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19cdb4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0.png)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腔肠动物可分为水螅纲(Hydrozoa)、钵水母纲 (Scyphozoa)、珊瑚纲(Anthozoa)等。
形态特征
体型
腔肠动物体型多样,从 微小的水螅体到巨大的
珊瑚礁群体不等。
体壁
消化腔
神经系统
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中间为
胶状物质。
具有一个原始的消化腔, 称为肠腔,与口相通。
03
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到 的现象和数据,如动物的形态 结构特征、运动方式等。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形 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异同点。
结合实验数据和相关知识,对 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加 深对两类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06 知识拓展与思考题
相关知识点回顾总结
扁形动物生活习性
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动物体内或体表,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少数自由生活的种类生活 在土壤或水中。
特点分析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属于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它们的身体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器官 系统。腔肠动物的体壁只有两层细胞构成,而扁形动物的体壁则是由三层细胞构成。此外 ,它们的消化系统也比较简单,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消化和吸收。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1. 观察腔肠动物
使用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注意其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 胞。
用解剖针轻轻挑起水螅,观察其口部和触手,注意触手呈环状排列。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2. 观察扁形动物 使用显微镜观察涡虫的外部形态,注意其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
观察涡虫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了解其如何感知外界环境和进行运动。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3. 制作临时装片
八年级上册生物无脊椎动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无脊椎动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56a2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无脊椎动物知识点一、腔肠动物。
1. 代表动物。
- 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 - 12条细长的触手。
2. 主要特征。
- 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 体表有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 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3. 与人类的关系。
- 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
1. 代表动物。
- 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体长为1 - 1.5厘米。
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 华枝睾吸虫:通常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进一步感染草鱼、鲫鱼等淡水鱼以及虾类,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就会被感染。
-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成虫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危害人体健康。
2. 主要特征。
- 身体呈两侧对称:这种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 背腹扁平。
- 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3. 与人类的关系。
- 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生活的,如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等,它们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会引起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三、线形动物。
1. 代表动物。
- 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2. 主要特征。
-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aef39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1.png)
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具有口和肛 门两个开口,但消化管有两个开口; 体表通常具有纤毛或具有其他运动器 官,如肌肉或足等。
生活习性对比
腔肠动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水螅、海葵等;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如蚯蚓。
扁形动物
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如涡虫、血吸虫等;少数种类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如猪肉绦虫 、蛔虫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 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目
CONTENCT
录
• 腔肠动物概述 • 扁形动物概述 •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比较 •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实验探究:观察腔肠动物和扁形动
物
01
腔肠动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腔肠动物是一类具有消化腔和原始神经系统的低等动物,包括水 螅、海葵、海蜇等。
生活环境与习性
生活环境
扁形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陆地等各种环境中,其中 涡虫主要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而吸虫和绦虫则多寄生于其 他动物体内。
生活习性
扁形动物多为肉食性,以捕食其他小动物或腐食为生。涡虫 具有感光器官,能够感知外界光线变化;吸虫和绦虫则通过 体表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形态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这种对称性有利于动物在水中或寄主体内保持 平衡和稳定。
结构
扁形动物具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基本结构。其中,涡虫具有口、 咽、肠等消化器官;吸虫和绦虫则通过体表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
繁殖与发育过程
繁殖方式
扁形动物多采用有性生殖方式,雌雄异体或同体。涡虫通过交配后产卵,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吸虫和绦虫则通 过寄生于寄主体内进行繁殖。
02
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全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0800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1.png)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全解腔肠动物的特点:1.大部分为肉食性,少部分种类获得能量来自于体内共生生物行光合作用得来。
2.其躯干呈辐射对称,水生,大多固着生活。
3.体壁有两层细胞组成,表皮和肠表皮,两者之间有一层凝胶状的中胶层,起支持作用。
4.有肠腔,有一围口部,既是口也是肛门。
5.有超过20种的刺胞,刺胞中含有刺丝囊。
刺丝囊一端的鬃样突起的刺针,受刺激时,激起刺丝囊排空。
刺胞的表面有突出,胞体内有棍状结构。
刺胞内有高尔机体分泌物质,在压力作用下会释放。
6.在肠腔中进行胞外消化7.弥散的神经系统,呈网状8.水母体有感觉器官,能感受光和重力9.有雌雄同体或异体。
扁形动物的特点:1.两侧对称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
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
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比如由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
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由于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
又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了显著地进步,已开始集中为梯型的神经系统。
此外,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耐饥饿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抗干旱,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e71ed73376baf1ffd4fad0d.png)
结构特点 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刺细胞
摄食和消 刺细胞协助捕
化
食
有口无肛门,有肠 和咽等
涡虫的咽可以伸出 口外,另外多数扁 形动物营寄生生活
【合作探究】
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食用 未煮熟的鱼是否安全?
【达标检测】
1.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 ) A.腺细胞 B.刺细胞 C.变形细胞 D.领细胞
• 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有前后、左右、背腹
有头部,背部有一对
黑色眼点,只感光,
无视觉
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纵轴, 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
猪带绦虫
华枝睾吸虫的寄主: 纹沼螺 淡水鱼虾 人
华枝睾吸虫的寄主: 纹沼螺 淡水鱼虾 人 日本血吸虫的寄主:
钉螺 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 )
A.血吸虫 B.猪肉绦虫 C.涡虫
D.海葵
3.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4.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血吸虫 B.涡虫 C.疟原虫 D.猪肉绦虫
7.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 A.接触疫水 B.食未熟的鱼 C.蚊虫叮咬 D.不讲卫生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被子植物
本章节按照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将动物为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水母
水螅
海葵 珊瑚虫
代表动物——水螅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 流缓慢、水草繁 茂的清洁淡水中 常附着在水草或 他物上,以小型 的水蚤、蠕虫为 食。它的身体几 乎透明。
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种类重点知识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种类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98a6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9.png)
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种类重点知识总结今天小编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是关于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种类相关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同学们会喜欢。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6c35d60b4c2e3f56276356.png)
区别是( A )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
目录
首 页
上 页
下页
8
【基础过关练】
1.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B )
A.草原中
B.海洋中
C.森林中
D.土壤中
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 )
下页
13
15.如下图所示为水螅的纵切面和涡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一)
(二)
(1)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是 刺细胞 ,在[ 1 ] 触手 处分布最多。
(2)由(一)图可以看出,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 体形称为 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呈 两侧(或左右)对称。 (3)(二)图示中1所指的结构是 眼点 。 (4)像涡虫这样的动物,在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比辐射对称的动物 强 。
目录
首 页
上 页
下页
5
知识点一 腔肠动物的结构
知识分析
腔肠动物的体壁只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辐射对称,因而是最低等的多
细胞动物。
1.下列动物的体壁是由两个胚层构成的是( C )
A.涡虫
B.血吸虫
C.水螅
D.华枝睾吸虫
2.下列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 B )
A.涡虫
B.珊瑚虫
C.绦虫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少数营 自由 生活,如涡虫等;大多数 寄生 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吸虫、绦虫等
。
2.常见动物——涡虫 (1)结构见右图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319fd2aa00b52acec7ca11.png)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中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13.蚯蚓的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14.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1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节_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节_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0f51f0c8d376eeaeaa3142.png)
腔肠动物
• 生活环境: • 例如: 海洋(大多数) 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例如:淡水(少数)
水螅
身体几乎 透明 ,一 段附着在物体上,另一 端有口,口周围伸展着 5—12条柔软细长 的触手 ,用于 猎 探寻和捕获 物。
水螅捕食水蚤
水螅的特征
身体能分上下,分不出 前后、左右和背腹 身 体分为背腹两部分,称为 辐射对称。这种结 构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 刺激 。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为什么说它们都是动物呢? 动物与植物的一个显著区别:
动物 不 能像植物那样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只能考 摄取 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 存和繁衍。
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这是植物?
还是动物?
海葵
学习目标
1、以水螅为例了解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点 2、以涡虫为例了解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点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 类的关系
水螅的消化
• • • • • 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 内胚层和外胚层 构成,中间是胶状物 。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 消化腔 , 消化腔与 口 相通,食物被内 胚层细胞消化,消化的残渣又从 口 排出。 •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 刺细胞 , 是 攻击和防御 的利器。(触手处 多)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 水 里;身体呈 辐射 状;体 表有 刺细胞 ;有 口 无 肛门 。
华枝睾吸虫(寄生在淡水螺、鱼虾上)
显微镜下的 枝
精巢
血吸虫(寄 主:人和牲畜)
中间寄主:钉螺
绦虫(寄生动物、人)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 两侧 对称;背腹 扁平 ; 有 口 无 肛门 。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d4864b7f1922791788e867.png)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2023八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梳理
![2023八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a696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4.png)
2023八年级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梳理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7、蛔虫病的预防(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4)饭前便后要洗手(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1eb2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B.协助运动
C.感光
D.感知水流
4.关于水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体形为辐射对称 B.刺细胞有攻击、防备作用 C.内胚层细胞具有消化功能 D.有口有肛门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 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花”。然而,它们却 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 的呢?
学习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 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水螅的结构:内胚层、外胚层、消化腔、触手、口、芽体
3.腔肠动物的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体表有刺细胞
③有口无肛
二、扁形动物
1.代表生物 独立生活:涡虫
寄生生活:血吸虫、绦虫
2.涡虫的结构:眼点、口、咽、肠
3.扁形动物的特征:①身体两侧对称 ②背腹扁平 ③有口无肛
当堂检测
1.如图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 请注明各部分名称:
① __外__胚__层___
②__内_胚__层___ ③__消_化__腔___
④____芽__体___
⑤___触_手____
⑥____口____
当堂检测
2.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_多__细胞动物,常见的有_珊_瑚_虫_、 _海_葵__、_水_螅_、__海_蜇_等。
3.水螅刺丝的重要作用是 ( A)
A.射出毒液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讲授新课
一、腔肠动物
现生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外,其余皆 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55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9e747d5901020207409cb8.png)
资源拓展
1.(2020安徽安庆桐城黄冈中学段测,15,★☆☆)通过观察,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 分出 ( ) A.前后 B.左右 C.上下 D.背腹
答案 C 水螅的身体有固定的形状,且呈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有许多切 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 腹。
答案 B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最先 感染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游入水中,当尾蚴接触人畜时,便钻入皮肤,到 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受感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 染有钉螺的水域,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由此可见: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终宿 主是人畜。
答案 C
题型 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的辨析
例 (2019四川自贡中考)下面生物的主要特征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背腹扁平
C.体表有刺细胞
D.有口无肛门
解析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背腹扁平,身体呈左右对 称(两侧对称)。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
3.扁形动物的营养方式 (1)寄生 寄生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 生活的现象。前者称“寄生虫”,后者称“宿主”或“寄主”。寄生在人体的寄 生虫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寄生虫的特点
消化器官简单 生殖器官发达
(2)独立生活
虽然扁形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进行寄生生活,但也有少数种类进行独立生活,如涡
答案 A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 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一类多细 胞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1312928e9951e79a892741.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7、蛔虫病的预防(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4)饭前便后要洗手(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水螅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两胚层 较弱 有 涡虫
左右对称
三胚层 较强
身体的胚层数
运动能力
是否有刺细胞 体型 相同点
无
扁形
圆筒形 有口无肛门
(绘制知识概念图)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肛门 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海洋) 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5-12条触 代表动物 手,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 水螅 有消化腔,是细胞外消化,有口无肛 门,体表有刺细胞。
水螅摄食照片
繁殖方式
出芽生殖 群体生活的 种类,芽体 不离开母体 而形成一个 复杂的群体。
水 螅 - 芽 体
水螅的运动
借助触手和身体弯曲作尺蠖样运动或翻筋斗运动。
珊瑚虫
桃花水母
海蜇
海葵
珊瑚虫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生活在水中(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 生活在淡水中)。 1、身体呈辐射对称 2、有口无肛门, 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 外消化; 3、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4、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具特有的刺细胞; 5、具有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
4、感染状态:尾蚴
• 血吸虫分雌的和雄的。在它们生长的某一个阶段,在 水里,钻进皮肤,随血管到肠子的静脉里,然后在靠 近肝的地方喝血长大。这个时候,雌的和雄的合抱在 一起,产下很多卵。那些卵有的会在肝里,有的会随 大便排出去。久而久之,肝就会纤维化,硬化,腹水 。
•解放前,我国长 江以南省份大约有 1000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亿 多人。
水螅的外形
身体呈圆筒状, 有触手。呈 辐射对称。
什么是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 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水螅
水母
海葵
水螅的结构
1、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 动物
触手
2 、体壁只有内外两个胚层 构成
体 壁
外胚层 内胚层 中胶层
3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
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 外两胚层的动物
填空题 (1)从腔肠动物开始,体壁出现了两个胚层, 即 外胚层和 内胚层 。
(2)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活在 水 中,体壁由内胚层、 外胚层 构成; 体内有消化腔;有 口 ,无 肛门 。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 三 个胚层。 两侧 对称;有_____ 扁平 ;________ _______
1、阅读P6、观察图5-6说出扁形动物的代 表涡虫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2、猪肉绦虫、血吸虫与人类的关系。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扁形动物代表动物——涡虫
一、生态习性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 由生活;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 幼虫为食物;
二、外部形态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 称; 体长一般10-15mm;
腔 肠 动 物 存在价值:可使用;可形成珊瑚礁等 和 扁 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部扁平;有口无肛门。 形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多营寄生生活) 动 物 扁形 主要动物 生活在水中,口在腹面,口内有管
动物
涡虫
腔肠 动物
状咽,食物在肠内消化,无肛门。 与人类的关系:多数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产 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背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 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口位 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生殖孔位于口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 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 两部分。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5、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A.口、咽和肠
(A ) C.口、咽、食管 D.口、小肠
B.口、肠和肛门
6、猪肉绦虫的体型是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A )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D.不对称,梭形
∙
前端感觉器官集中,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能产生 定向运动。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 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眼点
耳突 背面
腹面
身体由内胚层、中 胚层、外胚层三个 胚层形成的,中胚 层形成了肌肉层, 使其运动能力比水 螅强。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身体是由内胚层、 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形成的,由于中 胚层形成了肌肉层,是扁形动物的运动能 力比腔肠动物强。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 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 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猪带绦虫-头节
人吃了未熟 的含囊尾蚴的猪 肉(米猪肉)后 患病。 浑身都能吸 收营养,没有消 化器官。最发达 的是生殖器官。
猪肉绦虫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猪肉绦虫病,要搞好粪便管 理;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对 “米猪肉”严加处理;注意饮食卫 生。
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能引起发热、贫 血、腹泻、肝脾肿胀、腹水等症状、使成 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儿童不能正常发育, 妇女不能生育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 媒介——钉螺,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背腹扁平 3、有口无肛门
2、两侧对称 4、有三个胚层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珊瑚礁 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还可可以 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 作观赏及装饰用。 (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 至可导致死亡。
观察一下其他腔肠动物
二、扁形动物
绦虫
涡虫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所以,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 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 内。
摄食: 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 入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 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 存 呼吸: 体表扩 散 感官:眼点、耳突、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猪肉绦虫
• 成虫寄生于人体 小肠内. • 猪肉绦虫的成体, 扁平如带,体长 2-8m,700- 1000个节片, 头节有4个吸盘, 顶突有小钩(2 排,25-50 个)。可钩挂和 吸附在人的小肠 内壁上。
1、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B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3、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B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4、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C )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 构成。 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 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 了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既可以在消化腔 里进行细胞外消化;也可以 在细胞里进行细胞内消化;
摄食与消化
• 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 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 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 可比水媳大很多倍; • 捕食器官:触手; • 捕食过程: •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循环腔; •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 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 外。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 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 物学基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 --水螅
水螅的生活环境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 常会固着在水草上,身 体浅褐色,体长约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