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魏晋伤怀悼祭文学中的生命主题

魏晋伤怀悼祭文学中的生命主题
聊 城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1 0 0年第 2期
魏 晋伤怀悼 祭文 学中的生命主题
杜 海 燕
( 城大学文学院 , 东聊城 聊 山 225) 5 0 9
[ 摘
要 ] 政 治 黑 暗 , 会 动 荡 的魏 晋 , 们 的 生 命 十 分 脆 弱 , 溢 在 魏 晋 诗 文 中的 是 强 烈 的 生 命 意 识 。 在 文 学 解 在 社 人 充
魏 晋 时 期 的 社会 文 化 背 景 出 发 , 究 文 学 解 放 思 潮 下 文 人 对 探
于 野 , 里 无 鸡 鸣 。生 民百 遗 一 , 之 断 人 肠 。 述 战 乱 的 千 念 ”描 祸 害 , 感 生 命 的死 亡 。王 粲 《 哀 诗 》 出 门 无 所 见 , 痛 七 日“ 白骨
脆 弱 的 生 命 , 斥 在 文人 的作 品 中 的 是 太 多 的 叹 息 和 对 生 命 充
的 哀 婉 。曹 操 《 里 行 》铠 甲生 虮 虱 , 姓 以 死 亡 。 白 骨 露 蒿 “ 万
中 , 现 了对 生 命 短 暂 的 哀 婉 , 人 生 易 逝 的 紧 张 。本 文 从 直 对
蔽平原 。 ”谢 灵运 评 价 王 粲 为 :家 本 秦 川 , 公 子 孙 , 乱 流 “ 贵 遭 寓, 自伤 多 情 。 可 见 王 粲 诗 歌 中 的 感 伤 情 绪 是 多 么 深 沉 浓 ”
烈。
生 命 的 思 考 和追 求 , 两 个 部 分 主 要 论 述 魏 晋 时 期 生 命 感 伤 前 意 识产 生 的背 景 以及 主要 代 表 文人 的 生 命 主题 创 作 , 三 部 第 分 分析 不 同 时期 文人 寻找 生 命 出处 的 不 同方 式 , 较 深 层 次 从

古代文人生死观

古代文人生死观

古代文人生死观
古代文人生死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生死观念:古代文人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面对。

他们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重来性,认为活着应该充分利用时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心灵观念:古代文人注重心灵的纯净和安宁,认为人应该修心养性,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以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他们认为心灵的平静和澄明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超越生死的重要前提。

生命意义:古代文人认为生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不应该被局限于个人的生存和享乐,而是应该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创造出对世界有意义的作品和事业。

他们追求永恒的价值和影响,希望能够超越个人的生命局限,留下千古的名声和贡献。

总之,古代文人生死观强调超越个人生命的局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以及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思想和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扎根深厚,对后世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挽歌诗的坟墓意象和悲美的生命意识

魏晋挽歌诗的坟墓意象和悲美的生命意识

魏晋挽歌诗的坟墓意象和悲美的生命意识王晓静(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广东广州510091)收稿日期:2009-11-17作者简介:王晓静(1982-),女,上海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助教,文艺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摘要:“出生入死”是人类的必经之路,对于死亡的恐惧源于对短暂个体生命的认识。

歌是人类最初表达情感的声音,魏晋士人用挽歌诗宣泄对生死的痛苦之思,其坟墓意象是诗人直面死亡、认同死亡的表象,通过这样的表象,传达出他们悲美的生命意识,其中陶渊明的挽歌诗为人类畏死情结找到了解脱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魏晋;挽歌诗;坟墓意象;生命意识;陶渊明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0)02-0015-04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Feb.2010Vol.31No.2一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自身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质与美学风貌,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文学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生命文学,生命文学就是直接表现出一种生命境界的文学”[1]。

中国社会自汉末开始,由于社会动乱、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整个时代都弥漫着悲剧与苦难,“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难的时代”,“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2]。

遍地的战火与残酷的政治斗争造成了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局面。

在这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岁月里,许多著名的文人、贵族也常常死于非命,更不用说普通百姓如草芥般的命运了。

动荡多事之秋,人生的悲剧太多,死亡也太普遍了。

张载《七哀诗》云:“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

借问谁家冢,皆云汉世主。

”挽歌成为士人哭悼死者的方式,并且由于生命的脆弱,使士人对生命的珍爱显示出一种更普遍的情怀,这种感情表达甚至已经超出了常理。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1.引言1.1 概述生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命题,而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文学家,在他的自祭文中对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与思考。

本文旨在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的生死观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理解。

陶渊明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诗歌作品将自然景物与人性的关系融为一体,体现出对生命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中,他的自祭文更是展现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见解。

自祭文是陶渊明于晚年创作的一篇寓言散文,借着寄托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来表达对生死的认识与思考。

在这篇文中,陶渊明以一个虚构的角色自述自己的一生,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通过阅读自祭文,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生命的态度是既接受又超越的。

他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无常性,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他用诗意的笔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力,并在其中传达出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也展现了自省与反思的品质。

他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从中汲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他通过深入的思考,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短暂,并以此深深珍视和感恩生命的赐予。

因此,本文将对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进行详细的剖析。

从他对生命的无常性的认识、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自省与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恩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陶渊明生死观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

我们将介绍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生平及其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同时,我们会介绍自祭文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代表作之一,探讨它在陶渊明的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的第一章节,我们将详细探讨陶渊明的生死观。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生命的无常性和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人,尤其是诗人,常常将生死作为创作主题,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他们对生死的看法,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生死的本质、生死观的历史演变、生死在文学中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一、生死的本质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问题。

生是指从母体中出生到死亡之前的一段时间,死则是指生命的终结。

生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过程。

生与死的关系,就像白天与黑夜、春天与秋天一样,是自然界的规律。

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的认识,与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儒家则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认为人的生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

佛家则强调生死的轮回和解脱,认为生死是一种痛苦的存在,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二、生死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经历了从自然观到宗教观再到人文观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人们对生死的认识主要是自然观。

他们认为,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在这种观念下,生死被看作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对其有着淡泊的态度。

随着宗教的兴起,人们的生死观逐渐转向宗教观。

佛教的到来,为中国人带来了轮回转世的观念。

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生死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

在这种观念下,生死被看作是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过程,人们对其有着虔诚的态度。

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人们的生死观逐渐转向人文观。

人们开始注重人的自由和尊严,认为生命是有价值的,应该得到尊重和珍视。

在这种观念下,生死被看作是一个有着尊严和意义的过程,人们对其有着理性和深刻的思考。

三、生死在文学中的表现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的认识和态度,通常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呈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反映了李白对生命的热爱和享受,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诗词中的死亡与生命意识》

《诗词中的死亡与生命意识》

诗词中的死亡与生命意识引言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与思想。

在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对死亡与生命意识的探索。

这些作品不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死亡带来的悲伤和哀思,同时也反映出了对生命存在与价值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大量作品为例,探讨诗词中所表达的死亡观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死亡观念在古代诗词中的表达在古代诗人笔下,死亡常常被描绘成一种无法逃避、无法抵挡的力量。

例如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条见画图/楼阁玲珑玓”。

这里用“秋夜将晓”形容时光匆匆流逝,而“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圆”则是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描绘。

在其他诗作中,死亡还常被比喻成黄泉、幽冥等象征性的词语,彰显了人们对死亡的敬畏和无法抗拒的态度。

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反思另一方面,古代诗词也经常反思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一些作品通过体现生命的芸芸众生和自然界的美好来表达这种思考。

例如李白《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通过将自身置于浩渺宇宙之中,表达了对生命多么微小而珍贵的感慨。

同时在其他作品中,也有关于如何活出有意义人生的探讨,例如苏轼《定风波》中写道:“豪情还未已/三杯复三杯”,表达了对于逆境中坚持追求自由与独立精神的主张。

诗词所传递的人生智慧除了表达死亡观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古代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在面对死亡和生命的短暂性时,诗人们常常呼吁我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通过描述大自然的壮美景象来提醒人们抓住眼前的美好并不负此生。

同时,在面对死亡时,诗人们也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精神追求,用诗意赋予自己超越死亡的永恒存在。

结论古代诗词中对于死亡与生命意识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深邃而复杂的观念体系。

这些作品不仅教会人们正确看待死亡与生命、珍惜当下,而且启示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并为追求真理和价值而坚持不懈努力。

刘禹锡悼祭文的思想内涵

刘禹锡悼祭文的思想内涵

刘禹锡悼祭文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祭祀时往往有祝祷之辞,即祝文,用以祷告神灵祈福消灾。

后来丧葬亲友也用言辞文字致哀悼之意,于是出现了以悼念亲友为主要内容的祭文。

一、为友人逝世而痛悼祭文作为一种用言辞文字致哀悼之意的应用文体,最常表现的情就是对故人逝世的痛心和惋惜。

刘禹锡的悼祭文也不例外,友人的离世带给梦得的是“魂魄震越”和“凄寒彻骨”的刻骨伤心。

“永贞革新”将刘禹锡和柳宗元二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改革仅持续了八个月,刘柳等人相继被贬。

元和十四年,刘禹锡的母亲病亡,柳宗元三次派人往连州致祭,寄以书信安慰,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刘禹锡却收到了信使递来的讣告!梦得才失老母,今又失一挚友,其震惊与悲痛可想而知!元和十五年,他为老友写下了第一篇祭文《祭柳员外文》,字字如泣血泪,声声痛彻心扉!在这篇祭文里,他对亡友的思念与伤痛之情更加强烈,“良久问故,百哀攻中。

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梦得与子厚在政治上遭受沉重的打击,远谪边荒的形只影单的生活使他们对友情看得格外重视,子厚书中托以抚孤之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给梦得,可见二人确如亲人一般。

梦得也不负他望,“凡此数事,职在吾徒。

”忍住深悲剧痛来处理老友的丧事。

祭文最后一段写道:“呜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

”一时间,政治失意之悲,老母逝世之痛,知己离去之苦齐涌心头,梦得大呼“皇天后土,胡宁忍此!知悲无益,奈恨无已。

”这种“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感,使一个豪情壮志的'人无可奈何,这种伤痛是控制不住的。

在《祭虢州杨庶子文》中,梦得有“平生亲友,零落太早……寝门一恸,我哀如焚。

”此文情真意切,丧友之痛溢于言表,哀怨悲戚,泪水一片。

梦得“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政治经历和豪放率真的性格使得他在为友人而悲痛时的表达更强烈,更真挚动人。

二、为现实黑暗而愤当时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已是黑暗腐朽,风雨飘摇,有识之士满怀忧虑,但大部分人敢怒而不敢言,而在梦得的诗文里多次表达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尖锐的批评。

从陶渊明的祭文看其生死观的变化

从陶渊明的祭文看其生死观的变化

2〇17年第2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85期)No,2,2017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Sum N O 184)从陶渊明的祭文看其生死观的变化赵艳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陶渊明现存的祭文有三篇,分别是《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和《自祭文》,这 三篇祭文创作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陶渊明不同时期的生死观和人生境界。

就总的趋向而言,陶渊明对于死亡的态度是由悲观逐渐走向达观。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老庄思想,涉及魏晋玄学,涉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更关乎陶渊明自身对生命的体悟。

关键词:陶渊明,祭文,《自祭文》,生死观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4580(2017)02 -0010 -(05)魏晋时期,人们的个体生命意识开始走向觉 醒,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大量的诔、碑、哀、墓志、祭文等文体文章的出现。

[1]陶渊明作为魏晋 风流的代表,也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2]在他撰 写的三篇祭文中,《祭程氏妹文》和《祭从弟敬 远文》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惘然与哀 叹,凸显了陶渊明对死生殊途的困惑和善恶有报 的质疑。

面对生命的沉重与自我的无力感,陶渊 明一直试图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以获得精神上 的超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而陶渊明 的《自祭文》属于自我祭悼之作,“惟死前自作 祭文,设想自己已死而祭吊者,实始自渊明也。

”[3]可以说,《自祭文》不仅是陶渊明对自己 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在生死观上不断实现自我超 越的集中表达。

对于死亡的悲观乃人之常情,不 过,悲观之余,有人从悲观走向悲观乃至于绝望,也有人从悲观走向达观,[4]乃至于超脱。

陶渊明在 临殁之前是否真正觑破生死已不得而知,但他生 死观的走向固然趋向于后者,并且保持旷达的人 生态度也确实是陶渊明终其一生的追求。

魏晋挽歌诗的坟墓意象和悲美的生命意识

魏晋挽歌诗的坟墓意象和悲美的生命意识

对生 命 消 逝 的咏 叹 。 以说 , 可 魏晋 文学 的主题 是 一种 哀 生忧 死 的生命 嗟 叹 。 一 悲美 的情 感体 验 , 自魏 这 来 晋 文人 对 生命 的 珍爱 与对 死 亡 的痛苦 思 考 。
21 0 0年 2月
韶关 学 院学报 ・社 会科 学
Ju n lo h o u n Unv ri ・S ca ce c o r a f a g a ie s y S t o il in e S
Fe . 01 b2 0 V0 . No2 131 .
第 3 卷 1
第 2期
魏晋挽 歌诗 的坟墓意 象和悲美 的生命 意识
王 晓 静
( 广东 广播 电视 大学 文 法 系 ,广东 广 州 5 0 9 ) 1 0 1
摘 要 : 出 生入 死 ” 人 类 的 必 经 之 路 , 于 死 亡 的 恐 惧 源 于对 短 暂 个 体 生 命 的认 识 。 是 人 类 最 初 表 达 情 感 的 声 音 , 晋 “ 是 对 歌 魏 士 人 用 挽 歌 诗 宣泄 对 生 死 的 痛苦 之 思 , 坟 墓 意 象 是 诗 人 直 面 死 亡 、 同死 亡 的 表 象 , 过 这 样 的表 象 , 达 出他 们 悲 美 的 生 其 认 通 传
闻者 , 皆为掩 涕 ”。 《 世说 新 语 ・ 任诞 》 四三 : 张湛好 “ 于 斋前 种 松 柏 ; 袁 山松 出游 , 好 令 左 右作 挽 歌 。 时 每
时人 谓 ‘ 张屋 下 陈尸 , 袁道 上 行殡 。 ”又 四五 :张磷 ’ “ 酒 后 , 歌 甚苦 。恒 车骑 日 :卿 非 田横 门人 , 乃 顿 挽 ‘ 何 尔 至致 ? ” 《 齐书 》 四八 《 朱文 略传 》 “ …系 ’北 卷 尔 :… 于 京畿 狱 。 文略 弹琵 琶 , 吹横 笛 , 咏 , 极便 卧唱挽 谣 倦 歌 … …”另 一位 唱挽 歌 的高 手恒 伊是 晋代 最杰的 挽 歌 诗 为 人 类 畏 死 情 结找 到 了解 脱 的 最 佳 方 式 。 其 关键 词 : 晋 ; 歌诗 ; 墓 意 象; 魏 挽 坟 生命 意 识 ; 渊 明 陶 中 图 分 类 号 :2 7 i0 .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浅谈中国古代悼亡文中的恒常与无常

浅谈中国古代悼亡文中的恒常与无常

2020年第4期(总第850期)丈敖冬‘科浅淡中国古代悼亡文中的恒常与无常苏梦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350)摘要:悼"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其文体可细分为悼亡诗词、墓志铭、诔辞、吊文、祭文等,明末清初又出现“忆语体”新型悼亡散文。

悼亡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感情抒发方式有共同之处,也有别具一格的魅力与蕴含其中的“无常”观。

关键词:悼"文章表达形式生命意识悼亡文学受“灵魂不死”观念的影响,脱胎于古代祭祀丧葬时所念的咒语,后发展为生者哀悼亡者的一种文体形式。

悼亡主题最早以诗的形式呈现®(145'148),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赋标志着悼亡文学的兴起&而悼亡文的发展则可以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为首,后又有以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为代表的祭文出现,墓志铭盛行于隋唐。

到明末清初又形成了以冒襄《影语》为代表的表现更生的忆语体文。

古代悼亡文章可归纳其恒常的表现形式与情发式,又一的与“常”生命观。

一、恒常的艺术表达感情的发不能凭空出现,必须借助某些实体。

悼亡文学的“人非”的情&而不的“”生死的“人”,早已不的“”。

种“”文章可成为&悼亡文章不同于悼亡诗词常用自然意象寄托感情,影思昔日,时念;、、、,情,、、、形影,,悼亡赋可窥见一二,如“灯,飘飘兮若存各128)&由于悼亡赋的发展,悼亡文章走向华美洞,流于形式,到韩愈《祭十二郎文》才有了显著的质的转变&要追叙骨肉真情,要表达巨恸,必不会空写意象纯粹抒情,必定会有真事件的叙述。

“语体”悼亡散文兼具悼亡诗赋对意象的运用与祭文对真事真情的强调。

此,文中所存的意象,必是与者有关的事,普遍如床衾枕帐,都可让生者睹人,陷入回&正因为封闭间中的物品有隐私性,凸显生者与逝者的亲密关系。

对于生者说,与者有关的特殊事让人唏嘘,由于一方的离去,生者转而向其寻求慰藉。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我国文字拥有数千年之悠久历史,且在博学浩瀚的中国文学领域中,蕴含着相当多元“生死文化”之意涵,而其中在“中国对联文学”的架构上,它正是“汉”民族所孕育出独特的文学艺术。

对联在文学领域里,它广为社会大众所接纳,是深具社会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学。

具有“句式自由,长短不拘,词语精练,寓意深长,对仗工稳,声情和谐,文采激扬,趣理盎然”之特色。

在这数千年来畅行于文坛之中,以均衡和谐的对仗格律,形成“雅”、“俗”之间所共同欣赏的文学架构,它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今日社会大众中也广泛的被应用着。

在五花八门的对联形式中,有一种叫做挽联,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对象。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是由一副诗句对联写在白布或者白纸上,通常是用宽一尺半,长为八尺多的白布做成的。

挽联是古代“挽歌”的变体之作,是用来哀悼死者的“联语”。

挽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字、音韵之美,也有形象、风格之美;作为一种礼数,不但具有书法、质地之美,还具有人情、人性之美。

其中蕴含着“寄托哀思”与“宣泄悲苦”等生死文化意义。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挽联的由来挽联最初由挽词演变而来,挽联为古挽歌之变体,挽歌者,即古丧家之乐。

按古人送葬,皆绋绑以挽丧车前行,故谓之挽;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死者之联语,悬之丧幄。

它正在中国文学里,能够呈现出生死文化之意涵,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殡葬文化”独特标志之一的对联,也正是生者悼觐亡者的中国对联文学,是由古代挽歌所演变成文体。

至于挽联书写,大都求其功稳,不宜过份夸张,落入俗套,期间悲吊挽联,常以真情流露迭有佳作传世。

其尊崇惋惜之意,酸楚悲恻之情,溢于言表,怎不动人心弦!挽联是中国“悼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独具风韵的标志之一。

随着挽联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挽联对于人们调节文化生活,宣泄紧张、压抑和痛苦的情境,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用。

庆节和相关作家和作品 分析先秦至汉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庆节和相关作家和作品 分析先秦至汉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庆节和相关作家和作品分析先秦至汉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一、孔子的生命意识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人孔子就曾经站在河畔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有感于逝去的时光犹如这滔滔河水奔流向前,无论白天黑夜,永远不会停息,进而联想到人的生命在这苍茫宇宙中是何等的短暂,不禁发出意味深长的慨叹,这慨叹,典型地表达出中国最古先人的生命意识具有丰厚的内涵:一方面,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不存在任何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支配人的命运,人永远是自己的主宰者;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既然短暂,就更应该珍惜光阴去积极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而不是虚掷光阴,浪费宝贵的生命。

可以说孔子的时间生命观透露出儒家珍惜光阴、积极人世的情怀,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屈原的生命意识战国时代的屈原曾在《离骚》中说道:“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在日月穿梭、春秋交替中,屈原表达了强烈的时光不居、时不我待的困惑;在“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中表达了岁月飞逝,功业无成的困惑和迷茫。

在对时间的深刻体悟中,屈原开始了生命自觉的探索。

为了追求美好的人格理想。

他更是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然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多次遭到谗言迫害而流放荒蛮之地,长路漫漫仍不忘探索生命的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所生活的楚国当时内外交困、污浊不堪,但他仍怀揣着香草美人的美好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始终心系黎民苍生,通过内外兼修的努力,以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生命意识的最高层次。

屈原用生命谱写的诗篇深刻激励了后人,李白曾挥毫写下“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诗句来赞美屈原的美好人格可与日月同辉,光耀千载。

三、两汉时代--最本真的生命信仰到了汉代,等级森严的门第观念使很多知识分子失去了出仕为官的机遇,失意的文人开始对外在的信仰、权威、标准产生了怀疑。

文人的传统价值观有了动摇,表现出一种重个体生命、轻社会群体的倾向,由追求外部的功名利禄转而开始关注生命自身,开始把人作为一种本真的生命体来对待。

以陶渊明祭文为例谈东晋士人的文学生命主题

以陶渊明祭文为例谈东晋士人的文学生命主题
家“ ” 孝 的推 扬 , 随着 经学 的兴 盛 , 为人 们普 遍 的观 学中所体现 的精神气质及文学 自身的艺术表现, 成 都 念 。伤 悼文 学也 随之 兴 起 和繁 盛 , 察 这 些饰 终 礼 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 这种 变化 从 一个 角度 来 看 , 考 似
文 , 以帮助 我们 了解 古人对 生命 的认 识和 思考 。 可
朱 秀敏
( 山东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 东 济南 20 1) 山 504
[ 摘
要] 生命主题 一直是 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的重镇之一 , -  ̄通过对古人伤悼文学的考察 , 究其对生命 我们 , q - 探
的认识和思考 。永嘉南渡 以后 , 正始玄学 引发 了士子文人对个体生命存在 的思考和对 自然的崇尚, 山水审美意识 的
以及个 体 的生命情 感 凸显 了 出来 。原 来立 德 、 功 、 士人 , 立 如左 思 、 张华 , 东晋则 主要是 门 阀士人 , 他们 的 立 言 与修身 、 齐家 、 国 、 天 下 的价 值 追求 在 短 暂 出身 、 治 平 学识 、 心态 、 修养 固不 同 , 是玄 学 、 理 的顿 悟 , 玄
2 1 年 3月 01 第 1 期
连云港 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学报
Ju a f i y n a gT ah  ̄ C U g o r l a u g n ec e n oL n o ee
பைடு நூலகம்
Mac 2 1 rh, 0 1
No. 1
以 陶 渊 明 祭 文 为 例 谈 东 晋 士 人 的 文 学 生命 主 题
[ 关键词 】陶渊明; 文; 祭 东晋士人 ; 生命主题 【 中图分类号】I 7 6 2 .2 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9 70 21 )1 0 1 —0 10 —74 ( 1O — 04 4 0

中国古代文学“生命意识”的传统与现代——以李白诗文研究为中心的讨论

中国古代文学“生命意识”的传统与现代——以李白诗文研究为中心的讨论

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生命意识”的传统与现代—以李白诗文研究为中心的讨论文/詹福瑞自先秦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意识即不绝如缕,塊晋南北朝时期是生命自觉时期,生命意识成为诗文中的 重要表现内容。

到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这种思想得到进一 步强化,生命意识在其作品中喷涌而出,成为其诗文特色 之一。

李白及魏晋南北朝诗文中的生命主题,历来已经有 人关注,但研究尚不充分。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 意识,应是古代文学有待进一步开垦的土地。

人的生命是一切人文之始,亦是文学的最终源头。

因此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哲学对生命的探索.就有了文学 对生命的表现。

由此,欧美有以生死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死 哲学,死亡哲学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生命的问题: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自由,死后有无灵魂 等。

所以,按照中国人的理解,这就是生命哲学。

中国哲人对生命亦有全面的探索与解释,虽然不似西 方哲学那样建构成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却有其思想的深 刻与智慧。

中国的生命哲学与西方生命哲学关注点亦有所 不同。

西方的生命哲学重死,重点讨论灵魂问题;中国的 生命哲学,则主要讲生,很少论死,关注死后更少。

如果 说西方生命哲学是“死而上学”,中国生命哲学则是“生 而上学”,关注的是生命当世的有限存在、当世存在的状 态、当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人所讲的不朽,不完全 是灵魂的永在,而是肉体生命的延长与精神的永在,精神 存在于人死后继续流传的德名、功业与著说中,实则还是 在强调当世生命的价值意义,精神的存在就是当世生命的 延续。

中国人对待生命所生成的理解和见解,表现为哲学形 式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诗文,即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 来,并且多是一种意识。

所以从生命意识出发,研究李白 以及魏晋南北朝诗文,当是此一时期文学研究,甚至是整 个古代文学研究很重要的途径。

生命意识不同于生命哲学或生死哲学,承认生命不 仅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亦可以感受和体验到。

生命哲学或生死哲学是基于对生命的理性思考而构建的形而上的理论 体系,而生命意识则是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具体说,就 是对于生命的感受、体验与感悟。

中国古典文学3—生命意识

中国古典文学3—生命意识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节选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第四个向度是中国人最倾向的选择。陶渊明以后,士人还是 会伤感于生死问题,但不再焦虑。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植《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轮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求,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芳。
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四、寻求对死亡的超越
意识到死亡的绝对性后,士人的第一要务即是寻求对死亡的 超越。
对死亡的超越有几个向度:1、延长生命,这就是求长生或 求成仙;2、留下名声,这就是立功、立德、立言;3、享受 生命,这就是享乐主义;4、搁置生死问题,随缘顺世。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 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 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 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 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以其《自祭文》为例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

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

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

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

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

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

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

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

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

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超脱还是观望——由陶渊明的祭文盘点其生命意识

超脱还是观望——由陶渊明的祭文盘点其生命意识

超脱还是观望——由陶渊明的祭文盘点其生命意识毛炜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北京100875)摘要:在陶渊明的《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三篇祭文中透露了两种不同的生死观,在这两种相悖的生死观的对比中体现了其真实的生命意识.即在对世间政治、人事、生死的观望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表面的超脱,而在实际上。

他仍然执著于人世,对政治、人情都不能完全地忘却。

关键词:陶渊明祭文生命意识魏晋时期,人们的个体生命意识开始走向觉醒,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大量的诔、碑、哀、墓志、祭文等文体文章的出现。

“最完美的人存在于悼词中”,正如这一句简单的话所传达的一样.当人们的生命体验渐趋丰富,生命情感渐趋浓烈之际。

在一曲曲对生命最初也是最后的礼赞之中,人们不仅表达了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更蕴含了个体对于生命的价值的判断,其生命意识也由此步步彰显。

历来对陶渊明的研究中.大多将他归于抛却得失荣辱、主张返璞归真的“纯自然主义”的“田园诗人”中,在对其生死观的判断里也只是简单归结成“通达”或“超脱”,但在纵观其艺术创作和生命历程后,我们却看到不一样的情形。

他的三篇祭文便有如冰山一角,向我们彰显了这一问题。

一、超脱对陶渊明的生死观、天命观的评价.不少人总冠以“在死亡面前不忧、不惧、不悲、不伤”等字眼:然而。

在陶渊明的三篇祭文(《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儿”。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这是比。

把统治者比作贪婪的大耗子.百姓长年侍奉着它,它却不把百姓放在心上。

一部《诗经》特别是国风和雅,主要使用的是比兴的手法。

无论表达爱情或抒发愤懑,无不鲜明、强烈,具有感人的力量。

这说明比较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使是古代那些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懂得使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赋,表面看起来不用比。

实际上也离不开比。

不过是以头脑中储存的形象和现实的具体事物比。

古诗中有一首《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中国古代文人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中国古代文人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中国古代文人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摘要】伤怀悼祭,从古至今都是每个个体情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主体在面对无可回避的终极面前的痛苦焦虑。

在千古文人哀婉动人的文字中,不仅传达了他们穿越千年历史也未曾凋零的感人深情,更是抒发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对死亡的深层体验。

本文将以宏观的视角,探求其中所蕴含的普遍性特征,以求对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能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古代文人;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生命意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主体的生存状态、存在价值和最终归宿的自觉的体认、反思。

在对生命意识的深入思索中,对于死亡现象的观望与反思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儒道两家无疑都对死亡采取逃避的心态:儒家主要将目光集中于现实人生的功利追求之上,并不直言死生之事,试图在对生的价值的追求中缓解对死的恐惧;而庄子讲求的“生死齐一”的齐物论思想,似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但道家也讲“全生”,并批判了那些“危身弃生以殉物”[1]p800的行为,主张“乘道德而浮游”[1]p534。

受此影响,虽然在各种文学题材中都曾抒发对于生命、人生的或显旷达或觉消极的感叹,却很少能因此与死亡走的太过亲密,所作的思索也大多限于对生命的普遍而宏观性的把之握上。

可以说,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主题可以像悼祭主题这样距离死亡如此之近,体悟如此之深切。

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识的阐释与体认体认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极具个性色彩,是对于自身生命的独特的审美关照,但人类生命原本就有共通性,所以关于生命的体验最终也具有共通之处。

一、生年有终的人生感伤生而有涯,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其中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生命的有限性;一是死亡的必然性。

生命的有限性在文学中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生年有限的感发上,伤悼生命的离去,体味生命短促的悲凉是主要的情绪。

生命的有限性,接续的便是死亡的必然性。

正因着生命有终,才必然有死;也正因为生命终结的不可避免,才会令人分外悲伤于人生的有限,二者相依而生,不可断裂。

悼朝云全诗解析

悼朝云全诗解析

悼朝云全诗解析悼朝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悼朝云全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丰富,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对时代的思考。

本文将对悼朝云全诗进行深入解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首先,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悼朝云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在第一段中,悼朝云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经历,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段则刻画了悼朝云内心的挣扎和对自我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怀疑。

最后一段则展现了悼朝云对生命的坚守和对命运的理解,通过对“一念”、“一生”、“一切”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永恒的追求。

其次,从艺术特点上来看,悼朝云全诗采用了古典文学的写作方式,融合了汉文学的优秀传统和个人的独特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行文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和审美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经历的反思,悼朝云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诗歌充满了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反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再次,从历史背景上来看,悼朝云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

在唐代,诗歌成为了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为了追求和探讨人生真谛和社会价值,许多文人骚客都开始涉足诗歌创作,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盛世。

悼朝云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传承。

最后,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悼朝云全诗虽然创作于古代,但其主题和情感依然具有普世性和时代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悼朝云的诗歌激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命运的思考,唤起了人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引导人们坚守信念,追求真善美,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人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摘要】伤怀悼祭,从古至今都是每个个体情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主体在面对无可回避的终极面前的痛苦焦虑。

在千古文人哀婉动人的文字中,不仅传达了他们穿越千年历史也未曾凋零的感人深情,更是抒发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对死亡的深层体验。

本文将以宏观的视角,探求其中所蕴含的普遍性特征,以求对悼祭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能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古代文人;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生命意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主体的生存状态、存在价值和最终归宿的自觉的体认、反思。

在对生命意识的深入思索中,对于死亡现象的观望与反思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儒道两家无疑都对死亡采取逃避的心态:儒家主要将目光集中于现实人生的功利追求之上,并不直言死生之事,试图在对生的价值的追求中缓解对死的恐惧;而庄子讲求的“生死齐一”的齐物论思想,似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但道家也讲“全生”,并批判了那些“危身弃生以殉物”[1]p800的行为,主张“乘道德而浮游”[1]p534。

受此影响,虽然在各种文学题材中都曾抒发对于生命、人生的或显旷达或觉消极的感叹,却很少能因此与死亡走的太过亲密,所作的思索也大多限于对生命的普遍而宏观性的把之握上。

可以说,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主题可以像悼祭主题这样距离死亡如此之近,体悟如此之深切。

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识的阐释与体认体认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极具个性色彩,是对于自身生命的独特的审美关照,但人类生命原本就有共通性,所以关于生命的体验最终也具有共通之处。

一、生年有终的人生感伤生而有涯,是人类无法改变的现实,其中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生命的有限性;一是死亡的必然性。

生命的有限性在文学中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短暂、生年有限的感发上,伤悼生命的离去,体味生命短促的悲凉是主要的情绪。

生命的有限性,接续的便是死亡的必然性。

正因着生命有终,才必然有死;也正因为生命终结的不可避免,才会令人分外悲伤于人生的有限,二者相依而生,不可断裂。

生命短暂的感叹背后呈现的生命现象本质实则是人的个体时间意识的流露。

在宇宙洪荒、自然循环、四季更迭的大时间背景下,人的个体时间有限而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

生命虽然渺小如此,却仍旧是个体生命主体拥有的全部。

也正是意识到个体时间的短促,才会有看到他人时间耗尽时的绵绵伤感,悲从中来。

文人们知道,终有一日,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对于人生苦短这个再平常不过的道理的感叹与领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却数量可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2]p32“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3]p155等等,这样的诗文触目可见。

与其他以伤感为基调的忧生作品不同,悼祭文学的生命感伤是基奠于死亡的沉重土壤之上的,并非单纯的伤逝忧时,对生命有限的普遍感伤。

人生本就短暂,时光总是易逝,而经此一别,再无相逢,不禁令人哀断愁肠,更不用说掺杂了文人们清楚预见自身结局后的沉痛之感了。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病几多时……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5]p74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氏的诗句。

首句以爱妻亡故后自己的孤独处境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双重悲哀,既悲妻亡之故去,又悲自身之处境。

诗人由妻子的死亡引发出了对人生短暂、自身命运的思考:人生旅途长不过百年,想来自己活在这世上的时间想来也所剩不多了,终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而后人生的无常又让其对死后能否与爱妻合葬不敢有所奢望,更不用说来生再聚的愿望了,令人感伤无限。

二、面对死亡的恐慌焦虑任何的个体生命,都始终存在着一种企图将自己的生命长久的延续下去的渴望和冲动,但生而必死的残酷现实却又将其无情的粉碎。

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使得个体生命必然要对自己的终极表现出深深的忧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6]p91 这是孔子的焦虑,又何尚不是人类共有的焦虑!望着滔滔奔流,不禁令人联想到生命也如同这水流一样,匆匆而去一刻未曾停歇,每逢思此不免心忧。

悼祭文学正是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将文人面死而生的恐慌焦虑展现出来。

在心理学意义上,焦虑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不安或恐慌,是对即将面临的具有危险性,抑或不利处境的事物的本能的反应,多表现为不愉快、紧张甚至痛苦。

光是想想人生终黄土的客观事实,便已足够令人心生忧虑了,更不用说真正面临亲朋的死亡时所带来的不安了。

悼祭文学对于这种死亡焦虑的展现,正是通过其对于生命的悲剧性认识而表现出来的。

“变生仓促,哀哉上天,死生常理,我故晓然。

”[7]p159(王十朋《祭令人文》)从诗句中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内心潜藏的对于生死无常的不安情绪。

妻子的死亡对于诗人而言是件太过仓促的事件,诗人对于生死的自然法则固然是再明白不过的,却还是不免深感哀伤。

这哀伤不仅有对亡妻之死的难以接受,还有对生命短暂、无常的不能平静。

“我生纵有涯,焉能学蒙庄。

”[7]p425(毕沅《四十生朝自述》)一句中更是清楚地表明了其虽知生死皆有时,却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以旷达的心态面对内心的死亡焦虑。

人的必死性和情感上的难以接受所形成的反差,更添一份生命的悲伤与无奈。

值得说明的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至深的儒道两家,对死亡采取的都是相对回避的态度,并没有正视面死而生的焦虑恐慌,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消解。

虽然儒家企图以追求“三不朽”来缓解死亡带来的压迫感,但有时过于执着于现实的生活,沉溺其中不对死亡有所思考,反倒会在面临生命的终极之时产生更多的恐慌。

但伤悼文学却使人通过对生命易逝、人生短促的哀伤之情的抒发中得以缓解。

文人们虽然对死亡深怀焦虑,虽然充满了对生命悲剧性的认识,但也不会消极的否定人生,更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

三、痛并热爱死亡是生命这条单行道的终点,它的高墙坚固无形,横亘于未来的途中,没有人清楚,也无从选择何时就会与之相撞。

当生的热切欲望遭遇无法穿越的冰冷的死亡之墙的阻挡之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生命的疼痛感。

因着撞击的疼痛而来的还有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这痛不仅仅是因为死亡在生理上的不可超越性,(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0页)更缘由伴随生命而来的艰难困阻,以及一切对个体生命的否定因素——生命的不自由。

死与生都是不自由的。

生而为人,注定无法摆脱的东西、后天加予生命的重负实在太多,亲人、朋友的死亡便是所有负荷中分量不小的一笔。

这痛包括了“一往何时还,千载不复生。

”[8]p14(潘岳《思子诗》)对死者生命不可挽回的叹息,“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5]p102(梅尧臣《悼亡》其三)对死亡本身无从避免的伤感,“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

”[9]p74(梅尧臣《怀悲》)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吝妙赏之不留,悼知音之已逝。

”[10]p263(江淹《伤友人赋》)对憾恨不可弥补的惋惜等等。

与此同时,更应看到,文人们并非一味的沉溺于悲痛之中,这些对死亡的哀愁,恰恰反映出的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

没有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便不会生出如此沉重的忧伤疼痛。

哀愁越是深沉,眷恋越是热切;越是因哀愁而疼痛,越是因眷恋而热爱。

“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11]p89他们是在生命的疼痛中挚爱着生活的美好。

四、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的现实意义死亡的存在,一方面是生的否定,但另一方面却恰恰成为了生的彰显。

没有了死,也便无所谓生。

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使人领悟生存的意义。

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对其加以间接的体验。

文人悼祭作品正是通过对亲近之人的死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来反观生命和人生的。

他们对生命存在、人生价值、生命情感的领悟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所在。

首先,是对于死亡的审美超越。

虽然在客观理性上死亡有着绝对的不可超越性,但在主观的思想情感上,即便是死亡也阻挡不住生命的光芒。

斯人虽已逝,却依旧以记忆的形式继续存活于生者的心中,而诗人们又以文字的形式将其曾存在过的痕迹和对其倾注的情感封存在了虽经千年百年而犹未衰的诗句文章中,使亡者生命的痕迹及作者对其的情感一并存活至今。

作者则凭借自身的深情动人、思想启发人,以其对生命的强烈感触震撼后人,使其得以不朽。

这无疑是蓬勃的生命力量对死亡的一种超越,让生命的虚无之感稍显淡释。

其次,启发人们要把握生命。

在悼祭文学生命意识的探求中,我们看尽了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死亡的必然。

也正是这些消极的因素更增了生命的可贵和我们应及时把握、用心珍惜,让生命少一分悔恨惋惜。

正如罗洛·梅说的那样“有些人直到通过某人的死,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的可贵后,才懂得什么是深挚的爱。

”[12]p118固然这是由死亡衬托出的死者生前的可贵,却不免令人惋惜,为何总在失去后才幡然醒悟?古人之伤,足以为鉴。

【参考文献】[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2010.03重印)[2]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谢思炜.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08(重印)[4]尚永亮、高晖.十年生死两茫茫——悼亡诗百首译析[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2011.07重印)[6]胡旭.悼亡诗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7]郭秀华.高培权.历代哀祭诗词精华二百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8]朱东润.梅尧臣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赵逵夫.历代赋评注(4)·南北朝卷[m].成都:巴蜀书社,2010.[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03(2009.05重印).[11][美]罗洛·梅(rollo may).冯川.罗洛·梅文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