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
政治学概论 复习必备重点
![政治学概论 复习必备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a0f1b0aef8941ea76e05ea.png)
1、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产生,并且到一定历史阶段而消亡的。
2、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A、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凡是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与此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
B、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现象。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儒、法、道三家的治平之学各有特点、互相对立、互相渗透,有互补作用。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时期:
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2、另一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是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他认为伦理学研究是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的群体的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其代表作《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第三次,从社会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什么是国家?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贵州大学政治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政治: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1bf8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4.png)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政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的复习中,对于研究方法的重点内容需要特别重视。
下面将针对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复习要点进行梳理。
概论在复习政治学研究方法之前,首先需要理解研究方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获取知识、验证理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和程序。
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定义问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研究方法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从事实中获取深层次的理解、揭示规律,主要采用文字和图像来表达研究结果;定量研究方法则强调数据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量化和数值化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关系。
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在收集数据时,可以采用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阶段,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研究问题进行回答。
常用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涉及到多种具体研究方法,常用的包括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
在考试复习中,需要重点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实践能力培养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中,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进行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政治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复习中,通过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f4b290c59eef8c75fbfb33d.png)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1.政治学的规范性一般指的是政治哲学,政治学的科学性一般指的是政治科学。
2.政治科学3次发展高峰:a.芝加哥高峰b.行为主义高峰c.理性选择/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高峰。
3.行为主义特征:规律性;可证性;技术性;数量化;系统性;纯科学;整合性。
4.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定性研究:就是指没有具体的数字,从理论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
如果结合实例,便可做成实证研究。
定量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调查问卷、相关指标的设计,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对问卷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研究或数学模型研究,以根据数据模型的计算结论得出有倾向性的意见。
5.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6.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
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7.概念的功能:a.分类;b.比较或排列;c.量化;d.设模。
8.概念的评估:a.概念的经验内涵b.概念的系统内涵c.概念的有效性 d.概念的可靠性。
9.政治心理的特性:a.自发性b.社会性c.复杂多样性d.相对稳定性。
10.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a.从微观的政治心理出发,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b.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c.更强调科学的方法,以判断数据收集过程的可靠性以及用于验证前提假设的证据之有效性。
11.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范式:a.心理-政治学派:强调政治心理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表现形式,注重揭示政治活动的心理规律(伊文、狄伦佐)b.政治-心理学派:重点探究政治过程乃至社会经济过程对个体的影响(华生、托尔曼、斯金纳)c.政治-心理交互作用学派:场心理学:政治过程和心理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k.温勒)12.人格对政治的影响:政治效能感;权威主义;离群和疏远;权利动机;教条主义。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13afbe69dc5022aaea00f2.png)
群体政治心理分析
1、投票行为 2、政治态度 2、社会变革的心理基础
社会政治心理分析
1、政治运动心理分析
国际政治心理分析
1.个体心理分析在对外政策问题中的应用 2.国际安全与冲突的心理分析
3.种族主义、族群冲突和种族灭绝的心理分析
4.恐怖主义的心理分析
政治运动的产生
亨廷顿曾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中提到“由于经济发展、集团分化、利益冲 突、价值转变及民众参与期望提高,形成了 对政治体制的超负荷压力,由于没有健全的 制度化体制加以疏导,这种期望会变成强烈 的挫折感,从而转化为不稳定的暴力。” 作者认为,当心理上的需要期望和现实中的需要满足 程度之间造成差别时,人们就会产生被剥削感和挫折 感,革命便由此而来了。 心理基础: 高期望值与社会满足感 按劳取酬与社会不公平感 政治参与要求与制度承受能力 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改革中除了政治经济体制,人们的传统心理和守旧思想也是改革的对象。改革 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才能顺利进行。这些心理障碍主要有心理 定势、落后舆论的压力、失衡心理和期望效应等。可以通过重视宣传、加强意见沟 通、满足各类需要、提高承受能力等来达到克服障碍、促进改革的目的。 在中国有深厚基础的是封建统治传统和小生产者的狭 隘意识,正是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阻碍中国前进、 发展的巨大思想障碍。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思 想解放史。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仅冲决着 僵化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也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为政治心理 的变革提供了深厚土壤。 由狭隘顺从心理向参与心理转化; 由为民作主意识向民自为主意识转化; 自由平等意识正在取代等级依附意识; 由权威性格向民主性格过渡; 由人治意识向法制意识的转化;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5章 政治心理分析方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5章 政治心理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f5d8adf61fb7360b4c658f.png)
•对政治主体而言,政治心理是政治行为产生的重要内在 动因。 •从静态政治现实和政治形势来看,政治心理是政治现实 的晴雨表,是判断政治形势的重要依据。 •从动态的政治发展和变革过程来看,政治心理既是政治 变革的催化剂,同时又是政治变革的缓冲剂。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20世纪50年代到 60年代
2.50年代重点在于 权威主义人格和政 治态度;60年代之 后对个体政治心理 研究;还有一些学 者关注集团间冲突 和战争心理根源。
3.1968年,美国政治 科学协会成立了政 治心理学会,标志 着政治心理学的正 式诞生。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5.1.2 政治心理学 3.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5.2.1 心理--政治学派
1.人格的概念 虽然对人格的具体定义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学者们在 使用这一概念时,都包含两大共同含义:1)有组织的内 在倾向;2)历史的稳定性或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认 为,人格可以看作是每个个体将其带入情境中的有组织的、 稳定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觉得其行为,并且表现 出个体差异性。
权威主义
B
(authoritarianism)
政治效能感
A
(political efficacy)
政治活动层面
教条主义
C (dogmatism)
权力动机
E
(power motivation)
D
离群(anomie) 和疏远(alienation)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5.2.1 心理--政治学派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2023年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2023年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bc31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6.png)
第一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简答、论述)★★(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单选、名词解析)★★★(1)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
(3)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有两个层次:(4)狭义上: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5)广义上:政治学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研究同国家密切相关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单选、简答、论述)★★《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奠定了马克思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开始形成。
具体内容:(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系统地阐发了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5)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1)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的基础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学说对国家起源的解释不同,重视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2)氏族:就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单位,以氏族为核心。
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的社会组织形式。
(3)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的基本特点: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根本规则)②氏族议事会是决定氏族事务的管理机构;③氏族成员的根本利益一致,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保护。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56763883c4bb4cf6ecd101.png)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导论部分:1.了解政治学研究方法从政治哲学、到行为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的历史变迁2.什么是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其有什么重要性3.如何理解政治科学研究中经验与价值之间的关系4.政治科学研究的目的?5.政治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各种类型的基本含义6.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划分第一章7.概念的含义、性质和定义方法8.概念的功能及评估第二章9.命题、通则、假设、定律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0. 通则的类型及一个科学通则必须满足的三个要求?11.检验假设的逻辑基础:归纳证明,证实和证伪12.检验假设的反应性研究方法和非反应性研究方法各有哪些第三章13.模型的含义、同型性模型和理想化模型的区别,理论模型与半理论模型14.模型的功能第四章15 理论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6.理论的分类与功能17.解释的含义、完整性与六种模式第五章18.政治心理的含义、结构、特性和作用19.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20.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流派的区别21.人格的含义与人格理论的两大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22基于学习理论—社会化模型的政治心理发展过程23、政治心理分析方法在个体、群体、社会和国际政治层次的运用的基本知识第六章24.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25.理性选择分析方法的特点26.奥尔森集团行动分析的逻辑,如何克服集团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27.奥尔森是如何分析利益集团同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的关系的?28博弈论的核心、重要概念和假定,博弈的基本分类、囚徒困境与博弈的标准式表达第七章29.政治精英分析的几个先驱的基本贡献30.拉斯维尔精英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1.莫斯卡的政治阶级论、帕累托的统治精英论及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的主要内容32.精英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主要运用33.角色分析方法的重要范畴及功能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34.对角色分析方法的评价,角色分析方法的主要运用第八章35政治团体分析早期理论与后期理论的不同36 小团体分析方法的适用对象、主要观点37.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38以杜鲁门《政府过程》为例来说明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39.对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评价第九章40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含义及最核心问题41.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发展和演变42.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和范围43.规制的政治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44.传统制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方法的核心特征45.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第十章46. 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内容47. 阿尔蒙德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特点48.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不足49.与政治系统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的含义50.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官民冲突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解决第十一章51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的含义52.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的特点53.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第十二章54.政治沟通分析的主题与主要概念5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的评价56.林德布洛姆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式的要点和缺点的分析57.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思想58.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59.西蒙决策过程四阶段论的基本内容60.林德布洛姆的多元决策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十三章61.政治科学研究过程的六个步骤62.如何选择政治研究的课题63.一个好的政治科学研究问题应该具有的特征64.研究假设及其操作化65.概念的四个测量层次66.政治科学的研究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经验资料的来源分类)67.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和检索途径68.文献综述的含义和作用69.参考文献和注释的作用与方式,了解基本格式第十四章70.实证研究的资料来源与直接收集方式71.实证研究资料收集的间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作用、抽样设计的步骤72.、问卷的内容及设计原则、需注意的问题。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b928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4.png)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政治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论,是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政治研究方法的知识点。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等非数量化数据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获取对特定现象的深刻理解。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访谈、观察等。
1. 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整合和评价,以获得对研究问题的全面理解。
2. 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个别或少数几例现象的实践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特征,为理论的建构提供具体案例。
3. 访谈: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研究对象交流,获取其经验、态度和看法,进一步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及行为。
4. 观察:系统性地记录、分析研究对象的现象和行为,以揭示其规律性和特点,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依据。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化数据,以获取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科学论证。
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1. 问卷调查:设计和分发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解释,得出结论和建议。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现象和处理结果,验证研究假设,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解释。
3. 统计分析:通过相关性、回归、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进一步验证和论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实践、制度或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推断其影响与启示。
比较研究方法包括对比案例研究、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1. 对比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两个或多个案例,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2. 横向比较:比较不同地区、国家或文化间的政治现象和实践,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3. 纵向比较:比较同一地区、国家或文化间政治现象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其历史演进和影响因素,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1278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8.png)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二章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8a461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d.png)
验证结果
如果推出的结论与事实相符合,那么
一般就认为假设得到了证实。如果推出的 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那么,人们一般就 认为假设被证伪了。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3.3 检验假设的具体方法
1.反应性研究方法 系统地观察人们对一定刺激的反应
1.调查研究:是收 集第一手数据用以 表述一个难以直接 观察的大总体的最 佳方法。研究总体 过大无法对全体进 行观察,有必要选 取一个群体样本代 替总体。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通则的两种形式
假设(Hypothesis)
一个假设实际上是对 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 关系的一种猜测。
定律(Laws)
一个定律是一个真实 的假设,是被证实的 假设。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2 通则的特性和分类
一个科学的通则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统计的通则 较弱的形式是“有 些A是B”,“大多 数A是B”,或“A趋 向于B”。 较强的形式是“百 分之七十五的A是B” 或“A为B的概率是 零点七五”。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3 假设的检验 2.3.1 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 2.3.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2.3.3 假设检验的具体方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命题(Statement) 通则(Generalization) 假设(Hypothesis) 定律(Laws)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命题(Statement) 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
00312《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
![00312《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0b79b8102de2bd96058897.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1.“政治”最初的含义:是指古希腊成邦,即城市国家,我国古代“政治”的含义是:统治的意思,也即“治国平天下”的含义。
2.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观。
(1)从道德的角度,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为了使人类社会达到道德至善的境界;代表人物:(1)中国的“孔子”;(2)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3)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
(2)从法律的角度,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
(3)从权力的角度,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即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对法、势、术的掌握和运用。
典型代表:①《韩非子。
定法》;②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又称为《霸术》,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③德意志首相卑斯麦,把政治说成是当政者的统治艺术;④美国“拉斯韦尔”,认为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⑤)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4)从管理的角度,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①孙中山,他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标志着我国近代政治观的一种发展和进步。
②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认为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进程”。
(5)从政策的角度,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者戴维。
伊斯顿提出了“权威性分配说”,在《政治体系》书中提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执行权威性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
3.马克思把政治解释以下四个方面:(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即包括①统治阶级与被统级的关系;②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③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十章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b47e4d790b1c59eef8c7b46b.png)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0.1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10.1.2 系统论在政治学领域的运用 代表人物: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 代表著作:《政治系统》 (1953) 《政治分析框架》(1965)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1965)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0.1.2系统论在政治学领域中的运用 10.1.3政治系统分析的基本模式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0.1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10.1.1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渊源
• 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 theory):在一般系统 理论中,系统指的是一组相互联系的要素,含三 个方面的含义: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系统与环 境之间的边界和维持行为。 • 控制论(cybernetics):控制论是系统理论的一 部分,但也是其核心的部分。控制论的核心思想 是:无论是机器还是生物有机体,或者社会、经 济系统,反馈都是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控制论 特别重视反馈机能,这也是其对政治系统论的主 要影响。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材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
10.1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于发展
10.1.3 政治系统分析的基本模式
系统的目标 政 治 体 价值和代价 控 制 反馈 出
输
需求与欲望 资 源
输
入 支 持
米歇尔的政治系统输入-输出模式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材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
10.1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于发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0.2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0.2.3 宏观抽象分析的特点
政治科学方法论复习重点
![政治科学方法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004a58ad51f01dc281f1ed.png)
政治科学方法论导论1、何为政治科学研究方法?2、政治科学研究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学术自觉和人文自觉?3、政治科学研究的目的是?4、政治科学有哪些基本类型?5、方法与对象和内容的关系如何?第一章6、概念和语词的关系?7、何为概念的本质与非本质定义?8、如何界定明确概念?9、概念可分为哪几类?10、概念有哪些功能?11、评估概念的标准有哪些?12、举例说明概念的歧义与复杂性?13、如何将概念操作化?定义与指标?第二章14、命题分为哪几类?单概念命题:由一个概念或逻辑词语构成的命题多概念命题就是通则,是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命题。
15、通则有哪两种形式?16、通则有哪些基本特性?17、如何理解通则的范围不受限制?18、合理假设有哪些特征?19、如何检验假设?第三章20、什么叫做模型?理论与模型的关系?21、如何对模型进行分类?22、模型的功能是什么?第四章23、如何界定政治科学理论?24、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分类?25、理论的重要性是什么?有哪些作用和功能?第五章26、何为政治心理,其结构要素有哪些?27、政治心理的特性和作用?29、简述政治心理分析的三种范式?8530、简述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四个层次?94第六章31、理性选择分析理论的基本假设?32、理性假设分析理论的形态?3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有哪三大要素?34、公共选择理论的主张和内容有哪些?35、公共选择理论给我们哪些启示?36、简述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困境37、请列举博弈论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前提假设?38、请列举博弈论的类型?第七章39、简述莫斯卡的政治阶级论、帕累托的统治精英论、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12940、如何评估精英分析方法?13341、解释以下概念:角色期望角色扮演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失败角色中断42、如何评价角色分析方法?13843、简述帕累托对精英兴衰原因的分析?13944、简述帕累托对精英流动与维持的分析?14045、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试分析近几年来日本首相频繁更迭的原因? 第八章46、简述政治团体分析的四个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代表作观点?11447、简述小团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观点运用范围?14648、试述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148-----14949、试述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14950、试述利益集团追逐和运用权力的方式? 149-----15051、如何评估政治团体的分析方法?(优缺)15252、解释以下概念:集团利益集团系统捷径?148第九章53、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哪些特点?54、简述经济学与制度分析方法的类型?55、试述规制的政治经济与制度分析方法?56、试述国际政治经济与制度分析方法?57、简述新制度经济分析方法?16458、试述传统政治学制度研究的特点?优点?缺点?165----16659、简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核心特征?60、简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意义和困境? 172----173第十章61、简述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理论渊源?175 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62、简述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四种模式?17863、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展开说明)?64、试述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输入输出反馈环节?185----19065、如何评价政治系统分析方法?190第十一章66、政治机构功能分析方法有哪些基本概念?19467、政治机构功能分析方法框架的三个假设有哪些?19568、简述政治机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95---19769、简述政治机构功能分析方法的三个层次? 198----20170、体系功能分析有哪些内容?19871、过程功能分析有哪些内容?19972、整个政策(功能)过程共分为哪几个阶段? 200----201第十二章73、简述政治沟通的内涵及意义?20574、沟通过程包括的要素?20575、请例举并解释政治沟通分析的主要概念?206-----20776、如何评价政治沟通分析方法?20977、政治决策分析的意义?211---21278、决策分析模式的类型?212-----21679、如何评价政治决策分析方法?218----219。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4章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理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第4章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7e8f1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d.png)
4.3 理论的功能
4.3.1 解释(explanation)的界定
2、解释经验的通则 通则的功能主要是解释单个事实,理论不光可以解释单 个事实,而且可以解释经验的通则,因为它比经验的通则更 普遍,范围更广。经验通则展现的是某些特定变量之间的关 系,而可靠的理论能够更加普遍的和完全的解释通则。
4.3 理论的功能
4.2 理论的分类 4.2.1 第一种分类 4.2.2 第二种分类 4.2.3 第三种分类
4.2 理的 研究方法作为理论构建 的主要基础,理论所揭 示的是现象与现象之间 的因果性联系,发现一 般性或特定性的规律。
政治科学研究的大部分 理论都属于科学性理论
发生模式发挥解释作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连接不同阶段 现象之间关系的方式必须是法则逻辑模式。第二,发生模式中发生 解释的每一阶段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解释,每一阶段先决条件的发 生并非有其必然性。
第4章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理论
1.
理论的界定
2.
理论的分类
3.
理论的功能
4.1 概念的界定 4.1.1 理论的概念 4.1.2 理论的基本形式
4.1理论的界定
4.1.1理论(Theory)的概念
政治科学理论,是指“在各个复杂的方面都有逻辑上的内在的 联系的一整套命题或命题体系”。“科学的理论……是一个由通则 构成的演绎系统,从此可以得到对某种已知事件的解释和预测。”
中层理论
用尽可能少的变量解释有限的现象。 如:地缘政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功能主义等
微观理论
对那些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说明的理论。 从最小的个体开始,在政治科学中,是从人开始的。
4.3 理论的功能 4.3.1 解释的界定 4.3.2 解释的完整脏性 4.3.3 解释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复习要点
导论部分:1.了解政治学研究方法从政治哲学、到行为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的历史变迁
2.什么是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其有什么重要性
3.如何理解政治科学研究中经验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4.政治科学研究的目的?
5.政治科学研究的类型划分,各种类型的基本含义
6.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划分
第一章7.概念的含义、性质和定义方法
8.概念的功能及评估
第二章9.命题、通则、假设、定律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通则的类型及一个科学通则必须满足的三个要求?
11.检验假设的逻辑基础:归纳证明,证实和证伪
12.检验假设的反应性研究方法和非反应性研究方法各有哪些
第三章13.模型的含义、同型性模型和理想化模型的区别,理论模型与半理论模型
14.模型的功能
第四章15 理论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6.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17.解释的含义、完整性与六种模式
第五章18.政治心理的含义、结构、特性和作用
19.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20.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流派的区别
21.人格的含义与人格理论的两大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
22基于学习理论—社会化模型的政治心理发展过程
23、政治心理分析方法在个体、群体、社会和国际政治层次的运用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24.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25.理性选择分析方法的特点
26.奥尔森集团行动分析的逻辑,如何克服集团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
27.奥尔森是如何分析利益集团同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的关系的?
28博弈论的核心、重要概念和假定,博弈的基本分类、囚徒困境与博弈的标准式表达
第七章29.政治精英分析的几个先驱的基本贡献
30.拉斯维尔精英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1.莫斯卡的政治阶级论、帕累托的统治精英论及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的主要内
容
32.精英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主要运用
33.角色分析方法的重要范畴及功能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
34.对角色分析方法的评价,角色分析方法的主要运用
第八章35政治团体分析早期理论与后期理论的不同
36 小团体分析方法的适用对象、主要观点
37.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38以杜鲁门《政府过程》为例来说明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39.对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九章40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含义及最核心问题
41.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发展和演变
42.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和范围
43.规制的政治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44.传统制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方法的核心特征
45.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
第十章46. 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内容
47. 阿尔蒙德政治系统分析模式的主要特点
48.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不足
49.与政治系统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的含义
50.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分析官民冲突类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解决
第十一章51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概念的含义
52.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的特点
53.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54.政治沟通分析的主题与主要概念
5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的评价
56.林德布洛姆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式的要点和缺点的分析
57.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的基本思想
58.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
59.西蒙决策过程四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60.林德布洛姆的多元决策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61.政治科学研究过程的六个步骤
62.如何选择政治研究的课题
63.一个好的政治科学研究问题应该具有的特征
64.研究假设及其操作化
65.概念的四个测量层次
66.政治科学的研究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法(主要依据经验资料的来源分类)
67.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和检索途径
68.文献综述的含义和作用
69.参考文献和注释的作用与方式,了解基本格式
第十四章70.实证研究的资料来源与直接收集方式
71.实证研究资料收集的间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作用、抽样设计的步骤
72.、问卷的内容及设计原则、需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