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学课件:第十九章 爬行纲

合集下载

《动物学》课件——爬行纲

《动物学》课件——爬行纲
受精卵在32-33℃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在24-27℃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
– 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反之,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多见于龟类。如欧洲池龟的受精
卵在30℃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在24-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恐龙如何灭绝?
– 侏罗纪末期,随着冰川期的来临,全球气温下降
三、分类
• 1. 喙头目:
– 体型蜥蜴型
– 体背中线处有一列棘状鳞片– 头骨为双颞窝型,端生齿– 雄性无交配器
– 泄殖腔孔横裂
– 原始陆栖种类,仅存1属1种,即产于新西兰的楔齿蜥
Sphenodon punctatus
52
三、分类
• 2.龟鳖目
– 体型龟鳖型
– 背、腹具坚硬的甲板,甲板外披有角质鳞片或厚皮
– 美洲鳄和扬子鳄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孵化温度在26-30℃时,新生个体全为雌性;在30-34℃时,新生个体中两性都有;在34-36℃时,新生个体全为雄性。孵化温度高于36℃或者低于26℃,卵无法孵化
三、分类
• 现存爬行类约6500多种,分属四个目
– 喙头目– 龟鳖目– 有鳞目– 鳄目
• 我国约300多种
普通鬣蜥
豹斑壁虎
二、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The left-hand panels show male reproductive success,and the right-hand panels show female reproductivesuccess. The graphs show male (a) and female (b)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 the 2005–2006 season;male (c) and female (d) reproductive success duringthe 2006–2007 season; and male (e) and female (f)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representing pooledreproductive data over all three seasons. The curveson each graph represent the patterns predicted fromCharnov–Bull model (Warner & Shine, Nature 451,566-568. Jan. 31, 2008 ).

爬行纲PPT课件(1)

爬行纲PPT课件(1)
Yes. (answers vary.)
Part B Look and think
These pictures show some of the events in the story on Page 58. Arrange them in the correct order.
Answers: c d b a f e
the Trojan War told in Homer’s 荷马 I伊lia利d 亚特and Odysse奥y.德赛
the prince of Troy fell in love with Helen,
the queen of Sparta.
斯巴达
He kid绑na架pped her and took her to Troy. All
A Trojan soldier announces that the
P7
Greek army has left and his captain Confund a huge, wooden horse outside their city, and the captain orders it to be moved into the city.
P1-2
The Trojans celebrate their victory and then go to sleep.
P3-6
The Greek soldiers inside the horse open the city gates and let in the Greek army. The Greek army capture Troy.
Useful expressions
1.A newspaper ran a short competition on famous tales from history.

普通动物学:第十九章 爬行纲

普通动物学:第十九章 爬行纲

无毒蛇
有毒蛇
消化道
食道 肝脏 胰腺 胃 肠 泄殖腔

小肠
胰腺
胆 囊
肝 脏
大肠
(六)呼吸系统
1、肺通过气管(环状软骨支撑)与喉(由环状软骨和勺 状软骨组成)相连。气管再分成两支气管(爬行类开 始出现)入肺
2、肺:呼吸面积加大
3、胚胎的气体交换靠尿囊实现
4、水生爬行类的咽壁和泄殖腔壁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可辅助呼吸
(3)躯干椎有发达的肋骨,与胸骨构成胸廓,使支持和保护 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肋骨的运动可协同呼吸运动的完成 蛇类:无胸骨,肋骨借助皮肤肌支配腹鳞 鳄及楔齿蜥:腹膜肋,为骨板,与脊柱没有联系
(4)荐椎两枚,加强了其活动与腰带的牢固连接及后肢承受 体重负荷
蜥 蜴 骨 骼
2、附肢骨骼
(1)肩带: 左右肩带在腹中线与胸骨相连,使前肢获得稳固的支持
3.繁殖:
体内受精和羊膜卵(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关键 结构)出现使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个体生活史完 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使动物自由生活在陆地上, 不必回水中繁殖,为登陆动物征服陆地,并向各 种不同的栖居地分布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也是中 生代爬行动物统治世界的重要原因,中生代被称 为“爬行类的时代”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乌 喙 骨
锁骨
肩胛骨
龟的肩带
2、附肢骨骼
(2)腰带:髂骨和荐椎相连,左右耻骨和坐骨在腹中线联合, 形成闭锁式骨盆,构成后肢的坚强支架
恐龙的腰带
(3)五趾型附肢:具5指(趾), 5指(趾)端具爪
(4)蜥蜴类的蚓蜥科无四肢有带骨;蛇类四肢退化无带 骨,海龟四肢变为桨状
(四)肌肉系统
1、皮肤肌:节制鳞片活动,特别是蛇类的从肋骨连至皮肤 用以牵引腹部鳞片,完成运动

第十九章+爬行纲

第十九章+爬行纲

4. 牙齿具多种形式。
• 植食性类群如龟鳖及古代恐龙,无牙齿,颌缘覆 有角质鞘有角质鞘,可啃咬和磨碎食物。
• 肉食性类群具齿,有三种形式: 端生齿(蛇) 侧生齿(蜥蜴) 槽生齿(鳄) 蛇的毒牙具有沟或管。
• 爬行动物的牙齿主要着生在上、下颌,但是也 可以出现在舌类的犁骨和翼骨上;
• 楔齿蜥的幼体两颌及犁骨、翼骨都有牙齿,这 种情形与两栖类一致,而在爬行类中是绝无仅 有的。
• 2. 离心的血液分别由左、右心室导出,流入3对 动脉弓,其中肺动脉弓和左体动脉弓出自心室右 侧和中央部,右体动脉弓则从心室左侧发出。 • 3. 通入头部的颈总动脉由右体动脉弓发出。
• 4. 左、右体动脉弓合成的背大动脉中,血液多 为多氧血,混合血的成分极少。 • 5. 静脉系统近似于两栖类,返回心脏的主要静 脉包括一对前大静脉、一条后大静脉、一条肝门 静脉和一对肾门静脉。

(七) 循环系统的特点
爬行类为不完全双循环,但缺氧血与多氧血进一 步分开。 1. 心脏包括二心房、一心室,静脉窦不发达,一 部分并入右心房,动脉圆锥已退化消失。
• 蜥蜴类、蛇类和龟鳖类由于心室壁出现室间隔,使 心脏形成分隔不完全的四室。 • 鳄类具有完整的室间隔,仅在左右动脉弓基部留下 一个沟通左右心室的潘氏孔。
• 2. 羊膜卵一般外包一层石灰质硬壳或不透水的 纤维质卵膜,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 的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卵 壳仍透气,保证呼吸)。 • 3. 羊膜卵具有卵黄囊,卵黄囊贮藏有丰富的卵 黄,为发育期间的胚胎供给营养物质。
(二)羊膜卵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2.体内受精,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 3.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 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可减 少震动,防止机械损伤。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四)爬行纲课件 精品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四)爬行纲课件 精品
• 蜥蜴和鳄为典型代表。
9
• 一、外形:分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 有蜥蜴型、蛇型、龟鳖型等三种体形。
• 二、皮肤: • 干燥、缺乏腺体,具有来源于表皮的角质鳞或兼
有来源于真皮的骨板。 • 蜥蜴和蛇的鳞被定期更换,称为“蜕皮”。 • 皮肤色素细胞发达,在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腺(肾上腺素等)的调节下能迅速变色,具有调 温和保护色的功能。如:避役有变色龙之称。
均较两栖类复杂化。特别是肋间肌和皮肤肌是陆地动 物所特有的。 1.皮肤肌节制鳞片活动,在蛇类尤其发达,能调节腹 鳞起伏而改变与地表的接触面,从而完成其特殊的运 动方式。 2.颌机制功能的进化,是爬行类的显著进步。咬肌发 达,出现肋间肌(与腹式呼吸有关) 3.躯干肌趋于退化,四肢肌加强。
25
五、消化系统
3、静脉: 肾门静脉趋 于退化;后大静脉和 肺静脉明显发展
17
蛇可以吞食比其身体大的老鼠
18
19
20
(3)具有单一枕骨髁,出现次生腭
21
2、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胸腰椎)、荐椎和 尾椎5部分。颈椎数目多、前两枚特化为寰椎和枢 椎。
22
• 环椎与头骨的枕骨踝相关节,能同头骨一起在枢椎 的齿突上转动,增大了头部的灵活性。椎骨的结构 和关节方式似两栖类,低等种类为双凹型,高等种 类为前凹型或后凹型。
形成。 8、出现了后肾,排泄物为尿酸,全部体内受精、产
大型羊膜卵。变温动物。
7
• 新脑皮: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 叫做新脑皮。新脑皮具有分析、综合及发布信息的功能 ,并能联系嗅觉以外的一切感觉,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 中枢。爬行动物的新脑皮仍处于萌芽阶段。
8
外型
• 体表被覆角质鳞片,指端具爪是其在外形上和 两栖类的根本区别。

动物生物学 爬行纲ppt课件

动物生物学 爬行纲ppt课件
(一)皮肤: 1)皮肤干燥,具有来源于表皮的角质鳞片(角质鳞片的相邻 部分以薄层相连,因而构成完整的鳞被)或兼有来源于真皮的 骨质板。角鳞及骨板的形态和数目为爬行类分类的一种依据。 2)爬行类的蜕皮现象特别明显。蜕皮次数与生长速度有关。 3)皮肤色素细胞发达,在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脑下垂 体后叶、肾上腺素)的调节下能迅速变色,具有调温及保护色 的功能。 4)缺乏腺体,仅在一些种类的大腿基部内侧具有股腺(分泌 物在繁殖期硬化成刺,交配时有把握住雌性的作用),一些种 类的泄殖腔孔附近具有香腺(分泌物可吸引异性)。
(四)消化
口腔腺发达,齿有多种,出现盲肠雏型.
口与咽分开
具发达的口腔腺:能润湿食物,唇腺、腭
腺、舌腺和舌下腺,帮助吞咽 肌肉质的舌
羊膜卵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由于有羊膜卵的出现,使脊椎动物完全摆脱了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的 依赖,而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成为完全的陆生脊椎体有明显的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除蛇型外);出现明显的外耳道,鼓 膜下陷;具活动眼睑;四肢有力,指 (趾)端具爪。
三、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许多爬行动物的皮肤内有着丰富的色素细胞
前后肢都是 五指(趾)
(二)骨骼
1.头骨:高颅型,枕髁一个,具颞窝、次生 性腭和眶间隔。 2.脊柱:分化为颈、胸、腰、荐、尾;颈椎 多个,荐椎2个,有胸廓(蛇无)进行胸式呼 吸. 3.肢骨:具骨盆:(坐骨、耻骨一端愈合) 肱骨,股骨与地面平行.(腹部贴地)
颅骨较高而隆起,为高颅型,
颅腔扩大及脑容量明显增大
首次出现次生腭,内鼻孔后 移,口腔与鼻腔分开 次生腭:口腔顶壁(颅底) 是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 腭骨等的突起共同合成的水 平隔板,使内鼻孔的位置后 移。
颈椎 寰椎:第一枚颈椎,椎体极薄或无,椎 体相连成环。无横突。 枢椎:第二枚颈椎。椎体前方有一齿突 (原是环椎椎体)正好伸入环椎的环内,作

两栖纲与爬行纲课件.PPT

两栖纲与爬行纲课件.PPT

• 3、静脉
• 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前大静脉、后大静脉和肝静脉分别汇集头部、体躯、皮 肤、肾脏、以及肝脏血液注入静脉窦。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分别汇集消化道、 尾及后肢血液注入肝脏和肾脏。
• 4、淋巴
• 淋巴系统在皮下扩展成淋巴腔隙,具有两对能搏动的淋巴心,但不具备淋巴 结。
循环模式图
八、排泄
• 具有一对肾脏,肾属中肾。泄殖腔腹面具膀胱的开口。尿由肾产生, 经输尿管进入泄殖腔,再进入膀胱贮积。两栖类的皮肤的可透性使两 栖类在水中由大量的水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而一旦登陆,同样会通过 皮肤失去大量的水。 • 肾(中肾)——输尿管——膀胱——泄殖腔 • 两栖类的肾小球过滤率高,但两栖类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效能差,而 膀胱执行重吸收水分的功能,有助于陆栖时保水,因此愈是生活于干 燥地区的种类,膀胱愈大。
爬行类的分类爬行类的分类特征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牙齿上下颌被角质鞘四肢发达各具五趾四肢短弱或负缺如四肢短健五指四趾心脏两房一室两房一室两房一室两房两室不具动性不具动性通常可动或可动幅与头骨固接胸骨存在存在或负缺如存在发达肛门交接器仅单个成对仅单个其它部分种卵胎生个别种类孵卵腹膜肋发达1喙头目rhynchocephaliformes本目是爬行动物中本目是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最古老的类群之一它们曾经广泛分布它们曾经广泛分布于全球南北的欧于全球南北的欧亚非和拉丁美洲亚非和拉丁美洲sphenodonsphenodonpunctatumpunctatum11种见于新西兰的一些见于新西兰的一些小海岛上总共不小海岛上总共不灭的边缘
• 化石证据证明,古代总鳍鱼类(骨鳞鱼)所具有的叶状鳍,其骨骼结构 与古代两栖类有惊人的相似。但与现代两栖类相比,肱骨、桡骨和尺骨 均短小,显然处于多支点杠杆运动的萌芽阶段。有人推断,四足动物的 肢骨,就是由古总鳍鱼的这种叶状鳍在陆地上作单支点杠杆运动的“陆 地游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五趾型四肢的出现使登陆成为可能。 • 由早期两栖类所开创的运动形式,在陆栖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以多样方 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跳跃,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飞翔,扩展了动物的 生存空间;直立行走,使动物运动发生了质的变化,解放前肢,能够使 用工具。

第19章 爬行纲

第19章 爬行纲
4.脑颅底部的副蝶骨消失,代之 为基蝶骨。
5. 出现颞窝,附着咬肌.
颞窝 类型
无颞 窝类
颞窝数目及位 置 无颞窝,头骨 坚固 颞窝1个 颞窝2个
主要动物类群 杯龙类、龟鳖类 盘龙类、兽齿类(演化为 哺乳类) 喙头目、鳄目、有鳞目 (鸟类由此类进化而来) 鱼龙类(楯齿龙类)
合颞 窝类
双颞 窝类 上颞 窝类
(六)呼吸系统
(1)肺呈海绵状,有气管、支气管。 (2)进行咽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 (3)次生性水生种类在咽和泄殖腔壁上都有丰富的毛 细血管, 可进行辅助呼吸。
(七)循环系统
潘氏孔
图18-13
爬行类的2种心脏类型 A龟鳖、蜥蜴;B鳄
循环系统特点
1.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双循环。 2.心脏: 2心房和2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
3.避免干燥的威胁,又减小震动,以防止机械损伤。 4.防止病原体入侵,提高后代成活率。
全世界约有6300种, 隶属4目(5目,将有 鳞目划分为蜥蜴目和 蛇目),我国有300 多种。多数种类以灭 绝,地质史中的中生 代的白垩纪(距近 1.8—1.13亿年期间) 是爬行动物的繁盛时 代,有许多类群,以 恐龙为最著称,海、 陆、空均有分布,而 现在空中已没有爬行 动物分布,其空间被 爬行类衍生的鸟类所 占有。
(九)生殖系统
1、雌性:卵巢、输卵管、阴蒂(龟、鳖) 。 2、雄性:睾丸、付睾、输精管、交配器(楔齿蜥除外;龟、鳄为 单个阴茎)。
3、生殖方式: 1)均为体内受精 2)产多黄的羊膜卵 3)大部分为卵生,少部分卵胎生
4)个别种类具有孵卵行为(如蟒蛇)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特点
1、皮肤肌(尤其是蛇类)发达,与肋骨、腹鳞一起完成陆上运动。

第19章._爬行纲

第19章._爬行纲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P399)
1、神经系统
较两栖类发达,出现新脑皮;由于纹状 体增大而使大脑体积增大,但中脑视叶仍为 高级中枢;脑神经 12 对;五部脑已不在一个 平面上(脑曲)。
新脑皮(neopallium):羊膜类动物的大脑半球
表面逐步扩展起来的神经细胞灰质层,具有分 析、综合、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联系嗅觉以外 的一切感觉。
卵壳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代谢
废物尿酸储存于尿囊中。
2、羊膜动物胚膜的形成
3、羊膜动物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育期间,形成羊
膜、绒毛膜和尿囊膜等一系列胚膜,是羊膜动物的共
有特征。 羊膜将发育中的胚胎封闭在充满羊水的羊膜腔
内,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制造的水域环境中进行
发育,有效防止干燥和外界损伤; 使动物在个体发育初期彻底摆脱了水的束缚, 保证了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这类动物称为羊膜 动物。
消失而形成的穿洞。 颞窝的出现与咬肌的发达 密切相关。咬肌收缩时,膨 大的肌腹可自颞窝突出,因 此,颞窝的出现增强了动物 的摄食和消化机能。
颞窝类型:根据颞窝的数目
和位臵,分三类。
A. 无颞窝:无颞窝、头骨坚固。古爬行类的原始
类群,如杯龙类;现存的龟鳖类。 B. 合颞窝:颞窝1个,位于眶骨后,鳞骨之下。
是网斑蟒(10 m),最小的是华美球趾虎(34
mm)。分为 4 (或5)个目。
网斑蟒
多米尼加球趾虎
第二节 分类(P401)
• 现生的爬行类约有6300多种,分4(5)个目。
• 喙头目:最原始,无交接器、无齿、骨质鳞、双 颞窝、顶眼。 • 有鳞目:包括蜥蜴亚目和蛇目,蜥蜴亚目种类最 多,一对交接器、角质鳞;蛇亚目特化,四肢消 失、带骨退化。 • 龟鳖目:特化,单个交接器、骨质硬鳞

普通动物学 精品课件 19章.爬行纲

普通动物学 精品课件 19章.爬行纲

次生性腭
口腔顶部由前颌骨、 上颌骨的腭突、腭 骨、翼骨愈合形成 次生腭,使内鼻孔 后移。
寰椎:第一枚颈椎,椎体极薄或无,椎 体相连成环。无横突。
枢椎:第二枚颈椎。椎体前方有一齿突 (原是环椎椎体)正好伸入环椎的环内, 作轴心回转。
胸廓
由胸椎、肋骨、 胸骨围成的骨框, 保护肺、心,并有 呼吸运动作用。
爬行类按体形可分为龟鳖型、蛇型、蜥蜴型。
三、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一)皮肤: 特征:表皮角质化程度高(保水);真皮加
厚, 皮肤腺不发达;有丰富的色素细胞 (干燥)。 表皮衍生物:角质鳞,龟甲(角质盾和骨 板共同愈合所成)。 真皮衍生物:骨板和腹膜肋。
(二)骨骼
1.头骨:枕髁一个,具颞窝、次生性腭和眶间隔。 2.脊柱:分化为颈、胸、腰、荐、尾;颈椎多个,
(八)神经
出现新脑皮; 12对脑神经(脑干弯曲); 顶眼发达; 新脑皮:是一薄层神经细胞结构,位于大脑的
表面,其中有六层重叠排列的神经细胞。原脑 皮、古脑皮只有2-4层。
(九)感官
1.犁鼻器。 2.眼:睫状肌是横纹肌,晶体可变。 3.耳:首次出现耳蜗、外耳道。 有些具红外线感受器。

(十)生殖
体内受精(交接器);体外发育。(多数 毒蛇为卵胎生)。
卵是多黄卵,有卵壳。
附:甲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解剖简介
a.雌性
骨盆
耻骨、坐骨分开,左右耻、坐骨分别在中 线处联合,使腰带构成一盆腔,内有生殖 器官。
(三)肌肉
出现肋间肌、皮肤肌、颈背肌肉加强,咬 肌进一步分化。
(四)消化
口腔腺发达,齿有多种,出现盲肠雏型。
(五)呼吸
肺较发达;气管长(有支气管);胸式呼 吸与吞咽式呼吸。

普通动物学第19章爬行纲

普通动物学第19章爬行纲
对农林业、生态平衡等均有积极作用。
★“三蛇”: 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 ★ 毒蛇 (50多种)
特征:头部呈三角形、颈部显著、身体粗短、尾骤然变细。
六、爬行纲的生态
1、生活环境:温度:18~30℃(–4~–6℃ or 40℃) 2、地理分布:热带(曾在中生代广泛分布,数量多,种类多) 原因:


出现了羊膜卵的结构,胚胎在羊膜包裹的羊水中发育,因而生殖和 幼体可以在陆地上进行。 皮肤角质化,形成骨板或鳞片,干燥而缺乏腺体,水分不易蒸发; 同时,体内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有效的减少水分散失!
动脉圆锥消失,静脉窦退化缩小。
在低等的脊椎动物由于心缩压及动脉压均低,因而膨大的静脉窦起 着增大回心血流的作用。随着心缩压及动脉压的增高,静脉窦逐 渐趋于退化和消失。
★(2) 动脉
1对肺动脉 2条体动脉
——左体大动脉弓—— 左体大动脉 ——右体大动脉弓—— 右体大动脉 —— 颈(总)动脉
★ 静脉
——是陆栖动物进行陆上繁殖成为可能。
二、陆地结构的完善
—— 五趾型四肢 —— 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重吸收水分) —— 肺呼吸
三、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 皮肤干燥,缺少腺体;表皮角质化:外被角质鳞片或盾片;
2) 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指趾端具角质爪;
3) 骨骼骨化程度较高,硬骨的比重增大; 头骨具单一枕髁,有颞窝形成。脊柱分化明显; 4) 肺呼吸进一步完善; 5) 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具隔膜,属变温动物; 6) 成体以后肾执行泌尿、以尿酸排出; 7) 体内受精,发育无变态,产羊膜卵。
四爪陆龟
棱皮龟科 Dermochelyidae

大型海龟。四肢特化为浆状。甲板外不具角 质鳞板而代以革皮。背面有7条纵棱,各棱 在背甲后方汇合。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海洋。 本科仅一属一种,即棱皮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lcome to general zoology course!
GENERAL ZOOLOGY
第十九章 爬行纲 Reptile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爬行纲的分类 爬行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进化地位:
– 是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变温类群 ,不仅在结构上适应了陆地生活,且繁殖也 摆脱了水的束缚。由此进化出了恒温的鸟类 和哺乳类,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
–发达肌肉质舌,尖端有化学感受小体,捕食器(避役 )和感觉器(蛇)
• 消化道各部分分化更加明显
–首次出现雏形盲肠,大肠和泄殖腔均有重吸收水分的
功能。 侧生齿:着生在颌骨 端生齿:着生在颌骨 槽生齿:着生在颌
边缘的内侧,如蜥蜴 的顶面,如蛇
骨的齿槽内,如鳄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八、呼吸系统:
• 肺1对,囊状,内壁间隔增多 • 具喉头、气管、支气管:喉头有1块环状软骨和
项髂肋肌肌(为闭口肌),起止于舌弓及下颌骨腹面的二腹肌 为开口肌。腹锯肌
– 躯干肌:不发达,背肋间部外为肌 最长肌,两侧具髂肋肌,
腹肌
– 附肢肌:肌肉粗大。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七、消化系统:
• 口腔:口腔中的齿、舌、口腔腺等结构均更复杂;
–同型齿(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龟鳖类为角质 鞘;
–口腔腺发达(唇、腭、舌、舌下腺等),特化毒腺;
–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次生腭– 附:肢由前骨颌骼骨:、上颌骨、颚骨腭突和翼骨愈合而成方骨
• 闭锁式骨盆
双颞跖骨窝类:
下颌骨 使通鳄内,类鼻不有肩••• 胛孔影完五指蛇骨的响整指、类位动的型趾肢肱置物次附端骨骨后吞生肢 有 退移食鳄爪化桡,活,骨 尺口动其骨腔他和多鼻数头现和腔爬骨代鸟完行每爬类全类侧行跗隔次骨有类开生(2个腓,腭胸蜥骨颞甲呼并蜴窝吸不、胫,通完骨蛇大道整股、多骨畅鳄数)
外壳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绒要毛膜特征 尿囊
二 、羊膜卵的特点及其进化羊上膜 的意义:
•羊羊膜膜卵卵的的出结现构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绒羊毛膜膜
• •
–羊体卵膜 内•• 壳防卵卵受:水壳可精蒸仍石以,发能灰产受、透质在 精机 气的械 ,陆作硬损 保地用伤 证壳上可和 胚或并无细 胎不在需菌 发透感 育陆借水染 正地助常的上水的纤孵作气维化为体质代。 介卵谢质.膜。
皮肤骨化
色素爬细行胞类
无颞窝类:
第一节 头骨骨骼颈:系椎全统为硬:骨骨胸,椎化颅程骨度为腰高椎代高,龟颅软鳖型骨类,荐少单椎,枕分髁区、明尾显椎
• 次生腭:由前颌骨、上合颌颞骨、窝颚类骨腭:突和翼骨愈合而成
• 颞颞肌窝附:着头的骨部的位两(侧容,纳眼咬眶肌的肌头齿后腹骨类面)每和有,一侧现分或有代类两依哺1个个据乳明颞。类显窝的,孔古洞,代兽
尿囊 • –胚羊胎膜悬:浮原在肠羊期水后中胚,胎使表胚层胎胚在膜自向身上的下水二域个中方发向育发,生环环 境更状稳皱定褶,,既包避围免胚了胎陆后地互干相燥愈的合威,胁内,层又包减住少胚振胎动,形以成防
机械羊损膜伤。。
外壳 半封–––闭羊羊绒尿的膜膜毛囊水卵腔膜:体的::胚环出羊向胎境现膜 上 消,,围折化解为住叠道除动的的后了物腔外端脊胚,层形椎胎充胚成动在满膜的物陆羊成囊个地水为状体上,绒突发发胚毛 起育育胎膜,中设悬(是对置浮浆排水了羊膜泄的一水)和依个中呼 赖,吸从器而官使。脊椎动物在陆地上繁殖并向陆地的各种不同栖
肾口
蜴类)
• 排泄物:尿酸为主
肾源性 的板
• 盐腺:肾外排泄器官,海龟、海蛇、鳄等原肾管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十一、生殖系统:
• 生殖系统:
–雄性:精巢1对,输精管,交配器 –雌性:卵巢1对,1对输卵管(中部有蛋白分泌部,下
段有壳腺,分泌革质或石灰质卵壳)各以一个大的裂 缝状喇叭口开口于体腔,其末端开口于泄殖腔
• 体内受精
–大部分卵生,少部分卵胎生(毒蛇和蜥蜴),个别种 类具有孵卵行为,如蟒蛇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十二、神经系统:
– 大脑半球显著;纹状体增厚;出现新脑皮 – 间脑小,但松果体发达,在许多种类成顶眼 – 中脑仍然是神经中枢,视叶发达。也有少数
1对杓状软骨支撑。气管管壁也有软骨环支持 • 呼吸运动
–胸式呼吸(胸廓张缩); –咽式呼吸(口腔顶壁升降); –水生种类,咽壁、泄殖腔壁辅助呼吸。 • 声带较为简单,除少数种类外,爬行类一般不 发声
蜥蜴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鳄 龟鳖、蜥蜴
九、循环系统:不完全的双循环
• 心脏:静脉窦退化、动脉圆椎消失,为完整的三室;
尖吻蝮(百步蛇、五步蛇)
中De华in鳖agPkiesltoroddiosncuascustiunsensis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四、皮肤:
– 体表被以角质鳞或骨板、皮肤干燥、少腺体 – 蜕皮现象明显,蜕皮次数与生长速度有关。 – 皮肤色素细胞发达,在自主性神经系统和内
分泌(脑下垂硬体骨后鱼 叶、肾上腺素)的调节下 能迅速变色,具有调温及保护色的功能。
鳄类为完整的四室(室间仅有一小孔,潘氏孔)
• 动脉: 动脉圆椎裂为肺动脉(右侧,缺氧血)、左体
动脉(中央)、右体动脉弓(左侧)。
• 静脉: 肾门静脉趋于退化;后大静脉、肺静脉明显发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十、排泄系统:
• 后肾:肾小管、输尿管(后肾管)专门输尿,
原肾
膀胱、泄殖腔可重吸收水分,泄殖腔膀胱(蜥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六、肌肉系统:
头棘肌– 肋间颈肌最和长肌皮肤肌是陆横生突动棘肌物所特有。

皮肌:起自躯干肌、附肢肌或咽部肌肉止于皮肤 髂肋肌
,收缩可引起皮肤及其附属的鳞片背产最长生肌活动。
• 肋间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协助腹壁肌完成
头直肌
呼吸运动。
– 咬肌:始于颞部及上颌后部而止于下颌的颞肌和咬
息环–境卵发黄展囊成:为胚可膜能的。向卵羊下黄囊膜折卵叠的打出通现后是内脊层椎形动成物卵演黄化囊史,上包
的一住个卵飞黄跃。
卵黄囊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三 、外形:
– 陆生四美足洲鳄动C物ro基co本dy体lus形a:cut头us、颈、躯干、四 肢和尾五部分;
– 体表被鳞,趾端具爪; – 分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