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dc89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5.png)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是一门关于政治现象、制度、流派和理论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科学的各个领域,并概括了这些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理解政治学研究最基本的入门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复习政治学概论有帮助。
1. 政治学概念政治学的定义比较难界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权力和公共事务的学科。
政治是实现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原理、变化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行为、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以解释发掘和改变上述各种政治现象。
2. 政治学理论政治学的理论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现代化理论、制度理论、政治文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各自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并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在复习政治学概论时,我们需要对这些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3. 国家及其政治制度国家是现代社会最基本也最具有权威性的制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基于特定领土、人口和文化背景,在其内部实行官方强制规范的权威组织。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组织的基本形式,包括民主制、专制制、共和制等。
政治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4. 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是指政治制度下的各种政治参与活动,包括选举、政治游行、示威、抗议、政治宣传等。
政治文化则是研究人们对政治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研究。
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氛围。
5.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是指各国之间的权力博弈和合作。
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是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国际环境保护和全球化等问题。
与国际政治相关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是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国际政治组织和竞争机制等问题。
6. 总结政治学概论是一门广泛而深刻的学科,它不仅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也对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13afbe69dc5022aaea00f2.png)
群体政治心理分析
1、投票行为 2、政治态度 2、社会变革的心理基础
社会政治心理分析
1、政治运动心理分析
国际政治心理分析
1.个体心理分析在对外政策问题中的应用 2.国际安全与冲突的心理分析
3.种族主义、族群冲突和种族灭绝的心理分析
4.恐怖主义的心理分析
政治运动的产生
亨廷顿曾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中提到“由于经济发展、集团分化、利益冲 突、价值转变及民众参与期望提高,形成了 对政治体制的超负荷压力,由于没有健全的 制度化体制加以疏导,这种期望会变成强烈 的挫折感,从而转化为不稳定的暴力。” 作者认为,当心理上的需要期望和现实中的需要满足 程度之间造成差别时,人们就会产生被剥削感和挫折 感,革命便由此而来了。 心理基础: 高期望值与社会满足感 按劳取酬与社会不公平感 政治参与要求与制度承受能力 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改革中除了政治经济体制,人们的传统心理和守旧思想也是改革的对象。改革 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才能顺利进行。这些心理障碍主要有心理 定势、落后舆论的压力、失衡心理和期望效应等。可以通过重视宣传、加强意见沟 通、满足各类需要、提高承受能力等来达到克服障碍、促进改革的目的。 在中国有深厚基础的是封建统治传统和小生产者的狭 隘意识,正是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阻碍中国前进、 发展的巨大思想障碍。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思 想解放史。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仅冲决着 僵化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也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为政治心理 的变革提供了深厚土壤。 由狭隘顺从心理向参与心理转化; 由为民作主意识向民自为主意识转化; 自由平等意识正在取代等级依附意识; 由权威性格向民主性格过渡; 由人治意识向法制意识的转化;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a3d6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6.png)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答: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视为社会高级器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
(2)社会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指向整个社会的社会功能之一。
3、法学视角下的政治(1)法学视角下的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成了立法、守法和执法的过程。
(2)有的法学家认为作为现代政治核心所在的国家就是法律的产物,国家是位执行法律而设置的:有点法学家认为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相应意志及行为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4、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下,政治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符号和象征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政治具有自身的意义。
5、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政治首先是被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对待的。
至于到底什么才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政治科学领域内部也同样有着一耳光刘辩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政治科学研究对象的政治也并不完全一样。
就狭义而言,当代的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多哦你都敢形式及其关系。
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6acdb4502020740be1e9bd6.png)
第三节 谈判活动的管理
二、谈判活动的信息管理
1.谈判信息搜集的作用
•制定谈判战略的重要依据 •控制谈判过程的手段 •谈判双方的中介
第三节 谈判活动的管理
二、谈判活动的信息管理
2.谈判信息搜集的主要内容
• 市场信息的主要内容
① 国内外市场分布信息 ② 消费需求信息 ③ 产品销售信息 ④ 产品竞争信息 ⑤ 产品分销渠道
第二节 谈判现场的布置与安排
五、谈判议程安排
1.制订合理议程的作用
2.议程的一般内容 3.议程制订技巧 4.议程反控制 5.己方的一般议程安排
第三节 谈判活动的管理
一、谈判组织的管理
1.选择合适的谈判人员 2.确定谈判的负责人 3.做好分工,协调谈判人员之间的关系 4.调整好领导干部与谈判人的关系
2.时间安排的原则
•互利原则 •优势原则
第二节 谈判现场的布置与安排
三、谈判时间的安排
3.时间禁忌
•己方准备严重不足仓促上阵 •谈判人员心身疲惫,状态不佳情绪低落 •对方心气正高,情绪高昂,准备充足 •用餐时
第二节 谈判现场的布置与安排
四、谈判地点的选择
1.主场谈判特点
•有利于专注于谈判 •充分利用环境优势给对方以压力 •消除外出谈判相关的影响 •节约外出谈判相关的旅行费用 •己方的压力大于客场谈判
第二节 谈判现场 二、谈判双方座位的的布安置排与安排
•主相对而 坐 •任意就座 •不设谈判
谈 判 人
第二节 谈判现场的员 布置与安排 的 素
三、谈判时间的安排质要
求
1.谈判时间的分1 类
.
•己方时间
思 想
•他方时间
品 德
•互利时间 2 .
政策科学研究综述
![政策科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af6ae64783e0912a2162ada.png)
政策科学研究综述一、政策科学产生背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对政策的研究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在西方,早在亚里斯多德、柏拉图、阿奎那、马基雅弗利等古代贤哲的政治著作中就有许多有关政策和政策研究的论述,作为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思想库前身的智囊及智囊制度在西方国家也出现得很早。
在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仅涌现了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一大批与政策和政策研究密切相关的著述,而且还为后世留下诸如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和对唐太宗敢言直谏的魏征等古人在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估方面的成功佳话。
然而,作为一门学科的政策科学则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兴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世界,一方面,生产、科技、贸易等诸领域的社会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崭新局面,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影响广泛等时代特征极为明显; 另一方面,专业化所要求的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使具体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在走向深入的同时,其研究范围也变得日愈狭窄。
社会活动规模日益庞大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使当代社会科学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日显不足。
与此同时,因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高度协同以及自然、科技和社会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制约趋势而导致的现代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性,也要求社会科学在研究现实问题时有新的突破。
再加之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系统分析、运筹学等方法论学科的出现,更是从研究方法上为政策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政策科学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
二、政策科学研究的状况(一)、国外政策科学的研究状况政策科学诞生于美国。
早在40年代,美国政治科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便提出了“政策科学”(PolicyScience)概念。
1951年,他和D·勒纳(DanielLerner)合编了《政策科学》一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八章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35e32b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5.png)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2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理论认知
8.2.2 利益集团的基本框架
• 集团是团体分析的基本单位。本特利和杜鲁门 都主张团体分析方法的焦点应是集团而不是个 人。因为它假设集团比个人在政治过程的形成 上更有影响力。集团分析认为,政治系统是由 许多集团互动而形成的网络。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政治团体分析的颠峰。现代的政治 团体分析作为政治科学中土生土长的理论,已经奠定了其 作为政治研究中主要途径之一的地位。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1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8.1.2 政治团体分析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20世纪第5一0年阶段 代的原始集 团理论阶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2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理论认知
8.2.1 小集团理论的分析方法
第三,小团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次级理论类型:
• 场论,它认为团体是一个整体,每一团体都有其自身的 特征,不能简化为个体成员,小团体可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并影响乃至改变环境。 • 微观功能理论,它假定团体具有满足其成员心理需求的 功能,这些心理需求包括现实创造性、归属感和安全感等。 • 团体思想氛围理论,它主要是运用场论和微观功能理论 来解释一些小团体中特有的现象。它认为团体所提供的心 理功能比规定的团体工作任务更为重要。
第三,团体分析方法在
很大程度上介于个体研
究和整体宏观研究之间,
有承接不同层次理论和
方法的意义。
其次,团体分析方法具 有强烈的实证主义色彩, 并且具有强大的描述力。 1、在现代代议制民主 中,集团的功能代议可 以弥补区域代议的不足; 2、利益集团能够为决 策者提供信息和政策建 议。
政治学概论笔记_孙关宏_胡雨春_任军锋
![政治学概论笔记_孙关宏_胡雨春_任军锋](https://img.taocdn.com/s3/m/a0c0b5c25fbfc77da269b131.png)
A. 政治与政治学1. 政治的内涵:狭义:当代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时间上,只涉及国家;空间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广义:当代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
【时间上,全部人类历史;空间上,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力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GL p13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狭义: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广义: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GL p16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政治观(解释历史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并以经验的观察来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政治辩证法(把社会政治生活看成一个运动的过程,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来从社会政治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中去发现政治活动的规律)具体的: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GL pp18-19【具体方法】传统政治哲学的:先验设定与逻辑推演,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准则及现代政治科学的:早期,制度研究、历史比较;行为主义,去除价值,数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个体出发,经济人假设;新制度主义,从制度的动态运作中探求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跨学科的】政治社会学(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生物政治学(人的政治行为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地理学、政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动机与政治、个性与政治、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etc.拉斯韦尔)GL pp18-274. 中西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详见GL pp27-435. 政治学概念体系:B. 政治关系6. 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山东大学方雷教授简介
![山东大学方雷教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f380104be23482fb5da4c3a.png)
山东大学方雷教授简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方雷的个人简介姓名:方雷职衔: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学术兼职:山东大学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管理,政党政治,中东欧政治发展?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东欧国家政党与政治思潮研究”(主持人)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转型国家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主持人)3.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中东欧国家政治转轨研究”(主持人)主要着述:1.?《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 《地方政府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4. 《欧盟东扩的正负效应分析》,《欧洲研究》5. 《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6.《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乌俄关系》,《世界政治与经济》开设课程:一、本科生课程1.地方政府学2.政治学名着导读3.政治科学研究方法二、研究生课程(硕、博)1.政治学专题研究2.地方政府专题研究教书感言:尽己所能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减少他们求学求知的困惑。
多读书,去愚尚智;勤思考,顺理成章。
学业自述文革之初出生于安徽亳州,1984年来到山东大学,接受了系统学习和孔孟之道的熏陶,基本算是知书达礼了吧。
1995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转眼人到中年,已经过了人生的拐点。
值得庆幸的是,在学术志业的道路上不断得到许多老师、前辈、同事的教诲和提携,恩情浩荡,铭记在心。
一路走来甘苦自知,2003年晋升教授,2007年当了博士生导师,当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从教十余年来以来先后主持了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教育部社科项目,一个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多次参与国家和教育部重大和重点攻关项目的科研活动;在《欧洲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论坛》等刊物上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撰写学术着作6部,参着和参编10余部。
孙关宏版《政治学概论》笔记
![孙关宏版《政治学概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ae7f2d584254b35eefd34e8.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内涵(一)政治内涵在西方的演变1、古希腊政治的内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将人的生活领域区分为家庭和城邦,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则是城邦生活,与家庭这一基于人的自然需求而形成的联合体不同,城邦这一更为高级的政治组合则是基于某种“契约”,它志在使人们趋向善良,成为优良的动物。
古希腊人所理解的政治首先意味着在城邦内部服从法律和在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去除暴力,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政治研究的是城邦群体要达到的善。
2、古罗马政治的内涵:公元前509年,古罗马人建立了共和国。
“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
在古罗马,共和国被理解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它不是在某一个地域中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罗马政治的核心。
代表人物:西塞罗3、中世纪政治的内涵:与古典时期围绕“公民德行”展开的政治活动不同,此时的政治已经蜕化成一种利益政治,是家长与臣仆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政治活动成了私人领域的扩大化;此外,由于宗教信仰的兴起和教权的扩大,教权与皇权之间的日益成为中世纪政治的一道风景线。
4、现代政治的内涵:现代政治是一种以现代国家为中心的政治,现代国家又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
随着纯粹私有制的产生和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从各方面侵蚀了传统政治的基础,并提出了以私人利益为基础而结成的近现代国家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现代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现代政治的另一特性就是以主权为核心的权力政治。
从此,政治便成了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成了围绕着获得、保持和夺取权力而展开的活动的总称。
(二)政治内涵在中国的变迁1、古代政治的内涵在中国古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君主及其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但是这种管理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活动,而是上承天命而进行的抚民和安民活动所以相对于古希腊的政治而言,中国古代并没有明显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一种一以贯之的载道和行道活动。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二章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8a461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d.png)
验证结果
如果推出的结论与事实相符合,那么
一般就认为假设得到了证实。如果推出的 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那么,人们一般就 认为假设被证伪了。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3.3 检验假设的具体方法
1.反应性研究方法 系统地观察人们对一定刺激的反应
1.调查研究:是收 集第一手数据用以 表述一个难以直接 观察的大总体的最 佳方法。研究总体 过大无法对全体进 行观察,有必要选 取一个群体样本代 替总体。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通则的两种形式
假设(Hypothesis)
一个假设实际上是对 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 关系的一种猜测。
定律(Laws)
一个定律是一个真实 的假设,是被证实的 假设。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2 通则的特性和分类
一个科学的通则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统计的通则 较弱的形式是“有 些A是B”,“大多 数A是B”,或“A趋 向于B”。 较强的形式是“百 分之七十五的A是B” 或“A为B的概率是 零点七五”。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3 假设的检验 2.3.1 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 2.3.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2.3.3 假设检验的具体方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命题(Statement) 通则(Generalization) 假设(Hypothesis) 定律(Laws)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2.1 命题的分类
•命题(Statement) 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
《概论》共分10个专题
![《概论》共分10个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7366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4.png)
《概论》共分10个专题
1. 引言,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介绍《概论》这门课程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科学方法论,这个专题将探讨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和验证等。
3. 逻辑思维,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推理、演绎和归纳等。
4. 统计学基础,这个专题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
5. 科学伦理,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讨论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包括诚信、保密和人体试验等。
6. 社会科学,这个专题将介绍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
7. 自然科学,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
8. 人文科学,这个专题将介绍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包括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等。
9. 技术与创新,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探讨技术和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科技进步、工程设计和创业等。
10. 未来展望,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展望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
以上是《概论》这门课程所涵盖的10个专题的简要介绍。
每个专题都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292d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e.png)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国际政治的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1. 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如何给“国际政治”下一个确切定义?“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词在西方权威性的百科全书类工具书中,往往难以找到较详尽的解释,甚至常常以“国际关系”、“国际事务”、“外交关系”等类的词语代替它。
如,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在1968年出版的《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David L Sills,“World Eneclopedia 0f Social Science"The Macmilliam Company,1968)第八卷,在“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条文中的解释是:“主要讨论国际关系间的重要政治体系、过程与问题。
详细内容请参阅国际关系条目。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1977年第九卷)的解释与《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解释雷同,并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国际政治、国际事务、国家间关系、世界事务、世界政治、外交事务、对外关系、国际关系等词同义”。
西方关于国际政治的界定:西方学者的相关文章1。
美国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流派的鼻祖,著名学者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在《国家间政治》(Politics Among Nations—A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中曾给“国际政治”界定为“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2。
所谓国际政治,也是一种政治,而且是专门研究政治各种利害关系中“强力或权力”的实质及其应用的。
目前我国学者对国际政治的界定种种,相关文章有3:国际政治一般是指国际行为主体,尤其是国家行为主体,即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行为体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体现出来。
4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为了自身权益的需要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强权与民主、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战乱与秩序等现象和关系的统称。
美国罗彻斯特政治科学学派的方法论评析
![美国罗彻斯特政治科学学派的方法论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a704e54afe04a1b071def0.png)
2 2
上海 交通大学 学报( 学社会 科学版 ) 哲
第 1 卷 7
析 , 为 政 治 行 为 者 ( 民 、 党 、 府 ) 经 认 选 政 政 与 济行为者一样 , 从 于基本 的理 性人 假设 , 服 即
经济 学 帝 国 主 义 的 先 驱 加 里 ・S・贝 克 尔认为 , 济分析 本质上 是一种 思维 方法 , 经 这 种 方 法 并 不 局 限 于 经 济 生 活 , 能 对 几 乎 所 它
有 的人 类 行 为作 出 一 种 统 一 的 解 释 , 最 大 化 “ 行 为 、 场 均 衡 和 偏 好 稳 定 的 综 合 假 定 及 其 市 不 折 不 扣 地 运 用 构 成 了 经 济 分 析 的 核 心 。u ” 换 言 之 . 是 指 导 人 们 绝 大 多 数 微 它
一
、
经 济学 帝 国主义 与罗彻 斯特 学派①的方 法论 2 O世 纪 5 O年 代 , 方 经 济 学 的 发 展 达 到 西
来 。经 济 学 家 所 观察 到 的 社 会 竞 争 的 幸 存 者 基 本 上 都 是 按 照 “自 利 原 则 ” 事 。 经 济 学 行
“ 性 ” 第 二 个 涵 义 是 行 为 的 “ 大 化 原 理 的 最 则 ” 这 一 原 则 是 奥 地 利 学 派 沿 袭 边 沁 功 利 主 , 义 道 德 原 则 的 结 果 , 认 为 个 体 追 求 最 大 幸 它 福 或 最 小 “ 苦 ” 努 力 , 致 形 式 逻 辑 上 的 痛 的 导 “ 大化原则” 极 。经 济 学 “ 性 ” 第 三 层 涵 义 理 的
方 法 在 市 场 活 动 的 研 究 中 大 行 其 道 时 , 些 一 经 济 学 家 开 始 尝 试 运 用 这 一 方 法 分 析 公 共 生
北大国关院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经验,政治学考研参考资料
![北大国关院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经验,政治学考研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b7981852d380eb62946ded.png)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编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它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时,首先要树立唯物政治观,同时,在分析和研究政治现象时还要树立政治辩证法。
在政治学研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所包括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一)历史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认为,任何政治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历史条件,研究政治现象时应该将特定的政治现象放到特定历史范围中和背景中加以考察。
找出特定政治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原因。
在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二)经济分析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产生和变迁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原因决定的。
一方面是经济决定政治,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和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受后者的制约。
另一方面,政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三)阶级分析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切有阶级的社会中,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是划分为不同阶级的,阶级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则是社会政治现象的实质内容。
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就是阶级的政治。
二、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哲学在研究政治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中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二)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1、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早期研究者由于深受传统政治哲学和欧陆国家学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问题。
(1)制度研究法。
制度研究法以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注重对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政治组织的正式机构的研究。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7b1c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4.png)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第一章绪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1. 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是自由公民基于“契约”,在正义的原则下联合组织成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邦或国之意)2. 共和国: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在于其统治的正义性。
3.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
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
4.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狭义政治科学在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其研究分析的方法有:权力结构分析、个体心理分析、群体行为分析、系统功能分析、角色分析、博弈分析、传播分析等。
5. 行为主义革命:概括的来讲,行为主义革命即指既反对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抽象思辨和演绎的方法,也反对旧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到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政治原理方法论
![政治原理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d066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2.png)
政治原理方法论政治原理方法论是指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对于政治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探讨的学科。
政治原理是指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政治方法论是指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是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指南。
政治原理方法论的研究,对于加深对政治学的理解,推动政治学研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政治原理方法论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重视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
在研究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时,需要关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深入探讨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从而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其次,要注重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政治学研究的方法是指在研究政治学问题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在研究政治学的基本方法时,需要关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政治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从而提高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再次,要重视政治学研究的实践应用。
政治学研究的实践应用是指将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政治工作中,为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在研究政治学的实践应用时,需要关注政治学的实际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效果,提高政治学研究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
最后,要注重政治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治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开展政治学研究,促进政治学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和国际交流,加强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研究政治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时,需要关注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机制,拓展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政治原理方法论的研究对于推动政治学研究的进步,加深对政治学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要重视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政治学研究的实践应用,加强政治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1.政治学的规范性一般指的是政治哲学,政治学的科学性一般指的是政治科学。
2.政治科学3次发展高峰:a.芝加哥高峰b.行为主义高峰c.理性选择/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高峰。
3.行为主义特征:规律性;可证性;技术性;数量化;系统性;纯科学;整合性。
4.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定性研究:就是指没有具体的数字,从理论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
如果结合实例,便可做成实证研究。
定量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调查问卷、相关指标的设计,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对问卷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研究或数学模型研究,以根据数据模型的计算结论得出有倾向性的意见。
5.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6.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
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7.概念的功能:a.分类;b.比较或排列;c.量化;d.设模。
8.概念的评估:a.概念的经验内涵b.概念的系统内涵c.概念的有效性 d.概念的可靠性。
9.政治心理的特性:a.自发性b.社会性c.复杂多样性d.相对稳定性。
10.政治心理学的学科特点:a.从微观的政治心理出发,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b.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c.更强调科学的方法,以判断数据收集过程的可靠性以及用于验证前提假设的证据之有效性。
11.政治心理分析方法的三种范式:a.心理-政治学派:强调政治心理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表现形式,注重揭示政治活动的心理规律(伊文、狄伦佐)b.政治-心理学派:重点探究政治过程乃至社会经济过程对个体的影响(华生、托尔曼、斯金纳)c.政治-心理交互作用学派:场心理学:政治过程和心理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k.温勒)
12.人格对政治的影响:政治效能感;权威主义;离群和疏远;权利动机;教条主义。
13.理性选择分析方法:运用演绎-推理法则来建立理论。
它的方法论具有追求形式和简化的特征,接受个体主义的原则。
14.理性选择分析的理论形态:奥尔森(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丹尼斯·c·缪勒(深厚的政治学渊源)亚伯拉姆·柏格森(社会福利函数)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15.博弈论:a.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b.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内容:博弈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可供选择的参与集;参与者获得的收益。
16.精英:由每个人类活动领域中能力最强的所有人组成。
17.精英理论:精深研究政治统治阶层或政治杰出人物。
(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
18.角色理论:角色理论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强调人的行为的社会影响方面,而不是心理方面。
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19.精英分析:a.莫斯卡的“政治阶级”论b.帕累托的“统治精英”论c.米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
20.角色分析法中重要范畴:角色期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
21.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产生与发展:p143
22.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意义:p152
23.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局限性:p152
24.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a.研究方法具有跨科学性b.同时涵盖了规范和经验的研究层次 c.注重历史分析与横向的比较 d.扬弃了制度分析方法。
2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信息被接受和处理的方式;政治信息的产生、传播、处理和影响。
P203
26.研究问题具有的特征:原创性;可验证性;理论性。
27.研究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