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等量代换》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年级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能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等量代换的概念及应用。

2. 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2. 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如:“如果有2个苹果,我用1个橙子来换,我们还是有一个苹果的数量。

”2. 学生讨论,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等量代换的定义和规则。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一些等量代换的题目,加深理解。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球,小华有5个球,他们一共有几个球?”引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展示解题过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等量代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技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量代换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等量代换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情况。

以上是一篇关于小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等量代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

(2)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找出等量关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等量代换的实物(如小球、小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等量代换实物,共同探讨等量代换的意义。

2. 探究学习(1)教师设计一系列等量代换的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找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 讲解示范(1)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练习巩固(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能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 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能灵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实物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2个苹果换1个橙子,3个橙子换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等量代换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介绍等量代换的定义和基本原则,通过示例讲解等量代换的运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等量代换的方法。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等量代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烹饪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等量代换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等量代换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等量代换的应用,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练习的表现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总结等方式主动探索等量代换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演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即时练习,评估学生对等量代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等量代换概念,讲解基本原理。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

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等量代换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和运用,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等量代换的定义、等量代换的性质、等量代换的运用等。

教学目标:1. 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能够通过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 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等量代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教具、练习题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示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例如:“如果你有5个苹果,我给你2个橙子,你愿意用橙子换苹果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等量代换的概念。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或板书,详细讲解等量代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例如:“等量代换是指在保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一个或多个物品替代另一个物品。

”并且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Step 3:运用练习(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等量代换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思考,找到等量代换的解决方法。

例如:“小明有8个糖果,小红有5个糖果,请问他们能否用糖果进行等量代换?如果能,应该用多少个糖果进行代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帮助和指导。

Step 4: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

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但书店只收取纸币,每本书10元,请问小明能否用硬币进行等量代换?如果能,应该用多少个硬币进行代换?”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等量代换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运用。

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的教学案例。

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等量代换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等量代换问题。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实际情境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意义。

比如,班里有60个学生,其中30个是男生,30个是女生,可以用男生代换女生,使男生和女生的数量相等。

2.概念讲解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意义。

等量代换就是指用同样的数代替已有的数,使得两者相等。

例如,用3代替6个2,1.5代替三个0.5等等。

3.基本方法和技巧讲解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简单点来说,就是要让等号两边的式子都有相同的数。

通过例子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基本方法和技巧。

4.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巩固等量代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运算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实现等量代换。

5.实际问题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比如,到冰淇淋店买冰淇淋,1个冰淇淋3元,小明拿3元买了一个冰淇淋,他想知道,用9元可以买几个冰淇淋。

通过等量代换,可以将题目转化为求9÷3的结果,得到答案是3,小明可以买3个冰淇淋。

6.拓展拓展等量代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更多等量代换的例子和应用场景。

例如,化简代数式中的等量代换,解决简单的微积分问题等等。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们可以很好地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希望这段教程能为大家提供一定帮助。

等量代换教案

等量代换教案

《等量代换》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换代的思想方法。

2、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丰富的数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受等量代换与古代生活、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感悟等量代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 初步感知“等量代换”1、课件出示图片T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S1:猪比狗重。

T :还有补充吗?S2:猪比狗重,狗比兔重。

S3:猪最重,兔最轻。

T :他们没有玩这个游戏,你们怎么知道的?S :从图片中知道T :你会用一道算式表示吗?S :小猪的体重大于小狗的体重大于小兔的体重(师板书:小猪的体重>小狗的体重>小兔的体重)T :同意吗?S 集体:同意2、出示图片T :你知道什么?S :一只小猪=2只小狗 一只小狗=3只小兔T:我们把这种关系叫“等量”(板书:等量)T:你还能知道什么? S: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T:怎么知道的?S:一只猪的重量等于2只狗的重量,而1只狗的重量等于3只小兔的重量,2只狗就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

T:同学们,刚刚用到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上就“等量代换”(板书:代换)。

出示课题:等量代换T:“换”是什么意思?S1:一只小狗用3只小兔换S2:一只小狗用3只小兔换,小猪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

二、故事引入,明确感知等量代换的实际应用1、曹冲称象故事。

T:说起等量代换,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而且同学们也对它有了一定了解。

距今1700年前就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当时连大人也没能解决的问题,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观看视频《曹冲称象》故事T:明明要称大象的体重,后来称的什么?S:石头T:他怎么知道石头和大象一样重呢?(一生讲)T:总之,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等量代换)三、动手操作,探究等量代换的基本策略小曹冲非常聪明,你是不是和他一样聪明呢?那现在就要考考你了哦T:夏天到了,同学们都爱吃什么水果?S:西瓜、苹果……T:有一个小女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妈妈让她去买水果,她先买了什么水果?S:西瓜。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验证等活动,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动画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都有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 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2、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

……二、探究新知, 揭示课题。

1、教学例2。

引出问题:1个西瓜可以换多少个苹果?①、师:要解决“1个西瓜可以换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 我们要知道些什么条件?(指名学生回答)②、出示两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说出1个西瓜=4千克, 1千克=4个苹果, (教师同时用图片出示在黑板上), 强调:当天平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时, 天平平衡。

③、提问:1个西瓜=()个苹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等量代换的过程, 让学生上台用图片摆出互换的过程, 再全班学生跟着课件演示说说互换的过程, 得出1个西瓜=16个苹果。

2、师小结:我们把一个量用它相等的量去代换的过程, 叫做等量代换。

3、板书课题:等量代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三、梯级练习, 巩固新知。

(一)、反馈练习。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第一篇: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9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理解等量代换数学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重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口述等量代换时的想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法码及相应的图片。

学具准备:水果、食物、天平、法码及其它图片。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大拇指贴,喜欢它吗?想得到它可不太容易,说说在上课的时候怎样才能得到它?只要大家能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敢于挑战并克服困难,你就可以得到一把红旗。

如果这节课你能得到足够多的红旗,就能换到大拇指贴,然后还有可能换到小礼物哦,大家有信心吗?生:有!一、创设情境、感受策略的魅力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看来同学们听过很多故事,吴老师这有一个故事(电脑出示曹冲称象的主题图)。

你们听说过吗?生:曹冲称象师: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两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大家。

师:第一个问题:曹冲聪明吗?小曹冲通过开动脑筋,解决了大人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应不应该向他学习。

师:第二个问题:在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拿什么和什么进行了代换呢?生:在这个故事中,曹冲用石头代替了大象的重量。

师:为什么可以用石头重量代替大象有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是好朋友吗?生: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所以可以用石头的重量去代换大象的重量。

师:同意大象和石头的重量相等的同学坐端正给吴老师看看,我们在这里把这两个相等的量叫做“等量”(板书)通过换一换的方法,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小小的故事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等量代换。

(课件显示题目)生:请同学齐读课题师:在等量代换中,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等是什么意思吗?生:等是相等的意思师:量是什么意思呢?生:量是数量或重量的意思。

等量代换教案(通用

等量代换教案(通用

等量代换教案(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等量代换》。

内容包括: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能够识别和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礼物学具:笔记本、文具盒、小礼物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情景: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讲解等量代换的含义和应用。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量代换概念:方法:应用:七、作业设计(1)小华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12个糖果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2)一套衣服原价80元,现在打八折,现价是多少元?答案:(1)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糖果。

(2)现价是64元。

2. 讨论题:你还能想到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和同学一起讨论,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一些特殊情况处理不够灵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等量代换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能够识别等量代换的情况。

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和条件。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等量代换的概念。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等量代换的例子和问题。

1.5 教学过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展示。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

第二章: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

能够正确进行等量代换的运算。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

难点:理解和运用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等量代换的运算问题和练习题。

2.5 教学过程讲解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解释和展示。

让学生进行一些等量代换的运算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

第三章:等量代换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应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等量代换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等量代换的运用。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

3.5 教学过程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等量代换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等量代换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四章:等量代换的综合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等量代换的能力。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综合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复杂问题。

4.3 教学方法通过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等量代换知识,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

4.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综合练习题。

4.5 教学过程给学生发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式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感知等量代换。

1.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生:玩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拼一个材料中所给的长方形。

请拼好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拼法。

(1)请你说说你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生1:我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

(请学生上来摆)(2)有不同的拼法吗?生2:我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的。

(请学生上来摆)(黑板上展示两种拼法)2.观察、思考、交流,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师:你们刚才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其实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种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一个长方形=六个三角形)师:如果老师想把那两个梯形替换成三角形需要几个,请同学们动手摆一下。

摆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生:我用四个三角形替换了两个梯形。

师:有不同答案吗?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对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梯形=四个三角形。

师:我们通过替换也得出一长方形=六个三角形3.揭示课题。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换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板书课题)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5篇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5篇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等量代换》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109页的等量代换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角等量代换的意义,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西瓜、苹果、砝码卡片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情感激励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夸夸自己。

2、师:同学们的优点真多,老师欣赏你们的自信,更相信你们在课堂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1、出示面值100元一张人民币。

师:同学们,一张面值100元的钱可以换几张面值10元的钱呢?(9张、10张、11张),你想选几张?生:10张。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面值100元的钱和10张面值10元的钱相等。

师:相等数量进行交换,在数学里面叫做:等量代换(老师板书),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曹冲利用了谁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生:石头。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等量代换的概念介绍1.1 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

1.2 解释等量代换的定义,强调等量代换的核心思想。

1.3 通过图形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量代换。

第二章: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2.1 介绍等量代换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2.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运算方法。

2.3 练习等量代换的运算题目,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章:等量代换的应用题解法3.1 引入等量代换的应用题,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2 讲解等量代换的应用题解法,引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

3.3 练习等量代换的应用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四章:等量代换的综合训练4.1 设计综合训练题,涵盖等量代换的各种情况,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3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技巧。

第五章:等量代换的拓展与应用5.1 引导学生思考等量代换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几何、代数等。

5.2 引入一些与等量代换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等量代换解决这些问题。

5.3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六章:等量代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1 探讨等量代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购物等。

6.2 举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等量代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6.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等量代换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等量代换的策略与技巧7.1 介绍一些解决等量代换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如逐步代换、整体代换等。

7.2 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策略和技巧。

7.3 进行策略和技巧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八章:等量代换的巩固与提高8.1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运用。

8.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等量代换》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等量代换》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等量代换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它的应用价值,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分)1.出示画面:(1)看到这个画面,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故事吗?(2)在一年级我们就知道了,谁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知道大象重量的?(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石头重量就是大象重量)2.引出课题: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曹冲确实非常了不起,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 故事里谁和谁相等?(就是等量)谁的重量代换了谁的重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

(二)初步感知等量代换思想方法1.生活引入。

【动画7——演示水壶、暖瓶、杯子倒水情景】(1)我们在烧水时,把水烧开了,就要把这壶水倒进暖瓶,在喝水的时候,再倒进杯子。

你们看,1壶水能倒2暖瓶,1暖瓶能倒6杯水。

(2)这里面有没有相等的量?学生回答:1壶水=2暖瓶 1暖瓶=6杯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

(3)壶和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结合这两个等量关系,能不能在1水壶和杯子之间,找到等量关系呢?出示:(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让学生说出思维方法。

①学生小组交流。

②全班汇报:1暖瓶 = 6杯水2暖瓶 = 12杯水1壶水 = 2暖瓶1壶水 = 12杯水(5)教师肯定学生想得非常好。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第一章:认识等量代换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等量代换的定义。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等量代换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

1.3.2 讲解解释等量代换的含义,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1.3.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3.4 总结对等量代换的概念进行总结,强调其应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3.2 讲解解释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2.3.3 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

2.3.4 总结对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

第三章:等量代换的图形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在图形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等量代换在图形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提供一些图形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问题引入等量代换在图形问题中的应用。

3.3.2 讲解解释等量代换在图形问题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3.3.3 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图形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

3.3.4 总结对等量代换在图形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

第四章:等量代换的综合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复杂问题。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等量代换在复杂问题中的综合应用方法。

提供一些综合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通过一个综合实例引入等量代换在复杂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如何通过不同的组合达到平衡状态,进而理解等量代换。
3.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以及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等量代换。
-利用数学软件或互动白板,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4.分层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拓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更多直观的练习,如填空、选择等,巩固基础知识。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如多步骤的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情感态度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等量代换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
-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
-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等量代换问题,并给出解答过程。
2.提高作业:
-在家庭中寻找一个物品,通过测量和计算,将其重量、长度或容量转换成其他等量的单位,并将转换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将等量代换的概念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3.教师会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故事、游戏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量代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等量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 趣味教案 等量代换

小学三年级数学 趣味教案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教学内容】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等量问题。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分析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等量代换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暑假里,多多去乐乐家玩,乐乐的妈妈为他们准备了很多可口的水果,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要和大家共同研究有关等量代换的知识。

(板书课题:等量代换)二、教学例题:(一)教学例1:(妈妈)孩子们,我们首先根据质量相等把水果分一分吧。

(乐乐)好啊,用天平来分,如果天平平衡,就说明两边的质量相同了。

第一站:应该放几个桃子例1:要想使天平平衡,画“?”的盘子里应该放几个桃子?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然后师生交流。

师指名生说一说,其余生可以补充。

生:1个苹果的质量=2个桃子的质量生:1个菠萝的质量=3个苹果的质量讨论:同学们真聪明,那你知道一个苹果等于多少个桃子的质量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说出等量。

指名说出看到的条件学生讨论此处学生的想法多,只要合理都可以肯定,教师接学生的话进行下一步。

师生共小结。

提示: 1个苹果的质量等于2个桃子的质量,那么3个苹果的质量就等于6个桃子的质量。

下一步:一个菠萝的质量等于3个苹果的质量,也就是等于6个桃子的质量。

答案: 2×3=6(个)答:画“?”的盘子里应该放6个桃子。

(同时在盘子里放6个桃子)(二)教学例2第二站:1个梨子重多少克(乐乐男)分好了水果,妈妈又拿来了两个电子秤,上面都放了一些苹果和梨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量代换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它的应用价值,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分)
1.出示画面:
(1)看到这个画面,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故事吗?
(2)在一年级我们就知道了,谁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知道大象重量的?
(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石头重量就是大象重量)
2.引出课题: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曹冲确实非常了不起,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板书课
题) 故事里谁和谁相等?(就是等量)谁的重量代换了谁的重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

(二)初步感知等量代换思想方法
1.生活引入。

【动画7——演示水壶、暖瓶、杯子倒水情景】
(1)我们在烧水时,把水烧开了,就要把这壶水倒进暖瓶,在喝水的时候,再倒进杯子。

你们看,1壶水能倒2暖瓶,1暖瓶能倒6杯水。

(2)这里面有没有相等的量?
学生回答:1壶水=2暖瓶 1暖瓶=6杯水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

(3)壶和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结合这两个等量关系,能不能在1水壶和杯子之间,找到等量关系呢?
出示: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让学生说出思维方法。

①学生小组交流。

②全班汇报:
1暖瓶 = 6杯水
2暖瓶 = 12杯水
1壶水 = 2暖瓶
1壶水 = 12杯水
(5)教师肯定学生想得非常好。

追问:1壶水和1个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借助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借助暖瓶?
小结:我们在解决倒水问题时,紧紧抓住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因为只有相等才能代换。

运用代换的思想,将间接关系转化成直接关系。

2.【课件】进一步体验,感受代换。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小动物们玩跷跷板,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1)这里有相等关系吗?从哪看出来的?
跷跷板是平的,说明1只熊猫质量=3只小猴质量
(2)这里有相等关系吗?从哪看出来的? 1只小猴质量=2只兔子质量
(3)
熊猫的质量和兔子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根据这两个等量,能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4)你是怎样代换,小组说一说。

(5)学生汇报:(同时:出示课件3个2);
追问:借助谁找到相等关系?怎样找到?
1只小猴的质量 = 2只兔子的质量或:1只熊猫的质量 = 3只小猴的质量
3只小猴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1只小猴的质量 = 2只兔子的质量
1只熊猫的质量 = 3只小猴的质量 3只小猴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1只熊猫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6)能列出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代换吗?2×3追问: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6既表示6只兔子的质量,还表示它和3只小猴、1只熊猫的质量相等。

)小结:无论是生活中倒水现象,还是研究小动物的重量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中,都是找
到它们中的相等关系,当两个物体的质量都等于同一个物体时,他们的质量也是相等的,再利用求几个几的方法进行代换。

3.巩固练习:动笔写一写:
(1)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找到1头牛=?只羊,能不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出来。

(2)学生汇报。

1头猪的质量 = 2只羊的质量
1头牛的质量 = 4头猪的质量
4头猪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1头牛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算式: 2 × 4 = 8 (表示4个2)
(3)谁是找到相等关系的“那座桥”?(小猪)
(4)说说:错在哪?
小结:根据已知信息,要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找到相等关系的“那座桥”进行代换。

4.【课件】稍有变化的练习:
(1)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想法1:依据上题:1头牛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则:2头牛的质量 = 16只羊的质量
(3)想一想:怎样列式解答?
2×4×2
(4)还有其他想法吗?
想法2: 1头牛的质量 = 4只小猪的质量
2头牛的质量 = 8只小猪的质量
1只小猪的质量 = 2只羊的质量
8只小猪的质量 = 16只羊的质量 = 2头牛的质量
(5)借助谁找到羊和牛的相等关系?列出算式。

小结:稍复杂的题,仍然是抓住等量关系,可以使我们灵活解决问题。

(5)总结:上面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这几道题都是通过代换中间量,求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5.深化对等量代换的认识。

用图出示:
小华家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24元。

已知2千克苹果的价钱与5千克梨的价钱相等,问每千克梨多少元?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千克苹果和价钱与5千克梨的价钱相等,所以可以用5千克梨的价钱去代换2千克苹果的价钱,这样相当于用24元买了8千克梨的钱,就可以求每千克梨的价钱了。

24÷(3+5)= 3(元)
小结:前面的题我们研究的是质量相等,就可以进行代换。

这个问题是保证只要两个价
钱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等值也可以交换。

(三)练习
自己独立解决(小篇子)
(1)
==练习本
(2)【动画8——研究三角形、圆形的等量代换】
①学生先想一想,再汇报。

②根据学生的想法演示动画。

方法:将○换成△,或将△换成○,即可解决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两个量相等(包括价钱、重量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

可以用一件物品换多件物品,也可以用多件物品换一件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