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
热点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美合作中美摩擦也不断出现。
我们高考热点应该多关注近年来中美合作和摩擦相关史实,找出课本相关切入点进行复习。
一、热点背景:1、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至2009年整整30周年了。
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2、2009年12月4日上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
3、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4、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
奥巴马赢得338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所需的270张。
麦凯恩仅获163张。
奥巴马赢得6200多万张选民选票,总数过半,麦凯恩获5500多万张选票。
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
奥巴马随后在芝加哥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
5、温家宝记者会对美国发出四大政经信号2010年在3月14日《新闻今日谈》节目中,评论员杜平对温家宝记者会讲话做出评析。
他指出,温总讲话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出4大政经信号,第一,中国的刺激经济政策将视国内外形势择时退出。
第二,回击奥巴马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暗示短期内人民币不会升值。
第三,在外交上暗示中美关系短期内不会回暖。
第四,告诉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想避免对华贸易逆差,需放开对华科技品出口。
二、知识梳理:1、中美关系:(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美苏缓和与中美建交
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到1978年12月建交公报发表,中美建交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与台湾难舍难分,迟迟不能下决心实现中国提出的断交、撤军、废约的要求,这是中美建交延宕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国内,水门事件使尼克松第二任期和福特继任政府的支持率、决策能力、执政能力受到极大损害,共和党政府招架乏术,更不要说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了;在中国,文革动乱未已,极左思潮仍在肆虐。
除了上述种种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苏关系对中美关系的牵制和影响。
本文侧重叙述后一方面的情况。
1 尼克松政府时期(1972.2-1974.8)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曾承诺,如果大选获胜他将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3年尼克松连任总统。
2月15至19日,基辛格第五次来华访问。
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周恩来总理同他进行了多次会谈。
此时,印度支那半岛的紧张状态终于缓和下来,美国与越南于1月27日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和附属议定书。
这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有利因素。
周恩来与基辛格会谈中的主要议题是两个:台湾问题及美苏关系。
基辛格在事后给尼克松的报告中说:“谈话的主要议题是苏联”。
“这是问题的中心,完全左右了我们的会谈。
”周恩来单刀直人地问道,如今越南战争已经结束,美国是准备对苏联扩张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还是有意安抚苏联,企图“把苏联这股祸水5!向东方?”中方希望美国与其盟国紧密合作,在世界各地抵御苏联的扩张,防止苏联在中东、海湾、南亚和印度洋填补真空的图谋。
基辛格说,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比中国的复杂,不仅仅是与苏联对抗。
美国在与苏联谈判一些协定,但当美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这不会成为美国行动的制约因素。
如果苏联倾向于走更富威胁性的道路,美国将采取强硬行动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他还说,美国对苏联动机不抱幻想,希望中国方面不要因为美国有时需要作一些策略上的调整而产生误解。
中美建交的理解
中美建交的理解
中美建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事件。
这一历史性事件发生在1979年,标志着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美建交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中美建交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敌对状态,为两国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官方的渠道。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还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和问题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其次,中美建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交后,双方可以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流和协商,以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
这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并促进全球和平与繁荣。
另外,中美建交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国的建交进一步强化了中美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其合作与互动对全球的经济和安全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中美建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两国之间仍存在着一些重大的分歧,如贸易争端、人权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以确保两国关系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
总的来说,中美建交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制。
然而,要实现中美关系的持久稳定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基础,解决分歧并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美关系
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谈中美关系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
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横跨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冻结20余年的坚冰。
并且双方于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今年中美正式宣布承认外交关系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了。
在这三十年中,中美关系有动荡、有缓和、有进步、有对峙。
互相之间关系复杂,可以说其中: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并存。
既然要分析中美关系,就不能不先分析中美两国之间存的的差异性。
中国是发展大国,而美国则是发达国家中的领军人物。
首先,两国的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
显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美国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两国社会制度的不同,自然而然的导致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方向上的不同。
两国政治体制不同。
中国是民主政体,施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美国是共和政体,施行“总统制共和制”。
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
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
由于两国在国家基本体制、政体、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上的不同,继而出现了两国在文化、经济、发展走向等方面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促进或导致了双方求同存异的真诚合作或者是尖锐冷峻的对峙局面。
可以说这几点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这中间同样是“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并存”。
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下)
中美建交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下)陈积敏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二、中美建交的艰难历程(四)实现期(1977-1979)那么1977年之后,美国的政局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包括整个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从国际体系上来说,美苏缓和的局势又破灭了,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陷入了僵局当中,并且当时的苏联开始实行了一种对外进攻性的策略。
第二个方面,由于美苏缓和的破灭,原先美国希望能够对中国的借重就增加了,希望依靠中国的力量增加对苏联的一种制衡力量。
从中国来说,当时中美建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四人帮”被粉碎掉了之后,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都面临了一种拨乱反正的状态,从经济上来说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当时是两大阵营,中苏关系已经陷入了非常严峻的境地,虽然中苏两国没有直接爆发军事冲突,但苏联当时支持越南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地区性霸权主义,中国对这样一种现象是极为不满的,并且也认识到这样一种状态对于中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中苏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对象不可能是苏联,那只可能是另外一个国家,即美国,以及美国所属的一个西方阵营。
当时中国也面临着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这个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能否实现,取决于中美关系能否最终实现建交,这是从国家层面来讲的。
从决策者的层面来讲,两国领导人,美国卡特总统与中国的邓小平对于推动中美建交都是持积极的立场。
那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面,中美两国就开始建交谈判,1977年8月22日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1977年万斯访华的时候,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因为当时的卡特总统对于在1977年实现中美建交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为什么?因为当时卡特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首先要解决美国国内巴拿马运河权的问题,通过一个《巴拿马条约》,而要想通过这个条约必须要取得参议院的支持,而参议院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台湾的同情者,所以,当时卡特总统就认为在《巴拿马条约》签订之前,中美建交这个问题可以先缓一缓,当双方可以协调立场,可以就建交的问题进行一些具体性的磋商,所以这一次他派万斯访华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试探中国政府的一个立场。
中美历史关系
2009年初中历史热点之二中美关系一、热点背景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交,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
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
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
二、知识梳理1、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2)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剿杀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3)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两国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
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5)二战结束后,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6)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6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国援越抗美。
这一时期,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于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可称《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
二、中美关系回顾
(二)现代中美关系(1949 年至今) 1.隔绝与对峙(1949 年—1971 年) (1)表现: ①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诞生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拒不承认,并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②1950 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 年7 月,美国最终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 字。
二、中美关系回顾
(一)近代中美关系(1840 年—1949年) 3.表现: ①1844 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 取大量利益。 ②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美国以“调停”为名,于 1958 年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③19 世纪60 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参与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 ④19 世纪晚期,美国支持日本侵略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 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⑤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美关系回顾
(二)现代中美关系(1949 年至今)
3.中美正式建交,双边关系全面发展(1979 年—1989 年)。
(2)原因: 中美处于刚刚建交的“蜜月期”;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美国经济处于调整 时期;美国基于争霸的策略。
二、中美关系回顾
(二)现代中美关系(1949 年至今) 4.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1989 年至今) (1)表现: ①美国在最惠国待遇、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的态度 使中美关系遭到重大挫折。 ②1999 年,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公然炸毁我国 驻南联盟大使馆。 ③2001 年,美国在我国沿海及其专属经济区上覆 空域撞毁我国军用飞机。
二、中美关系回顾
(二)现代中美关系(1949 年至今)
3.中美正式建交,双边关系全面发展(1979 年—1989 年)。
中美建交PPT
中国方面
1.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升级,中国不在一边倒 2.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需要西方的经济经验 3.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使美国不得不重视中国 4.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5.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Page 4
LOGO
中美建交的过程
从1954年到1970年,中美之间在日内瓦以及华沙共举行了136次大使 级会谈。1960年代末,美国与共产中国的领导人都意识到,改善双边 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1969年,美国放宽了对华贸易限制。 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 ·基辛格博士已经对北京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而他本人已经受邀访问 中国大陆。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杭州以及上海。尼克 松返国前中美共同签署了上海公报,这是一份表达双方对外交事务看 法的声明。 在公报中,两国承诺会为外交关系完全正常化努力。美国 承认中方所称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 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报使得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化的障碍 ――台湾问题――暂时搁置,而重新开启两国在贸易以及其他领域间 的接触与合作。 1973年5月,在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努力下,美国政 府在北京设立在华联络办事处,而中方也在华盛顿设立类似的办事处 。从1973年至1978年间,大卫·布鲁斯、乔治·布什、托玛斯·盖茨和伦 纳德·伍德科克等美国大使级外交官先后担任过联络处负责人。 1975 年福特总统访华,再次确定美方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1977年 卡特总统上台后不久便重申上海公报的重要性。1978年12月15日两 国政府宣布,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79年1月1日建 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Page 7
LOGO
中美建交30周年
Page 8
中美建交始末
中国方面:
1.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升级,中国不在一边倒 2.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需要西方的经济经验 3.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使美国不得不重视中国 4.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5.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 姆· 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美国乒乓 球代表团的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 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因而被称为“小球转动 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对这次访问 还不是很有信心,此行以“波罗行动”为代号,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 罗那样冒险。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破冰之旅”正式揭开中美 建交序幕。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 美长达23年相互隔绝的历史,开启了两国重新交往的大门。上海公报中美方承认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原则在后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 七”公报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和发展。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成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毛泽东主席会见福特总统。 1977年8月和1978年5月,卡特分别派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 津斯基访华,就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方进行磋商。 1978年7月,中美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台湾问题是谈判的关键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 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 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 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关系30年——第二篇 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30年——第二篇正式建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全公报》。
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
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8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
布热津斯基此次访华是与中方商谈中美正式建交事宜。
布热津斯基向邓小平表示,美国政府认为美中关系在其全球政策中,具有中心的重要性。
美国下决心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
中国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中美双方于7月初在北京开始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
经过半年6次会谈,双方达成协议。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席卡特夫妇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
卡特在欢迎辞中说:“今天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今天又迈进了一步。
”“这种正常化能带动我们一同走向一个多样化的和平的世界。
”邓小平致答辞说:“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正在经历拳新的转折。
”“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的范围,……这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无疑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在卡特陪同下检阅仪仗队。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白宫旗杆上与美国星条旗并排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与美国国歌一起在白宫上空回响。
1979年1月29日,卡特为欢迎邓小平访美举行国宴。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苏联反应强烈2007-10-16本报特约记者金点强1979年,邓小平(左一)访问美国,他与卡特总统在阳台上向群众挥手笔者从德国的解密档案中详细了解了从中美建交到苏联反应前前后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
这件解密档案收录了当时苏联几大核心报纸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评论,以及美国政府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关于中美关系的珍贵情报。
中国需要外交革命赫鲁晓夫曾说:“国际紧张局势的情况就像一棵卷心菜。
如果你把菜叶一片一片地剥去,就会看到菜心。
而国际紧张局势的核心就是苏美关系。
”多年来,苏联一直确信中美之间不可能走得更近。
1966年,美国副总统汉弗莱从当时的战略格局出发,提出了改善美中关系的务实建议,将“借孤立遏制中国”的口号改为“遏制但不孤立”。
在美国放出积极姿态的同时,中苏关系却日益恶化。
1967年2月,中苏边境爆发军事冲突,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实行新的外交革命势在必行。
1972年,经过中美的秘密接洽,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打破坚冰,访问中国。
当时,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企图称霸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地争夺霸权的斗争对世界和平是严重威胁。
从当时的情况看,美国由于过去伸手过长,实力相对削弱,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攻势。
对中国和世界来说,苏联的扩张更为危险。
所以,在毛泽东心目中,中美会谈的目标不仅是中美建交,其中包含着建立两国在国际范围内的战略关系,以反对霸权主义。
对中美建交高度关注卡特上台后,面临着来自苏联越来越大的压力。
直到1978年,美苏局面仍是“缓而不和”。
卡特感到,不能再忍受苏联咄咄逼人的态势了。
1978年受卡特的指令,总统特使布热津斯基访华,向中国领导人表示,美国政府已下决心要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此时中国领导人也感到周边环境由于苏联的扩张而严重恶化。
苏联明显加紧了在亚洲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中越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安全环境,还需要与发达国家建立比较积极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以获得必要的技术、资金和海外市场。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
简介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
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由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美建交历程
,40年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事实证明,中美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
随后几年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而就在几年前还少有人会相信社会主义的中国会与“腐朽的帝国主义者们”共谋发展。
中美建交意义
中美建交的影响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中美关系历史
中美关系历史中美关系是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合作和交往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派遣了第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标志着两国之间的接触。
以下是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美关系主要集中在宗教传教和商业贸易领域。
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了学校和医院,推广西方文化,同时,美国商人也开始涌入中国市场。
这时期的中美关系比较友好。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中美关系开始出现波折。
在中国国内政治不稳定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Nationalist)政府,扶持对共产党进行打压。
此时期的中美关系时好时坏。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与中国建交,两国关系逐渐缓和。
此时期中国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和技术转移,派遣了学生到美国进修。
同时,美国政府也承认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中美关系再度恶化。
在越南战争期间,中美两国立场分歧明显。
1972年,中国主席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缓和了两国关系。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前来投资,双方的贸易额和投资额也不断增加。
此时期中美关系进入升温时期。
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起伏。
在经济方面,美国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两国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对中国在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提出了质疑,而中国强烈反驳。
此时期中美关系处在波动期。
总的来说,中美关系经历了很多波折和起伏,但是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世界能源、环境、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中美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必将是积极的。
中美建交珍贵图文简介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吃掉3000公斤鲤鱼“乒乒乓乓”,一段外交佳话的开始尼克松不愧是一个大战略家。
他用全球战略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局部的小问题。
随着冷战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的破裂,他感到,为了能够从越战中脱身,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借助中国的力量,他需要打开与中国关系的大门。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担任总统职务(上图,尼克松的就职典礼)。
就职后的尼克松把同中国恢复关系放在了重要位置。
就职之初,就命令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希望由总统本人、基辛格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安排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关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如果我今生还有什么愿望的话,那就是去中国。
如果我不能完成这个愿望,那么可以让我的孩子去。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几乎是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在积极寻求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途径。
6月间,受毛泽东的委托,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定期在中南海武成殿开会讨论国际形势。
7月26日,西哈努克亲王派人约见中国驻柬大使,面交了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信,希望能够访问中国,会见周总理或者是他的助手。
在信中,他表示:中美“20年长期交恶”不应继续下去了。
毛泽东与基辛格1969年上台后,表示没有中国的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1969年底,美国驻波兰大使在华沙的一次服装博览会上追赶我使馆工作人员,向其表示了美国愿意与中国恢复中断多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的愿望。
此后,美方又在同年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派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并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及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两条渠道向中国表示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
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故意装病,住进了叶海亚·汗(上图)的总统官邸。
7月8日凌晨,中方派遣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王海蓉、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唐龙彬和翻译唐闻生以及中国民航派出的两名领航员,随试航北京南苑机场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波音饮707专机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迎接基辛格。
中美政治关系
中美政治关系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美关系不仅关系中美两国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亚洲与世界的发展与稳定。
但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道路却充满了坎坷与曲折。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1979年一月,中美双方承认建交。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在这30年期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即存在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需求、相互合作的共同性的一面。
2006年是中美关系显著发展的一年,胡锦涛主席访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两国领导人在中美关系具有全球意义、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共识。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是美国对华战略,因为就中国对美战略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来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只要中国还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就需要维持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在小布什执政期间的2000-2008年间,中美两国领导人互相会晤20次,互通电话20次,互致书信40次。
在第一任期间,布什的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影响,其基本的出发点是遏制和打压,对华的政策路线忽左忽右。
但是,到了布什成功连任,这一情况开始发生微妙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转变。
在两大派系的争夺中。
追求经贸和安全利益的现实主义路线已经稍占上风。
这位有个性的“布什总统”已经被现实和务实的“布什政府”所取代。
此前,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任内的访华次数都没有超过一次,而布什在总统任期内4次访问中国,并来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在布什总统任职期间,中美两国达成共识,建立了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机制,这对于两国就共同关心的战略问题展开对话磋商,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扩大共同利益与合作,妥善解决双方分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与美国建交的时间是
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1978年12月中美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相关内容:
乒乓外交是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篇一:中美关系30年——第二篇正式建交】中美关系30年——第二篇正式建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全公报》。
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
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席卡特夫妇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
卡特在欢迎辞中说:“今天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今天又迈进了一步。
”“这种正常化能带动我们一同走向一个多样化的和平的世界。
”邓小平致答辞说:“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正在经历拳新的转折。
”“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的范围,??这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无疑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在卡特陪同下检阅仪仗队。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白宫旗杆上与美国星条旗并排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与美国国歌一起在白宫上空回响。
1979年1月29日,卡特为欢迎邓小平访美举行国宴。
宴会厅装饰着特地从卡特总统故乡——佐治亚洲运来的1500株红色和粉红色的山茶花。
乐队演秦中美两国民间乐曲。
卡特总统在祝酒辞中说:“在争取自由的革命中诞生的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年独立历史的年轻国家,但我们的宪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继续生效的成文宪法。
有4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还是很年轻的。
我们能互相学到许多东西。
”邓小平在祝酒辞中表示:“我们两国曾在30年间处于相互隔绝和对立的状态,现在这种不正常的局面终于过去了。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副总理与卡特总统在举行会谈之前交谈。
在此次访问期间,邓小平副总理同卡特总统就中美关系,尤其是台湾问题以及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9年1月29日到2月4日,邓小平对美国进 行正式友好访问,轰动了美国。
历史意义
1、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关系的 新阶段。 2、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 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 的意义。 3、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 、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4、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 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1、1977年美国国务卿万斯访问中国,提 出万斯方案,遭到邓小平拒绝; 中国的态度和原则:废约 撤军 断交 2、1978年5月20-23日,布热津斯基访问 中国,向中国方面表示美国与中国建 交的“方针已定”。
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会谈
3、建交谈判在7月5日正式启动。中方代 表是外交部长黄华,美方代表是驻华联 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双方一共进行了六 轮谈判。 三条渠道: 一是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 与中国外长黄华, 二是布热津斯基与中国驻美联络处 主任柴泽民, 三是美国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与 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韩叙。
3、在邓小平倡导下党内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向西 方学习先进技术。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 点是美国,为中美关系提供新思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国外(尤指美国) 1、经济危机使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 (1)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遭到激烈竞争 (2)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及其民族工业发展,使 美国肆意掠夺第三世界的资源更加困难 (3)阶级矛盾、反战运动
转机: (1)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文化大革命结 束 ( 2 ) 1977 年 7 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邓小 平恢复职务
陈云力挺邓小平复出
2、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为中美关系奠定 新的基础 (1)以国内经济发展为全党工作重心,缩 短与发达国家差距; (2)派出经济考察团,
1978年西行记:古牧带队西欧考察
在建交谈判过程中,一个最敏感的问题,就是 美国向台湾军售问题。在这个 间题上,邓小平明智地不作纠缠,也决不在原 则上让步,并留下了将来谈判的一 定的空间。这是从战略全局着眼处理中美 关系的一个范例。这个问题后来在里根 当政时期再度重新提了出来,由此导致了中 美双方“八一七公报”的发表。
1978 年 12 月 16 日 , 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建 交联合公报。
2、第二世界反控制的斗争 西欧(欧共体的发展壮大) 日本经济实力壮大,第二经济大国
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工具了
3、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60年代中期:美国政治经济军事与苏联相比 全面优势地位 60年代后期-70年代:苏联武装部队超美,苏 联采取攻势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乔的大笑
过程:一波三折
谢谢观赏
《中美建交公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 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一、背景 二、过程 三、历史意义
背景
国内: 1、中国内政外交的,但受到 “四人帮”的阻碍; ( 2 ) 1975 年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席 卷全国,邓小平再次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