解哪些科学?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 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
正 确 的成 方功 法艰 少苦—
认识科学家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3.141955.4.18)犹太裔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 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提出光子 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 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 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 大的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认识科学家
袁隆平
1930年9月 生于北京, 江西省德安 县人,中国 杂交水稻育 种专家。
袁隆平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 技术实践,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 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多次赴印度、越 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 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 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认识科学家
居里夫人
玛丽亚·斯克沃 多夫斯卡-居里 (1867年11月7 日-1934年7月 4日),通常称 为居里夫人,波 兰裔法国籍女物 理学家、放射化 学家。
居里夫人
主要成就:研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 放射性元素,是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 女性。她指导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 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一生得到了包 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可 是她依旧常年过着简朴生活。
张衡 阿基米德 牛顿 爱因斯坦 袁隆平 居里夫人
名人名言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奋斗, 是没有不成功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成功=正确的方法+努力工作 +少说废话。
除了以上六位科学家你还了解哪些科学?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 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
正 确 的成 方功 法艰 少苦—
认识科学家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3.141955.4.18)犹太裔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 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提出光子 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 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 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 大的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认识科学家
袁隆平
1930年9月 生于北京, 江西省德安 县人,中国 杂交水稻育 种专家。
袁隆平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 技术实践,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 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多次赴印度、越 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 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 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12张PPT)

张衡
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 文学家、学者,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 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 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在数 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 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 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 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在公 元132年发明了全国第一架地动仪,张 衡共著有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 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哥白尼
李四光
李四光简介
• 李四光[1](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 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 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 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 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 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 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 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 “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 以“李四光”传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长春地质学院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牛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艾萨克 • 牛顿 爵士,1642年出生在英国, 是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伟大的物理学 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1]他由于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天文学,由于提 出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创立了数学, 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创立了力学。他是 人类认识自然界漫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 人物,他的科学贡献已成为人类认识自 然的里程碑。它创立了科学的光学,在 光学研究中夺得了丰硕成果,单凭他在 光学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就可以称得上 近代科技史上的伟大人物。牛顿对光进 行研究,是从去掉望远镜中的色彩和歪
17、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走近科学家》PPT课件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 人。他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 学的奠基人,曾发表数百篇科学 论文,提出了新的台风分类法, 并概括了各类台风的活动规律, 论文中的《远东台风的新分类》、 《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 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 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 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 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深 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推崇。 。
钱学森(1911~ )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 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长期担任中国 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 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 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主要贡献:1.应用力学 2.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3.工程控制论 4.物理力学 5.系统工程 6.系统科学 7.思维科学 8.人体科学 9.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 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 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 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 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 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 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 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 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通 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已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 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诺贝尔 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 ,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 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 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 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 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 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 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 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 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 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 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 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1896年12月 10日,这位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和实验家,由于 心脏病突然发作而逝世。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12张PPT)

二、全班分享科学家的事 迹。
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善于 观察和思考,能够发现问 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的探
究精神。
哪几位科学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 深?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我们要 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科学现象、 追求科学真理、勇于探索创新、 敢于怀疑否定、现身科学事业的科学精神。
• 课堂收获展示。(小组 之间接龙问答)
作业:收集整理汽车的发展信 息。
走近科学家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袁隆平
张衡
阿基米德
பைடு நூலகம்
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
牛顿
将自己最了解、最崇拜的科学家的
事迹介绍给同学。
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 和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 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 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 一、小组分享。
• 分析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分享值得自己 学习的精神。
• 评选出最感人的科学家的故事全班分享。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7

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 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 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 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 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 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
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成功女性的 先驱,她的典范鼓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 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 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 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 记《 居里夫人》 (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 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 者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的时间, 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 日记和传记资料,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 居里:她的一生》 (Maria Curie: A Life) , 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 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当今中国最著名 的科学家
袁隆平(1930.9.7-),汉族,江西省九 江市德安县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 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 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 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 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 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 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 奖。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
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成功女性的 先驱,她的典范鼓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 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 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 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 记《 居里夫人》 (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 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 者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的时间, 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 日记和传记资料,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 居里:她的一生》 (Maria Curie: A Life) , 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 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当今中国最著名 的科学家
袁隆平(1930.9.7-),汉族,江西省九 江市德安县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 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 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 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 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 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 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 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 奖。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20张PPT)

1. 中国东汉时期 2. 发明家、地理学家 3. 浑天仪、地动仪
张 衡
1.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2. 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 3. 万有引力 4. 望远镜 5. 牛顿论
牛 顿
钱 学 森
1.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2.空气动力学家 3.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4.“火箭之王” 5.“中国导弹之父” 6.“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7.“中国航天之父”
袁 隆 平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当代神农 3. 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4. 杂交水稻之父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 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 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 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 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 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 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药学家 青蒿素 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瑞典 2. 发明家、实验家、科学家 3. 炸药 4. 诺贝尔奖
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科学现象,追求科学真理, 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否定、献身科学事业, 善于与思考,善于发问……
Hale Waihona Puke 屠呦呦1. 犹太裔物理学家 2. 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3. 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相对论
1. 法国 2. 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3. 开创了放射性理论 4. 新元素钋(Po)和镭(Ra) 5. 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张 衡
1.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2. 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 3. 万有引力 4. 望远镜 5. 牛顿论
牛 顿
钱 学 森
1.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2.空气动力学家 3.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4.“火箭之王” 5.“中国导弹之父” 6.“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7.“中国航天之父”
袁 隆 平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2. 当代神农 3. 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4. 杂交水稻之父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 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 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 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 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 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 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药学家 青蒿素 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瑞典 2. 发明家、实验家、科学家 3. 炸药 4. 诺贝尔奖
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科学现象,追求科学真理, 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否定、献身科学事业, 善于与思考,善于发问……
Hale Waihona Puke 屠呦呦1. 犹太裔物理学家 2. 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3. 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相对论
1. 法国 2. 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3. 开创了放射性理论 4. 新元素钋(Po)和镭(Ra) 5. 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7走近科学家16冀人版11张

张衡
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 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 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研制出了“浑天 仪”、“地动仪” 。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 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 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 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 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
律),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它创立了科学的光学,在光学研究中夺得了丰硕成果,单凭他在光学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就可以称得上近代科技史上的伟大人物。
设计制造了多种机械,如螺旋扬水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在巴黎取得学位后从事科学研究。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1Hale Waihona Puke 书中展示了哪些科学家? 你还知道哪些?
2、他们有什么成就? 3、要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 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 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 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 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1981 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 等发明奖。1987年11月3日,联 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2014年,被挪威议员提名与印 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 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了全国第一架地动仪。
●
阿 尔 伯 特 ·爱 因 斯 坦 ( 1 8 7 9 - - - 1 9 5 5 ) 著 名 物 理 学 家 。 他
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
LOGO
之父—冯如
•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 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 生。
•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 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 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 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 机。
•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 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 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 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 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9 成事故的原因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之父—
4
LOGO 认识科学家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 日),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 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 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 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 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1985 年6月12日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
5
LOGO 认识科学家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莱特(1871.8.19— 1948.1.30)和威尔伯·莱特(1867.4.16— 1912.5.12)这两位美国人,发明家,飞机 的发明者。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 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 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 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归 功给他们。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 行试验的第一人,但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 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 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 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LOGO 2.走近科学家
1
LOGO 2.走近科学家
认识科学家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名言启示句
2
LOGO 认识科学家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 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 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 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 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 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 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 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10
LOGO 11
LOGO 12
LOGO 13
LOGO 14
7
LOGO 认识科学家
艾萨克 • 牛顿 爵士(Sir Isaac Newton FRS, 1642年12月25日 --- 1727年3月20日),英 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哲 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 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 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 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 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手稿。他被 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 科学家之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 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 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 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 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 并研究了音速。6LFra bibliotekGO 认识科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 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 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 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 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 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 不掷骰子的上帝。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 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 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 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 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 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 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
LOGO 认识科学家
李时珍(1518年 --- 1593年),字:东璧,时人 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 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 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 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博物学家、著述家。 李时珍对道家医学的继承是多方面的,曾参考历 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 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 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 著有《濒湖脉学》。
LOGO
冯如
• 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 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 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 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 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 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 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 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
LOGO
之父—冯如
•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 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 生。
•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 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 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 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 机。
•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 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 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 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 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9 成事故的原因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飞行之父—
4
LOGO 认识科学家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 --- 1985年6月12 日),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 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 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 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 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1985 年6月12日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
5
LOGO 认识科学家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莱特(1871.8.19— 1948.1.30)和威尔伯·莱特(1867.4.16— 1912.5.12)这两位美国人,发明家,飞机 的发明者。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 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 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 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归 功给他们。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 行试验的第一人,但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 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 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 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LOGO 2.走近科学家
1
LOGO 2.走近科学家
认识科学家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名言启示句
2
LOGO 认识科学家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 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 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 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 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 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 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 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10
LOGO 11
LOGO 12
LOGO 13
LOGO 14
7
LOGO 认识科学家
艾萨克 • 牛顿 爵士(Sir Isaac Newton FRS, 1642年12月25日 --- 1727年3月20日),英 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哲 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 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 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 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 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手稿。他被 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 科学家之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 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 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 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 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 并研究了音速。6LFra bibliotekGO 认识科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 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 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 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 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 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 不掷骰子的上帝。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 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 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 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 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 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 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
LOGO 认识科学家
李时珍(1518年 --- 1593年),字:东璧,时人 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 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 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 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博物学家、著述家。 李时珍对道家医学的继承是多方面的,曾参考历 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 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 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 著有《濒湖脉学》。
LOGO
冯如
• 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 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 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 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 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 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 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 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