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_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合集下载

公平与效率21世纪高等教育

公平与效率21世纪高等教育

教育学家茶座——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聚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一个由一大批教育学家和非教育学家回答了好几年都没有说清楚的问题,它既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理论难题,更是一个难以操作的实践难题。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过渡,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愈发凸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高等教育领域内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过程中出现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许多方面,大多数难以完全避免,至少在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未能避免,使得这一问题又具有高度的普适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在新世纪的洪钟大吕敲响过后,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都显得十分必要又极具意义。

2002年9月26—28日,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香港及国内的专家学者150余人汇聚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就“公平与效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开研讨,话语的力量,思想的声音,前所未有地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语境中蔓延开来,怒放如花。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平与效率,就其抽象性说,是永恒的命题。

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观念。

但在特定的时代就特定的事物来说,则是一个适时性的问题。

人们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具体的实际问题,从理论层次上进行审视,作出比较准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大学生收费问题、统一高考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的设置问题等等,都要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判断与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从逻辑上说,不是一对矛盾概念,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一定的情况、一定的条件下往往产生矛盾。

从现实出发,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为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而并非所谓“认识的混淆、失误”。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育资源 的公平配置不仅 能够减少浪费 ,而且能够激发教 育者 与受教育者工作 与学 习的动力与热情 ,从 而有利于
高等教育效率是指高等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产 出之 间 的比率 ,它是 高等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产 出的比较 。 它是高等教育投入 与其所实现 的 目的之比 ,追 求的是高 等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 的
◆ 詹 国华 李 祥
(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张家 口 0 5 3 ) 7 1 1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 “ 明礼诚信”写进 中国 公民的2 字基本道德规范 这一规范在思想领域犹如一 0

(实 接 高 教 机 均 ) 影 因 应 说 要 即现 受等 育 会 等的 响 素 该 主
致 的。
足人的基本 受教育权利和需求 、实现人 的共 同发展上所
达到的水平;效率尺度则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教育在推动 社会和个人发展 、实现 自身功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
从高等教 育公平与效率的 内涵来看 ,高等教育效率
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收益问题 ,即高等教育发挥功能 的
范畴的意义上 ,教育公平是反映相对性而不是反映绝对 快慢和大小问题 ,而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则是反映高等教 性和确定 性的范 畴 ,教 育效率 则是反映教育量的范畴 。 ; 育资源的分配合理与否的问题 ,公平 与效率是 两个不 同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 对相关范畴 ,不是对应的 、非 : 的概念 ,它们 之间不能互相定义。作 为高等教育领域 中
识二者 的关系。
高等教 育领域 中公平与效 率的关系
根据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内涵 的理 解 ,笔者 认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教育发展 的两种尺度
必然有着内在 的联系 ,但二者又有其各 自独立的内涵和

有关高等教育公平还是效率问题

有关高等教育公平还是效率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市场机制是以效益为导向的,它并不考虑公平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效益和公平是矛盾的:市场可以调节效益,但是公平的实现必须人为干预。

市场在追求效益目标的同时,只能兼顾公平,公平只能相对地达到和实现。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为了获取效益,高校在生源方面的自由竞争可能会损害入学机会的公平性。

从效率的角度分析,最好的高校选择最好的学生,同时也被最好的学生所选择,这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但是应该看到,学生的社会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学术水平,因此,上最好高校的学生也许并不是生来优秀,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向优秀发展,那么,对于出身于社会低层家庭的学生来说,这种竞争就带有不公平性。

第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资金竞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办学效率,但是,也同样会引发一系列不公平问题。

因为竞争性财政体系更有利于那些拥有合适的组织模式及称职的教职员工的学校,它们可以开展高质量科研活动,因此容易获得更多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反过来会给学校带来办学条件的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这就使得那些科研水平比较差的学校与这些好大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因为前者的科研水平较低,经费较少,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也只会逐步降低。

第三,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教育机会,虽然以实现公平为目标,但在很多时候是效率低下的。

一般来说,由于很多原因,弱势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学习障碍问题。

为了实现公平,许多国家都在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这些人能够顺利毕业、得到学位的较少。

从市场的角度看,这是资源的浪费,是效率低下的投资。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资源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低尤为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搜集了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的数据,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效率;公平一、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现状分析(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起点不公平,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受教育条件与机会远远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的学生还普遍面临上不起大学的问题。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不公平,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差异较大,造成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表现较大差异[1]。

如图1-1与1-2分别显示了20__年我国“211”和“985”院校数目以及经费情况。

3、高等教育资源结果配置不公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女生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性别歧视非常明显,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就业难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4、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是普遍缺乏效率的,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教学资源丰富甚至过剩问题,而西部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教学条件艰苦,其次存在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的脱节现象,造成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存在结构化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

此外,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现有的财政拨款制度下,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等问题[2]。

图1-1 20__年我国不同类别高等院校分布情况图1-2 20__年我国高等院校经费分配比例示意图(二)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策作用分析1、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是指,政府通过遵循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在制定或者优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为整个教育系统提供教育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通过财政政策等手段,实现宏观调控,最大程度的使教育资源供求均衡,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进而推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3]。

浅议公平与效率双重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政策

浅议公平与效率双重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政策

浅议公平与效率双重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浅议公平与效率双重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关键词公平效率高等教育政策论文摘要公平是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效率是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作为影响高等教育开展的高等教育政策,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引导高等教育实现自身的宗旨。

在高等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进行调节,以保证高等的分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的需要和国家经济文化开展的需要。

任何一项高等教育政策都必须面对公平与效率的两种价值观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一对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公平的本质是调节人们之间和财产分配关系的一种标准。

“效率”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它指的是“消耗的劳动量与获得劳动效果的比率” 就一般意义来看,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二有相互包含的一面,二者都是对方衡量自身上下的一个根本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

“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效率和公平都不能完全脱离对方来衡量。

高等教育中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效率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效率也表达着公平的价值,二者在总体上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高等教育中公平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效率的增长,同样,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公平的建设与完善。

” 追求效率与公平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两大实践原那么,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开展必须包括公平状况的不断改善和效率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而不断开展。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一个理念提出并达成共识,要比根底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晚的多。

因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金字塔的塔顶,其公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的高度开展与教育自身的高度开展做为支持。

早期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其他层面的公平一样,是以反对种族歧视、阶级歧视、信仰歧视以及文化歧视等为目的的。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公平的最本质内涵在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平等。

近十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综述

近十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综述

近十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综述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今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正确把握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解决教育不公的现象及消除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误区有着重要作用。

这里对近十年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与经济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标签:高等教育教育公平效率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搜索发现,在2003-2013年间有关高度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文献共约12000余篇。

其中2006年和2012年为高峰期。

从2005年的700余篇猛然增至2006年的1260余篇,2012年达到最高,发表的相关文献有1700余篇。

一、近十年内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通过对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对比分析,发现各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观点。

一是对立说。

这种意见强调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二者非此即彼,必须选择其一而优先发展。

如有人说,“强调公平,效率必定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甚至产生低效率。

同时,若强调追求高效率的发展,必然以公平的缺失为代价。

二者不能兼得与统一,我国目前主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效率,公平性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公平问题就成了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二是统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此消彼长的两难问题,二者从本质上讲是完全统一的。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共同存在、互为基础,提高效率是保证高等教育公平必不可少的条件,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动力。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一、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效率的内涵首先公平不能同平等划上等号塞卡达认为公平、平等两个概念至少是不相同的。

公平、平等的根本差异为公平表达为Qualitative property即质的特性而平等表达为Quantitative property即量的特性。

所以教育公平并不是数量意义上的绝对公平而是本质上的相对公平。

在如今的社会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涉及到公民能够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

在我国最主要实现教育公平形式莫过于保证每一个条件符合的公民能够公平地参与高考的权利最后凭借高考的分数拥有公平享有步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机会。

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主要包括社会效率和学生个人的效率。

其中社会效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则为那些获得高等教育的人为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比没有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人要多而广义则为高等教育不但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了不可缺少的社会人才还可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和谐发展。

在学生自身效率方面教育效率主要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综合成绩以及提升个人能力将来能够较好地参加工作获得与之学历相匹配的工资收入等。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效率的关系首先谈及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关系比如在一个国家由于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等国家就往往先发展一些地区将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先要发展的地方。

就算在同一区域顾及高等教育的效率也会存在高等教育公平失衡的现象教育资源、教育资金等被优先运用到重点大学上比如985、211学校等。

在同一学校也通常将教育资源先分配给重点学科及专业。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往往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是先将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给重点发展的地区的学校、学科还是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公平地分给每一个高校因此面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我们须正面对待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外在看待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性。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互动作用。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在讨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关系之前,有必要明确这两个概念。

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最大化产出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效率可以理解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所投入的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公平是指在资源分配和机会获取过程中,各方面享有公正和平等待遇。

在高等教育领域,公平可以理解为每个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都能够获得相应机会,并且不受个人背景、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效率对于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效率对公平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高等教育系统能够高效运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将会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样一来,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加均等,公平性将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学校能够有效管理和利用其教学资源,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那么就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前来就读。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增加了他们未来就业的机会。

这种高效运行的学校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对于效率的影响公平也对高等教育的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果高等教育系统缺乏公平性,即某些个体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在一个没有公平制度保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个人背景、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这将导致这部分人才的浪费,社会资源的浪费,并且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

公平对于高等教育的效率至关重要。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平衡。

过于追求效率可能导致资源集中在少数优势学校和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其他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在高等教育中,效率通常指的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

这包括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等方面。

而公平则指的是高等教育机会在分配过程中不存在不合理差异,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冲突在实际操作中,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

为了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集中在部分优质高校或专业上,从而造成其他学校或专业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追求效率可能会牺牲公平。

另外,高等教育的公平也面临着来自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地域差异等原因而无法享受到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这时,追求公平可能会对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的互补关系尽管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冲突,但它们并非完全对立。

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效率可以提高公平。

通过提升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使更多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在线教学可以让更多地区和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的公平也可以促进效率。

当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社会人力资源将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

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实践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践案例:1. 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行弹性学制、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制度等方式,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

一些国家鼓励学生选择跨学科的专业,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从目前高等教育财政中突出的总投入不足、拨款模式效率低下等问题出发,观察到在改革中有一些问题直接影响改革的效果以及进程,如贯穿始终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这些问题贯穿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众多方面。

最后提出了一些体制方面的构想和从制度方面的改进解决高等教育财政中的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模式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96-02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踏步前进的同时,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

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既是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为解决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还存在的拨款模式不合理、地区之间财政不均衡等财政经费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本文研究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以及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奠基人,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顿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和补偿理论,即应由政府、企业、学生、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并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根据各自收益高低及支付能力大小对高等教育费用进行补偿。

我国学者潘懋元在他的《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一书中提到我国现存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王善迈认为,财政资金的供给是通过政治过程确定的,分配机制中采用拨款公式保障了经费分配的客观性与透明性,问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结果起到了约束作用,并体现在经费分配过程中。

朱锡平对近几年中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研究得出,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较低。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在当前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备受关注。

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和平衡。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首先,让我们明确效率和公平的概念。

效率高等教育中的效率通常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它反映了教育机构和个体在达成学习目标、完成任务和生产知识方面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效率的提高可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果。

公平公平则是指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人有机会接受和利用高等教育。

公平的追求是为了使教育机会能够平等地分配给每个人,不论其背景、性别或社会地位。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高等教育中,效率与公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常常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关系。

资源配置与公平高等教育中,资源的分配是一项关键任务。

如果资源的分配过于趋向于效率,可能会导致某些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公平性。

相反,如果资源的分配过于趋向于公平,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为了平衡效率与公平,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制定公正的入学政策、建立多元的奖学金体系等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透明的资源分配机制、有序的资源调度和监测系统也是保障教育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教学质量与效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效率和保障公平的基础。

优质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如果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受到限制,效率也将下降。

教育机构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也是保证高等教育效率的重要措施。

就业与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支持。

就业机会的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体现。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地区差异等因素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第33卷第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1 2012年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李彩莲(太原师范学院 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论文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社会公平的作用。

在实施大学收费政策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均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1-0135-03一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近年来人们在讨论社会发展问题时经常提到的一对概念,现代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当然也有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效率它是高等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

一句话,它是高等教育投入与其所实现的目的之比,追求的是高等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二)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规定着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公平的最本质内涵在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

由此看来,公平与效率同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尺度和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实际上是从人类具体某种共同点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衡量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满足人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和需求、实现人的共同发展所达到的水平;高等教育中的效率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推动社会和个人发展、实现自身功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政府)除收稿日期:2011-11-05作者简介:李彩莲(1977-),女,山西长治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摘要:高等教育资源是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它的合理配置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规范制约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价值取向。

本文从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经济资源, 如何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既定的情况下,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得是否合理。

同时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对教育资源提出的新挑战,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乃是当务之急,也是适应国家建设节约型高校,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含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中央政府、地区和地方的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赞助者教育的受益者或其家庭、海外资助等)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1]。

其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政府宏观配置;二是市场自发调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指对高等教育资源 (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实现均等的、无差别的分配。

关于公平,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层次出发,有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哪个视角都必须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判[2]。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从起点来看,高等教育施教者(高等学校)和受教者(完成高中教育或同等学力者)高等教育资源使用上机会均等,即标准、规则(条件)相同。

从过程来看,主要指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程序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和例外的受体。

从结果来看是分配的公平。

分配的公平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在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在初次分配中,按劳分配或按要素贡献分配被认为是公平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的公平性在不同的分配领域评定标准是不同的。

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 "#&"’( ’)*!%+#,$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 半 月 刊 " !""# 年 第 # #$ 期
理论与实践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动力简论
!王战军 % 孙


究型大学已经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 先导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 它的发展业已影响到社
才采取各种行动 ! 动员各种资源 ! 使研究型大学的不断 发展成为可能 " 一 # 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宏观动力 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体!它是 大 学 组 织 分 化 的 结 果 !同 时 也 是 大 学 系 统 适 应 社 会 需 要的结果"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水平与外部环境需求 之间不可能完全协调 一 致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矛 盾 !这 些 矛盾构成了推动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今 后我国的发展道路!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 $文化 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发展都面临相当艰巨的挑战!研究
!"
.1 期 ,$ 这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 ! 协调得当 ! 相得益彰 !
可以双赢 ( 处理失当 ! 矛盾激化 ! 可能两败 $ 为实现公平原则而置效率于不顾 ! 或为追求效率 达标而置公平于不顾 ! 都是不足取的 $ 理论研究者 " 政 策研究者的任务 ! 就是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 ! 寻求它们 的平衡点 ! 找出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区域 ! 也就是掌握 ) 适度 *$ 例如 ! 学生收费问题 $ 适当的收费 ! 有利于增加 教 育 资 金 !提 高 办 学 效 益 (也 有 利 于 多 招 学 生 !在 更 大 的范围上实现公平 $ 但必须掌握一般家长的承受力 ! 否 则不利公平 ! 也有害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二 # 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 对现实问题的决策 ! 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 还是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 - 这往往是决策者的两难问题 $ 要根据 实际情况及其进程 ! 权衡利弊而定 $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 时期 ! 对改革与发展问题 ! 一般应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 $ 例如 ! 在经济政策上 ! 先向发达地区的东部 倾斜 ( 让一部分有条件的人先富起来 $ 在高等教育政策 上 ! 设 置 重 点 大 学 " 重 点 学 科 ! 启 动 )-.. 工 程 *! 以 便 在 国际科技竞争中迎头赶上 $ 当然 ! 优先 ! 并不等于制造 不公平 ! 而是要以重点带动一般 !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 平$ 公平与效率 ! 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 $ 公平 ! 体现平 等 "正 义 "人 权 等 基 本 理 念 !是 人 类 社 会 最 高 的 理 念 与 信 念 (效 率 则 是 指 现 实 的 利 益 "效 果 !是 人 类 社 会 生 存 与发展所需要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的价值追求

浅论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浅论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要真心实意地拜村干部老党员为师虚心向群众求教甘当徒弟和小学生不懂就问积极参与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等重点工作参与山林管理土地规划管理计划生育民间纠纷处理等难度较大的工作使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提高工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CANGSANG
专题研究
浅论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 ·2010·4
- 65 -
CANGSANG
专题研究
地。大学生“村官”从高校到农村,实质上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书 善于寻桥过河找捷径,更要善于摸着石头过河闯新路,坚持走一
本到实际的过程,必须调整心态,谦虚好学,边学边干,学用互 步,看两步,想三步,轻装上阵,适度冒险。遇到困难要不等不靠
动,提高自身素质。一要熟悉村情民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如本村 不抱怨,开展工作要敢闯敢拼敢冒险。只要有这种抢抓机遇、锐
“小学生”,不懂就问,积极参与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
[1]如何当好村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M].北京:中国
等重点工作,参与山林管理、土地规划管理、计划生育、民间纠纷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处理等难度较大的工作,使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提
[2]村官上岗时务手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系[M].北京:
的人口分布、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山、水、田、林、路,种植、养殖、 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勇于创业,大学பைடு நூலகம்“村官”们一定会实现自己
加工等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二要乐于做小事细事。不可自认为 的梦想。
有文化而心比天高,只想做大事。笔者认为,在具体工作中要当
农村天地非常广阔,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怀着为农民
好六大员:1.要做党的农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员”;2.要 谋利的情,揣着为农村服务的心,带着发展现代农业的劲,认真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与效率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财政的公平和效率有利于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对成因的分析,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道路。

[标签]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公平效率实现公平和效率就是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选择和适时调整,在不断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平分配。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公平与效率的科学内涵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对财政资源的公平分配。

其基本含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权利;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补偿性,这意味着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尤其是对学生的资助不能够均等分配,公共资源要更多用于对处境不利者所拥有的教育条件的补偿,以帮助贫困者克服由于经济原因而造成的入学和学业上的困难;成本收益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每一个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都要为其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支付必要的成本,公共财政资金只能作为对弱者的补偿而不是为所有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支付学费。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效率是指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在现行体制下的有效配置。

主要是政府如何在对教育资源的不同配置方案中进行选择,以减少资源闲置和滥用的状况,使投入的资源更加符合社会的利益。

衡量教育财政效率的高低,主要看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就是说要以最小的教育财政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

一方面,公平可能会因分配没有差别而使各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积极性,如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高校之间缺乏竞争机制,高教资源浪费;讲效率则以贡献来决定分配,这必然使各高校经费投入差距越拉越大,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又相伴而生、相互依存,这就使公平和效率结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关系。

关于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

关于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

关于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经典的公共政策目标的权衡问题。

同样,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也是政府推进教育改率在政策选择上的主要依据或追求目标,因为教育领域的任何改革必然会涉及公平与效率问题。

虽然公平与效率并不构成一对范畴,但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有着较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般认为,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而公平主要是指如何处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合理的分配原则。

因此,经济领域内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就主要表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何者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上,即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教育领域?的效率与经济领域内的效率在含义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教育领域内的效率从本质上讲是指资源配置的结果要使效率最大化,即教育资源配置要形咸一定的优势结构。

如果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得当,使用得当,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教育领域的公平与经济领域的公平在含义上有较大差别。

瑞典著名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

而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在各参与分配者之间就应“以人体均等的占有量加以分配,即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学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受教育者个人之间,按照与其规模和需求相对应的数量加以分配”。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权利平等主要是指法律上要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是指能力相同的儿童,不论其性别、种族、地城,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在同等条件下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就叫不公平。

因此,教育领域内公平与效率的取舍,不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当是在公平优先基础上兼顾效率。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教育应是公平优先基础上兼顾效率,这是由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先从义务教育来看,“义务教育”又称“免费教育”、“强迫教育”或“普及教育”,是指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井要求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予以保障。

公平与效率_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公平与效率_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361005)摘 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理念,但在现实中,则是适时的行动准则。

高等教育当前许多重大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都应当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作为决策的依据。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矛盾。

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它们的平衡点,进行适度的协调。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但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效率优先,最终是为达到更高层次的公平。

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有其相对的客观标准:公平的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效率的标准是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长远效益。

两者在发展中得到统一。

关键词:公平;效率;高等教育;决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54-04Equity and Efficiency :the Bas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PAN Mao -yuan(Institute o f H igher Education Science ,Xia 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e both the forever ideal of the human society,and are the rule of action at present.Many important proble ms face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Equity and efficienc y are two correlative ideas,while they become contradiction in certain practices.I t is necessary to search for the balance of the two,and harmonize them within measures.In the phase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ition,the principle of /efficiency first,give attention to equity 0should be adopted.While the value of equity is higher than efficiency,to put efficien -cy first is to realize the more equity in higher level.The ideas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e subjec tive,but the rules are objective.Equity is for most,efficiency lies in the long -term efficiency of a nation,a society and an individual.Equity and efficiency unify in the development.Key words :equity;efficiency;higher education;polic y making收稿日期:2002-11-14一、公平与效率的永恒性与现实性公平(equity)与效率(efficienc y),就其抽象性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理念。

高等教育决策的公平与效率论

高等教育决策的公平与效率论

高等教育决策的公平与效率论
胡兴龙
【期刊名称】《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2)004
【摘要】高等教育当前许多重大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都应当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
则作为决策的依据。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矛盾。

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它们的平衡点,进行适度的协调。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但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效率优先,最终是为达到更高层次的公平。

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有其相对的客观标准:公平的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效率的标准是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长远效益。

两者在发展中得到统一。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胡兴龙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几点思考[J], 邓石华
2.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J], 杨滢
3.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综述[J], 宋韬
4.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谈起 [J], 李彩莲
5.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J], 潘懋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361005)摘 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理念,但在现实中,则是适时的行动准则。

高等教育当前许多重大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都应当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作为决策的依据。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矛盾。

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它们的平衡点,进行适度的协调。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但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效率优先,最终是为达到更高层次的公平。

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有其相对的客观标准:公平的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效率的标准是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长远效益。

两者在发展中得到统一。

关键词:公平;效率;高等教育;决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54-04Equity and Efficiency :the Bas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PAN Mao -yuan(Institute o f H igher Education Science ,Xia 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e both the forever ideal of the human society,and are the rule of action at present.Many important proble ms face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Equity and efficienc y are two correlative ideas,while they become contradiction in certain practices.I t is necessary to search for the balance of the two,and harmonize them within measures.In the phase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ition,the principle of /efficiency first,give attention to equity 0should be adopted.While the value of equity is higher than efficiency,to put efficien -cy first is to realize the more equity in higher level.The ideas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e subjec tive,but the rules are objective.Equity is for most,efficiency lies in the long -term efficiency of a nation,a society and an individual.Equity and efficiency unify in the development.Key words :equity;efficiency;higher education;polic y making收稿日期:2002-11-14一、公平与效率的永恒性与现实性公平(equity)与效率(efficienc y),就其抽象性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理念。

即使在远古年代,公平与效率还没有成为人类自觉的理念时,相当于公平与否、效率高低的某些意念,就往往被人们作为思考问题与采取行动的理性依据。

公平、公正、正义、大同等等概念经中外先哲提出之后,就成为社会的崇高理念和人类不断的价值追求。

而近代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更加关注效率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中的意义。

抽象的公平与效率虽然是永恒的,但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对特定的事物来说,则是适时的、具体的行动准则。

人们需要以公平与效率为依据,对具体事物进行理性的审视、理论的思考,做出尽可能准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作为决策的依据。

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公平与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教育的重大变革,几乎无不同公平与效率有关。

以高等教育为例,当前许多重大的改革与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1,No.1Jan.2003发展问题,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公平与效率权衡利弊得失,做出判断与选择,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

例如,面向市场自主办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收费、招生与高考制度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民办高校发展、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设置,以及女子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等等不同层面的热点问题,都与教育公平、教育效率存在或明或隐的相关,都需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基于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决策,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下降、公平失衡,甚至影响教育秩序与社会安定。

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虽非决策者,但有责任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辨明利弊,权衡得失,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公平是伦理学上的概念,效率是源于经济学上的概念,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体系。

从逻辑上说,公平与效率不是一对矛盾概念。

但在社会现实中,它们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在一定情况、一定条件下,两者往往产生矛盾。

因而从现实出发,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为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以便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现实矛盾。

例如,在国家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是先发展东部,然后凭借东部的力量发展西部,还是东西部同时并进,把有限资源平均分配给东西部?同样,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是优先发展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加快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在科学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培养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专门人才,然后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给全国高校,或者着重薄弱高校的投入,缩小高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现实存在的。

对现实存在的矛盾的认识与处理,并非所谓/认识的混淆、失误0[1]。

现实中的这对概念,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应当更加重视其统一方面,力求缓和矛盾,加强统一。

例如,高等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

但是,可能是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公平竞争;也可能是采取不正当手段,导致不公平竞争。

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避免不公平竞争而鼓励公平竞争。

又如,高等教育大众化,如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上学机会,既实现了教育公平,又提高了教育效率;但是,如果重点大学大办成人高教、二级学院,就会导致教育资源分散、质量下降,以大众化冲击精英教育,使公平与效率处于矛盾冲突中。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这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协调得当,相得益彰,可以双赢;处理失当,矛盾激化,可能两败。

如何协调?教育理论工作者、政策研究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它的/平衡点0,找出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区域0,也就是/适度0。

以学生收费问题为例。

适度的收费,有利于增加教育资金,提高办学效率;也有利于多招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实现教育公平。

但是收取学费必须掌握一般家庭的承受力,否则不利于公平,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生源的优化。

1999~2001年三年扩招期间,普通高等学校经费增加了111倍,其中学校自筹收入增加117倍,而学生学杂费增加达311倍,学杂费已达总经费的2516%,占自筹经费的54%。

[2]高等学校收费一般达年生均4000~8000元,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且还有继续上涨趋势。

城乡贫困家庭的优秀青年,因交不起学杂费而上不了高等学校的为数不少。

一般来说,学生交费的/度0,应定于75%以上的家庭能够自行承担,对于25%以下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以奖助和贷款的方式帮助解决;如果太多的家庭不能承担(例如50%),奖助、贷款解决不了,势必导致公平与效率失衡。

又如,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也应当/适度0。

如何掌握/适度0,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因为/度0的内含因素,有经济、文化、历史等等。

但经济是基础,经济增长速度对高教发展速度的影响最为重要。

因此,可比照经济增长的速度以调节高教发展的规模速度。

又因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有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所以应当有一个超前量。

这就是/适度超前0的原则。

假如以GDP为经济增长的计量标准,则GDP年增长率为7%~8%时,高教的发展速度可考虑为8%~9%。

¹如果据此考察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则1997年以前发展太慢,而1999年以来的三年扩招太快。

无论太慢或太快,都不利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实现。

三、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当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置公平于不顾,都不足55第1期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取。

面临一时无法协调化解的两难问题,决策者的选择只能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种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其进程,权衡利弊而定。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例如,在经济政策上,先向发达地区的东部倾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高等教育政策上,设置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启动/211工程0,以便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迎头赶上。

当然,所谓/优先0,也应当/适度0:首先要/兼顾0而不是不顾,效率优先要兼顾公平而不是制造不公平;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

政策的调整,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更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上的公平。

这是因为,公平与效率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也不是同一层次的价值。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说,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

公平,体现平等、公正、人权等基本理念,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理想与信念;效率则是体现现实的利益、效果,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的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例如,在经济政策上,当向东部倾斜时,就要兼顾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当东部发达到一定水平,能够更好地帮助西部开发时,就要倒过来向西部倾斜,从而在公平的原则下,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全面奔向小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