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合集下载

陶瓷企业 工艺技术

陶瓷企业 工艺技术

陶瓷企业工艺技术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工艺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在现代社会中,陶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家陶瓷企业,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首先,我们的陶瓷企业应该拥有独特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在陶瓷行业中,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好的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因此,我们的企业需要拥有一支优秀的设计团队,他们能够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也要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

其次,我们的陶瓷企业要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

陶瓷制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多道工序进行。

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而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美观度和艺术性,满足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各种需求。

另外,我们的陶瓷企业还应该注重环保生产。

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回收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我们的企业应该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并建立废弃物的处理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陶瓷企业还应该注重产品质量的控制。

作为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建筑材料,陶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的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的陶瓷企业应该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

陶瓷工艺技术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只有不断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进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提高陶瓷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总之,作为一家陶瓷企业,持续提升工艺技术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拥有独特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环保和质量控制以及不断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我们的企业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环保、具有艺术性的陶瓷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热压烧结法制造陶瓷技术

热压烧结法制造陶瓷技术

热压烧结法制造陶瓷技术热压烧结法是一种常用的陶瓷制造技术,通过将陶瓷粉末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压烧结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陶瓷制造中的应用。

一、热压烧结法的原理热压烧结法是利用高温下的扩散作用和陶瓷粉末的塑性变形,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陶瓷体。

在高温下,粉末颗粒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使颗粒之间发生固相扩散,形成晶界,从而提高陶瓷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二、热压烧结法的工艺流程1. 原料制备:选择适宜的陶瓷粉末作为原料,进行粉末的筛分和混合,保证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预成型: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形成所需的初型。

3. 热压烧结:将初型放入高温高压的烧结装置中,进行热压烧结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烧结温度、压力和时间,以确保陶瓷体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4. 后处理:待烧结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如研磨、抛光等工艺,以提高陶瓷的表面光滑度和精度。

三、热压烧结法在陶瓷制造中的应用热压烧结法广泛应用于陶瓷制造的各个领域,如电子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等。

1. 电子陶瓷:热压烧结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电气性能的陶瓷材料,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如电容器、压电器件等。

2. 结构陶瓷:热压烧结法可以制备出高硬度、高强度的陶瓷材料,用于制造刀具、轴承等机械零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功能陶瓷:热压烧结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陶瓷用于高温热障涂层,氧化锆陶瓷用于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

四、热压烧结法的优势和不足热压烧结法具有以下优势:1. 可以制备出高密度的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2. 工艺稳定,可重复性好,能够生产大批量的陶瓷制品。

3. 可以制备出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然而,热压烧结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投资。

2. 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适合的粉末和添加剂。

陶瓷等静压成型工艺

陶瓷等静压成型工艺

标题:深入探究陶瓷等静压成型工艺引言:在现代工业领域,特别是在高性能材料制造中,陶瓷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高硬度特性成为了重要的工程材料。

为了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性能,精确且高效的成型工艺显得尤为关键。

等静压成型技术(Isostatic Pressing Technology)便是制备高精度陶瓷制品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以其均匀的压实效果和能够生产复杂形状零件的能力而受到重视。

一、等静压成型工艺概述等静压成型是一种利用流体或气体传递压力均匀的特性,使物料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相等压力而成型的方法。

这种成型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成型体的密度和结构的均匀性。

等静压成型分为两大类:冷等静压(CIP)和热等静压(HIP)。

二、冷等静压(CIP)冷等静压是在室温下将粉末置于橡胶或其他柔软模具中,然后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施加等向静水压力,通过液体介质如油或水来传递压力,从而获得均匀压实的绿体。

CIP能够处理各种形状复杂和尺寸大的零件,常用于批量生产。

三、热等静压(HIP)热等静压则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粉末或已烧结的陶瓷进行压制,旨在消除残留孔隙,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压力传递介质,如氩气或氮气。

HIP对于提升成品的力学性能特别有效。

四、等静压成型工艺流程以冷等静压为例,典型的成型流程包括:1. 粉末准备:选择合适的陶瓷粉末以及可能的添加剂(如粘结剂、塑化剂等),经过混合和研磨以得到均质的粉末。

2. 装模:将粉末填充进弹性模具中,并进行初步定位。

3. 压制:把装有粉末的模具置入等静压机中,通过液体介质传递高压力,使粉末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受压成型。

4. 脱模与固化: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成型体,并进行适当的固化处理。

5. 烧结:将固化后的成型体放入高温炉中,通过烧结使颗粒之间产生固相扩散,形成致密的陶瓷体。

6. 后处理:包括研磨、抛光等步骤以获得所需的最终形状和表面质量。

五、等静压成型的优势与挑战优势:1. 均匀压实:由于压力传递的均匀性,可以获得高度均一的密实度。

精密陶瓷加工工艺

精密陶瓷加工工艺

精密陶瓷加工工艺引言精密陶瓷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精密陶瓷的加工工艺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精密陶瓷加工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艺流程原料准备精密陶瓷的制备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多种原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筛分、称量等步骤进行准备,确保其质量和比例符合要求。

配料混合原料经过准备后,需要进行配料混合。

通常采用干法或湿法混合两种方法。

干法混合是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湿法混合则是将原料与溶剂混合搅拌。

成型成型是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造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压制成型、注浆成型等。

其中,注塑成型是将热软化的原料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固化;压制成型是将原料放入模具中,施加一定压力进行成型;注浆成型则是将原料与溶剂混合后,通过真空吸附在模具表面形成薄壁。

烧结烧结是精密陶瓷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烧结是指将成型好的陶瓷坯体经过高温处理使其结晶生长并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烧结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材料进行调控。

精密加工经过烧结后的陶瓷坯体通常需要进行精密加工,以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

常见的精密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陶瓷表面进行加工,提高其精度和光洁度。

表面处理精密陶瓷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抗腐蚀等性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电化学沉积、热处理等。

相关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精密陶瓷加工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精密测量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在精密陶瓷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对产品进行尺寸、形状等方面的测量,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精密测量技术包括三坐标测量、光学测量等。

精选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精选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B、热压铸成型:利用压缩空气使加热熔化的含蜡配料(铸浆)充满模 具,冷却后凝固成所要形状坯件的成型方法。
浆料的性能要求:稳定性要好,在长时间加热而不搅拌的条件下不分 层与沉淀;可铸性要好,浆料铸满模腔并保持要求形状的能力;收缩率 要小,蜡浆由熔化的液体状态冷却凝固成固态时,会有体积收缩。
热压铸的工作原理:将配制成的料浆蜡板放置在热压铸机筒内,加热 至一定的温度熔化,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或手动),将筒内的料浆通 过吸铸口压入模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去掉压 力,料浆在模腔中冷却成型,然后脱模,取出坯体,有的还可进行加工 处理,或车削,或打孔等。 高温排蜡:坯体在烧成之前,先要经排蜡处理,否则由于石蜡在高温熔 化、流失、挥发、燃烧,坯体将失去粘结而解体。
300-800
氧化铝
400000
1500
碳化钛
390000
3000
金刚石
1171000
6000-10000
陶瓷的硬度为1000-5000HV
C、强度:陶瓷的强度不高,因为其晶界上存在有晶粒间的局部分离 或空隙,如空位、气孔、析出物,晶界上原子间键被拉长,键强度 被削弱,同时相同的电荷离子的靠近产生斥力,可能造成裂纹,所 以,消除晶界上不良作用,是提高陶瓷强度的基本途径。
陶瓷材料一般可分为普通陶瓷、特殊陶瓷与金属陶瓷三类 1、普通陶瓷:以天然硅酸盐矿物(粘土、长石、石英)经粉碎、压 制成型 、烧结而成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等。 2、特殊陶瓷:采用高纯度的人工合成材料烧结而成,具有特殊力学、 物理、化学性能的陶瓷。如高温陶瓷、磁性陶瓷、压电陶瓷等。
3、金属陶瓷: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是金属与陶瓷组成的非均匀 复合材料制品。如金属陶瓷硬质合金等。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

建筑陶瓷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能源节约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
减排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 行治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清洁能源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减少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建筑陶瓷生产中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瓷片再利用
入窑生坯
烧成过程
在烧成过程中,生坯会发生一系列物 理化学变化,如原料的分解、熔融、 再结晶等,最终形成具有所需性能和 外观的陶瓷制品。
将干燥后的生坯放入窑炉中进行烧成。
表面处理与装饰
表面处理
通过抛光、打蜡、上釉等表面处理方法,提高陶瓷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美观度。
装饰方法
采用不同的装饰方法,如色釉、贴花纸、彩绘等,在陶瓷制品表面进行装饰, 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
• 建筑陶瓷概述 •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 建筑陶瓷生产中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
用 • 建筑陶瓷生产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建筑陶瓷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建筑陶瓷是指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陶 瓷制品,具有装饰和功能用途。
分类
根据用途和制造工艺,建筑陶瓷可分 为内墙砖、外墙砖、地砖、卫生洁具 等。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陶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了人 工干预和误差。
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化发展
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消费者对环保 产品的需求增加,建筑陶瓷行业将向 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个性化与定制化
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建筑陶瓷产 品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定制化,满足 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

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陶瓷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智能化等 方面的发展。
陶瓷生产技术创新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 术的结合
自动化、智能化生 产设备的研发与应 用
新型陶瓷材料的开 发与推广
环保、节能生产技 术的探索与实践
陶瓷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 陶瓷生产技术正在 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方向发展,以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气氛控制系统:通 过调节烧成过程中 的气氛,如氧气、 氮气等,以获得所 需的烧成效果
陶瓷设备维护与保养
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设备保养的常规方法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设备工
原料种类:粘土、石英、长石等 原料加工:破碎、球磨、陈腐等 配料与混合: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配料和混合 原料准备注意事项:确保原料质量和稳定性
物联网技术:实现 生产过程的实时监 控和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技术:优 化生产流程,提高 生产决策水平
绿色环保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绿色环保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陶瓷生产中的传统技术和环保问题 绿色环保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绿色环保技术对陶瓷生产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烧成与冷却设备:介绍用于陶瓷烧 成与冷却的设备,如高温炉、冷却 设备等
制品后处理与检验
制品后处理:对烧成后的 陶瓷制品进行表面处理, 如上釉、涂层等,以提高 其表面质量和美观度
检验:对陶瓷制品进行质 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 性能等方面的检测,以确 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05 陶瓷生产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监控
原料破碎设备:用 于将陶瓷原料破碎 成一定粒度的颗粒
球磨机:将陶瓷原 料磨成浆状,以便 后续成型和烧成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陶瓷是一种使用天然矿物质和其他原材料制作成的非金属材料。

其生产工艺技术涉及到原材料的筛选、配比、成型、烧制等环节。

下面将介绍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的主要步骤。

首先,原材料的筛选是陶瓷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原材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砂、长石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筛分、除杂、湿法或干法研磨等处理,以保证原材料的纯净度和细度。

然后,原材料的配比是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不同原材料的比例,以及添加一些助剂,如酒石酸、辅料等,来改善陶瓷产品的性能。

接下来,成型是陶瓷生产的重要环节。

成型方式有多种,包括手工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等。

其中,手工成型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成型方式,但效率低。

其他成型方式则利用压力和挤压力来使原材料定型。

成型后的陶瓷还需要进行干燥工艺,通常有自然干燥和强制干燥两种方式,以消除水分。

最后,烧制是陶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烧制过程具有很高的温度和长时间的保温要求。

烧制工艺会理化变化和结构演变,改变陶瓷物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结构性能。

烧制温度一般展示为上升段、烧成段和冷却段三个阶段。

总结起来,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涉及到原材料的筛选、配比、成型、烧制等环节。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掌握和操作,以确保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生
产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陶瓷产品的多样化。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陶瓷是指用粘土等原料经过成型、干燥和煅烧工序后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制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多个领域。

陶瓷的生产工艺技术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通过烧制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和性能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处理: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于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原料需要经过物理分离、筛分、磨细等工序,以获得适合成型和烧结的原料。

2. 成型:陶瓷制品一般经过成型工艺得到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成型方式主要有手工成型、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具体选择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3. 粘结和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通过粘结或干燥工艺使其固化和稳定。

粘结一般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力来实现,例如采用胶结剂或烧结剂将陶瓷颗粒粘结在一起。

干燥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使陶瓷制品逐渐失去水分达到固化的目的。

4. 烧结:烧结是陶瓷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

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颗粒相互结合形成致密的整体。

烧结的目的是提高陶瓷制品的硬度、强度和致密度,同时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能。

烧结方式包括电热烧结、气氛烧结、真空烧结等,选用不同的烧结方式取决于材料和产品的要求。

5. 表面处理:陶瓷制品经过烧结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外观和性能。

表面处理可以包括抛光、涂装、釉料涂覆等工艺。

这些工艺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光滑度和美观度,还能起到防腐、防水、耐磨等功能。

6. 检测和质量控制:陶瓷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标识和包装,以便于销售和交付给客户。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工艺学科,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陶瓷注浆工艺技术

陶瓷注浆工艺技术

陶瓷注浆工艺技术陶瓷注浆工艺技术是指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将注浆料从注浆机中通过注浆嘴输送到模具中,填充模具中的空隙,形成陶瓷制品的一个工艺。

陶瓷注浆工艺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注浆料的制备、注浆机的操作、注浆模具的使用等。

首先,注浆料的制备是陶瓷注浆工艺技术的基础。

注浆料一般由陶瓷粉体、粘结剂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

在制备注浆料时,需要注意粉体的粒度分布、比重、流动性等参数,以保证注浆过程中的顺畅和注浆体的均匀性。

同时,粘结剂的选择和添加量的控制也是影响注浆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注浆机的操作是陶瓷注浆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

注浆机通过电动或气动方式,将注浆料从储料罐输送到注浆模具中。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注浆机的速度和压力的调节。

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注浆质量,压力过大或过小也会造成注浆料流动不畅或过度流动。

此外,注浆机的注浆嘴的设计和尺寸也会影响注浆质量,不能过大或过小,要与注浆中的颗粒大小相匹配,以保证注浆的均匀性。

最后,注浆模具的使用也是陶瓷注浆工艺技术的重要方面。

注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要考虑到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及注浆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模具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也会影响注浆质量,如果模具表面有缺陷或不平整,容易导致注浆料流动不畅或产生气泡。

此外,模具的材质也要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以确保注浆过程中不会与注浆料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颜色变化。

陶瓷注浆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不断改进注浆料的成分和配比,优化注浆机的结构和性能,设计和制造高精度的注浆模具,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度高的陶瓷制品。

同时,陶瓷注浆工艺技术也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总之,陶瓷注浆工艺技术是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掌握和应用好注浆工艺技术,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生产工艺

陶瓷的生产工艺

陶瓷的生产工艺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材料,它在建筑、家居装饰、艺术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一下陶瓷的生产工艺。

首先,陶瓷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材料准备、制泥成型、干燥和烧成四个主要步骤。

原材料准备是制作陶瓷的第一步。

通常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瓷石、石英砂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混合、研磨等工序,使其具备合适的成分和颗粒大小。

制泥成型是将准备好的原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第二步。

制泥一般有手工制泥和机械制泥两种方式。

手工制泥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用手将制泥材料进行揉捏和搓磨,使其达到适宜的湿度和均匀的质地;而机械制泥则是使用专业的陶瓷制泥机械完成,其优势是能够大批量地制备制泥材料并确保制泥质量的一致性。

制泥成型完成后,需要对制成的陶瓷进行干燥处理。

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晾干和机械干燥两种。

自然晾干是将湿度较高的制泥件暴露在空气中,利用自然风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而机械干燥则是通过专门的干燥设备进行加热和适当的通风,以加速陶瓷的干燥速度。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中的水分,使其达到适宜的含水率,以便于后续的烧成处理。

最后,烧成是陶瓷制作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烧成的目的是使陶瓷经过高温处理,使其成型并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烧成温度的不同,可以将烧成分为低温烧成、中温烧成和高温烧成三种类型。

低温烧成通常在800-1000℃之间进行,适用于一些日常用的陶瓷制品;中温烧成一般在1000-1300℃之间,适用于一些建筑和装饰领域的陶瓷制品;而高温烧成则可以在1300℃以上,适用于一些特殊陶瓷制品,如瓷砖、瓷器等。

总的来说,陶瓷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制泥成型、干燥和烧成四个主要步骤。

在每个步骤中,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处理才能最终制成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陶瓷制造工艺已经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陶瓷是一种使用矿物质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具有耐磨、耐化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它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结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制作陶瓷的首要步骤。

陶瓷的原料通常包括黏土、瓷石和助熔剂等。

黏土是主要成分,提供了陶瓷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瓷石是陶瓷的骨料,提供了陶瓷的强度和稳定性。

助熔剂用于降低烧结温度和增加陶瓷的致密性。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混合均匀等处理,以获得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的陶瓷原料。

其次,成型是陶瓷加工的关键步骤。

成型方式有多种,包括手工造型、注塑成型、压力成型等。

手工造型是传统的方式,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经验。

注塑成型是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将糊状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得到所需形状。

压力成型是利用机械力量对原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

成型后的陶瓷需要进行形态修整和表面处理,以确保其外观和质量的一致性。

然后,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中的水分,防止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开裂和爆炸。

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和强制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是将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利用自然的空气和温度,使水分逐渐蒸发。

强制干燥是利用热风或微波等方式,加速水分的挥发,缩短干燥时间。

接下来是烧结过程。

烧结是指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进行高温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化学反应和晶粒生长,从而形成致密的陶瓷体。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于陶瓷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烧结温度越高,陶瓷的致密性和强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陶瓷的晶粒尺寸越大。

最后是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陶瓷制品的外观和性能,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上釉、装饰、烧绘等。

上釉是在陶瓷制品表面涂覆一层液体玻璃,经过高温烧结,形成光滑、耐磨的表面。

装饰是利用绘画、雕刻等方式,在陶瓷表面进行艺术处理,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烧绘是在陶瓷制品上施加特殊的颜料,经过烧结使其与基材相融合,形成持久的图案和花纹。

陶瓷企业各流程工艺技术解析

陶瓷企业各流程工艺技术解析

陶瓷企业各流程工艺技术解析首先是原料处理。

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有瓷土、石英、长石、白云石等。

在原料处理环节,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和筛分等处理,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成型。

成型是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工艺方法塑造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坯料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和注浆成型等。

随后是烧制。

烧制是将陶瓷坯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使其形成致密的瓷质结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控制炉温、保持气氛、控制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

然后是装饰。

装饰是对瓷器进行彩绘、贴花、镶嵌和釉下彩等工艺处理,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装饰性。

最后是包装。

包装是将成品陶瓷制品进行包装、箱装和码放,确保出厂产品的完好无损,并方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陶瓷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艺技术的简要解析。

在实际生产中,每个环节都会有复杂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要求,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陶瓷制品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品,其生产工艺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和流程。

在陶瓷企业的生产中,每个环节都有着特定的工艺要求和技术难点,需要企业生产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不断努力,逐步改进和提升。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陶瓷企业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具体工艺细节。

在原料处理环节,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陶瓷的烧制过程需要使用高纯度的原料,以确保成品陶瓷的质量。

瓷土是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和氧化钠、氧化钾等。

在原料处理中,瓷土需要经过粉碎、湿制和混合等工艺处理,以确保原料的颗粒大小和成分比例得到满足。

此外,还需要对原料进行筛分和除铁等处理,以消除杂质和保证原料的纯度。

接下来是成型工艺。

成型是陶瓷制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成型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成品陶瓷制品的成形精度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和注浆成型等。

手工成型是一种传统的制陶工艺,依靠手工将陶瓷坯料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制品,需要熟练的技术和经验。

陶瓷厂生产工艺

陶瓷厂生产工艺

陶瓷厂生产工艺
陶瓷厂的生产工艺是指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配料、成型、烧制、装饰等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下陶瓷厂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原料配料。

陶瓷制品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矿石和助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筛分、洗涤等工序进行处理,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接下来是成型工艺。

成型是将经处理的原料通过制陶机或者手工成型成所需的形状。

制陶机成型包括压坯、抛坯和注浆成型等。

其中,压坯是利用机械压制将原料压制成形;抛坯是将原料放在转速较高的制陶机上旋转,通过离心力将原料塑造成形;注浆成型则是将原料浆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震实使其成型。

手工成型则是指通过手工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然后是烧制工艺。

烧制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烘烤,使其变得坚硬且耐磨。

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有所差异。

烧制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通风等因素,以避免瓷体出现开裂或变形等问题。

最后是装饰工艺。

装饰是指在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上进行绘画、贴花、刻花等加工。

装饰不仅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度,还能提高其附加值。

陶瓷厂通常使用釉料、颜料和贴花纸等材料进行装饰。

总结起来,陶瓷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配料、成型、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和条件,以保证陶瓷
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陶瓷厂还需要不断改进工艺,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陶瓷注塑工艺技术

陶瓷注塑工艺技术

陶瓷注塑工艺技术陶瓷注塑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生产陶瓷制品的先进工艺技术。

它将注塑工艺和传统陶瓷工艺相结合,使得制造过程更加高效,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陶瓷注塑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模具设计、注塑成型、烧结等步骤。

首先,原料制备是陶瓷注塑工艺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采用的原料有粉体和液体两种。

粉体原料通常是陶瓷粉体,而液体原料则是粘结剂和增塑剂。

原料的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成型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模具设计是陶瓷注塑工艺技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形状与尺寸,保证产品能够良好地注塑出来。

模具的材质通常是钢或铝合金,以确保模具的耐用性和精度。

注塑成型是陶瓷注塑工艺技术的核心步骤。

其原理与传统塑料注塑工艺相似,即将加热熔融的陶瓷原料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压力使其充填模具的空腔,然后冷却固化。

陶瓷原料的熔点较高,通常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以便更好地流动和充填模具。

最后,烧结是陶瓷注塑工艺技术的最后一步。

经过注塑成型的陶瓷制品会比较脆弱,需要进行烧结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硬度和强度。

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以确保产品质量。

陶瓷注塑工艺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并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精度。

相比传统陶瓷制造工艺,注塑工艺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从而减少了产品的加工量和损耗。

此外,陶瓷注塑工艺技术还具有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提高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陶瓷注塑工艺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和环保的陶瓷制造工艺。

它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陶瓷行业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陶瓷注塑工艺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与加工技术引言陶瓷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和医疗领域等各个行业。

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加工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和加工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陶瓷材料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陶瓷的生产工艺原理高温烧结原理陶瓷是通过高温烧结来制造的,烧结是指将陶瓷粉体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材料结构。

高温烧结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粒子结合原理:在高温下,陶瓷粉体中的颗粒发生熔融、扩散和结晶过程,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增强,形成坚固的烧结体。

2.液相烧结原理:一些陶瓷粉体具有液相烧结性能,即在高温下形成液相,促进颗粒结合。

3.固相烧结原理:某些陶瓷粉体的烧结是通过固相反应实现的,固相在颗粒间发生反应,形成高密度的陶瓷材料。

烧结工艺陶瓷的烧结工艺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结和后处理等环节。

1.原料制备:陶瓷的制作原料包括陶瓷粉体、添加剂和溶液等。

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对于陶瓷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2.成型:陶瓷的成型方式主要有压制、注塑、挤出和注浆等。

成型是将陶瓷粉体制成所需形状的过程,为后续的烧结做好准备。

3.烧结:烧结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使其发生烧结反应。

烧结的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对于陶瓷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4.后处理:陶瓷的后处理包括抛光、涂层、包装等环节,使陶瓷产品更加美观和实用。

陶瓷材料分类陶瓷材料可以按照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陶瓷材料可分为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和复合陶瓷等。

其中,氧化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非氧化物,如碳化硅、氮化硅等。

2.按物理性质分类:陶瓷材料可分为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生物陶瓷等。

其中,结构陶瓷主要用于承受机械应力的部件,如陶瓷刀具、陶瓷瓶等;功能陶瓷主要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陶瓷陶瓷磁体、陶瓷电容器等;生物陶瓷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如人工关节、牙科陶瓷等。

陶瓷砖生产技术

陶瓷砖生产技术

陶瓷砖生产技术1. 介绍1.1 什么是陶瓷砖陶瓷砖是一种由陶土、石英、长石和矿物质等原材料制成的硬质建筑材料。

它具有耐磨、防滑、防污、防火等特点,在建筑和装饰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陶瓷砖生产的重要性陶瓷砖是建筑和装饰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建筑质量、美化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陶瓷砖生产工艺2.1 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陶瓷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陶土、石英、长石和矿物质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进行粉碎、混合和研磨等处理。

2.2 成型成型是陶瓷砖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压制成型和注浆成型。

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后,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而注浆成型则是将原材料制成泥浆,然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2.3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砖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砖坯中的水分,以便后续的加热处理。

常用的干燥方式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2.4 烧成烧成是陶瓷砖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砖坯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提高硬度和耐久性。

烧成的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陶瓷砖有所不同。

3. 陶瓷砖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3.1 机械化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砖生产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械化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绿色环保生产在陶瓷砖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境保护。

他们采用节能技术、循环利用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3.3 数字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陶瓷砖生产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 创新设计陶瓷砖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艺术元素融入到陶瓷砖中,使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

4. 陶瓷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优质的陶瓷砖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概况第一节陶瓷生产及原料概况陶瓷是指用粘土、石英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

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电瓷等。

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整理汇编如下:一、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类1、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

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

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

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

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2、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

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3、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

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

它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完全玻化,因此很致密,对液体和气体都无渗透性,胎薄处星半透明,断面呈贝壳状,以舌头去舔,感到光滑而不被粘住。

二、陶瓷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1、硬质瓷 (hard porcetain) 具有陶瓷器中最好的性能。

用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电瓷、化学瓷等。

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

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在1360℃以上色白质坚,呈半透明状,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如电瓷、高级餐具瓷,化学用瓷,普通日用瓷等均属此类,也可叫长石釉瓷。

2、软质瓷(soft porcelain)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稍低,在1300℃以下,因此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一般工业瓷中不用软质瓷,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多制美术瓷、卫生用瓷、瓷砖及各种装饰瓷等。

这两类瓷器由于生产中的难度较大(坯体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很差,烧成时变形严重),成本较高,生产并不普遍。

至于熔块瓷 (Fritted porcelain) 与骨灰磁 (bone china),它们的烧成温度与软质瓷相近,其优缺点也与软质瓷相似,应同属软质瓷的范围。

英国是骨灰瓷的着名产地,我国唐山也有骨灰瓷生产。

3、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体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如高铝质瓷,它是以氧化铝为主,镁质瓷,以氧化镁为主;滑石质瓷,以滑石为主;铍质瓷,以氧化铍或绿柱石为主;锆质瓷,以氧化锆为主;钛质瓷,以氧化钛为主。

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上述特种瓷的特点多是,由不含粘土或含极少量的粘土的制品,成型多用干压、高压方法,在国防工业,重工业中多用此类瓷,如火箭,导弹上的挡板,飞机、汽车上用的火花塞,收音机,内用的半导体,快速切削用的瓷刀等等。

三、按陶瓷是否施釉来分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

四、按陶瓷的性能分类人们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五、按陶瓷的用途分类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

罐等。

2.艺术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

又分以下6各方面:(1)、建筑/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其等;(2)、化工陶瓷: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3)、化学瓷: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瓷坩埚、蒸发皿,燃烧舟,研体等;(4)、电瓷: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

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5)、耐火材科:用于各种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材料;(6)、特种陶瓷:甩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第二节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一、陶瓷原料及特点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

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

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O3·2SiO2·2H2O,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

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

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

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

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

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

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

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

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

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

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

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

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

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

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O)等碱性金属氧化物。

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

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

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

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

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

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

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二、陶瓷的原料与作用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

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

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可塑性物料——粘土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

粘土通常分为:(1) 高岭土——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

(2) 陶土——也称微晶高岭土,较纯净,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

(3) 砂质粘土——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

(4) 耐火粘土——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多少于10%,在自然条件下其颜色甚多,但经熔烧后多为白色、灰色或淡黄色。

耐火粘土的耐火度在1580℃以上,为制造耐火制品、陶瓷制品及耐酸制品的主要原料。

2.瘠性物料揉成可塑泥料的粘土,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排出,粒子互相靠拢而发生收缩。

烧制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也会引起收缩。

为了防止坯体收缩所产生的缺陷,常掺有无可塑性而在焙烧范围内不与可塑性物料起化学作用、并在坯体和制品中起骨架作用的物料,称为瘠性物料或非可塑性物料,如石英等。

3.助熔物料助熔物料亦称熔剂,在焙烧过程中能降低可塑性物料的烧结温度,同时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但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体积稳定性和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助熔剂有长石一类的自熔性助熔剂和铁化物、碳酸盐一类的化合性助熔剂。

4.有机物料有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腐植物或由人工加入的锯末、糠皮、煤粉等,它们能提高物料的可塑性。

在焙烧过程中,还能碳化成强还原剂,使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亚铁,起辅助助熔剂的作用。

若其含量过多,会使制品产生黑色熔洞。

三、陶瓷原料详解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

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

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又名硅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